📖 ZKIZ Archives


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環比跌幅收窄 一線城市成交大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78

統計局今日公布中國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減少一個,深圳甚至環比上漲1.2%,這也是三個月以來70大中城市中首度出現新房房價上漲。二手房中,上海環比漲幅明顯,二手房房價環比回升的城市達8個。

據統計局測算,房價環比降幅亦繼續收窄。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降幅分別為0.2%和0.3%,均比11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環比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別有48和36個;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有1個和8個,分別比11月份增加了1個和2個。

去年12月的一大亮點是成交量明顯回升。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環比增長近9%,再創年內新高。12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環比增長均在15%以上,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中:

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6個(前值67個),上漲的城市有1個(前值0個),持平的城市3個(前值為3個)。最高漲幅為1.2%,最低為下降1.3%。

同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8個(前值68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前值2個)。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2.1%,最低為下降10.3%。

一線城市房價反彈明顯。北京12月份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2%;同比下跌2.7%。上海12月份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3%;同比下跌3.7%。深圳12月份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2%,同比下降1.3%。

QQ截圖20150118131851

二手房中,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0個,上漲的城市有8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7%,最低為下降1.8%。

去年12月,北京12月份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2%(上個月為環比上漲0.7%);上海環比上漲0.4%(上個月為環比持平),另有南京、烏魯木齊、南昌、鄭州、廣州、深圳、九江、贛州等城市二手房價環比止跌或回升。 
QQ截圖20150118131919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房價環比總體降幅繼續收窄,一線城市成交活躍。總體看,受前期信貸政策調整、央行降息、年底開發商為消化庫存加大推盤力度等多重因素影響,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環比增長近9%,再創年內新高,房價環比降幅亦繼續收窄。據測算,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降幅分別為0.2%和0.3%,均比11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環比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別有48和36個;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有1個和8個,分別比11月份增加了1個和2個。

  分城市看,房價出現分化狀態。從環比價格變動幅度看,一線城市整體平均上漲,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平均漲幅分別為0.1%和0.4%;二、三線城市房價仍然下降,降幅緩慢收窄。從成交量看,12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環比增長均在15%以上,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46

寶一從小工廠熬進飛機引擎一線供應鏈 波音空巴的心臟 不能沒有它

2015-01-19  TWM  
 

 

曾經虧損連連,遭往來銀行紛抽銀根,寶一科技卻深信能當上台灣的航太界奇兵,從不間斷開發、擴產,從一根冷卻片做到高難度的組合件,成功打入飛機引擎(發動機)一線大廠Snecma和P&W的供應鏈,公司更預計在一月底掛牌上市。

撰文‧鄧 寧

即將成為航太族群新兵的寶一,其實到一九八○年才介入航太業,剛開始只是間台南的小工廠,接一些空軍零件維修的生意,直到九七年,現任董事長曾煥明接手改名「寶一科技」,才正式啟動轉型。

他說:「維修市場賣一個賺一個,但訂單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企業家想擴大規模就該做OM(原廠)!但飛機引擎都是國際大廠,台灣小廠要怎麼打入供應鏈?」而在九一一事件後,航空公司業績全面下滑,在成本控管策略下,亞洲的新興廠商終於盼到打入一線的機會。

在台南打底許久的寶一科技抓住小量試單,苦撐兩年餘,才接到一筆正式訂單,惟航太業是所有業種中進入障礙最高的產業,大從結構材料,小至螺絲、墊片,成千上萬個零件都必須符合認證規範,且不僅是對產品規格、精密度認證,連生產人力也有所規範。

精密航太門檻高

每位師傅須層層認證

記者參訪工廠時,發現每位焊接技士的工作區域上各自掛著自己的證書,分別印著「手動銀硬焊」、「鈷基合金」、「鈦合金」等不同的焊接執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業。工廠副理鍾易全表示,三個月內師傅若沒有焊接同一種合金,執照就會被取消,必須重新認證。航太工業對精熟度要求嚴格可見一斑。

寶一副總經理胡淑賢形容:「汽車的引擎停了,還能停靠路邊;飛機引擎如果在高空中停了,可以停在哪裡?」絕不能出一點差錯,就是飛機零件必須吹毛求疵的理由。而小小台廠要通過這段考驗並不容易,數年的時間裡,寶一都處於虧損狀態,直到○六年才由虧轉盈,成為Snecma和P&W的一線供應商。

一旦跨過門檻,訂單就源源不絕而來,且打進一線供應鏈的最大好處就是長期、穩定,一簽即五年、十年的單。回想過去虧損的苦日子,曾煥明笑說:「看到訂單真是好快樂啊!壞處大概是備貨很高,像現在已經在備後年的料了。」

