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霧霾戰場,羅永浩能吃火鍋還是火鍋底料?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09/165911.shtml
在霧霾戰場,羅永浩能吃火鍋還是火鍋底料?
氫媒工場
來源 | 氫媒工場(ID:savemedia)
作者 | Asher
又是一個錘粉為“相聲演員”羅永浩瘋狂打Call的夜晚。
不過,這次暫且不表錘子手機的美醜,來談談老羅昨晚發布的這款手機外的產品:空氣凈化器。
作為一款羅振宇、馮唐、黃章晉等大V紛紛點贊的產品,首入空凈戰場,羅永浩和錘子的勝算到底如何?
一
手機不賺錢,空氣凈化器來救
霧霾成了入冬的標準,昨天立冬節氣的成都恰逢空氣汙染黃色預警,剛剛發布的錘子空氣凈化器的降臨似乎十分應景。

真如羅永浩所言,是霧霾太嚴重,才決心要做空氣凈化器嗎?
這兩年全國各地司空見慣的霧霾,讓空氣凈化器漸漸成了剛需,增長潛力巨大,這確實是個紅利日益凸顯的風口。
統計數據表明,對比美日韓三國空凈產品市場滲透率分別高達27%、17%和70%,中國目前僅有1%左右。
中國產業研究院估算,未來我國空氣凈化器銷量將保持30%-35%的增長速度。預計在2017年銷售規模可達1000億元以上,2020年達到3000億元。
在這個新的藍海和紅利中,老羅看到了新方向和新希望,如果能分一杯羹,錘子的未來自然是不錯的。
不過,在老羅突然開始賣空氣凈化器的背後,並不是簡單追風口這麽簡單,於錘子和老羅,這是一個“艱難的妥協”。
在此前羅振宇和羅永浩之間九小時的長談中,羅永浩說過,戰略方向上,錘子的主營業務變現困難,應該幹一些賺錢的,補貼它,今年就會做,我們今年會有一些手機外的產品出現。
這句話看上去很輕松,但彼時的羅永浩已經嚴重被自己一直以來標榜的“理想主義”所拖累,做這些手機外的產品,對於羅永浩來說是一個“艱難的妥協”。
錘子不是上市公司,不會公布運營情況,不過今年3月份,錘子參股公司蘇寧雲商公布了2016年運營數據,其中就涉及到錘子公司,才讓人們一窺錘子科技的虛實。
財報顯示,錘子公司去年營收8.09億元,凈虧損4.27億元,凈資產負2.4億元。從錘子2016年的營收和虧損來看,相比於華米OV這些大廠而言,他的生存狀態已經不能用小而美來形容了,可以說混的小而慘。

對於手機業務一直徘徊不前、不瘟不火的錘子而言,不必在一刻樹上吊死,羅永浩是必須幹點別的了,比如賣空氣凈化器來補貼手機業務。
顯而易見,錘子選擇做空氣凈化器的背後,更多是肩負主業不夠、副業來湊,手機不賺錢、要空氣凈化器來救的使命。

二
雷軍在空凈上的成功,給老羅的是刺激還是啟發?
當然為了生存,創業者也不必固守成規,一切選擇都是無可厚非的。
在空凈市場巨大的藍海前,大家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短短3年時間中,市場越發繁榮、玩家越來越多。
除小米外,墨跡天氣、獵豹移動、網易嚴選等互聯網公司都嘗試過,就連電商平臺聚美優品也跑來湊熱鬧。
到目前為止,包括海外品牌、家電廠商和互聯網公司在哪,市場上已有超過700多個空氣凈化器品牌。
從銷量上來說,目前主要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跨界玩家,飛利浦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352為代表的專業空凈廠商,形成了頭部三國壟斷局面。
對於錘子而言,在眼下這三個頭部玩家中,同樣作為互聯網手機廠家,小米在空氣凈化器市場上的成功很具有借鑒意義。
熟悉這個行業的人都知道,空凈這行業不太透明,價格區間差別很大,小到幾百塊,大到一兩萬。

國際品牌自然好但產品貴,國內品牌玩噱頭走量賺錢,還有一種就是做出了好產品但影響力並不夠,最後不了了之。
大家都熟知小米的尿性,進入任何一個行業,最後都火速成了價格鯰魚,在空凈市場也不例外。
熟悉玩噱頭走量賺錢的小米,選擇了用做手機的方式做空氣凈化器。
3年前小米入場時,市場上很少有互聯網企業跨界玩家做空氣凈化器,嗅到商機的小米入局一夜間成了價格屠夫,一下子將這一產品的門檻甚至殺到了千元以下,成了年輕人可以消化的起第一臺空氣凈化器。
盡管質量和口碑縷受詬病,但小米在空氣凈化器上確實大獲成功,賺了大家懵懂無知的錢,以低價走量的方式快速殺入。
2016年國內空凈市場銷售規模574萬臺,小米空氣凈化器銷量達200萬臺,銷量排名第一,全年收入超15億元。
這15億的數字不算多,但這幾乎是錘子去年一年營收的兩倍,這讓一直在盈利線上垂死掙紮的老羅情何以堪,在這件事上,恐怕雷軍給羅永浩的除了刺激,還有很大啟發。

三
在霧霾戰場,錘子能吃到“火鍋”還是“火鍋底料”?
在大家以為錘子會用小米的方式做一款低價低配的空凈產品時,老羅卻在身後的PPT上打出了一個讓所有人意外的價格3499元!
暢呼吸空氣凈化器的CADR值(Clean Air Delivery Rate,潔凈空氣輸出速率)官網上說是857,噪音67.7分貝。

錘子把自己定位在那個白點
在價格先行還是配置為上之間,小米選擇向左,錘子向右。
看得出來老羅是在認真做產品,並沒有造噱頭、販賣情懷,錘子科技配圖說“在這個空氣凈化器的坐標系里,我們想做那個白點上的產品。”
相比錘子的暢呼吸,小米的各項數值確實不值一提,老羅這次甚至都沒有提小米空氣凈化器,顯然因為大家都不在一個level上。
但恰恰是老羅甚至都不care的小米空氣凈化器,恐怕是擋在錘子暢呼吸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礙!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大部分國人對的空氣產品的認知是雷軍和小米這兩年教育起來的,相比於小米699元起步價,錘子的3499自然是高價了,這會將很多人拒之門外。
小米的成功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這和當時霧霾頻發屢上頭條、洞察布局較早,但最關鍵的還是和價格便宜有關。
從微博網友等渠道的反饋來看,大多數人對空凈產品認知還停留在空氣凈化這個名字上而已,在意的也更多是價格,而不是最基本的品質,這是錘子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

錘子此次發布會選擇天府之國成都,讓人不由想起GAI爺《火鍋底料》里的那句說唱歌詞“老子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
在羅永浩公眾號當天發布的造勢文章後面的評論中,有粉絲表示“今晚發布會順利成功就吃火鍋,不成功就吃火鍋底料”。

