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ORTUNE(Jun.24th,1985)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9qiz.html

Jun.24th,1985

封面文章:TheExecutive Addict

高管藥物上癮

本文以某公司僱員挾持高管,以爆料其吸食可卡因和大麻為威脅,向公司敲詐勒索開頭,引出了美國高管濫用藥品這一嚴重的全國性問題。最可能染上藥癮的是所謂光鮮行業的高管們——娛樂業、廣告業、高級金融業和高科技行業——但不僅僅侷限於此。文中提到的例子涉及電信業、醫藥業、食品加工業、銀行業和保險業高管。他們上癮的藥物種類包括止痛藥、鎮定劑、鎮靜劑、可卡因、甚至海洛因。

文章列舉了藥品濫用對個人及其公司的傷害:1)藥品驅使的行動可能威脅到其他僱員的生命安全。文中列舉的例子是一個因吸食可卡因而患上被害妄想症的高管;2)染上藥癮可能導致高管盜竊僱員或客戶財物等不法行為;3)藥物可能損害高管在某些重要情形下的判斷力,雖然他自以為狀態很好;4)商業夥伴可能以毒品為誘餌,迫使一名染上藥癮的高管做出損害公司利益的事;5)藥物的濫用可能使得高管的身體每況愈下。

專家稱,由於嬰兒潮一代的人們都以嗑藥取樂,因此即使坐上高管的位置,他們對毒品的態度依然很隨意、很開放。整個一代人對毒品的這一態度,使得有些人為了和同事打成一片而不得不染上這種習慣。一些步入中年的高管期望找回年輕人的快樂感覺,也會求助於藥品。出於需求的推動,高管獲取藥品的渠道也比普通職員多得多,比如從其他高管處或從私人醫生處獲得。

在所有藥品中,使用量增長最快的是可卡因,而它同時也能造成最嚴重的心理干擾。有三種廣泛的用於解釋其流行的謬論:1)如果用鼻息,可卡因是無害的;2)遠古人類就用可卡因禦寒和提神,因此它是無害的;3)可卡因是不會上癮的。問題在於,可卡因似乎完美地契合了高管的生活:它能很容易地取得、隱藏和隨身攜帶;在使用初期,它確實會提高工作業績,即使後來它破壞了效率,使用者也會忽略自身與他人的精神聯繫,從而毫無負罪感;它與高管的地位相一致,國際旅行、浮華、光芒、金錢、權勢、地位似乎都因可卡因而進一步加固。而最終,同事、上司甚至吸食者自己,都會意識到藥物導致的工作低效和生活混亂。

海洛因也逐漸走入了高管的生活,它是隱蔽性最強的一種藥品。處方藥也頗受高管歡迎,因為服用藥品不需要骯髒的推進器、針頭,甚至不需要隱藏

那麼,怎樣才能解決高管的藥品上癮問題呢?到目前為止,最佳的方法似乎是逼迫他們接受治療。一旦接受治療,高管康復的概率往往較高,因為他們有堅強的後盾——親愛的家人、工作、穩定的財務、熱心的同事。但有的公司並不樂於敦促他們接受治療,它們希望高管既沒有藥癮,又是工作狂。此外,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人們也不敢質疑高管染上藥癮。對於高管來說,接受治療還可能意味著失去工作,一旦有公司開除了嗑藥的高管,其他藥物上癮的員工會變得更加沉默、隱蔽,更不願意接受治療。所以,公司的藥物上癮問題並非真的減少了,而是被更深的隱藏了起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76

2013-4-24 工作記錄 Romne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k9w5.html
 

做題,上課,看書。

   felix晚上在回覆中提到關於黃金的問題很有啟發性。

    黃金的供給主要還是受到存量決定,增量影響並不是那麼大。

    所以應該是黃金的價格,決定了黃金的開採成本。因為金價越高,開採那些品位較低的金礦才有利可圖。

    而不是反過來由黃金的開採成本決定黃金的價格。

     記得felix以前講到過沙特石油的案例,說當年有人看空石油,是因為沙特那邊的石油開採成本不到10美元。我覺得這裡面的邏輯問題在於:

    油價的下降會將高成本的石油開採者擠出,導致了油價開採的平均成本下降。當然供應量也下降了。

     如果需求回升,油價回升,高成本的油價開採者還會重回市場。這樣隨著油價回升,石油的開採成本也回來了。

    所以以礦產的現行開採成本來討論礦產的價格並不是一種靠譜的認識。

    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礦產的價格決定開採成本,而不是反過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04

2013-4-24 工作記錄 cece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kuoj.html
今天所有工作時間都在看大和房屋的東西,有價證券報告書讀完了,年報還沒讀。今天的困惑很多,都來自於無知。把大和房屋和積水房屋的基本情況對比了一下,兩家公司的營業額都在1.5兆日元以上,大和比積水大一點。毛利率在20%,淨利率5%不到,roe不到10%,與國內的房地產公司比太不同了,主要原因應該是國內房地產公司負債率太高,而這兩家公司的負債率20%多,有息負債也不多,現金佔比近20%。另外,國內徵收土地增值稅,日本徵收地價稅,現在大概0.1%左右,但是房屋交易的稅很高。關於土地稅比較複雜,沒有弄清楚。這裡還需要注意一點,大和房屋的業務很多,至於開發了哪些土地有價證券報告書中沒有提,所以只能根據分部報告看看。獨棟住宅營業利潤率3%,租賃住宅業務10%,公寓3%,二手房6%,商業設施、事業設施10%,健康休閒業務幾乎為0。人均收入7000萬日元(不含臨時工),人均工資不到400萬日元,高管工資4000萬日元,高管年齡大多在60歲以上,其中董事會長工資1.17億日元。太不尋常了,看不明白,明天再從年報中找找信息。

