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盛大迷途

http://www.infzm.com/content/63697

盛大多年来一直靠网游“造血”,再“输血”到长长的新业务线中去,以期实现从网游向传媒娱乐帝国的转型。但随着网游收入的锐减,新业务亏损依旧,盛大的梦想已经渐行渐远。

网游日衰,盛大要向何处去?这是陈天桥现在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

靠代理韩国网游《传奇》起家,七年前,31岁的陈天桥就坐上了中国首富之位。当年5月,他带着盛大网络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其所持股份市值达到了 11.1亿美元。但七年过去,陈天桥向网络迪士尼的娱乐帝国转型也转了七年,盛大还是那个盛大——网游仍贡献着近八成收入,新的利润成长点付之阙如。

陈天桥多年的网络迪斯尼梦想仍留在纸上。 (东方IC/图)

更可怕的是,盛大已从当年占六成市场份额的网游老大变成了老三,被腾讯和网易先后超越。其网游利润也逐月下滑——2011年9月初,盛大网络发布第 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公司二季度净利润为140万美元。这已是盛大连续多个季度出现利润下降,当季4.8%的运营利润率还创了盛大历史最低。

六年前突袭新浪,从公开市场收得新浪19.5%股份,成为最大股东,但被新浪“毒丸计划”逼退,含恨卖掉胜利果实;五年前,推出“盒子计划”,欲抢 占中国人的客厅,又因市场不成熟,无疾而终。陈天桥一连串转型努力均遭挫败,但打造一个传媒娱乐帝国的梦想并未破灭——他的目标是要成为互动娱乐的内容生 产商、渠道商和分销商,并为这些内容的流通提供硬件终端和软件服务商(例如支付系统和云计算平台)。

在这个构想下,陈天桥开始在文学、视频、电影、支付业务、云计算和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等方面广泛布局撒网。特别是两年前收购当时排名第三的视频网站酷6,被业内认为获得了盛大一直匮缺的平台资源。

但时至今日,负责造血的主营业务——网游被对手疯狂蚕食,而一直依赖输血的这些新业务却无一成为盛大的新支点。

“盛大的造血机制出了问题。”雅虎中国前CEO、互联网资深评论人士谢文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盛大在投资战略上,首先要考虑在战略上是不是行业的大方向,如果是,要看是不是有很好的管理团队和相应的管理能力,目前看来,盛大投资的新业务都没有。

从老大到老三

艾瑞咨询报告认为,社交游戏和手机游戏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新增长点。整个游戏业正从PC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新终端急速演化。

当陈天桥于2004年登上首富宝座之时,他的最强大的对手——腾讯已经在一年前上线了QQ游戏平台。

背靠着腾讯QQ的平台优势,QQ游戏采取自主研发、代理合作、联合运营三者结合的方式,在网络游戏的多个细分市场领域形成专业化布局。多年后,网游业务变成了腾讯最赚钱的业务。早在2009年,腾讯就已超越盛大,成为新的网游老大。

在2011年第二季度,腾讯67.39亿的总收入中,网游业务就贡献了36.4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网易和盛大在这个季度网游收入的总和。而在这个季度,网易也依靠代理《魔兽世界》带来的增长,以微弱优势超越盛大,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腾讯一位游戏部门前员工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盛大以代理游戏起家,一直忽略原创游戏的研发,导致自研能力不强。后来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投资研发原创游戏,并启用免费模式,但始终没法与腾讯的平台优势相抗衡。

除了竞争对手的逼迫之外,盛大所擅长的大型客户端网络游戏,也遭遇了产业趋势变化以及越来越严厉的政策限制的挑战。

据艾瑞报告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73.4亿元,虽然也在增长,但增速比上季度下降1.8%,这是国内网游业十年来首次增长放 缓。艾瑞咨询报告认为,社交游戏和手机游戏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新增长点。整个游戏业正从PC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新终端急速演化。

游戏公司蓝港在线的CEO王峰对南方周末记者预测说,三年内,今天前十名的游戏公司,会有一半跌出前十。基于浏览器平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平台,会诞生一些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公司,它们将对传统PC网络游戏带来颠覆性改变。

而政策监管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一步步收紧。2009年6月26日,文化部、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禁止虚拟货币购买实物、禁止未成年人进行虚拟货币交易、利用虚拟货币进行赌博等,此举重挫了网游业造钱的引擎。

2011年10月1日起,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正式实施。业界的说法是,凭借“防沉迷系统”近年的试运行,网游忠实玩家的比例从最高的80%下降到了30%。

尽管如此,陈天桥一直在试图挽回败局。他给网络游戏设定的转型方向是平台开放和社区化。

从2011年开始,盛大在文字和创意的收入分成上开始向内容提供者倾斜。另外,将游戏放到人人网和开心网等社交网络上去运营,给这些网站分成。同时,让玩家免费使用盛大提供的开发工具,参与到网游《零世界》的开发工作中,让玩家赚钱。

另外,盛大开始将大型游戏社交网络化。盛大游戏董事长兼CEO谭群钊公开表示,未来盛大90%的收入将来自社交游戏。这算是盛大游戏的第二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收费模式向免费模式转变,改靠卖道具赚钱。

作为实验产品,盛大制作了首款社交网游《星辰变》。但这些努力能否见效,仍不得而知。

无法造血的新业务

按照摩根士丹利投资报告的预测,酷6和盛大文学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继续亏损。

这几年,盛大网络来自网络游戏的收入,从2004年刚上市时90%以上,下降到2011年二季度的77%。盛大的收入来源变得多元化了,但新孵化的业务虽然带来了一定的营收,却都是亏本赚吆喝。

比如,从2011年二季度的财报来看,盛大文学的运营亏损比上一季度增加53%,比2010年同期增加184%,净亏损1050万元。亏损原因依然是广告与阅读下载付费两项主要收入来源乏力。

2011年5月25日,盛大文学正式提交了IPO申请,计划于纽交所上市,融资2亿美元。但正好赶上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到信用问题,很多排队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都受到影响。原定于7月中下旬上市的盛大文学被迫推迟IPO进程。

而盛大网络第二季度难看的财报,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酷6的亏损。它给盛大贡献了2160万美元的亏损,直接拉低了盛大运营利润率八个百分点。财报称,酷6巨亏原因是销售成本过高,广告收入下降。

盛大两年前投资酷6时,当时的酷6还能排进第一梯队,那时候的酷6缺钱,只能卖身。但按照咨询公司艾瑞最新的数据,目前酷6已经落到了第八名。

酷6此前一直在版权上与优酷等对手血拼。而陈天桥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不愿扮演鼓励烧钱的风险投资角色,于是制定了酷6向web2.0平台转型的目标。也正因为此,盛大与酷6的管理层出现了理念冲突,进而发生了裁员闹剧。

2011年年初,酷6创始人李善友离职。接着,酷6开始裁员,压缩销售成本,同时启动从娱乐剧场模式向用户生成内容为主的视频新闻模式的转型,同时盛大希望酷6从品牌广告模式,向根据用户偏好来投放广告的定向广告模式转型。

“直接说改回盗版好了。”网尚文化战略发展副总裁张栋伟对南方周末记者调侃说,酷6改为分享社区就是不玩了。网尚文化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影视娱乐内容数字发行服务提供商。

而按照摩根士丹利投资报告的预测,酷6和盛大文学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继续亏损。

除了收购酷6以外,盛大和湖南广电还在2009年共同出资成立了华影盛视,作为内容生产平台。还成立了盛世骄阳公司,作为版权购买和分销平台。但华 影盛视至今参投的影视剧不多,能叫得上名字的也就是徐克的《龙门飞甲》,以及《新还珠格格》。至于盛大控股的版权分销商盛世骄阳,从2011年5月份开 始,就没有再披露过版权购买消息。一位版权界内部人士称,盛世骄阳的版权购买“早停了”。

2010年之后,积极向社交化转型的盛大还启动了诸多新项目,覆盖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LBS等诸多领域,如短信产品“有你”、轻博客产品“推他”、LBS产品“切客”等。

其中,被盛大寄以厚望的是切客网。

盛大多年来一直希望将游戏跟线下结合起来。切客网的前身游玩网成立的初衷,是想将盛大十年在线上积累的互动娱乐的经验做一个线下拓展,在虚拟和现实的世界中找到一个结合点。

