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VB誠意價200蚊打發蒙嘉慧


2013-03-21  NM
 
 

 

今年坐正做鄭太的蒙嘉慧,有份✈飛的新劇《仁心解碼II》本週出街,但本月底便約滿無铫的她,卻突然被飛出劇集宣傳,連鄭伊健亦忍唔住開腔撐老婆,指TVB無人情味。據了解,去年拍罷《仁》劇後,雙方已開始傾洽續約,但負責傾約的樂易玲,未有新工作安排給蒙嘉慧外,續約後每個騷錢也只由原來六千加到六千二百,象徵式加兩水,令當時的準鄭太一肚氣,拒絕續約外,還高調與香港電視王維基接觸,向TVB示威。臨時被飛

由於蒙嘉慧在新劇《仁心解碼II》佔戲頗重,今年初,無铫決定三月推該劇出街後,監製羅永賢已第一時間知會蒙嘉慧,預留時間為劇集宣傳;但劇集出街前十日,她卻忽然接獲通知,不用參與所有宣傳活動。「阿Yo梗係唔開心,拍得梗係想個劇反應好,監製同佢講話係TVB內部指令,佢都無辦法!」知情者說。無铫明剃蒙嘉慧眼眉,伊健亦忍唔住開腔撐老婆:「咁做好無人情味!唔知邊個處理,一邊叫人續約,又唔俾人宣傳,咁點續約呀!」據知,下令急凍蒙嘉慧,是無铫製作資源總監樂易玲的主意。今年三月底約滿無铫的蒙嘉慧,去年已開始跟樂易玲接觸,一直不是樂派的她,只獲對方開出加騷錢兩百蚊的條件,續約一年,騷價六千二,更未有安排任何新工作。「舊年有唔少花旦小生唔續約,無铫開騷價其實已經鬆手鰦,但樂小姐加得兩百蚊俾阿Yo,幾乎連車錢都唔夠,阿Yo覺得係對佢一種侮辱!」

企硬唔讓步

在無铫十多年,蒙嘉慧也曾拍過不少收視劇集,包括《妙手仁心》、《法證先鋒》等,但一直不受重視,多年來在無铫頒獎禮亦與獎項無緣。「一路以鈬,樂小姐都唔睇阿Yo,頒獎禮次次無佢份,佢冇癮先改簽部頭約,但上次簽鰦兩年部頭約,一年先拍得一個劇。其實阿Yo最唔忿氣係樂小姐同佢講TVB幫鰦佢人氣,佢已經係有賺,簽唔簽叫阿Yo自己諗,根本無誠意留人。」谷到一肚氣,蒙嘉慧索性高調與香港電視王維基接觸,同無铫玩對抗。「相比無铫,王維基有誠意得多,拍劇價錢係無铫鮋五倍,王維基好尊重人,問晒阿Yo想做鱓乜№角色,有無特別想做鮋節目。雖然阿Yo仲未動筆簽約,但合作機會都好高!」知情者說。有鄭伊健倚靠,蒙嘉慧不用再睇人面色,更獱定主意,即使跟無铫再無彎轉,她亦企硬,唔讓步。

手起刀落

無铫一台獨大,近年不論小生花旦定綠葉,因為頂唔住長期被搾乾搾淨,相繼離巢;對於叛將,無铫亦手起刀落,冇情講。

張可頤

去年過檔王維基的香港電視做「一姐」,即遭無铫封殺,即使擔正做女主角的劇集《天梯》,亦將她踢出宣傳活動,連播放的預告片,亦以第二女主角陳茵媺為主。

陳鍵鋒

離無铫多年的陳鍵鋒,去年接受訪問時大爆舊主刻薄,十年零加薪,更因為用廣東話接受了有線訪問,被無铫杯葛,新劇《洪武三十二》首播,無铫叫齊全劇演員食飯睇首播,唯獨無人通知他。

林保怡

在無铫多年,卻一直不受重用,10年林保怡榮升「亞洲視帝」,公司零反應,他不滿直指受無铫冷待,至11年決定不再續約,更有傳無铫為此將他有份主演的《天與地》押後到台慶之後才播,令他無緣角逐視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04

因工受傷TVB冇買意外保王合喜傷脊椎零賠償

2013-09-05  NM
 
 