不怕被市場淘汰

砸錢買設備、擴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航太發動機零組件的年出貨量並非如電子業動輒上億萬個,寶一的零組件更是少量多樣化,「有的一年只交件一千六百顆,一個月做一百多顆,自動化反而不容易。」曾煥明最自豪的是工廠內的設備都有不同技術含量,同樣是薄鈑加工製程,就兼具冷作、熱作、液壓、油壓成型等各類車床,「以前寶一很外行,客戶說買什麼我們就做什麼,也沒多餘的設備拿來做開發,但我堅持要走航太的路,就算虧錢,還是一直買設備、擴產能,現在才有能力做特殊製程。」法國賽峰集團SAFRAN(為Snecma的母集團)台灣區總經理張新光清楚記得:「我是在○一年四月四日,與漢翔、寶一同一天簽的約。」漢翔原本是國營廠,寶一則靠自己穩紮穩打,張新光強調,特殊製程的高難度組合件是寶一獨到的價值,「他們現在握有的技術,已經可以與新型發動機接軌,不會被市場淘汰。」所謂高難度的組合件,就是寶一近年的開發成果「法蘭類(Front Flange)」產品,一顆要價七、八千美元,從分件成為總組合件至少要經過五十道以上的工序,也是波音七三七客機一○○%使用的零件。寶一更為此保了二‧五億美元的最高級產品責任險,「在上萬公尺的高空,引擎出問題就會影響飛機安全,我們是以最高保額來取得信任。」胡淑賢強調。

參與新引擎開發

連三年壓低獲利表現

寶一目前的發動機零組件,最終供應給空中巴士三二○、波音七三七客機使用,曾煥明透露,約在三年前,客戶告知新一代引擎的開發計畫,要寶一參與。而為了新世代的引擎開發,寶一連續三年的折舊費用都新增一千多萬元,「這確實壓抑了獲利表現,但如果不投資,未來怎麼跟得上?」曾煥明說,「歐美發動機廠商開發一顆引擎,至少要二十年才會回收,上一代機型就用了四十年!我根本不愁未來的訂單。」審視一四年前三季財報,寶一合併營收五‧八億元,稅後淨利三千萬元,每股盈餘○‧四九元,獲利不特別突出。法人指出,寶一在二○一七年以前將處於認列攤提費用高峰,但目前航空公司正處換機潮,獲利爆發只是較晚看到,並非沒有機會。

復興航空已在一四年十二月底宣布新購四架空中巴士三三○─八○○neo型飛機,預計一八年底交機。復航將會是亞洲第一家購入此新機型的航空公司,並印證了寶一「獲利將會爆發」的說法。復航總經理吳滬生指出,新飛機換了新世代引擎,更省油且環保,其他航空公司也將陸續汰舊換新,零組件廠勢必得提前準備。

寶一科技從一根冷卻片做到高難度的航太組合件,這家位於台南新營的小廠成功自谷底翻身;未來坐上飛機前,不妨先欣賞一下機身旁轟隆作響的引擎,裡面可能就有來自台灣的精密工藝。

寶一科技

創立:1974年

董事長:曾煥明

資本額:6.22億元,預計增資到6.82億元主要業務:航太發動機零組件

員工人數:206人

2014年前三季營收:5.8億元

獲利:3005萬元

EPS:0.4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505

中科院:GDP今年增7.2% 一線城市房價漲6.5%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01

MAIN201405051814000039172211793

本文首發於新浪財經,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中國科學院今日發布《2015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趨勢,上半年GDP增速為7.1%,下半年為7.3%,全年GDP增速為7.2%,較2014年下降約0.2個百分點。

中科院預計,雖然2015年經濟增速會進一步放緩,國內總需求降低,但由於推動消費物價上漲力量仍大,預計2015年CPI將溫和上漲1.8%,漲幅略低於2014年。CPI全年漲幅平穩,波動較小。而在國內產能過剩行業去庫存壓力較大和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大環境下,2015年PPI將下降1.9%左右,降幅與2014年大體相當。PPI上半年持續下行,下半年逐步回升,全年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

報告預計,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將在11%左右,處在最近十年來的低位。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相比於2014年仍將略有下降,預計全年增速為14.9%,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將呈現先高後低的小幅波動態勢。此外,研究中心還預計,2015年中國出口增速約為6.4%,進口增速約為5.4%,順差規模高於2014年。

中科院預計,2015年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均價將達到約2010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6.5%,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約為640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2%。此外,2015年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都將有所上漲,15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額增速與2014年基本持平,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投資額保持上漲趨勢,新開工面積和竣工面積較2014年保持上漲。

在全球經濟複蘇疲弱、美元逐漸走強的情況下,報告預計2015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較2014年將明顯下跌,RJ/CRB商品期貨價格指數均值在272點左右,同比下跌約6%。其中,2015年WTI原油期貨價格預計在40至85美元/桶之間波動,均價在72美元/桶左右,較2014年下滑約23%。美國頁巖油供給增長導致國際原油供應寬裕,全球經濟疲弱、美元升值等因素將打壓油價。(新浪財經 翁曉瑩 發自北京)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62

1月中國百城房價告別八連跌 一線城市環比普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23

2015年1月,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在八個月連續環比下跌後首次止跌,環比微漲0.21%,其中包括一線城市在內的十大城市均價同樣環比止跌回漲,但100個城市和十大城市均價同比跌幅均較上月擴大。發布數據的中國指數研究院(中指院)預計,政策和貨幣的環境都趨於寬松,市場信心增強,樓市將進一步回暖,價格平穩回升。

中指院認為,在政府“微刺激”推動下,主要城市的需求平穩釋放,加之春節臨近主要城市供應減少,短期內庫存壓力稍有緩解。在政策面,李克強總理首次對房地產市場的表態使市場信心有所增加。預計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在利好政策疊加作用下價格趨於企穩,多數三四線城市短期需求飽和,過剩風險突出,去化壓力較大,未來房價仍存下行壓力。

