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前,本刊專欄「壹計就明」一篇文章「雨潤的幾個疑點」,拆解雨潤近年業績如何大走樣兼不合理,不但會計界拍手讚好,更觸動部分讀者的神經。不久之後,本刊收到內地線人報料,踢爆雨潤過去幾年在內地狂燒錢起廠房,當中不少是「假大空」項目。為此,上星期本刊記者根據線報,北上直擊雨潤位於江蘇泗陽及遼寧建昌的兩大「代表作」,其間取得機密合同,揭開雨潤大興土木背後另有盤算。事實上,由基金愛股淪為殘股的雨潤,一直死而不僵,不時藉內需概念炒起。大股東祝義材表面上退出公司,其實仍牢牢掌握著這個「提款機」,更「揸乾」雨潤之名,在內地「東征西討」,發展私人養豬及地產項目,這正是內地劣質民企的典範。豬肉佬和豬肉股,都要一鑊熟!造假 自設廠房,從事豬肉加工的雨潤,近年在內地「大興土木」,而且大多在偏遠地區。其中,位於遼寧建昌的加工肉製品廠房,距離瀋陽四至五小時車程。該縣發展落後,位於郊區的雨潤廠房,四周被荒地包圍。「雨潤專選偏遠城鎮,因為這些地區的官員,為吸引雨潤這種大公司來投資,不但地價非常便宜,還有佔投資金額百分之十的大額補貼。」與雨潤有多年生意來往的線人陳先生表示。 作大數呃地呃補貼 建昌廠房取名「福潤食品」,由雨潤旗下子公司南京雨潤食品持有六成六股權。該廠一一年動工,但翌年即因爆出拖數糾紛而停工。本刊取得一份雨潤提交予當地政府的「工程結算資料」,指廠房面積約九萬一千多平方米,建設所需資金達一億五千多萬元人民幣(下同)。而建昌縣所屬的葫蘆島巿,政府的網站亦指建昌福潤總建築面積達九萬多平方米,與資料吻合。現場所見,福潤廠房外牆已近完工,但眼見的面積比宣稱的面積要小得多。原來,根據另一線人李先生提供的一份雨潤與承建商簽署的「工程施工合同補充協議」,工廠的實際建築面積,只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所需資金亦只是五千三百萬元,規模比雨潤宣稱的「縮水」超過一半。李先生解釋:「雨潤故意對外報大數,一來可以為官員製造政績,吸引他們拍板通過項目;二來規模和投資額夠大,才可以低成本拿地,及取得更多政府補貼。待項目落實後,實際建廠之時,便私下與承建商訂立新的協議書,削減面積及投資額,減省成本。」雨潤以虛假資料,拿取巨額補貼,最後落入何人之手,不得而知,上市公司的資金投放在此等項目上,作為雨潤的投資者,卻被蒙在鼓裡。廠房仍未完工,代表雨潤監工的項目經理焦方波卻十分緊張,看見記者等人在廠房外拍攝,竟帶領十多人驅車前來,二話不說即圍毆記者,並搶走相機。記者力爭下,才取回相機,但記憶卡卻被偷走。行兇者臨走前更指:「把相機還給你們,已經算對你們好了!」 大白象 雨潤不但在投資金額上報大數,近年更有廠房如同荒廢,使用度極低。位於江蘇泗陽的工廠,便是其中一個代表作。泗陽縣距離南京約三小時車程,位於郊區的「泗陽福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也是由南京雨潤食品持股九成。該廠房約於○九年落成,一二年時,泗陽福潤在縣政府網站表示,廠房建築面積為六萬七千平方米,擁有三百名員工。但有份承建的建築商陳先生指,廠房落成後根本從未正式運作,「以前只有幾個雨潤建築部的人看守,近來才有些員工進去做點生產,給來參觀的領導看。」 廠房如同荒廢 現場所見,廠房正門外雜草叢生,亦無看更把守,驟眼看似廢棄多年。走進廠房,偌大的屠宰間沒有運作,空無一人,不見有豬,連電燈也沒開。生產線的組件佈滿灰塵和蜘蛛絲,現場昏暗靜謐,十分詭異。繞到廠房後方的豬隻待宰間,有四位工人正在趕豬隻入欄,數一數,不夠六十隻。有員工表示,泗陽廠房屬於高規格的標準廠房,「這裡最高可以日宰一萬頭豬,現在每天只殺二百頭,因為賣不出去呀,(廠房)完全是浪費了。」該員工透露,一直想來港上市的萬洲國際(前稱雙匯),是雨潤強勁的對手,「現在是給雙匯壓著打,像超巿這些大戶,一般都向雙匯拿貨。」在空蕩蕩的工廠走了一圈,遇到的員工,僅有二十來人。 如此景象,相信在雨潤各地廠房均可看見。根據年報,雨潤上市後一直不停建廠。○七年,雨潤的屠宰產能為一千四百萬頭。○八年起,產能每年以兩成三至四成二的幅度增長。去年底,雨潤年屠宰產能達五千五百多萬頭,但奇怪的是每年屠宰量僅約一千頭,即產能使利用率僅百分之十七點四。陳先生批評雨潤根本無利可圖:「行內人都知道,產能使用率要超過百分之五十,才有盈利。」一○年,雨潤的純利創新高,達二十七億多港元,但之後產能大幅增加,一二年卻錄得六億元虧蝕,去年的純利亦只有四千四百萬港元。撰寫「雨潤的幾個疑點」一文的資深會計師鄔碩晉亦指,雨潤連年擴展產能的做法,根本不合常理,「正常嘅廠佬會算死草,每個地方都計到盡、用到盡。但雨潤嘅原有產能都未用得盡,就去擴建,累計用咗九十一億港元,但對盈利能力一啲幫助都冇,真係難以理解。」類似雨潤這類「製作」燒錢項目,而又能香港掛牌的民企,為數相信不少。錢到了哪裡?