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天寫下具體夢想把自己要開始 練習的理由寫下來!不是「我想要省錢」,而是「我3年後,要去法國自助旅行1個月」、甚至「我5年後要存到第1間房子的頭期款」,寫得越具體,時間點越清 楚越好。因為你的大腦是優先處理「迫切與可實踐」的事。 第2天拿購物金做善事今天又加班,想要犒賞自己。除了購物,還可以對自己說:「你好棒!」或是捐一、兩百元給慈善團體。根據腦神經研究,助人帶來的樂趣與 神經刺激度,遠比花錢大。 第3天下載記帳App開始下載免費又好用的記帳App,盤點我一天掉入的不理性陷阱!iPhone族必推「iXpenseIt」,想要記帳提醒功能的 Android用戶,可選「CWMoney」; 有投資股票和基金的Android用戶,推薦「帳務小管家Zero」! 第4天練習不搭計程車練習改變一出門就想招計程車的習慣。好用的「轉乘通」App軟體是幫我找其他交通方式的好工具。想想,坐公車既環保,又省錢,還可以 觀察每個人的神情。幫這個新習慣找出越多意義,越會成功! 第5天中獎獎金存儲值卡把剛發的紅利獎金、對中的統一發票獎金存進儲值卡。與其把快樂一次消耗完畢,不如分割成許多次享受,每次到便利商店消費,就會想到 這次中獎的愉快體驗,換來的拿鐵喝起來也會特別美味! 第6天享受櫥窗購物跟姊妹淘相約去逛街,站在優衣庫門市100種花色的Polo衫前,除了想著,哪種顏色最美,再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喜歡選擇的感覺?還 是真的需要這衣服? 第7天不參加同事團購同事一起瘋團購想省錢。我不再當第一天就報名的人! 第8天床頭貼提醒語覺得很難適應,有點想放棄。把我的夢想貼在顯眼的地方,在睡前和起床後立刻讀它,想像夢想基金就在眼前。這是應用自我暗示原則,憑信心 對自己的潛意識下指令! 第9天窩在家看影片跟另一半約會,與其去電影院看首輪片,不如租部之前就很想看的片子回家看。想想,這既可以打敗「時空近視」陷阱,又省交通費與票錢,還 可以營造兩人的甜蜜時光。 第10天基金認賠出場下定決心把一直不想看的基金對帳單拿來看,該認賠的就出場吧!因為不想面對「損失」的結果,只是讓我面對的「風險」越來越大! 第11天上臉書宣告我在存錢把我想存錢的決心貼在臉書上,公告世人!根據正向心理學,增加目標達成機會的方法,就是跟朋友分享,藉此讓意志更堅定。 第12天網購後不馬上結帳上網購物,先把這些東西放入「下次再買」的購物車內,滿足所需的購物樂趣。等到3天後,真的認為需要,再行動! 第13天練習點小杯咖啡開始練習點小杯咖啡吧!當店員問我要中杯還是大杯時,我可以選擇,剛剛好喝完的小杯飲料! 第14天結算作戰成果最後1天啦!把這幾天少花的錢算出來,開一個「通膨作戰帳戶」,讓這些錢專屬於此,以免因此亂花掉這筆「意外之財」。 |
這一次,藍色光標計劃以19.45元/股的價格發行共約3676萬股股票,用以收購四川分時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分時傳媒)。這家起步於公共關係服務的公司,自上市之後,不斷跑馬圈地,收購廣告、公關企業。融資行動由此也不斷,僅今年募資金額達14.4億。
藍色光標準備購買的分時傳媒是一家戶外廣告企業。曾計劃登陸納斯達克,但最終折戟。自2006年創立以來,其業績也並不穩定。
交易雙方對賭
藍色光標此次計劃發行數量約為3676萬股,其中募集配套資金2.20億元。
藍色光標計劃向分時傳媒股東發行2544.99萬股購買其手中的分時傳媒股權,同時向其他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131.11萬股,擬募集資金2.20億元,擬發行價格為19.45元/股。
配套募集資金中,除了1.65億元用於購買何大恩所持有分時傳媒25%股權,剩餘5500萬元資金亦將投入分時傳媒,用以收購完成之後的整合。
藍色光標此次定向發行股份的11名分時傳媒股東分別為何吉倫、周昌文、高存平、朱賢洲等人。其中,何吉倫為分時傳媒實際控制人,現任成都大禹監事,何大恩為其父。周昌文為分時傳媒首席運營官。
為了保證交易雙方利益,藍色光標與分時傳媒股東甚至簽訂了補償協議。
