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黑人案】死者女友喪喊15分鐘 指控華裔警冇幫手
1 :
GS(14)@2016-02-04 17:23:58梁姓華裔警員Peter Liang誤殺黑人格利(Akai Gurley)案件周二續審,由死者女友巴特勒(Melissa Butler)及巡警拍檔蘭多(Shaun Landau)出庭作供,是案件關鍵。巴特勒憶述案情時聲淚俱下,席上親友亦掩面痛哭,法官一度暫停審理讓巴特勒休息。駐紐約記者:曾偉旻女友巴特勒出庭作供,但憶述不久就開始啜泣,雙眼佈滿血絲,說話變得困難。控方其後播放一段報案錄音時,巴特勒更近乎崩潰,席上的親友都掩面痛哭,陪審團對這幕份外留意。梁的辯護律師考慮巴特勒可能不適合作供,要求法官詢問巴特勒是否需要休息,她回答覺得暫沒法處理情緒,法官決定休息10分鐘。到庭外,死者及女友雙方家屬互相擁抱,情緒難以平復。控方詢問巴特勒案發當天為何到昏暗的樓梯間,她回答當晚大約11時,格利探訪巴特勒住所後離開,不過電梯失靈,按鈕沒任何反應,所以決定爬樓梯走入樓梯間,沒想到格利會就此遇上死劫。控方再請巴特勒描述當時樓梯情形:格利當時殿後,兩人大?相差一手臂位,進到樓梯間時,格利看向8樓,表示看到微弱手電筒的光線,接著聽到開門聲,然後就有槍聲。巴特勒立刻向樓梯下跑,格利亦緊隨,「但到達5樓時,格利倒下來。我看到他胸口有槍傷,而且不斷出血。」巴特勒講完這句後淚如雨下,嘗試拭乾眼淚,令庭上保持了長達1分多鐘的寧靜。巴特勒立即跑向四樓鄰居洛佩斯(Melissa Lopez)的住所,狂敲大門求救。她向格利說,「支持下去,我在找人幫忙了」。巴特勒憶述自己跪在混著鮮血及尿液的地板上,聽着緊急醫療服務(EMS)透過洛佩斯傳達指示,對格利進行急救,直到警方到場才停手。檢察官Joe Alexis詢問巴特勒曾否接受過CPR訓練,巴特勒說沒有,不過格利曾一度斷氣,巴特勒照指示為他持續進行5分鐘CPR,檢察官指現場兩名警員梁及蘭多,均沒有幫忙急救,巴特勒同意並指她「甚至不記得有看到梁」在格利倒臥現場。巴特勒作供的情緒表現,相信會大大影響陪審團最後決定梁有罪或無罪的意向。不過下午庭審中,辯護律師羅百能(Robert Brown)就再顯庭上攻防能力。羅百能先提出巡警拍檔蘭多先前的證詞,證明梁在手槍走火後,有拿出無線電請求支援,並非袖手旁觀。其後再質疑蘭多當時亦沒有幫忙CPR及向上級回報,為何只有梁有罪。蘭多回應指,因為檢方曾向他承諾,他的任何證言都不會對他不利。此話一出讓控方相當難堪,為梁扳回一城。案件將於周四繼續審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4/19478904
舞龍舞獅達人領華裔青年舞出未來
1 :
GS(14)@2016-02-04 17:23:58舞龍舞獅作為傳統才藝,在香港日漸沒落,但在三藩市卻有位華裔師傅,一直默默堅持,將這門藝術在海外傳承下去。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舞龍舞獅師傅劉世民(Norman)生於美國,自小師承廣東省發源的少林門派「柔功門」(Yau Kung Moon)。讀書時,身邊的同學盡是白人,劉世民的父母卻獨愛光顧麻雀館,造就他長年流連在唐人街的經歷,目睹很多人因各種誘惑而誤入歧途:「(華裔青年)於三藩市長大不容易,周遭有很多不好的事發生;我很難真正地自律,舞獅和武術拯救了我。」他創辦名為Lion Dance ME的舞龍舞獅團,於兩年前開始與學校合作,收華裔新移民做徒弟,用舞龍舞獅的技藝,助他們融入社會:「他們需要指導和方向,不一定跟隨我的步伐,但我可向他們示範一個正面途徑,加上用功和合作,於日常生活實踐。」劉世民有時會向學生訓話,但雙方關係亦師亦友,有學生表示:「只要被罵後有人請我哋食雪糕就OK!」