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遭降級公司逼近新高 機構預計央行降息無助抑制違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35

今年被信用評級機構降級的中國企業數量將創最高紀錄。這些評級機構認為,中國央行本月降息幾乎不會制止中國企業被降級的趨勢,未來企業違約不會減少,還會增加。

據中國中投證券統計,今年以來遭降級的中國企業已有83家,幾乎與去年全年創紀錄的數量相當;今年債券被升級的企業有206家,去年為235家。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彭博數據稱,截至本月初,今年中國企業舉債合計1960億美元,是2008年177億美元舉債額的11倍以上。據近日彭博統計,明年前六個月,中國企業需償債合計人民幣2.1萬億元(約合3420億美元),創半年償債額新高。

今年國內經濟增長放緩使中國企業的經營壓力和銀行的貸款風險均在增加。中國中投證券數據顯示,今年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滑2.1%,跌幅為兩年來最大。彭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上市企業今年的平均債務股本比由2007年的77%升至94%。據銀監會公布,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7669億元,環比增加725億元,增速創2005年以來新高。

上周五中國央行出乎市場意料宣布不對稱降息,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在抑制銀行不良貸款增長的同時,央行推出不對稱降息,這將有助於緩和社會融資需求的問題,但無法消除企業融資帶來的金融風險。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標普)今年以來下調29家中國企業的債券評級,降級企業數量環比增加了一倍多。標普駐香港企業評級董事總經理Christopher Lee向彭博表示:

“央行降息只會幫助企業略微降低借款成本,不會有助於明顯改善企業金融風險的現狀。根本問題不是利率,是杠桿太高。”
“政府的政策是要鼓勵依據市場進行風險定價。未來12個月,預計會有更多債券違約。這與我們對不良貸款增加和銀行資產質量惡化的預期一致。”

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評級副主管Liu Xuecheng預計,以中國目前的經濟環境,信用風險應該比經濟兩位數增長時高。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上升體現了這一趨勢。

上周華爾街見聞曾分享過以下麥肯錫圖表。如圖所示,金融危機以來,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大幅增加,遠超過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其中中國私人部門新增債務接近全球新增債務的47%,占半壁江山。

不良貸款,企業債券,信用評級,債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03

黃金行情“過山車” 盤中暴漲40美元 原油逼近跳空缺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14

周一歐市盤中,穆迪下調日本評級的消息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幫助現貨黃金和白銀從低位明顯反彈。而在成功回補周一的跳空缺口之後,市場出現軋空行情。黃金最高反彈至1184美元,從日內低點反彈超過40美元!現貨白銀最大反彈超過10%,觸及16.34美元。

111

112

周日晚間公布的瑞士黃金公投最終結果出爐,結果22.7%贊成、77.3%反對,公投未獲通過。該消息今天早盤引發貴金屬大幅下挫。

此外,美原油價格也從日內低點大幅反彈,周一缺口出現在66.45/50區域,若盤中回破不排除重複黃金和白銀的走勢。

oil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87

產油國拒不減產 布油逼近五年半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34

繼昨天跌破60美元之後,布油的跌勢一發不可收拾。

北京時間周三20:39,布倫特原油跌至58.71美元,WTI油價跌至54.16美元,逼近5年半新低。本周,阿聯酋和科威特官員連續表態稱,雖然油價下跌,但近期內沒有減產打算。

20141217oilbrent

由於美國頁巖油產量增加和歐佩克拒絕減產,再加上全球原油需求疲軟,油價自今年6月的峰值已經下跌了超過47%,而自歐佩克宣布不減產的半個多月以來,原油已累計下跌26%!

僅過去一周,WTI跌幅就超過12%,而布倫特原油也跌近11%。由於油價拖累,新興市場和石油生產國貨幣暴跌,盧布更是出現大崩盤,周一和周二分別暴跌10%和20%,即便俄羅斯央行連夜瘋狂加息650基點也無法阻止其跳水。

阿聯酋石油部長Suhail bin Mohammed al-Mazroui周一稱,並不設定特定的原油價格目標。各方均對當前油價不滿,但市場將會自行調節並穩定,油市需花一段時間才能穩定下來。他不認為OPEC有在近期內舉行另一次會議的理由。

他表示,對原油價格會趨於穩定保持樂觀。原油價格下跌“讓我們都深陷痛苦”,但OPEC拒絕減產是明智的抉擇。不能每次都隨著油價下跌而削減產量,不應對油價下跌感到驚慌。這並不針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盡管頁巖油生產商不能承受目前的油價。