2009年游玩网成立,选择的是做旅游社区的方向。但随着社交网络在国内兴起,盛大在2010年11月将游玩网正式更名为切客网,从原来的旅游社区向LBS方向转型。

不过,目前LBS领域已经有很多竞争对手,盛大却没有明显优势。相反,像人人网这样的社交网络公司,正在将旗下LBS平台“人人报到”和旗下团购网站糯米网相结合,打通了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的通路。

人人公司副总裁吴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人人的LBS是做一个平台公司,盛大的LBS更像是一个产品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6

「夢想者」陳平的迷途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18/4MNDE5XzQyMDU4MQ.html

星晨急便,這個承載陳平二次創業光榮與夢想的平台,一夜隕落。

4月17日,當年過五旬的陳平向本報記者透露已經有兩家國內知名的B2C電商在洽談接手投資星晨急便事宜時,言語裡透露著少許興奮,但更多的是落寞和蒼涼。

1993年,33歲的陳平從日本留學歸來,白手起家創立宅急送,「冬天大家要在平房裡圍著一個鐵皮爐子煮東西吃,夏天談事情得鑽到蚊帳裡躲著蒼蠅、蚊子和臭蟲」。

歷經15年創業艱辛,宅急送的生意規模做到10多億。而到了2007年,陳平試圖在宅急送內部發起改革,向小件快遞方向轉型。但激烈變革和擴張,引發宅急送管理矛盾和家族內部矛盾,導致這場革命「流產」。

2008年底,陳平從宅急送「淨身出戶」,放棄股權,拿了2000萬資金,靜心研究電子商務物流的業務模式。

2009年3月,50歲知天命的陳平,豪情萬丈地創立星晨急便公司。在企業創立後的8個月,星晨急便便建立起1700個營業所,而這也打動了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一舉獲得3000萬投資。

但缺乏市場調研的陳平,其「云」物流的夢想不斷破滅:建免費倉庫,但是無淘寶商戶入駐;在C2C領域,70%以上的淘寶商為「四通一達」加盟商;在B2C領域,京東等正風風火火自建物流體系。

轉了一圈之後,陳平發現道路行不通,重新將目光投向百姓小件快遞。2011年10月,陳平豪賭收購鑫飛鴻,用2200萬的資金去填補3700萬的債務。兩個原本虧損的公司,將星晨急便迅速壓垮。

讓陳平更加「難受」的應該還是,在星晨急便生死存亡之際,其大哥宅急送董事長陳顯寶、二哥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昇公開表示並不打算援救,此後一直沉默。

曾豪言「三年內」做好星晨急便,如今卻債務纏身。面對困局,陳平開始反思自己弱點,做事有激情和夢想,但過於急躁,感性,意氣用事。

「我還會堅持夢想做物流。」陳平表示,現在星晨急便業務開始收縮、轉變,主要將業務承包給各省級總代理商,為他們提供物流系統服務,並做好客戶的投訴以及仲裁工作,此外會幫助總代理商引薦客戶。

但是國內許多人士對星晨急便並不看好,星晨急便的網絡大多癱瘓,品牌很難再建立,即使電商低價收購,也很難讓其「復活」。

而國內快遞諮詢網首席諮詢師徐勇認為,星晨急便旗下加盟商是否還有信心繼續做下去還是未知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0

攜程迷途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043

13年前,攜程網率先提供標準化在線旅遊預訂服務,過了十年輕鬆掙錢的好日子。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對手紛紛崛起,而攜程卻遲遲不見轉型、創新,老大的寶座變得岌岌可危。

2012年7月,攜程網啟動了其成立13年來首次大規模低價促銷。當月底,攜程網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淨利潤為1.2億元,同比下滑55%。

攜程網是中國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從13年前成立開始,攜程網過了十年輕鬆掙錢的好日子,但卻沒能利用其獨大的地位,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而現在,藝龍、去哪兒、芒果網等一眾競爭對手紛紛崛起,對攜程威脅日甚。

攜程希望通過價格戰打垮競爭對手,然後再回歸高價。但事實上,這種虛張聲勢的價格戰更像是一場各方心知肚明的營銷活動。其結果很可能是,誰也打不垮誰,而攜程則被拖入低價陷阱。

財報數據顯示,從2010年Q3開始,攜程的運營淨利潤連年下滑。在商業模式的創新上,攜程這幾年乏善可陳。12年前,其呼叫中心帶來的業務量佔據了90%,目前依然高達50%。

攜程網負責市場和營銷的副總裁湯瀾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隨著攜程業務量增多,呼叫中心的人員也在增多,只是呼叫中心帶來的業務量在減少。

相比而言,競爭對手在團購和特價酒店等模式上做了很多嘗試,並取得了成功。

為何在過去十餘年時間,曾經佔據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五成以上份額的攜程網,卻沒有拿出任何創新之舉,聽任競爭對手坐大?而攜程目前這種市場優勢地位又能維持多久?

開啟標準化服務

就像國美的出現,終結了很多街邊電器店舖一樣,攜程的出現取代了線下眾多小作坊式酒店和機票代理商的分散局面,進入了標準化服務的時代。

攜程旅行網在1999年10月28日正式上線時,和比它早誕生幾個月的藝龍網一樣,選擇的都是模仿美國在線旅遊網站Expedia.com的模式。Expedia.com是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網站,它的服務涵蓋了出遊所需要的一切,包括機票、酒店預訂、租車等等。

在攜程和藝龍成立前十年,中國的酒店業飛速發展,形成了相對過剩的狀態。所以,這種情況下,他們更需要一個專業的中介機構來分銷。

攜程很快就簽了很多酒店合作夥伴,但是沒有什麼人從網上訂房。因為那時候互聯網還不發達。而且,一合作攜程就得罪了酒店業。

橘子酒店創始人吳海,曾經在攜程和藝龍擔任過高管職務。他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說,此前有家酒店,自己賣460元,會以400元的價格給攜程,讓攜程只能賣460元,但攜程為了吸引客戶,以400元價格賣,酒店不干了,因為自己的價格體系被攜程擾亂了。

到了2000年,攜程收購一家酒店預訂公司,開始建立呼叫中心,走上了一條與Expedia.com不同的道路。Expedia.com在美國沒有呼叫中心,是純互聯網模式。

而吳海同年進入攜程後,最大的功勞是開啟了攜程的發卡業務。直到今天,攜程的發卡員依然活躍在機場、火車站和旅遊景區等地方。藝龍也複製了發卡模式。

2002年,兩家公司各自收購了一個機票預訂領域的公司,紛紛發力機票預訂市場,並都取得了成功。

由於信息不對稱,很多人當時出差和旅行,都要找人幫忙預訂酒店和機票。所以,早年間,誰有一張攜程和藝龍的會員卡,轉手一賣都可以賺一些錢。而攜程在有了一定用戶基礎之後,開始採取高佣金的模式,酒店也樂意,因為攜程不再衝擊自己的價格體系。

2003年12月,攜程在美國成功上市。2004年7月,藝龍通過向Expedia出售30%股權的方式與其結成戰略合作夥伴,當年10月,藝龍成功在美國上市。

就像國美的出現,終結了很多街邊電器店舖一樣,攜程的出現取代了線下眾多小作坊式酒店和機票代理商的分散時代,進入了標準化服務的時代。這是攜程得以做大的時代背景和市場基礎。

藝龍首席運營官謝震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說,那幾年,無論是攜程還是藝龍,都不願意多簽約酒店,因為酒店簽多了,呼叫中心服務不過來。而且酒店太多,分到每個酒店的客人數量就少,客人數量少,藝龍和攜程就沒法拿到更多佣金。

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價格透明度的提高只是時間問題。而攜程仍停留在依賴於信息不對稱的原有路徑上,一點也未察覺新的競爭對手的逼近。

互聯網時代的角逐

藝龍網在2008年有87%的業務來自呼叫中心,現在超過70%的業務來自網上。而攜程遲遲未動。直到2012年,攜程才成立無線部門。

2005年,去哪兒網這個比價網站上線。酒店和機票代理,可以在去哪兒上展示自己的票源和價格,用戶每點擊一次,去哪兒就收取2-4毛錢。一般每賣出一張票,去哪兒能夠收到的點擊費用大概在20元上下。