那麽在空凈市場,姍姍來遲的錘子到底能不能順利吃上火鍋,還是只能吃火鍋底料?依老羅的個性,老子自然是要吃火鍋的,火鍋底料只配別人吃。
盡管產品良心有品,還拉來了羅振宇、江南春、馮唐、黃章晉等豪華好友陣容宣傳,此時此刻姍姍入場的錘子,恐怕留給它的機會不多了。
先入者小米的低價暢銷成功,讓認真做空凈產品的錘子有點前途未蔔,大有吃火鍋底料的可能。
但還是希望老羅在單口相聲方面的巨大影響力,能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空氣凈化器行業。
[本文系氫媒工場(ID:savemedia)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Asher,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讓創業不再孤獨,提升普通創業者的成功率,歡迎關註i黑馬。]
羅永浩
錘子科技
贊(...)
分享到:
懶人火鍋哪家強
冬天,就應該熱騰騰的吃火鍋!
去年,我們測評了香港幾大快餐品牌的小火鍋;今年,我們一起來測評懶人小火鍋。趁著雙十一,此次從知名火鍋或零食品牌中,挑選了海底撈、德莊、小龍坎、良品鋪子及衛龍的五款懶人小火鍋;售價均在20人民幣以上,理論上食品安全和質素應該都是可以信賴的。
註:每款小火鍋都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此篇為個人試吃體驗,不是廣告!

每家小火鍋的配置其實差不多,都會有盒子、餐具、底料包、粉條包、蔬菜包、肉包、發熱包。除了沒有貨,香港地區我只能買到德莊的全素火鍋外;剩下四個品牌買的都是有肉小火鍋。沒耐心看全文的,先來看總結圖,前後順序按照吃的順序排列的:

最失望:良品鋪子。他家懶人小火鍋是唯一一家食材包使用凍幹技術的小火鍋,粉條占了小火鍋近一半的含量,加上火鍋底料凈含量占比都超過80%了;按照克數算單價竟然比海底撈還貴。我是花著最貴的錢來吃方便粉條的麽請問!!!
最推薦:衛龍。雖然肉類少,但是小火鍋整體搭配很有誠意,內里包裝也很心細,口味也不輸辣條,按克計算價錢非常友好,我要去補單!
還是去店里吃吧:小龍坎比較令我失望,盒子煮起來開始竟然讓人聞到了塑料的味道,肉類吃著能感覺到不新鮮;可圈可點的是他們家是唯一送了幹碟的。德莊可能只買到了全素,吃著感覺不過癮,湯底不夠辣。
可以考慮:海底撈。是試吃的火鍋品牌中表現最優秀的了,值得一試。下面單獨來說每家小火鍋。
良品鋪子燃火鍋

1
他們家的小火鍋盒子看著大,摸起來也很厚實,手感挺不錯。但是打開盒子看到配料的時候,感覺將自己作為方便面升級版本的定位,表達得有點太明顯。
發熱包、火鍋底料包、粉條包幾乎占了一半的食材。剩下的肉包、香菇木耳包、海帶包、凍幹豆腐包,都不是真空包裝;上手感覺很輕,一度讓我懷疑吃不吃得飽。這個包裝比小浣熊幹脆面看著都要土味。

打開包裝看食材:肉及蔬菜的確實很少及幹癟,這個火鍋一半都是粉條撐起來的。

話不多說,開始煮火鍋。

口味上,良品鋪子的鍋底是辣的;粉條入味也不錯;肉煮起來之後吃的比我想象中好。但是,蔬菜表現就很一般了,種類少就不說了,關鍵煮完不好吃:海帶入嘴,感覺像吃紙;香菇一股濃濃的香菇水味道,也讓人主動放棄了。
筷子只配了一雙,可能良品鋪子也覺得這火鍋分量真的只夠一個人吃吧。良品鋪子小火鍋的凈含量只有210克,五家小火鍋中最少的。價格倒不便宜,雙十一折後價格23.88人民幣,建議繞開這一款。
不過從生產銷售的角度,良品鋪子的上遊比較少,只有三家。肉包、海帶包、香菇木耳包全部是一家公司生產——湖北新美香食品有限公司,粉條找的北京德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火鍋底料是成都艾家食品有限公司。

說明書上沒有分別說明每個包裝的保質期,給的是整個小火鍋6個月的保質期。
衛龍辣條火鍋

2
有段時間,我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喜歡吃衛龍的辣條!所以看到他們家有辣條火鍋,當然要買來嘗一嘗。
他們家的火鍋盒子是五家中最小的,摸起來也比較薄。就在我擔心會不會被辣條火鍋忽悠了的時候,打開盒子,發現他們配了兩雙筷子,而且料包hin多,感覺應該能吃飽!
辣條火鍋的內包裝,傳承了辣條的真空獨立包裝。除了火鍋底料、粉條外,他們家的蔬菜包整整120克,好開心;雖然沒有肉,但他們有香腸哦;然後配料還有兩包魔芋,兩包豆皮。

並且他們是此次測評中唯一一家每個包裝上還標記了步驟數字,非常懶人friendly。

打開包裝看實物,蔬菜種類很豐富有海帶、香菇、土豆、藕片,而且魔芋跟豆皮量也很足。

然後開煮:

口味上,辣條火鍋的辣度跟良品鋪子差不多,但是他們的底料有不少花椒,還挺有麻度,喜歡吃麻的盆友們可以考慮下。
寫到這里你們一定想問,辣條火鍋,辣條在哪里?煮完吃的時候發現,豆皮就是辣條,有那麽一絲絲衛龍辣條的味道,海帶、藕這些的蔬菜也還蠻好吃;雖然肉類只有香腸,在麻辣火鍋的口感中吃起來還帶一絲甜味,打Call!
再來看辣條火鍋的供應商,一共有六家。四川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了火鍋底料跟蔬菜包,香腸是四川省宜賓市岷源食品有限公司做的,魔芋爽來自河南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豆皮是河南省漯河市衛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粉條是四川廣元市劍蜀食品有限公司的。

其中保質期最短的是魔芋爽跟豆皮,只有6個月;火鍋粉跟香腸可以保存8個月,蔬菜包是9個月,火鍋底料12個月。
小龍坎方便火鍋3.0

3
包裝盒外觀、大小跟衛龍差不多。內包裝簡單分為粉條、肉包、蔬菜包,感覺比較粗狂。但是他們家是唯一送了醋和幹碟的小火鍋,畢竟吃火鍋調味料很重要,所以一開始,我是很期待的。

然鵝,當我把包裝打開放在盤子上的時候,感覺他們家的火鍋食材看著真的太冷淡了。特別你們看到右邊的肉包了麽?我倒上盤子那一刻,心里只想到小時候吃的鄉巴佬雞翅~~

好不好吃,煮一煮就知道了。我要說下,小龍坎小火鍋剛開始煮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能明顯聞到塑料加熱的味道,讓人有點擔憂盒子的質量,其他家的盒子都沒出現這個問題。

煮完之後整個鍋看著紅一些了,但是味道吃起來有點寡淡,跟堂食的火鍋感覺差了不是一點點。最要命的是,看著像鄉巴佬雞翅的肉包,煮完後雞尖什麽是只只分明了,但是隔著火鍋湯底的味道,還是能聞到加工時候的不知道什麽化學成分的味道,我就只敢吃了一只雞。
雖然對他們家的小火鍋評價一般,但還是要表揚下他們送了包幹碟,贊!