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掏空 事實上,雨潤的興衰,一直由大股東祝義材一手操控,當正公司是「提款機」。○五年十月上市的雨潤,受惠內需概念,獲瑞信、瑞銀、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基金熱捧,股價節節上升。這段時期,祝義材透過賣舊股,套現超過六十六億元,持股量由五成三減至不到兩成六。之後,雨潤股價由一○年近三十三元的高位,不斷尋底,祝義材遂使出另一招吸水大法。一二年,他被踢爆懷疑擅自挪用雨潤五十億元資金去投資地產,七月辭去主席職位,改任榮譽主席,並聲稱淡出雨潤業務,但其實,他有後著。同年底,祝義材與雨潤簽訂協議,於一三年至一五年間,向雨潤出售私人養殖的生豬,交易總金額近二百二十億港元,被巿場質疑有關採購價值過高。 「雨潤」之名,被祝義材「揸乾揸淨」,最後一著是發展他的地產王國夢。現時,他持有於上交所上市公司的南京中央商場約七成股權。不過,近年受內地調控政策影響,公司多次傳出財困消息。資料顯示,公司去年現金流錄得淨流出七億三千萬人民幣,總負債更高達一百億人民幣,負債比率高達九成。水緊的祝義材,自一二年八月起,前後五次將手上的中央商場股份,抵押給銀行及信託公司。「他的股份,百分之九十九都抵押了,這是公開的秘密。」線人陳先生透露。 埋堆李源潮 由豬肉佬變身地產大亨,祝義材一直都是靠雨潤這個生招牌,為私幫生意攞著數。近年新建的項目中,部分是他的私人工廠,卻與上市公司項目包裝在一起。以記者到過的建昌縣項目為例,該項目其實有三間廠,都打著福潤的「名號」,但其實只有福潤食品屬於上市公司,另外兩間——福潤禽業食品及福潤牛業加工,都是祝的私人公司。「雨潤有好幾個這種三合一或四合一的項目,能拿到的地或補貼便更多。建昌三個廠房建在一起,將來投產時,就算用了上巿公司的人手,去運作三個廠房,也沒人知道。」李先生指。雨潤到處「霸地」,目的並非只為起廠,「投不投產不重要,塊地曬幾年後,待該區發展城鎮化,便可耍手段更改土地用途,拿來做房地產。」祝義材善於拿政府補貼「自肥」,而他與政府的關係,亦十分密切。據他身邊人士透露,在江蘇省發跡的祝義材,當年全靠與當地政府打好關係。現任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曾任江蘇省省委書記,與祝義材老友鬼鬼,「祝義材有李源潮手機號碼,打個電話就能找到人。」一三年,李源潮「升呢」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更帶挈祝義材獲當時快要卸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接見。 雨潤玩完 已被「掏空」的雨潤,差一腳就冧棚。一二年開始,公司營業數字急劇轉差,該年更勁蝕六億港元,一三年雖賺四千四百萬,但扣除政府補貼七億元,其實倒蝕六億六千萬。有中資分析員指,雨潤多年來的業績均異於同行:「雨潤早年毛利率一直高過雙匯達四、五個百分點,已經好神奇,一二年突然勁蝕六億,話係瘦肉精事件拖累,但雙匯係冇事喎!」他指聽聞雨潤仍要減價賣豬肉,「產量亦跌緊,所以今年仲未係最壞嘅時期。」表面上,祝義材已淡出雨潤,但知情人士透露,現任主席俞章禮及首席執行官李世保,都是祝的馬仔。根據內地公司註冊資料,俞李二人為多間祝義材私人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另一奇怪的是,雨潤財務總監職位一直懸空,似乎無人敢「孭飛」。看來,真正的「財政總監」,應該靠雨潤「生財」的祝義材。 | ||||||
授權空襲伊拉克約一個月後,奧巴馬昨晚講話明示,要開始空襲敘利亞,以此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但有分析人士警告,IS的野心絕不僅於敘伊兩國,其最終目的是全球最大儲油國沙特的油田。(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全球能源資訊網站OilPrice駐貝魯特中東問題政治分析師Claude Salhani認為,對IS來說,敘利亞和伊拉克是起步的好地方,但要生存下來,發展壯大,他們別無選擇,唯有把終極目標設為沙特的油田。
而且,IS不只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控制沙特的油田正是眼下IS推進戰爭的方向。
Salhani指出,追根溯源,IS脫胎於基地組織。他們很清楚,要成為中東地區長壽的宗教、政治、經濟和軍事實體,就必須遵循當年基地組織頭子本拉登設定的目標,推翻沙特王室的統治。
IS明白,只有把沙特劃入他們夢想中的伊斯蘭帝國“哈里法”(caliphate),控制沙特的油田,才會有安全感。有鑒於此,Salhani預計IS接下來會采取以下兩步驟的行動:
1、奪取穆斯林世界最重要的國家:沙特。
假如IS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挑起的戰爭吸引了數萬年輕的穆斯林參戰,那麽IS要爭奪伊斯蘭的兩大聖城麥加與麥地那,加入IS的年輕穆斯林很可能多得多。
2、與可能制止其奪取沙特油田的超級大國美國一較高下,最終攻占其他海灣國家。
雖然美國已經決定打擊“每個角落存在”的IS分子,但Salhani預計,
“即使美國可以擊敗IS的武裝力量,任何勝利都只會曇花一現,因為最終美軍會撤離,IS殘部將從各自的藏身窩點冒頭,蠢蠢欲動,就像薩達姆倒臺後他們做的那樣。”
“事實上,美國的幹預甚至會激起阿拉伯世界對整個西方、尤其是美國更大的敵意。一切猶如昨日重現。”
本月9日,哈佛大學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研究員Nawaf Obaid和伊斯蘭研究機構King Fais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的研究主管Saud al-Sarhan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沙特是能真正有效打擊IS、並且其他穆斯林會感到其打擊方式合法的國家。
兩位研究者駁斥了一種認為沙特創造了IS並為其融資的普遍觀點,他們寫道:
“沙特不是IS的源頭,而是該組織的主要目標。”
“沙特的領導人擁有形式獨特的宗教聲譽與合法性,所以,假如他們要剝奪IS恐怖分子那套意識形態的合法性,會比其他政府有效得多。”
上月底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美國官員將IS稱為已知的最富有恐怖組織,其主要斂財手法之一就是,在其控制的敘利亞和伊拉克地區掠奪石油再倒賣。
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透露,伊斯蘭國控制伊拉克北部七座油田和兩家煉油廠,敘利亞東部十座油田中有六座為其掌控。IS控制約60%的敘利亞油田和伊拉克的許多產油資產。
從這個角度看,IS不斷進犯敘利亞東北部和伊拉克北部絕非巧合。IS無疑野蠻又兇殘,但首先它是一家商業計劃詭計多端的恐怖組織。
占有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油田已經讓IS坐擁充裕的收入源,現在該組織已經孤註一擲。從這個角度看,說IS覬覦沙特也不能算空穴來風。
下圖可見一名IS分子手持旗幟,上書“我們不是在邊界,我們在沙特,這是我們的土地”。
過去幾周股市重現大起大落,而下周二至周三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又將給市場帶來考驗,因為過去一年來,隨著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增加,標普500一路上行。如下圖所示,聯儲提供流動性的QE項目和資產價格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市場動蕩之際,如果美聯儲決定結束本輪QE,國內市場和經濟是否安然無恙?結束QE會不會啟動更大規模的市場調整?近來美聯儲高官和一些評論人士圍繞是否應該本月就結束QE展開討論,主要涉及以下五大問題:
1、美聯儲高官:經濟和就業預期未變,美聯儲應如期撤銷QE。
美聯儲下屬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本周說,除非“出了什麽戲劇性事件”,否則美聯儲就應該如期結束本輪QE。Rosengren近幾年是積極鼓吹強力貨幣刺激的高官。本周他說,另一位美聯儲地方聯儲主席——聖路易聯儲主席James Bullard提出的計劃支持力度有限。Bullard認為,今年11-12月應該每月保持購買150億美元資產,今年不要結束QE。
Rosengren認為,美聯儲的QE已經達到了對外公開的目標,今年9月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達標,他的經濟預期也未改變,就業市場會持續好轉,所以他很放心本月末宣布結束QE。
2、知名評論人:美聯儲還不該結束刺激。
知名政經評論家Danny Vinik在雜誌《新共和》上撰文指出,去年美國經濟確實已經好轉,美聯儲有理由讓貨幣政策更趨正常,可經濟還遠未達到全面就業,薪資增長幾乎還和通脹水平一致,等於並未有實質性增長。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上個月還有惡化跡象,中國、日本和歐元區經濟增長都在放緩。投資者擔心,如果經濟放緩,全球決策者、特別是歐洲央行不會積極收緊貨幣。經濟學家也無法確定,目前已經蔓延到歐美的埃博拉疫情會怎樣影響經濟。