百城房價,房價,一線城市,房地產,中國

中指院數據顯示:

    · 1月44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56個城市環比下跌。與上月相比,1月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增加14個,其中漲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9個,較上月增加6個;1月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較上月減少14個,其中跌幅在1%(含1%)以上的有16個,較上月減少11個。

    · 1月含北上廣深在內的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環比0.59%,其中6個城市環比上漲,較上月增加1個,依次為北京、上海、重慶(主城區)、深圳、杭州、廣州。其中,北京住宅均價環比上漲1.15%,漲幅居十大城市首位。

    · 1月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同比下跌3.09%,跌幅較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十大城市住宅價格同比下跌1.23%,跌幅較上月擴大0.62個百分點。1月,十大城市中3個城市同比上漲,與上月持平,其中上海上漲1.92%,漲幅居十大城市首位。

    · 1月十大城市主城區二手住宅均價環比由漲轉跌,環比下跌0.53%,僅深圳、南京和武漢環比上漲,其余均跌,漲幅最大的深圳漲1.02%,較上月收窄0.01個百分點;1月十大城市主城區二手住宅均價同比下跌2.41%,跌幅較上月擴大1.36%。

以下圖表數據均由中指院發布。

百城房價,房價,一線城市,房地產,中國

百城房價,房價,一線城市,房地產,中國

百城房價,房價,一線城市,房地產,中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72

4月經濟數據前瞻:一線地產回暖,穩增長加碼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17

4月經濟數據前瞻:一線地產回暖,穩增長加碼
作者:任澤平





導讀:


預計4月經濟數據較弱,政府穩增長加碼和地產回升有望使2季度經濟低位暫穩,2015年經濟將經歷最後一跌,未來關鍵觀察房地產投資和出口。

表1 4月數據前瞻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CEIC


點評:

經濟可能在2季度低位暫穩。4月中采和匯豐PMI均弱,高頻數據也不樂觀,4月經濟數據較弱的可能性較大。430政治局會議明確支持穩增長,預計政府托底力度將顯著加強,2季度有望經濟暫穩。4月經濟數據關鍵看點:房地產投資在房地產銷售好轉下能否軟著陸、政策托底能否推升財政支出和貸款。

工業增速低位。預計4月工業增速6.1%,比3月、1季度變化0.5、-0.3個百分點。原因:3月工業增速僅為5.6%,其中部分原因是春節因素;4月匯豐PMI和季調後中采PMI略有下降;4月高頻數據如耗煤量、粗鋼產量、水泥量價等均比一季度整體略有下降。

一線地產回暖,投資下滑,基建高增。預計1-4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3.4%,比1-3月放緩0.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下滑,基建維持25%左右高增速。4月份一線房地產銷售和土地購置在330新政帶動下明顯回暖,但三四線仍低迷。房地產和出口兩大終端需求低迷拖累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依舊扮演穩增長主力。

消費穩定。預計4月消費同比增速10.2%,與上月持平。地產銷售回暖有望帶動相關消費。

表外收縮,信貸和股權融資高增。4月人民幣信貸會出現季節性回落,但考慮到330地產政策後地產銷售回升帶動居民長期信貸回升,二季度穩增長加碼也帶動企業長期信貸回升,預計4月新增信貸維持10000億的高位。信貸的增長促進M2同比增速回升,預計M2為12.1%,回到目標值以上。表外融資持續收縮,但表內信貸和直接融資的增長預計帶動4月融資總量回升至1.3萬億,同比增速12.4%,略有回升。

豬價上漲緩解通縮,大宗反彈PPI改善。至4月30日,生豬價格較2015年同期已上漲25.8%,但生豬價格的上漲並未在零銷端完全體現,豬肉零售價格上行有限。加上4月蔬菜、鮮果價格回落,4月商務部食品價格環比下跌0.8%,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下跌0.2%,農業部食品價格環比下跌1.0%,預計4月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為-1.1%,同比為2.6%。非食品環比為0.2%,同比為0.9%。預計4月CPI環比為-0.2%,同比為1.4%,與上月持平。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回升,預計4月統計局PPI環比為0.1%,同比為-4.2%,降幅收窄。

人民幣過強,出口受損。全球經濟複蘇較弱,外需維持弱勢。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二強勢貨幣使得出口部門明顯受損,預計出口同比1%。內需保持弱勢繼續拖累進口,但大宗商品反彈使大宗進口價格上升,進口降幅收窄至-10%。


圖1 宏觀和微觀數據明顯背離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

圖2 官方公布的工業增加值和GDP增速存在明顯高估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

圖3  購置土地面積大幅滑落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

圖4 煤、油、鋼價日度走勢(美元/桶、元/噸)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

(來自國泰君安宏觀研究)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47

從做山寨到打進一線品牌 紅色供應鏈全面衝擊電子業 蘋果變心「投共」台灣經濟要脈瀕危

2015-06-08  TWM


昔日被瞧不起的山寨製造大軍,如今已經成為讓台廠坐立難安的勁敵。蘋果供應鏈「染紅」,敲起的不只是台灣高科技產業警鐘,而是我國製造業能否在全球舞台中,持續保有一席之地的課題!這場產業升級的戰爭中,台灣不能輸,也輸不起!