 晚上同學幫我拿來語法書,開始複習語法部分,加油!然後張乘教我們游泳,お疲れ様でした!真是弱智兒童歡樂多啊,旁邊兩個人好心指點我手的動作,我不禁對其中一個好像見過的人讚嘆:呀!你這麼快就會游了?另一個人說了一句:人家是救生員。。。當然會游了。我真是太沒有眼力了,說話不經過大腦,這個救生員昨天還教過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05

2013-4-24 工作記錄 Alin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kuol.html
今天整理舟山港區的信息,大榭、金塘、六橫。看了一篇文章,說寧波港和舟山港貌合神離的事情,舟山港謀劃A股上市。這樣的話估計未來寧波港會在屬於舟山港的地盤上有大作為嗎?另外還看到2011年的時候由於港口規劃嚴重超標,環保局暫緩審批了舟山港區的兩個原油碼頭項目。這個是不爭的事實,港口的超前建設是個問題,但是地方怎麼會管這些?找到了很多舟山港區信息的網站,下面各個港區的,信息很不錯。
另外還做了鐵路行業信息週報,主流是報導怎麼搶災救險。還有上海申鐵投資公司網站上的月度行業信息終於更新了。找個時間好好看看。
晚上看了寧波港一季度數據,收營改增的影響真是大,收入從17億增加到27億,有業務量增加的因素,也有營改增的影響。明天問一下可比口徑的情況。毛利同比增加10%,為9.6億。去年同期有3.46億的轉讓收入,今年沒有。導致淨利潤下降18%,為6.6億元。收入增長導致淨利潤率下降的同時虛高了總資產周轉率,roa從去年同期的2.37%下降到了1.78%,而由於2013年發了10億的公司債券提高了權益乘數,roe從同期的2.37%漲到了2.43%。
2013年一季度寧波港吞吐量為1.1億噸,同比增長10.8%,集裝箱吞吐量為431萬標箱,同比增長10.3%。這倒是和毛利的增幅一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06

2013-5-24 工作記錄 燕子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liyc.html

廈門的數據人口出生率找的期限不夠長,再找找2000年之前的統計年鑑試試

今天上午開始做重慶的數據,統計局的年鑑全部打不開,解壓後有300多個數字編號的excel文件,挨個點開,好麻煩還差用電量和汽車保有量沒有找到

重慶的面積有8.24萬平方公里,好大,戶籍人口3343萬人,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少,為2945萬人

2012年銷售面積4522萬平,銷售金額2297億元,價格很便宜啊,找soufun網看了下售價,中心地帶也就10000多

2006年以來的GDP和儲蓄存款餘額增長的特別快,2006年分別為3907億元和2949億元,2012年則為11459億元和8362億元

明天補充完後放到論壇

下午去看了領秀城和華潤中央公園兩個盤

領秀城在賣的中央區三期房源只剩最西側靠近學校的一棟的22-32層,東區1期和3期開始認籌

價格均為9100元/平方米

戶型有點傻,中央區只有一個戶型,88平方米。東區有兩個戶型,其中一個的室內佈局和中央區也是一樣的,只是同比例放大

華潤中央公園賣的挺好,3萬畝的大盤,6月中旬再開四棟,價格:小戶型(90平)8400-8700元/平,大戶型(140平)1萬-1.1萬

中學待定

晚上查濟南華潤樓盤信息,查到上海去了,偶然發現上海華潤中央公園也賣的特別好,位於南翔鎮,價格2.5萬:

昨日的報導:

以「日光盤」美譽聞名西中環的熱銷大盤華潤·中央公園,二期最後一批房源80-150㎡終極湖居上週開始正式火爆認籌。

相比起周邊樓盤的冷清,週六當日一早,華潤·中央公園接待中心的認籌辦理區前就排起了長隊。一天內跑了2趟中央公園的出租車司機張師傅說:「今天真是神了,只要來看房就直奔中央公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93

小心!你24小時都在吃毒澱粉


2013-05-27  TCW
 
 

 

你會用哪些形容詞來描述美食?「很Q、很彈牙」、「醬汁濃郁」、「滷得入味」、「湯頭鮮甜」……。

餐廳要做出符合這些形容詞的美食,一點也不難!只要添加「神奇粉末」,風味十足的美食立即上桌,還附贈爽口滑潤、顏色鮮豔、不易腐壞。

這次舉國震驚的毒澱粉事件,就是不肖業者在天然澱粉中加進化學品「順丁烯二酸」,做成了黑心的「化製澱粉」,讓原本做油漆、染料或是殺蟲劑的原料,變成粉圓、粄條、芋圓、地瓜圓的原料之一。

每天吃進的添加物最少五百種

化製澱粉是利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改變天然澱粉本性,加入乳化劑、殺菌劑等其他化學品,做成的白色粉末,又稱「修飾澱粉」。雖然它仍有澱粉兩字,但分子結構與原始澱粉有很大差異。

化製澱粉不全然「黑心」,關鍵在於加入的是合法、劑量安全的添加物,還是使用在工業產品上的化學品;「不合法的添加物無疑是把毒物吃進肚,會影響到肝腎功能,」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

然而,因多數食物都無清楚標示,消費者難以判斷添加物是否合法或過量。儘管個別食物的化製澱粉劑量可能合乎標準,但一整天吃下來,仍可能吃進超量的有毒澱粉。此外,好澱粉中若加入壞物質,也會變成「毒澱粉」。

例如,小攤販上的紅豆車輪餅,餅皮加入化製澱粉加熱後,才能平滑;紅豆餡則可能以馬鈴薯泥加入紅豆香料與色素來以假亂真。隨手買的速食飯糰,可能添加鈉鹽及其衍生物及緩衝劑,米粒就不黏手、好包裝、不易腐壞。