 

曾是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運動員的王合喜,因一場橫禍令脊椎移位,近日進一步惡化,連行路都有困難,迫使他停工養病。去年王合喜參與無綫遊戲節目受傷,留下手尾,加上無綫冇意外保險賠償,零收入的他,要貼錢醫病。打個噴嚏唔郁得

上月急剎停所有工作及做運動的王合喜,原本有份演出新片《喜愛夜蒲3》,但因脊椎出事,引致行動困難,被迫辭演。據知,上月王合喜打完噴嚏後,整個人即時不能動彈,送院檢查後,發現脊椎L4及L5兩節軟組織移位。事出有因!據了解,受傷源頭是去年為無綫拍攝樓盤《迎海尋珍奪寶》遊戲節目時,上山下海的王合喜在攀石環節中因安全繩長度計算錯誤,落地一刻chok傷腰骨;他當場痛到躺在地上,眼淚直颷。為免揸誤進度,王合喜死撐繼續拍,結果後患無窮。「佢頂到拍完先去睇醫生。佢以前係全職運動員,身體本來已經有勞損,俾條繩一chok,就借勢出事;當時佢唔知咁嚴重,未完全好番晒就開工,到早排打個噴嚏就唔郁得先知大件事,加上之前落大雨跣腳跌低,傷上加傷。醫生警告咗佢要休息至少三至六個月,如果唔好好休養,再嚴重就會半身不遂。」知情者說。

無綫冇買意外保

上週一(八月二十六日),昔日健步如飛的王合喜,如阿伯般慢行離開赤柱寓所,到市中心三分鐘路程,他花上十五分鐘才到。當日雖然無落雨,他卻撐住雨遮當柺杖,一拐一拐慢慢行,並不時露出痛苦表情。在Pacific Coffee飲完咖啡,王合喜龜速行返去他有份投資的風帆訓練中心。行平路已經夠辛苦,落樓梯更是百上加斤;只見王合喜落兩三級樓梯就要停一停,喘晒大氣。幾經辛苦,才行到去目的地。幫無綫做節目搞到手停口停,王合喜受傷後曾向無綫了解保險賠償,卻發現簽部頭合約的他,不獲公司購買意外保險。要貼埋醫藥費執手尾,公司又不聞不問,心淡的王合喜去年尾約滿後便不再續約。「佢因傷又連推兩部戲,之前拍完《飛虎出征》同《魔警》,內地又有人搵佢拍劇,原本唔錯,而家見財化水,無綫藝員部又理都唔理,所以佢心情都好差。」知情者續說。

殼王該體恤藝員

記者致電王合喜,他承認腰傷是去年拍無綫節目引起。「意外無人想嘅,我無怪佢哋(公司)!(無綫冇幫你買意外保險?)只怪自己當日簽約無睇清楚份約。其實簽部頭抑或親生藝員,都係為公司拼搏,希望新老闆陳國強先生懂得愛惜旗下藝員,照顧得全面啲。好在我十八歲已經買保險,夠頂醫藥費,否則一個星期要做三次物理治療,條數好襟計。」王合喜又續說:「其實起初有諗過搵律師幫我向佢哋追討,不過都係怕勞民傷財,就打消念頭,因為索償到嘅錢可能唔夠俾律師費。」

嚴重影響失禁

註冊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稱,王合喜的脊椎問題,嚴重者會導致腰椎間盤凸出,壓住神經線,令腰部疼痛和麻痺,若伸延至臀部、大小腿及足部,會導致大小便失禁影響生活。他建議除咗做物理治療,也可用手法治療幫病人矯正骨骼。若病情無改善,就須由骨科醫生進行手術矯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48

獨大橫行斷人財路陳豪俾TVB嚇窒

2013-10-24  NM
 
 

 

王維基的「香港電視」不獲發牌,激起民憤,一台獨大的無綫可以「印印腳」剝花生睇好戲之餘,霸道作風近日更變本加厲。集團總經理李寶安下令經理人部門改制,寧願抽少啲佣,決定收緊旗下藝人到內地拍劇賺人仔政策。親生仔女所有檔期要留俾公司,冇劇拍才可申請拍大陸劇,甚至連登台都要等公司批准。

