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空頭市場教我的兩堂課 陳翠芝謹守「反市場操作」安度風暴

2011-8-22  TWM




在投信界擁有十多年經歷的陳翠 芝,生平第一次投資就遇上網路泡沫化,也曾因為跟著市場追逐日本基金而住進套房。所幸,她從這些失敗的經驗中重新找到安度下一場風暴的投資方式。

撰 文‧何珮郁

全球經濟二次衰退的疑慮重擊全球股市,市場籠罩在極度恐慌的氣氛之中,資產管理業者頻頻呼籲投資人應保持理性,以平常心面對市場 的恐慌殺盤。未來資產投信公司總經理陳翠芝的建議也是如此,「不必猜測市場的低點,也不要跟隨市場的恐慌起舞。」而這兩個簡單結論,是她個人親身經歷兩次 空頭所學到的「一生受用投資心法」。

走過二○○○年網路科技泡沫化,再經過○八年的金融海嘯至今,陳翠芝的投資生涯完整歷經了兩個多空循環 的洗禮。過程中,陳翠芝也曾經跟一般投資人一樣,眼看著股市一路下挫,卻不甘心認賠殺出,而在景氣熱絡時,又盲目地跟著大家去追高單一市場。所幸,每次受 傷,她都懂得從錯誤中反省、修正,才重新找到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或許你會認為,她長期在投信業界工作,手中掌握了許多第一手消息, 又可以每天盯著股票市場,一定常常在市場中殺進殺出。但是,她的方法卻再簡單不過,就是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基金。即使近來全球氣氛恐慌,陳翠芝仍氣定神 閒地照常投資,究竟她的心法是什麼?

第一課 分散布局不猜高低點一九九九年,正值全民瘋狂追逐網路科技股票的時代,陳翠芝憶起當年的情況:「那時候的市場氣氛,只能用『超樂觀』來形容,本益比七十倍 都還算便宜!」台大財金所畢業,又在投信公司擔任研究員的她,當時自認為很熟悉電子科技的產業脈動,於是一古腦兒將所有積蓄整整一百萬元,直接單筆投注在 一檔美國高科技基金上。

不幸的是,樂觀的泡沫果然破滅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跌到只剩一半。」現在回想起來,她仍覺得心好痛。「看著報酬率 一路跌到谷底,最後我乾脆選擇眼不見為淨。」和大家一樣,她也有不甘願認賠殺出、又不知如何是好的絕望感。

陳翠芝懊悔地說,就因為過於自 信,自以為能夠看準時間點,一次把錢全都砸進去,想賺波段財。沒想到,網路泡沫化來得又急又快,首度嘗試投資就狠狠摔了一跤,卻也讓她體認到,即使是專業 的投資研究員,也無法完全精準地預測市場變化,在暴風雨來臨時完美地全身而退。

到了○三年,景氣逐漸復甦,有了上一回的教訓,陳翠芝決定改 變作法,不再用單筆投資的方式,而是改成每個月固定提撥收入的三分之一,投入定期定額,並分散布局於不同市場。「這樣一來,我就不用再費心猜測市場的高低 點。」陳翠芝進一步解釋,景氣通常都有三到五年循環一次的特性,用定期定額規律投資的好處是,一次不用放太多金額,也就可以將投資部位「化整為零」,分散 到不同的區域市場,簡單達到資產配置的效果。此外,在股市低點的時候,買的單位數比較多,在市場熱絡時,買進的部位相對較少,長期下來平均成本,大幅降低 風險,完全不用去費心思量進場點的適當與否。

果然,轉換方法後,陳翠芝的資產便有穩定的成長。後來,當○八年金融海嘯襲來,她的資產受傷並 不重,心情也不再像上次股市泡沫化時那麼沮喪。即使當時投資市場的信心嚴重衰弱,房地產、金融市場一片風聲鶴唳,陳翠芝仍不受影響,堅定地持續扣款定期定 額。一直到○九年,基金的表現就開始陸續恢復正報酬。

第二課 不隨市場氣氛起舞「定期定額是操作方式,但真正讓我安然度過股市空頭的祕訣,是反市場心理。」這是陳翠芝從空頭市場中學到的第二堂課。

她笑 說,反市場操作,其實是一種人性的考驗!因為據她觀察,當市場處於下檔階段時,許多人都會被市場的恐慌氣氛所影響,停扣定期定額,結果反而錯過撿便宜的好 時機。相反的,當他們看到不斷創新高的指數時,又會心很癢,覺得自己沒賺到真可惜,不追不快!「尤其是當周遭的人都告訴你多好賺的時候,一定會起貪念,這 就是人性的弱點所在。」會這樣說,其實是因為陳翠芝也曾經迷失過。有一段時間,市場一窩蜂地搶進日本基金,她也跟隨著大眾的投機心理,搭上這股熱潮。「結 果,日本顯然還沒走出空頭格局,我買的那檔日本基金跌了近三成,據說很多投資人到現在都還套在裡面。」這次跟風失敗的慘痛經驗,讓陳翠芝再次體悟到,當大 家一面倒地追捧市場時,反而該居高思危,更審慎地評估。

陳翠芝語重心長地表示,很多人在投資的過程中,都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在做決策,所 以才會有追高殺低的情況發生。「可是我們畢竟是凡人,不是神,無法百分百預測出最佳的進場點和退場點,那何不就用最輕鬆的方式,每個月扣定期定額,耐心等 市場走到多頭,再執行停利的動作。」所以,現在無論市場是走到空頭或多頭的階段,抑或是「雜音」不斷的時刻,陳翠芝都穩如泰山地謹守著她那一千零一招的定 期定額法則。只要在基本面沒有轉壞的前提下,她都不輕易停扣,並嚴守獲利二五%就暫時停利出場的原則。