分時傳媒股東承諾,分時傳媒未來3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 7475萬,8596萬,9886萬。否則將依據雙方此前簽訂協議補償藍色光標。相反,如果分時傳媒未來利潤總額超過承諾金額3000萬元,藍色光標則獎勵分時傳媒股東共3250萬元,超過5000萬元,則獎勵6500萬元,超過8000萬元,則獎勵8000萬元。
藍色光標要購買的分時傳媒隸屬於成都大禹偉業廣告有限公司,創立於2006年6月5日,其創始人為何吉倫,與其父何大恩合計持股90.68%。
分時傳媒主營為戶外廣告代理業務。其前五大客戶分別為瀘州老窖[38.36 -0.47%]、一汽-大眾、長安福特馬自達、北京現代和天津天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
藍色廣告收購分時傳媒,一大原因在於分時傳媒在戶外廣告領域規模比較大。
同時,分時傳媒自建e-TSM戶外媒體資源管理系統,也是其吸引藍色光標的一大原因。分時傳媒擁有覆蓋全國的龐大戶外媒體資源數據庫。
這家戶外廣告公司在創立當年即開始籌劃海外上市,希望掛牌納斯達克,2008年甚至提交了上市申請,但最終因為金融危機而折戟。
不過,分時傳媒的業績並不穩定。分時傳媒2010年營收為2.49億元,淨利潤為4816萬元;2011年營收3.91億元,淨利潤7289萬元;2012年前8月營收3.36億元,淨利潤5190萬元。
不過,早在5年之前,分時傳媒的業績已遠超2010年。2007年利潤達到6018萬元,營收也高於2010年數據。
今年三次融資14.4億擴張
藍色光標此次收購分時傳媒,交易對價6.6億元。
實際上,藍色光標在公佈此次增發計劃後不久,其發行4億元公司債券在10月10日已獲證監會批准。
而在此次定向增發之前,藍色光標已經在今年完成了另一次增發。2012年6月25日,完成發行3233.4萬股,發行價格為10.09元/股。主要用 於收購北京今久廣告100%股權。今久廣告100%股權作價4.35億元,其中75%股權由藍色光標定增募集3.26億元收購,另外25%則由藍色光標全 資子公司上海藍標以1.09億現金收購。此前,藍色光標曾以超募資金多次向上海藍標增資,用於併購擴張。
2012年,藍色光標3次融資行動或計劃涉及募集金額達到14.4億元。
藍色光標連續融資是因其不斷擴張。藍色光標一直以來在持續擴張,收購兼併其他企業,資金需求大。
而截至6月底,藍色光標上市時的4.6億元超募資金僅剩4366.66萬元,難以滿足其動輒規模達數億併購計劃。今年以來,其已先後併購5家公司,包括上海智瑧網絡科技、上海勵唐會展策劃、北京思恩客(SNK)、北京今久廣告以及即將購買的分時傳媒等。
10月15日,思念食品宣佈公司董事長李偉啟動股票私有化回購,擬從新加坡股市退市,大股東回購價為0.186新幣/股,要買下在外流通的41%股份,李 偉及一致行動人僅需付出5.33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億元的融資,思念食品獲得超過14億元的回報。按照新加坡交易所規則,思念食品將在今後大約100 天的時間內完成退市程序。
即便退市仍賺14億
上市6年後,思念食品大股東最終選擇退出新加坡股市。
10月15日,李偉宣佈,其與一致行動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思念食品在外流通的股份,要約價為0.186新幣/股,當天,思念食品大漲6.7%,收盤時價格接近0.19新幣/股。
私有化啟動前,大股東李偉直接或間接持有思念食品46%的股份,其一致行動人持有13%的股份。李偉及一致行動人要回購的股票為41%,而這部分股份的價值,約為人民幣5.33億元人民幣。
2006年思念食品新加坡上市時,募集5億多元人民幣的資金,之後,思念進行了一次再融資,大股東進行了一次減持,思念食品總共在新加坡證交所上募集了大約2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
而這次啟動私有化,回購在外流通的41%股份,按照要約價0.186新幣/股,李偉及一致行動人僅需付出5.33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億元的融資,思念食品獲得超過14億元的回報。