下面來看供應商。六包材料、六個供應商,除了醋找的是山西晉中健釀坊醋業外,其余材料全部來源於四川。蔬菜包由五虎將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像鄉巴佬雞腿的肉包來源於廣漢市康達食品,川粉用的是四川糧之髓食品,蘸料為四川翠宏食品,最重要的火鍋底料源於成都漫味龍廚食品有限公司。

查了下,成都漫味龍廚食品也是小龍坎堂食火鍋店的底料的供應商。


查了下漫味龍廚的老板叫夏誌強,小龍坎的老板叫夏林肖,都沒上市,除了都姓夏,股權上沒查到什麽關聯。
德莊微火鍋全素加量版

4
有肉的德莊懶人火鍋,要麽寄不到香港,要麽賣完了,最後只能買全素火鍋來試一下。我首先想說,盡管德莊全素加量版的總凈含量是所有小火鍋里最多的,但沒有肉的火鍋,即使是懶人火鍋,吃起來還是感覺少了一點什麽。
內包裝看著挺幹凈衛生的,他們家的粉條是紫番薯的,感覺比較特別。但是,餐具他們竟然只給了一只叉子,不太符合吃火鍋的習慣啊~~

倒入盤子中,你們看,量巨大,看著感覺比較小龍坎豐盛多了。馬上煮起來。

BTW,德莊的火鍋盒子,是這麽多家小火鍋中最漂亮的。上層裝菜的盒子是錫類的,外面的大盒子有一定透明度,而且蓋子蓋起來,是一個鴛鴦鍋的造型呢,兩個出氣口。我特意拍照留念,哈哈哈。

至於好不好吃,重口味選手表示味道有點淡,想念辣條火鍋。

德莊的火鍋一共由六家供應商組成。除了做川粉的北京德潤通外,德莊的懶人火鍋料全部來自重慶。蔬菜包是重慶順源同做的,脆豆腐是重慶鑫佳寶食品,豆皮為重慶市珍真脆食品,火鍋底料是德莊自己的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做的。

海底撈麻辣嫩牛自煮火鍋

5
中國第一大火鍋品牌的小火鍋還是值得一試的。內包裝主要有底料、菜包、牛肉片包跟粉條組成。

碟子里看起來,肉是真的肉,蔬菜種類肉眼可見的豐盛。並且他們家的餐具包很有誠意,有勺子,牙簽,還有可加長的筷子。煮起來。

湯底味道還算是不錯的,麻辣度都OK。肉是實打實的肉,海帶煮開了也還算厚,但是我最喜歡吃的是粉條。

海底撈的供應商比較少,四包產品有四個供應商。四川省吉香居食品負責菜包,四川羅城牛肉食品做牛肉,濕粉條是北京德潤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做的,火鍋底料那肯定得是老板自己的公司做的嘍,要麽是鄭州的蜀海,要麽是我大安徽馬鞍山的頤海。

最後一些碎碎念

Last
一個禮拜吃完五個懶人小火鍋後,個人感覺小火鍋整體差異化不大,但肉與蔬菜包煮完食用差異化還是比較明顯的。但無論哪個小火鍋,最能保證口感的穩定性的是——粉條!!!

幾乎每家的粉條都很好吃。我做了統計,良品鋪子、德莊、海底撈的粉條全部是北京德潤農業科技生產的。雖然沒上市,但絕對是懶人小火鍋最大贏家!

然而其他的配料中,供應商還是非常分散的。本次試吃的小火鍋中,除海底撈外,並沒有發現頤海的身影。

當然,小火鍋本身市場還是很小的,不能跟方便面抗衡。

至於葷素搭配上,喜歡吃素菜的朋友,一定記得避開良品鋪子;從種類上說,也不建議小龍坎;剩下衛龍、德莊(全素)還有海底撈的素菜無論從數量還是重量上講,都算能過關。

喜歡吃肉的朋友,肉相對最好的是海底撈;衛龍雖然沒有肉,可是有臘腸也不錯;其他的都不推薦。建議大家直接走去火鍋店吃,或者買點肉用鍋煮懶人火鍋吧。

公號可以加入商品哦,今天讓我試下這個功能,看看你們要不要買一盒海底撈的火鍋(其他品牌微信上還沒有~~)
然後,煮的時候,不要放在玻璃上。因為下層的發熱包加入冷水後(生石灰遇水發熱的原理),溫度最高可達150度,怕把玻璃熱碎了。
最後,如果在家煮,建議上層還是加熱水吧,之前因為加礦泉水,火鍋沒煮熟的故事,我會隨便告訴你麽~~