而針對近來市場接連大跌的狀況,陳翠 芝認為,其實基本面並沒有那麼差,只是暫時信心面不足,引發大家過度恐慌,所以並不打算變更她的投資現況。老神在在的她也提醒大家:「歷史經驗告訴我們, 當大家信心崩潰,往往就是反轉點!﹂

陳翠芝

現職:未來資產投信總經理經歷:上海信誠基金管理公司QDII副總監、保誠投信股 票投資暨研究部協理、保誠投信基金經理人

學歷:台大財金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7

房市︾嗅出房市谷底 大膽進場陳麗鳳逆勢操作 從業務員成房市贏家


2011-9-12  TWM




「機會是自己給自己的。」房地產 投資達人陳麗鳳,從一間三百萬元的老公寓起家,因為掌握危機入市、逆勢操作法則,如今已替自己攢出超過億元的身價。

撰文‧梁 任瑋

擁有一頭浪漫的鬈髮、身材嬌小的陳麗鳳,說起話來輕聲細語,很難想像今年四十七歲的她,房地產投資資歷已二十二年,經歷台灣房地產四波 景氣循環,都可以安然度過的主要心法就是,「當眾人恐慌的時候勇於進場,耐心等待景氣翻轉,機會就是你的。」一九八九年,為了把母親接來台北一起住,陳麗 鳳在中和南山路買下人生的第一間房子。在多數人眼中,陳麗鳳買到的第一間房子價格並沒有特別便宜,因為一坪十二萬元,這個價格當時已經可以買到台北市的中 古屋。 「雖然房子位於五樓頂樓,但樓上還可以再加蓋,我二話不說就以總價三百餘萬元買下。」買下來之後,陳麗鳳又花了五十萬元替剛結婚的弟弟在頂樓加蓋了二十坪 的住家,原本三十坪的公寓變成五十坪的「樓中樓」。

「雖然公寓要爬樓梯,我不怕苦啊!我用體力換取空間。」這間「起家厝」讓陳麗鳳一家人住 了十幾年,直到幾年前,生活條件變好而搬離,但她依然沒有把房子賣掉,房價也增值了一倍多。

不自亂陣腳 三間房投資法邁向富裕房地產景氣有起有落,只要沉得住氣,遇到風暴時不要自亂陣腳,忍耐是通往財富的必經之路。「錢準備好了,就不怕景氣拖磨。」陳麗鳳最 經典的危機入市案例是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之前,買進永和「銀河水都」預售案。

當時房地產不景氣已經長達十年,房市在谷底 盤旋許久,在一片低迷中,因新增的房屋供給數過多,加上房價持續下跌,有意購屋者都採取觀望態度,購屋需求持續銳減,建商餘屋庫存去化也十分緩慢,但站在 市場第一線的陳麗鳳發現,永和旁邊的舊社區每坪都已經賣十四萬元了,新大樓二十萬元,設備比公寓還好,房價下跌空間有限,加上河岸景觀住宅是未來趨勢,當 時口袋裡有閒錢的陳麗鳳,因此一口氣進場買了四戶。

後來SARS爆發,房市瞬間急凍,不過,在二○○三年底,房地產市場受到「低利率、低自 備與低總價」三低效應刺激,購屋需求復甦,銀河水都房價也一路起漲,每坪最高賣到二十八萬元,陳麗鳳的房子兩年多就漲了四成,她以每坪二十九萬元賣掉其中 一間,獲利四五%,其他三間則繼續持有,現在更漲了一倍以上,讓她堅信「手頭隨時保持三間房子,一間自用、一間投資、一間收租,布局中長期標的,因持有時 間長,一旦轉手,投資報酬率以倍數計算。」○八年金融海嘯爆發時,大家都不敢買房,陳麗鳳研判,金融危機的震央是發生在美國,台灣人儲蓄率又高,台灣房價 要崩盤不容易,因此當時觀察到三峽一坪才十萬元出頭,三十幾坪總價才三百多萬元,她認為這輩子應該很難再遇到這種行情,因此鼓勵身邊剛出社會的同事勇於進 場,買下人生的第一間房子,結果現在三峽的房價漲了近一倍。

房產會像變魔術 可以把錢愈變愈厚當時,陳麗鳳也看好剛崛起的三重重陽重劃區,「那裡有大街廓,又有面積廣大的公園,跟老三重擁擠的街道不一樣,一坪才二十幾萬元為什麼不 買?」重陽橋旁的水岸景觀,讓她想起當年買銀和水都獲利的經驗,心動之餘,以每坪二十萬元出頭買下一戶預售屋,如今也上漲至每坪三十餘萬元,投資報酬率近 五成。

陳麗鳳說,過去四、五年房地產景氣大好,房價一季就漲兩成,經常過了一個農曆年,每坪五十萬元的房價就開價賣六十萬元,自從政府打房 之後,投資客就縮手,房價開始修正,她覺得這對房地產市場是件好事。

陳麗鳳認為,今年房市遭遇奢侈稅風暴,政府打房政策又一波波出籠,影響 買氣,但她對於明年總統選舉結束後的行情樂觀看待,「凡事物極必反,今年景氣走修正波,但我相信一至二年市場一定會否極泰來。」對於想買屋的薪水族,陳麗 鳳建議,「頭過身就過!」有了第一間房子,就會把費用省下來,當習慣把錢儲蓄在房地產後,「房子就會像變魔術一樣,替你把錢愈變愈厚。」房市景氣一定有多 空循環,只要抓住逆勢買進的要點,就可以當個房市贏家。

