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了這個黑科技,巨星演唱會的門票再也賣不出去了?!丨媞問創新

還記得嗎?曾經大家一起吐槽這個天王、那個天後的演唱會門票太貴。買張位置好點的門票要吃土幾個月,寶寶心里苦啊……現在,有了這個黑科技,這樣的日子將一去不複返了!為什麽?快戳視頻!

今年美國CES上,一直被三星索尼等巨頭壟斷的數碼影像“最佳創意獎”第一次被中國企業拿到!而且是一家成立不久的創業公司哦!此處應有掌聲有木有!這個創辦不算久的公司,憑什麽擠掉巨頭、拔得頭籌?這個小小的六頭魚眼全景相機,里面有哪些炫酷的黑科技呢?

在大眾越來越重視視覺體驗,講究沈浸感的時候,一大波全景相機正來襲!從基於Go Pro 攢機的 Google Jump,到物美價廉的的諾基亞OZO 一體機,科技巨頭們紛紛搶灘市場,這個市場也開始有了走向紅海的趨勢。

為什麽要做全景相機?

簡單說,全景相機是為VR 提供內容的。雖然很多公司都說自己是做全景相機的,但這些產品更多只是單純的普通定焦全景相機,沒有3D 立體效果,所以沒有相應的沈浸感,談不上真正的VR。從技術角度說,這是很多全景相機的一個硬傷。而這期《媞問創新》節目談到的六頭魚眼相機,是國內第一個3D 全景 VR 相機,主打  360 度立體視頻拍攝,並且兼具自主研發的 3D 無縫拼接技術,實現 VR 內容的直播錄播制作。正是技術上的突破和創新,讓這個國產的全景相機能夠pk掉過巨頭,一戰成名!

什麽是全景相機的技術壁壘?

這是我在采訪中非常關註的一個問題,在采訪中,陳丹告訴我,全景相機的競爭力核心分兩個方面,一個是硬件,另一個則是軟件層面的拼接算法。拼接效果的質量不僅決定了視頻的觀看效果,更是體現技術水平的關鍵。

看到科技做的是由六個平行魚眼攝像頭組合而成的相機,也是能夠真實呈現3D全景效果,而且兼顧便攜性的最低配置數量。相機呈現的是4K*4K的效果,基本上能夠實現一秒一幀的高質量後期拼接速度,而直播拼接則能達到一秒 30 幀。

現在的全景視頻,需要素材後期通過軟件拼接。那麽相機內進行拼接可以嗎?

陳丹認為,就目前業界的技術水平來說,要實現相機內拼接並不現實。因此他們還是采用了另外自主開發軟件進行拼接的模式,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可以用遊戲級的處理器就能進行剪輯和拼接。

好的VR內容怎麽進行有效傳播?

現在看來,國內的一些視頻平臺,受限於帶寬和解碼技術,即使有了好的視頻生產工具,讓消費者體驗到好的內容也是一個問題。作為VR內容生產的公司,和相關的視頻平臺對接合作,一起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也許是一個比較好的路徑。

全景相機的商業模式:2B還是2C?

現在很多市面上能買到的全景相機都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因為價格比較便宜,所以拍攝和輸出的圖像質量並不理想。陳丹告訴我,與消費級相機不同,他們走的是專業級的道路,主要面向的還是電視臺、工作室,以及有VR直播需求的一些平臺,也就是To B端的。換句話說,他們的模式是,先在B端推廣產品,當更多的人因為優秀的內容而開始關註3D全景相機後,才能逐步向消費者推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72

賣不掉的樂天瑪特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2857

2018年1月12日,中國上海,一處樂天瑪特超市。樂天瑪特能否成功套現走人至今依舊是個未知數。(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1月25日《南方周末》)

比死亡更令人恐懼的,是喪失死亡的權利。

此時此刻,幾乎所有C組成員都體會到無盡苦惱和無奈。所謂C組,成立於2017年6月,其全稱是“中國項目特別工作小組”,主要負責韓國樂天集團旗下樂天瑪特在華大賣場業務撤出中國市場的所有工作。

按原定計劃,該小組應於2017年12月31日完成既定任務並告解散。很可惜,由於期盼中的理想買家遲遲沒有亮相,112家在華樂天瑪特大賣場只能保持瀕死狀態。其中87家自2017年3月後一直處於停業狀態,剩余25家則被迫維系聊勝於無的生意。