小孩愛吃的蘋果麵包,可能放入防腐劑去水醋酸鈉。去水醋酸納吃多可能會嘔吐、痙攣,累積過多還會減弱腎功能。

算過嗎?每天的飲食中,我們吃進多少添加物?「約有五百種,」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說,其中不乏有毒物質。

每天吃進去的食品添加物應控制在一百五十種以下,人體才有足夠時間代謝完畢,但多數人攝取超過身體負荷量三倍以上的添加物而不自知。因為多數食品添加物以「複方」形式存在,「你猜夜市中的無骨雞排中有多少添加物?三十種!」專家說。

過多的添加物,將對肝臟、腎臟帶來額外負擔,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腎小管萎縮,最終要洗腎度日。如何避免美食變成殺手,你我均需要提高警覺。

明明是吃黑輪,怎會吃進油漆原料?—工業用化學品摻入食品始末

【延伸閱讀】一日毒澱粉菜單 大現形

08:00早餐

食物:饅頭添加物:乳化劑、漂白劑、品質改良劑(S500)、過氧化烯,讓體積變大、顏色較白,賣相佳過量症狀:頭痛、嘔吐

食物:乳酪、奶油添加物:抗生素,使其不易腐壞過量症狀:傷害肝臟

食物:米漿添加物:乳化劑、化製澱粉、調味劑、果糖,讓味道香濃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

10:00早午茶

食物:3合1咖啡的奶精添加物:飽和脂肪酸、化製澱粉、磷酸鹽、乳化劑、調味劑,增加濃稠與奶香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

食物:餅乾添加物:蓬鬆劑、品質改良劑、香料、反式脂肪酸、化製澱粉,讓口感脆、好吃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肝臟

食物:糬添加物:單包裝易含有化製澱粉,可使口感Q彈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

12:00午餐

食物:魚丸湯添加物:結著劑、防腐劑、化製澱粉、檸檬酸鹽、磷酸鹽、調味劑增加Q彈,讓顏色較白過量症狀:加重腎臟、肝臟負擔

食物:黑輪添加物:增稠劑、化製澱粉增加Q彈口感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

食物:速食飯糰添加物:鈉鹽及其衍生物及緩衝劑(防腐劑),較不易壞、易包裝過量症狀:加重腎臟負擔

14:00下午茶

食物:蛋糕添加物:化製澱粉、防腐劑,增加Q度,使其不易腐壞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

食物:紅豆餅添加物:防腐劑、化製澱粉,讓餅皮好看、不易腐壞過量症狀:脂肪肝與腎臟病變

食物:蘿蔔糕添加物:化製澱粉,讓形狀不易鬆垮、顏色較白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

食物:綠豆糕添加物:色素、香料、防腐劑,使其不易腐壞過量症狀:代謝變差、脂肪肝與腎臟病變、頭痛、結石增加

18:00晚餐

食物:無骨雞排添加物:製澱粉、防腐劑、調味劑、架橋劑、黏著劑使其變大塊、不易腐壞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肝臟

食物:蘋果麵包添加物:膨脹劑、香料、防腐劑,使其不易腐壞過量症狀:代謝變差、脂肪肝與腎臟病變

食物:拉麵添加物:磷酸鹽及其衍生物、氧化劑,使其不易腐壞過量症狀:身體易酸化

食物:炒米粉添加物:漂白劑、黏稠劑、化製澱粉、架橋劑、乳化劑,使其不易斷裂,口感更好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

22:00宵夜

食物:堅果糊添加物:化製澱粉、黏稠劑、調味劑、香料,強化濃稠、味香過量症狀:易誘發肝臟發炎

食物:蚵仔麵線添加物:抗氧化劑、醋酸、化製澱粉、過氧化物,可增加麵線Q度,讓蚵仔去腥且保鮮過量症狀:嘔吐、傷害腎臟

食物:粉圓、芋圓添加物:化製澱粉、架橋劑、乳化劑,增加Q彈口感過量症狀:傷害腎小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47

2013-6-24 工作記錄 Joe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lmcg.html

公司卡片以及巴菲特的信

1973

淨資產收益率17.4%

 

紡織業

1973年對紡織品的需求還是非常之大的。問題主要是纖維的短缺,需要複雜操作流程的纖維使得機器生產能力的運用顯得不那麼充分。某些纖維的價格在這一年飆升。價格管制委員會的規定使很多製成品的價格沒有達到我們某些競爭對手的定位。但是利潤回報跟我們的資金投入相比還是合理的,雖然如果我們按照市場水平定價的話回報可能會更高一些。紡織業有很強的循環性,價格管制會幫助清除很多的障礙,但也會帶來其他一些副作用。由於1973年原材料的價格飛漲(這一趨勢1974年有望繼續),我們決定採用存貨估價的"後進先出法"。這種方法能夠更好的反映當前的成本,並使得報告利潤中的存貨「利潤」最小化。

 

保險業

保費 損失準備 同業競爭

 

多元化零售公司

藍籌印花郵票

太陽報業

 

1974

淨資產收益率10.3%

 

紡織業務

我們目前在這個業務裡只運作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生產力。

在一段消費不穩定的時期裡,窗簾可能會是可延遲購買商品列表的前幾名。新房裝修的低標準同時也會降低對窗簾的需求。同時,零售商大都開始施壓減少存貨了,我們可能也能感受到這類影響。

 

保險業務

很顯然,很多保險機構,不論大小,對於損失準備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對於出售產品的實際成本的錯誤信息。在1974年,這些因素及高通貨膨脹率,將會使得保險承保業務的業績大幅下降。