撰文•謝富旭、林宏達 研究員.戴致安「我們很難回得去(蘋果供應鏈)了!」萬旭電業一名高階主管感傷地說。

萬旭電業總公司位於新北市五股區,是一家老牌的連接器製造廠。約在十年前,公司開始為蘋果的筆記型電腦、iPod代工製造連接線後,業績扶搖直上,股價更因打上「蘋果光」而一飛衝天。

最輝煌時,二○○九年,萬旭一年營收曾高達六十六億元新台幣,稅後淨利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六.九元,股價最高曾來到九十五元的價位,堪稱是做電線的「傳產型電子業」因為蘋果而大翻身的傳奇。

四年風雲變色

二十家陸企擠入蘋果供應鏈成也蘋果,敗也蘋果!隨著中國連接器廠如立訊精密等公司的崛起,以犀利的價格、更有彈性的交期對台灣連接器廠商發動訂單爭奪戰後,包括萬旭在內的台灣連接器線材廠於焉節節敗退。

立訊精密的創辦人王來春,原本是富士康電子插件工廠的一名女作業員。在富士康任職十年期間,雖然僅有高中學歷,卻一路升到課長之職。一九九九年,王來春與 哥哥共同出資買下香港立訊,並在大陸設立工廠從事來料加工業務,其最大客戶即是富士康。不過十五年的時間,立訊透過上市募資,不斷進行購併,已茁壯成為一 家市值逾二千億元新台幣,是台灣競爭對手正崴總市值六倍強的中國連接器一方之霸。王來春傳奇性的發跡,可謂是紅色供應鏈崛起的典型寫照之一。

一三年,陸廠立訊精密透過香港投資公司買下台灣連接器廠宣德二四%股權。丟掉蘋果訂單的萬旭,苦撐待變孤軍奮戰,營收從高峰銳減近七成,公司已連續虧損四年不說,股價更從九十五元跌至不到九元價位。

萬旭的主管說:「其實我們連接器也在中國生產,在『顯性成本』上與陸廠連接器廠是不分軒輊的。」「問題是,身為外資企業,在諸多『隱形成本』上,如勞工社 福支出、研發獎勵、設備補貼、投資獎勵以及種種稅負上的競爭力還是不及中國當地企業,於是只有落得一路挨打的份。」他無奈地說:「蘋果供應鏈,看來是回不 去了,萬旭現在只有往醫療用或工業用的利基性市場找出路!」在蘋果供應鏈的訂單戰中敗下陣來,萬旭並非唯一的特例。蘋果基於國際勞權與人權組織壓力下,每 年皆會公布全球供應鏈名單,名單中顯示,這家一向以對品質「龜毛」著稱的高科技產品巨擘,原本山寨形象惡名昭彰的中國廠商是很難擠入的。一一年時,僅有六 家中國廠商在蘋果供應鏈中,令人驚訝的是,不過短短四年的時間,名列蘋果供應鏈的中國廠商竟已高達二十家之多。

密切追蹤兩岸高科技產業實力消長的巴克萊證券高科技產業分析師楊應超,就曾發表長篇報告提出警訊:「中國的電子零組件廠,已經從昔日專為『白牌』或『山 寨』牌服務的游擊隊,經多年的練兵後,變身成為能夠打進國際一線高科技品牌,如蘋果的專業正規部隊!」楊應超更直指,中國當地這群零組件專業正規部隊的快 速崛起,短期內對日本及韓國的競爭對手威脅不大,因為日、韓提供的是較高階的產品,還是與陸廠有所區隔。首當其衝的是台灣零組件製造業者,因為台廠零組件 廠的不少產品線與崛起的陸廠重疊性高,技術層級也較低。「這當中,尤以電聲元件、印刷電路板、電池、機殼或機構件以及組裝這五大產品線最令人憂心。」楊應 超對外國投資者的警告言猶在耳,蘋果訂單被陸廠橫刀奪愛,營運與股價中槍落馬的台廠,哀號聲已經不絕於耳。除了上述的萬旭與宣德外,電池封裝廠順達,因為 陸廠對手德賽電池的競食蘋果訂單,獲利與股價均從一二年的高峰攔腰斬。美律原本的主力產品——手機用微型揚聲器,則面對中國瑞聲與歌爾聲學的強力挑戰,一 度面臨苦戰,幸好轉戰耳機產品,讓公司轉危為安。為蘋果iPad供應強化玻璃的正達,則因中國對手如藍思、伯恩光學的大舉擴廠,致使競爭陷入白熱化,去年 營運出現股票上市以來最嚴重的虧損。

天時、地利、人和

庫克六訪中國 影響不容小覷如果說,中國的電子供應鏈山寨大軍經過不斷的練兵操演,二十年磨一劍,如今已成競逐天下的正規部隊是「天時」條件所打造的話,那麼,造就紅色供應鏈的「地利」,無疑地就是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成世界市場的這個事實。

今年五月,蘋果執行長庫克造訪中國,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庫克接任蘋果執行長近四年來第六度造訪中國。中國對蘋果的意義,已經不只是最重要的製造基地,而是除美國之外最重要的一大市場。

以今年第一季來說,蘋果全球總共賣出六千萬支iPhone,光中國地區就賣一四五○萬支,占二四%強。以營收分析,蘋果第一季來自大中華區的營收占比為二 二.五%,達一六八億美元,超越歐洲的一二二億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因此,深化與中國供應鏈的合作,對蘋果而言,不失是一種「政治正確」的策 略。