韓國《亞洲經濟》網站2018年1月17日率先披露C組還在運行的消息。

年均錄得254.44億美元營收和1.449億美元利潤的樂天百貨,只不過排在財富500強的第431名,較上一年度甚至下降17位。也就是說,以整體實力計,樂天未入韓資十強。排在樂天之前的,是中國大同煤礦。

財富500強主要依據企業營收安排座次,所以樂天的序號還壓過阿里(462名)和騰訊(478名)一頭。但若考量利潤,相比中國AT各自64.89億美元和61.85億美元的成績單,樂天只及兩位的近2%。

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作為整整七十年前起步於日本,最終在1970年代參與打造“漢江奇跡”的韓國著名大企業,總資產逾900億美元的樂天集團全力收縮在華業務,包括退出零售大賣場市場,仍然引起了廣泛關註。

樂天系長期以來采取雙總部並行運營制,即由現年96歲的創始人辛格浩(日文名為重光武雄)的長公子辛東主坐鎮位於日本東京新宿的本部,而其次子辛東彬則在韓國首爾松坡區奧運會路發號施令。目前,韓國本部業務占據樂天總營收的95%,而進軍中國零售市場的指令,恰來自漢江南岸那位。

憑借食品、飲料、酒店、休閑度假和免稅店業務發跡,樂天直至1998年才在韓國本土開出首個樂天瑪特賣場,但僅十年之後即介入中國市場,2008年和2009年分別以12.8億人民幣和42.6億人民幣作價接手了荷資萬客隆8家店面,以及與大潤發有著錯綜複雜關系的時代購物旗下60家店面,且最終發展至目前的112家賣場規模。

樂天瑪特在華業務似乎起步便水土不服——在2008年至2010年三年間,合計虧損了195億韓元。而數據顯示,2016年樂天瑪特海外市場共虧損240億韓元,其中九成出血點仍在中國區。

上述時段虧損,與2017年3月開始的“薩德”事件的影響並無瓜葛。

其間還有兩件事情值得一提。

先是在2013年7月,市場突然傳出樂天瑪特在華業務有意放盤,標價則是低到塵埃中的“9000萬美元”,而緋聞對象乃寧高寧治下中糧集團。由於是時有傳言稱家樂福意欲60億美元出讓在華賣場業務於華潤集團,故很多人士均對上述自貶身價的“草標”愕然。最終,兩樁生意皆不了了之。

更有趣的是,5年後,就在C組成員拉來高盛充當中介苦尋接盤俠而不得時,家樂福方面再次傳出出讓中國區業務價高者得的口風。

第二個事件,與辛格浩兩個兒子長期不和又必須決出一位擔綱新任舵手的宮闈內鬥有關。事實上,在實力競爭中長期處於下風的辛東主一直以弟弟欺瞞在華投資嚴重虧損,向年邁卻自負的老獅王禦前告狀。這當然也引發辛東彬的強硬反擊。

2017年當樂天瑪特在華業務面臨全面停擺危機後,辛東彬一派不得已在3月和8月分兩次緊急註資共8600億韓元(約合52.4億人民幣)以求過關,而這也再度招致辛東主的不滿,並於9月中旬單方面宣布樂天瑪特將悉數撤出中國。

無論是辛格浩還是其兩位公子都清楚,當三星集團太子爺李在镕2017年8月25日被首爾法院宣判包括行賄、挪用公款、非法轉移資產在內等五項罪名成立入獄五年後,面臨近乎相同指控的辛家已不能再存僥幸。

該來的總會到來。2017年12月22日,辛格浩因涉及行賄等罪名成立被判4年徒刑(因年齡和健康原因特許不予執行)。至於已事實上位的62歲的辛東彬,則以同樣罪名被判處1年8個月徒刑,緩期兩年執行。

經歷三年前那場轟動一時罷黜辛東彬失敗事件後,僅年長一歲的辛東主無疑在等待反撲的契點。無論是從中國市場退敗還是韓國法院的判決,或許真是他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

