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頻交易新武器——軍用微波發射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732

圖為軍用微波發射塔 高頻交易公司對於速度的追求永遠都沒有止境。 近日,芝加哥的一家高頻交易公司Jump為了提高信號傳送速度,斥巨資購買了軍方退役的信號發射塔,據稱信號塔的微波技術可以將信號傳輸時間比光纖縮短一倍,大幅提升公司利潤。 Jump購買的微波信號塔高800英尺,1983年時曾為北約軍隊在巴爾幹傳送過情報。現在,Jump將其買下來用於高頻交易。 如今,高頻交易在華爾街已經變得非常流行,2012年時,高頻交易創造了美國股市70%的交易量。 在高頻交易的世界中,速度幾乎是決定公司能否盈利的唯一要素。高頻交易公司往往願意投入數億資金研發任何可以提高交易速度的技術,有公司花3億美元鋪設專用的跨大西洋光纜,只為能將紐約和倫敦之間的數據延遲縮短0.006秒。 這也是為什麽Jump願意斥巨資購買軍用微波發射器的原因——它比光纜還要快。 著名金融作家Michael Lewis曾在其今年新書《Flash Boy》中詳細介紹了高頻交易的手段。 比如,個人投資者要買某一只股票的時候輸入了一個買入指令,這個指令傳達到美國第三大股票交易所BATS。幾乎同一時間,高頻交易員就能獲取這一指令(這 就相當於交易員已經確切地知道了你的交易計劃),並搶在個人投資者之前買入這只股票。幾毫秒之後,高頻交易員再將這一股票加價賣給個人投資者。 事實上,將微波發射器用於高頻交易並非Jump的首創。彭博援引技術服務公司Colt的經理Hugh Cumberland的話稱,早在四、五年前,就有美國公司開始嘗試用微波來傳輸芝加哥到紐約的指令和金融信息,以縮短傳輸時間。近來,歐洲也開始流行起用微波來傳輸從法蘭克福到倫敦的距離。 微波之所以能夠比光纖更加省時,並非因為微波的傳播速度快於光速。事實上,二者的絕對速度並沒有差別。但光纖往往有賴於道路、河流等地形限制,需要“繞路”。微波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比光纖更加省時。 但微波也有其缺點,由於受到帶寬限制,微波傳輸的數據量比不上光纖。而且傳輸質量還受到天氣和折射的影響。目前,大多數交易公司將微波傳輸作為光纖的一個補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498

中國軍用衛星迎頭趕上 覆蓋全球大勢所趨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40

中國軍用衛星迎頭趕上 覆蓋全球大勢所趨
作者:陸洲  

基本結論

未來戰爭是“信息戰爭”,衛星越來越成為整個武器系統的信息核心與制高點,發揮不可替代的軍事力量倍增作用。以偵察衛星、預警衛星、通信衛星和導航衛星為代表的一體化信息系統(C4ISR)可實現衛星覆蓋全域,功能包括戰場信息偵察、導彈預警、指揮通信、支持精確作戰等。

偵察——軍用衛星中使用最早,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的就是偵察衛星,用以監視別國的軍事部署和調動情況。美軍軍事情報70%來源於偵察衛星。《簡氏防務周刊》認為,遙感系列是中國偵察衛星的對外稱號,《簡氏》稱中國已組建起一個由二十多顆偵察衛星構成的全球監控網絡,但在數量和分辨率上仍遠落後於美國。

通信——軍事通信衛星的優點是頻帶寬,通信容量大,可傳輸話音、數據、視頻和圖像等各類信息,傳輸速率靈活。美國軍用長途通信70%-80%的信息是由衛星傳送的,並將在太空中打造天基寬帶網絡。《簡氏》認為,由於衛星數量有限且沒有組網,中國的衛星戰略通信系統在某些領域仍是空白。

進攻——衛星導航系統是精確打擊武器的“耳目”。將導航、通信和遙感系統有機結合,可將移動目標的位置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傳送至指揮所,完成移動目標的動態可視化顯示和指揮命令的發送。目前,中國北鬥導航系統二期工程已經啟動全球組網,北鬥在軍用領域的應用日益成熟。

防守——預警衛星系統可以防止敵方導彈襲擊和空襲。美軍通過DSP衛星及其地面站系統的預警信息,在伊拉克戰爭中,伊軍向科威特發射了10余枚“薩姆德”導彈,美軍的攔截率幾乎達到100%。《簡氏》認為,中國仍缺乏NMD和TMD預警衛星系統。