就快做老豆的陳豪,與無綫的合約已進入倒數階段,一直表示恨拍大陸劇賺更多奶粉錢的他,聽到新辣招後即時嚇窒,令續約成數更低。

冇人用詐型

近兩三年無綫親生仔女如鄭嘉穎、林峯、胡杏兒、黃宗澤等,紛紛到內地拍劇賺人仔,每集片酬更高達數十萬計算,比起無綫萬幾蚊一集人工,多出數十倍,同時亦令無綫經理人部門增添過千萬抽佣收入。公司有錢賺,但大部分紅星外闖,令公司出現「真空」情況,製作部向李寶安詐型,投訴開劇時「要乜人冇乜人」,用來用去都係嗰幾個演員,例如台慶劇《法外風雲》,雙線女主角除了陳法拉,只能起用部頭約伍詠薇。女主角無人,男主角都一樣,陳展鵬、蕭正楠由二線升一線,像陳展鵬便有《戀愛星球人》、《叛逃》及《單戀雙城》存貨未出街,而「亞視人」田蕊妮亦有機會升做姐仔,在《巨輪》做完女主角,還有《舌劍上的公堂》及《忠奸人》等多套作品。

阻搵奶粉錢

有見及此,李寶安寧願損己不利人,認為一個電視台最重要始終是自家製作,公司培育出來的花旦小生,無理由只幫其他電視台拍劇,就算經理人部門收入因此大減,李寶安亦一意孤行要經理人部門改制,所有親生仔女除非公司冇劇要他們拍,才可向製作部申請到內地拍劇。一直表示滿約後希望拍更多大陸劇搵奶粉錢的陳豪,本來正與公司傾談續約問題,但辣招一出隨時被斷財路,令他對去留一事十五十六,甚至指他有意自組公司外闖。本週二(二十二日)陳豪出席《法外風雲》宣傳活動時表示暫時未有定案,但對於李寶安收緊政策,趕絕親生仔女拍大陸劇搵錢,陳豪尷尬笑一笑說:「或者咁講啦,公司係有佢自己一套策略,我諗我唔夠資格去評論,而家我自己最緊要係為新合約打算。」提到公司改制變相令收入減少,會否成為續約的絆腳石,陳豪識做話:「唔會!」據知,辣招調控內容更包括嚴禁藝人揀角色,甚至連到外埠登台接job,離港超過五天者,必須向公司申請,而掌握經理人部門話事權的樂易玲,因被削權,已無牙力為得寵藝人開聲,放期與否,一切改由製作部審批。

嘉穎林峯大鑊

雖然上月通訊事務管理局直斥無綫霸道,禁止旗下藝人在其他電視台亮相及以廣東話做訪問,最後被罰款九十萬,但事後無綫發聲明澄清冇綁死藝人,如今再推辣招阻藝人搵錢,一班已成功打開內地市場的親生仔女,最受影響。如一一年憑《步步驚心》在內地爆紅的鄭嘉穎,過去三年只幫公司拍了《怒火街頭2》及《拳王》,反而在內地狂拍《葉問》、《華胥引之絕愛之城》及《萬水千山風雨情》等六套電視劇,加埋接近二百集;而林峯在去年拍完《雷霆掃毒》後,便全力到內地掘金,接拍《紫釵奇緣》、《廣告風雲》、《陸小鳳與花滿樓》等五部大陸劇,收入千萬計算。人在無綫,一班小生花旦只能聽話照做,胡杏兒十一月要拍新劇《醋娘子》,鄭嘉穎明年回歸拍王心慰新劇,林峯與阿佘明年初又會拍大製作《使徒行者》,吳卓羲手上還有三部劇集要開,現在正為新劇《忠奸人》開工,所有檔期均被公司綁死。

霸道辣招

恃住有慣性收視,令無綫更加霸道,一眾合約藝員及歌手,個個敢怒不敢言。

禁用廣東話訪問

同無綫有合約的藝人及歌星,被禁止用廣東話接受其他電視台訪問,11年,已同無綫冇約的陳鍵鋒用廣東話上有線做訪問,節目出街後,無綫經理人部馬上發出新辣招,嚴禁一眾合約藝人以廣東話、普通話、英語接受有線訪問。