陳麗鳳

出生:1964年

現 職:翰昌廣告董事長

投資資歷:22年

操作經典戰役: 曾在SARS爆發前,買進銀河水都預售案,在SARS結束後,出售一間獲利45%。

危機入市投資心法

1.可觀 察餘屋、法拍屋供給量,若餘屋去化殆盡,表示谷底已過,房價即將起漲。

2.金融或政治危機造成的低檔,可視為時機點,但若基本面有問題,就 不宜貿然進場。

3.人為因素干擾房市,通常也會造成回檔,只要基本面好,就是買進時機。

4.觀察看屋人潮的回籠率,人潮變 多,可視為信心恢復。

抓對時機點入市,房價一路上漲進場時間 地點 標的 買進價格(萬元/坪) 目前價格(萬元/坪)1989年 中和 五樓公寓 12 25 2000年 永和 銀河水都 20 45 2008年 三重重陽重劃區 水岸住宅 20 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0

特別的操作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html?showComment=1320501972338#c4407399458248683433

記得從前, 出來做事不久, 家庭又出現財務問題, 我就申請了一個循環貸款戶口, 不借就不用利息, 而借錢就要還大約7%息, 以任你何時借錢及還錢的戶口來說, 7%不算多又不算少吧。就此, 用錢時有一個好的緩衝區, 不怕用錢用到零就大鑊。還有一直以來都很多稅貸, 節算年息約4%, 有些更低, 有時都會借一點, 加添個人財務上或是用來投資。

到後來, 循環貸款的戶口要收取1%的年費, 是可借貸額的1%, 即我有否動用這個戶口都要收取1%, 當時我的借貸額是8萬蚊左右, 所以每年要付年費800元, 而當時我還有買樓結婚這個人生中的大洗費還未完結, 於是我又把這個戶口保留了兩年, 中途用的錢不多,到最後都是取消了這個戶口。

至於稅貸, 借過三、四年, 每年借出10-20萬, 有時用這筆錢還循環貸款, 有時動用了孖展, 又用稅貸資金放在孖展戶口, 使孖展水平停留在低水位, 但漸漸又會發現這類貸款雖然利息很低, 但要定額還款,好像供樓一樣, 不過要一年供滿, 除開每個月的還款數目都要過萬, 在個人理財的感覺十分不好, 因為每個月都有現金流出, 對自己資金的控制變得更亂。

幸好自己都算是一個很有紀律的人, 手頭試過這麼多負債產品, 但每一次都是令我的財務更穩健, 不會因為負債而中招, 甚至破產。多年後的今天已經對這些產品的興趣大減, 沒有循環貸款戶口, 接到稅貸電話都會立即收線, 因為我已經建立了一定量的資產, 利用這些資產我可以得到更安全、方便及便宜的借貸。

例如你已經有100萬股票, 我說是現在恒指不到20000點時, 這100萬股票都要實力股甚至大藍籌, 在這個股票組合下, 你的孖展水平大約可以動用50萬貸款, 如果是再買藍籌股的話應該可以多買100萬的股票, 因為買入的股票又會有大約50%的孖展水平。在這個水平下, 如果你當這個組合是一個10萬元的循環貸款戶口來用, 你看風險又多高呢?

要被迫平倉, 你的股票組合要瘋狂地跌去80%以上, 即恒指要到4000點, 而我這個假設就是你同時已經用盡了這個10萬元的貸款額, 但其實你的股票資產組合都會不停派股息及你, 除了人工, 你還在收息, 真的要應急才用貸款。

而不用貸款時, 銀行又不會收什麼年費, 我就試過酒席要出一張11萬的本票, 明知這是酒席後的人情會補償得到, 但很多人就是要留定一大筆錢作預備, 我起初以為可以用信用卡, 誰知經理話要收手續費, 我當然到銀行買本票也不會給他手續費。到銀行, 戶口內沒有11萬, 但我叫職員在我的孖展戶口過數開本票, 有趣的是我要向她解釋了幾句她才知道孖展戶口是可以出現金的。

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一聽到我會用孖展, 就好像高人一樣勸導我, 叫我小心一點, 孖展會死人之類。我非常多謝朋友們的關心, 不過我對我的理財能力有信心, 有足夠能力控制負債的。有時我會想, 如果連個人財務上的一些負債都控制不了, 未來又怎可以做一盤生意呢?

如果大家都有一些財技上的操作, 例如物業加按套現 (我也試過), 不妨分享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5