相關投資標的

中國衛星

中國軍用衛星主要由中國衛星及其大股東航天五院研制。在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航班失聯後,香港《南華早報》2014年3月30日報道稱,中國正在考慮建造50余顆軌道探測器,這將使中國衛星監視網絡的規模趕上甚至超越美國。文章稱,科學家們認為,搜索馬航失聯客機的過程令人沮喪,衛星項目因此獲得了中央決策者的堅定支持,項目目標宏偉得令人難以置信。

我們認為:①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軍用衛星的數量和性能都有很大差距,尤其缺乏全面組網的高分辨率偵察衛星和大容量通信衛星。②如果短期內中國很難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那麽通過天基系統實現衛星監視網絡的全球覆蓋就是必由之路;③未來軍民用衛星融合是趨勢,通過民用衛星加密算法供軍用或成為主流,軍方只需要購買衛星數據服務;④隨著在軌衛星數量增加,將建設“衛星在軌服務系統”。“在軌服務”亦軍亦民,戰時是破壞敵方衛星的武器,平時可以為商業衛星提供維修運營服務,即“空間4S店”或“衛星後市場”。由此可見,中國衛星擁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

偵察衛星——察天下

偵察衛星利用所載的光電遙感器、雷達或無線電接收機等偵察設備,從軌道上對目標實施偵察、監視或跟蹤,以獲取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標輻射、反射或發射的電磁波信息,用膠片、磁帶等記錄器存儲於返回艙內,在地面回收或通過無線電傳輸方式發送到地面接收站,經過光學、電子設備和計算機加工處理,從中提取有價值的軍事情報。

美國在軌的偵察衛星性能卓越,使美國處於世界絕對領先的地位。這些系統都是美國國家偵察局(NRO)研制並運行的,主要任務是滿足美國情報界的需求。1960年8月,美國人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照相偵察衛星,使偵察手段發生了質的突變,戰爭變得高度透明。
在各種偵察衛星中,照相偵察衛星發展最早,發射也最多,是空間偵察監視任務的主要承擔者。照相偵察衛星裝有可見光、紅外和微波等遙感器,可晝夜對地面目標進行攝影或探測,以獲取圖像。

按星載遙感器的不同,又可分為光學成像偵察衛星和雷達成像偵察衛星。光學成像偵察衛星的優點是空間分辨率高,但存在不能全天候、全天時偵察的先天不足。雷達成像偵察衛星搭載合成孔徑雷達,不受白天、黑夜及雲霧的影響,具有全天候、全天時偵察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偵察地下或水下一定深度的目標,從而能識別偽裝,發現地下軍事設施。

圖表:高分辨率衛星拍攝的“遼寧”號

來源:sina,國金證券研究所

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在軌成像偵察衛星連續不斷地監視海灣地區的軍事動向,衛星圖像情報除了送給國家有關情報部門外,還被廣泛地傳送給海灣地區的高級到低級軍事指揮官,指揮官只要通過首次在戰場上部署的小型機動式地面終端就可不斷地接收大量衛星圖像情報,圖像傳送的層次之廣,數據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實時戰場信息是美軍實施作戰行動的先決條件。在近幾次局部戰爭中,美國衛星偵察技術不斷發展,具備了全天候全天時偵察、偽裝識別和實時傳送等能力。

在20世紀末,美國國家偵察局發展了兼顧軍事應用的“未來成像體系”(FIA)光學雷達混合星座;美國空軍、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和國家偵察局合作開展了軍事專用的天基雷達系統(SBR,現已更名為“空間雷達”(Space Radar,SR)。美國近期發展重點是大力研發FIA和Space Radar系統,保持能力連續提升,並向戰術應用拓展。

電子偵察衛星——太空順風耳

電子偵察衛星主要用於探測雷達信號、通信信號和導彈發射遙測信號。它依靠星上的電磁信號接收機和天線,把敵方輻射的各種頻率的電磁信號記錄並儲存起來,在飛經自己國家上空時回放給地面。也可在偵收到敵方電磁信號的同時,通過中繼衛星或其他手段,迅速把所獲信息轉發給自己的地面站。
圖表:美國歷代電子偵察衛星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現代戰爭是多軍種合成的高技術戰爭,電子設備是作戰裝備中的重要內容。因此,一旦進行戰前準備,電子設備的啟用次數、工作時間等都會出現異常,成為戰場偵察的重要線索。

