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在蒙古國發表演講時稱,中蒙雙方決定將雙邊本幣互換規模擴大至150億元人民幣,並同意研究在中國二連浩特-蒙古國紮門烏德等地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稱,雙方成立了礦能和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簽署了《中蒙經貿合作中期發展綱要》,確定了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的目標。雙方還將在礦產品深加工、新能源、電力、農牧業、環保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去年,中國和蒙古之間的雙邊貿易額為62億美元。
中方願同蒙方加強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下合作,對蒙方提出的草原之路倡議持積極和開放態度。雙方可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的平臺上加強合作。
中國於2012年3月與蒙古國簽訂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互換協議有效期三年。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蒙古國經濟增速已連續四年萎靡不振,通脹高企,本幣更是大幅貶值到歷史最低點。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資同比暴跌70%。蒙古國將希望寄托於中國和俄羅斯,希望藉此尋求國際資金。
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蒙古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蒙古國負責礦業的副總理Erdenebulgan Oyun曾在上個月接受采訪時表示:
每個人都想和中國做生意。
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將出訪蒙古國。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經濟研究室主任程義軍表示,
蘇聯留下的遺產使得蒙古與俄羅斯之間一直存在緊密的關系,但在經濟上,蒙古最依賴的是中國。蒙古希望利用中俄雙方,沒有意圖冒犯任何一方。
近兩年不謀而合大寬松的全球主要央行走上了三岔路:歐洲央行的負利率一降再降,日本央行的超級雙料QE根本沒有停手的跡象,而美聯儲還在按每月減少購買150億美元資產的速度繼續縮減QE。
正如全球最大債券基金之一PIMCO的前任CEO Mohamed El-Erian上周評論,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正在由一致行動的單軌系統轉入多軌系統,這將是第四季度深度影響全球經濟多個領域的一大因素。
如底部高盛圖表所示。回顧19世紀中葉以來的歷史可以發現,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無不受到突發市場事件和經濟環境的影響。
以美國為例,但凡經濟蕭條或是大銀行倒閉引起金融恐慌、世界大戰後陷入經濟蕭條,美國的政策利率都會直線下滑。進入21世紀,“9·11”恐怖襲擊和科技網絡泡沫破滅也是美聯儲降息的推手。
從這個角度看,即使主要央行現在有的保持寬松的現狀、有的繼續發力、有的開始逐步為退出寬松鋪路,也難保未來不會因為經濟形勢惡化或者突發的市場沖擊,而繼續踩著寬松的油門不放。(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創造了很多神話,史上融資規模最大的IPO、讓無數普通員工一夜變身富豪、改寫了中國和日本富豪榜排名,唯獨沒能讓中國的打新基金賺得盆滿缽滿。
“這次拿到股份的大多是歐美機構,其中又以美國機構最多,其次是亞洲有選擇性的大型機構。”接近阿里巴巴上市安排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