周二,科威特石油部長Ali al-Omair表示,預計油價將在明年下半年回升,目前原油市場上每日有180萬桶超額供給,這是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OPEC成員國達成共識,明年6月前不會再次召開會議。

彭博本周初對17位分析師的調查中值顯示,201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最低可跌至50美元/桶,意味著油價可能還會繼續下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022

全球國債收益率逼近紀錄低點1.29%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46

693963-System__Resources__Image-785001

歐元重挫,資金湧入國債尋求避險,一項衡量全球國債收益率的指數逼近1.29%的紀錄低點。

彭博報道,1月2日,美銀美林全球主權市場指數(Global Broad Market Sovereign Plus Index)追蹤的債券的實質收益率為1.30%,創2013年以來低點,該指數追蹤的數據可以回溯到1996年。澳洲、日本國債收益率跌到紀錄低點。

債券價格走高,壓低借貸成本。歐元大跌,因市場猜測歐洲央行即將開始收購政府國債,以擺脫通縮。

SMBC日興證券公司駐東京資深市場經濟學家Hiroki Shimazu說:“歐洲央行試圖啟動量化寬松政策,這有助於全球債市。”

據彭博債券交易報價,截止北京時間18:50,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2.1298%,較上周五收盤價變化不大,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至0.5%上方,報0.516%。

“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本月3日在發表於巴倫周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望測試2012年創下歷史最低記錄的1.38%。因原油價格在2014年里下跌了46%,Gundlach認為通縮在全球蔓延將推動長期債券收益率降至低點。

不過彭博對經濟學家們的調查顯示,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有望將在2015年底升至3.06%。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同期通脹保護債券之間的差值,通稱“美國十年期收支平衡”,可以顯示市場對未來通脹預期,該指數目前徘徊在1.72%附近,而過去10年的平均值為2.18%。

臺灣Capital Securities債券交易員Kevin Chen表示,全球經濟放緩也在驅動著對債券的需求,除美國之外的歐洲、日本、中國的表現都不太好。他稱自己正在做多。

Chen還表示,如果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跌破2%他會考慮拋售,低於2%收益率將使這些債券顯得過於昂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36

人民幣暴跌逾200點 逼近“跌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67

BN-GB182_yuan12_P_20141217050633

人民幣連續第二天暴跌,貶值幅度逼近中間價的2%,這是官方允許單日浮動的下限。在岸人民幣一度觸及6.2578,跌幅達1.95%。

周一,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現匯收跌0.43%至6.2556,延續上周五下跌0.31%的勢頭,創下2008年12月以來的最大兩天跌幅。歐元/人民幣升至7以上,是2001年以來首次。

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大幅走低。在岸人民幣暴跌逾200點,最低觸及6.2531,創去年6月以來新低。離岸人民幣暴跌逾100點。

人民幣即期較中間價折價達1.9%,創歷史最大紀錄。中國央行今天將人民幣中間價設低0.07%至6.1384,上周五為6.1342。

根據央行規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即每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價可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對外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下2%的幅度內浮動。

上周歐洲推出QE和全球各大央行的競相寬松,讓人民幣的貶值壓力日益加重。上周四,歐洲央行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從3月起每個月購買600億歐元,持續到2016年9月,總規模接近1.2萬億歐元。

路透援引上海某商業銀行交易員的評論稱:“中國央行近幾個月來一直容忍人民幣貶值,如今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各大央行的寬松行動可能會進一步推動中國央行主動引導人民幣走弱。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為,當前人民幣有效匯率並不均衡,而是被持續高估,這也是中國經濟遲遲無法複蘇的根本原因。如果人民幣高估被修正,也就是通過匯率貶值,則中國經濟將輕松回到7.5%以上的增速,他大膽預計今年匯率最大貶值幅度將達5%左右。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駐新加坡外匯策略師Andy Ji在研究報告中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2012年和2014年的下跌,最終都迎來了浮動幅度的擴大和人民幣的進一步走軟:“從歷史先例來看,浮動幅度再次擴大的風險似乎已近在眼前。” 他認為,隨著美元全面走強,人民幣中間價應會繼續走軟。

在岸人民幣:

20150126cnyyyyy

離岸人民幣:

20150126cnhhhh

在岸人民幣創去年6月以來新低:

QQ截圖2015012610224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112

人民幣暴跌200點逼近“跌停”,到底怎麽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236

人民幣暴跌200點逼近“跌停”,到底怎麽了?
作者:佚名


在岸人民幣:


離岸人民幣:
1月26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早盤初段最低跌至6.2569元,較中間價跌幅達1.93%,逼近2%跌停位,創近八個月新低。今日中國央行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設定在6.1384,較上個發布日(1月23日)6.1342,跌42基點。

同時,歐元兌人民幣也跌破7.00,為2001年6月以來首次,其兩個交易日內跌幅則創近四年最大。

歐版QE來襲,人民幣對美元下行壓力大

歐洲當地時間1月22日下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宣布,自3月起每個月購債600億歐元,直至2016年9月或歐元區通脹率回升到2%。這意味著市場上將會多出上萬億歐元。在達沃斯冬季年會現場,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言後現場宣布了這一消息——靴子終於落地,會場的氣氛五味雜陳。

如此龐大的QE計劃落地,歐元對美元“百點巨震”後跌破1.15,為2003年以來首次,歐元兌人民幣則破天荒地跌到了7以下。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歐央行的新一版QE政策加上美國QE正常化的趨勢,將會進一步推動美元匯率走強,從而可能會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形成下行壓力。

全球美軍正在收縮,美國海外產業投資者也在回歸美國的路上,不僅如此,美國還在利用全球政經動蕩吸納全球產業資本流向美國,借以恢複美國在全球制造業的領導地位,逆轉美國國際貿易長期逆差的不利格局。美元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勢的貨幣,升值周期即將全面展開,加上美國的加息預期,都將使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

再迎全球貨幣戰爭,人民幣匯率貶值時代或將開啟

現在美元強勢,日元大貶值,歐元大貶值,新興國家貨幣大貶值,只有美元和人民幣非常強勢,雖然人民幣贏得了負責任大國的貨幣稱號,但人民幣繼續強勢確實壓力越來越大,出口會繼續受到壓制,過剩的產能無法消耗。

人民幣即期匯率已經創下了7月新低。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央行公布的中間價也開始貶值,這是過去很少出現的。過去經常是人民幣即期匯率貶值,但是央行公布的中間價升值,央行通過這種方式來維持人民幣的強勢,為人民幣護盤。現在即期匯率和中間價同時貶值,說明了央行的態度,就是人民幣應當適度貶值。不要低估這個信號,這個信號的釋放已經明確說明了人民幣開始迎接世界貨幣戰爭了,這對中國的經濟是好事,有利於中國的出口,有利於中國過剩產能的消化。

面對全球大規模幣戰爭,該如何應對?

首先,中國應當要很快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這場貨幣戰爭的起源本身就源自美國,源自美聯儲,源自美元,如果沒有近期美國退出QE,並臨近加息,全球資本開始回流,導致貨幣環境失衡,也就不至於會有大規模的貨幣戰爭發生。同樣,資本也在大規模流出中國,使得中國的基礎貨幣下降,從外匯占款環比負增長就可以看出。而中國存款準備金率高達20%,全世界最高,當年本身就是為了應對熱錢流入而建立的資金池,現在資金外流,那麽也就應當將資金池的錢放出,對沖資本的外流。我認為春節前應當會公布一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因為春節是用款的高峰,也是社會貨幣容易緊缺的時候,提前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應當的。

其次,中國應當繼續下調經濟增長速度目標。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打壓原油、銅、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價格,而這些對於中國的長遠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下調速度並不可怕,將經濟數據公布得差一點也不可怕,反正後面可以調節。要學會像美國那樣,通過調整經濟數據,對金融市場的一些產品進行戰略調控,中國必須要這樣加強對全球商品的定價權的影響,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2015年,人民幣或貶值5%?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就認為,當前人民幣有效匯率並不均衡,而是被持續高估,這也是中國經濟遲遲無法複蘇的根本原因。如果人民幣高估被修正,也就是通過匯率貶值,則中國經濟將輕松回到7.5%以上的增速,他並大膽預計今年匯率最大貶值幅度將達5%左右。

“如果人民銀行讓人民幣大幅貶值,過去積累的熱錢就會突然流出中國,可能會有系統性風險。出於這個考慮,央行也不會讓人民幣大幅貶值。如果有利差存在的話,人民幣反而還會繼續升值。”民生證券宏觀研究院研究員李奇霖說道。

謝亞軒認為,未來3~5年來看,美元走強將成為中長期的趨勢,這種情況之下,人民幣用一個顯著的貶值來應對,比如超過5%的貶值,顯然不是最佳方案。(華爾街見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08