在打擊效果評估方面,電子偵察衛星能夠彌補照相偵察衛星的不足。通過比較打擊前後同一雷達的持續工作時間,能夠判定該雷達及其相關系統的受損程度。電子偵察衛星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並不局限於上述幾個方面。

通信衛星——指揮中樞

軍事通信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傳輸和分發戰略戰術和戰場信息(包括聲音、圖像、數據和數字);擔負著指揮、偵察、通信、定位等各種信息的傳遞;傳遞兵力部署、支援、協同作戰、情報保障等信息;向用戶傳遞地面綜合處理管理中心信息產品。

目前,美、俄、英等都擁有自己相對獨立的軍事衛星通信系統,法、日等國家通信衛星的某些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地位。為保障獲取的信息能及時有效地傳遞給各級用戶,各國都在不斷升級、改進自己的軍用通信衛星技術,大力發展大容量、傳輸速率高的通信及轉發系統。

現代防禦技術指揮控制與通信中,通信衛星成了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收集的重要工具,是滿足決策部門、軍事指揮部門、軍政領導通信需要,應付突發事件的一種有效手段。

美國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軍用通信衛星系統,包“艦隊衛星通信”系統、“特高頻後繼星”系統、“衛星數據系統”、“國防衛星通信系統”、“軍事星”通信衛星系統和“跟蹤與數據中繼衛星系統”等等。這些衛星通信系統所承擔的主要任務各不相同,有的用於為某一軍種或三軍提供戰術通信,有的用於為國防部和國家指揮當局提供戰略通信。

衛星戰術數據鏈系統利用衛星傳輸媒介,采用衛星通信協議或特殊協議、標準消息與網系結構,提供面向全域和全球範圍的指揮所、作戰部隊、武器平臺和傳感器網絡等的交鏈。軍事通信衛星可為陸、海、空三軍提供服務,從而建立快捷高效的三軍指揮通信網絡,因此可廣泛應用陸、空、海立體化現代戰爭的各個環節。

圖表:美軍數據鏈示意圖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衛星戰術數據鏈系統能提供帶寬顯著擴展了衛星信息服務能力;基於IP 的一體化、多軍種指揮協同及行動任務協同能力。衛星數據鏈是全球( 域) 戰場一體化戰術數據鏈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揮信息系統延伸“末端通”的重要支撐點; 是縮短寬域戰場OODA( 觀察-引導-決策-攻擊) 環路的重要突破口。

圖表:衛星數據鏈的獨特作用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精確制導——外科手術刀

衛星導航系統作為現代軍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國防現代化發展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在信息化時代,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高技術戰爭的重要支持系統,可以有效提高對作戰部隊的指揮控制、軍兵種協同作戰和快速反應能力。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軍事應用的重要性,並不亞於殺傷性武器,它已成為精確打擊武器的“耳目”,導彈、飛機、軍艦,離開它便“有力無處使”,美軍稱其為“神奇向導”。

圖表:美國B-2轟炸機發射精確制導武器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2003年,GPS系統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美軍演練了以GPS和各種精確制導手段相結合的精準戰爭,在實戰中展示了若幹典型實例與精準效果。由於激光制導炸彈易受戰場煙霧、雲層和沙塵的影響,在戰爭初期出現沙塵暴天氣時,美軍的GPS制導或GPS複合制導彈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功能精確制導彈藥相結合,發揮各自優勢。

GPS/INS組合制導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全天候、自主式制導技術,有廣泛應用前景,是國外正在發展的第四代中/遠距精確制導空地武器、尤其是第四代精確制導炸彈普遍采用的一項關鍵技術。

GPS衛星導航系統和衛星通信系統及衛星遙感系統有機結合,將移動目標的位置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傳送至指揮所,完成移動目標的動態可視化顯示和指揮命令的發送,實現戰區移動目標的指揮監控,提高不同軍兵種協同作戰和機動能力。

預警衛星——拒敵於千里之外

防止敵方導彈襲擊和空襲是戰區作戰和本土防禦的重要作戰任務,也是目前世界各國關註的重點之一。面對戰術彈道導彈的實質性威脅,一些國家為確保本國的安全,盡可能地提高攔截TBM 的成功概率,探索並發展了天基預警衛星系統。