長按二維碼向我轉賬
謝謝老板呦呦呦
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關閉,可通過二維碼轉賬支持公眾號。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火锅送上门
1 :
GS(14)@2010-09-25 18:13:05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14008.html
火 锅送上门,这听上去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点子。
8月30日20时27分,美食专栏作家殳俏在新浪微博上贴出了海底捞火锅外卖的照片,“有图有真相—五点叫的海底捞外卖,五分钟前外卖员道着歉说堵车耽搁了,然后满面笑容地开始进屋给摆桌子。菜品、蘸料、勺子、香菜末、葱花、锅、台布、围裙一应俱全。请注意角落那个大垃圾桶及大垃圾袋,那也是一块儿拿过来的。”殳俏是有着2379个粉丝的VIP,这条微博之后有了4570条转发。一时之间,海底捞的火锅外卖成了热议的话题。
这家以服务出名的火锅店已经不是头一次这么做了。早在2003年,海底捞就做过火锅外卖。当时由于非典,食客们都不愿意去餐馆,海底捞的生意严重受挫。既然人手有富裕,海底捞决定送餐上门。不过,那时的海底捞只有在四川和西安有门店,远没有现在那么出名,生存下去是摆在创始人张勇面前的首要问题。外卖业务随着非典的结束也就不了了之了。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张勇是个地道的四川人。四川火锅讲究麻和辣,在口感上,各家店的味道差异不大;加上火锅经营相对粗放,门槛不高,竞争激烈。海底捞直到1998年才开出了第二家门店。据海底捞提供的数据,其去年的收入是9.6亿,门店数量51家。
5月份,随着北京、天津、郑州业务的稳定,北方区总经理袁华强开始重新考虑火锅外卖的主意。他对《第一财经周刊》称,海底捞外卖的定位是针对中高端用户,希望给顾客带来更好的生活享受。“就像是农家乐一样,一边享受自然一边享受食物。”袁华强说。在海底捞的官方网站上,有野炊500元起送的规定,这个野炊就是袁华强对火锅外卖最初的构想。
食客们并不这么想。外送业务推出至今,还没有遇到过野炊的单子,现在火锅外卖业务的主要需求还是来自于家庭聚会和商务用餐。对于门店动辄2个小时的等位,海底捞外卖所承诺的“四环之内1.5个小时送餐,五环之内2小时送餐”颇具吸引力。
虽然想法很吸引人,但是海底捞在执行上却相对谨慎。5月,海底捞成立了外卖项目组,投入了一个400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很简陋,2名员工轮流接听电话,向各个分店分配外送任务。6月份刚推出时,北京15家门店中只有望京一家设了外卖点。这是海底捞习惯的做法—愿意接受新的点子,但不贸然行事。“选择一家店作为试点,完善服务,观察顾客的反应,计算成本,组织讨论,然后在所有店面推广,行不行,试试。”袁华强说。
海底捞外卖服务正式推出后,很少做宣传,只有部分老客户得到了消息。在海底捞的官方网站上,外送板块也没有放在显眼的位置,似乎无声无息地,外卖业务就开始了。最初的两个月,业务收入几乎为零,每天一两单的量已经算是不错。
8月30日殳俏微博发出之后,外送服务的订单量陡然增加,海底捞增加了3个店来配合业务增长。西单店的店长陈群兰就在这时接手了外卖业务。
陈群兰是海底捞的典型员工。她19岁外出打工,在广州的工厂待过也做过销售员。“别人能得到的我得不到,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陈群兰在1999年加入海底捞西安店,这份工作的起薪并不算高,但她称按时发工资给了自己很大的安全感。她从传菜员做起,4年之后,成为了门店后勤部门经理,2年之后晋升为门店店长。除了财务和物流部门,海底捞从不外聘。几乎所有的门店店长走的都是和陈群兰差不多的路,他们在海底捞有着七八年的工作经验,是“海底捞的自己人,对公司比较忠诚,并且在服务和理念上与公司保持一致”。
海底捞外卖的菜品价格和店里一样,配送费分19元、29元和99元三种,其中19元是没有锅和勺子的,29元可以配备锅和勺子等餐具,99元配送费则外卖员会留下来提供全程服务。
西单门店最初只有五六名服务员在做外卖,从配菜、递送、点算到装盘都由他们负责。李敏是这个店的外卖负责人,他在海底捞工作3年,原来是西单店的大堂经理。“刚开始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大家没有相关经验,只能一步步学习,遇到过困难,就知道要改进。”每天,外卖员回来都要向李敏汇报工作:今天送了几单、客人满意与否、是否有迟到现象、遇到了什么样的意外。 >>
因为担心手忙脚乱,海底捞本来每一单由3人送出,虽然这能给顾客不错的消费体验,但是外送的人力成本大大提高。而且电磁炉和锅需要回收,顾客12点前打电话的话配送员当天都会去收。不过,也正是通过每单3个人的观察,一些外卖流程开始建立—套脚套、取电磁炉、接插线板、摆放食品、点算、装锅底、拆调料包等。外送服务逐渐流程化之后,减少了员工的培训时间。现在,随着订单量的增大,西单店的外送人手增加到了10人,配送员已经可以单独完成一个订单。
海底捞外卖派出的都是“先进员工”,口才好,够机灵,胆子大。陈群兰门店的尹海波就是3天前刚加入外送队伍的。他是一个特例,刚来3个月,但是学得很快,也很上心,脑子活络,由于熟悉北京的地理环境,简单培训之后,就已经上手做外卖了。
这些能干的服务员们是这个公司宝贵的资源,他们富有热情,看起来精力旺盛,有时甚至让人受宠若惊,但这的确很吸引人。“味道众口难调,但服务的好坏每个人的标准都差不多。”袁华强说。
在海底捞,服务员分为新人、二级员工、一级员工、小区经理、领班和大堂经理。刚进去的员工被称为新人,每一个新人都由一个一级员工带着。海底捞在这段时间不急于培训,而是告知最基本的服务流程,员工在这段时间更多的是在尝试和适应工作环境,那些和公司气场相合的会留下来。3个月之后,公司对新员工进行顾客服务的考核,通过之后升为二级员工。这时,他们才算是海底捞真正的员工。二级服务员需要掌握的是最基本的服务常识,包括迎接客人,端茶倒水,解释菜品。要升到一级员工则需要一些打破常规的服务意识。
餐饮行业讲究服务流程,比如顾客对菜品不满意,菜里面有头发,服务员处理起来都会有基本规则。但是,在海底捞,员工们被教育的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他们要有自己的想法。有一次,一个外卖员出去送外卖,忘记带上水果。他给客人打了一个电话了解到对方喜欢吃哈密瓜,然后在隔壁的超市买了一个。“客人很意外,也很满意。”
这些细节很能笼络人心,服务员也会因此受到客人和领班表扬,这些表扬代表着他们工作上的进步,并且增加他们晋升的筹码。每家门店每年升任一级员工3至5人,一家店1/3的员工最后会达到一级的水平。通过公司授权,海底捞的一级员工会有更多的权力,他们能够给予客人200元以下菜品的免单—当然是在顾客不满意的情况下(主要是类似菜里有小虫子、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泼到客人身上这些严重的案例)。服务员会有自己的判断,领班事后也会分析和考量这个案例,每天早上开店之前和所有员工分享服务经验。
在外卖服务中,由于担心员工在外不知道如何处理,和上级不断的沟通可能会降低顾客的满意度,海底捞规定外卖迟到半个小时可以打八折,迟到两个小时以上的则可以免单。按约定时间送到,如今是海底捞面对的最大挑战。刚开始是每个人一辆电动车,遇到公司聚餐用餐量很大的时候则会派出面包车。现在随着人手增多,电动车变得不够用,公司允许外卖人员打出租车。
带上脚套、插线板、垃圾桶都是外卖员在送餐过程中的切实体会。他们回来之后上报给店经理,店经理做一个初步筛选,觉得不错的上报给总公司并且开始在门店试运行。总公司每个月有一个创新小组会,由袁华强牵头加上公司的创新委员会,财务,设计,门店经理讨论,分析在门店长期实行的情况,通过的则可以在所有门店推广。每一个通过的改进,公司都给予奖励,一个店的创新数量还会成为该店长考核的指标。
这些改进措施还不止局限于面对消费者的服务,也包括工作流程,陈群兰最近推行的白板叫号方式就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开始在所有门店推广。
这个创新缘于每天海底捞等位的人都特别多,叫号的服务员到后来都会嗓音沙哑,着急的顾客还会一遍遍询问自己的号有没有被叫到。陈群兰买了一块磁性板,放在门口,按照店内的区号进行划分,把各个号码安排在这个板上,顾客们很远就能知道自己前面还有多少人,服务员也节省了很多的沟通精力。进一步的,她的员工又想到在快排上座位的前3个号码的客人那里摆上一盆小花,一来给顾客一个好的心理预期,同时领位的那个服务员一走到候位区一下子就能找到客人,节省了和写号员之间的沟通。服务员的创新都来自于自己的工作,他们有所困扰,开始思考改进方案,他们的建议能够受到回馈甚至采纳让他们感觉良好,而改进之后的措施也会使工作更有效率。
现在北京每天的最高外卖量可达到70单,袁华强认为短期内做到每天100单不是问题,100单是海底捞一个门店单天点餐量的1/3。由于不计成本的投入,火锅外卖现在是卖一单亏一单的水平。但袁华强希望这个业务做大之后,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的人力成本远低于新开店的成本,“不行就慢慢试,花3至5年把外卖给做起来。”
海底捞的小细节
等位时
棋牌、美甲、擦皮鞋、上网区域、提供瓜子、爆米花、龙虾片、水果等零食
用餐期间
提供眼镜布、手机套、围裙、
感冒送姜汤、勤换毛巾、洗眼镜、孕妇获得泡菜、提供雨衣
阿童木火锅店:“偷师”小肥羊、海底捞
1 :
GS(14)@2010-10-17 13:03:06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14/156437.html
先定位再调整,是钟建弘创业第一年的心得。 阿童木火锅被定位为年轻时尚火锅品牌,创始人钟建弘希望找个有些轰动效应的区域开始第一家店。淮海中路、南京西路与美罗城三地谈了近三个月,终于在软磨硬泡下敲定了淮海中路158号,而旁边就是上海学生圈很出名的低价快餐“傣妹”。