3、投行:要避免市場動蕩,全球央行每季度得投入2000億美元流動性。
華爾街見聞上周文章提到,花旗預計,央行的零刺激意味著投資級債券利率增擴50個基點,股票的季度跌幅略超過10%,全球央行目前每季度需要投入約2000億美元才能避免市場大拋售。花旗認為,資產價格泡沫不是央行最擔心的,央行更擔心重陷經濟衰退,他們幾乎別無選擇,唯有繼續寬松。
美銀美林的策略師預計,美股如果再跌10%,可能美聯儲就要推出第四輪QE,因為以往就有先例。2010年和2011年,美股分別大跌11%和16%,美聯儲都啟動了QE。
4、業內評論者:QE激化國內的不平等問題
上周五美聯儲主席耶倫演講時提到,近來美國不平等現象持續加劇,這事關重大。曾是華爾街高級並購投資銀行家的William Cohan在《紐約時報》撰文稱, 耶倫強調了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但她忽視了,從很多方面看,美聯儲的超級寬松都在讓這一問題惡化。
Cohan認為,QE讓窮人更貧窮、富人更富有。美聯儲故意壓低利率,那些可以利用超低利率獲得融資的人就可能得到超出以往的回報。
5、資深記者:全球經濟遭到極大破壞,可能需要永遠推行QE。
英國《每日電訊報》國際商業編輯Ambrose Evans-Pritchard預計,如果各國政府過早撤走刺激,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將遲早重演。
除了經濟蕭條,市場崩潰也是Evans-Pritchard預計的後果。它體現在全球壓力中,因為目前所有工業國家都在避免通縮的陷阱,那是我們應該未雨綢繆的心理門檻。那是經濟學上的十八層地獄,會迫使人放棄一切希望。
而如果相信下周美聯儲會決定如期結束QE,也許必須小心市場拋售。如下圖所示,9月底以來,標普500的漲跌都和美聯儲官員當前的貨幣幹預QE有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我是李亞鵬,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創業者。”今天上午,在2014黑馬創交會上,黑馬營企業——大家寶合夥人李亞鵬登上前臺,講述自己的創業感悟。真誠平時的語句,感動得臺下很多正在創業路上的鼻子酸酸,李亞鵬自己也一度眼角紅潤。他坦言,創業是人生的終極旅程,途中會遇到很多幹擾,但無論善意惡意,這都註定是一場孤獨的旅程。
以下為新鮮出爐的點評實錄。
賣門票讓我賺到人生第一個4萬
李亞鵬:很抱歉!今天的時間有點晚了,耽誤大家吃飯,但既然有這個環節,我還是要在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今天站在這個舞臺上跟以往的感覺非常的不同,這是我第一次跟如此多的創業者們共聚一堂。
請允許我介紹一下我自己,也許是另外一個李亞鵬,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創業者。
我從小跟我工程師父親學習無線電,到了高中我是一個理工科的學生,我90年報考了哈爾濱工業大學,但命運的改變我走進了電影學院表演系,那個時候我們是一個很單純但又極富激情的年代,那是一個屬於搖滾樂的年代,所以我也是搖滾樂狂熱的愛好者。
92年我借了一點生活費,懷揣著一張大學的身份證,我敲了70多家公司的門,最後拿到了97000塊的資金贊助,帶著10幾個學生,在烏魯木齊市一共銷售了14萬多的演唱會門票,最終唐朝、王永在烏魯木齊成功的舉辦了兩場搖滾樂的演唱會。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賺到了四萬塊錢,後來我把這些錢印了海報和T恤衫,向烏魯木齊所有的公眾派發了。
嚴格意義上那不叫第一次創業,而是我第一次跟社會的接觸,完成了一次年輕理想的實現。
融資50萬美金創辦了第一家公司
在98年我在舊金山,恰好是在矽谷拍一個電視劇,偶然的機會我接觸了斯坦福的一些學生,他們都是那個年代第一批IT的創業者,三個月拍戲結束之後當我回到北京,帶了第一筆50萬美金融資,成立了一個以婚禮服務為核心的互聯網企業。
那時候開始我真的很忙,一邊拍戲、一邊要去公司上班,我剛才進來的時候聽見,因為我確實比你們在座很多人年齡都大,我聽見有幾個年輕人說,李總你好!說我們是從小看著你的戲長大的,我也想說,其實我也是從小被你們看著長大的。
大概在2000年拍完《笑傲江湖》之後,我說我要尋找新的人生方向,我說每年只拍三個月,剩下的時間去創業,在這10年當中我做了大概七八家企業,有影視傳媒、有雜誌、有咨詢、有旅遊,等等等等,當然在我女兒出生的時候我也創辦了嫣然天使基金、嫣然天使兒童醫院。在2012年,我也找到了我新的人生方向,在我39歲的時候,我要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動。