SEC查環球天下內幕交易:詳細披露相關操作細節

http://news.imeigu.com/a/1323209985540.html

(i美股訊)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根據SEC最新文件顯示,美國SEC指控四名中國人和兩家公司涉嫌環球天下股票內幕交易,凍結了他們的資產。SEC文件指出,在環球天下被培生溢價收購的消息公佈的前幾週,六名被告先後共動用230萬美元購入環球天下股票。六名被告此交易中總共獲利超過270萬美元。
SEC舉例說明,在2011年11月18日,環球天下被培生收購的消息公佈的前一個交易日,被告購買環球天下的股票總量合計佔到該股票成交量 35%;此外,若干被告的股票賬號在收購消息公佈前也有明顯相關的操作;此外,SEC表示其中一個被告和環球天下的創始人和董事會主席張曉東(註:張曉東是環球天下CEO張永琪的太太)有密切聯繫,該被告對收購消息走漏或將負一定責任。
SEC文件顯示被告分別為:Sha Chen、Song Li、Lili Wang和Zhi Yao四名個人,All Know Holdings Limited公司,以及一名或多名未知人士("Unknown Purchasers",詳見下文附註)。這些當事人在環球天下擔任何種職務以及與環球天下有何關聯尚不得知。
事件回顧:環球天下和培生2011年4月份開始討論潛在的併購可能性,培生給出了第一輪報價。此後,培生提高了收購報價,並於 2011年7月26日開始做盡職調查,2011年10月雙方開始就併購進行談判,並於2011年11月初進一步討論收購的最終價格,2011年11月18 日,雙方確定最終收購價,並於2011年11月18日後的週末最終敲定併購消息,11月21日公開併購消息。
在二級市場上,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正式公佈收購消息的前一個交易日(11月18日)環球天下股票曾一度放量大漲21.85%,環球天下有幾個交易日曾出現莫名的放量大漲。11月21日,環球天下宣佈被培生溢價105%總價2.94億美元全資收購,當日股價飆漲97%。SEC調查後表示環球天下宣佈被培生收購前股票存在內幕交易行為。
SEC調查取證披露內幕交易細節:SEC的這份文件中詳細說明了六名被告在環球天下內幕交易的細節,調查取證包括了對涉嫌內幕交易的相關人員美股賬戶的調查和電腦操作記錄,以下為SEC披露的細節。
Lili Wang:2011年11月10日,Lili Wang通過在美國的瑞士信貸賬戶以3.53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環球天下28000股ADS,該成交量佔了當天環球天下股票交易總量的43%,Wang在 11月8日通過兩筆電匯將10萬美元從中國銀行賬戶匯入瑞士信貸賬戶,目前Wang仍然持有在瑞士信貸賬戶上的環球天下的股票。這筆交易的浮盈為19.7 萬美元。
Wang和環球天下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張曉東的關係密切,張曉東曾資助Wang買入環球天下IPO親友股,SEC文件稱,Wang在2010年10 月6日開設瑞士信貸的賬戶,次日,Wang在環球天下IPO前一日以10.50美元的發行價認購獲得環球天下35000股親友股,總金額367500美元。
2010年10月12日,Wang獲得張名下的Oriental Light公司367574.50美元的電匯。SEC文件稱,Wang和張一直保持聯繫,2011年10月5日,wang的瑞士信貸賬號要求wang支付當初購買環球天下IPO親友股時700美元的相關手續費,11月1日,張為wang支付了這一費用。Wang開設瑞士信貸的賬號以後,一直未對用該賬號進行環球天下的股票操作,直到2011年11月進行了幾筆相關交易。
Sha Chen和Zhi Yao:分別在2010年3月份以各自名義在Interactive Brokers(IB)開設賬戶,Chen還在11月9日開設了All Know的公司賬戶,All Know沒有任何營業目的。在2011年11月16日前,chen、yao以及All Know均未在他們的IB賬號上進行環球天下的股票操作,此外,SEC調查顯示chen、yao以及All Know在不同時間均已同樣的IP和MAC地址登陸IB賬號,他們此後交易環球天下股票也用的是同一台電腦。
在收購消息公佈的前三個交易日,All Know總共交易了148953股環球天下的ADS:2011年11月16日,以3.51美元的價格買入11萬股,佔了環球當日股票成交量的 40.5%;11月17日,以3.5美元的價格買入994股;11月18日,All Know以4.99美元的價格買入37959股。All Know目前一直持有該賬戶買入的股,浮盈100萬美元;11月30日,陳將IB上環球天下的交易所得轉入All Know的IB賬戶。
Sha Chen在消息公佈前兩個交易日買入45321股環球股票:11月17日,Chen以3.83美元價格購入16550 股;11月18日以4.98美元購入28771股;在併購消息公佈後,Chen於2011年11月21日和11月23日分別以10.53美元和10.77 美元的價格出售5321股和5000股,獲利72000美元,IB賬戶浮盈27.3萬美元。Chen在環球天下的股票操作中動用了20萬美元,但在其IB 賬號申請中,她寫的年收入為0-39000美元,淨資產500001到1000000美元。
Zhi Yao在消息公佈前三個交易日買入42994股環球股票:11月16日,以3.5美元的價格買入18400股;11月17 日,均價3.67買入14584股;11月18日,均價4.73買入10000股;11月21日,以10.50美元的價格全部賣出,獲利28.5萬美元。同樣,SEC稱yao在IB的年收入和淨資產也和其買入環球天下股票動用的資金量相差較遠。
Song Li 2009年9月在TradeKing開始賬戶,此後一直未匯入資金,直到2011年10月17日,li往該賬戶匯入 5000美元,在2011年11月4日將買入700股環球股票;11月4日,Li另外匯入2.5萬美金,並於7日買入7650股;11月9日,Li再度匯入44426.37美元,並於9日買入9848股環球股票,11日買入134股,14日買入3460股;17日賣出4000股,併購消息公佈的前一個交易日(18日)再度以更高價格買回2800股。
併購消息公佈後的11月21日和22日,Li賣出他此前買入的20592股環球天下股票,均價10.51美元,獲利14.19萬美元。此外,在此期間,Li曾多次下限價單試圖買入環球天下股票,但是有些訂單因為缺乏足夠資金未提交成交,多數則因為限價單報價低於市價而未成功交易。同樣,SEC稱Li 在IB的年收入和淨資產也和其買入環球天下股票動用的資金量相差較遠。
另外,一或多名未知名人士在11月18日以5.23美元的均價買入161100股環球股票(佔了當天交易量的24%,當日環球成交量為平時四倍),並於 11月21日以10.50美元的價格全部賣出,獲利85萬美元。目前獲利仍在未知名人士開設的光大銀行賬戶中。
SEC表示,Sha Chen、Song Li、Lili Wang、 Zhi Yao以及未知名人士在進行該交易時掌握了培生收購環球天下的相關非公開信息。
目前以上有關人士的相關資產已被凍結。
(i美股)
SEC調查環球天下內幕交易文件
附錄:SEC指控的六個涉嫌環球天下內幕交易人員的資料(來自SEC文件)
(註:以下信息由搜狐IT翻譯)
ALL Know Holding Limited(ALL Know有限公司)是英屬維京群島公司,它通過一個Interactive Brokers帳戶參與環球天下交易。
Sha Chen(音譯「陳沙」),35歲,中國公民,廣東深圳居民,他是ALL Know總裁。他通過Interactive Brokers帳戶參與環球天下交易。
Song Li(音譯「李松」),43歲,中國公民,在美國印弟安那州哥倫布市定居。李鬆通過TradeKing帳戶進行交易,這是一家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的公司。
LiLi Wang(音譯「王麗莉」),45歲,中國公民,定居北京。王麗麗通過瑞士信貸加州舊金山辦事處帳戶進行交易。王麗麗的瑞士信貸交易是通過美國企業 Pershin LLC進行交易的。
Zhi Yao(音譯「姚志」),34歲,中國公民,四川雅安人。通過Interactive Brokers帳戶參與環球天下交易。姚志、陳沙和All Know在不同時間、使用相同的網絡IP、相同MAC地址登陸證券帳戶,進行環球天下股票交易。
還有一名、或者多名未知環球天下ADS 購買者,在2011年11月18日購買大量股票,它們使用一個公共帳戶進行,號碼為C****1722,以中國光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名義購買。中國光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香港私有金融公司,根據香港法律成立。中國光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看起來是光大證券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這是一家位於上海的金融服務公司。中國光大證券的帳戶及資產已經被美國花旗扣留,花旗對公用帳戶交易進行清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5