「我想過放棄,但記得師傅激勵我們,凡事向正面想。」「舞獅是中華傳統,特別是可以在美國繼承下去,是件好事,下一代大概會失傳。」活動令他們更開朗、自信,並拓闊了交友圈。2012年,劉世民和一班同門兄弟以結合傳統和現代元素的舞龍舞獅表演,成功打入電視節目《全美一叮》(America’s Got Talent)的半準決賽,惜最終落敗;今年農曆新年,有酒店邀請他,帶領徒弟再赴拉斯維加斯演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4/19478906
證人爆響口陳述有出入華裔警誤殺案有轉機
1 :
GS(14)@2016-02-08 03:24:27華裔警員Peter Liang誤殺黑人格利(Akai Gurley)案周四續審,檢方傳召當時Peter巡邏的搭檔蘭多(Shaun Landau)出庭作證,想不到蘭多證詞再度推翻先前向檢方陳述的事實,等同當庭打了檢方一大巴掌,檢察官氣得手指向蘭多,幾度怒到問不出話,蘭多前後矛盾的證詞或會成為扭轉Peter判決的關鍵。駐紐約記者:曾偉旻檢方對Peter的起訴中,其中兩項罪名基於Peter案發後沒協助對傷者進行急救,亦沒叫救護車。週二Peter代表律師羅百能(Robert Brown),在詢問蘭多時,質疑他當時也沒急救,亦確認救護車是Peter呼叫,但他卻完全沒罪。羅百能更質疑檢察官以「保證無罪」交換Peter上庭作供,導致初審時大陪審團決定起訴Peter。周四蘭多指在事件發生後的調查中,對檢察官說,從Peter槍枝走火到他們發現有人受傷,時間只有「兩分鐘」。而在紛暗混亂的樓梯間,見到格利女友巴特勒已經正進行CPR,因此覺得比起他及Peter,都更具資格救格利。這點與先前他在大陪審團面前的陳述大有出入,他當時指從走火到發現的時間足足有四分鐘。蘭多承認沒有進一步走向傷者格利協助施救,而且亦證實Peter確實透過無線電呼叫救護車。羅百能繼續問,沒有為傷者急救是否因為不夠資格?蘭多回答:「是」。檢察官覆問,覺得不夠格去進行CPR是甚麼意思?蘭多以非常冷靜的語調回答:「我覺得不夠格(I didn't feel qualified)。」蘭多向檢方提供的證詞與警察調查時的證詞芔現多處矛盾,羅百能明言,如果蘭多在警方調查時作假證,可能隨時被解雇,蘭多回答一切以警察調查的記錄作準。他是次在庭上前後不一的表現,法官及陪審員都看在眼內,Peter誤殺案亦有可能因為蘭多證詞的矛盾出現逆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6/19482419
創「慰安婦聯盟」夠傑出華裔法官獲表揚
1 :
GS(14)@2016-03-05 01:11:48三藩市參議會趁本月為「女性歷史月」(Women's History Month),表揚13位傑出女性,其中兩位獲表揚人士為創辦「慰安婦正義聯盟」(CWJC)的退休華裔法官──郭麗蓮(Lillian K. Sing)和鄧孟詩(Julie Tang)。駐三藩市記者:王欣儀、唐芷瑩三藩市參議會去年9月通過決議,要在市內豎立慰安婦紀念碑。地點雖未有定案,但已有不少日本城(Japantown)市民反對,認為這將分化日、韓裔社群間和睦的感情。不過兩位前法官郭麗蓮及鄧孟詩不約而同認為,縱然有人反對,但支持的一樣「大有人在」。鄧更痛批:「日本領事館煽動在美日本人,來推翻我們的活動。」日裔美國公民聯合會(Japanese American Citizens League)的秘書Haruka Roudebush則表示,聯合會的立場是支援受害者和受害家屬,並確保紀念碑的設計和豎立是「傳達憐憫、療癒等正面訊息,並非挑起族群間對立」。鄧孟詩拿出紀念碑的文宣,指着內文中兩名當年僅12歲便淪為慰安婦的女子照片表示:「她們除了代表慰安婦的慘死,也代表現今人口販賣的悲劇。」