我們經營的產品的成本(汽車修理,醫療賠付,補償收益等)以我們估計這行業每月1%的增速增長。當然,這種增長並不是平穩的進行,但是通貨膨脹無情地使我們提供的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的賠償損失變大。然而,財險和意外傷害險費率事實上在最近幾年沒有變化。由於成本快速上升,而價格保持不變,不難預測會有怎樣的邊際利潤

很多大公司的賠款準備金仍在很大程度上低估,這意味著這些公司仍然低估了他們的真實損失。保險費率不僅應該大量增加以匹配每月增加的成本水平,還應該彌補目前出現的費用同收入的缺口。就目前來看,在承保人採取合適的定價行動之前,他們會遭受更為嚴重的承保業績損失。

交易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但是在利率更加合適之前我們並不期待這樣的增加。在這一週期的一些時間點上,主要的保險公司發生虧損之後,歷史表明我們會在補償利率下獲得業績的回暖。(資金成本的重要性)

 

1975

淨資產回報率7.6%

 

紡織行業

然而,與以往的週期性衰退相比,多數紡織品生產商根據訂單迅速減少了產量,因此,防止了全行業大規模的存貨累積。當零售業恢復正常需求時,這種消減對工廠經營水平的影響也就顯而易見了。結果是,年中業務開始以較快的速度回升。這「V」字形的紡織業的衰退,是記錄中最明顯的一次,同時也是我們遇到的時間最短的一次。第四季度我們的紡織部門獲得了極好的利潤,使全年業績扭虧為盈。

 

保險業務

真正災難性的結果都集中在汽車和長尾巴線上(合同損失通常發生在長期虧損事件後)。

「社會性」的通貨膨脹導致賠償範圍不斷擴大,遠遠超過了最初實際比率擬定的上限,增加了超過我們賠償範圍的保險項目。這樣的社會性通貨膨脹導致投訴的可能性以及支付龐大的陪審團的獎金(這些原來都沒有在統計範圍之內)都顯著增加。此外,投保人的損失(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公司倒閉,因為他們對上述問題反應不夠靈敏)將由擔保基金和剩餘的有償付能力的保險公司承擔。這種悲觀的局勢會一直持續,應對任何一種樂觀主義(現在這種情緒已被證實在急劇增加)加以抑制,現在已經稍有成效。

由於再保險合同的清算滯後於那些直接的業務合同,這可能導致任何由直接保險業務引起的好轉將會優先於再保險業務部門。

 

我們股權投資主要集中於這些公司: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有上進心並且很誠實的管理層,並且以一個私營業主的價值尺度來衡量,購買價格很有吸引力(以一個私營業主的價值尺度來衡量)。

用這種方法,股市的波動(可能會產生有利的購買機會)對我們的影響就很小了,但是經營業績仍舊很重要。在這方面,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我們所有重大投資的公司均取得了進展。

 

我們將在保險公司裡保持強大的資本流動性。去年的年報我們解釋過利率僅僅變化了1/10卻使我們的債券收入增加了百萬美元。我們認為這種波動性和我們強大的資本流動以及健康的財務優勢聯合在一起,使不得不賣出債券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銀行業

相對於6500萬美元的平均貸款,淨貸款損失達24000美元,即約有0.04%的損失。在美國政府和他的機構的要求下,它保持著極高的資本流動性,年底時所有一年內到期的定期存款佔了75%。大量的利率是靠消費者儲蓄投資收入(總計超過了200萬美元)來支付的,當然也獲得了可觀的利潤。

 

儘管1975年的業績令人大失所望,但是我們會繼續致力於壯大公司規模並使得盈利來源多元化。我們的目標是維持保守的融資和資本的高流動性,保持資產負債表的額外盈利優勢,同時堅守銀行及保險行業固有的信用責任,這樣會使得我們長期的股權資本回報率高於美國整體行業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22

香飄飄:一杯奶茶如何賣到24億元?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722.html

【導讀】八年時間,草根起家,全靠自有資金滾動,2006年銷售額4.8億元,2008年接近10億元,2012年突破24億元,這是蔣建琪的香飄飄取得的驚豔成績。蔣的門道是什麼?1)以學生為引爆點;2)廣告轟炸;3)零庫存戰略;4)聚焦和專注;5)給品牌起個好名字……以下為商界雜誌報導節選:

蔣建琪出生在湖州南潯,南潯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在清朝,當地大戶家庭的財富比得上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濃郁的經商氛圍世代傳承。自小,蔣建琪聽得最多的,就是生意生意,這直接導致他在大專畢業分配到上海鐵路局後的極度不適。

就在此時,學食品專業的親弟弟在南潯搞了一個食品廠,蔣建琪便隔三差五地跑回老家幫忙。顯然,做生意比天天討論什麼紅燒鯽魚有趣多了,即便辛苦。

食品廠主營糕點,一個春節下來就掙了一萬多塊錢,這是蔣建琪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刻之一,用他的話說,即便現在每天掙一百萬都沒有當年那麼開心了。廠子辦到第二年,弟弟因為別的打算準備放棄,於是,蔣建琪辭職回家,接手了食品廠,這家食品廠也就是香飄飄食品有限公司前身湖州老頑童食品有限公司。

誕生

2003年,一個困惑讓蔣建琪和公司副總裁蔡建鋒感到焦慮:彼時的老頑童年銷售額幾千萬元,但明顯遇見了不可能突破的天花板:主打產品棒棒冰是典型的淡旺季產品,一到冬天便急速下滑,並且很有可能成為一種過渡性產品。

企業迫切需要切入新的領域,但是舉目四望,一片惘然。

當時唯一確定的方向,是做一種能喝的產品。在蔣建琪的商業認知中,喝的東西肯定要比吃的東西銷售量大。你看恰恰瓜子,一包瓜子往往嗑半天,更有甚者還把餘下的密封起來,接著再嗑個半天……看著心急啊。