10月22日,思念首席運營官(COO)賈國飈表示,私有化很難講能否順利完成,10月15日公告開始回購,這需要3-4個月的時間來走完程序,畢竟大股東和一致行動人才持有59%的股份。
在思念選擇私有化的同時,外界猜測思念食品有可能會選擇回歸A股或者啟動香港H股上市,不過,賈國飈表示,「現在先把股票回購的事做完再考慮是否到國內上市。」
從速凍老大寶座跌落
思念是第一家上市的速凍食品企業,最初也是國內最大的速凍食品企業。2006年8月,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交易所公開發行3.75億股,發行價為0.54新元 /股,市盈率約為11倍。起初,思念食品股價一度走高,被行業看好,並在2007年創下2.52新元/股的歷史新高,但隨後風光不再。當年10月份,思念 食品股價開始連續下跌,2008年時甚至跌破發行價,淪為「神仙股」。
思念食品近幾年遭遇到股票低估的同時,其業績也陷入連年下滑的尷尬困境。記者查閱思念財報顯示, 2007年思念食品銷售額還是22.17億元,到2011年跌至18.3億元。
而同期,同城競爭對手三全食品業績則是不斷增長, 2011年,三全食品營業收入達26.26億元,同比增長36.55%。從2009年開始,三全食品在營業收入上一舉超越思念穩坐速凍食品行業老大位置。
終於結束了兩個星期的魔鬼課程,可以回歸正常狀態了,今天開始看永亨銀行。
下了一上午報表,然後大致瞭解了一下它的歷史:這家銀行原名永亨銀號,1937年由已故董事長馮堯敬在廣州創立,最初經營金銀找換業務。二戰後在香港重整業務,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於1960年獲得了香港政府發給的銀行牌照。1973年美國紐約歐文信託公司購入該銀行超過半數權益,通過合作,獲得先進銀行技術及國際銀行業務。1988年歐文信託公司與美國紐約銀行集團合併(現為美國紐約梅隆銀行,持有永亨銀行20%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成為全美第十大銀行。1993年在香港上市,2004年收購浙江第一銀行(素以信貸記錄穩固及資產良好見稱),2006年收購英利信用財務有限公司(專營租購和租賃融資業務)。
從名字上看,跟招行收購的「永隆」有異曲同工之妙呃,可能原來的銀號都是這麼起名的吧。現在永亨的管理層還是由馮氏家族控制,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馮鈺斌是創始人馮堯敬的長子,高級總經理馮鈺聲是馮堯敬的次子,非執行董事何志偉是馮鈺斌和馮鈺聲的姐夫。在獨立董事的名單中,居然又看到了董建成(董建華的弟弟,同是中銀香港的獨立董事)這個熟悉的名字。對於這樣的銀行,不知道會不會像永隆一樣,由於最初創始人的去世而引起產權紛爭,最後將整個家業斷送,有點擔心。
不知不覺理性投資系統已經寫到14篇,愈來愈不像是談理性投資。
1. 論周期
基本經濟周期有庫存周期,資本投資周期,房產周期等等。而股市周期,商品周期,及債市周期又跟經濟周期有密切關係。當中,股市周期中,不同板塊又有不同周期。能掌握周期,比什麼獨孤9招,每月一策略要強得多。
如會計仔兄今年比所有分析員早了多個月已推斷出煤炭周期下跌對相關板塊影響,(不過他很遲才發表文章: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669293),單單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加上報表分析,正確示範了如何利用基本分析去輕鬆獲利。可見基本分析不是有問題,只是你接觸到的價值投資大師有問題而已。懂基本分析的,都發了,大概不會blog來blog去。
2. 謎題 1
恆指及國指5年比較:
恆指及國指從前沒有多少股票重疊,結構上現在也有很多不同。為何價格相關性那麼高?指數有除淨因素,用2800 及 2828 比較可能清楚一點:
這個謎題如你能清楚解釋的話,對你以後操作可能有很大用處。
道指及標指5年比較:
3. 謎題 2
之前寫過多次隨機指數 通常領先 # 0806惠理集團:
這個可不是謎題,謎題是:
為何 # 1203廣南(集團)跟隨機指數那麼接近?