當她被問及豎立此紀念碑的必要性時,她強調人們不能忘記歷史的慘痛經驗,「我們是以過往為鑑,讓我們更確信現在打倒性奴、和人口販賣的重要性」。二戰時期,數十萬亞洲婦女受日軍強迫成為慰安婦。日、韓政府去年12月達成協議,日本對此戰爭罪道歉,並提供10億日圓(約)協助成立慰安婦基金會。時至今日,三藩市灣區被列為兒童色情人口販運最猖獗的前13個城市之一。單是上月超級碗期間,當局就救出42名被賣為娼的受害女子,並逮捕30個涉嫌販賣人口的疑犯。慰安婦紀念碑的豎立地點雖暫未落實,但相信是唐人街花角園廣場(Portsmouth Square)或聖瑪麗廣場(St. Mary's Square)之爭,由於慰安婦的議題關乎約11個國家的人民,預計較多人屬意聖瑪麗廣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3/19514387
有米華裔新移民豪宅遮景招賊得罪人
1 :
GS(14)@2016-03-13 02:39:29洛杉磯華人移民將近50萬,其中華人聚居地阿卡迪亞(Arcadia)環境清幽、校區聲譽好,吸引不少富豪進駐,令該區豪宅林立,被稱為「中國人的比華利山」。不過當地居民對隨着新移民進駐的巨型豪宅反感,認為它們有損景觀,又招惹不法之徒,「大房子爭議」因此成為熱門議題。駐洛杉磯記者:林慧娟該市有逾半(55%)人口為亞裔,不少華人移民到當地置業會「破舊立新」,但有當地居民不滿豪宅影響他們的生活。前市長張勝雄表示,華人即使買地建豪宅都符合法律程序,「鄰居說你擋其視野,侵犯其私隱,我們亦能理解。我們要建新房子以前,跟鄰居溝通一下,跟他說房子建好後,他的房產也會升值」。不過這個「比華利山」漸漸成為不法之徒的「藏寶地」。張勝雄續稱「47號議案(將900美元以下盜竊或欺詐罪,由重罪降至輕罪,令大批犯人獲減刑)通過後,輕度犯罪的人都被放出來……大家都曉得華裔經濟情形相當不錯,他們就選這裏(犯案)」,以致市內搶劫很常見,一星期甚至會有兩至三宗有關報道。來自台灣的張勝雄1979年移民到阿卡迪亞市,1994及2004年曾當選市議員,近日他認為要由有經驗的人為華裔移民發聲討論「大房子爭議」,並爭取改善治安的措施,於是決定再參選。該市本屆共有六人競逐市議員,而張勝雄是唯一的華裔參選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2/19526828
【年輕創業】免費曬相機橫掃紐約 華裔80後靠創意發圍
1 :
GS(14)@2016-03-30 14:41:15紐約商場內一部看似廣告螢幕的機器,其實大有來頭,只要用微信掃描一下螢幕上的QR Code,就可以免費印出照片,而且搭配互動式螢幕中的廣告,還可以獲得購物或商品優惠券。在微信輔助下,這部數碼商業智能終端機,在短短兩年內橫掃中國市場,賣出3萬部,現在更進軍紐約,打算向全美華人市場邁進,而這部機器幕後的推手,竟是一名不到30歲的華人青年Steven。駐紐約記者:陳郁仁
Steven兩年前見到中國出現微信照片打印機,回國創業,開工廠製造機器,當時這部打印機只是讓商店和各種品牌吸收微信上官方粉絲團的粉絲,市民加入粉絲團,就可以免費打印照片,但Steven發現市民在等待照片印好時,持續站在大螢幕前等待,從中看到了商機,所以他改為推出自家品牌IMAGE,把螢幕加大一倍,推出微信商業智能終端機。除了提供市民免費沖曬照片服務外,他開始賣廣告,且透過微信QR Code提供的數據,告訴廣告客戶,廣告觸及哪些觀眾,提供精確的數據分析,短短兩年就佔據中國85%的市場,在中國各地有3萬部機器。趁着在中國市場的成功,Steven把這部機器帶回紐約,找了兩個同樣不到30歲的夥伴Harry和Josh,要打開美國市場,他認為微信是中國唯一一款在國際市場具備競爭力的產品,加上紐約許多華人或與華人做生意的人都使用微信,本以為可以輕鬆打入美國市場,豈料卻「撞大板」。