攜程網副總裁湯瀾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說,那時攜程注意到了去哪兒,但沒有特別在意,因為去哪兒的模式在美國也能找到範本。

而攜程和藝龍的業務在2006年達到了頂峰。這一年,攜程主要創始人梁建章把CEO的位置讓給范敏,自己保留董事局主席的職位,跑到美國斯坦福大學去研究人口學。

也就在2006年,去哪兒獲得風險投資。

據去哪兒網副總裁戴政介紹,去哪兒平台六成的收入來自機票。每天天上飛的大概有70萬張機票,其中10萬張左右來自去哪兒平台。其實,去哪兒平台上的機票,比攜程便宜不了多少,對於商務客或者出差的用戶來說,他們依然是選擇攜程,因為便捷、可以退改簽等。

但他們在選擇自助遊的時候,就開始走向去哪兒平台了。戴政說,目前去哪兒在星級酒店的業務沒有攜程多,但是在一些熱門旅遊地區的客棧市場,去哪兒覆蓋的比攜程多,甚至一些客棧百分之百靠去哪兒活著。

而在去哪兒開始奪取攜程用戶的時候,攜程和藝龍在2008年遇到了困境。藝龍首席運營官謝震回憶說,2006年以前發卡的轉化率高達10%,到了2008年就只有百分之一,發卡越來越變成了一種騷擾。發100張,可能得到1個客戶,但得罪了潛在的20個客戶。

當時的藝龍跟攜程是高度同質化的。「當時我們覺得下一個浪潮是互聯網,國外機票的趨勢是直銷,基於這兩個判斷,我們做出了聚焦酒店業、轉型互聯網的決定。」謝震說。

2008年,藝龍砍掉所有的發卡渠道,就連一些機場等回報率還行的發卡渠道也砍掉。剛砍掉髮卡渠道的時候,藝龍虧損嚴重,因為互聯網的渠道還沒取得投放效果。當時管理層內部爭議很大,但最終堅持下來,並從2010年開始,進入持續盈利期。

轉型後,機票業務只佔據藝龍大概20%的業務,酒店業務超過70%。藝龍網在2008年有87%的業務來自呼叫中心,現在超過70%的業務來自網上。

而攜程遲遲未動。直到2012年,攜程才成立無線部門。此前互聯網主要的銷售模式如團購等,攜程也一直持排斥態度。

可怕的對手

百度和騰訊這兩個互聯網巨頭正在通過搜索和QQ,將巨大的流量導入到去哪兒和藝龍。

就在藝龍忙著轉型的時候,一些重量級的互聯網公司也開始殺入在線旅遊市場。這是真正讓攜程感到緊張的因素。

淘寶旅行平台在2008年底開始籌備,並於2010年5月正式上線。淘寶旅行負責人吹雪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淘寶巨大的流量,吸引了很多酒店過來開店。而一些航空公司也在淘寶旅行上開設了直營網店。

吹雪說,淘寶旅行C2C業務是免費的。B2C業務收取一定佣金,機票業務收取銷售額的1.5%作為佣金,旅遊和酒店業務收取2%作為佣金。

「目前淘寶旅行是獨立核算的業務部門,但沒有獨立出來的時間表。去年已經做到了109億元的規模。其中目前C2C佔交易額比重六成左右。」吹雪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而同時期的攜程,沒有任何大的戰略動作,只是在2010年給發卡員工配備了iPad,將發卡改成用iPad在機場和火車站爭取客戶,推廣線上註冊會員。

到了2011年5月,騰訊投資8440萬美元,收購藝龍16%的股權,成為藝龍第二大股東。一個月後,百度投資3.06億美元,成為去哪兒第一大股東。

雖然在酒店預訂市場,攜程網依然遙遙領先(來自易觀國際的數據是,2012年第二季度,攜程在酒店業務上的市場份額是41.8%,第二名藝龍只有13.2%),但是,對攜程最大的威脅是,百度和騰訊這兩個互聯網巨頭正在通過搜索和QQ,將巨大的流量導入到去哪兒和藝龍。

2012年7月份,攜程網開始高調發起一場價格戰。但顯然,攜程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降價,而是在互聯網時代重建自己的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45

五糧液業績迷途 止損永遠是對的

http://xueqiu.com/1947482702/24871371
讓銀行的資金在賬戶裡繞一圈再回到銀行,對於五糧液來說,雖貨未出倉,這不經意間的流轉卻可使年中財報上憑添近20億元營收,亦讓其半年期業績由實際的下滑變為「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鳳凰財經獨家調查到,在6月份,五糧液高管組織數家銀行,由五糧液集團作為擔保人,要求經銷商從這些銀行貸款專項用於從五糧液打款訂貨,通過北京朝批、上海捷強及上海海煙一次性進賬近20億元,然而,三家經銷商均拒絕提貨。

通過此次「突擊行動」,五糧液年中財報成功逆轉,實現營收155.2億元,同比增長3.12%,盈利57.91億元,同比增長14.76%,而若刨除此次「虛假」營收,公司上半年營收實際下滑10.16%,而酒類業務更是下滑11.06%。

此外,鳳凰財經獲悉,宜賓市委書記、市長6月在峨眉山召集五糧液高管召開會議商討市場對策,確定的調子是「保價、控貨、打品牌」,這一結果招致經銷大戶經銷商的外逃,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主席梁國興更是直言「玩不下去了」。

虛增20億營收讓銀行的資金在賬戶裡繞一圈再回到銀行,對於五糧液來說,雖貨未出倉,這不經意間的流轉卻可使年中財報上憑添近20億元營收,亦讓其半年期業績由實際的下滑變為「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在並不樂觀的國內白酒行業,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8月14日晚間公佈了一份讓業界詫異的半年報告。數據顯示,該公司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5.2億元,同比增長3.12%;實現盈利57.9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4.76%。

靚麗財報的背後是五糧液高管團隊在6月低調進行的一次「突擊行動」。

鳳凰財經從多個信源處證實, 在今年6月中下旬,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中國帶隊組織數家銀行約訪麾下主要經銷商,由五糧液集團作為擔保人,要求經銷商從這些銀行貸款專向用於從五糧液打款訂貨。

「南下北上,一圈下來進賬近20億。」一位與五糧液深度合作近10年的經銷商總經理告訴鳳凰財經,該企業代理的五糧液產品年銷售額已超過9億元。「這不是銷售,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啊!打擦邊球把6月份過了,下半年怎麼過?吃老底能吃幾年?」其抱怨道,「唐總(唐橋)要我打5億,我說50萬都沒有」。

鳳凰財經調查到,參與此次貸款的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及中國銀行,而20億元進帳則主要來自於北京朝批商貿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捷強煙草糖酒集團及上海海煙煙草糖酒有限公司,五糧液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則分文未出。

「資金只是從銀行通過經銷商轉了一下帳,沒有一家答應提貨。」上述經銷商告訴鳳凰財經,「經銷商都囤著幾億元的貨,多的近10億,倉庫都不夠用。」

15日,鳳凰財經向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彭智輔求證此事,但其表示「 不知情,要詢問其他高管」,劉中國等高管則保持了一貫的沉默。朝批公司副總經理孫文輝則表示不好細說,需要五糧液允許才能對外評論此事。

在酒類業務上, 五糧液上半年實現營收149.24億元,同比僅增長2.7%,而若刨除此20億元「虛假」營收,公司在上半年的真實數據則較去年的145.31億元同比下滑11.06%,在總營收上則下滑10.16%。

平安證券分析師湯瑋亮表示,五糧液由於產品價格倒掛,導致經銷商信心不足,雖然2季度尚未看到大規模的經銷商退出,但在新價格下許多中小經銷商在第二季度選擇停止打款。

事實上,鳳凰財經瞭解到,從5月開始,五糧液麾下相當部分的經銷商並未與五糧液繼續「訂計劃」,即訂銷量。「沒人敢訂,訂他們就會每個月催著要打款 。」上述五糧液經銷商總經理告訴鳳凰財經。」

從五糧液半年報數據亦可見此端倪,五糧液在二季度預收賬款環比下降12.9%,同比更是大幅下降54.7%。

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五糧液主打產品普五價格開始以729元結算,同比提價10.6%。而鳳凰財經從市場零售端瞭解到,這一產品從第二季度末的實際零售價即保持在650元左右,最低則跌破600元,這意味著經銷商每賣出一瓶酒既要虧損近百元。