做飲料,做什麼飲料呢?這個階段的蔣建琪仔細研究了娃哈哈,娃哈哈在快消品行業的風格與地位,猶如騰訊之於互聯網行業,美的之於家電行業。作為超級產品經理的宗慶後極其擅長模仿創新,一旦某個新品類在市場上暫露頭角,娃哈哈往往立即跟進,繼而利用強大的分銷網絡將品類開創者掀個底朝天。

比如其最掙錢的營養快線,其追隨模仿的是小洋人「妙戀」;八寶粥模仿的是揚州親親八寶粥;賴以發家的娃哈哈兒童營養口服液,同樣是在青春寶、中國花粉口服液的基礎上拓展出來的……顯然,這條路蔣建琪走不了,甚至他還必須得為自己日後的產品設計一個「低調期」,以防被行業老大尾隨抄底。

時至2004年,一天,蔣建琪在街頭看到一家奶茶店,人們排著長隊購買珍珠奶茶。經驗告訴他:一個地方只要排長隊就一定存在供需失衡,就一定有創新的可能、商機的存在。

蔣建琪突發奇想:為什麼不把街頭的奶茶方便化、品牌化呢?立即行動,蔣建琪請來杭州市科技農業研究所幫助研發配方,請設計公司設計包裝,大約半年多以後,產品試製成功。

——他給產品確定了一個新的名字:香飄飄。

香飄飄上市之前,只選擇了溫州、湖州、無錫、蘇州四個城市試銷,每個城市只選取中學、大學、標準超市,每個銷售點公司都安排人員跟蹤,繼而再將結果畫成圖表。

半年的測試結果令人滿意——這是一個有潛力的產品。拋開硬性的數字曲線,單憑自己眼睛看到的,都讓蔣建琪興奮不已。

以學生為引爆點

2005年,蔣建琪決定:香飄飄要著手準備打仗了。

仗怎麼打?拒絕漫天播撒胡椒麵式的高舉高打,畢竟試銷數據已經告訴了蔣建琪引爆點在哪裡。根據馬爾科姆·格拉德維爾的引爆點理論:一項工作的80%都是由參與工作的20%的人完成的。同樣,要發起流行,就得把資源集中在引爆點上,只要找對了一點,輕輕一觸,這個世界就會動起來。

那麼,能夠迅速引爆杯裝奶茶的流行趨勢的人群在哪?出租車司機?明星?行業內的意見領袖?傳統經銷商?

——是學生。

香飄飄選擇學校及其周邊商超試銷,只是,連店老闆們都未見過的產品,學生怎麼會買。於是,香飄飄在每箱產品裡都附上一張紅紙條:本包裝箱內多放了一杯奶茶,由香飄飄公司邀請店老闆親自品嚐。

市場漸漸有了反應,銷售團隊又買來幾十本《中國黃頁》,根據不同試銷點所在的位置,將方圓十幾公里內的大中小學地址全部打印出來,然後再郵寄給試銷點,「把奶茶賣到這些地方去。」

——電話響個不停。有試銷店老闆好奇地說,「你們太厲害了,你們怎麼知道我周圍有這麼多學校?我呆了這麼多年都不知道的!」

照此辦法,逐一推進,香飄飄先後以杭州、鄭州、南京、北京等幾個有輻射力的大中城市為中心,做深做透,繼而再向周邊城市輻射,借勢成事,水到渠成。

在2005年於濟南舉辦的全國糖酒訂貨會上,香飄飄正式向全國招商。此前,經銷商們從未見過杯裝奶茶,親口品嚐後興奮不已,現場簽單者絡繹不絕。數月後,全國各地的訂單紛紛向湖州聚集,香飄飄當年的賬面資金,迅速攀升至5000萬元。

廣告轟炸

——地面部隊在加速推進,空中的廣告轟炸則依舊選擇聚焦。

當年,資金實力尚不雄厚的香飄飄,砸下3000萬元,且只砸湖南衛視。香飄飄成了奶茶行業第一個做廣告的。也有人表示看不懂:全國市場還沒完全鋪完,超市裡也沒有,打什麼廣告?

事實上,決定砸下3000萬元廣告費的那天晚上,蔣建琪整晚未眠,反覆糾結中終於堅定信念,「對於比較容易被模仿的新產品,第一次出拳一定要重、要狠,一定要迅速打進顧客心智。」

信念的力量,有時要比信心強十倍。

值得一提的是這15秒廣告:火車上,一個女孩拿著奶茶做出既想喝又不想喝的樣子,啪,周圍突然變得黑漆漆一片——原來火車進了隧道。

火車馬上又開出了隧道。咦?奶茶呢?原來被前面一個男孩子偷去喝掉了。

這是一個足以讓人「暈倒」的廣告,殊不知效果卻出奇地好。因為生怕觀眾看不懂,廣告裡不停地重複著「香飄飄奶茶」、「奶茶香飄飄」——整整七個「香飄飄」。

事實上,香飄飄這則廣告也足以引發一次思考,到底什麼樣的廣告才是好廣告。這個問題我們留在後文作答。

岌岌可危

時至2006年,中國杯裝奶茶市場開始變天了。

此前兩年,香飄飄南征北戰,一騎絕塵,沒有對手,其銷售額從2005年的數千萬元一下躍升至2006年的4.8億元,一年時間,放量速度之快,讓蔣建琪自己都覺得意外。

在風起云湧的快消品江湖,杯裝奶茶當年的毛利在百分之四十以上,天下還有這麼好的生意?蛋糕引來獵食者,香飄飄引起同行注意,於是,阻力來了。

2006年下半年,喜之郎旗下的優樂美,立頓旗下的立頓奶茶、大好大旗下的香約奶茶相繼殺入杯裝奶茶市場……一時間,全國冒出了幾十家奶茶品牌。其中最有競爭力的是喜之郎旗下的優樂美,喜之郎以果凍起家,浸淫食品行業很多年,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經銷商網絡、銷售團隊規模,顯然要比香飄飄高出許多。

那麼,這個時期的香飄飄又在做什麼呢?