雖然有這麽多經歷,但很遺憾沒有更多成功經驗跟大家分享,甚至某種角度而言也沒有成功經驗值得宣講的,因為每個人不同、所處的行業不同,甚至你切入這個行業的節點不同、資源不同,等等一切,就像剛才在論壇上紅方跟藍方的辯論,我覺得辯論有價值,但讓我在這兒宣講,確實很遺憾沒有更多的閃亮點。
轉山讓我想到的那些事兒
但是,有一些感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年8月,我帶著醫療隊去西藏阿里為孩子手術,去了四天以後想去轉神山,高原反應導致我發燒,在打了6個小時的點滴之後,我決定還是要去完成我的計劃。我拖著非常疲憊之極的身體,乘車來到了神山腳下。海拔5千多米,高原反應很嚴重,我甚至不敢說話,因為我要保持自己每一絲的力氣,因為我要完成兩天的轉山之旅,這段旅程像極了我們在創業路途當中最艱難的那一刻。而我想,那一刻的感受,是值得我們記憶和玩味的。
我前兩天寫過一篇文章說,左腳、右腳,左腳、右腳,平穩住呼吸,我的目光註視著我自己的雙腳,行走在青藏高原的一條山路上,數千年來,無數的信徒曾經行走在這條山路上,來完成自己人生的一段終極旅程。
在這樣一個極致旅程當中,要想到達目標和終點,必須要學會保持自己的體力,要尋找自己的人生節奏和步伐。因為在你的兩旁,有無數的同行者,大家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在前行者,而只有我們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步伐和節奏的時候,才有可能達到我們的終點。
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有時候會有一些外界的幹擾,比如說同行轉山的人會打個招呼、吃點兒東西、甚至合影留念,但你會發現每次被打斷這樣的節奏,再次啟程的時候必須重新尋找你的步伐和節奏,你必須苛刻的要求自己,拒絕一切的幹擾,哪怕這種幹擾在你的創業或人生之路上是善意的,因為這註定是一場孤獨的旅程。
有些時候,這種幹擾會來自於我們自己,看著前後左右同行的路人,我們想去超越他,我們要加快自己的節奏,也許一瞬間我們曾經超越了別人,但是慢慢你又會發現,在超越之後,你又要重新調整你的呼吸和節奏,需要更多時間休息,而這樣一個過程中可能你再次被別人超越,而你重新回到了自己原來應有的位置上。
也許人生中根本就沒有超越,也許人生中根本就無需去超越,我們每個人只要按照自己的步伐、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慢慢的到達自己的終點。
再分享最後一個,第一次轉山、爬山,所有也有好朋友叮囑我說要帶兩個登山杖,在我極度疲憊的時候抓在手里,它打破了我的節奏成為了我的負擔。我去使用它,同樣,因為兩個手的不均勻,我沒有使用過登山杖,也依然覺得它是我的累贅。左思右想,我在決定把它扔掉之前想了想,我再做最後一次的嘗試。
慢慢的開始尋找這個感覺,我似乎找到了能夠運用它的方法,單臂向前的時候無需使力,順便把登山杖帶到前方,順勢利用推力它會幫助你向前,慢慢我找到了那個節奏,它幫助了我,它成了我轉山旅途中的一件工具。
它也許也是我們創業過程中的一件工具,創業過程中我們需要很多人、事、物的幫助,他們都是我們創業的工具。但在這里我也要提醒大家,要麽你學會使用它,要麽你要學會放棄它,每一件工具是為我們所用的,它不能成為阻礙我們通往終點的障礙。有時我們要放棄,因為註定人生之旅、創業之旅,不是一場風花雪夜。
經過很多努力,我們終於來到了山頂,對人生旅途而言,那一刻的成功不是最炫目的,因為你必須要學會如何從那個高點再安全的走完後半程,回到你山腳下起點,這才算是完成了一個真正的轉山之旅,像是一段人生之旅。
但是對創業者而言,沒有終點;對於創業者而言,我們從來不會在意階段性的成功,我們總是希望給自己梳理新的方向、新的目標,讓我們在這條道路上一直的走下去。
這是我的一點點創業感悟或者人生感悟,最後也祝願大家在各自的創業之路、人生之路上,能夠尋找到自己的步伐、節奏,堅定的朝著你們的目的走去。
(編輯:余佳瑩)
i黑馬:今年,眾多知名不知名的創業者,拿著投資人拋下的現金,跳進物流的創業大潮中。其中有互聯網出身的,有傳統物流出身的。有的是滴滴模式,重點搞空車配貨,有的是菜鳥模式,重點提升物流效率。有的天使剛融完兩天,A輪的錢就湧了進來,4-5個月時間,公司估值就到達了10億元。
試問一句,如果這還不算泡沫,那怎麽才算泡沫?當然,有泡沫也是好的,它說明物流行業的變革期真的到了。
12月6日,黑馬哥推出報道《物流顛覆者的三國殺:滴滴模式幹不死傳統物流》,采訪了幾個明星公司,如囧鹿物流、運滿滿、騾跡物流等。讀者的熱情是巨大的。眾多的創業者加進了i黑馬的創業群,討論起一個話題——互聯網怎麽改變物流行業,這個環節應該怎麽搞,那個環節怎麽搞?