有了「天時」與「地利」兩項條件襄助,加上中國政府以國家之力扶植蘋果供應鏈中,技術難度最高、資本支出最密集的兩塊領域——面板與半導體,在「人和」條 件也到位的情況下,紅色供應鏈得以蛻變成一條支撐起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與企業利潤的經濟骨幹,同時,對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威脅也日益緊迫。

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指出,如果有朝一日,身為台灣工業骨幹的高科技產業競爭力弱化,甚至因紅色供應鏈進逼而被邊緣化,對經濟將造成莫大傷害。

杜紫宸舉例,美國政府曾經漠視製造業大舉外包及遷徙海外的問題,日後社會飽受中產階級弱化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的後遺症,如今反而改弦易轍鼓勵製造業回流。他 說:「台灣應記取美國的教訓,嚴肅對待紅色供應鏈崛起帶來的警訊,及早提出對策,以免將來局勢難以挽回!」翻開蘋果一五年供應鏈名單,中國廠商還占不到十 分之一,而且大多卡位在技術層次相對較低階的電源連接器、電池、電聲元件、印刷包裝等等項目。但這並不表示,高階的半導體(以美、日、韓以及歐洲供應商為 主)以及目前仍以台、韓、日供應商為主力的面板,中國會無動於衷。相反地,從近兩年一連串的動作顯示,中國紅色供應鏈對半導體與面板這兩塊大餅,已經磨刀 霍霍,伺機而動。

蘋果的面板供應鏈中,雖然還看不到紅色供應鏈的影子,然而,練兵已達十年之久,近兩年來又在中國股市狂漲的資本力加持下,中國面板廠已經成為台灣與韓國必須正視的威脅。

比如說,股價過去一年大漲一四二%的中國最大面板廠京東方,趁著股價本益比飆到三十倍以上之際,中國證管當局開放讓京東方原本禁售的股票可在市場流通。 (編按:中國股市開放過程中,早期為了不讓籌碼流通太多,規定大股東相當大比率的持股不得賣出)這次京東方解禁的股票高達一三二億股之多,以每股來到五. 一七元人民幣計算,京東方大股東(主要是北京市與重慶市兩地政府)如果將解禁股全數放出市場,可籌到相當於二千五百億元新台幣的現金。這無疑將是京東方刻 正興建一座八.五代廠,以及一座十.五代廠(目前面板最先進的製造技術)的銀彈來源。

籌資優勢大增

京東方等中國面板廠擴產不手軟因為股價飆漲,京東方享有台灣友達與群創難以望其項背的籌資優勢,尤其資本支出密集的面板業,銀彈更是攸關產業競爭輸贏的關 鍵。雖然京東方一四年的營收不及友達一半,獲利也較友達遜色,但在「三十倍本益比」加持下,股票總市值竟高達八七○○億元新台幣,而友達與群創兩家總市值 加總也不過三五○○億元新台幣,還不到京東方的一半。

享有超高本益比的資本優勢,紅色供應鏈中,京東方並非是唯一。與台灣最大觸控面板廠宸鴻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歐菲光,股票市值高達二三○○億元新台幣,是前者的三倍強。製作強化玻璃的藍思科技,股票市值達四六○○億元新台幣,是台灣對手正達的八倍。

中國的電池封裝廠德賽,去年獲利雖還不到新普的三分之一,但股票總市值卻是新普的一.五倍強。這也難怪新普董事長宋福祥抱怨,如果新普到中國上市,市值至少增加三倍,並警告,如果台灣高科技業基於籌資,紛紛轉赴中國上市,台灣股市將面臨危機。

瑞銀證券高科技分析師陳慧明指出,中國股市,尤其是高科技股與網路股的確存在泡沫現象,「關鍵不在泡沫,而是泡沫能持續多久?如果只能持續一年是沒意義 的,而且反而會對產業基本面造成傷害;但如果能持續三至五年,反而是產業發展的大契機!」陳慧明說,小米手機就是最好的例子,數年前他拿小米與宏達電對比 被許多人嗤之以鼻,但拜市場給予高評價所賜,小米順利從市場募到豐沛資金,奠定了如今的基礎。

縮短學習曲線

購併、挖角 強力扶植半導體目前台灣的半導體實力雖然領先中國數年之久,然而,陳慧明也提醒,不要低估中國半導體急起直追的能耐。因為,相對於台灣,中國半導體產業不 論在購併、整合、獎勵政策上,均顯得積極許多。「連半導體大國美國的合併潮已經風起雲湧,中國半導體為了求取蛙跳性進步,政府暗助業者神州龍芯購併美國超 微半導體(編按:三星電子也加入搶親行列,尚未拍板定案)以及江蘇長電購併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封裝廠星科金朋。」透過購併手段,中國在短期內即可扶植與台灣 許多一線大廠平起平坐的競爭對手。

另外,為了縮短學習曲線,中國電子業者對台灣發動挖角戰也已不是新聞,現在甚至不用到對岸上班。從事高階人力仲介行業長達十八年的龍格企管總經理陳玲婉指 出,中國對台灣高科技挖角,對許多具實力的人才所開出的條件,不僅薪資數目不變,貨幣幣別從新台幣換成人民幣,而且還不用遠赴中國上班。