「價格一路下行,最高也只能賣到680元,若存貨大,壓力確實會不小。」五糧液主要經銷商廣東粵強酒業副總裁吳奕新稱,該公司目前的應對方式是能賣多少進多少,不簽保量協議。瀋陽潤達榮貿易公司董事長朱虹則表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五糧液產品銷量總體已下滑了50%以上,「目前所有的經銷商的情況差不多,五糧液接下來怎麼做由不得我們說,我們只能盡力去維護市場。」

經銷商外逃如果公佈於外的紙面報表能讓五糧液暫歇口氣,那麼大小經銷商的外逃則可能讓這家曾長居行業第一白酒企業元氣大傷。

讓五糧液的經銷商團隊決定放棄的是宜賓市政府6月初在峨眉山組織的一次針對五糧液如何發展的秘密會議。

據獲得風聲在會議結束後趕至峨眉山的經銷商告訴鳳凰財經,在這次會議上,宜賓市委書記、市長悉數出席,持續兩天的會議全程參加,以討論五糧液在困境中如何突圍。

然而,會議的結果卻讓所有經銷商大失所望。此次會議討論定下的方向有三個,政府定下的調子首要是保價,即最主要產品普五729元的出廠價要穩住;控貨,即控制出貨量,穩定價格;打品牌,開發更多的腰部品牌。

該經銷商透露,在會後當時就有一位「大戶經銷商」當即質問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是要市場還是要品牌」,而當時唐橋的回覆是「當然是要市場」,其還表示「我們要從神壇上走下來,你們經銷商也要走下來。」

然而,在這位經銷商看來,此次會議後,五糧液並沒有採取「要市場」的任何舉動。「我們是希望五糧液剛好響應國家號召,也有個台階下,把普五的價格降下來」。這位經銷商建議將價格將至400元。「我敢保證要打死一批其他品牌。」

「已經崩盤了,已經崩盤了。」該位經銷商喃喃自語。其表示,雖已與五糧液合作多年,共同經歷過各種起落,但其感覺這次很難扛住,而讓其心有不甘的是該企業已為五糧液在品牌培養、渠道網絡建設等方面投入了巨額成本。

萌生退意的並非上述經銷商一家。鳳凰財經瞭解到,五糧液集團的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也已對五糧液意見頗大。據上述參加五糧液峨眉山會議的經銷商透露,銀基集團主席梁國興在五糧液6月份的一次經銷商會議上就曾抱怨「我家裡的庫存已經是扛不住了,你叫我怎麼定計劃?怎麼簽協議?」,甚至直言「玩不下去了」。

事實上,與五糧液靚麗的財報相比,銀基集團則在反方向陷落,按照該公司7月1日發佈的2013財年報表,截止3月3日該公司錄得虧損11.34億港元,銷售收入也大幅下降87%。

作為五糧液排名第一的經銷商,銀基集團出逃五糧液的趨勢亦展露出來。白酒行業分析人士告訴鳳凰財經,目前銀基集團從五糧液的訂貨量佔該公司的比例已經達到歷史最低點。今年3月,銀基集團通過附屬公司代理貴州茅台在波蘭、匈牙利、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及保加利亞的經銷權。此外,銀基還進一步擴大了對國窖1573及汾酒等多個品牌的代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792

恒大迷途:晨雾中的多元化之路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510/t20151015_759229.htm


  恒大,一直被视作纯粹的住宅开发商,却因为其自2013年末以来格外高调的多元化而引发议论。

  自2010年起步投资足球及商业地产算起,恒大的多元化已经走过五个年头,扩张布局也逐渐从内涵式演变成了外延式,先后进入了文化、百货、超市、矿泉水、粮油、畜牧业、乳业、母婴、整形医疗等行业,搭建起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架构。

  迥异于其高调宣称的数百亿上千亿投资规模,恒大多元化当下的实际成果却仍是全面亏损。恒大淘宝足 球所披露的两年一期的财务报表显示,其2013年亏损额为5.76亿元,2014年亏损4.83亿元,2015年前5个月亏损2.65亿元。而其收入结构 中,来自关联方的收入占比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其广告收入结构中表现得更为明显,2015年前5个月,恒大淘宝足球的赞助广告有近乎一半是由 其关联方投放的。

  恒大文化产业集团作为恒大旗下的二级控股公司,分别经营院线、影视文化、影视发行、音乐、动漫、 文化经纪六大细分业务,但截至目前无一业务、无一年份实现盈利。在主业亏钱的背景之下,恒大文化产业集团却依靠恒大地产的无偿资金支持,“不务正业”般在 A股市场投资股票赚得21.02亿元,从而扭亏为盈。

  矿泉水作为恒大迄今为止推广上最为声势浩大的业务,也是恒大非地产业务中投入资源最多者,但却也是目前亏损最严重的业务。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恒大冰泉投入的销售费用累计高达43.88亿元,但依然未能令该业务走上正轨。

  在实际的业务框架上,恒大与万达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万达投资过足球,现旗下有文化产业、旅游产 业,有酒店、院线,有百货、儿童乐园,而这些也正是恒大正在涉足的产业。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万达的根基是商业地产,其多元化领域与地产业务具有明显的协 同性,而恒大的根基是住宅地产,后发业务与地产的协同性相当欠缺。

  先行一步的万达多元化,虽然目前而言还称不上成功,但至少其多元化的内在逻辑是清晰的。而恒大的多元化,显然缺乏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如今恒大尚乏善可陈的多元化进展及成果,似乎正印证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以“冒险家”著称于地产江湖的许家印,领衔恒大地产(03333.HK)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再次进行着冒险征途。

  2015年8月3日,因宣布被恒大地产及腾讯控股(00700.HK)联合收购75%股权,已沦为“仙股”的马斯葛集团(00136.HK)复牌后股价跳空高开并报收于0.49港元/股,较6月8日0.285港元/股的停牌价暴涨72%。

  这已经是继新传媒(00708.HK,后更名“恒大健康”)之后,恒大地产拿下的第二家港股上市公司。

  在此前的7月份,恒大旗下三大非地产子业务—恒大淘宝足球、恒大文化产业集团、恒大长白山矿泉水—也先后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拟于新三板挂牌。

  随着越来越多的子业务成为公众公司,恒大的多元化战果也日渐浮出水面。

  多元化布局,从内涵式到外延式

  在外界的认知中,恒大地产一直都是一家纯粹的住宅类地产开发商。截至2014年末,其旗下305个地产项目散落于147个城市,覆盖了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成为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开发商。

  恒大的多元化最早始于由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的演进。早在2009年,恒大初涉“地产 酒店”模式,恒大酒店首个旗舰店在广州恒大御景半岛开 业;2010年10月,重庆恒大酒店的开业,拉开了恒大投资文化综合体领域的序幕;2011年6月,恒大又建成标杆性旅游度假区—广东清远恒大世纪旅游 城。

  而其进军体育、文化产业的初衷,也是为了配合地产业务的扩张。比如,养一支足球俱乐部,既能拉近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又能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其知名 度(目前中超16支职业足球俱乐部全数拥有地产商背景);而文化产业投资中的电影院线、动漫嘉年华等,则可作为其商业地产的有效配套补充。

  进入2014年之后,恒大的多元化布局逐渐从内涵式演变成了外延式扩张,先后进入了百货、超市、矿泉水、粮油、畜牧业、乳业、母婴、整形医疗等行业,一个庞大的多元化架构已然搭建起来(图1)。但这些新兴进入的产业,多数与恒大的地产主业并无协同效应。

  

  足球闯关,文化跟进

  恒大最早进入体育产业是2009年4月投资2000万元设立广东恒大女子排球俱乐部,并且请来前国家队主力郎平出任主教练。但因为排球运动在中国早已度过了其巅峰时代,逐渐成为一个非常小众的体育项目,因而投资排球并不能起到协助恒大扩张声势的作用。

  一年之后,恒大以2000万元代价收购广州足球俱乐部,将其更名为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并迅速对其增资至1亿元。

  恒大足球俱乐部组建之后,在一个中超俱乐部一年投入仅三五千万的背景下,许家印以几乎每年净投入5亿元的大手笔,高薪挖角知名球员、聘请国际知 名教练,在足坛迅速打开局面。2010年,俱乐部组建之初即夺得当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2011-2014年拿下中超联赛“四连冠”,创造中超联赛最 辉煌的历史;2013年,再创纪录拿下亚洲最高等级的足球赛事—亚冠联赛的冠军。