封殺四大歌手

09年爆發「四大版稅風波」,無綫即時封殺四大唱片旗下歌手,令李克勤、陳奕迅、謝安琪等歌手全部絕跡無綫,更在無綫的勁歌頒獎禮上食白果,歌神張學友因此公開炮轟無綫,過往對歌手的支持及資源投放太少。

獨播世界盃

今年5月,無綫成功以4億投得世界盃廣播權,將會免費轉播22場賽事,觀眾要睇足64場,便要俾錢安裝無綫收費台,更表示未與亞視等電視台商討播放權,即被立法會議員批評霸道。

斷星夢幫米路

《星夢傳奇》播出後,鄭俊弘爆紅,不少廣告客戶搵上門,無綫竟下旨嚴禁參賽藝員在比賽期間出外接job,之後再成立唱片部,逼得獎藝員簽「賣身契」自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78

拍賣慈善騷時段TVB搶錢


2013-11-28  NM  
 

 

無綫為抗衡民間自發的「萬千熄機賀台慶」,以捐助慈善機構為餌,利誘市民開電視,將收視與善款掛鈎。最終收視跌了,捐款被網民質疑是做騷,因為無綫主辦大型籌款節目時向慈善機構收取製作費,捐款只是左袋放進右袋。無綫不時播放奧比斯、宣明會、樂施會的特約節目,也動輒收取六位數字費用,當作購買播放時段。本刊更發現,近年無綫變本加厲,節目時段由定價出售改為價高者得,明搶受助機構口袋裡的善款。

奧比斯香港籌募發展總監劉慧思表示,過去跟無綫合作多年,對方會收取一個價錢,替他們拍攝兼安排時段,播放奧比斯為貧窮人士治療眼疾的情況,節目大約長半小時。兩、三年前,無綫將播放時段改為競投方式拍賣,價高者得,他們用以往的付費額競投時段,失敗而回,自此便放棄以此方式宣傳,「籌款數字未見即時下跌,但長遠有一定影響,少咗人認識我們。」她指電視接觸面相對較廣泛,現時透過網絡平台宣傳,但仍然希望電視台多協助慈善機構推廣。

競投價錢升一倍

有慈善組織人士稱,過去無綫以定價出售播放時段,半小時約三十萬元,但近年改制後,競投價動輒五、六十萬元;節目播放時間也較晚,由以往晚上十時半,延遲至十一時或以後,愈晚播放,接觸觀眾也愈少。曾跟無綫長期合作的慈善機構負責人,對無綫近年做法感到失望,「佢哋當我哋廣告客咁對待,但我哋唔係想買就買到,仲要睇吓節目部有冇放出空檔時段,冇排到節目先至交俾市場部,通知我哋競投。」他坦言玩不起這個遊戲,「呢個係monopolygame(壟斷遊戲),我哋只能跟從或放棄。沒有選擇可言,唔通我哋買ATV咩,我哋都唔想整衰個brand(品牌)。」他稱少了無綫這個宣傳渠道,機構的知名度下跌了,「好多人同我哋講,點解呢兩年你哋靜咗咁多。」幸好他們找到雜誌或其他平台贊助廣告,「我哋都希望傳媒對公益事業有啲責任。」國際培幼會去年在無綫播放「傳愛全心助孩童」,放映藝人到柬埔寨及中國大陸探訪受助兒童的情況。培幼會大使張堅庭表示,慈善機構並不希望以競價手法取得播放時段,「競投價錢高咗,受助人便相對受惠較少。」他無奈稱:「電視台冇競爭之下,呢個係無綫嘅權利,由得佢話事。」無綫的牌照二○一五年十一月底屆滿,張堅庭認為政府續牌時,可以加入新元素,「要求無綫提供部分時段作非牟利用途,用抽籤形式,讓慈善機構以定額價錢購買播放宣傳節目時段。」宣明會表示,期望無綫像以往開放更多時段及訂立劃一價錢,讓不同慈善組織均能透過媒體傳遞貧窮人的需要,讓更多有心人可幫助有需要的人。