黑馬哥說,莫吵了莫吵了,幹脆搞一個沙龍,不如當面吵。物流沙龍創始人潘永剛聽完很不屑,說,沙龍太小了,要搞就搞大的,搞個峰會吧,規模至少500人。
經過半個月的策劃,活動終於要落地了。1月17日,在深圳馬哥孛羅酒店。國內物流領域的明星創業公司都來了,除文章里的幾個主角外,還有神盾快運、寶供物流、易流、OTMS、綠螞蟻... ...
到現在,只差宣傳了。黑馬哥說,總不能寫篇軟文吧。那麽回歸初衷,當時寫這篇報道,最早是受囧鹿物流創始人何劍的啟發。那麽好,於是委托他寫了一篇文章,當做是發起文。(文後有報名鏈接)
文章幹貨眾多,多是何劍數年來的實踐經驗,尤其是結尾,流露出內心的真情實感。如果你是物流創業者,一定會有所觸動。
以下為具體內容,部分來自何劍與某VC合夥人的內容節選:
總有一天,互聯網會幹死物流,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滴滴模式,做空車配貨。一種是菜鳥模式,對貨車精準管控,兩種模式我都試過。
試錯空車配貨
APP空車配貨基於一個場景,貨主和司機信息溝通不暢,貨主找不到車,車主找不到貨。APP把車、貨的信息找全了,直接信息匹配,幫車找貨幫貨找車,取代配貨站,建立一個移動互聯的配貨平臺。
囧鹿網絡也是在這個背景下嘗試的,我們先把所有配貨站的貨源搬到了APP上,然後再去找車源。結果發現,大多數司機都不需要空車配貨。
今年9月,我開始找線上的車源,如配貨站和配貨APP,一共30萬條,排重後為6萬個手機號,電話驗證後有2萬多個為過期虛假,只有38000名司機真的需要找貨。
線下又是什麽情況呢?根據我們的地推實踐經驗,使用配貨網和傳統中介的司機比例大約為1:9,也就是說,大部分司機基於安全需要選擇了配貨站,通過老鄉熟人介紹。這部分司機大約在36萬左右。
兩者相加,需要配貨的貨車總數在40萬左右,而國內的貨車總數有1300萬量(公路運輸業協會),二者相差甚遠,難道其余1260輛貨車都不需要配貨?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很偶然,我在濟南一個小型物流公司遇到一個司機,他給了我第一個答案:保持足夠的待運車輛是常規做法。
那天,他要從青島空車返回濟南。物流公司老板要求12點前到濟南待運,擔心路上堵車遲到,他連夜返回。最終,他提前了4小時到達。
我就問他,為什麽要空車返回?哪怕配點貨、便宜點兒也好。他說配貨很難,還要按時到達,否則在物流公司老板心中,他的信用就會降低,別人就不找他了。司機給我的印象坦誠、踏實,值得信賴。
這家物流公司規模不大,但業務紅火,屬於小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老板的所有精力都花在找貨上,保持足夠的空閑車輛是常規做法。
後來通過分析全國的車主與貨主,我找到了第二個答案:需要找貨的司機都是淘汰運力,需要找車的貨主都是淘汰貨主。
貨車方面,全國有1300萬輛貨車,其中重型卡車有380萬輛,中型卡車為400多萬輛,它們是長途運輸的主體,大部分為個體所有,被物流公司協議使用。貨車里有分為生車和熟車,熟車更受物流公司青睞。淡季時,熟車與生車的比例分別為87.5%、12.5%。到了旺季,熟車不夠用了,與生車的比例分別為71%、29%。
司機又分為長工和短工,我在濟南遇到的那位公司就是長工,踏實可靠,是老板們喜歡的。旺季時,長工開始不夠用,於是需要很多短工。此外還有一種司機,既不屬於長工,也不屬於短工,不為物流公司接受,只能依賴配貨站,甚至配貨站都嫌棄,是司機中的遊民。我們在實踐中發現,他們在人際交往、信用等情商方面存在問題。
而就是他們,成為我們APP的忠實用戶,他們大都是淘汰運力。
以上是車的情況,現在說說貨。我們發現,主流的貨都被第三方物流和專線運走了,配貨站的貨很邊緣化。舉兩個栗子,東北一個地區玉米豐收了,本地賣不出去,需要拉到其它地方賣。玉米便宜所以運費低,大部分司機聽了都直搖頭。
江蘇宿遷有一個工廠,生產電腦包裝材料,需要把貨拉到蘇州,一車貨值8000元,產品成本6500元,正常運費需2300元,返程車1500元。一些老板告訴我,經常遇見返程1000元的車,司機走到半路被交警查了,要罰3000元並扣車一周,除非私下給1000元才放行。老板無法辨別真假,只好多付1000元。
APP的典型貨主都是這些。它們今天存在,但沒過多久就會倒閉。