當然有個前提,他必須證明自己是中興之主,不過這並不容易達成。

首先,樂天瑪特能否成功套現走人至今依舊是個未知數。過去兩年來,中國市場上涉及生活場景零售終端的大宗交易均堪稱重量級。從阿里聯合春華資本4.5億美元入主肯德基中國,到中信資本聯合凱雷集團20.8億美元吃下麥當勞中國;特別是去年11月20日阿里224億港元收購高鑫零售(大潤發)36.16%股權,以及與騰訊、京東結盟的永輝超市12月22日9.4億人民幣拿下紅旗連鎖超市12%股權,均可能改變未來中國零售業的格局。

買,沒有問題;買誰,卻很重要。國有零售巨頭對於樂天瑪特不會產生染指念想,何況在電商崛起後,他們本處於防禦狀態,過多線下實體只可能是一種包袱。而民營資本倒是在“新零售”理念下由輕轉重,但既然韓方底牌皆露,自然沒有輕易咬線的道理。白菜價怎比得白菜幫子價更實惠?

與此同時,耗資30億美元、占地150萬平米位於沈陽的超大單體項目樂天世界雖已複工,但原定2019年整體投入運營的時間表,顯然必須延後。麻煩的是,正陷入整體經濟結構調整的沈陽乃至遼寧地區能否提供源源不斷的消費升級人群,沒有人樂觀。

其實,最大的挑戰還在樂天的韓國大本營。2016年樂天免稅店以同比上升26%至47.8億歐元的營業額成為全球免稅公司亞軍,而由三星集團長公主李富真打理的新羅免稅店則以29.1億歐元年營收排在全球第五。這其中,中國遊客貢獻了高達52%占比的現金流和近八成的人流量。

不過,受“薩德事件”影響,中國赴韓遊客一度銳降60%。對於支付了高昂的店面租金、承諾了可觀銷售扣點的韓國免稅店企業,這是致命性的打擊。據悉,樂天免稅店已不排除提前與仁川國際機場解約。

再來看一則耐人尋味的細節。就在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2017年末首次訪華前夕,北京地區批複了一個大型旅遊團的訪韓計劃。只是,曾經作為必到點的首爾明洞樂天免稅店並不在預定行程中,轉而變成了造訪新羅免稅店。對了,李富真在三年前即被中信集團聘為獨立董事。

辛東主也好,辛東彬也罷,還有那些C組成員,應該知曉辛格浩當初替公司起名“樂天”(LOTTE)的緣由——那是來自歌德著名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女主人公(Charlotte)。在小說結束部分,即將自殺的維特給他鐘愛的夏洛蒂寫了一封訣別信:請尋覓我的墓石吧,看看我墳墓上的野草,是如何在夕陽余暉下瑟縮飄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508

內需股存貨滯銷逾年賣不出 消費不振積貨問題恐惡化

1 : GS(14)@2012-08-30 11:26:41

按: 其實點解他們賣唔出d貨唔嘗試撇帳同賣走佢?

2012-8-30 MP
內地消費市道疲弱,內需股產能過剩問題愈趨嚴重,積壓存貨已達危險水平。以時裝及運動品牌為例,反映產品由出廠到成功出售的存貨周轉天數相當嚇人,部分廠商品牌需時高達400 天,亦即消費者在店內購買的產品,實為一年多前生產的款式,這對追求潮流的時裝業而言極為諷刺。存貨急增問題亦擴至諸如汽車及酒類產品。分析員認為,下半年內地經濟難有起色,內需股存貨積壓問題可能進一步惡化。明報記者李萌、杜婧
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副管理合伙人盧華基指出,存貨周轉天數即產品從工廠出廠到最終消費者的天數。天數大增將對企業現金流和利潤產生重大影響,削弱企業資金回籠能力,亦可能為存貨價值下跌而做出大額撥備。
利邦存貨周轉逾年遠遜Zara以企業層面來看,上市不到一年的中國服飾(1146)主要經銷男士便服,其截至6 月底存貨周轉天數達399 天,較去年底上升63 天。同樣經營男裝、由馮國經馮氏家族打理的利邦(0891),上半年存貨周轉天數更高達407 天,即消費者在店內購買的男裝實為一年多前生產的款式。法巴更預計其下半年存貨情况繼續轉差,2012 年全年或達487天。產品季節性更強的佐丹奴(709) , 上半年存貨周轉雖有所改善,但仍有60 天,大幅落後國際快銷服裝品牌Zara 的15 天標準。
體育用品行業就更不樂觀。李寧(2331)上半年單存貨撥備就達2.2 億元人民幣,經營性現金錄得凈流出約6億元。其也稱,存貨問題為過去2、3年日積月累形成的,短期內難以解決。有零售業分析員指出,體育股的實際存貨要遠遠高於其業績報表中的數據,事實上連分析員也估計不出存貨規模究竟有多大。「這是為什麽之前很多人都沒有預料業績走樣會這麼嚴重。如果訂貨會還在增大,就說明企業還在往渠道裏塞貨。」至於什麼存貨水平才需撥備,盧華基說核數師一般會對存貨類型進行分析,同時參考行業水平。「像Zara 的快速消費品,可能多過3 個禮拜就要撥備,但如果是高爾夫球杆這類耐用品,就可以接受比較高存貨周轉天數。」