圖表:反導系統工作示意圖

來源:AFP,國金證券研究所

美國的天基預警衛星始於20 世紀60 年代的“國防支援計劃”,從1960 年發射首顆試驗型導彈預警衛星以來,先後經歷了“導彈防禦預警系統”、“彈道導彈預警系統”和“綜合導彈預警系統”3 個預警衛星研制計劃,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導彈預警衛星星體群。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由於導彈技術的發展( 如誘餌、中段機動、多目標等技術) ,以及原有的DSP 系統存在的諸多問題( 如不能跟蹤中段飛行的導彈、對國外設站的依賴性以及虛警問題始終未得到根本解決) ,美國國防部最終決定采用“天基紅外系統”( SBIRS) 逐步取代DSP 系統。

“天基紅外系統”將是一個包括多個空間星座和地面設施的綜合系統,它是由高軌道衛星、低軌道衛星、地面設施這三大部分組成。高軌道部分將為美國最高指揮當局和作戰部門提供全球戰區的有關戰略和戰區導彈發射,關於助推飛行階段和落點區域的紅外數據。

圖表:“天基紅外系統”的四大功能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從對彈道導彈發射的監視與跟蹤角度來看,SBIRS由於星座布局更加合理,探測能力更強,不僅能夠提供粗略的預警信息,而且可以從助推段、中段到再入段實現精確跟蹤,在中段,SBIRS 甚至可以直接引導攔截彈。

衛星武器——一擊致命

隨著太空應用的逐步展開,特別是在戰爭中逐漸發揮出無法替代的決定性作用,美國軍方認為未來的戰爭將是“信息戰爭”,而且還認為奪取制信息權和制天權是未來戰爭取勝的關鍵。以偵察衛星、預警衛星、通信衛星和導航衛星為代表的航天系統是奪取信息優勢的重要武器,因此,奪取制天權是奪取制信息權的重要保障。

天基助推段防禦系統由部署在低地球軌道上的天基攔截器組成。這些攔截器將運行在軌道上,在探測到導彈發射後,靠近導彈發射陣地的天基攔截器將利用裝載的推進系統加速,飛出軌道並向導彈方向機動。

圖表:美國近地紅外試驗衛星(NFIRE)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同時,天基攔截器可以用於攻擊衛星(包括地球靜止軌道上的衛星)。如果天基攔截器的探測器可以探測在軌衛星,那麽設計用於攔截助推段導彈的天基攔截器就具有足夠的能力攔截在軌衛星。而且,這種天基攔截器能夠加速脫離軌道,這能使其攻擊與自己軌道不同的衛星。

圖表:美國天基攔截器的發展概況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中國衛星


在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航班失聯後,香港《南華早報》2014年3月30日報道稱,中國正在考慮建造50余顆軌道探測器,以大幅提升地球監視與觀測衛星網絡的能力。參與相關項目的科學家表示,這將使中國衛星監視網絡的規模趕上甚至超越美國。文章稱,科學家們認為,搜索馬航失聯客機的過程令人沮喪,衛星項目因此獲得了中央決策者的堅定支持。下文是《南華早報》的報道:

中國現在的地球監視與觀測衛星主要關註本國及周邊區域,其具體數量屬於國家機密。據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池天河估計,美國類似衛星的數量在50顆左右。

按照池天河的說法,中國的衛星項目將在何時啟動尚不得而知。一旦獲得政府批準,衛星會在約兩年後發射升空。據知情人透露,在馬航客機失聯之後,有資深科學家通過中國工程院向國家領導人遞交了一封信,希望開始建設全球性衛星監視網絡。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專家劉瑜認為,該項目的目標“宏偉得幾乎令人難以置信”,假如獲得批準就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實施觀測的能力。 劉瑜說:“現在的國際性地球觀測服務都由歐美國家主導,但假如中國以此為目標發射50多顆衛星,整個行業的情況都會發生變化。”

報道稱,即使獲得政府批準,衛星項目還要面對各種技術難題。如果希望像預想的那樣迅速建立全球性衛星網絡,中國每年的發射數量就必須增加近一倍。這將挑戰酒泉、太原、西昌等現有發射中心的負荷極限。這些地方還要完成中國其他太空任務。

不過,位於海南文昌的發射中心的升級工作已經完工。航天業內專家認為,這將極大增強中國的火箭發射能力,使監視衛星項目成為可能。劉瑜表示,雖然之前取得了部分進展,科學家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衛星成像設備的技術水平。

中國海洋大學一位專家認為,中國還需要在國內外建設更多地面站,盡可能提高數據傳回速度。他說,“許多中國衛星只能在飛越國內的時候回傳數據,所以有時候我們接收的數據僅僅是衛星收集量的一個零頭。為建設一個像美國那樣高效的全球性監視網絡,我們必須同時擴建海外地面站”。