阿里巴巴的IPO吸引了約1700個機構參與認購,超額認購14倍,不少美國大規模的長線基金成為最大贏家,而中國內地一些以“打新”為賣點的機構則顆粒無收。上述人士透露,榜上有名的美國機構包括富達(Fidelity)、貝萊德(Blackrock)等,而亞洲則以香港和新加坡機構為主,包括淡馬錫、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等。
“很多所謂的打新基金都是剛成立的,對於承銷團隊來說,壓根都沒聽過。”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承銷團人士表示,在美國這類成熟市場,也根本沒有“打新”一說。
頂級機構名單
阿里巴巴的“控制欲”體現在IPO進程的每一個階段,從合夥人制度、上市地,到承銷團角色的分配和投資者的選擇。
“阿里巴巴很清楚自己要怎樣的投資者,在過去幾次融資過程中,包括雅虎回購股票和股權、可轉債融資等,已經對歐美投資者群體非常了解,在3個月前就已經定好了150個歐美最好的機構投資者的名單。”前述承銷團人士表示,這150個機構也是承銷團首先要重點接觸的對象。
與之相比,中國內地的一些“打新”基金則是在阿里巴巴上市前不久才成立的新基金,既不屬於與阿里巴巴已有深交的機構,對於負責承銷的團隊來說,這些歷史短暫的中國基金也是聞所未聞。
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稱,前25大機構客戶分配到的股份占配售股份的50%,而總計前100大機構客戶分配到的股份占83%,剩余大約750個機構賬戶瓜分剩余17%的發售股份。
“這150個機構中,最終有145個機構獲得股份,另外,阿里巴巴還在路演中見了60多個機構投資者,這些機構也基本都有斬獲,成功率非常高。”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散戶最終分到約10億美元的股份,占比約10%。
“在路演中見過的機構基本都有收獲,只有少數機構在價格上調後,因為認購價格限制而沒能分到股份。”上述了解上市安排的人士表示,對阿里巴巴而言,路演中見面的機構顯然有優先權,那些沒有在路演中見過的機構則根本沒機會拿到股份。
不過,中國內地機構也並非全軍覆沒。該人士進一步透露,中國的一些機構通過阿里巴巴的管理層也直接拿到一些“親友股”,這其中包括某些中國企業、保險公司以及個人,但配給這部分投資者的股份數量並不多,加之投資者數量眾多,每個投資者分到的股份並不多。
“對阿里巴巴來說,現在要250億美元雖然已經很大(融資)規模,但他的想法是以後可能還需要更多。鎖定期結束後,股東出售股份需要有人接,因此一定要找到實力強大、又對公司本身有濃厚興趣的投資者,能夠與公司互相溝通、支持管理層。”前述承銷團人士指出,當大部分股東都是大規模的長線基金時,為阿里巴巴日後再融資鋪平道路。
由於美國並無香港市場的基石投資者概念,機構投資者獲得股份後一般無鎖定期。但原始股則設有鎖定期。阿里巴巴最後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公司管理層、軟銀、合夥人以及其他股東面臨90天至一年期限不等的鎖定期。其中,部分機構投資者面臨180天的鎖定期,這些投資者合計持有約3.16億股,持股比例約12.8%。
香港故事:散戶當家
而如果當初阿里巴巴選擇香港上市,故事可能會被改寫。
“香港與美國很大的區別是設有回撥機制,沒法做到只給長線大基金。”上述承銷團人士指出,像阿里巴巴這樣火爆的IPO,很可能50%都要回撥給散戶。
香港新股全球發售包括對機構投資者的國際發售和對本地散戶的公開發售兩部分,一般比例為1:9,若認購倍數高於指定水平,回撥機制就會啟動,讓散戶獲得更多股份。一般而言,若香港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15倍但少於50倍,比例會由10%增至30%;若超額認購50倍至100倍之間,該比例增至40%;若超額100倍或以上,將增至50%。另一方面,回撥比例也會根據新股規模作出調整。
“阿里巴巴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其實任何一個IPO,在有選擇情況下,發行成功的標準都是希望引入更多長線基金,但有的發行人在市場上沒有那麽多需求,有時候則是價格問題,機構投資者給出的價格可能沒有‘打新’的散戶給出的價格高,”另一位外資投行人士坦言,這取決於發行人對成功的定義,“是股東身份重要還是價格重要,是二級市場即刻的表現重要還是長遠表現重要,是眼下做成就行還是日後再融資都能獲得優質的投資者捧場更重要。”