阿童木火锅店钟建弘
此时的他正在思考定价问题,因为这将直接决定最后盈利与否,傣妹成为他的借鉴对象。菜品能够低至一两元钱使傣妹生意“爆好”,而阿童木在同样地段,只要把装修、服务上高其一些档次,价钱再高出一点点,食客品尝几次同样大众的阿童木自然会产生粘性。钟建弘又效仿自己欣赏的品牌“小肥羊”,将人均消费为50元,晚上9点后菜品只卖3、6、9元价位,菜量也依照两个女孩的食量来调配。
与“小肥羊”一样,“阿童木”也设计了自己的logo,当初定店名时就希望借这个70、80、90后人群都熟悉的动画人物提高人气。但钟建弘要求自己的店铺要比小肥羊更时尚,店铺设计的要像夜店,让年轻人在路过时产生种有趣的错觉。
钟建弘曾经不惜“把自己吃胖”的代价,带厨师长到各地找火锅来品尝,他认为这种模式容易复制,涮菜区别不大,只需在锅底和调料下功夫。在品尝小肥羊番茄锅不下1000次之后,他开始琢磨,小肥羊的特色是没有调料,自己不妨把特色定位为调料极全,与其他店的蒜头、麻酱、香菜组合区别开。他找到玫瑰腐乳、花生酱等能想到的几十种调味料,用小碗盛好放在店中,让食客去DIY,还按照自己对口味的要求编写了一套“星座调料”。
为了得到更多意见以备调整,又考虑到其他饭馆惯用的问卷常常无人问津,钟建弘常常等到食客酒足饭饱时上去聊聊,以“送几盘肉”为诱惑。有时对方的要求会有些奇怪,从海底捞学到的番茄锅放两个香菇,有食客提出两个太少不值得28元,虽然心里觉得这意见有些荒诞,钟建弘还是把香菇数量加到六个。
虽然或多或少模仿过一些品牌的做法,但钟建弘也有突破的冲动。开店前,他曾经研究过中餐在一整天营业额中的比例,以前开过的“皇城根”火锅店在附近,中餐营业额占到全天的20%,钟建弘也去找过“海底捞”的朋友,对方的比例也相似。“海底捞”尤且如此,看了是个不错的比例,但他还报以希望,试图把提高中餐比例到25%-30%,试试看能否超越“海底捞”。
钟建弘在中午时分推出了8个商务套餐,用小涮锅为单位,在第一个月达到了营业额30%的比例,不过很快生意冷清,原来是大家很快吃腻;之后钟建弘又想办法做“串串烧”,每串一元左右,涮在小锅中很方便,但食客又认为这样不容易吃饱花费更贵,第二套方案失败;此后他推出了3、6、9元小菜,但大家还是感到单调,最后他终于劝说自己,与“海底捞”比例相似已经不错,毕竟自己是正餐火锅,不必再盲目追求中午营业额。
由于勤快地调整,阿童木开始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店中摆有小料的桌旁常常会有不少学生饶有兴趣的进行“调配”,而门口等位的现象也逐渐增加。好在这里有另一个“借鉴点”,钟建弘效仿海底捞,邀请了美甲师在店里进行免费服务,几位师傅的月薪都达到3000元。毕竟食物口味众口难调,美甲水平这一点倒是容易上升。
管理微差力 石二鍋用持續差異化拉開同業距離 王品新品牌讓石頭火鍋大復活
1 :
GS(14)@2010-10-25 22:32:142010-10-18 TWM
兩年前,在戴勝益一聲「王品要發展中低價餐飲品牌」令下,石二鍋總經理曹原彰擔起這項重責,經過一年市場調查後,他還是決定要「往人多的路上走」,因為「飲食,是一種習慣,應該想的不是全新產品,而是要在既有商品上尋找新突破。」
撰文·胡釗維
在幾近飽和的火鍋餐飲市場中,新進者還能有勝出機會嗎?去年八月才成立的王品集團第十個餐飲品牌──石二鍋給了肯定的答案。這個王品旗下的最新品牌,成立至今不過一年多,已有六家分店,今年年底前預計將開設到十家,而且是王品董事長戴勝益口中王品集團最可能達一百家店規模的品牌。
改變石頭火鍋的傳統印象
石二鍋賣的是個人火鍋,目前六家店的單店單月平均營收超過一百五十萬元,是同業的一倍。表面看來,石二鍋和一般小火鍋店最大的不同是,它賣的是個人石頭火鍋;而讓人好奇的是,石頭火鍋這個曾在台灣餐飲市場聲名大譟,如今卻已幾乎絕跡的餐飲商品,石二鍋是如何讓它起死回生的?
兩年前,在戴勝益一聲「王品要發展一個中低價餐飲品牌」令下,石二鍋總經理曹原彰擔起這項重責,他經過一年的市場調查後,仍決定搶進小火鍋市場。事實上,王品本身就已有「聚」火鍋,而且火鍋店已是台灣最多店數的餐飲類別,但曹原彰還是決定要「往人多的路上走」。
「能在短時間內衝高人氣的,沒一個是全新品項,」曹原彰指出,「許多人都認為要有極大的創新突破,才叫差異化,其實不然;飲食是一種習慣,應該想的不是一個全新產品,而是要在既有商品上尋找新突破。」石頭火鍋,就是曹原彰吃了半年、超過一百五十家火鍋店後的決定。
曹原彰觀察,石頭火鍋市場之所以沒落,原因之一就是傳統石頭火鍋經常需要呼朋引伴才能消費,但現今社會單獨或兩個人用餐的情形相當普遍,沒趕上時代的石頭火鍋因此逐漸成為台灣人的回憶。
看準這點,石二鍋的作法是,特地尋求廠商開模製作剛好足夠個人使用的小型石頭火鍋,傳統的大鍋子保溫時間較長卻慢熱,石二鍋改成小型石頭火鍋後,卻得因應個人用餐時間較短的現實,因此他反覆測試十數次,才找出「對」的鍋子。
找鍋子、避氣味最難突破
不過,石頭火鍋沒落的另一個原因,才是最難解決的問題。讓石頭火鍋市場式微的第二個原因是:傳統石頭火鍋需要現炒配料才能提增香氣,「這是石頭火鍋的賣點,卻也成了它的致命傷。」曹原彰分析,因為如此一來,會導致湯底的口味過重,不符合現代人追求養生的習慣,而且香氣會讓整間餐廳煙霧彌漫,「走出餐廳,所有路人都知道你剛吃過石頭火鍋,所以你幾乎看不到上班族會在中午去吃石頭火鍋的。」然而,客人能親眼見到現炒配料,正是石頭火鍋的精髓,少了這一味,即使用的是石頭做成的鍋子,就是無法顯現出石頭火鍋的特殊風味,為此,曹原彰傷透了腦筋。
要如何解決?曹原彰從台中近兩年興起的一股餐飲風潮找到靈感,在口味、裝潢已難有新突破下,多家台中麵食館開始標榜開放式廚房,但這股風潮卻未吹向火鍋店,原因在於火鍋必須採用許多食材,食材一多難免不易管理,不若麵食單純,設立開放式廚房,反而容易自暴其短。
不過,曹原彰卻認定,唯有設立開放式廚房,才能解決既能讓客人眼見為憑現炒配料動作,又可避免香氣四散造成客人不便的問題。既然決定做了,曹原彰的企圖心更大,石二鍋的開放式廚房不只是到餐廳的客人能見到,他還讓路過的行人也能從透明的玻璃一探究竟,雖然這筆投資是傳統小火鍋店的兩倍以上,但他認為是值得的。