....

學者:中央已無招可出
北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認為,中央在刺激消費和刺激經濟上,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們還在承受、消化上一輪過度刺激的後果,在這種情况下新一輪刺激政策根本出不來。」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早前也指出,家電、汽車補貼金額如此之少正說明中央政府已無招可出,消費刺激宣傳大於實際。
2 : GS(14)@2012-08-30 11:27:57

經濟放緩汽車庫存大增   

內需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轉弱,相較日常消費品,受經濟環境影響更深的汽車行業更是如履薄冰。

以本港上市的汽車股為例,廠商因急於「散貨」不惜容忍賒帳,令應收帳大增,下游的經銷商則在廠商賒數下存貨「多有少出」,結果面臨沉重庫存壓力,下半年或須加大折扣以助清倉(見表)。

東風應收款按年漲逾25%

本港上市的汽車廠商中, 廣汽(2238) 、吉利(0175) 、東風(0489)、長城(2333)等企業的應收帳水平,按年大增15%至57%。其中,東風上半年銷售額按年增長6.8%至681 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現金卻錄得26.4 億元流出,較去年的1 億元淨流入明顯減少,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應收款項按年漲逾25%,並於半年間大增87 億元。

正通中升庫存急升

另一方面,為維持與廠商合作、搶佔市場份額而不得不保持進貨步伐的汽車分銷商,則要承受存貨大幅上升的困境。已經公布中期業績的正通(1728) 、中升(0881) 兩大分銷商,截至6 月底庫存分別按年大升2.4 倍及1.1 倍,並較去年年底進一步惡化。中升董事長黃毅此前在業績會上坦言,年初至今的減庫存嘗試至今仍未奏效,集團目前庫存處於「危險」水平,期待下半年獲得廠商配合、加大促銷力度,以助庫存周轉天數回落至去年同期約45 天的水平。
3 : GS(14)@2012-08-30 11:28:30

零售業生意差 關店大增   

消費不見起色,零售企業紛紛祭出打折、關店及主動降低訂貨規模這三招,來應對困境。

零售店主動打折

上半年不論是體育用品、百貨,還是女鞋、服裝,零售業劈價清貨的時間不斷提前,五折甩賣已不罕見, 這都導致毛利率收窄。利郎(1234)早前指出,目前零售店平均折扣約為七折,特賣促銷則有六折。安踏(2020)折扣店內出售的運動鞋,每雙僅賣100 至200 元人民幣,折扣高達五折,部分運動服裝只售35 元。

李寧上半年淨關店952 間

大力清貨之餘,體育股更加碼要關店。單李寧(2331)一間公司,上半年就已淨關店952 間,加上中國動向(3818)、匹克(1968)和美克(0953) , 四間體育股共關店2621 間,相當於日關14 間舖。匹克行政總裁許志華更明言,下半年將繼續削減560 間店舖。

安莉芳:零售點半年淨減57 個內地女式內衣產銷商安莉芳(1388),其行政總裁鄭碧浩昨天也指出,下半年內地經濟環境仍欠佳,相信增長速度會繼續放緩,對此集團在上半年的零售點數目淨減57 個的情况下,將全年零售點淨增長目標由150 個大減至50 個。
4 : mr_dlm(19486)@2012-08-30 12:02:45