由於喜之郎的初期失誤,讓蔣建琪覺得對手並不如想像中厲害,加上前幾年的順風順水,香飄飄真的就「飄」起來了。其在2007年出台了一個宏大發展規劃:一是上馬一個立志替代方便麵的方便年糕項目;二是開奶茶連鎖店,進軍餐飲業;三是進軍房地產市場。說幹就幹,整個方便年糕項目投資3千多萬元,奶茶店開了兩家,生意居然還很好。

更幽默的是,香飄飄此時還做著花生,銷售規模也到了3000多萬元。

一邊是飄起來的香飄飄,一邊窮追猛打的優樂美們,在2007至2009兩年時間裡,價格戰、渠道戰、廣告戰、口水戰,此起彼伏,香飄飄一方面要面臨眾多對手攻勢,一方面還得分出精力做其他多元化項目。蔣建琪意識到:危機來了。

2008年,香飄飄的銷售收入接近10億元,而優樂美的銷量不斷上漲,至2009年上半年,與香飄飄已經非常接近了。香飄飄岌岌可危。

「剮肉」式改革

改革就是要敢於剮掉自己身上的肉。這句話對於轉型期的企業同樣適用。

2009年下半年,蔣建琪開始深刻反思,同時也密集拜訪了國內眾多營銷管理機構,他企圖給自己的企業尋找到一張藥方,同樣也為自己接下來的商業生涯尋找一個答案。

——聚焦,專注,從多元化中抽身,這是蔣建琪得到的答案。只是,真要砍掉除奶茶外的業務板塊,這需要大勇氣。

第一要砍掉年糕項目:年糕已經投了3000多萬元,錢砸下去連泡都沒見一個,痛。

第二要砍掉花生項目:花生項目每年的銷售額已經在3000萬元以上,關掉它內部爭議很大,負責生產的廠長甚至急得住了院。醫院裡,他拉著蔣建琪的手,「蔣總,這個廠子不能關啊!」那一刻,蔣建琪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

第三要砍掉房地產項目:彼時,房地產行業的暴利有目共睹,很多人以為蔣建琪瘋了,但是他依舊堅持香飄飄在上一個房產項目收尾後,堅決不再涉足該行業。

事實上,企業有時跟人差不多。車間在運轉,員工在工作,產品在銷售,這就是企業在呼吸。身處其間,你彷彿能夠感受到它的脈搏。突然之間,三個項目齊齊下馬,猶如送走自己一手養大的三個小孩,蔣建琪覺得痛。

當然,痛分長痛與短痛,大痛與小痛,彼時的香飄飄必須進行戰略放棄,逼迫自己回到那條或許會更痛的未知路。

高潮再次到來。將全部身家押寶奶茶的香飄飄,開始強調自己的行業開創者地位。「杯裝奶茶的開創者,香飄飄一年賣出X億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X個圈。」——這則全國人民似乎都聽過的廣告由此而來。

是時候回答前文所提到的「到底什麼樣的廣告才是好廣告」的問題了。

事實上,香飄飄在第一支廣告投放後,還推出過另一支廣告:蔣建琪找到了彼時的當紅網絡歌手香香,又請《老鼠愛大米》曲作者為其量身定做了一首《香飄飄》。這首歌后來被用到陳好所拍攝的廣告片裡。這部廣告片由香港導演拍攝,也是公認的香飄飄拍攝質量最高的一條廣告,「就像藝術片」。

可是,像藝術片的廣告是不是好廣告?最後的市場銷售數據表明,那些看似土不拉幾沒有文化的廣告,反而容易產生市場成果。蔣建琪說,「對於電視廣告來說,聲音比文字重要,文字比畫面重要,很多廣告畫面唯美,但消費者看完連企業是做什麼的都不知道,這種廣告完全是無意義的。」

除了廣告,在產品上,香飄飄也開始不斷與對手進行區隔。

例如包裝,香飄飄奶茶的杯子比起競品要更大一些,用紙也更考究,突出量足、實惠的特點;甚至於吸管,其他品牌是隨便一折然後放入杯子,香飄飄則特別定製了雙節組合式吸管,平時是短短的兩節,使用時輕輕一插即可變長……

時至2009年底,香飄飄和優樂美終於走到了了斷恩仇的歷史節點。

這個時候,另一個行業性變量出現了:通貨膨脹導致原材料漲價。那麼,杯裝奶茶漲不漲價?

香飄飄決定率先漲價,因為低利潤率非但會將企業拖入泥潭,甚至還會對行業造成破壞。只是,香飄飄漲價了,對手們不漲怎麼辦?蔣建琪團隊對此進行了充分評估,他們認為對手可能會有兩種反應:跟漲或者原地不動,為此還提前做出了兩種預案。

可誰都沒有想到,對手竟然不漲反降——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優樂美放棄了利潤思維,儼然發動了一場自殺性空襲。