(編輯:羅懿)
| ||||||
因為愛上Q軟的拿坡里披薩,黃振豪不僅上網看影片自學、實際操作,更每天練習製作一百五十片披薩,練就打敗來自全球近三百名好手;而他接觸披薩的時間,至今還不滿五年。 撰文‧高靜玉 每年九月第一周,來自世界各國近三百名披薩好手,都會聚集到披薩的發源地||義大利拿坡里,參加「CAPUTO盃世界披薩職人錦標賽」(Campionato Mondiale del Pizzaiuolo)。 這項全球規模最大的披薩競技共有十個比賽項目,其中八項會選出世界第一,技術最難的挑戰,是STG(Specialita Tradizionale Garantita)經典賽國際組賽事;今年的冠軍名叫黃振豪,二十七歲,來自台灣,第一次參賽,而且這位披薩小子非科班出身,甚至在大學畢業前沒有拿過菜刀;他的世界冠軍身手,完全是在投身職場後才一點一滴苦練而成。 STG這個項目難在哪裡?難在「簡單」。從事餐飲業的人都知道,越單純的料理難度越高,STG的比賽時間只有三分鐘,賽前準備材料都是公開的,如何拿捏各個食材的等級與特色,又不脫離「傳統」與「標準」的限制,一點多餘的材料都不能添加,對每位披薩師傅而言都是考驗。 「所以,這個獎座,是每位拿坡里披薩師傅的夢。」黃振豪說。他的眼神清亮、舉手投足充滿節奏感與熱情,身高一九六公分的他,似乎已經習慣微微躬身與人溝通,但只要跟他聊到披薩,他一定抬頭挺胸,言談中洋溢著豐沛情感與亢奮。 放棄金飯碗 立志做餐飲雖然是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畢業(已改為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但黃振豪還在求學階段就已立志投入餐飲業,「讀商數沒有不好,但看見學長們畢業後投身金融業或考研究所,就覺得自己其實不適合。」求學時就對餐飲感興趣的他,五年前畢業後刻意選擇了西餐的工作,一開始是在台北西門町一家義大利餐廳炒義大利麵。 「他過去從沒在廚房拿過刀,卻在畢業不到一周就去義大利餐廳報到,並且對我說:『大學我已經幫你念完了,我覺得進社會工作比念研究所實際。』我們夫妻對孩子相當信任,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也就隨他去了!」黃振豪父親說。 沒多久,台北開始流行拿坡里披薩,「第一次吃到時,實在很震驚,外皮口感好像蜜糖波堤,跟我過去的經驗都不一樣。」在好奇心驅使下,他轉去拿坡里披薩店任職,白天工作,晚上便與同事一同上網觀看拿坡里披薩的製作方式,互相討論動作、披薩擺放的位置以及手勢,白天再一起去店裡印證。反覆的實作、研究、印證,這樣地習慣,黃振豪至今仍然維持著。 「越研究,就越發現拿坡里披薩真是迷人。」黃振豪解釋,一般的披薩大多添加過多材料,例如脆的披薩是因為加了過多的油,厚軟的披薩是添加了過多的發粉或發酵時間過頭;但拿坡里披薩僅使用水、麵粉、鹽、酵母,「這麼單純的組合,卻能創造出這麼大的幸福口感!」他形容拿坡里披薩的神情,就像粉絲親眼目睹偶像現身,「我決定要徹底搞懂拿坡里披薩,然後全力推廣它。」名廚伯樂造訪 改變命運心志單純的黃振豪,實際上志向遠大,他陸續求教幾位台灣與義大利師傅,略有心得後,與朋友合夥在台北市東區開了一家拿坡里披薩店,打算在營運穩定後就去義大利拿坡里與澳洲的披薩餐廳打工,學習不同環境的拿坡里披薩製作方式。外籍人士在義大利當地打工屬於違法,但黃振豪卻不放棄,他參加當地可在餐廳實習的短期廚藝學校,如願得到進入披薩店打工的機會。 去年九月,在一切手續完成準備出發前,某日午間有兩個人走進他的店,黃振豪的用心終於有了發光發熱的可能。這兩位「伯樂」,一位是Salvatore Cuomo & Bar總主廚芳野健吾,另一位是總料理長Salvatore Cuomo。當時,來自日本的Salvatore Cuomo & Bar義大利餐廳正籌畫在台北開幕,芳野健吾四處向在台灣的義大利人打聽值得推薦的師傅,走訪好幾家餐廳後,只對黃振豪與另一家名店的披薩有印象。鎖定目標後,芳野健吾帶著Salvatore Cuomo前往試吃。 Salvatore Cuomo,這位立志要推廣義大利料理與拿坡里披薩、並在日本與海外擁有近七十家分店的名廚,試吃後的第一句評語是「台灣竟有人能做出這樣的披薩」,細問之後,更對黃振豪僅僅接觸披薩才三年時間大感訝異,於是極力延攬他加入台北店的開幕。 