中國軍用衛星主要由中國衛星及其大股東航天五院研制。我們認為:①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軍用衛星的數量和性能都有很大差距,尤其缺乏全面組網的高分辨率偵察衛星和大容量通信衛星。②如果短期內中國很難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那麽通過天基系統實現衛星監視網絡的全球覆蓋就是必由之路;③未來軍民用衛星融合是趨勢,通過民用衛星加密算法供軍用或成為主流,軍方只需要購買衛星數據服務;④隨著在軌衛星數量增加,將建設“衛星在軌服務系統”。“在軌服務”亦軍亦民,戰時是破壞敵方衛星的武器,平時可以為商業衛星提供維修運營服務,即“空間4S店”或“衛星後市場”。由此可見,中國衛星擁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來自國金軍工)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011

敘媒:以色列戰機空襲大馬士革附近軍用機場

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援引敘利亞國家通訊社報道,13日淩晨、也就是北京時間今天早晨,以色列戰機空襲了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以西的一處敘利亞軍用機場。據報道,機場在遭到空襲後發生了多次爆炸,多輛救護車趕往現場。

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報道說,敘利亞軍方威脅將對以色列采取反擊措施。

大馬士革附近機場曾在2013年遭到空襲。但以色列方面一直未承認曾在敘利亞境內進行空襲。

另據新華社報道,當天早些時候,敘首都大馬士革一家體育俱樂部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至少8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目前尚無任何組織宣稱制造了此次爆炸襲擊。這是敘利亞進入2017年後發生的第5起爆炸襲擊。敘西北部沿海城市傑蔔萊、北部邊境城市阿紮茲、東北部城市卡米什利和大馬士革郊區近日相繼發生爆炸襲擊,共造成上百人傷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53

中國軍用無人機生產商快上市

1 : GS(14)@2016-10-28 06:24:05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CASC)旗下「彩虹」無人機製造公司即將借殼上市,表明中國神秘國防工業對民間資本進一步開放。周二(25日),CASC舉行公司歷史上首次新聞發佈會,邀請媒體聽取首席工程師的情況簡報並參觀一處訓練設施。



■美軍MQ-9「死神」Reaper無人機

表明京謀擴國防出口

當日,中國航太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介紹國產「彩虹」無人機系列,包括最新款「彩虹5」,號稱綜合技術遠優於美國MQ-9「死神」Reaper無人機。外媒注意到訓練中心的電腦類比圖像,點綴着棕櫚樹的中東沙漠,及一個恐怖分子訓練營,清楚表明目標市場。CASC拒絕詳列出口市場,發言人稱目前有十多家用戶,主要用於打擊反政府武裝,包括伊斯蘭國(IS)。目前暢銷的「彩虹4」被指神似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生產的MQ-9「死神」Reaper。美國武裝無人機受嚴格出口管制。中國迅速打開市場,無人機銷往埃及、尼日利亞、沙地阿拉伯、巴基斯坦和伊拉克等國,出現在這些國家的武裝衝突中。鮮為人知的深交所上市公司南洋科技,今夏對CASC旗下製造「彩虹」系列無人機的公司啟動收購,將更名完成借殼上市,該公司還生產兩款頗受中東和非洲買家歡迎的空對地導彈。允許擁有高度敏感技術的軍工製造商發售股票,表明北京謀求擴大國防出口,效仿美國軍工複合型產業發展。英國《金融時報》/人民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8/198148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792

日發射首枚軍用通訊衞星監察北韓

1 : GS(14)@2017-01-26 18:08:19

日本昨日成功發射首枚軍用通訊衞星(圖),預料3月投入運作,讓自衞隊海陸空部隊直接互通訊息,加強應對北韓導彈威脅。搭載「煌2號」衞星、三菱重工業製造的H-IIA火箭,於當地下午4時44分在鹿兒島縣種子島發射站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衞星將會在印度洋上空運作,支援自衞隊在南蘇丹的維和部隊任務,以及打擊索馬里海盜任務,另一方面可密切監察北韓動態,快速傳輸其彈道導彈情報。「煌2號」衞星採用不易切斷的X波段通訊,可統一海陸空部隊目前不同的通訊方式,直接快速傳遞訊息。日本計劃發射3個軍用通訊衞星取代目前的民用衞星,「煌2號」是首枚成功發射的衞星。但其實當局原定去年7月發射首枚,但因為運輸途中發生部件損壞而推遲了。至於其餘兩枚衞星,預計會在明年及2021年依次發射升空。整個計劃成本達到2,300億日圓(157億港元)。新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5/199077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33