「保衛戰」

2010年9月,因為傳統流通渠道的經銷商很多都是靠利益驅動,哪家價格低便進哪家的貨,在湖南湖北等香飄飄不佔強勢的市場,優樂美開始大舉入侵,成效明顯。

怎麼辦?挺住意味著一切。蔣建琪甚至做出市場下滑30%的最壞打算,也堅決不降價。

而此時新的問題又來了,香飄飄幾個月前做出漲價決策遭遇了執行難題。市場分析會上,省市經理們紛紛叫苦,負責此次調價戰略的副總蔡建峰見此情況,一拍桌子說,這會不開了。

會不開了幹嗎呢?第二天,幾百號人被拉到浙江富陽一家拓展訓練中心,蔡甚至把自己10歲的女兒也帶去了。一個新加坡教練負責了這次培訓,兩天兩夜的拓展搞下來,總結會上大家哭聲一片:原本以為不能完成的訓練科目,竟然都完成了。

——於是,市場分析會緊接著總結會再次召開。

蔡建峰問,「這次提價能不能成功?」

「一定能!」會場下面齊刷刷地一片吶喊……

事實上,快銷品企業提價,確實是一個高難度命題。即便康師傅這樣的企業,提價決策若如半年內能從總部落實到終端,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要開慶功會的。」而香飄飄成立至今,歷經五次提價,有時甚至能夠兩個月內完成目標。

此次戰役,蔣建琪顯示了自己的硬氣。眼見對手抓住機會大規模擴大市場,依舊不為所動,絕不妥協,絕不服軟。

12月,終端傳來好消息,即便香飄飄提了價,很多分銷商還是重新回歸香飄飄。原因在於,奶茶是一種對口感要求很高的產品,消費者習慣了香飄飄的味道,普遍反映其口味更純一些,其他品牌奶茶雖然價格低,往往只能產生短期購買效應。

零庫存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香飄飄之所以能夠在價格戰中堅持過來,很大一個原因還在於它的零庫存戰略。香飄飄的產品一律以訂單形式生產,款到發貨,拒絕代銷,如此一來便省卻了庫存壓力。

拒絕代銷,是蔣建琪做企業多年來養成的風格。他認為,中國的經銷商群體和廠商之間需要更緊密的結合,而代銷這種形式,經銷商能賣掉貨就賣掉,賣不掉就退還廠商,這往往導致其責任感缺失。他記得有一年浙江遭遇洪水,自己跑到市場上一看,那些墊在最底下被水淹住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代銷的產品,而真正花錢買來經銷的產品則放在最上面。

由此,香飄飄在最初選擇經銷商的時候,也往往看重其是否只銷售香飄飄產品。目前,香飄飄在全國的經銷商數千家,其中超過1/3主營業務就是香飄飄奶茶,香飄飄也為之留出了足夠利潤空間。在經銷商這一環節,優樂美則顯出了先天不足。

優樂美的經銷商往往有奶茶和果凍兩個產品,一旦遭遇淡季奶茶品類維護不足,銷量往往立馬下滑,又因為有果凍產品作支撐,很多經銷商又難以做到心無旁騖地銷售奶茶,銷售存在動力不足。

年銷售24億元

一場驚心動魄的價格戰打下來,2010年,香飄飄奶茶銷量突破10億杯,銷售額過20億元。 進入2011年,香飄飄銷量持續增長,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再度拉開,行業第一品牌的地位得以保住。

杯裝奶茶——一個起初並不為人所關注的行業展現出驚人爆發力,何以如此?一是因為八年前的香飄飄抓住中國奶茶市場的結構型缺陷,一舉打開了全新的品類之門;另一個原因,還得感謝各路高手在血腥競爭中,共同做大了這一市場蛋糕。

事實上,諸如香飄飄這種依靠單一品類制敵的企業,其優勢在於五指合拳,不留退路,劣勢則在於行業本身的市場容量。2012年香飄飄銷售額24億元,未來能否突破50億甚至100億元的行業天花板,則取決於企業能否在未來幾年內搭建起平台戰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857

2013-7-24 工作記錄 Romne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mawx.html

 今天看了兩家公司,一家是奮達科技,一家是秀強股份。

   奮達科技是一家做音箱和理髮的小家電的公司,主要是做ODM代工的。剛上市,還看不出什麼名堂來。  

    至於秀強股份,則是一家做家電玻璃和太陽能玻璃的公司,公司原本是做家電玻璃起家的,IPO上市時,才大舉進軍太陽能玻璃領域,家電玻璃是其老本行,不過由於IPO募投的項目主要在太陽能玻璃方面,所以,目前低毛利率的太陽能剝離收入猛增,而相對毛利比較高一點的家電玻璃的收入則有所下降了。

    家電玻璃中,傳統的家電蓋板和家電層架,收入一直在下滑,新投產的彩晶玻璃銷售收入增速倒是還算是不錯,毛利率也高,有43%。2011年的情況看,彩晶玻璃已經成為家電玻璃的主要銷售品類了吧,2012沒披露家電玻璃的分類別銷售收入,不詳。

    不過家電玻璃總體銷售收入下滑,毛利率也下滑,則是事實了。

    太陽能玻璃倒是增速一直迅猛,這是因為公司的1000萬平方米的封裝玻璃生產線已經投產的緣故。目前銷售量才987萬平方米,而公司的實際產能為1200萬平方米。不過毛利率已經跌的很厲害了,但是產能上去了,不能不出貨。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家電的需求已經比較穩定了,公司的最大看點,怕是在太陽能玻璃的需求是否會反彈。目前的產能利用不完全,毛利率也在往下走。太陽能市場不景氣,大家日子都不好過了。

   