至此,答案就出來了。總結一下,過去運力緊張時代,貨主需求是保障運力,是空車配貨發展的黃金時代。但這個時代是7-8年前,現在運力早已過剩,這也是行業空駛率達40%的主要原因,就沒那麽多貨。另一個原因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比如援藏物資,大量水泥鋼材運進去,再沒有水泥剛才運出來。
綜上,簡單信息匹配解決不了問題。貨主需要的是專業服務,目前,在3萬多億運費中,第三方物流和專線占了2萬多億元,貨主自己找車、辦運輸的時代已成為過去。
轉向打倒馬雲
這時該怎麽辦?只能把以前做的全部推翻,順從趨勢的創新。
在市場進化趨勢中,貨主要求越來越高,方向往門到門一站式服務靠攏。比如,德邦的價格是普通專線的4倍,但業務量仍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德邦與歐美的成熟市場是一致的,車輛均是自己持有、精準管控。
未來,我無法判斷國內市場是否會跟歐美、德邦一樣,車輛全部自己持有,但有一點我是能確定的,車輛一定需要精準管控。
實現精準管控需要大量的投入,而國內的現狀是,由於行業利潤太低——平均利潤率2.3%,98%的普通中小物流難以自我提升。德邦的高價格、高利潤,才造就了其攻城略地、高速發展的神話。
所以我們的打法是,讓98%的小物流公司,都有條件成為千千萬萬個德邦:用移動互聯網創新模式建立一個智能物流服務體系,滿足未來貨主的需求。先從中小物流公司入手,進而取得整個行業的話語權,這套模式與菜鳥物流模式相近。
琢磨到這兒,我開始敬佩馬雲的高瞻遠矚,菜鳥網絡點明了未來物流的方向。剛開始我是很怕的,擔心要跟馬雲競爭。後來我跑了100多個物流園,有一天,在跑到第50個左右時,我就不怕了。
在一個物流園僅有四面墻沒有屋頂的廁所里,我站在大糞坑旁,面對遍地的尿液,我想自己的人生怎麽如此悲催,要與屎尿為伍。
但轉念一想,突然間我不怕了,馬雲根本就不會到這種地方來,他的職業經理人也不會到這種地方來,我們根本就不在同一個世界,就像《雪國列車》里的上等車廂和奴隸車廂,就像MSN做不成FACEBOOK,我的內心從那一刻起不再恐懼菜鳥。
另外,菜鳥執行層面的第一步臭棋就給了我們機會。過去曹操需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而馬雲可以直接用商業帝國皇帝的身份號令天下:“我需要倉儲中心,付你錢,使用我的遊戲規則!”
結果現在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買了那麽多低價土地去自建倉儲中心,他放棄了制定遊戲規則的機會,與全國其他倉儲中心形成競爭。既然皇上不來統一天下號令,那麽我們就來統一。
另外,當我剛開始接觸投資人時,我小心翼翼地說著想法,他們一聽“啊?你要和菜鳥競爭,你瘋了, 我不會投你。”我回答道,菜鳥低價買地和其他倉儲現成競爭,投資卡行和其他專線形成競爭,投資日日順和其他配送形成競爭。菜鳥是一張以自我為中心的骨幹網絡,我要做的就是去中心化,我是趨勢。
投資人說,“有點意思,但是我不懂,我要想想。”再後來我說,我們會有千千萬萬個德邦,我會攜天下草民脅迫皇上,投資人說:“好,我們就喜歡賭大的!”我認為我們會打敗菜鳥,但打敗菜鳥的不是我們,是趨勢,是天下,是他自己。
而對於可能會出現的跟隨者,我們有180天的時間,我們會用好這個窗口期。我認為,我們一定會成功!
==============================================
讀完文章後,還是有必要推薦下物流論壇,是收費活動,由聯合主辦方物流沙龍評估成本後擬訂的價格,用的是五星級酒店,凡是參與者都是貴賓,並包含一頓自助餐,門票為1200元,是黑馬會員的可優惠200元。想了解怎樣加入黑馬大家庭或是想報名的,可以:
聯系人:婁子妍
微信&手機:18911527465
報名鏈接:http://t.cn/RZAkBZa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高盛再出牛氣沖天的史詩報告,對大宗商品價格的預期做出了全線下調,並且對每一種商品的市場態勢都給出了詳細分析和模型研究。如果要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那就是——2015年,大宗商品仍舊逃不脫命途多舛的周期,然而,寒冬越是肆虐侵襲,春天越是步步臨近。
華爾街見聞對這份44頁的報告總結如下:
高盛調低對礦業大宗商品價格的整體預期,原因一方面是目前正在發生以及預期還會持續的成本通縮(cost deflation)現象,另一方面是需求增長的疲軟。下圖中的資產價格預期全面下調(括號中是原預期值):
全線下調,原因何在?