按卡士收製作費

無綫電視宣傳科總監曾醒明承認是以競投形式處理慈善廣告節目時段,檔期要視乎節目編排,每年沒有指定數量時段。對於慈善廣告雜誌時段價格的變化,曾醒明表示須向營業部查詢,但一般不會公開有關資料。無綫上週二台慶,為抗衡網民熄電視抗議行動,揚言收視達到三十點便捐出三百萬元,最終平均收視二十九點,較去年跌五點,最高收視點三十一點,捐款三百二十二萬元。七個受惠慈善機構包括東華三院、保良局、明愛等,各得四十六萬元。隨後有社福機構員工踢爆,無綫製作的籌款騷動輒收取逾百萬元製作費。有前無綫製作人員透露,製作費按照卡士及演出時間而定,以《歡樂滿東華》收費最貴,因為播放時間至深夜。「公司會發放一筆budget(扣除製作經費後),但市場部會講明整個騷想賺多少錢,於是製作人要扣起盈利部分,包括燈光、布景,歌星、主持人演出價等,連集團總經理李寶安嘅人工都要喺裡面扣起。」無綫拿着公共大氣電波,樣樣賺到盡,連公益事業都不放過,政府好應把握續牌機會,要求無綫承擔社會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48

TVB找到新老板,但香港電視業還有機會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12889.html

TVB找到新老板,但香港電視業還有機會嗎?

第一財經周刊 方婷 2015-04-30 20:48:00

來自內地的新投資者給TVB帶來走出香港的希望,但已經落後的TVB和香港電視業還能在電影和互聯網的潮流中收獲多少?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td.以下簡稱TVB)迎來了內地新老板。4月22日,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發布公告,批準持有TVB 26%股份的Young Lion財團將部分股份轉讓給新股東——華人文化傳媒娛樂投資有限公司,具體金額並未披露。後者屬於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名下,實際控制人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SMG)董事長黎瑞剛。

香港TVB大樓。TVB此次易手是香港電視業的一次標誌性事件。

這宗交易早在今年1月就已提交給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對TVB高層而言,這是一次籌備已久終獲批準的收購,由此引發的輿論反彈卻遠超他們預期。4年前,由香港融資高手陳國強、臺灣HTC董事長王雪紅等組成的Young Lion財團從TVB創始人邵逸夫手里收購26%股份時,被認為是做了一樁有遠見的財務投資,TVB承諾於2010年至2015年期間將大舉投資63億港元。但這回它將部分股份出售給來自內地的金融機構,卻被許多人看做是香港電視業沒落的標誌。

香港電視業失落的跡象在多年前就已經出現。

香港九龍塘曾經見證過香港電視業的輝煌時期。在那條短短一公里的廣播道上,曾聚集了TVB、佳藝電視臺、亞洲電視臺和兩家廣播電臺。這里也因此被當地人稱為“五臺山”。在王維基成立香港電視之前,全香港也只有TVB還在投拍電視劇,由於缺乏競爭,內容質量並不穩定。

王維基曾經試圖拯救香港電視業。他是香港城市電訊的創始人,這個對電視行業毫無認知的香港人在2009年香港政府決定開放免費電視牌照申請時,成為了第一位申請者。隨後他還成立了香港電視,並從TVB挖來編劇和制片人,試圖複興香港電視業。但最終免費電視牌照沒有通過申請,他采用流動電視和網絡電視兩種方式播放節目也面臨重重困難。

如今,TVB的易手依然是香港電視業的一次標誌性事件。4月1日,香港政府確定不再頒發免費電視牌照給亞洲電視臺(下簡稱“亞視”),原因在於亞視經營不善。從2007年至今,這個香港歷史上的第一個電視臺由於無法負擔制作成本,逐漸減少電視劇生產及至完全停產,收視率最低時接近於零。作為TVB半個世紀以來的主要競爭對手,亞視有可能面臨倒閉的命運。

TVB的情況也並不理想。即便在香港本地控制著超過80%的收視份額,收入增速依舊十分有限。根據TVB財報,2014年相比2013年,營業額只增長2%,整體收入為57.7億港元。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內地的文化產業正在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CMC旗下另一家公司,成立剛滿5年的燦星制作,僅靠《中國好聲音》一檔節目,去年的廣告招商金額就在10億元以上。

“殖民地年代出於政治考慮,如果電視臺數量太多,輿論肯定很難控制,當局不願增加風險。”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一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也使得以TVB為代表的香港電視業漸漸失去了改進動力,日益黯淡。眾多無線藝人哀其不爭,梁榮忠曾表示,“TVB在太平盛世時,來來去去都是飲食節目。”