聰明材料遇衝擊即硬化 運動裝備軍用護具手機套均可應用

1 : GS(14)@2017-09-25 04:17:36

【明報專訊】由手機套、電腦袋,到護肘、護膝、頭盔等運動保護裝備,甚至避彈衣等,它們遇到衝擊時,都要發揮到抵抗衝擊和吸收能量的作用;有深圳公司研發出一種「抗衝擊吸能緩衝材料」,由於應用廣泛加上高性價比,市場潛力巨大。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深圳安迪上科創辦人王綱表示,他在合肥的大學材料專科畢業後,1993年來到深圳工作,投身製造業。他認為,外國人玩「極限運動」,除性格敢於冒險,他們亦有較佳防護裝備;所以,當時他有意研製「抗衝擊吸能緩衝材料」,應用於運動保護裝備等。

直至五六年前,他發覺深圳有一批博士級科技人員在業餘時間研究這種緩衝材料,於是,便與部分成員在2015年5月合組公司,經過約半年研發,成功開始投產。王綱表示,公司自家研發的抗衝擊吸能緩衝材料稱為EUDE FOAM,是一種「速度反應」(Rate-respond)類的聰明材料。

分散衝擊力 減受傷機會

這種材料在平常狀態或緩慢按下去是柔軟的,但當受到高速衝擊時,會瞬間變硬,並快速將衝擊力分散到一個較大區域,保護穿戴者或包裹的物件。當衝擊結束後,它又會在瞬間回復柔軟的狀態;EUDE FOAM軟硬轉化過程不到1000分之1秒。因為變化速度快,公司發覺EUDE FOAM除了可以用來製造運動保護裝備外,亦可以製造防刺衣和避彈衣的其中一層。

據悉,傳統避彈衣通常都是用多層「凱芙拉」(Kevlar)(美國杜邦公司發明的一種高密度尼龍)加上鐵絲網製成;避彈衣雖然不會被子彈打穿,但分散衝擊力的功能較低,所以穿戴者受到槍擊後仍然有可能受傷。不過,若將避彈衣的最後一層改用EUDE FOAM,可以將衝擊力分散,大幅減低受傷機會。

客戶多元化 九成出口歐美

王綱表示,避彈衣仍需要用多層「凱芙拉」,因為該材料可以抵受1000度高溫而不溶化,EUDE FOAM大約只能抵受280度。若EUDE FOAM用來製造防彈頭盔,也是用於內層,以減低受傷機會,頭盔外層仍然需要多層「凱芙拉」。整體來說,EUDE FOAM由零下20度至280度,都能夠正常發揮抗衝擊和吸能緩衝的作用。內地東北省份在冬天時,氣溫低至零下30多度,當地的客戶至今都未有投訴。

公司在2015年11月開始投產EUDE FOAM。最初,客戶是用來製造單車、滑板車和電單車等運動的保護裝備。後來,客戶愈來愈多元化,用來製造滑雪、騎馬、冰球、搏擊的護具,還有嬰兒汽車安全椅、IT產品的保護套,甚至製造軍警部隊使用的避彈衣和防彈頭盔的都有。若以用途來劃分,現時該公司的生意最多是來自運動保護裝備方面,其次是軍警用品,第三是IT產品的保護套。至於付運地區,超過九成出口到歐洲和美國,其餘不足一成為內銷。

為客戶調整配方 控制成本

王綱相信,EUDE FOAM仍有很大的潛在市場,現時一般消費者使用的運動護具的要求和售價都較低,大多數都只是使用EVA來提供保護作用,但以同等厚度來說,EUDE FOAM的抗衝擊效能比EVA高出40%至70%以上。價格方面,隨着EUDE FOAM產量增大,價格只比EVA高出1至2倍,相信價格差距將來會進一步收窄。

王綱表示,公司可以因應客戶的要求和預算,來微調EUDE FOAM的配方,盡量做到「豐儉由人」。例如,若客戶覺得,抗衝擊效能比EVA高出40%已足夠,公司可減少用昂貴的原料,令造出來的EUDE FOAM廉宜一點,「所以,EVA現時的市場有多大,我們的潛在市場便有多大。」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37&issue=201709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4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