沒想到,黃振豪的第一個反應卻是拒絕,「當時我滿腦子只想去義大利實習練功。」此時Salvatore Cuomo展現了關鍵性的「纏功」:「很好,剛好我也要去拿坡里,我在那裡等你,我們可以碰個面。」如此的誠意動搖了黃振豪,自義大利返國後,黃振豪暫時放下了他的澳洲夢,今年一月底加入了Salvatore Cuomo & Bar。 芳野健吾說:「Paul(黃振豪英文名)對披薩有很大的熱情,除了工作態度認真積極外,你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他對自己是有長遠目標與藍圖的。」由於餐廳屬於國際連鎖,鼓勵員工參加任何與工作相關的比賽,於是五月時黃振豪參加了第一屆的「CAPUTO×APN」台灣區披薩職人大賽,獲得了台灣區冠軍,代表台灣參加九月的世界大賽。 入行不到五年,從無比賽經驗卻首次出賽就奪冠,還要代表台灣參加世界大賽,想必賽前訓練很密集?「沒有耶,我完全沒有賽前訓練,我在餐廳工作時就一直在做披薩,拿這個當練習就夠了。」他的回答令人相當意外,但黃振豪所謂的「工作時一直做」,是每天至少烤出一五○片披薩,以每日工時九小時計算,他平均每小時得烤出十六片以上,是一般同業的三倍;黃振豪的生活,幾乎分分秒秒都在算計著關於披薩的每一個製作細節,時間、溫度、溼度等,種種條件的掌控與應變,在極度壓縮的實戰訓練中,內化成黃振豪最敏銳的直覺。 發揮苦練水準 與麵團合一直覺反應,正是黃振豪的制勝關鍵。這一回,他參加的STG經典賽,指定項目是瑪格麗特或瑪麗拉納披薩,並指定食材,每位參賽者僅能烤一片披薩,時間限定三分鐘,要烤出直徑三十公分、邊緣與底部布滿斑紋、且不能出現焦黑、麵團要全熟的披薩。這些要求代表選手對麵團的掌握能力要很好,經驗與練習決定一切。 比賽時間是九月三日下午,由於參賽選手近三百人,出場時間不定,加上義大利日夜溫差大,溫度與溼度都和台灣不一樣,麵團發酵程度極難拿捏;輪到黃振豪登場時,時間已是深夜十一點,這個時候,窯爐因為比賽時間已久,溫度越來越高,如何控制窯烤狀況,也成了一大挑戰。 比賽前,黃振豪請教 Salvatore Cuomo該怎樣準備,得到的回答是:「身為一位披薩師傅,你要記住的事情就是不要想太多,也不用去做筆記或觀察對手,只要用身體去感覺爐子的溫度、麵團的變化,你的身體自然會告訴你該怎麼做。」這些話成了他的定心丸,輪到他上場時異常鎮定,以平常心發揮出「每天一五○片」的內化直覺,跟隨著身體節奏揉開麵團、鋪上餡料,動作一氣呵成,零失誤地完成了冠軍披薩。 得獎後,餐廳裡多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客人,熟客Tony的形容最貼切:「小時候在國外長大,但在台灣很難找到正統的義大利料理與拿坡里披薩,當我嘗到Paul烤的披薩時心裡很感動,沒有花稍的味道、簡單,卻可以充分吃到麵粉香氣。」挖角他的芳野健吾則說:「Paul得冠軍是一座里程碑,象徵他更有義務去吸取並推廣南義料理。」黃振豪自己則沒有太過激情的得獎感言,他仍然微微躬身地說:「與日本相比,台灣的義大利料理水準恐怕還落後二十年,我很希望能更投入義大利料理,做出正統的義大利料理給客人品嘗。」這位滿腦子都是披薩的小伙子,就算已是世界冠軍,卻仍在盤算著如何更精進,不得不說,黃振豪,Good Job! 黃振豪 出生:1987年 現職:Salvatore Cuomo & Bar Pizzaiolo 學歷: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已改為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 CAPUTO盃世界披薩 職人錦標賽 此項比賽已有13年歷史,每年集結包括義大利、葡萄牙、日本、巴西、以色列、俄羅斯、澳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等超過50個國家、近300位以上的披薩職人,每年分10個項目競技,是全球最具公正性的披薩比賽。 |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卡塔爾計劃向中國、日本和韓國投入150億美元的資金,最近其購入香港一家百貨連鎖店股份的動作只是開始。