因為,不少中國公司在台灣設立辦公室,只要被挖角的人才點頭,換個辦公室,就能替中國的紅色供應鏈效力,像中國的OPPO(廣東歐珀移動)就在台北設立辦 公室,挖角台灣宏達電員工為OPPO工作;中國的金山網絡旗下公司,也在台北一○一大樓租下辦公室,挖角趨勢科技的程式設計師,設計最新的手機應用程式。 台北一○一大樓的租戶名單中,許多樓層早已被中國企業整層包下。

訂單戰、資本戰、購併戰、挖角戰多管齊下,中國紅色供應鏈已經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乃至總體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一股威脅。

當中國集合政府與民間之力,發揮集體作戰能力時,更凸顯出台灣高科技產業形單影隻對抗的窘迫,以及缺乏方向感的產業策略。這是我們必須嚴陣以待的一場劫數,度不過,後果難以想像;度得過,台灣將脫胎換骨。

中國產業大軍攻入蘋果供應鏈2011年時,僅有六家廠商擠入蘋果供應鏈,它們分別是:瑞聲(電聲元件)、安潔科技(機構件)、比亞迪(機構件)、藍思(玻 璃)、力神電池(電池芯)與領勝集團(電源供應器)2015年時,已經有多達20家中國廠商,攻入蘋果供應鏈中。他們分別是:

電聲與金屬沖壓件

歌爾聲學︱負責人:姜 濱產品:微型麥克風、揚聲器瑞聲科技︱負責人:潘政民產品:微型麥克風、揚聲器伊頓電子︱負責人:李永強

產品:印刷電路板

汕頭超聲︱負責人:李大淳

產品:印刷電路板

中南創發︱負責人:莊學海

產品:金屬沖壓件

國泰達鳴︱負責人:吳健宏

產品:金屬沖壓件

聯豐集團︱負責人:余 敏

產品:iWatch錶殼

電池與印刷

賽電池︱負責人:劉 其

產品:電池封裝

天津力神︱負責人:秦興才

產品:電池芯

安潔科技︱負責人:呂 莉

產品:鋁材

金橋鋁材集團︱負責人:李大淳

產品:鋁材

深圳富誠達科技︱負責人:文忠澤

產品:金屬加工

深圳裕同集團︱負責人:王華君

產品:包裝盒

玻璃與連接器

藍思科技︱負責人:周群飛

產品:面板玻璃

伯恩光學︱負責人:楊建文

產品:觸控面板

比亞迪電子︱負責人:王傳福

產品:機構件

信維通訊︱負責人:彭 浩

產品:天線

深圳長盈精密︱負責人:陳奇星

產品:連接器

金龍控股集團︱負責人:金紹平

產品:微型開關

立訊精密︱負責人:王來春

產品:連接器

資料來源:蘋果2015全球供應鏈名單

整理:謝富旭、戴致安

不容忽視中國崛起!

——兩岸電子供應鏈實力大PK

中國廠商 市值

(億元) 2014年

營收(億元) 2014年稅後

純益(億元)

*京東方 8717 1803 125.44 *歐菲光 2317 955.5 38.2 藍 思 4593 717.6 58.2 立 訊 2054 361 31.2 比亞迪電子 1429.8 792 36 歌爾聲學 3077 628 82 瑞聲科技 2120 355.2 68.6 *舜宇光學 748 412.8 27.5 德 賽 652.6 316.3 11.6 伊頓電子 1130 130 17.9 汕頭超聲 444.6 197.1 7.9 安潔科技 444.9 35.8 6.2 信維通訊 774 40 3.1

台灣廠商 市值

(億元) 2014年

營收(億元) 2014年稅後

純益(億元)

群 創 1621.7 4081.8 176.3 友 達 1891.3 4286 216.8 TPK 716.8 1295.2 2.8 正 達 58.2 79.4 -21.3 正 崴 307.7 911 17.9 鴻 準 1486.9 839.9 94.0 *美 律 132.3 123 12.4 大立光 4710 458 194 玉晶光 84.2 103.6 -6.9 新 普 431.2 600 33.9 順 達 106.6 258 9.26 F-臻鼎 837.1 760 67.3 欣 興 263 618 5 台 郡 264.5 131 14.9 可 成 2773.4 552.8 178.8 *啟 碁 311.3 403.3 13.8 註:*表尚未打入蘋果供應鏈;市值以5月29日收盤價為準幣別:新台幣 整理:謝富旭、戴致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51

為了炒大陸一線樓,你可以去到有幾盡?!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5/06/blog-post_27.html


某天和一位外貌清純來自北大在椿大修讀金融工程學的博士生聊天,她慨嘆香港的租金貴得咋舌。原來這名京師MM在五環擁有自己的物業,她說近十年來在京師置業只賺不賠,現在的上車盤要走到七環了。