大手筆投資還是小事,最難的是如何管理開放式廚房,否則一樁美意反成了餐廳的扣分。除引進王品集團已行之十年的廚房管理經驗,曹原彰指出,「我要讓所有客人,包括路過的行人幫我管理。」許多餐廳業者不願開放廚房供參觀,或是擔心私房配方曝光,更多是害怕因此露餡,他認為,與其由公司管理,不如讓所有人共同監督。
石二鍋設立開放式廚房,不只是讓客人能見到現炒配料動作,連擺盤、切肉等動作都能一覽無遺;尤其,許多客人常有每次吃小火鍋時肉片數量、厚薄不一的感受,石二鍋乾脆擺了一台磅秤在窗邊,「既然我們絕不偷呷步,不如就大方秀給客人看。」單一價方便消費者控制預算曹原彰設立開放式廚房的原意,本是希望能兼顧石頭火鍋現炒配料的精神,又可讓擔心香味沾滿衣物而卻步的客人回流,卻反而形成管理上的微差力,不只讓用餐客人因此放心,還因為形成全民監督,讓幹部在管理上反更輕鬆。
除此之外,石二鍋採取單一定價的策略,這也形成另一種微差力,一般小火鍋視不同產品有數十種價格,石二鍋所推出的十一種鍋物則一律定價一百九十八元。王品董事長戴勝益指出,統一價位方便消費者控制預算,因為石二鍋雖是以個人火鍋為訴求,但也想搶進請客市場,對於掏錢請客的人來說,若能事先知道預算是多少,通常選擇到這家餐廳的機率也較高。
只是,十一種鍋物的成本畢竟不同,統一定價的作法難道不會導致石二鍋因此賠錢?曹原彰指出,牛肉的成本最高,若所有客人全點牛小排,店家當然會吃不消,但透過文案、店長推薦等行銷作法,則能夠讓消費者認為所有鍋物都有相同的價值,因此吸引部分客人改變念頭,「一般火鍋店有數十種價格,但說穿了,至少八成客人都是點選最低單價那種,與其如此,統一定價的作法,不但能更有效管理食材成本,也更能吸引客人。」也因此,石二鍋在單點火鍋食材的定價上,都定在每盤二十元上下,戴勝益指出,其他小火鍋業者都希望從單一客人盡可能挖深口袋,卻忽略這可能不是消費者的真正需求;「與其讓客人點多了吃不完,致下次不願再點,倒不如降低價格,提高客人回點率。」有意思的是,一百九十八元的定價策略,也是曹原彰深思熟慮後的管理微差。他指出,許多店家認為找錢動作相當麻煩,但石二鍋卻是刻意執行找兩元零錢的動作,目的是要讓服務生與用餐客人進行最後一次的互動,才能知道客人的用餐滿意度,以作為日後改善的參考。
個人石頭火鍋、開放式廚房、統一定價,甚至找兩元零錢等這些作法,看起來與既有的火鍋業者似乎都只存在些微的差異;但正如戴勝益所言,許多且持續性的差異化,就能形成同業難以模仿的力量。
石二鍋 Profile
成立:2009年
董事長:戴勝益
總經理:曹原彰(中)
主要產品:個人石頭火鍋
成績單:今年目標10家,單店單月營收超過150萬元
微差力養成法
1. 創意,不見得非是全新產品,而是要在既有商品上尋找新突破。
2. 向競爭同業借用靈感。
3. 角色轉換,從消費者角度思考。
石二鍋靠管理微差勝出
1. 開放式廚房讓客人能眼見為憑,卻不必擔心食物味道沾滿衣服。
2. 為了找到這個小一號的石頭火鍋,石二鍋反覆測試十數次。
3. 用餐後服務生送上檸檬冬瓜冰沙,並藉此瞭解客戶用餐滿意度。
4. 單一定價,讓掏錢請客的人能事先知道預算有多少。
南京黑店「化學火鍋」增色香味
1 :
GS(14)@2010-12-16 22:46:2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770984
天寒地凍,熱辣辣的火鍋暖胃而大受市民歡迎。不過,江蘇省南京市有火鍋業者透露,當地不少食肆香噴噴的火鍋湯底,幾乎都是用辣椒精、火鍋紅、飄香劑等化學物品配製而成。而當地火鍋專業委員會的負責人亦看不過眼,呼籲當局要盡快管制。
鮮紅色的紅湯火鍋十分誘人,特別是在冬天時間,南京的火鍋店都座無虛席。但有業者透露,這些看似色、香、味俱全的湯底,都不是用真正配料製成,而是從當地的農貿市場,購買每支數十元人民幣的辣椒精、火鍋紅、飄香劑,再加上肉香粉、香精等配製而成。這些化學方法製成的味粉,在各個農貿市場公然出售,攤主更當成師傅,向業者教授如何調製低成本、有味道的湯底。一名攤主稱,如要較好效果,應在化工原料中加入真正材料,也有攤主稱,可以加入罌粟殼,可以「提香、增色」。
有業者稱,不少提供免費鍋底的火鍋店都是用這種化學鍋底。由於常吃化學火鍋對人體有害,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火鍋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王凱呼籲:「這些火鍋添加劑早就該好好管管了。」
江蘇《揚子晚報》
2 :
龍生(798)@2010-12-17 00:32:36如果無呢的鍋,才係奇事吧
3 :
abbychau(1)@2010-12-17 00:59:542樓提及
如果無呢的鍋,才係奇事吧
的確是, 不過, 在"沒有"和"很多"中間的地方才是正常的
4 :
GS(14)@2010-12-17 10:27:053樓提及
2樓提及
如果無呢的鍋,才係奇事吧
的確是, 不過, 在"沒有"和"很多"中間的地方才是正常的
總有部分人的誠實的
「凍到震」 零售火鍋笑呵呵 本月較正常低3度 暖爐賣斷市
1 :
GS(14)@2011-01-13 23:00:24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4-923864?category=m
寒風遇上冷雨,昨氣溫低見7.2度,這叫人冷得牙關打顫的日子,料最少要持續多一周。
市民凍得喊苦,零售飲食業卻笑開顏,本月上旬平均氣溫較正常低近3度,叫火鍋及時裝店生意急增3成,暖爐及暖風機也賣斷市。不過,花農菜農憂缺貨,農曆年市民恐要捱貴花貴菜。
「凍到震呀!」於中環工作的白領黎小姐,昨早出門時僅7至8度,穿上保暖絲襪打底並貼上暖包,但仍寒意未減;居於深井的黃先生凍至早醒,向來身體壯健的他也笑言在家中變冰條︰「開了暖風機,仍然很冷,無法入睡!」
低溫持續1周 周日僅10度