卡塔爾投資局(QIA)周一表示,將斥資6.16億美元收購利福國際集團近20%的股份。利福國際是香港崇光百貨(SOGO)的母公司。
上述報道提到,該機構還計劃在中長期向北亞投入多達150億美元的資金,新加坡也可能是潛在的投資目標。
卡塔爾投資局掌控著上千億美元的資產,2010年,其曾在農行的IPO中投入了28億美元買下這家國有銀行2.1%的股份,2012年,該基金又購入了中信資本22%的股權。
在世界範圍內,其四處購入優質資產,2008年其以45億美元購入巴克萊10%股權,同年10月再以60億美元買下6%的股份。其參股的公司還包括瑞信、金絲雀碼頭集團、哈羅德百貨、蒂芙尼(Tiffany & Co)等等。
根據華爾街見聞收到的新聞稿,卡塔爾投資局發言人表示:
“卡塔爾投資局是次入股利福國際集團,進一步延續其全球投資組合多元化的投資方向,而這次會在亞洲進行。”
“繼今年多項投資,包括在歐洲電子商務公司 (vente-privee.com)、 西班牙和法國房地產公司(Colonial-SFL),以及全球商務旅遊項目(與美國運通全球商務旅行的合資),今次的交易為卡塔爾投資局增添一個新項目。”
“卡塔爾投資局入股利福國際集團使其零售和消費領域的投資組合更趨多元化,且與我們的現有投資項目,包括Harrods 及Tiffany & Co和其它投資有互補作用。”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IMF預計烏克蘭在未來幾周還需要150億美元的額外資金,以防止金融系統崩潰。
受到烏克蘭地緣沖突影響,烏對俄出口急劇下降。該國GDP今年萎縮7%並出現明顯的資本外流,央行的外匯儲備也大幅減少。據統計,東部分裂地區經濟產出占到烏克蘭經濟體總量的16%。
IMF估計,如果無法得到額外的資金援助,烏克蘭政府將不得不大規模削減預算,否則將面臨債務違約風險。自今年4月紓困計劃開始以來,烏克蘭政府共收到IMF及其他國際債權人發放的82億美元資金。
然而由於資金缺口巨大,並且烏克蘭政府改革步伐緩慢,因此只有極少數國家願意再度出手援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年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經體現了分道揚鑣的勢頭,美聯儲和英國央行都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啟動六年來首次加息,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可能繼續加大貨幣寬松的力度。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這種政策分化是今年國際市場最關心的大事。
而底部的高盛圖表向我們展示了,150多年來,英、美、日、德這些發達國家的央行屢屢為挽救經濟降息,這期間貨幣寬松也在不斷進化,愈演愈烈。
進入21世紀,從日本央行率先為刺激經濟增長推出QE開始,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相繼以近零利率和QE力推貨幣寬松。當然,歐洲央行的QE現在還不能等同於美聯儲購買國債的QE。無論如何,貨幣寬松的形式已經由零利率進化為“負利率”。今年6月,歐洲央行成為首個正式實行負利率的全球主要央行,瑞士央行本月也步其後塵。
點擊圖表看大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油價持續低迷和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的雙重打擊下,俄羅斯經濟在2014年遭遇到了嚴峻的考驗。不過對於“久經考驗”的戰鬥民族而言,過去150年的危機史讓他們有充足的理由保持“淡定”。
以下是華爾街見聞總結的俄羅斯(沙皇/前蘇聯)在各個時期/歷史事件的GDP(深藍線)及真實油價(黑色)對比【1860-2012年】:
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史稱“二月十九日法令”;油價處於歷史高位。
1877-78年俄國-土耳其戰爭,油價上演過山車。
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亞歷山大三世上臺,對待異族強制推行“俄化”政策。油價觸及低位。