Steven表示,去年整個夏天,他帶着機器在法拉盛(Flushing)向各大商家推銷,但反應不大,因為有些人對微信仍不熟悉,加上商店普遍習慣在傳統報紙等紙媒下廣告,對於新媒體廣告接受度不高,曾經有商店讓他擺放機器長達兩星期後又「退貨」,生意起步非常辛苦。辛苦2至3個月後,商家總算發現這部機器吸引許多年輕人,尤其很多女生喜歡把自拍照片打印出來,使用的市民增加,情況漸漸好轉,慢慢成為法拉盛新媒體廣告的龍頭。法拉盛目前有50部微信商業智能終端機,Steven說現在法拉盛每個月有1萬張照片打印量,大家不需要再花錢,到哪裏去消費逛街都可以打印自己喜歡的照片,他今年目標是在曼哈頓免費設置100部,整個紐約要200部,接着再慢慢推廣到美國其他市場,目前已與南加州和芝加哥等城市有接觸。
Steven說,以往在海外的華人,或許只能在餐館工作,或努力進上市公司當打工仔,但現在互聯網和微信給了大家一個新的契機,能有機會創業,在美國闖出不一樣的市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30/19550371
銀行擺烏龍華裔女無限透支拎2700萬
1 :
GS(14)@2016-05-08 02:56:10澳洲悉尼一名馬來西亞少女錯誤獲西太平洋銀行給予無限透支,令她得到逾465萬澳元(逾2,700萬港元)的橫財,她周三晚嘗試登機回馬來西亞時被捕。21歲的李佳欣(Christine Jiaxin Lee,音譯)是一名大學生,她被控透過欺詐不誠實取得財政利益及知情地處理犯罪得益,周四獲准保釋外出。警方指2012年8月,李佳欣在她18歲生日前於西太平洋銀行開戶口,銀行意外給她無限透支的權限,她在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在多個不同場合透支逾465萬澳元。李佳欣的法援律師表示,她花了約100萬澳元(約580萬港元)買手袋、奢侈品及過數。李佳欣仍欠銀行約330萬澳元(約1,915萬港元)。李佳欣的法援律師說警方難以證實李佳欣的洗費是非法,裁判官同意並說:「她不是從他們手上拿,是他們給她的」,她補充如果是這個情況,李佳欣是欠銀行錢而非觸犯法例。警方2012年展開調查,到今年3月4日才發出拘捕令。法庭得悉李佳欣明知警方嘗試聯絡她,但她無回覆電話或電郵。另一方面,李佳欣為了離開澳洲而緊急申請馬來西亞護照。裁判官同意李佳欣嘗試逃出澳洲,意味著她有潛逃的風險,惟仍在檢察官反對下批准她保釋外出。英國《每日郵報》/澳洲《悉尼先驅晨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7/19601998
華裔大肚婆美國生仔紐約坐月餐熱賣
1 :
GS(14)@2016-05-08 14:44:39紐約一對婆媳創立「陳媽媽台式養生月子餐」,為產後母親提供外賣坐月餐,受南加州月子中心掃蕩事件影響,不少華裔孕婦都轉到紐約待產,致坐月餐中心生意極好,甚至供不應求,每個月至少要提供30人份量的坐月餐。駐紐約記者:曾偉旻67歲的陳林香,30多年前從台灣來美國,育有三個兒子的她,看着孩子在美成長、娶妻、生子,在二媳婦周佳旻生完第二胎後幾個月,兒媳向她提出在紐約推廣坐月餐,並創立中央廚房,陳林香一口答應。五年前剛創立時一度客源不足,後來隨着華人媽媽互相介紹,有了口碑,生意漸漸穩定,去年加州的月子中心被掃蕩,大量孕婦轉到紐約,坐月餐中心的生意越來越好。每天清晨4時許,陳林香就準時到法拉盛的中央廚房,與其他華人廚工一起準備一天10多道餐點,媳婦周佳旻則負責設計餐單及坐月餐的推廣工作。陳林香以往幫媳婦做坐月餐,走的是傳統重口味路線,但媳婦周佳旻則堅持少鹽、少油的清淡口味,兩人在五年間不斷磨合,才有現在的默契,如今婆媳兩人合作無間。