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舊樓 變社企房
1 :
GS(14)@2015-01-19 11:57:3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9/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為回應年輕人及基層市民租屋難問題,恒地(0012)主席李兆基日前宣布捐出元朗馬田壆一幅農地,興建青年宿舍並擬以私宅市值租金五成出租。事實上,洋溢1960年代老香港氛圍、曾被市建局納入重建的上環永利街,因電影《歲月神偷》令社會保育意識高漲而逃過被拆命運。市建局為免樓房空置浪費社會資源,將部分單位租予社企作出租住宅,其中6伙由社企「要有光」營運,以市值私宅租金約一半租予基層單親家庭。
因社會保育舊區呼聲高,市建局2010年決定將永利街相關地盤,從「士丹頓街發展計劃草圖」中剔除,並在去年10月,將永利街3至12號其中10個單位公開招標供社企租用,其中「要有光」獲得6伙作為「光房」,以助有住屋困難的基層單親家庭,單位分佈於兩幢四層高唐樓,實用約200至300方呎。
300呎月租約7000元 廚廁共用
要有光以低市值租金約五成,將各「光房」分租兩個家庭;比較同區唐樓,面積相若的月租約1.4萬元,估計各「光房」平均月租約7000元、呎租約23元。若以7000元作月租預算,中上環租盤選擇不多,即使有亦多為百多呎兼保養欠佳的唐樓單位;舉例說,跟永利街幾巷之隔的東街唐樓, 一個約120方呎低層開放式戶,月租索價7500元。要有光創辦人余偉業稱,與市建局簽訂兩年租約,已租出4伙,涉8個家庭共16人。他指私宅租金「貴得離譜」,「光房」是市場機制外,讓基層租戶有更多選擇,亦可善用社會資源。
記者曾到其中一個「光房」採訪,客飯廳呈舊式物業常見的呂字形格局,但設有窗戶,感覺潔淨企理;單位內設廚房,廁所卻在廚房內,不符合現代住宅的衛生需求外,廚廁由兩家庭共用。由於是唐樓沒有升降機,住戶需行樓梯上落。搬進永利街「光房」約兩個月的單親媽媽阿英(化名)指出,曾與朋友合租旺角約120方呎房,因浴室太細,兒子曾在洗澡時被水喉漏滴熱水所傷,該單位她要負擔的月租為4900元,後來朋友退租,阿英負擔不起,由社工安排搬進「光房」。
市建局﹕希望社企可自負盈虧
市建局規劃及設計總監馬昭智說,局方多年前已將收購物業短租予社企,永利街地盤是首個供社企使用的住宅項目,各單位租金數千元,希望協助社企及希望他們可自負盈虧。
明報記者 方可兒、劉詠怡
2 :
GS(14)@2015-01-19 11:59:1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9/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市建局上環士丹頓街、永利街重建項目,公布收購至今逾10年,但過程一波三折,計有發展商搶先賣樓抗重建,其後又因保育終拍板保留永利街唐樓群。2010年,由羅啟銳及張銳婷拍攝、任達華和吳君如主演的港產片《歲月神偷》在本港和海外大獲好評,由於該電影主要在永利街取景,觸發社會保留永利街熱潮,同年市建局決定保留重建範圍內的永利街唐樓群。
部分唐樓作職業訓練難民宿舍
資料顯示,士丹頓街及永利街重建項目,屬前土地發展公司(土發)重建項目,2003年市建局公布重建項目,涉重建範圍佔地面積約3.8萬方呎,當中包括恒地(0012)在區內持有的舊樓。恒地一度反對旗下地盤納入重建範圍,並提司法覆核,於2005年被判敗訴,由於項目屬舊契物業,恒基於2006年將物業命名為尚賢居,並以5年長樓花期推出,最終上訴庭於2007年判恒地勝訴,把尚賢居剔出重建範圍。