2015年6月27日,特衰政府的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坦承當日689承諾的十年建屋47萬伙有難道。張局長指現時政府未來十年可以掌握出租及出售單位有約254,000伙,其中只有兩成是熟地,至於未來五年估計可以供應約95,000伙。正如筆者拙文『香港樓市之博弈論』 指出,「…即使出生率在近十年和未來持續下跌並保持低水平,每年新増公私營房屋必須要約有30,000伙才能保持供求平衡。…」如果未來五年估計可以供應 約95,000伙,則年均公共房屋供應約19,000伙,那麼私營房屋供應必須要有約一萬伙才能補充需求缺口。當然如果未來十年可以順利共推約 254,000伙,那麼未來供應便可以不太依頼私營房屋供應。不過如果又有保育糞青為了魚蝦蟹之類問題勇武抗爭,或阿㚪為了捍衛本土經濟而要求明鏡高堂之 上的老爺奶奶以公義之名推翻拓展土地資源的行政決定,那麼254,000伙八成非熟地轉熟地便有機會一拖再拖。



筆者笑說今天香港毒男之於強國MM已經沒有吸引力,北大MM博士生安撫説港男還有國際視野和強國人沒有的文化素質。她説現時在京師買房要有戶口,有興趣的的話其實可考慮結識一名擁有京師戶口的MM大學生哩!



這一刻筆者如沐春風,查看一吓Return Home Card竟然過期。於是便匆匆去中旅社排隊替Return Home Card續期,否則便會喪失和強國千千萬萬MM交朋友合作的好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002

中移動回應“高管降薪”: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862

(新華社記者 劉坤/圖)

7月23日,中國移動對近日的降薪傳聞終於有了官方回應。

中國新聞網消息,中國移動發言人表示,目前,中國移動正積極研究制定全集團整體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不會層層降薪,本著薪酬與效益掛鉤的原則,薪酬將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

發言人並沒有回應具體降薪幅度真實與否,只是稱“薪酬改革是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國移動認真貫徹《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經完成集團公司負責人薪酬改革”。

但有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表示,“降薪消息是肯定的,但是怎麽降還沒收到通知。”

此前,據財經網消息,中國移動在7月22日的年中總結會上公布了降薪方案。方案顯示,中國移動二級正以上官員年薪將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員薪酬降40%,處長一級管理人員降20%。報道稱,中國移動的本輪降薪範圍在處長以上層級,並非之前所傳的各級同等比例降薪。

南方周末網消息,《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於今年1月正式實施,方案明確將企業各項業績指標與企業考核等級以及工資總額掛鉤,企業工資總額增幅不得超過效益增幅,效益下降的企業工資總額必須下降。

其中首輪薪酬改革涵括了72家央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等組織部門任命負責人的53家央企,以及金融、鐵路等19家企業。改革後,央企負責人薪酬結構將從基本年薪加績效改為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加任期激勵收入,總收入不超過在職員工平均工資的7-8倍。

據了解,中移動2014年凈利潤為1093億元,同比下降10%;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238.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6%。

對於降薪可能引起業務骨幹離職的說法,資深電信觀察家項立剛對北京晨報分析稱,運營商高管的薪酬要遠低於互聯網、設備商甚至手機商。比如同樣北郵畢業,進運營商的年薪能拿到60萬已經是極致,而在華為可能已經超過100萬。加上外界更優厚的待遇和更自由的發展空間,這些中堅力量可能會想著“走出去”。

某運營商人士表示,近一年來公司不少中層離開。近期,擔任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的黃曉慶、以及市場部副總經理徐剛、中國移動終端公司總經理何寧等已提出離職。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降薪會導致一部分員工離開,但這有利於降低整體運營成本,讓運營商擺脫大企業病,規範高管不合理的高薪問題。且目前三大運營商都有內部創業計劃,鼓勵員工創業,部分員工甚至可以在創業失敗後重申進入原來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此輪央企降薪中,三大運營商副處級以上幹部可能都涉及,保守估計人數均在4000人以上。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僅中國移動員工(包括正式員工和派遣工)數就達到57萬,兩年多來這一數據或已近60萬。如果從副處級以上幹部實施降薪,雖然三大運營商副處級以上員工具體數量未公開披露,但無疑將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484

高管工資最高減50% 中移動:降薪將補貼一線員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8974.html

高管工資最高減50% 中移動:降薪將補貼一線員工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07-23 09:43:00

方案顯示,中國移動二級正以上官員年薪將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員降40%,處長一級管理人員降20%,並未涉及基層員工。

有媒體報道稱,中移動在年中總結會上發布了最新的降薪方案。方案顯示,中國移動二級正以上官員年薪將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員降40%,處長一級管理人員降20%。據悉,本輪降薪範圍在處長以上層級,並未涉及基層員工。此消息一出,在運營商群體中,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中移動又降薪?高管最多降50%

降薪,又是降薪。對於中國移動來說,“降薪”二字顯得格外敏感。早在2004年,國資委一聲令下,廣東移動率先發起降薪運動。此後十年間,中移動多次降薪,薪酬幾乎只降不漲,近幾年也陸續取消了一些央企的補貼。

那麽這次為什麽又要降薪呢?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移動本輪降薪應是根據今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精神實施。據了解,該方案於去年8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最核心的內容是明確下一步央企高管薪酬將采用差異化薪酬管控的辦法,綜合考慮國企高管當期業績和中長期持續發展,重點對行政任命的央企高管人員以及部分壟斷性的高收入行業的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實行限高。

公開資料顯示,適用於《改革方案》的央企名單中,除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外,還包括中石油、寶鋼、一汽、中遠、神華以及南航等大型央企。目前來看,中國移動是三大運營商中首家發布降薪方案的企業。