高盛解釋稱,進一步看跌大宗商品的首要因素就是成本通縮,這主要是由美元強勢、能源價格下跌、輸入成本下降、以及礦業生產力改善預期等因素驅動的。
高盛對此前幾輪大宗商品周期的分析顯示,生產力方面的增長還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能夠抵消近期牛市中的效率損失(如圖)。這樣一來,工業成本曲線就將轉而下行,並趨於平緩。
此外,中國和歐洲的需求低於預期,也是高盛看跌大宗商品的原因之一。
類似的市場勢態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都有出現過,但是2014年的成本通縮速度更急,同時還伴隨著油價和外匯市場的劇烈動蕩。
高盛對基本金屬類大宗商品(銅、鋁、鎳、鋅、鋰)價格的短期預測如圖:
背道而馳的周期暗示未來大宗商品價格前景的低迷,這與2000年代“超級周期”時代恰好相反:在美國頁巖油革命的蓬勃發展下,油價不斷下滑,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美國經濟的增長,從而導致大規模寬松政策逐步退出舞臺,進而導致新興市場的需求逐步減少,同時大宗商品的供應方面又不斷擴張,進一步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周而複始,這一切又將進一步支持頁巖油革命。
不得不接受的——中國“新常態”
中國的經濟轉型仍在繼續。中國要改變由固定資產投資驅動GDP增長的經濟模式,轉變成更為依賴對大宗商品需求相對較少的模式,比如依靠服務業來驅動。而信貸增長疲弱以及打擊腐敗的行動導致了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從而使得大宗商品需求減少。目前為止,受影響較大的是鋼鐵產業,高盛預計,2015-2016年間,銅也將成為重災區。
接下來,華爾街見聞對高盛報告中每一項大宗商品的情況分析做了匯總。
銅
一方面,銅的主要生產國貨幣兌美元的貶值預期非常明顯;另一方面,銅的開采成本開始縮小:主要由能源價格下降(影響力占8%)、消費價格下降(32%)、服務價格下降(25%)、潛在的動力價格下降(10%)、勞動成本下降(25%)等因素驅動。
基於種種分析,高盛認為2015年對於銅來講又將是艱難的一年,即使中期來看,價格也不太有可能上升。但是長期來看,目前這一階段正是在為遠期價格回升做準備,高盛預計2017-2018年銅價會有所上漲。圖為高盛對未來幾年銅價的預期:
鋁
經過長達7年的熊市,鋁生產量的削減終於要在市場上有所反應了。
在中國之外的地區,鋁的供應量已經不再過剩,高盛預計價格會大幅上漲,漲幅可能會達到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然而也不能夠忽視近期需求下降的問題,此外,還需註意中國的鋁供應量還在持續走高。
鎳
高盛對鎳的前景比較樂觀,認為目前的價格暗示了一個非常好的買入機會,尤其是相比於銅來講。雖然高盛下調了短期(3-6個月)鎳價預期,但是12個月內的價格預期並未調整,並預計更長一段時間內價格會有所上升。
鋅
高盛此輪對鋅價格預期的調整相對較小。一方面,全球需求在下降,但是另一方面,許多鋅礦(大於全球2%的礦)面臨停產。
高盛預計2015年鋅價小幅下滑,隨後的2016、2017年,鋅價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雖然2013年中以來金價一直在下跌,但是下跌幅度小於高盛此前的預期。近期,有幾個因素有利於對金價提供支撐:
1.美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
2.歐洲央行推出歷史性的QE
3.瑞士央行意外宣布瑞郎與歐元匯率脫鉤
然而,高盛仍然預計2015-16期間,金價將持續下跌。預計2015年第三季度起,隨著美聯儲加息的開啟,金價將重回下跌趨勢中。歐洲和日本經濟失速的局面,也是高盛看跌金價的理由。
高盛預計,未來6個月內、12個月內的金價預期目標分別是1270美元/盎司和1175美元/盎司,預計2015年底目標為1190美元/盎司,2016年底為1000美元/盎司。
石油
過去6個月間,油價大幅下挫50%,幾度崩盤。
高盛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油價將會反彈,到2017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回升至7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
高盛對其他一些大宗商品前景的分析
鐵礦石:成本縮小加之產能過剩,意味著鐵礦石價格將進一步下跌。
鉑金:汽車生產增長疲弱,抵消了Euro 6帶來的積極影響,此外,南非蘭特兌美元的疲弱也限制了鉑金價格的上升潛力。
鈀金:是2014年成功避免被拋售的少數大宗商品之一。受地緣政治風險(烏克蘭危機)以及南非礦業罷工等因素的影響,高盛對鈀金的前景較為樂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