1904-05年俄日戰爭。
1905年俄皇尼古拉二世發表《十月宣言》,俄杜馬誕生。
1906-17年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914-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後出現了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蘇維埃政權。後又因為臨時政府的措施不當,爆發了十月革命。
1921年列寧新經濟政策,俄羅斯出現饑荒。
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1928年斯大林宣布工業國有化。
192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雅爾塔會議。
1947年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
1949年北約成立。
1950年朝鮮戰爭。
1954年蘇聯建立(世界)第一個核電站(奧布寧斯克核電站)。
1955年華沙條約建立。
1956年匈牙利革命/越南戰爭開始。
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
1968年布拉格之春。
1969年美蘇關系緩和,核武器限制條約簽署。
1979年伊朗革命,阿富汗戰爭開始。
1980年里根上臺,美蘇關系惡化,美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兩伊戰爭開始。
1986年戈爾巴喬夫宣布政治改革。
1991蘇聯解體,葉利欽當選首任俄羅斯總統。
1993年憲政危機爆發。
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
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8年盧布危機。
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
2000年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
2008年格魯吉亞-俄羅斯沖突。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Shell)將削減150億美元開支以應對油價下跌造成的收入驟降。
殼牌是全球首個公布2014財報的石油巨頭,本周四其財報顯示出整個石油產業都受到了油價暴跌的影響。原油價格自去年夏天開始下跌了近60%,目前不到50美元一桶。
殼牌去年四季度經常性凈利潤為32.6億美元,高於前一年同期的29億美元,不過低於彭博統計的分析師預期的41億美元,也大幅低於三季度的58.5億美元。不過2014年全年的盈利為190.4億美元,較2013年高出14%。
因盈利不及預期,該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內的股票價格盤中跌逾4%,至20.62英鎊/股。
殼牌首席執行官Ben van Beurden表示,該集團將以“提高資本效率”的方式應對油價下跌。
措施將包括降低資本支出,該公司已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縮減超過150億美元的支出。處於初期的項目將被推遲。殼牌還稱,如果需要將進一步削減支出。
“我們正在采取謹慎的措施,必須註意不能對近期油價大跌反應過度,”Beurden稱。
殼牌將為每股付47美分的季度股息,與前三個季度相同。Beurden稱,股息是“殼牌的標誌性項目,我將付出一切努力保衛它。”
50美元以下的油價已經讓很多油企開始想辦法改善現金流。例如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英國圖洛石油公司(Tullow Oil Plc)以及英國Premier Oil石油公司都已推遲了項目建設或者削減了勘探支出;英國石油公司(BP Plc)已經定凍結全球近8.4萬名員工工資;雪佛龍(Chevron Corp.)推遲了其2015年鉆探預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