此外,今年2月和6月,國資委又陸續下發了兩個通知,要求將企業各項業績指標與企業考核等級以及工資總額掛鉤,企業工資總額增幅不得超過效益增幅,效益下降的企業工資總額必須下降。

本次領導降薪,也很可能與中移動的業績下滑有關。在過去一年中,中國移動營運收入6414億元,同比增長1.8%,凈利潤1093億元,同比下降10.2%。營收增長放緩,利潤下降,或是中國移動此次降薪的另一誘因。

中移動回應:一線員工或加薪

針對中移動降薪一事,中國移動發表聲明稱,薪酬改革是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國移動認真貫徹《 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經完成集團公司負責人薪酬改革。

中國移動表示,目前,中國移動正積極研究制定全集團整體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不會層層降薪,本著薪酬與效益掛鉤的原則,將薪酬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進一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實現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監督有序。

據一位中移動員工表示:“管理層薪酬下調的數額,將可能補貼到基層或一線員工,目前內部還在瘋傳項目經理等職員將可能加薪。”

不過,有電信行業人士認為,以副處、處長一級為代表的中堅人是支持企業發展和行業發展的中間力量,電信行業的薪酬體系已經市場化了,預計降薪會進一步刺激傳統運營商中高層的跳槽。據中國移動的一位內部人士稱,薪酬體系的持續收緊為員工帶來巨大壓力,今年上半年,其所在的部門已經有多位同事離職,中國移動恐將掀起一輪離職潮。

(綜合騰訊、荊楚網、中國通信網等)

編輯:李燕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33

供不應求 一線樓市還得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8614.html

供不應求 一線樓市還得漲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07-22 16:17:00

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再創歷史新高,呈現供不應求態勢

“330新政”之後,樓市升溫態勢十分明顯。不過不同城市,不同區域之間的分化則進一步加劇,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核心城市遠遠好於其他城市。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一線城市6月份市場表現報告顯示,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再創歷史新高,呈現供不應求態勢;樓市量價齊漲的火熱局面也傳導到了土地市場,截至7月20日,一線城市供應的土地均價為16024元每平米,同比漲幅高達35%。

一線城市庫存大幅減少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一線城市6月份市場表現報告顯示,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再創歷史新高,為27676元/平方米,環比增長9.1%,且成交量超出供應量73萬平方米,呈現供不應求態勢;二手房成交量也持續上升,成交面積為654萬平方米,創歷史次高點。

價格的上漲壓力,來自於持續火爆的成交量。6月份,北上廣深4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分別為92萬、125萬、107萬和75萬平方米,同比增幅分別為76.2%、75.1%、52.3%和223.6%。從環比來看,深圳增幅最大,延續了5月份的火爆態勢。

在成交大幅攀升的同時,庫存去化速度明顯加快。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為3542萬平方米,環比降低2.0%,預計未來幾個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仍將下滑。

其中,深圳的存銷比數值最低,為7.1個月,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深圳房價領漲全國。受供求關系影響,預計後期深圳房價仍有較大壓力。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330新政”後,一線城市受益最為明顯,樓市反彈幅度最大,預計下半年成交量仍有上升空間,供不應求的態勢之下,價格上漲的壓力也比較大。

相比之下,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庫存壓力要大很多。上海易居研究院監測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顯示,煙臺、北海、荊門、天津和沈陽五個城市的存銷比數值偏大,此類城市房價下跌的壓力也相對較大。

這其中,煙臺的存銷比數值最高,今年前6個月在35個城市中都位居第一,反映市場壓力較大,風險值得警惕。而天津作為二線城市,去化速度相對慢也值得關註,雖然庫存量已從2015年5月份的26.2個月下降到23.9個月,但去庫存壓力仍然較大。

土地成交火爆

一線城市樓市量價齊漲的火熱局面也傳導到了土地市場,尤其是在土地供應明顯減少的情況下,土地價格節節走高。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四大一線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只有2049.22億,相比去年同期銳減750億,同比跌幅高達26.7%。

土地出讓金的減少主要是由於土地供應的減少。克而瑞提供的數據顯示,已經公布2015年計劃供地情況的三個一線城市中,北京計劃供應居住用地1200公頃,同比下降27.27%;上海計劃供應居住用地600公頃,同比下降20%;廣州計劃供應居住用地524公頃,同比下降24.21%。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在內的14個城市的開發邊界劃定工作將於今年完成,開發邊界將作為城市發展的剛性約定,不得超越界限盲目擴張。未來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用地規模將得到嚴格控制。

物以稀為貴,在土地供應緊缺和今年樓市快速升溫的情況下,一線城市的土地價格水漲船高。以住宅土地為例,截至7月20日,一線城市供應的土地均價為16024元每平米,同比漲幅高達35%,土地供應稀缺,導致一線土地市場的爭搶持續出現。

例如7月15日,金融街(000402.sz)以88.15億元拿下上海閘北區上海火車站北廣場以北地塊,溢價50.12%,樓板價27022元/平方米,加冕今年上海總價地王。

張大偉說,近期以來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只要有土地供應,房企就積極爭搶。地王頻繁出現,體現了房企對一二線市場的看多情緒。標桿房企依然熱衷於到一二線避險,對三四線市場則謹慎進入。在土地供應有限,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未來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核心城市房價上漲的壓力仍然不小。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