  伴随所冠名的足球俱乐部声名鹊起,恒大的知名度也日益从地产圈、财经圈溢出,为越来越多人所认知。

  继体育产业之后,恒大又紧随进入文化产业。

  2010年9月,恒大文化产业集团在北京宣告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在随后的3个月内,恒大文化产业又设立了一系列下属子公司—恒大影视文化、恒大院线、恒大影视发行、恒大音乐、恒大动漫、恒大文化经纪。

  恒大文化产业集团于新三板披露的信息显示:恒大院线目前已经开业22家影城,拥有银幕154块;恒大影视投拍的影视作品有《时光恋人》、《画框 里的女人》、《天台爱情》、《武媚娘传奇》、《彼岸1945》等;恒大音乐现有版权库曲库量2.2万首,举办音乐演出47场;恒大动漫推出的动画片包括 《生日梦精灵》、《果果骑侠传》、《龙骑侠》等。

  许家印曾表示:“房地产曾经是朝阳产业,未来会有萎缩,所以我们做文化产业,因为现在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由此看,其进军文化产业目的在于未雨绸缪,对冲未来地产业务的衰退。

  多元布局,先造声势

  2013年之后,特别是2014年,恒大的多元化声势达到高潮。

  2013年11月9日,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宝座。在这场直播的决赛赛场上,恒大球员胸前所印的“恒大冰泉”广告一夜之间传遍了现场球迷及全国电视观众,恒大的矿泉水业务一炮打响。

  随后的第二天,恒大召集全国200余家媒体,高调宣布进军高端矿泉水市场。紧接着是恒大冰泉在电视、互联网、楼宇屏幕的连续广告轰炸,“我们搬运的不是地表水”、“一处水源供全球”等广告语也逐渐被人们所记住。

  恒大冰泉的前身为吉林省黄金饮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2013年10月28日,也就是亚冠决赛前的12天,恒大将其收购并更名为恒大长白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并闪电般推出恒大冰泉品牌。

  而在恒大冰泉处于酝酿期的2013年9月初,吉林省本地媒体就已放出消息,称恒大有意在长白山开发千万吨级高端矿泉水项目,且投资额高达100亿元。恒大冰泉甫一推出,许家印便雄心勃勃地表示,其销量要实现“第一年100亿,第二年200亿,第三年300亿”的目标。

  继恒大冰泉之后,许家印再次使用同样的手法推出“恒大粮油”。

  2014年8月27日,万众瞩目的亚冠赛场上,“恒大粮油”四个大字首次出现在广州恒大足球队的比赛球衣上,这个名字瞬间传递给了现场近5万名 球迷及全国数亿电视观众。由于稍早前阿里集团刚刚以12亿元入股恒大足球俱乐部,在该日比赛现场,许家印与马云一同穿着印有“恒大粮油”的红色球衣坐在主 看台上观看比赛,这张合影通过财经媒体又引发了第二轮传播。无疑,马云这个“超级广告载体”,无偿替恒大粮油做了一回广告。

  第二天,恒大高调召开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军粮油快消品领域。当时的媒体报道称,在此前两个月,恒大在内蒙古、黑龙江已首期投资近70亿元建设及并购22个生产基地,启动恒大粮油、恒大乳业、恒大畜牧产业,计划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不仅如此,2014年9月恒大还一度宣布要进军光伏产业,不仅与张家口政府签订900亿元光伏发电战略合作协议,还试图收购国藏集团(00559.HK)发展新能源,但这一计划最后无疾而终。

  5亿港元买壳交易

  2014年9月,恒大又正式进军健康产业,收购了韩国原辰整形外科医院。公开信息显示,韩国原辰整形外科医院成立于1999年,是韩国最大的综合整形外科医院,韩国很多当红明星都在此做过整容手术。

  完成对该医院的收购之后,恒大又开始酝酿收购一个上市壳公司,日后将健康医疗资产注入。

  2014年11月14日,恒大地产与新传媒(00708.HK)共同发布公告称,前者将收购后者74.99%股权,代价为9.5亿港元现金。新 传媒系香港娱乐大亨、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旗下产业,目前经营五份杂志及印刷业务,包括《东方新地》、《新假期》、《新Monday》、《流行新姿》以及 《经济一周》。正是杨受成将所持的新传媒74.99%股权转让给恒大。

  该交易实际由三个交易组成:1)由恒大地产出资9.5亿港元收购杨受成持有的新传媒74.99%股权;2)杨受成所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英皇国 际(00163.HK),以4.16亿港元现金买回新传媒旗下的物业(位于香港九龙鸿图道82号之楼宇);3)杨受成所控制的另一家私人公司 Rawlings出资1400万港元,收购新传媒子公司New Media Group(BVI)的9.99%股权(图2)。

  

  

  简言之,这组交易的目的在于,杨受成先将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物业楼宇剥离,此后上市公司基本就是一个纯粹的壳公司了(因为其杂志出版业务基本处于停业状态),然后再将这个空壳公司的控制权卖给恒大。

  杨受成出让新传媒74.99%的股权拿到9.5亿港元的现金,而该等股权按照停牌前收市价计算,市值仅为3.078亿港元,其获得溢价 6.422亿港元。这6.422亿港元的溢价,再扣除买回物业等“回吐”给恒大的4.3亿港元(4.16亿港元+0.14亿港元)现金,获得的净溢价为 2.122亿港元。

  换句话说,许家印为拿下一个港股净壳公司,付出了略高于2亿港元的溢价。

  完成收购之后,恒大随即将新传媒更名为“恒大健康”,并发布了系列关于医疗整形业务进展的公告。

  2015年3月29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委员会及韩国原辰医疗美容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该区投资建设集医学整形、美容美体和抗衰老保健为一体的医院。

  4月1日,其发布公告表示,有意收购天津恒大原辰医学美容医院96.25%的股权,韩国原辰医疗美容集团持有恒大原辰其余3.75%的股权,这意味着恒大集团正式向新传媒注入健康产业资产。

  2015年6月23日,恒大健康宣布,恒大原辰医学美容医院在天津开业。

  随着这一系列利好公告的刺激,恒大健康的股价一路上行,从恒大入主之前的停牌价0.475港元/股,上涨至2015年8月21日收盘的 16.08港元/股。按此股价计算,恒大所持74.99%股权市值高达104.18亿港元,是其原始投资额(9.5亿港元)的11倍,更是其净投资额 (5.2亿港元)的20倍。

  7月31日,恒大再拿下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马斯葛。当日,马斯葛发布公告称,恒大与腾讯正式联合收购该公司,双方合计耗资7.5亿港元,其中恒大出资5.5亿港元,占股55%,腾讯出资2亿港元,占股20%。

  本次交易完成后,恒大与腾讯将促使马斯葛集团开始实施新的业务计划—互联网社区服务网上平台。该计划凭借其线上和线下社区服务建立一个开放式协作平台,主要以恒大数百万社区业主为首批用户,包括订购、物流安排、产品或服务交付。

  多元化五年,非地产业务全面亏损

  自2010年起步算起,恒大的多元化已经走过五个年头,但恒大地产历年的年报对其地产之外的业务,并无详细的披露。

  恒大地产的财报附注披露显示,2013年其地产相关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录得5.69亿元收入,产生营业亏损6.73亿元;2014年“其他业务”录得25.45亿元收入,营业亏损进一步增加至31.26亿元。

  此外,恒大地产的财报附注中还披露,2011-2014年其足球和排球俱乐部广告收入分别为3.927亿元、2.949亿元、3.631亿元、2.152亿元。

  随着恒大淘宝足球、恒大文化产业集团、恒大长白山矿泉水先后于新三板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恒大多元化的经营业绩被逐步揭开面纱。

  恒大足球:赔钱赚吆喝

  足球向来都是烧钱的运动,从国内足球运动市场化、产业化情况来看,恒大足球亏损运营也是意料之中。

  恒大淘宝足球所披露的两年一期的财务报表显示,2013年其营业收入4.13亿元,亏损额5.76亿元;2014年其营业收入3.43亿元,净亏损4.83亿元;2015年1-5月其营业收入0.85亿元,净亏损2.65亿元(图3)。