“香港市場很成熟,也很小,只有700萬人口,我們發展空間有限。”TVB企業傳訊總監譚錫揚說。在有限的市場空間里,還有新的公司不斷試圖進入免費電視領域。香港免費電視牌照受政府管控,長久以來,只有TVB和亞視兩家擁有牌照。

免費意味著覆蓋到更多用戶,廣告價格也會相應增長。2013年,香港有線電視旗下的奇妙電視以及電訊盈科旗下的香港電視娛樂,這兩家新電視臺獲政府原則上批準發放牌照。它們都以經營收費電視臺起家,對免費牌照覬覦已久。按照計劃,兩家新的免費電視臺有望於2015年年內開播。另外,還有兩家實力雄厚的財團也在向政府申請免費牌照。

這些新公司都想爭食香港這個擁擠市場。而在香港歷史近50年的TVB,正受困於這一市場的局限。

今年3月,在香港國際影視展上,TVB宣布啟動兩項大動作。在去年參與投資《澳門風雲2》和《沖上雲霄》並取得票房成功之後,TVB決定重拾邵氏電影公司傳統,將電影作為未來的核心業務。

TVB還宣布大力發展基於互聯網的內容服務,讓用戶通過機頂盒、移動設備等收看到TVB內容。目前,TVB已經在澳洲、歐洲推出名為TVB Anywhere的互聯網機頂盒,這項業務將在2016年得到大規模推廣。比起海外衛星直播業務,基於互聯網顯然更節省運營成本。

無論電影還是互聯網,它們本質上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不受電視信號限制,把內容銷往更大的市場。

但同時這意味著更大的資本投入。

在擴張市場的強烈需求下,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可能是TVB最好的選擇。早在2012年,TVB就已經跟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及SMG合資成立翡翠東方,合資公司負責運營TVB在內地的所有業務。

TVB電視劇銷往東方衛視以及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都有賴於此。但這樣的運作同樣受到政策制約。財報顯示,2014年TVB在內地總收入有所下滑,原因正是受到廣電總局收緊對境外節目內容監管的影響。

TVB需要一個利益關聯更緊密的合作夥伴,幫助它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而不僅僅是把在香港拍好的連續劇版權賣到內地。

“黎瑞剛的人脈和媒體經驗是我們最為看重的,不僅僅是在內地,還有海外,特別是美國好萊塢方面,我想他都能為TVB提供很多幫助。”譚錫揚表示。黎瑞剛目前只是股權投資,並不參與TVB的具體運營,但TVB顯然對黎瑞剛報以極大期望。

黎瑞剛曾成功推動華人文化產業基金與夢工廠共同投資,建立位於上海的東方夢工廠。他也被認為是中國最有國際視野的媒體投資者。在發展境外業務上,TVB董事局主席陳國強已經跟黎瑞剛達成共識,後者將為TVB提供長期策略支持。陳國強同時也是邀請其入股的主要推動者。

這樣的合作看起來很有想象空間,一旦看到走向內地和全球市場的希望,曾經困擾陳國強和TVB的新媒體威脅、廣告市場瓶頸都可能舒緩。為了未來更倚重於電影和基於互聯網的內容業務,TVB於2015年1月初出售所持有的臺灣TVBS 53%的股權,以專註穩固香港和內地業務,同時向新市場發展。

TVBS於1993年開播,是臺灣本土第一個衛星電視臺,曾經是TVB最成功的投資。它證明TVB不僅在香港有市場,也有制作普通話內容的實力。但無論過去怎麽輝煌,公司都要從飽和的市場轉向高速增長的新市場。TVB要避免重蹈亞視覆轍,最好的辦法是主動出擊,而不能僅僅削減成本,保守作戰。

來自內地的雄厚資本也在更主動地接近這些電視臺,以趁低吸納資源,掌握更多主動權。

“香港電視業現在相對走下坡路的時代,其他有心人希望借此機會進入這個領域,借用在其他領域的經驗創造奇跡,也不是沒有可能。”資深媒體人、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高級講師張少威評論說。在他看來,TVB起碼在商業上做了一個看起來正確的選擇。

編輯:姚逸霄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