當然起始點是有關鍵作用,不過自從數月前用程式發現這個關係之後,似乎相關性沒有改變。是一個巧合吧?這個問題我也沒有答案,請多多指教。
4. 股價周期
由價格中找尋背後周期,可是一厢情願?: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09/23/hidden-cycles/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10/27/hidden-cycles-2/
今年國企指數被A股拖著,所以周期落後了。結合謎題1的作用,上証的數據周期,及美股周期,12月策略就是如此。
5. 跟得了,跟不了
近日 # 2018 瑞聲科技大跌,網友問應否止蝕和我是否仍然持有?首先不少人希望同坐一條船,不過以別人是否已然止蝕去作出買賣決定肯定是不理智。大家買入前都應該有一個賣出的策略,當然如果你的策略就是跟隨我的決定,那麼我也無話可說….。
以今月策略及之前避險式所言,Apple只能做淡,不能做好,或是看好的話可以慢慢吸。# 2018 是跟Apple有很高相關性的股票,所以不應有幻想。要表現的話,買2828算把喇。
通常我也不會看年報作仔細分析,以是是但但投資法,看年報後,我對股票分類為:
極度懷疑,死都不會買
有懷疑,在牛市中可能會因為技術因素買入微量
輕度懷疑,在牛市中可能會因為技術因素買入少量
沒有懷疑,在牛市中會因為技術因素買入,或是加碼
完全沒有懷疑及數據良好,會因為技術因素而狂買
所以我沒有跟本月策略去賣出2018,反而小量吸納中。而股價繼續下跌對我的影響不同對你的影響。一般投資者可能持股5-20隻,一支股票下跌12%,即是整體表現下跌0.6-2.4%,這個對很多人是一個大打擊,尤其是今星期指數大升,對心情影響很大。
市場永遠是有人在止蝕,有人在吸納,沒有答案。誰也不知結果如何。
例如# 1988民生銀行:
9月5日怒插後見底,當日我也有少量加碼。當日新聞是:
內銀資產質量轉差持續衝擊市場信心,9行中以民生銀行(1988)上半年的壞帳情况最被市場「牽掛」,其盈利飈升的亮麗中期業績亦遭懷疑,在券商下調評級及股東大手出貨「雙管齊下」之下,民行股價大幅插水。該行自8月23日晚公布業績以來,股價累計下跌19.4%,昨天更出現洗倉,一度跌近一成,管理層匆匆出面解畫,仍未能挽救投資者信心。
摩通降目標價22%:繼瑞信前日唱衰民行後,摩通昨天亦加入行列,大幅下調目標價22%至7.25元,降級至「中性」。受此影響,民行股價昨天裂口低開逾4%,一小時後更有大量沽盤湧現,股價一度瀉近一成,有市場消息稱,內地曾傳出民行有大筆壞帳曝光。
民行昨天收市跌3.67%,成交額高達12億元,並拖累內銀板塊,中小型銀行如招行(3968)、中信行(0998)、重農行(3618)跌3%至5%不等,四大行跌幅則在2%左右(表)。
上交所公開資料顯示,9月3日,民行A股股東以5.24元人民幣出售500萬股該行股份,較上周五收市除息後股價5.82元人民幣折讓10%,按照內地規定,大宗交易價格不得低於前一個交易日收市價的10%,即民行股東以最低價拋貨。
市場永遠是有人在止蝕,有人在吸納,沒有答案。誰也不知結果如何。
例如 # 2333長城汽車:
6月21日新聞:長城汽車將召回12340輛汽車。
就如有錢人僭建問題一樣,所有車廠也有召回的問題。我的是但策略當然是吸納而不是減持。
較好的策略可能是先走人,突破後再追也不遲。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跟得了,跟不了。
白天的實習花了很多時間來做杜邦分析的表格,而且今天聽kathy講的時候聽燕姐指點,就覺得我有必要把《股市真規則》裡討論的那些指標的意義再想想,再列列。晚上去上了會兒自習,看《旁觀者》,只得說,旁觀者的深度,已經從為人處事,教育等話題轉移到政治、社會形態、社會矛盾、哲學思考等領域,自知才疏學淺,讀來甚是費勁。舊世界裡的年輕人這一部分,看了拉波尼這一家,基辛格的再造恩人以及怪獸與綿羊這幾章。德魯克這麼評價不同凡響的拉波尼這一家「最重要的並不是他們的生平事蹟,而是他們的理想與挫敗。他們家每個人都極有成就,卻沒有達成理想。他們都深信經由社會得到的救贖,最後卻放棄了社會,而深深失望」,並認為他們的失敗象徵著西方人追尋的落空——追尋一個十全十美的社會。誠然,這是不存在的,但在那個年代,他們每個人剛開始都對此深信不疑,並冒險勇敢追尋,卻是令人感動與敬畏的,或許這正是其父隔絕式教育的功效,「徹底和社會的偽善和腐敗隔絕」。
在基辛格的再造恩人一章,作者介紹了很多克雷默的政治、外交官點,並借此表述了自己的觀點。而之所以在題目中提到基辛格,我想,正是為了突出克雷默的那兩個夢想,「一是成為軍方參謀總長的顧問,二是做外交大臣的政治導師」,即便他說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內心卻從不曾放棄過這兩個夢想,所以,讓作者震驚的,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這不禁讓我和下一章的「怪獸」聯繫起來,同樣是平凡的出身,相比克雷默的腳踏實地,「怪獸」卻內心自卑,膽小怯懦,但又一心出人頭地,所以才會最終成為「怪獸」,為人民唾棄;當然,另一位驕傲自負的綿羊,也沒見得有什麼好下場。
默多克的總結值得我們深思:人是如此的渺小,脆弱,因此,請求上帝不要讓我們遇見誘惑,因罪惡從不平凡,平庸的是人。人千萬不要和罪惡打交道,人會成文罪惡的工具。又或許,這一切的本質原因在於冷漠。只想說,我想到了魯迅筆下的「看客」。