周佳旻也說,生第一胎時是夏天,天氣炎熱,坐月時偷吃雪糕,之後便腰痠背痛,因此生完第二胎後,她便認真坐月,體質果然改善不少。有了這種坐月的辛苦經歷,她開始認真鑽研坐月餐,現在除了設計餐點,也幫助產後母親解決乳腺炎、如何催乳等問題,更能針對個別顧客需求供應餐點。周佳旻考取了衞生局相關證書,店舖也是紐約唯一一間買了百萬美元保險的坐月餐中心,口碑在網絡上也傳開。顧客中有80%為中港台華人媽媽,20%為日裔或韓裔媽媽,甚至歐美白人媽媽也有光顧,她希望用自己的經驗,繼續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產後母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8/19603108
【美國大選】桑德斯北加州拉票講移民政策搶華裔票
1 :
GS(14)@2016-05-21 18:29:42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以53%勝出俄勒岡州初選後,馬不停蹄到北加州拉票。周三抵達南灣聖荷塞,被至少5,000名擁護者熱情包圍。他希望加州市民展現「全美最前衞之州」的精神,讓他可以在這民主黨票倉贏下多達475張的黨代表票,一起加入政治改革行列。駐美國記者:王欣儀 聖荷塞直擊桑德斯在演講中再次提及美國已失去功能的社福制度、腐敗的經濟和富人壟斷的選舉機制,除了大力批評大型企業和富人不繳稅回饋社會,把財富藏在避稅天堂,也點名抨擊特朗普(Donald Trump)以及出錢出力來挺他的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 Corp.)董事長艾德森(Sheldon Adelson),「當億萬富翁互相支持,那不叫人民作主,那叫寡頭政治」。一向被批評「社會主義」的他如常拋出照顧弱勢、全民的社會福利牛肉,「我真的已厭倦看到貧困,沒有人應該一星期工作40小時,卻還深陷貧窮的泥沼」。因此,他開出的競選承諾包括將聯邦最低工資提升到每小時15美元、為學生減輕貸款、及公立大學免費等。「很多年輕人問我,為甚麼他們循社會期望去接受高等教育,最後卻搞得一身債?」不過他也自嘲,「反對我的人都叫我『聖誕老公公』」,並接着解釋,會要「華爾街上的那些人結賬」,表示「我讓華爾街不開心,但我不在乎」。桑德斯也跟華裔、拉丁裔眾多的加州選民拉關係,他以父親為移民的經驗,一再強調「不要拆散家庭」。他指美國目前約有1,100萬無身份移民,他們經常受僱主剝削,一輩子擔驚受怕。他說一旦當選總統,將行使行政權,確保國會通過移民改革法,並廢除目前的遣返條例。他更稱,加州擁有多元的、族群的特色,呼籲民眾正視如此的特性,「這是美國的力量所在,美國人民也了解,團結才能打倒企圖製造分裂的力量」。不少華裔民眾都因桑德斯照顧少數族群、相信草民力量的政策,故選擇支持,包括在Google打工的33歲杰茜卡(Jessica Tan),她說桑德斯不斷炮轟富商、大型企業,澄清他的立場是認為問題出在現有制度,科技界只是代罪羔羊。她以灣區為例,「不是(大公司)造成社區高檔化(gentrification),也不是(大公司)造成種族隔離,是社會制度,而桑德斯批評的就是制度的不健全,和金字塔頂端的貪婪」。她十分讚賞桑德斯的正義和對大眾的關懷,也認為他是最有遠見、敢說話的參選人,「他的遠見是超過時代上一般所能接受範圍:同性婚姻、提高最低工資、支持女性問題,這些以往都不是受歡迎的立場」。另一位莊先生(Bob Jung)是第三代移民,他認為桑德斯能從根本帶來改變。「這不是希拉莉和桑德斯之爭,而是桑德斯與現狀的對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20/19620364
用3,000美元賺逾千萬華裔鐵娘子靠韌力闖商場打拼
1 :