其後,市建局為餘下的A地盤部分、B及C地盤提出多項方案,擬建規模愈縮愈細,地積比也由8倍減至3.9倍。據悉,市建局目前永利街B及C地盤已收購約五成,由於項目暫未有大進展,局方現將部分闢作出租式住宅外,B及C地盤部分商用樓面亦提供予青協作餐廳以作職業訓練用,上層住宅則提供予聯合國作為難民臨時住宿。
3 :
GS(14)@2015-01-19 11:59:4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9/news/ea_eaa3.htm
出租「光房」 講心又講金
2015年1月19日
【明報專訊】曾於跨國企業任職高層的余偉業,於2010年成立社企「要有光」,笑言公司「講心又講金」,今年應可收支平衡。要留意的是,「要有光」猶如「二房東」,出租物業前會先跟業主商議租金(一般低於市價),再以略高價錢分租予單親家庭,其中差額為公司利潤。余續稱,「要有光」籌備約兩年於2012年推出首間光房,旗下「光房」現有近30間,涉約60個租戶家庭共約150人。
「要有光」部署承租更多團體或政府物業,其中一個為深井前九龍紗廠眷屬宿舍大樓;該廈高5層涉45伙,每伙面積約300方呎,早前已獲城規會批准活化成「光房」,預計半年後可完成翻新,出租對象料不再只限單親戶。
至於今次市建局推出永利街的10伙招標單位,除「要有光」奪6伙外,另4伙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奪得。所有單位租約均兩年,市建局負擔管理費,社企負責差餉等費用。
跑馬地舊樓天台 380萬放售面積5,000呎 買家可博收購
1 :
GS(14)@2015-10-08 02:00:17■景祥大樓天台面積有5,000方呎,業權相當於大廈一個單位。 陳家雄攝
【本報訊】市區豪宅地段矜貴,發展商放售塵封半世紀天台。興建跑馬地景祥大樓的球安置業持天台49年,近期見物業或獲收購,遂將5,000呎天台放售,叫價380萬元,等同大廈一個單位業權,並較單位市值平一成。惟天台不能住難借貸,或須一筆過付款。記者:陳家雄 黃嘉銘 程俊華
位於景光街的景祥大樓,於1966年落成,樓高10層,設升降機,地舖及1至10樓拆售多年,由不同業主持有,惟天台業權一直由發展商球安置業有限公司持有,目前董事包括黃乾禧、劉少偉、黃筑筠等。周邊豪宅林立,例如永光地產的壹鑾。發展商現委託代理放售,叫價380萬元,呎價760元。記者乘升降機至最高10樓,再多行一層樓梯抵達天台,該天台沒有僭建,亦無農莊,因物業較附近大廈矮,四圍樓景,無海景。據地契,物業業權攤開149份,包括138個單位、9個地舖、1個閣樓及1個天台,業權各佔1份,天台等於一個單位業權。
樓齡49年 明年強拍門檻降
發展商突然放盤,並非無原因,事關這幢樓齡49年的舊樓,距離50年舊樓強拍門檻降至八成的限期將至,成為投資者逐鹿對象。代理形容這幢物業交投是「一個月都無一宗」,然而今年6月至8月卻鮮有地錄4宗成交,實用面積由372方呎至570方呎,成交價由454萬元至612萬元,呎價由10,737元至12,204元。天台放售價較單位成交價平16%,這些新近成交買家均為獨立人士,非發展商,亦非名人,消息人士認為,這是「人頭」,事實上該物業近年已成投資者收購對象。景祥大樓業主陳先生坦言,近年大廈低層單位已被投資者吼中,不過暫時未接觸其單位。對於有望被收購,他不諱言:「我制呀,睇吓出咩價啦!(意向價多少?)我諗萬零蚊一呎應該有啦!」