同方花14億收購E人E本
今日(1月10日),同方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收購壹人壹本公司100%股權。其中,同方股份將以7.02元/股的價格,向杜國楹、啟迪明德、融銀投資等14名交易對象定向發行股份,收購其合計持有的壹人壹本75.27265%股權;以不低於6.32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並將該資金用於收購健坤投資和馮繼超持有的壹人壹本24.72735%股權,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關於公司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 交易的議案》:
公司向杜國楹、蔣宇飛、北京啟迪明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周佳、楊朔、融銀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方禮勇、羅茁、北京啟迪匯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富安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康有正、武曄飛、趙新欽、北京華創策聯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十四名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壹人壹本」)的股東(以下簡稱「標的資產出售方」)發行股份以購買其所持有的壹人壹本共計 75.27265%的股權(以下簡稱「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以現金方式收購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坤投資」)、馮繼超合計持有的壹人壹本 24.72735%的股權(以下簡稱「本次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同時,公司向不超過 10 名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以下簡稱「本次配套融資」,與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本次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合稱「本次交易」),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本次配套融資交易總金額的 25%。
鎖定期安排:
杜國楹、蔣宇飛、方禮勇、周佳、趙新欽、武曄飛在本次交易中認購的公司股份鎖定至下述兩個日期中較晚的日期:(1)自本次發行結束之日起滿三十六個月之日;(2)資產出售方與同方股份就本次交易簽署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之利潤補償協議》(包括其補充協議,如有)約定的各項盈利預測補償(如有)均實施完畢之日。北京啟迪明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啟迪匯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華創策聯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深圳市富安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融銀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康有正、羅茁、楊朔在本次交易中認購的公司股份鎖定至下述兩個日期中較晚的日期:(1)自本次發行結束之日起滿十二個月之日;(2)資產出售方與同方股份就本次交易簽署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之利潤補償協議》(包括其補充協議,如有)約定的補償期限內第一個會計年度的年度淨利潤差額的補償(如有)實施完畢之日。
根據收購預案,截至2012年12月31日,壹人壹本資產賬面淨額為24207.21萬元,預估值約為13.68億元,預估增值率為465.12%。根據雙方協商,最終交易價格在評估機構以2012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的評估值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的溢價作價,但溢價預計不超過壹人壹本評估值的10%。以此估算,同方股份收購壹人壹本預計將支付14億元(現金或股票),溢價率有望達到5倍。持有壹人壹本46.22056%股份的創始人杜國楹或將從交易中收益共計6.96億元。
杜國楹其人:從背背佳到好記星,到現在的E人E本。從化學老師辭職到眼鏡店賣眼鏡,從身價過億到負債千萬,東山再起創立好記星,火遍大江南北,後和蔣宇飛等創立壹人壹本,以14億元賣給同方,個人或將收益近7億元。
同方為何買?