我係大陸見到LN個標價同香港的nike價差不多, 都唔明有乜人會買
5 : abbychau(1)@2012-08-30 13:09:25

有班支持國貨的
6 : greatsoup38(830)@2012-08-30 13:39:23

平先支持
7 : abbychau(1)@2012-08-30 13:42:28

6樓提及
平先支持

支持係代表同一個價錢甚至略貴都會去買
8 : greatsoup38(830)@2012-08-30 13:43:44

7樓提及
6樓提及
平先支持

支持係代表同一個價錢甚至略貴都會去買

咁其實呢d野性價比差唔多
9 : abbychau(1)@2012-08-30 13:45:45

8樓提及
7樓提及
6樓提及
平先支持

支持係代表同一個價錢甚至略貴都會去買

咁其實呢d野性價比差唔多

無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91

賣不賣盤? 曾錦強

1 : GS(14)@2013-07-19 01:23:18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4%EF%BC%9F/102372
上星期接受《Campaign》雜誌訪問,記者說很多獨立的廣告公司,最終會賣給國際性廣告集團,我們有沒有這個打算?我說,我賺錢動力不足,只想做好盤生意,沒想過賣盤或上市。如果現有股東想增持的話,反而可以考慮。最近有消息傳出,一間曾經叱咤風雲,十年前被國際集團收購的獨立廣告公司將會被拆骨,併入集團內另外兩家廣告公司中。該公司年初才改名,併入集團內另一家廣告公司,成為該公司的亞洲分支,現在又跟另外兩家公司合併。想不到幾個月時間就能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大集團做事真是果斷神速。
這些年來眼見很多有特色的獨立廣告公司,被收購後風格蕩然無存,很多不斷走下坡,部分更因此而壽終正寢。很多國際性公司購買本地公司,不是為那些公司的成長提供更佳養份,而是要他們削肉救母。或者大財團根本沒欣賞過被收購公司的優點,只是想趁他們羽翼未豐時,把他們弄到手,然後整死他們,以免他們將來長大成人,成為有力的競爭對手。
(本欄逢週四、五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09

廣告經綸:年又過年 廣告賣不完

1 : GS(14)@2016-02-04 17:23:09

賀年廣告接踵而來,當中變化,都不外乎三四招式:載歌載舞:上周看到尹光拍攝的保健食品賀年廣告《囉嗦媽媽×尹光》。家陣做廣告,要爆(即要有viral effect、有話題性),仲要平、要快兼有效益。這個廣告,雖有一定娛樂性,讓我由頭到尾睇完一次,但只感到爆又唔係好爆,話題性又到喉唔到肺。善存要阿媽去買保健品畀仔女,宣傳「亞健康」,有一個清晰嘅出發點,但起用尹光同唱首咁嘅賀年歌能否收效,真係有啲保留。我再三思量,如果主要受眾係阿媽到底會有幾吸引?而家啲阿媽都識韓系小鮮肉啦!假若受眾及influencer同時係啲仔女,歌詞係可能有啲笑位,但共鳴感就差啲。新年橋唔怕過時,扭開電視都係狂唱《迎春花》同《財神到》,年年如是。手法大同小異嘅賀年廣告,仲有大人細路都喜愛嘅能得利。自去年用咗李光洙同魯芬,今年再接再厲,照dup條formula,唱法演法都幾乎一模一樣。新意欠奉,但都仲係有啲百看不厭。聽聞啱啱換咗廣告公司,下次唔該諗過第二條橋啦。吉慶連場:講起賀年廣告,非九十後定必記得九十年代初嘅經典萬寶路「長城鼓舞」賀年廣告,不但走遍長城、故宮、天壇,製作何其精煉、動用演員之多、投資有幾龐大,真的今非昔比。屬於同類的小本製作就少不了TVB八萬八賀年廣告,我時常問自己,這些如分類廣告的廣告真係有效?似乎畀啲老闆自娛多過宣傳。回家團圓:一直以來,汽水品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生活產品P&G描繪年輕遊子趁過年趕着回鄉與父母家人團聚,路途之遙,非三天兩日可以到達。時而至今,二三十年後,回鄉回家過年仲係一個好好的題材,趕火車、壞巴士、有牛有羊、攀山涉水、last minute終於趕及,團圓,齊吃齊飲,歡欣滿載。送禮祝福:由麥提莎到瑞士糖、樂家、積及、金莎、藍罐以至白蘭氏,都圍繞住夠睇面、表關懷、傳心意、送祝福。每年提提你,生怕送禮同收禮嗰個太善忘。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4/194784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2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