  

  

  由于恒大足球持续高投入签约国内外知名球员、国际著名教练,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成本较高,从2013年至2015年前5个月,其营业成本分别高达9.3亿元、8.33亿元、3.6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足球的收入结构中,来自关联方的收入占比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2013年至2015年前5个月,其总营业收入中来自关联方 的占比分别为5.13%、13.88%、30.52%。而这种趋势在其广告收入结构中表现得更为明显,2013年至2015年前5个月,其广告总收入中来 自关联方的占比分别为5.27%、12.36%、42.57%(表1)。换句话说,2015年前5个月,恒大足球的赞助广告有近乎一半是由其关联方投放 的。

  

  

  2014年,恒大足球的前5大销售客户中,恒大冰泉以1415.52万元排在第四位,贡献了其年收入的4.13%。2015年前5个月,恒大地 产及恒大冰泉皆进入恒大足球的前5大销售客户,分别排在第二位及第四位,分别贡献了1163.24万元及378.38万元,分别占其当期销售收入的 13.74%及4.47%。

  恒大淘宝足球的披露显示,东风日产是其第一大广告客户。从2014年2月17日起,恒大淘宝足球队球衣的胸前广告由恒大冰泉换成东风日产“启辰”品牌,东风日产由此成为该球队最大的赞助商。这份为期两年的广告赞助合约,总金额为1.6亿元。

  恒大文化产业:依靠炒股赚钱

  恒大文化产业集团作为恒大旗下的二级控股公司,分别经营院线、影视文化、影视发行、音乐、动漫、文化经纪六大细分业务。虽然恒大文化产业集团起步于2010年,但截至目前,其旗下却无一业务、无一年份实现盈利(表2)。

  

  

  以2014年为例,恒大院线亏损1600万元,恒大影视文化亏损1103万元,恒大影视发行亏损134万元,恒大音乐亏损1235万元,恒大动漫亏损1014万元,恒大文化经纪亏损191万元。

  此外,恒大文化产业各业务线条的收入起伏波动很大,显示出其各业务皆未进入稳定发展轨道。比如,恒大影视文化2013年营业收入为849万 元,2014年增长至2339万元,2015年前5个月则仅有272万元;恒大影视发行2013年录得收入93万元,2014年则仅录得不足4万元收入; 恒大文化经纪2013年至2015年5月则是颗粒无收。

  在恒大文化产业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其影视文化部分对所投资的《武媚娘传奇》(2015年元旦前后最为火爆的电视剧之一,因“剪胸”事件而轰动一时)进行了浓墨重彩地介绍。

  “恒大影视文化已投拍年代古装大戏《武媚娘传奇》、平民史诗电视剧《师傅》、战争情感电视剧《彼岸1945》。其中,根据2014年12月21 日发布的央视-索福瑞(CSM)数据显示,《武媚娘传奇》首播CSM30城市网收视率为2.46、市场份额为6.15%,排名第一;首播CSM50城市网 收视率为2.28、市场份额为6.05%;首播全网收视率为2.14、市场份额为6.13%,创下电视剧史上最高的首播纪录。收视率最终达到4.04,市 场份额达到10.57%。”

  但实际上,恒大影视在该剧投资、拍摄过程中不过是个“打酱油”的角色,该剧的主要投资方及实际制片方为唐德影视(300426)。

  唐德影视的招股书披露,2011年9月17日,唐德影视与恒大影视签订电视连续剧《武则天》(后更名为《武媚娘传奇》)联合摄制协议书,约定双方合作摄制电视剧《武则天》,投资比例分别为40%及60%。

  2014年3月11日,唐德影视与恒大影视签订《武媚娘传奇》联合摄制协议书之补充协议,内容显示:“鉴于本剧总投资额发生重大变化,自协议生 效之日起,原协议双方合作模式调整为固定收益回报方式,恒大影视承担投资额为720万元,由公司在2015年3月31日前将恒大影视已支付的投资款720 万元及固定收益款(以投资款的40%计)288万元一次性支付给恒大影视,恒大影视收到上述款项后,除享有该剧署名权外,不再享有该剧其他任何版权及经济 收益”。

  唐德影视的招股书显示,《武媚娘传奇》不俗的收视率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该剧仅2014年一年就获得各项收入总计2.95亿元,预计后续还将获得 可观收入。由于恒大影视在《武媚娘传奇》中仅仅是“打酱油”的角色,丰厚的回报也就与其无关。截至2015年5月,恒大影视在从该剧的投资中仅获得272 万元收入,而这也是恒大影视2015年前5个月的全部收入。

  实际上,恒大影视的业务多数都是采取“傍大款”式的跟随唐德影视行动。截至2015年5月,恒大影视参与投资的已上映/播出的影视作品共有5部,其中有4部是由唐德影视主导的,除了《武媚娘传奇》之外还包括《天台爱情》、《师傅》、《彼岸1945》。

  在恒大文化产业各子业务营收的巨幅波动之中,恒大院线是唯一的例外。恒大文化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中,电影放映及影院卖品销售收入处于稳步增 长中。其中,电影放映收入从2013年的127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2790万元,再增长至2015年前5个月的3741万元。影院卖品销售收入也呈 现出与电影放映收入同步增长的趋势。由于院线业务的大幅增长,使得其在恒大文化产业集团营业总收入的占比,从2013年的3.48%大幅提升至2015年 前5个月的81.61%(表3)。

  

  

  虽然恒大院线目前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其扭亏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并且可能成为恒大文化产业集团首个实现持续盈利的业务。

  有意思的是,恒大文化产业集团虽然目前旗下所有业务全面报亏,但其在2014年及2015年前5个月却获得大大超过营业收入的数亿元净利润。

  2014年,恒大文化产业集团营业总收入为1.36亿元,其净利润却高达8.77亿元;2015年1-5月,恒大文化产业集团营业总收入仅有 6000万元,但其净利润却是惊人的7.3亿元。实际上,其2014年及2015年前5个月的盈利,系由非经常性损益贡献。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则其 2013-2015年5月两年一期的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1.55亿元、-1.14亿元(图4)。

  

  

  恒大文化产业集团财报附注的披露显示,其2014年度及2015年前5个月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于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权益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2014年度本公司的投资收益为10.3亿元,2015年1-5月投资收益为8.45亿元。”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文)的规定,对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 括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股权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 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向新三板监管机构呈交的后续反馈意见中,恒大文化产业集团进一步披露了其股票投资详情。

  其一,公司在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A股二级市场进行股票投资,投资标的为地产、金融等蓝筹股,投资总规模为9.38亿元,其中 自有资金约占30%,剩余70%为恒大地产集团拨付。但该笔投资录得亏损,2014年2月份清仓时亏损约3.97亿元,亏损比例42%。

  其二,公司分别于2014年4月和2014年9月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认购前海开源基金产品,投资总金额为27亿元,其中恒大地产集团直接拨付8亿 元,另通过对外募集优先级资金19亿元。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经营业绩和基本面的银行股,2014年下半年启动的牛市行情恰恰以金融股为龙头,因而给 该基金带来丰厚回报。截至2014年底,投资基金净值为40.17亿元,2015年5月基金清算,除了投资额的8亿元本金之外,另获利润21.02亿元。

  由此可见,恒大文化产业集团对股票投资收益的依赖程度。但其却宣称,“随着本公司不断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本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未来公司亦不会大规模投资金融资产,因此,未来本公司不会对非经常性损益形成重大依赖”。

  恒大冰泉:40亿强推不见起色

  矿泉水作为恒大迄今为止推广上最为声势浩大的业务,也是恒大非地产业务中投入资源最多者,但其却是目前亏损最严重的业务。

  恒大冰泉启动于2013年10月左右,当年仅获得3480万元收入,亏损却高达5.52亿元;2014年营业收入达到9.68亿元,亏损却是创纪录的28.39亿元;2015年1-5月获得营业收入2.84亿元,亏损有所缩小,但也高达5.55亿元(图5)。

  

  

  恒大冰泉的巨额成本支出中,最大的一块来自于以广告推广支出为核心的销售费用。2013年恒大冰泉发生5.59亿元销售费用,是当期营业收入的 16倍;2014年恒大冰泉更是大手笔推广,全年发生销售费用32.53亿元,是其营业收入的3.36倍;2015年前5个月,恒大冰泉发生销售费用 5.76亿元,是当期营业收入的2倍(图6)。