Q房網營業經理張鈺棠表示,景祥大樓僅兩個租盤,包括中層D室,實用560方呎,叫租1.8萬元,呎租32元。另低層K室,實用532方呎,叫租2.1萬元,呎租39元,並同時放盤叫價700萬元。同期舊樓成交,山光道美華閣中層B室,實用464方呎,以735萬元成交,呎價15,841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07/19323371
周邊多舊樓 品流複雜
1 :
GS(14)@2015-10-14 02:51:21【附近環境】尖沙嘴AVA62為遠期樓花盤,尚有逾兩年才落成,項目周邊被舊樓包圍,與劏房為鄰,品流亦較為複雜。
AVA62左右兩旁被店樓夾實。樓下的商舖多為食肆及售賣日用品,對面有超級市場,寶靈街商販攤檔亦在附近。而由佐敦港鐵站前往樓盤約需步行5分鐘,如到柯士甸站約步行10分鐘。如計生活基本配套及交通,AVA62尚算方便。不過,AVA62對面的地舖,就是一間香莊,主要售賣元寶蠟燭香及紙紮祭品,個別住戶或有避忌。而項目毗連的上海街64至66號正進行單位裝修工程,準備改裝為劏房出租。據該舊樓外牆的廣告顯示,大廈正招租,有套房、梗房甚至床位出租,月租1,000元起,即AVA62日後與劏房成為「隔離鄰舍」。此外,上海街眼見有不少內地新移民及南亞裔人士出入。有附近街坊表示,近年有大量南亞裔人士聚居附近劏房,擔心會令治安變壞。至於在佐敦道前後的一段上海街,一向有不少夜總會等娛樂場所。而AVA62大部份單位為開放式設計,由於單位面積太細,花灑、洗手盆及馬桶屈就在一個廁所內,設計尤如公屋單位。其中花灑就在洗手盆對面,沖涼時難免會濺濕洗手盆及其組合鏡櫃,故發展商附送的組合鏡櫃利用防水物料製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3/19331062
新地申強拍灣仔舊樓
1 :
GS(14)@2015-10-14 02:51:31【本報訊】市區舊樓有價,兩項市區舊樓被申請強拍,其中由新地(016)及有關人士持有89.86%業權的灣仔祥樂大廈申請強拍,項目估值約8.2億元。另外,德祥地產(199)持有93.33%業權的土瓜灣炮仗街41至45號亦申請強拍,項目估值近1.4億元。舖市吹淡風,資深投資者譚伯榮罕有地連環沽貨,套現預計共1.3億元,包括2004年以2,400萬元買入的銅鑼灣新會道4號地下,面積大約2,000方呎,以約7,000萬元沽出,賬面賺4,600萬元。以及2010年以2,700萬元買入的九龍城衙前圍道70至72號地下,以約6,000萬元沽出,賬面賺3,300萬元。
石門地周五截標
此外,政府本財政年度首幅推售的商業用地沙田石門安耀街地皮本周五截標,地盤面積約18,299方呎,以地積比率9.5倍計,最高可建總樓面173,839方呎。市場估值約4.43億至6.95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為2,550至4,000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3/19331070
深水埗舊樓三年蝕五百萬
1 :
GS(14)@2016-01-15 17:23:51【本報訊】樓市向下,連市區舊樓亦見蝕讓。深水埗福榮街一幢樓齡逾80年的三級歷史建築戰前舊樓,剛以3,923萬元全幢易手,原業主持貨三年多竟要勁蝕逾500萬元。
地舖租予維記咖啡粉麵