八月以來單月報酬率皆達二成以上 鐘振寧:緊隨盤勢變化 順勢多空操作

2011-12-12  TWM

縱橫證期權市場超過二十年的鐘振 寧,擅長用金融工具搭配多重時間架構觀念,來提高操作勝率,八月股災以來,單月報酬率皆達二成以上,其操作心法及建議值得學習。

撰 文‧葉揚甲

就在國際股市正為歐盟好不容易協調出來的希臘債務減記方案,而歡欣鼓舞的同時,一段來自英國廣播公司︵BBC︶對金融交易員的即 時採訪片段,卻真實地呈現出一位作手的成功心態,在於對外界情緒性的干擾「冷處理」。

當BBC主播詢問該如何讓市場重拾信心時,交易員的回 答著實令人驚愕。他說,「如何挽救經濟,或者要怎樣扭轉整個局勢,就我個人而言是無關緊要的,只要有賺錢的機會,我就會照做。當然,藉著股市崩跌賺錢,絕 非精英分子的獨享權利,任何人都可以,只需事先做好準備。」調整心態 不論漲跌都是機會這番話,對於想躋身為股海常勝軍的股民,是值得反思的當頭棒喝。曾為基金經理人的鐘振寧就認為,「要提升交易勝率,心態的調整將會是一道 不得不跨越的關卡,特別在今年動輒漲跌百點的行情中,只會買進、抱住︵buy & hold︶,絕不是成功投資者所該依循的唯一策略。」擁有證券及期貨分析師雙證照的鐘振寧,曾於二○○七年十一月至○八年一月期間擔任元大投信平衡型基金 經理人,在短短二個多月台股指數重挫逾二千點時,仍能將基金維持正報酬,並在同類型基金當中,績效居於首位。

一九九○年股市崩盤狂瀉萬點, 那年還在讀大學二年級的鐘振寧,就已取得美國期貨商品經紀人證照︵Series3︶,並時常透過越洋電話下單做商品期貨交易,而台灣期貨交易所則遲至九七 年設立,並在隔年才推出第一項產品台指期貨,顯見鐘振寧浸淫於期權市場的時間,遠長於台灣期貨發展歷史。

而鐘振寧與證券市場的淵源更早,在 他六歲時,就曾經跟隨在北市迪化街經營布莊店的姨丈,一同參觀過當時仍為手寫黑板時代的證交所。這些過往經驗,間接奠定鐘振寧日後橫跨股票、期貨及選擇權 三大市場的基礎。

鐘振寧今年離開法人圈後,開始當起專業投資人,令人備感驚奇的是,八、九月股災,台股崩跌累計超過一八○○點,最大跌幅逾 二成,但他的資金規模卻逆勢成長,八、九月的報酬率分別為二五%及二七.二%;而剛結束的十一月,台股下跌六八四點收長黑K棒,鐘振寧仍然有二二%的報酬 率。

擅長運用證期權混搭策略的鐘振寧表示,若要提高交易勝率,可嘗試採取多空平衡的操作模式。簡單地說,不論股市是漲是跌,在他眼中都是平 等的賺錢機會,交易過程中不須帶有任何情緒,就像BBC訪問的那位誠實交易員所說,就算歐元區崩解,也只是另一次的賺錢機會而已。唯一要考量的,僅在於進 場時機的拿捏。

看準時機 找趨勢發動前訊號進場時機是決定交易勝率的關鍵,鐘振寧建議,可先建立起多重時間架構︵multiple time frame︶的概念。所謂多重時間架構,就是納入短中長期技術指標作為進場的依據,當不同期間的指標同時翻多或翻空時稱之為「共振」,也就是一波趨勢發動 前的強烈訊號,此時若再搭配基本面來分析,其實就能拉高不少贏的機率。

若將月KD視為背景,周KD為個人操作週期,日KD則可當作買低賣高 的進場點︵看個人操作屬性,亦可再細分至小時、三十分鐘等以此類推︶,套用在綠能科技的話,在今年七月二十九日就是在長期背景走空時,短中期KD出現「共 振」,形成放空的好時機。

再加上基本面分析,太陽能今年產銷失衡導致產品價格暴跌,又遇上歐債風暴干擾,合理推論以政策補助為主要推動需求 的太陽能將持續低迷。在技術面及基本面呼應下,其實放空的風險不高,只是時機須要耐心等待,若要再鎖住風險,或可買進認購權證做避險。

頂尖 的交易者與一般股民最大的差別在於「忍耐」,另外就是千萬別預測行情。鐘振寧說,盤勢就像天氣,要精準預測半年、一年後天氣的實際狀態,可信度僅供參考, 畢竟,影響股市的因子隨時在變化,基本上未來會呈現混沌的走勢,太多的預測都可能是枉然。例如日本地震誰能預先得知?頂多做到「亦步亦趨」,隨大盤局勢變 化,做出立即性的部位調整,不管是順勢加碼,還是反向操作,只有在事實發生的當下才能夠做出適時適切的判斷。