奮達科技2009201020112012
ROE24%25%23%8%
扣非ROE20%21%18%8%
毛利率31%27%24%25%
淨利率16%13%12%10%
員工人數0.220.270.270.25
銷售收入5788
淨利潤0.80.90.90.8
總資產56611
淨資產3449
公司概要公司於2012年6月IPO,募集資金淨額4.26億,上市以來分紅總額0.5億。實際控制人為肖奮,主要業務為音箱(毛利率20%)和理髮小家電(毛利率30%)的ODM,二者銷售收入各佔一半,前者的全球市佔率3.8%,後者為2.7%,二者產品均價均為70-80元。從2009-2012,人均工資從2.6萬上升到了4.7萬,人均淨利潤從3.4萬下降到了3.03萬。前五大客戶佔銷售收入的49%,且均為國外客戶,國外地區毛利率顯著高於國內。70%以上銷售收入源自於ODM外銷。員工中,研發人員佔比12%,品管人員佔比14%,大專及其以上佔比31%。貨幣資金佔總資產的比重為52%,應收款佔比12%,經營佔款佔比-2%,存貨佔比9%,重資產佔比23%,總資產周轉率0.92。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為12%,財務費用為負,有息負債為2000萬。

 

 

秀強股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ROE27%26%25%27%10%5%
扣非ROE23%24%21%25%10%5%
毛利率25%30%30%28%30%23%
淨利率7%10%12%9%12%6%
員工人數  0.110.110.130.13
銷售收入344688
淨利潤0.20.40.40.61.00.5
總資產33461313
淨資產11221010
公司概要公司於2011年1月IPO,募集資金淨額為7.2億,上市以來分紅總額為0.7億,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盧秀強夫婦。主要產品為家電玻璃(毛利率30%)和太陽能玻璃(毛利率19%),目前家電玻璃銷售量為635萬平方米(單平售價71元),佔總收入的57%,太陽能玻璃銷售量為987平方米(單平方米售價31元),佔總收入的39%,其中家電玻璃市場佔有率為32%。前五大客戶佔銷售收入的比例為45%,最大客戶為英利能源和青島海爾,產品以內銷為主。資產周轉率1.23,貨幣資金佔比28%,應收款佔比34%,存貨佔比6%,重資產佔比31%,經營佔款佔比-23%(被佔款)。職工平均工資從2009年的4.8萬上升到現在的9萬,同期人均淨利潤則從3.93萬下降到3.9萬。員工中,研發人員佔比10%,生產人員佔比57%。大學本科以上佔比11%。有息負債0.8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為14%,財務費用為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536

巴菲特投資案例(24):M&T銀行 1991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http://xueqiu.com/9220236682/24575441
M&T銀行創建於1856年,開始的名字為製造商和貿易商銀行M&T銀行創建於1856年,開始的名字為製造商和貿易商銀行(Manufacturers and Traders Bank),後來取名字中的首寫字母簡稱為M&T銀行。M&T銀行是美國20家最大銀行之一,主要業務區域如紐約、馬里蘭、賓夕法尼亞、華盛頓、新澤西等地區。

M&T銀行以20萬美元資本開始在水牛城營業,於1902年成為全國性銀行並進行了第一次收購。在1929年股災時,美國超過1400家銀行倒閉,M&T銀行雖然存款從1.25億美元縮減至1億美元,然而仍然正常營業。至今,M&T銀行通過數十次的併購,結合業務增長,逐步成長為美國的大型銀行之一。

1969年,M&T銀行的股東投票成立了一家多銀行組成的控股公司,名字叫第一帝國(First Empire),原M&T銀行成為其子公司。1991年巴菲特購買了第一帝國價值4000美元的可轉換優先股,並於1996年全部轉換為普通股。1998年,第一帝國把名字改為M&T銀行。

1990年,美國正處房地產泡沫破裂期,銀行股一片蕭條,投資者紛紛拋棄銀行股,巴菲特趁市場驚恐時,以5倍不到的市盈率買入了富國銀行約10%的股份。

在第二年的1991年,銀行業壞賬大幅產生,銀行股價繼續低迷,但第一帝國(M&T銀行)的壞賬並沒有顯著增加。計提的壞賬撥備從0.27億提高至0.63億美元後,淨利潤仍然在增加,淨利潤從0.54億增加值0.67億美元。

1991年3月15日,巴菲特出手買進了第一帝國(M&T銀行)的可轉換優先股,購買人為伯克希爾的子公司國民賠償保險公司,購買總價為4000萬美元,強制贖回期為5年(1996年到期),每年股息率為9%,每股轉換價為78.91美元。

雖然巴菲特認為這筆投資規模太小,但他非常敬佩第一帝國(M&T銀行)的總裁鮑勃.威爾默,希望與之共事。鮑勃.威爾默也經常向巴菲特諮詢企業併購相關事宜。

1991年,在巴菲特買入優先股時期,第一帝國(M&T銀行)的股價約為每股63美元,轉股價為78.91美元,轉股價比股價溢價25%。當年第一帝國(M&T銀行)的每股淨資產為80.7美元,每股淨利潤為10.1美元,當時股價對應的市盈率和市淨率分別為6.2倍和0.8倍,而轉股價對應的市盈率和市淨率分別為7.8倍和1倍。

**投資業績

到1999年,當初巴菲特投資的4000萬美元變成了2.1億美元,不記分紅的投資收益率為425%,年復合收益率為20%,另外收到1800萬的優先股利息和700萬美元的股票分紅。其中,市盈率從1991年購買時的7.8倍提高到1999年的12倍,提高了約50%,而每股淨利潤增長了2.4倍。

在2000和2001年,在股市下跌之際,巴菲特又投資了6300萬美元增持M&T銀行的股票,增持部分的股票平均買入價格為38.5美元,對應的市盈率約10.5倍,市淨率約1.2倍。增持後的總買入成本為1.03億,總股數為670.9萬股,佔M&T銀行約7%的股權。

至2006年末,伯克希爾持有的M&T銀行股票市場價值為8.2億美元,總收益率為696%,當年市盈率達到16倍,市淨率為2.2倍。

到2013年1季度末為止,伯克希爾仍然持有M&T銀行的股票,持有股數約538萬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2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