上址為深水埗福榮街62號全幢,樓高4層,總面積約2,406方呎,建於1933年,樓齡已達83年,地下為商舖,樓上為住宅,屬戰前騎樓式唐樓建築風格,樓宇外牆有多款圖案設計。物業地舖現由半世紀老字號、靠豬膶麵起家的維記咖啡粉麵租用,月租約7.7萬元。全幢物業以3,923萬元售出,呎價1.63萬元。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物業原由朱姓家族持有,在1971年以15萬元購入。其後在2012年底獲一名曾姓投資者斥資4,218萬元買入,樓價暴升280倍。不過,物業於2014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難以拆卸重建,去年底曾擬將地舖及樓上單位分拆出售,地舖曾叫價約3,000萬元,最終全幢售出。單以成交價計算,賬面已要蝕295萬元,連同印花稅、代理佣金等,勁蝕逾550萬元,損手約13%。此外,銅鑼灣波斯富街54號7樓後座單位,實用約361方呎,以1,000萬元由百力國際有限公司購入,呎價2.77萬元。原業主於1964年以2.15萬元購入,去年由遺產管理人接手物業,隨後售出,物業51年升值997.85萬元或464倍。另外,裕泰興家族成員羅守輝及有關人士,以5,000萬元售出灣仔道133號卓凌中心停車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15/19452714
揭半山舊樓收購內幕 「釘王」持貨廿載不相讓
1 :
GS(14)@2016-01-20 23:46:122016-01-13 EW
近期樓市確立轉勢下,部份高齡舊樓依然有運行,變身搶手貨。
港島半山羅便臣道豪宅地段,近日有個單位高價易手,樓齡六十二年,毗鄰高廈屹立,缺乏重建價值,仍然不愁買家,成交價創同廈新高。原來,當中大有內幕,該單位所位處物業,相當有來頭,早年已被發展商恒基斥資購入一伙,為收購揭開序幕,業界俗稱「儲樓」,投資者更聞風而至,紛在此「落釘」,博取日後高價收購。
不過,基於「釘王」不相讓,加上當年須集齊百分百業權,才能拆樓重建,遠較現時困難得多,收樓最後功虧一簣。但持貨逾廿載仍未離場,舊樓至今仍受追捧。同樣例子,亦見於九龍旺角彌敦道核心段,一幢「迷你舊樓」,恒基曾着手收購,眼明手快的投資者,更如火如荼進駐,但最後收購不成,恒基在毗鄰發展全幢寫字樓,放棄這個迷你地盤,並意興欄柵蝕讓所購入的單位。雖然如此,該舊樓現時已變身「樓上舖」,收租可觀,買賣亦有價有市。
港島半山羅便臣道四十九B一個低層唐樓單位,近期透過黃開基拍賣行推出,物業於一九五三年落成,實用約一千一百零一呎,開價一千五百八十萬元,雖然多次拍賣,皆未到業主意向價,拍賣場上賣不成,惟準買家極具誠意,私下透過代理與業主協商,最終單位減價一百萬元成交,作價一千四百八十萬元,成交價及呎價皆創下同廈歷史新高。
名人業主星光熠熠
現場所見,羅便臣道四十九B舊樓,與四十九C共用同一條樓梯,樓高四層,共有八伙。舊樓保養得宜,體面地在這豪宅區屹立着,盡管毗鄰高樓林立,旁邊慧豪閣樓高廿九層,不過,基於附近植有樹木,由該易手的舊樓單位外望,窗外一片綠,環境清幽。
該舊樓高價沽出,吸引區內代理注意力。有代理透露,買家並非收購財團,而是對舊樓情有獨鍾的用家。
過往,該幢舊樓曾被財團吼準,發展商恒基曾於一九八八年購入四十九C低層單位,作價三百三十萬。區內代理透露,是次收購價屬無溢價交易,以市價吸納,現已持貨逾廿年。
「當年,恒基希望將四十九B、C連同後面的華麗閣(干德道二十六至二十八號)捆綁式收購,合併羅便臣道四十三號至四十七號(現址慧豪閣)發展,擴大地盤,但因為收唔齊,最終被迫放棄。」
「住得起該地段,非富則貴,大多數專業人士,包括資深投資者及測量師,他們計算重建地積比,知道發展商獲利幾多,開價時爭取最大利益,大家傾唔掂數。」區內地膽說。收樓未竟全功,恒基於是將羅便臣道四十三至四十七號地盤自行發展,所落成的慧豪閣,一及二座,分別均高二十九層,於一九九四年入伙,涉三百三十六伙。
慧豪閣最新成交為二座高層E室,實用六百九十八方呎,去年十月以一千五百四十八萬元成交,呎價逾二萬二千元。「呢度係半山,越高景觀越靚,自然越值錢。慧豪閣設有兩個入口,一個羅便臣道,另一個干德道,由於後者較高,項目落址干德道,馬上升值不少。因此,慧豪閣登記地址為干德道二十二號。」