此次併購,觀者多有困惑:「E人E本要被眾多平板取代,別說盈利,連生存都是個問題」、「同方瘋了,肯定吃回扣了 」、「對於連生產外包,產品無技術壁壘,市場萎縮的電子消費品公司······」、「一人一本在大趨勢不看好但是短期還高度盈利的情況下,找到接盤的買家高價出手,佩服其領導人」。人們認為壹人壹本著力或開創的商務手寫本市場容量過低,就此而言,壹人壹本不值13.68億元。
壹人壹本創始人杜國楹不會同意他們的觀點,他曾就此向《創業家》表示:「在中國我們的目標適用人群為四千萬人,我們未來預期佔領大概五百萬。」必須另外指出的是,據壹人壹本COO方禮勇提供的信息,截止2012年11月,公司銷量已累積至50萬台,而自2010年開始銷售E人E本後第4個月該公司就「進入全公司盈利的狀態。」
在同方股份看來,曾打算佔有擁有這個目標的壹人壹本值這個價。終端+應用+服務是公司主戰移動互聯網的產業鏈形態,但該公司此前並未有強力佈局。此次收購的壹人壹本公司,是同方補足產業鏈缺口的重要措施。
同方或許也看上了該公司的技術積累。壹人壹本CTO周佳曾告訴《創業家》:我們深圳辦公室,一直在用專利證書「貼牆」,目前已經填滿兩面牆了,我們的目標是把它全部塞滿。現在我們手寫識別技術可以達95%識別率以上,我覺得已經接近極限,幾乎沒有突破的空間。 目前,壹人壹本獨家擁有100多項專利技術,其中原筆跡數字書寫技術相關專利近50項。
杜國楹、蔣宇飛為何賣?
接近杜國楹、蔣宇飛的知情人士告訴《創業家》,他們之所以賣掉公司,是因為儘管公司盈利,但其發展軌跡違背了創始人基因,對於他們而言,壹人壹本已到終點。
他們都是營銷達人。他們能開創、改寫市場。杜國楹2年時間裡以50萬的起步資金,把背背佳賣到給自己賺了近1億元。杜國楹與蔣宇飛率領的營銷團隊把好記星賣到十億元左右,後來居上的將此前的市場領導者文曲星、好易通、快譯通等斬落馬下。
賣掉公司不是企業家屬性的缺陷,但對力求證明自己不僅僅是營銷天才還是產品達人的壹人壹本創始團隊而言,卻不能說是完美的終點。但他們不得不賣。
這是個小眾市場。以E人E本主打的習慣手寫的60後商務人群為500萬,但這並非權威第三方數據,以該公司過去的實際銷量而言,我們並不知道真正地市場規模有多大,或許營銷天才們的結果已經告訴了我們:2010-2012年,E人E本累計銷量不超過60萬。
遭遇市場寒冬。公開信息顯示,2010年1月壹人壹本開始銷售,當年銷量為10萬,2011年30萬,考慮前文方禮勇提及的信息,2012年壹人壹本的銷量將低於2011年。
技術突破遇到系統性困境。壹人壹本CTO周佳告訴《創業家》,「而壹人壹本的手寫識別技術可以達95%識別率以上,我覺得已經接近極限,幾乎沒有突破的空間。但用戶在商務活動中手寫應用時,還有很多門檻等著跨越。卻沒幾家公司有這方面的投入。」周佳稱壹人壹本力爭填補手寫應用的系統性空白。
但那會是個吃力不討好的過程。它需要時間,壹人壹本的「原筆跡數字書寫技術」就耗時號稱5年才有大成。也需要錢,杜國楹稱壹人壹本的研發投入佔年營業額的15%,「整個投入在1億到1.5億之間。外圍的設備,外包授權都還沒算。」對營銷天才而言,費勁千辛萬苦後,如果面對的市場僅僅是習慣手寫輸入的60後們,那顯然不具有更多想像力。
他們的營銷手法或許落伍了,魅族的黃章發明了互聯網粉絲營銷學、雷軍發明了期貨式銷售,而壹人壹本仍然因循著明星代言+鋪天蓋地的廣告。但更為根本的錯誤是,他們進入了錯誤的市場。杜國楹說過,「我所有的經歷都沒有離開學生,學生是很大的受眾。」背背佳、好記星的受眾都是數以億計的的學生,而不是4000萬60後商務人士。核心創始人缺乏產品基因,而他們卻從教育產品跨入了消費電子領域,從T1到T6,杜國楹、蔣宇飛都在微博上接收到了各種對他們產品的嘲笑。
這時,他們應該已經陷入了一個怪圈:因為產品能力弱,所以要補足這個缺陷。但牛逼如他們的營銷能力,卻沒把打造出來的E人E本推到他們此前經常達到的高度。那未來是應該彌補產品能力,還是回爐重造自己的營銷能力是因為產品差嗎?是應該強化自己的優勢,還是彌補自己的劣勢?
據稱蔣宇飛不無落寞的告訴身邊人,「不做產品了,我還是去賣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