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為搶並購排名 投行爭搶國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38

QQ圖片20141229101158

亞洲的並購排行榜成為了銀行競爭的戰場,各家銀行都在爭搶,誰在中國國企改革中提供了最多的服務。

中國龐大的國有企業改革為投資銀行家們提供了獲得不菲收入的機會。7月,中國政府宣布計劃提高國有企業效率,改善治理,而在這個過程中,私人投資將發揮關鍵作用。

中石化以174億美元出售其零售業務30%的股權,而中信泰富則增發和配售新股共約370億美元收購母公司所有資產,中信集團借殼在港上市。然而,數據整理機構和銀行之間就這兩個業務中,銀行究竟提供了多少服務存在爭論。

爭論的核心是銀行們究竟提供了多少咨詢服務。今年各家銀行在全球並購排行榜上的名次將由此決定。舉例來說,如果中信的業務被從Dealogic的並購排行榜(亞太區不含日本排行版)上去除,那摩根士丹利的排名將由第四名降至第六名,並將失去近1/4的受認證業務量。同樣的,如果中石化的業務不被計算在內,高盛的受認證業務量將從177億美元下降至34億美元。

花旗是唯一一家排在前四、卻沒有參與中石化、中信業務的銀行。花旗排在高盛之後,位列第二,領先於美銀美林。

香港交易刊物Finance Asia表示,挑戰的一部分是確定銀行完成了哪些真實的咨詢工作。

亞洲的許多交易由商業大亨和國有巨頭事先安排,這讓銀行家的職責更像實施,而非公司戰略。銀行家抱怨稱,這將影響企業願意支付的傭金。

一位資深的並購銀行家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如果你已經明確知道自己將要做什麽,你就不需要為最好的建議付費。

不過,如果是跨境的並購業務,那企業將支付傭金,並對建議表示感謝。

最近的中國企業跨境並購業務包括聯想斥資23億美元購買IBM的服務器業務,以及其29億美元對摩托羅拉的並購。

新加坡華僑銀行對香港永亨銀行的並購也被認為是“適當”交易的典範。

不過,淡馬錫斥資57億美元對屈臣氏進行購買則是一個不那麽“適當”的例子。

幾日之內,屈臣氏就改變原先在香港和倫敦上市的計劃,轉而將股份出售給淡馬錫。這其中,公司高層可以起到了比銀行更大的作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