GS(14)@2016-05-21 18:29:42Manhattan Portage在全球打響名堂30多年,這個國際品牌在1998年就被來自台灣的新移民林淑惠買下美國合夥人股份,成為該品牌的總裁兼CEO。駐紐約記者:曾偉旻林淑惠在美國打拼多時,經歷三大生意難關,包括品牌被控侵權、合夥人設局誣告及台灣合作廠商複製技術後自立門戶,再與她劈價競爭等。不過關關難過關關過,她堅信「生意沒有捷徑,老天都是公平的,該得到的,就該按部就班」。1992年,林淑惠身上只帶着3,000美元來到紐約,沒想到一待就是20多年,並坐擁市值逾千萬美元的Manhattan Portage公司的總裁之位。而這一切,都從幫朋友賣庫存開始。當年,朋友開設的公司Token存貨滯銷,她花兩個月幫忙賣完,紓緩友人公司着經營壓力。她後來將Token發展為「幾乎甚麼都賣」的貿易公司,血液裏彷彿流着做生意的血。1995年,她因緣際會認識Manhattan Portage的創辦人,對方看重她的生意頭腦,主動要求合作。但林淑惠回憶「合夥人主動要求合作時,覺得奇怪,可能有些問題」。林淑惠不敢要求看財務報表,不過也不想放棄這合作機會,費了不少唇舌才說服合夥人再開另一間全新公司,以新公司開始合作。當時合夥人專職生產產品,產品只有在美國本土批發的售賣渠。林淑惠懂得行銷、操作,頗具遠見地提議,要將Manhattan Portage推向全球,並堅持要開設零售點,從自己站櫃台賣袋做起。開店的想法起初還遭到合夥人批評:「不要,我不要開店,而且你英文又不好你怎麼去講(銷售)呢?」林淑惠回答,「我英文雖然不好,但面對面講,我有笑容,我有肢體語言」,她認為即使條件不好,仍然可以克服,從零售做起,才能夠第一手掌握顧客所需。林淑惠回憶起Manhattan Portage第一間店開幕首日,「第一天我就開始賺錢了」,每天站在櫃台與客人互動,一周工作七天,她自嘲「錢賺了很多,但沒時間花」。合夥期間,林淑惠也認為一定要將Manhattan Portage帶進亞洲市場,並着眼從日本開始。豈料日本進口商偷偷註冊Manhattan Portage商標,並且指控林淑惠侵權,使她遲遲無法進到日本市場。她毫不服輸,親身飛到東京的美國大使館,要求日本商標局正視調查。這場官司耗時八年,才讓她成功拿回日本商標,並開創不錯的業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合作沒多久,日本官司還未打完,資金周轉不來的合夥人,竟然對林淑惠在公司的存款動了歪念,「領走了4萬美元,拿了錢之後就告到法院」。合夥人狀告法院,反咬林淑惠偷錢。經歷內憂外患,她當時幾乎天天以淚洗面,「除了哭以外,只能持續證明下去,清者自清」。1998年林淑惠官司勝訴,證明她並非偷錢的人,這場插曲促使她決定買下合夥人股份。她對合夥人說,「你把這間公司賣給我,開個價錢給我」。她也透露,當時家人不贊成,因為耗了太多時間訴訟,無心經營品牌,擔心買了股份也只是買了空殼。好不容易擺平合夥人誣告風波,後來日本官司也勝訴了,林淑惠說,萬萬也沒想到台灣合作廠商竟複製Manhattan Portage的款式,並自立門戶,出隻非常類似的袋款跟她競爭。她隨即換上另一間台灣代理商重新出發,對於自立門戶的前合作夥伴變成競爭對手,她慨嘆,「成功沒有捷徑,惟有好的思想、方法、作法,才有好的未來」。這也是林淑惠奉為圭臬的經營方程式,即使前合作夥伴將競爭品牌生產線挪到中國,林淑惠堅持將Manhattan Portage的設計精髓留在紐約,而生產則留在台灣。她認為台灣工資成本雖然較高,但台灣人精準地一針一線縫,「台灣人做Manhattan Portage再適合不過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20/1962036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