於區內重建慧豪閣後,恒基再沒有繼續收購毗鄰的羅便臣道「舊樓遺孤」,惟所持有的四十九C一個低層單位,至今仍未脫手。區內代理表示:「呢度舊樓單位間隔實用,樓底高逾十一呎,一向好好租,只要執得企企理理,月租可收四萬元。但租客很長情,住開唔捨得搬,起碼四、五年沒有盤源放租。」
由於租賃市場暢旺,資深投資者關秩安於二○○八年以公司名義購入四十九C高層單位,成交價七百萬元。關氏活躍於樓市,不但是投資者,還晉身物業發展,更於一二年參與汀九金臻十三幢洋房發展。
該幢舊樓亦吸引名人,歌星李玟(本名李美林) ,皆同姐姐李思林等人,於二○一一年以聯名方式,購入羅便臣道四十九號B單位,作價一千三百九十八萬元。李氏姐妺八五年由港移居美國,當年李玟才九歲,二千年她因為演唱《臥虎藏龍》主題曲,成為首位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獻唱的華語歌手。區內代理表示:「外藉人士特別鍾情半山唐樓,李氏姐妹洋化,當然不例外。」
旺角舊樓「釘王」落戶
旺角彌敦道區內商廈林立,旺段地鋪更聚集珠寶店,包括周大福於該地段有三分店,舖址很接近,分別是彌敦道五百八十號、五百九十四號及六百○一號,六福及周生生亦有分店,還有近日才開張、來自上海過江龍老鳳祥。在此黃金地段卻有碩果僅存的舊樓,分別為位處彌敦道五百八十一、五八一A至五百八十三號,三小幢「迷你舊樓」樓高各五層,沒有電梯。
記者現場所見,彌敦道五八一號地舖,由中興表行承租,樓上住宅都變「樓上舖」,租戶包括眼鏡店、潮流服飾店,健身室、食品公司及紋身店等。區內代理說:「該地段地舖動輒月租數十萬元,小商戶都上樓去,該舊樓單位每個約一千呎,月租兩至三萬之間,容易負擔。」至於彌敦道五百八十三號地舖,面積一千呎,連七百呎閣樓,現時交吉,以三十萬招租。
恒基罕見蝕讓離場
該兩幢舊樓共有十六個單位,根據土地註冊署紀錄,當中十五個,於一九七七年來陸續由個人名義,改為由公司持有,「落釘」意味濃厚。買家皆是地產界的「明星」,代理對他們啷啷上口:「楊渭生除了好買舖,更專吼舊樓,有時『落釘』,有時則大手購入,然後高價賣予發展商;還有盧華,專收舊樓,幾乎舊樓都見他的踪跡,去年還申請強拍石硤尾舊樓。還有何伯陶來頭勁,他曾是周大福董事,亦頻頻買舊樓。」
消息人士續說,恒基亦早於八十年代吼準彌敦道五八一至五八五號舊樓,佔地約七千呎,由於舊樓「釘王」聚集,最後只成功併購其中的五八三A及五八五號,佔地約四千方呎,於一九九六年落成商廈富時中心。
在富時中心落成前,恒基曾於一九九○年三月,購入五八三號二樓單位,惟持貨十六年,最終於二○○六年,以一百四十六萬蝕讓,買家豐協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為何伯陶及家人。
雖然恒基早已退出收購,根據土地註冊處及公司註冊署資料顯示,近年,五八一至五八三號舊樓已「貨源歸邊」,由何伯陶及家人持有的四間公司,包括銘才發展及彩霸發展,自從一九八九年,直至最近的二○一三年,多番收購舊樓,目前持有十個單位,佔業權逾六成。當中亦不乏高價購入。二○一三年八月及九月,一口氣以二千萬元,購入五十三號兩個單位,「該舊樓每個市值約六百萬元,成交價遠高於市價。」區內代理說。原業主則為楊渭生,於二○○八年以約七百萬元購入兩單位。
羅便臣道49B及49C資料
建成年份 1953年 單位數量 8個 單位面積 約1101方呎
落釘投機者成本倍增 強拍下調門檻至八成
自從一○年四月,政府降低強拍門檻,將樓齡逾五十年的舊樓,強拍門檻由逾九成降至逾八成,令財團收樓難度大為減少。