因此,對於如何看明年,鐘振寧 不諱言道,「我能嗅出短線多空,就偷笑了。」以今年為例,預測行情真的是有些不切實際,「人為的醞釀倒還有跡可循,但天災是所有人都看不出來。」最後,鐘 振寧呼籲,想在股市中成為少數的贏家,建議別把「股價永遠只會漲」奉為圭臬,不然在金融工具日益繁雜且專業化的未來,只懂得作多,在追求絕對報酬的國際避 險基金眼裡,儼然就是毫無防備能力的肥羊。

鐘振寧

出生:1968年

現 職:專業資產管理者

經歷:元大、犇華投信基金經理人、奇狐軟體選擇權介面設計者

學歷:輔仁大學生科系

2011 年贏家3心法

1.拋開只作多的心態,能夠獲利最重要。

2.多了解股票以外的其他金融工具,增加賺錢機會和避險管道。

3. 別猜指數怎麼走,先問自己準備好了沒。

對2012年景氣看法

上半年歐元區經濟仍難穩定,預估盤勢持續走疲可能 性較高,待第二季時或許有反彈機會。須謹記藉由不斷更新資訊隨時修正多空部位,才能避免過於偏執釀成的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3

RIM新任CEO:願意向其他廠商提供黑莓操作系統

http://news.imeigu.com/a/1327304160870.html

RIM新任CEO托斯滕·海因斯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23日下午消息,RIM週日宣佈任命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為新任CEO。海因斯在一段視頻中談論了他對RIM和黑莓(微博)的未來計劃。

海因斯表示,RIM的「旅程尚未結束」,而如果RIM堅持目前所做的工作,那麼黑莓能成為全球排名前三的移動操作系統。RIM新任董事長芭芭拉·斯 蒂米斯特(Barbara Stymiest)也持同樣看法。不過,這可能並不是RIM股東所期望的,投資者希望RIM進行徹底的改變,而非單純的管理層人事調整。

海因斯非常坦率地談到了RIM需要做出的改進。他表示:「我們已學會去執行,並需要更好地執行。我們需要確保,一旦我們定義了一個產品,我們能堅決 地執行,並及時、高質量、低成本地交付產品。我們的內部流程需要更強的紀律性。」對於新的黑莓10系統,他表示:「毫無疑問,我們需要按時交付,高質量交 付。」

海因斯同時談到了如何激勵RIM員工的士氣。他表示:「我們的員工需要看到,黑莓很明顯帶來不同。這並不是一款隨大流的產品。員工需要看到,他們不僅僅是完成一些工作。他們需要看到並體會到,他們正在參與一些事情。」

海因斯認為,在這一方面,RIM需要更好地處理內部反饋。換句話說,員工無需以向媒體發送匿名信的方式來推動公司的改變。他同時談到了員工在開發黑莓10系統時體現出的奮鬥精神。

對於如何留住黑莓手機用戶的問題,海因斯表示:「我們需要持續地與客戶和公眾溝通,向他們介紹黑莓。而Be Bold營銷活動已經體現了這一點。」

海因斯還表示,他未來的關注重點是將正在開發的產品更快地推向市場,而RIM在向其他廠商提供黑莓10系統授權方面是開放的。此外,RIM對於引入 Android和Windows Phone等其他系統並不感興趣。海因斯甚至認為,Android平台的OEM廠商很難獲得成功。

海因斯稱:「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短期和長期增長,戰略規劃,基於客戶和市場的產品開發方式,以及無缺陷地執行。我們正在聘請新任首席營銷官,與產品和銷售團隊密切合作,發佈最具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李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2

多思考能改變命運的操作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ule.html

回顧我們的人生,道路雖然漫長,經歷雖然眾多,但緊要處其實只有關鍵的幾步。在關鍵時刻處理得最好的人就會擁有最成功的事業;回顧我們所交過的朋友,雖然 數量像天上的繁星,但真正對自己的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不過寥寥數人。懂得在生活和工作中挑選少數幾個最為受益的密友,就能擁有快樂和幸福的人生;投資也一 樣,各種各樣的操作再多,真正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其實只是不多的幾次重大操作……成功與不成功的投資者的區別僅僅在於,前者有意識地苦苦思考、苦苦追尋那 些重大機會或者最好的投資方法,而後者則在渾渾噩噩、頻頻繁繁的微小機會和無足輕重的操作中浪蕩了青春。

    我們在投資中經常看到這樣的事例:有的朋友老在逢年過節前為諸如持股過年(節)還是持幣過年(節)這樣無關宏旨的問題上大傷腦筋;有的朋友買賣股票時經常 為掛高掛低幾分錢思考半天;有的朋友在股市短線炒作二十餘年,賺賺虧虧,從沒有獲得過一隻十年漲十倍以上的股票,卻怨天尤人經常痛恨市場,現在還是個散 戶;有的朋友做商品期貨十多年了,無比緊張辛苦,但總是時賺時虧,身心俱疲卻一事無成。他們都很有毅力,也很勤奮,但卻不願思考,不願改變!