  

  

  从数据来看,恒大冰泉的销售费用率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从2013年的1607%下降到2015年前5个月的203%。这似乎意味着,恒大冰泉获得同等的收入所需要的推广强度在减弱,其品牌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但实际上,其收入形势的改善或许只是一种假象,另外两组分析数据却呈现出另一种反差。

  其一,恒大冰泉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处于持续增加之中,从2013年度的0.39%增加至2014年度的5.08%,2015年前5个月进一步提高至87.82%(表4)。其2015年前5个月2.84亿元的销售收入中,竟然有2.5亿元是应收账款。

  

  

  根据恒大冰泉披露的收入确认方法,货物已经发出并经客户验收时,确认收入。换句话说,恒大冰泉只要把货发出,到达经销商的仓库并验收,则视同完 成了销售,可以确认收入,于是获得了一笔应收账款。至于货物在经销商那里是实际已经卖出,还是呆在经销商的仓库成为了库存,似乎与恒大冰泉无关了。但实际 上,站在经销商的角度来说,是否支付货款是要视实际销售情况而定的。2015年前5个月,恒大冰泉的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如此之高的比例,即便不能说其销售 收入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可以说其销售收入是不健康的。

  其二,恒大冰泉的营业收入中,来自关联方的收入占比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从2013年的0.22%提高至2014年的6.13%,2015年前5个月进一步提升至28.4%(表5)。这反映出恒大冰泉的营收越来越依赖关联方的贡献。

  

  

  此外,自2015年起,恒大地产集团开始变相补贴恒大冰泉。细看表5可知,恒大冰泉2015年1-5月在主营业务收入之外另获得一项“其他业务收入”,而2013年及2014年是没有这项收入的。

  恒大冰泉披露显示,其他业务收入是因向恒大地产集团提供广告服务而获得的收入。其通过“恒大冰泉”网络宣传平台,为关联方恒大地产集团提供恒大 系列楼盘促销广告,广告合同计费标准为:以矿泉水实际销售量计算,每销售一瓶,恒大地产按照0.5元/瓶的标准向恒大冰泉支付广告费。

  2015年1-5月,恒大冰泉因此而获得了恒大地产支付的5779.39万元广告费。合同约定2015年恒大地产支付给恒大冰泉的广告费用上限为2.3亿元,以后每年1月份双方根据上年实际销量商定该年广告费上限。

  恒大冰泉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市场定位为8元/L以上的中高端矿泉水市场,主要竞争品牌是景田(4-6元/L)和昆仑山(8元/L以上)。但实际上恒大冰泉的实际售价远远未达到其预期的定位。

  按照恒大冰泉8元/L的价格定位,一瓶容量为500mL的矿泉水售价应该为4元/瓶。但恒大冰泉的实际售价会是多少呢?

  根据恒大冰泉所收到的5779.39万元广告费,以及0.5元/瓶的计价标准,可以测算出恒大冰泉2015年1-5月的销售数量为1.156亿 瓶。而其2015年1-5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即卖水收入)为2.265亿元,按照实际销量1.156亿瓶计算,其单价为1.96元/瓶。

  虽然恒大冰泉容量有350mL、500mL、1.25L和4L四种不同的规格,但其最主流的依然是500mL装的。换句话说,其500mL装的矿泉水实际仅卖大约2元/瓶,远非其所宣称的高端定位。

  京东上的价格信息显示,一箱恒大冰泉(500mL、24瓶装)标价为96元,折合单价确为4元/瓶,但恒大冰泉在京东上长期进行买一赠一的促销,实际价格也仅为2元/瓶。

  恒大冰泉标榜高端,品牌定位上对标依云、昆仑山等高端矿泉水,但在实际执行时压力重重,不得不降价促销,陷入与农夫山泉、怡宝等定位更低的品牌竞争漩涡中。

  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恒大冰泉投入的销售费用累计高达43.88亿元,但依然未能令其业务走上正轨。

  地产主业会否被拖累?

  随着多元化业务一个接着一个上马,恒大自然要被问及的一个问题是,其财务状况是否会恶化?

  恒大地产自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皆处于稳定增长中,2014年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新高的1114亿元,成为收入破千亿的五大上市地产商之 一,净利润也达到180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2015年上半年,营收为777.4亿元,净利润为132.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22.7%和40%。

  根据恒大地产财报披露的信息,2013年其非地产业务产生营业亏损6.73亿元,相较于该年度250.44亿元营业总利润,是个相对很小的比 例;2014年其非地产业务产生营业亏损31.26亿元,相较于该年度285.53亿元的总营业利润,虽然比例有所提高,但也没有对其整体盈利产生太大影 响(图7)。

  

  

  不过,这个营业利润数字并不能反映出恒大非地产业务对其利润的整体影响。根据恒大地产财报附注的说明,其非地产业务营收仅包括生产销售矿泉水、粮油、食用油以及乳制品,而足球俱乐部、文化产业、百货、超市、母婴、畜牧业等业务并未纳入其中。

  以净利润为口径,可以分别拆解估算一下恒大非地产业务对其整体净利润的影响。以2014年为例:恒大淘宝足球亏损4.83亿元,恒大地产按比例 分担其中60%即2.9亿元;恒大文化产业如果不计算其股票投资收益,旗下院线、影视等六家子公司2014年共计亏损0.53亿元;恒大冰泉2014年亏 损28.39亿元。以上有明确数据的三项,共计亏损额为31.82亿元。

  另外,还有无准确公开数据的粮油、乳业、百货、超市、母婴、医疗整形、畜牧业,这些皆为2014年刚刚开始启动的多元化业务,由于启动投资规模较大,第一年处于亏损状态也是大概率事件,假设平均每家亏损0.8亿元,合计大约要亏损5亿元以上。

  那么,恒大除地产之外的所有多元化业务,2014年总计亏损大约37亿元。这个数字相较于恒大2014年全年180亿元的净利润而言,虽谈不上伤筋动骨,但已然是不小负担。

  从恒大地产的销售费用数据也可看出其成本开支的巨幅增加。2011-2013年,恒大地产的销售费用率稳定维持在4.5%上下,2014年猛增 至8.22%,几乎翻倍(表6)。2014年恒大地产销售收入1113.98亿元,较2013年增幅仅为18.92%,而其销售费用高达91.54亿元, 较2013年暴增112.39%。

  

  

  恒大的销售费用之所以如此飙升,并非地产业务的销售开支剧增,而是以恒大冰泉为代表的非地产业务的巨额推广开支所致。鉴于财务压力的增 加,2015年恒大明显压缩了非地产业务的推广预算。以恒大冰泉为例,其2014年发生销售费用32.53亿元,2015年1-5月大幅压缩至5.76亿 元。

  从资产负债率的横向对比来看,恒大与万科、万达等几家营业收入过千亿的上市地产商近两年基本同处于接近80%的水平(图8)。但恒大与其他几家 不同的是,恒大在2013年及2014年各发行了金额为250亿元及279亿元的两笔永续债券,合计高达529亿元。而该永续债券在恒大的资产负债表中被 列为与股权性质相同的权益类资产,而非负债。

  

  

  永续债券是一种并不约定到期期限的债券,持有人也不能要求清偿本金(债券发行人可以选择归还本金赎回债券),只可以按期取得利息。永续债特点体现为高票息、长久期、附加赎回条款并伴随利率调整条款。

  正因为债券持有人不能索取本金,其性质上就类似于可以定期索取股息的优先股。同时,永续债券不同于股权的是,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可以在税前 扣除,而支付给股票持有人的股息则不能在税前扣除。因而,永续债券虽然票息更高,但具有一定的节税功能,相当于抵消了一部分利息成本。

  如果将永续债券视作负债,则恒大地产2014年的资产负债率将由76.31%提高至87.45%,明显高于其他几大地产商。因而,其通过扩大负债来提高多元化投资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了。

  从恒大地产的现金流状况来看,也是有所恶化。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数、主要依靠融资性现金流支撑业务扩张,是地产行业的普遍常态,恒大地产也不例 外。近5年来,恒大地产的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全数为负,完全依靠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维持其资金链。值得注意的是,其2014年末的现金余额从 2013年末的401亿元大幅下降至298亿元(表7)。这反映出其资金链有所吃紧,显然对非地产业务的支持力度会有所下降。

  

  

  综合而言,恒大多元化的整体财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其财务挪腾空间已经有所下降,这就要求恒大在日后的多元化中需要更加谨慎为之。

  对标万达?