港人這陣子出盡法寶保暖,但恐要捱冷至少多一周。本港持續受冷鋒影響,昨早市區最低氣溫僅7.2度,新界多區更降到3至5度;雖然天文台早前預測,今次冬季氣溫或接近正常,但1月首11日平均溫度卻僅有13.6度,較正常數值的16.1度低2.5度,不少市民更在網上指,情況令人想起08年內地雪災持續一個月的濕凍感。
天文台科學主任沈志泰表示,今日天氣仍寒冷,氣溫介乎10至14度,由於另一股強烈季候風補充周末抵港,周日最低氣溫會再降到10度或以下,下周初仍會持續寒冷。
本報昨向多間電器行查詢,暖風機、暖爐成搶手貨,部分電器連鎖店已斷市,百老滙電器分店職員表示,陶瓷或充油式暖風機已售罄;豐澤電器分店職員稱,暖風機只剩兩個款有貨;家品店日本城分店職員亦稱,6款暖風機有3款已斷貨。港九電器商聯會主席朱嘉樂稱,不少電器行暖風機缺貨,現時趕緊訂貨,應付需要。
花菜農憂缺貨 春節價勢飈
發熱暖包則深受女士歡迎,多間連鎖式美容及健康產品店仍有出售,但部分分店缺貨,有市民一口氣購入5大包暖貼傍身。保暖產品大賣,旺角衣飾店職員亦稱,近日大褸毛衣銷售量增加30%至40%;火鍋店亦爆滿,負責人輝哥估計生意額增加30%。
零售及飲食業的生意因冷鋒進帳,預備年花的花農則憂花不開。「桃花王」劉海濤稱,桃花貨源減少,若天氣持續寒冷,估計農曆年的桃花價格恐上升40%至50%。
香港新界花農聯誼會副主席盧萃霖則稱,天氣凍會減慢開花的速度,但經過寒冷天氣的桃花,開花時更燦爛齊整,視乎處理及保暖方法。
花價升,菜價亦在寒冷天氣下持續高企。家庭主婦梁太昨稱,近日菜心零售價未見回落,最少也要10元一斤,部分更要14元。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商會會長袁昌預料,若天氣持續寒冷,農曆年市民或要捱貴菜。
撰文:伍瑋瑋、黃偉超、林曉君
新辣道:新派火鍋新玩法
1 :
GS(14)@2011-02-27 11:42:11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25/187412_2.html
企業定位和員工管理都從「人性」二字出發
走進新辣道梭邊魚火鍋位於北京的20餘家餐館中的任何一家,剛剛落座,就會有服務員立即在餐桌上擺好計時器並告之:「從現在開始計時,如果上菜時間讓您等待超過20分鐘,餐費打8.8折」。
這只是在縮短消費者等待時間上的一個微小創意,諸如此類別出心裁的創意在這家火鍋店中處處可見,而支撐這種獨特餐飲文化的是背後一整套的精細管控體系。
由此,與傳統火鍋店裡擁擠不堪、熙熙攘攘的就餐環境不同,也與海底撈動輒1個多小時的排隊體驗天差地別,新辣道讓火鍋除了給人口感上的麻辣鮮香,更使吃飯
變成一种放松和愉悅。
休閒定位
新辣道餐飲集團是其總裁李劍的第二次創業。1995年大學畢業後來到北京,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附近租了房子準備出國考試,在半工半讀過程中賣麻辣燙和團餐,意外地成為北京經營寫字樓員工餐廳的領先者,也積累了第一桶金。
十幾年的餐飲行業從業經歷,李劍把核心歸結為「人性」二字。
「正所謂食色性也,我們在確定餐廳定位之初,就要揣摩消費者的需求,他來你這裡吃飯背後的心理是什麼?」李劍總結:「就是物超所值。無論定價高或者低,都要讓客人覺得,我花同樣的錢,得到了更多額外的享受,就會成為回頭客。這一點是我在顧客管理上的思考。」
在對市場進行分析時,李劍發現,人們對飲食的營養與健康更加關注,健康型的飲食理念應運而生。而另一方面,中國被稱為「急之國」,越來越多的人在「逃離
北上廣」,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們迫切需要輕鬆的氛圍和解壓的途徑。因此,李劍將傳統美食與休閒文化進行融合,希望創造休閒、娛樂、輕鬆的餐飲文化,並且衍
生一種休閒「魚」樂的生活態度。
例如,在新辣道的餐廳裡,佈置的幾乎全是西餐廳式的沙發和軟面椅子,這在傳統的火鍋店中非常罕見;為保證檯面整潔,服務員隨時會來更換一次果碟;針對很多顧客嫌點餐麻煩的現象,推出了幾檔不同的雙人套餐,而且搭配了抹茶蛋糕、冰激凌等餐後甜點。
無論是餐廳佈置和菜品,都極度吻合「都市年輕白領、主攻女性消費者」的定位,人均80元的價格基本和北京的火鍋人均消費水平持平,但是更為精緻的就餐環境讓一個原本只是吃飯的地方,同樣可以成為聊天、會見朋友的放鬆場所。
「我們在南三環附近的店裡正在試驗蔬菜吧和小料吧。」李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這種創新的選菜方式借鑑了自助餐廳的自選方式,提供十幾種蔬菜、二十多種水果和甜品,讓顧客自由選擇。蔬菜吧這種中西結合的產品,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女性消費群體的需求。
育人學校
老師通常被稱為「靈魂工程師」,在人員流動頻繁的餐飲企業中,新辣道在員工管理上建立了一種新的管理方式。「組織的擴大,就是人員的擴大,一家企業要做
成百年老店,必須做到讓員工不捨棄你。」李劍說,「要讓員工不捨棄你,就必須滿足他的需求,而這不光是用錢能解決的。」
在新辣道,對於
員工的生活環境有一套標準配置,住宿環境都是工作地點附近的地上樓房,室內必須配備電視、空調、飲水機等生活娛樂的必備品。「我們在山西有一家加盟店,一
開始這家加盟店的老闆對員工管理沒有概念,我們總部不僅要給他提供原材料、配方以及統一公司標識,而且還不斷地告訴他,在員工宿舍一定要配電視,後來他也
慢慢接受了我們的管理理念。」
除了對生活環境的標準化管理,對於主要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的餐飲企業來說,最為重要的是為其設計一套完整
的職業規劃和合理的晉陞機制。在李劍看來,第一要有激情,第二要有夢想,並且把夢想轉化為可實現的目標,包括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有目標就會全心投入,從
而激發出激情,最終導向是自利利人,而對於企業來說,轉化為互為利他,用制度渡人。