    這方面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有兩件事例:一是在日常的朋友聚會中,老有人要你推薦股票,而對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懶得傾聽。其實,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 就算是得到了某隻被推薦的股票也無法讓命運得到根本改變,而好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卻可以讓人富足一生並影響後代;二是在日常的投資討論中,老有人關心和 預測明天的漲跌,其實明天是漲是跌對投資人來說根本無足輕重,而自己的股票是否是優秀的企業,自己買入的價格是否非常便宜,才能真正影響投資人的成績和生 存。

    感嘆之餘,不免呼籲:投資人在操作之前,要多想想我們現在自己的各種行為,現在的操作、現在選擇的投資品種,特別是現在選擇的投資方法,有沒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它們無關大局,那就不要花太多的功夫。特別是當你明明知道,某些想法某些操作只是為了蠅頭小利的時候。

    手癢不如腦癢,技癢不如心癢。投資人應該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研究和等待 上,找到能改變命運的投資方法或投資對象時,才像潛伏在水中的鱷魚果斷躍起出擊。或者,一旦咬中了可能改變命運的巨大獵物,就要死死咬住,堅持到底。投資 人應把時間和精力、勇氣和才華、眼光和智謀,用在可能改變你將來命運的重大操作上。就像你在生活中致力於應對高考、尋覓伴侶、精選職業、保養身體等等這樣 一些重大行為一樣,做好了可以一舉改變人生。

    巴菲特早年不滿足於在老師手下買「煙蒂式」股票,反覆思考什麼是最好的投資方法,最終改變了命運,成為了世界最成功的投資大師;索羅斯、羅傑斯在部署襲擊 英鎊的經典戰役之前,精密策劃,反覆研究,多空兼備,既攻又守,終於在一天之內贏得了十億美元,成就了投資史上的一段傳奇;段永平在納斯達克網絡股泡沫破 滅,人們對網絡股極度恐懼和厭惡時,仔細思考跌至一美元以下的網易股票,勇敢組織百萬美元資金大舉買入,並且在獲得高額利潤時耐心堅守,最終一戰成名,完 成了他從一個出色企業家到投資家的華麗轉身;林森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認定美國30年國債利率超過百分之二十幾是罕見機會,反覆研究花費無數口舌籌集到百萬 美元,寫就了投資史上的一段經典;劉元生一旦發現自己原先十分不情願留下的萬科法人股原來是那麼優秀的企業股權,便死死抱住二十多年,一個音樂人竟然打敗 了無數的投資專業人,寫就了一段股壇神話;即使是沒有什麼難度但深思熟慮的投資行為也可能影響深遠,如林園、但斌等也包括微不足道的我在內,堅定持有低價 買進的品牌消費類的龍頭企業十餘年,命運早已被悄悄地改變…….

    事實上,我們平時經常能從各種渠道獲得改變命運的投資方法和建議。如果我們仔細尋找,就會發現哪怕是最普通的股票或基金定投,堅持下去都可能讓一個年輕人 獲得巨大的成功;如果我們仔細傾聽,那些投資大師們的聲音總是在空中迴響,比如「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以及「長期持有成長股夜夜安枕」等 等……遵循它們一定獲益無窮。

    平庸的大量的操作無濟於事,隨意的輕率的操作甚為有害,只有少數的傑出的操作才能改變人生。

                                    

                                          2012年2月5日有感於上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20

當股票操作法則遇上變態殺人魔 尤‧奈斯博 洞悉人性縱橫股市與書市

2012-2-20  TWM




他是金融分析師、搖滾樂手,還是享譽全球的犯罪小說家;但當尤‧奈斯博登上台北國際書展的主舞台演講時,你會以為哪個流浪漢闖進來了……,而他成功的祕 訣,就是捨棄外表。

撰文‧楊卓翰

編按:二○一二年台北國際書展,邀請許多享譽國際的作者來台。《今周刊》特地邀約國際知名作家專訪,陸續介紹日本百萬暢銷書《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 得.杜拉克》作者岩崎夏海;首創亞馬遜書店百萬冊銷售紀錄的挪威犯罪小說《知更鳥的賭注》作者尤.奈斯博;此外,華裔作家哈金則寫出讓中國禁賣的大作。看 他們用什麼獨門絕技,擄獲全球讀者的心!

股票的操作法則和變態殺人魔怎麼會扯在一起?除了一名金融分析師拿起刀來犯案,可能想不到第二種解釋。但這兩個毫不相關的名詞,在來自挪威的前金融分析師 尤.奈斯博(Jo Nesbo)身上「合法」地變成了交集。不但如此,他還在去年靠此賺進一千二百萬克朗(約合新台幣六千萬元)。

分析師背景

訓練出操弄人性的技能

五十二歲的奈斯博一頭鬍渣亂髮、一身邋遢的穿著,實在看不出來他是在全球四十一個國家賣出超過九百萬冊犯罪小說,並成為史上第一位在亞馬遜電子書城銷售百 萬的作家。他在《今周刊》攝影師拍照時,小心翼翼地坐下,同時向記者解釋:「我前幾天在泰國攀岩時摔傷了背……喔!可惡!真痛!」別被奈斯博那不修邊幅、 甚至有些粗魯的外表給騙了,潛藏在他藍色眼瞳的背後,是一顆善長操弄人心的變態腦袋,那也是他創作暢銷偵探小說的魔力來源。奈斯博的小說通常埋了很多層 次,假裝不經意地將虛假的破案線索留給讀者,讓讀者期待撲空,下一頁再來個案情大逆轉。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金融市場上主力匡騙散戶的手法呢?「寫偵探小說,對我來說就像是遊戲,不斷地和讀者鬥智……而我通常都贏!」他毫不客氣地說。奈斯博仗恃 的,正是從事金融分析師時所學來的技能。

奈斯博從挪威經濟學院畢業後,進入挪威最大券商DNB Markets成為金融分析師,開始操作選擇權。特別的是,奈斯博白天在金融公司上班,而四點下班後,奈斯博脫掉西裝,搖身變成搖滾歌手──當時他和朋友 組的搖滾樂團正大紅大紫,一年還有超過六十場表演。

「雖然很刺激,但這種雙重生活一年後我就燃燒殆盡了。」奈斯博說。「我向樂團和老闆說,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休息。」所以他帶著筆電,訂了去澳洲的機票。在 出發前,當地的出版社向他提議,可以趁機寫一本有關他自己的自傳。「那時我知道,我大膽躍進的時候來了。與其寫自傳,我更想寫小說!」奈斯博是在實際寫作 後,才真正愛上寫作。他在往澳洲飛機上的三十個小時,就把小說的大綱寫好了。到當地飯店後,「我連行李箱都沒打開,就先打開筆電開始寫。我瘋狂地寫,寫到 肚子餓了都不肯停下來。」六個月後回到挪威時,他完成了他的第一本小說《蝙蝠人》,並被挪威大出版社Aschehoug買下版權,開始他的專職作家之路。