  多元化与专业化从来都是企业经营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从来没有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无论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两大阵营皆诞生了大量的成功标杆,也存在数不尽的失败案例。

  典型的多元化理论认为,多元化的核心在于通过不同业务的组合来构筑企业稳定的现金流。为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多元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或者是不同周期业务的互补,或者是正现金流与负现金流业务的对冲,或者是跨时段风险对冲,或者是跨地区风险对冲。

  但是,显然无法用成熟的多元化模型去分析恒大,因为其非地产业务还处于起步状态,与地产业务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完全谈不上相互之间的互补与对冲。

  在实际的业务模式上,恒大与万达倒是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万达投资过足球,现旗下有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有酒店、院线,有百货、儿童乐园,而这些也正是恒大正在涉足的产业。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万达的根基是商业地产,而恒大的根基是住宅地产。

  资料显示,恒大于2010年开始在一些省会城市储备城市综合体项目。按照当时许家印的说法,“我们的概念要做省会城市以上的地标性城市综合体,现在项目也在筹备中。我们的想法是,在未来的10到20年之间,能够在全国每一个省会城市都有恒大的地标”。

  许家印的设想,与王健林“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的理念如出一辙。

  自2000年万达开始进军商业地产之后,其开发的“万达广场”经历了三代的更新迭代。截至2014年末,万达在全国超过110个城市开发了 159个万达广场(已开业107个),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8个万达城,商业地产总盘子超过5600亿元(详见本刊2015年1月号《万达还能走多 远》)。

  相较于万达在商业地产方面的庞大规模,恒大在商业地产的布局相差甚远。及至2014年年报,恒大也未详细披露其在城市综合体开发方面的进展。

  万达依托其商业地产的物业优势,其旗下的其他业务也几乎同步扩张。截至2014年末,万达院线在全国布局了182家影院;万达百货开业99家; 大歌星KTV开设了105家连锁店(后转让给第三方);万达酒店则拥有62家完工酒店。就规模而言,该等业务皆属于细分行业第一,这种协同带来的扩张速 度,往往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而恒大不具备万达商业地产的优势,其多元化的步伐明显缓慢很多。

  以院线为例,万达院线2005年设立时,正是院线行业风口张开前夕,因而其借助万达商业地产的物业优势广泛布局,2009年即拿下行业头把交 椅,将此桂冠维持至今,且优势有扩大的趋势(详见本刊2015年1月号《风口的万达院线》);反观恒大院线,设立至今也已满5年,开业的影城数量仅22 家,银幕数154块(截至2015年5月末),仅为全国银幕总数的0.65%。早在2011年,恒大就计划在旗下主要的200个楼盘布局自己的院线,预计 每个楼盘投资2-6块银幕,实际银幕数量将达到1200块。如今,实际的进展较当初的计划相去甚远。

  恒大院线2015年前5个月的票房收入为3741.45万元,高于2014年全年的2789.61万元,但即便按前者计算,也仅为2014年全国总票房的1.26‰;而万达院线2014年实现票房收入42.1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14.46%。

  虽然目前院线行业的红利还在继续释放,但恒大院线要取得看齐万达院线的地位,没有前期商业地产的广泛布局几乎不可实现。

  其实,作为商业地产多元化的先锋,万达在地产之外的业务,除了万达院线大获成功之外,其他诸如酒店、百货等业务则谈不上成功。酒店业务处于微利 状态,而百货业在电商的冲击之下至今未实现整体盈利。拥有近百家门店的万达百货一直都是王健林的一块心病,2015年7月,其终于决定关闭其中的45家门 店。

  恒大跟随万达的脚步布局酒店、百货、超市,胜算能有几何?恒大在2011年就曾对外宣称,其在建及已规划的酒店项目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但截至2014年年报也无详细披露酒店业的详情。而2014年方才成立的恒大百货、恒大超市,即要面临电商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如果说恒大院线、恒大百货、恒大超市、恒大酒店等多元化布局,与恒大誓言要进入的商业地产领域存在天然协同效应的话,那其所投资的恒大冰泉、恒大粮油、恒大畜牧、恒大乳业等消费品业,则与地产业务难言协同性。

  先行一步的万达多元化,虽然目前而言还称不上成功,但至少其多元化的内在逻辑是清晰的。而恒大的多元化,则缺乏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

  再回溯恒大某些多元化业务启动时所宣称的百亿甚至千亿的投资额,而如今的进展及成果却乏善可陈,或正印证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来源:新财富杂志9月号 作者:苏龙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310

迷途小蝙蝠誤闖民居

1 : GS(14)@2011-10-23 15:59:4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731286


【本報訊】迷途小蝙蝠,昨日凌晨懷疑捕獵飛蟲時,意外撞入將軍澳日出康城一個位於 62樓高層單位。戶主的印尼女傭膽大心細,徒手將蝙蝠生擒,其間小蝙蝠翅膀受輕傷。單位住客昨晨聯絡漁護署,將小蝙蝠交由署方人員處置,並希望小蝙蝠會為家人帶來好運和「福氣」。 記者:劉漢權
2 : Sunny^_^(11601)@2011-10-23 17:27:55

longman...應該係一家大細.
3 : GS(14)@2011-10-23 17:42:33

住62樓先神奇
4 : Sunny^_^(11601)@2011-10-23 19:15:55

我見到..."發現小蝙蝠的是家人飼養的"
5 : Sunny^_^(11601)@2011-10-23 19:16:29

3樓提及
住62樓先神奇


日出冇62樓??
6 : 龍生(798)@2011-10-24 04:28:49

夠膽徒手捉先神奇....
7 : nodnod_mat(15408)@2011-10-24 11:26:29

係海洋公園玩哈佬喂, 夜晚係過山車果位D山樹度會見到好多蝙蝠係度飛黎飛去啦
8 : Wilbur(1931)@2011-10-24 12:12:30

蝙蝠帶有狂犬病毒

細細啖咬左你唔知冇理到

兩個禮拜之後毒發身亡 smiley
9 : nodnod_mat(15408)@2011-10-24 12:13:11

4樓提及
我見到..."發現小蝙蝠的是家人飼養的"


點養?
10 : GS(14)@2011-10-24 21:22:20

5樓提及
3樓提及
住62樓先神奇


日出冇62樓??


隻蝙蝠點上去咁高,成200m wor
11 : GS(14)@2011-10-24 21:22:39

8樓提及
蝙蝠帶有狂犬病毒

細細啖咬左你唔知冇理到

兩個禮拜之後毒發身亡 smiley


咁佢那間屋....
12 : 龍生(798)@2011-10-25 02:38:55

係喎, 飛到好高喎

或者沿外牆爬上去掛....

你知啦, 近堆填區, 乜都飛得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58

迷途小黑熊畀狗追村民監生打死兼燒屍

1 : GS(14)@2016-11-10 08:02:37

「小熊下山迷路,被大涼山村民生擒活剝。」有網友爆料指,四川涼山雷波縣日前有一隻下山迷路小熊,被指攻擊當地村民,遭擊斃後架起來焚燒,過程十分血腥殘忍。據網友上載的片段顯示,小熊被3隻狗圍着,不斷互相追逐。網友貼出的數張圖片可見,村民用樹枝把被打死的小熊架起,點火焚燒,被不少網友指做法太過血腥。四川林業廳官方隨後證實,事件發生雷波縣,但強調該黑熊曾入村攻擊市民,為確保生命財產安全,由當地森林公安,按有關規定擊斃該黑熊。另外,為避免相關熊製品被不法分子流入市場,當地主管部門即時將熊屍焚燒後再掩埋處置。但不少網友並不認同這說法,微博用戶@蔥郁小丫問:「被狗追着跑的小熊攻擊老百姓?」@微笑博客槍稱,「那麼多人用手機拍,好像並沒有被攻擊跡象」。微博用戶@NickyYark說:「請給出一張現場有執法人員的照片,這個要求應該不過分吧?」但也有網友認可該說明,並稱造謠的人要負責。搜狐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0/19829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8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