雖然如此,以目前的狀況,半山羅便臣道及旺角彌敦道舊樓,依然不符合強拍要求。羅便臣道四十九B及C,八個單位業權各佔八分一業權,假如要達致強拍門檻,財團需購入任何七個單位,不過,現時該舊樓業權分散,分別由八名業主持有。
旺角彌敦道五百八十三號,地舖佔比七分之二,其餘單位各佔七分之一,現時何伯陶等人已持有四個樓上單位,即近六成半權,即使再購入一個樓上單位,亦未到達強拍門檻,必須購入地舖,方可成事。
至於彌敦道五百八十一號地舖,業權比例重,該地舖由宏安集團有關人士持有,佔全幢五成業權,樓上十個單位各佔二十分之一。消息人士透露,地舖業主與何伯陶關係好,不排除合作發展,何氏現時持有全幢三成半業權,不排除日後繼續收購,日後或有統一業權的時候。
撰文?地產組 攝影?地產組設計?林彥博
舊樓重重包圍 景觀欠佳
1 :
GS(14)@2016-01-22 01:43:02【附近環境】被超過十幢舊樓重重包圍的西半山帝滙豪庭,周遭屋苑部份樓高達38層,估計大部份中低層單位住戶景觀與海景絕緣,僅有高層向東的A或B室住戶有機會透過薈萃苑及樂怡閣之間的罅隙享受窄角度海景。記者昨午到羅便臣道23號帝滙豪庭工地實地視察居住環境,建築工程仍處於起步階段,未見外貌雛形。現場舉目仰視,地盤各方被超過十座樓宇包圍,大部份樓宇樓高超過廿層。例如帝滙豪庭前方嘉兆臺及豪景閣樓高介乎24至38層,即使建築師於帝滙豪庭設計成鷹翼式,將單位側向東或北避免直視嘉兆臺,但仍無法解決單位景觀面壁、住戶私隱度欠佳的問題。即使景觀相對開揚的高層A及B室,日後仍只能夠從舊樓間中觀賞到窄角度維港景觀。對比同區現樓項目Cluny Park及璈珀,部份低層單位亦能夠享受到開揚西區海景,帝滙豪庭景觀上輸一大截,相信亦是後者開價相對較低的原因之一。
車位不足 位處名校網
帝滙豪庭提供70個住客車位,對比單位數目未達戶戶有車位。無法購得車位的住戶出入要靠專線小巴或巴士,至於沿半山扶手電梯由香港站步行至項目所在位置需時約20分鐘。項目位於名校區,屬11小學校網,包括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嘉諾撒聖心學校及嘉諾撒聖心學校等,至於中學則歸屬中西區校網,涵蓋英皇書院、聖保羅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1/19460278
九龍城舊樓放售 估值逾3億
1 :
GS(14)@2016-06-20 05:42:16【本報訊】豪宅屋地受追捧,呎價屢創新高,由老牌家族持有的九龍城衙前圍道57A號舊樓地盤趁勢推出放售,料市值高達3.2億元。衙前圍道57A號現為一幢3層高住宅,項目地盤面積8,092方呎,現時總建築面積約7,466方呎。原業主為黃姓老牌家族,於1963年斥40萬元購入上址,一直作收租用途。項目已有64年樓齡,但極具重建價值,優勢位於九龍城41名校網,鄰近喇沙書院。地盤最高重建地積比率為3倍,可建1幢8層高住宅,可建總樓面為24,276方呎。市場估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由1萬至1.3萬元,估值約2.4億至3.2億元。
地舖合成士多去年結業
不過,該地盤最令人充滿回憶,為曾在大門外地舖經營59年的合成士多。合成在1956年、即衙前圍道57A號落成3年後在門外地舖開業,因業主收舖為由,於去年3月底正式結束營業。據了解,該舖面積310方呎,合成在結業前月租僅6,000元,呎租19元。合成關門後,舖位已丟空逾一年,業主去年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准許地舖擬議商店及服務行業,擬租予便利店,估計租金可大幅提升逾1倍至1.24萬元。衙前圍道附近快將有新盤出售,由興勝創建(896)與陳日新家族合作的嘉林邊道11號The Grampian,共有14個單位,實用2,077至2,134方呎,已獲批預售,或下月現樓形式發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20/19661361