蘋果股價盤前飆升 逼近歷史高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03

蘋果公司股價盤前漲超7%,逼近歷史高點119.75美元。蘋果公司昨日公布的財報顯示,iPhone銷售創紀錄同比激增46%,每股收益和營業收入遠超預期,一財季凈利潤大漲37%至歷史新高。

pl

蘋果公司一財季每股收益3.06美元,遠超預期的2.60美元;營業收入746億美元,大幅高於預期的675億美元。一財季,蘋果凈利潤大漲37%至180億美元,超越埃克森美孚2012年的單財季紀錄15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蘋果在中國銷售同比激增70%,增幅遠超全球其他地區。盡管中國的智能手機公司正迅速在國際上獲得影響力,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打了一場“翻身仗”。據研究公司Canalys,蘋果首次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智能手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508

在岸人民幣再度大跌 逼近跌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44

QQ圖片20150202094555

在岸人民幣今日再度大幅走低,美元/人民幣最高至6.2590,較中間價折讓幅度1.963%,貶值幅度逼近中間價的2%,這是官方允許單日浮動的下限。

不過,離岸人民幣出現了小幅上行:

QQ圖片20150202094628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上周五歐洲時段,離岸人民幣匯率大跌0.4%至6.2885一線,創下2012年10月以來最低。

在岸人民幣匯率周五盤中也一度逼近6.2597跌停價位。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美元指數大幅上漲是人民幣匯率大跌的主因。歐洲央行上周宣布將開啟長達18個月的每月600億歐元的購債計劃後,美元指數就接連大漲,此外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已成定勢,中國央行又存在放松貨幣政策的預期,人民幣走軟在情理之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380

人民幣套利風潮再起 推動人民幣逼近跌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40

近兩周來,即期人民幣匯率罕見的五次逼近跌停,這可能是越演越烈的人民幣境內外匯差套利所導致的。

因近期離岸人民幣匯率(CNH)低於在岸(即期CNY)人民幣匯率,尤其是最近人民幣出現貶值趨勢以後,兩者之間的匯差進一步擴大,有市場人士稱,在這種情況下,境內企業在在岸市場用人民幣購入美元,然後將美元迅速轉入香港離岸市場進行拋售,便可套取利差,這樣的行為加劇了在岸人民幣屢次出現跌停的情況。

例如,本周一(2月2日)早盤,在岸人民幣匯率報6.2588,較離岸人民幣的6.2744高156個基點,若此時在上海用6.2588億人民幣購得1億美元,再迅速將1億美元轉至香港,在香港拋售美元可購得6.2744億人民幣,短期內便獲利156萬元人民幣。由下圖還可以看出,在北京時間9:30在岸人民幣開始交易前,CNH和CNY的價差達到300個基點以上,但9:30開盤後匯差直線下降:

QQ圖片20150204101815

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一家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稱,目前參與這類套利交易的,主要是境內貿易企業。一方面他們有利潤轉移的需求,另一方面他們購匯額度往往高於結匯,從而間接鎖定人民幣貶值風險。

“周一早盤人民幣境內外匯差超過80個基點時,就有不少企業參與這類套利交易。”他說。在他看來,這種套利行為應該已經被央行相關部門關註到,但這些企業之所以敢於火中取栗,是因為他們在豪賭境外資本正在竭力壓低人民幣匯率,與力求匯率穩定的央行開展一輪博弈。

之所以存在兩種人民幣匯率,因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是在中國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推進的,如果資本賬戶完全開放,套利行為將會抹平在岸CNY和離岸CNH的匯差。在岸人民幣每天在央行公布的“中間價”上下2%內浮動,雖然CNH匯率理論上是不受央行幹預自由浮動的,但CNH匯率還是一直緊跟著CNY匯率的變動。

近一年來CNH和CNY的價差走勢:

QQ圖片2015020410343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587

一步之遙! 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逼近歷史低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93

SP20101207213901586

波羅的海幹散貨距離30年前的歷史低點僅有一步之遙。該指數是經濟晴雨表,也是國際貿易先行指標。

截至2月6日,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已連跌第12天至559點。過去50天內,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跌了46天。現在它距離1986年的歷史創紀錄低位只有5個點。

從下圖可以看出,過去30年,僅有1986年7-8月里的8天時間里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比現在更低。

QQ截圖20150207151301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報道,運力過剩、需求端不穩定、燃油成本下降,是近來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暴跌的幾個重要原因。同時,中國需求萎縮被認為是最主要的推動因素。

船舶經紀商Clarkson預計,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和鐵礦石買家,中國今年對這兩種商品的進口增速為6%,較2014年的8.7%有所回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