在新辣道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培訓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職務的晉陞通常需要經過培訓、完成考試來達成。這個培養體系包括外部和內部兩部分。其中,外部
培訓主要通過與學校和行業協會共同完成,與山東臨沂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烹飪協會分別建立了合作關係。內部則建立八大訓練課程體系,根據基層員工、中層管
理人員與高層管理人員職務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展開。
其中,對於基層員工採取店內每天1小時、全年共計訓練365小時的靈活培訓方式,主要進行店內的基本工作技能訓練,即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對管理人員注重的是職業素養的提升訓練,管理人員每週訓練4小時,全年累計184小時。
新辣道的員工一共設置了五星的級別。從見習員工開始,通過1個月的見習期後成為正式員工,正式期滿2個月,通過考核的成為一星級員工,3個月後可以向二
星級員工晉陞,半年之後向三星級員工晉陞。到三星之後,新辣道為員工提供了兩種上升通道,分別為管理類和模範類。如果員工具備管理的潛質,可以經過一定時
期的成長和考核成為一名店長,甚者更高的職位;如果不願從事管理崗位,則可以向四星及五星晉陞。
「到了門店店長這個級別,還會產生分
化。有一些會進入到集團中從事管理工作,還有大量的店長升不上去了,我們就會把門店轉化為獨立經營體,用更多的分紅來刺激店長的工作熱情和企業認同感。」
李劍告訴記者,「店長手中積累的資金足夠多了之後,我們還鼓勵員工把『美麗的餐廳開到家鄉』。」
按照李劍的計劃,2011年新辣道將增加40餘家新店,門店總數將達到70家,同時改建北京和四川兩地的生產配送基地,今後將在全國建立8大區域生產配送基地,最終目標是成為像麥當勞一樣國際化連鎖體系。
狂吃麻辣火鍋 女生拉血尿
1 :
GS(14)@2011-12-30 11:49:11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5938083
台北一名約 20歲的女性,晚餐狂吃麻辣鍋暖身兼解饞,熱騰騰的火鍋吃到她汗流浹背好過癮!但隔天醒來,上廁所小便時發現不對,很不舒服有灼熱感,痛得像有刀在割、火在燒。掀開馬桶蓋一看,紅彤彤一片,整個馬桶全是血,嚇得趕緊到診所就醫。經過檢查,發現她患急性膀胱炎,服用抗生素之後,情況有改善。
嚴重者可致敗血症
據該診所的吳季如醫師表示,長時間加熱的火鍋和麻辣鍋,由於味道偏重鹹、重辣,身體需要更多的水份去調和,加上一直流汗,如果沒有補充足量的水份,再加上憋尿,就容易引發急性膀胱炎。該經細菌感染的炎症一般在夏季多發,但冬季患急性膀胱炎者,肇禍原因十之八九跟喝酒、麻辣鍋脫不了關係。
急性膀胱炎其實是女性常見的感染症,因先天生理結構而較容易細菌感染。症狀包括頻尿、小便痛、擦拭時有血迹,約有一至兩成人尿出來的更全是血水,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發急性腎盂腎炎,需要住院治療,甚至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的敗血症,不可輕忽。
火鍋店拒做「獨食客」生意捱轟
1 :
GS(14)@2012-11-10 13:46:06如果我想食都無得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0/18062983該間位於九龍城廣場的「蒲鍋日式燒肉火鍋專門店」,主要提供燒烤和火鍋放題,午市每位118元,晚市未計加一成人每位158元(特價),門口及餐牌均列明「2位成人起」,惟不見張貼告示不招呼獨食客人。記者晚上7時許到達,告訴職員只有一位,即被拒絕入場,查問因由,只獲覆公司政策。及後記者連同一位同事二人同行,才獲安排入座。
負責人:成本問題
當時餐廳僅3、4枱食客,每張枱均設燒烤爐。客人從食物紙點選食物,晚餐任食兩小時,包括M9和牛和黑毛豚肉。記者約8時半離開,餐廳30多張枱逾100個座位,不足四分一入座,寧空座也不做單身客生意。本報致電該餐廳,接電自稱負責人女子表示:「兩位起係成本問題。」記者問:「一位係咪一定唔招呼?」她回應:「寫明喺度,冇叫你入嚟!」說罷即掛線。
2 :
teddycmh(30805)@2012-11-10 16:39:10同人搭台用公筷順便搭訕媾女
3 :
香港自由人(32603)@2012-11-12 16:44:00好似老廟大排檔一樣,出一人套餐(雜錦海鮮肥牛鍋)咪得囉,加特價啤酒汽水,保證你客似雲來。
大家樂大快活美心MX都無酒飲,有好大市場空間。
4 :
jj1984(29252)@2012-11-12 19:15:13呢類任食燒烤太搵笨,我唔會去.
5 :
wilsonchui(9055)@2012-11-12 21:55:083樓提及
好似老廟大排檔一樣,出一人套餐(雜錦海鮮肥牛鍋)咪得囉,加特價啤酒汽水,保證你客似雲來。
大家樂大快活美心MX都無酒飲,有好大市場空間。
試過同frd 自備啤酒肥牛加料去食美心一人一窩,埋單人均價六十幾

6 :
jj1984(29252)@2012-11-12 21:56:17俾人捉到會唔會趕架?
7 :
wilsonchui(9055)@2012-11-12 21:59:266樓提及
俾人捉到會唔會趕架?
唔知,試過一次咋..
不過我見好多人都咁做,應該唔會掛(好似係)
8 :
GS(14)@2012-11-12 22:45:167樓提及
6樓提及
俾人捉到會唔會趕架?
唔知,試過一次咋..
不過我見好多人都咁做,應該唔會掛(好似係)
我父試過偷運公仔麵入鋪頭淥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