金魚大王家族沽旺角舊樓升4,317倍
1 :
GS(14)@2016-09-17 17:48:54【本報訊】市區舊樓有價,消息指出,旺角通菜街204號龍普樓全幢,剛以約9,500萬元易手,原業主家族持有68年,升值4,317倍。龍普樓全幢共9層高,於1968年落成,地下及1樓為舖位,2至8樓為住宅,舖位面積約1,200方呎,住宅每層約700方呎,總樓面約6,100方呎,以成交價約9,500萬元計算,呎價約1.56萬元。據悉,物業由「雷強水族行」雷氏家族持有,早於1948年以2.2萬元購入,曾於六十年代重建成現有建築物,撇除重建成本等因素,物業68年升值9,497.8萬元,升幅超過4,300倍。「雷強水族行」於1955年由已故「金魚大王」雷治強於上址創辦,為金魚街首批商戶之一,多年來「雷強水族行」一直自用舖位,樓上住宅收租。據了解,是次舖位將由原業主售後租回,以市值租金計算,料月租逾16萬元。雷治強在2006年去世,業務已由第二代打理,集團的內地業務更於上海上市。雷氏家族目前仍持有同區西洋菜南街244號地舖至1樓,於1971年以43.5萬元購入,估計市值已升至逾8,000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7/19772933
虛構業主授權 舊樓驚現假管委主席
1 :
GS(14)@2016-10-10 00:39:40【本報訊】樓齡52年的灣仔金禧大廈,有小業主揭發大廈法團前任管委會主席,4年前涉嫌謊稱獲大廈業主授權為代表,參選管委會。惟虛構身份遭踢爆後,該名主席隨即「潛水」留下爛攤子。大廈近月改選新一屆管委會,新委員接手後,發現法團問題越揭越多,包括多項重大工程出現可疑單據。新法團曾向民政處求助,卻反被指點自行尋求法律意見。金禧大廈上任法團主席嚴珍,早於10年前利用非牟利物業顧問組織身份,進入金禧大廈為法團任義務顧問。4年前大廈改選法團管委會,嚴以大廈一個單位授權代表身份參選,並當選主席。惟嚴上任後,大廈即要夾錢進行多項維修工程,令其他業主起疑。有小業主遂向被指授權嚴的單位業主查詢,業主根本沒有授權嚴珍為代表。事件揭發後,嚴未有再露面。
民政處被指坐視不理
管委會8月底改選,新任法團接手後,揭發更多問題。按法例規定,卸任法團成員須於14天內交出所有文件,但新法團指對方一直推搪,至今無法交收。新法團只從管理公司獲得少量近期賬目,惟發現多項重大工程有可疑單據,數以萬元計支出只有手寫「白頭單」,單據金額又與支票簿票根紀錄不符。追查後,大廈過去6年一直違規,未有聘請會計師審核賬目。新任管委會委員胡太及李女士批評,上屆法團開支紀錄有如「天馬行空」,雖向民政處求助,但對方反要求自行找法律意見,質疑當局坐視不理「玩死小業主」。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發言人趙恩來指,《建築物管理條例》不涉刑責,有如「無牙老虎」,業主即使發現法團違例,只能入稟土地審裁處提訟,促當局盡早檢討法則。民政事務總署稱,當局已向法團及業主提供意見及協助。■記者鄭啟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08/1979471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