懂得直指核心

練就縱橫不同領域的能力

從金融分析師、搖滾樂手到犯罪小說家,奈斯博每個角色都能大放異采,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天才。他解釋,他只是把事情的核心互為應用而已。「你不需要有 酗酒的毛病,才能寫好酗酒的角色。但是你要去思考更核心的東西,那就是對事物的『依賴』。」只要深刻了解精髓,就能觸類旁通。而金融市場的核心就是操作群 眾心理,「這道理和寫偵探小說如出一轍。」凡事都要看穿表面,直指核心,這正是奈斯博的思考邏輯。也因此他頂著毫不修飾的外表,也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他。 當奈斯博的女朋友讀完他的書後,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時,他只是聳聳肩。

「其實,骨子裡我們都是變態!」奈斯博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變態的一面,只是普通人想到這些東西,都會敬而遠之。但我腦中出現什麼變態的殺人手法時,我會 跳起來大呼『讚』!」他說,他的工作就像法醫解剖屍體,把這些東西挖掘出來,擁抱它們。「這不是世界上最酷的職業嗎?專職的變態!」但為什麼選擇貼近最令 人害怕的驚悚變態?奈斯博解釋,這是因為他小時候看過的一本書。「那是高汀的《蒼蠅王》那時我才小學,很多內容都看不懂,但我卻感受到一種恐懼。那種莫名 的恐懼到現在都還跟著我。」深深為這種恐懼而著迷的奈斯博,也善於操作別人心中的恐懼。以他的新書書名《雪人》為例,就是精心將雪人特有的純真和殺人狂結 合,「像半夜洋娃娃在盯著你那樣。」更加深了詭譎的氣氛。

難得來到台灣,喜歡攀岩的奈斯博印象最深刻,就是台灣海灣岩岸地形。雖然背摔傷,但他還是打算趁空檔去東北角的龍洞一趟。「那裡有罕見的濱海攀岩場,如果 沒有看到,那就白來了!」

雪人

作者:尤.奈斯博(Jo Nesbo)

譯者:林立仁

出版:漫遊者文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8

股票作手J.L的操作流程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xyc.html

1:強勢股群的領頭羊。
如果你不能從領頭的活躍股票上贏得利潤,也就不能在整個股票市場上獲得利潤。
2:耐心等待關鍵點。
每當我失去耐心不等關鍵點的到來的時機,而是胡亂交易,企圖快快獲利的時候就總賠錢。
3:出現信號果斷介入。
我的經驗始終如一的表明:如果沒有在行情開始不久時就入市,我就從來不會在這輪行情中獲得太大的收益。
4:買入後預期不符先出局。
如果該股票在穿越關鍵點後沒有按照應有的模式運做,積其後市缺乏活力,則市場很容易換轉方向,應當機立斷了結原有頭寸。
5:讓利潤奔跑。
當一個股票進入明確的趨勢狀態後他將自動運作,前後一致的沿著貫穿整個趨勢過程的特定線路演變下去。
6:注意危險信號。
一定要以敏銳的感覺向危險信號致以應有的敬意,勇敢的斷然賣出離場觀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2

反向操作 取之有道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08/02/blog-post_11.html
我深信成功人仕不會是大多數, 很富有的人也不會是大多數, 反而是極少數。但人總有一個特性, 就是跟著潮流一起走, 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羊群心理」, 大多數人正在做什麼, 其他人總喜歡跟隨, 不喜歡對著幹。

可能這是大自然加在動物身上的一個求生本能, 跟大多數一起, 生存的機會應該會大一點, 例如走失的羊很容易會成為其他動物的獵物。加上我們對「正常」作出了定義, 大多數的行為定義為「正常」, 與大多數的行為有異的定義為「不正常」, 大家都不想自己被標籤為「不正常」, 其實天才與白痴都是「不正常」的。

可是在現實中, 很多時與大多數對著幹反而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 當大多數人對經濟都很樂觀時, 經濟多是暢旺的, 物價都會上漲, 銀行會加息, 借貸利息會增加, 供樓款項會增加, 在這個時候, 暢快地花錢所換來的其實相對經濟差時是比較少, 所以能減少消費會相對有利。

相反, 如經濟走下坡時, 好像早前SARS時期, 社會出現通縮, 樓市一遍死寂, 大多數人會減少支出。在這時候, 應該是花錢及投資的良機。

當然, 在經濟上要與大多數對著幹也不是容易的事, 因為平時要有一定量的儲備, 使日常生活並不會受社會經濟影響得太厲害; 大家與成功有多遠距離, 某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儲備策略。

擁有與大多數對著幹的智慧及心理質素, 加上能與大多數對著幹的實際能力, 你的成功路將不遠已。

大家可以多留意長期的股市高手, 例如巴菲特, 他們是如何與大多數對著幹的。我在這裡所指的股市高手並不是那些在一、兩年內大賺一筆, 過一陣子卻風光不再, 在股市中消失的「臨時股神」。


此文章首次在「永不當田雞」發表於 2008-2-11

後記:
寫這篇文章時所發過最近的危機是SARS, 還沒有金融海潚及歐債危機, 在金融海潚時又再看見巴菲特的反向操作, 2007年沽出中石油, 2009年買入高盛等股票, 可謂「襯佢病, 攞佢命」。

要做到這個時候能大手買東西的能力, 實在要有不少功力。自問只能在剛過去的兩個大股災時增持股票, 但不能好像巴菲特般作非常大手的買入, 原因是沒有他的耐性, 未到最慘絕人寰的時候已經用盡手中資金入滿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