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放寬外資準入限制
【劃重點】:國務院發布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通知要求:
·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 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放寬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 服務業重點放寬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外資準入限制,放開會計審計、建築設計、評級服務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推進電信、互聯網、文化、教育、交通運輸等領域有序開放。
- 制造業重點取消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摩托車制造、燃料乙醇生產、油脂加工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 鼓勵外商投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以及工業設計和創意、工程咨詢、現代物流、檢驗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 支持外資依法依規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
· 進一步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 深化政府采購改革,堅持公開透明、公平競爭原則,依法依規對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境內生產的產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
- 依法依規嚴格保護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
- 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 深化外商投資企業註冊資本制度改革。
· 進一步加強吸引外資工作
- 支持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承接外資產業轉移。
- 繼續對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外商投資工業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 推進外資跨國公司本外幣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改革。
- 統一內外資企業外債管理,改進企業外匯管理,提高外商投資企業境外融資能力和便利度。
- 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簡化外商投資項目管理程序和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管理程序。
【指南君】:隨著生產要素成本優勢的減弱、周邊國家紛紛出臺引資優惠造成的競爭加劇,加上發達國家鼓勵制造業回流,中國利用外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近年來,一些外資企業特別是制造業的企業撤離引起廣泛關註。對此,有關方面表示,中國利用外資總體狀況是良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據悉,2016年,在全球跨國投資總量有所下滑的背景下,我國吸引外資813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
有觀點認為,隨著改革開放早期對外商投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逐步取消,中國的投資環境惡化了,投資回報不行了。對此,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曾回應說:要相信這樣的輿論,你會後悔的。
蔡司集團正在考慮將其在上海自貿區的地區總部,升級為亞太配送中心,“我們考慮新加坡或是上海,目前初定上海自貿區。”
►農業部:調減玉米後,中國“鐮刀彎”地區該種什麽?
【劃重點】:農業部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有關情況:
· 2016年,農業部以玉米為重點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調整“鐮刀彎”等非優勢產區面積近3000萬畝,今年還要繼續調減1000萬畝。
· 2017年農戶種植積極性不減,預計雜糧雜豆總供應量增加為大概率事件。多數品種需求增長不大。
· 1月1日起,“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正式上線運行,重點體現了糧油和“菜籃子”產品在流通環節的價格水平。
【指南君】“鐮刀彎”地區,包括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幹旱區、太行山沿線區及西南石漠化區,在地形版圖中呈現由東北向華北-西南-西北鐮刀彎狀分布,常年玉米種植面積占全國的1/3左右。
這些地區玉米產量低而不穩,是玉米結構調整的重點地區。
2015年底,農業部提出,力爭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比目前減少5000萬畝以上,重點發展青貯玉米、大豆、經濟林果和生態功能型植物等。
鐮刀彎地區示意圖
►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目標破萬億
【劃重點】:工信部網站17日發布關於印發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規劃提出:
· 目標到2020年,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
· 培育10家國際領先的大數據核心龍頭企業和500家大數據應用及服務企業,建設10-15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形成若幹大數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指南君】: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是拉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目前中國大數據產業面臨的問題是,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程度低,技術創新與支撐能力不強,大數據應用水平不高,大數據產業支撐體系尚不完善等。
“十三五”期間,國內市場應用需求處於爆發期,我國大數據產業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周一至周五 • 清晨7:30
第一財經 • 國是指南
環境保護部19日上午宣布,決定暫停臨汾市新增大氣汙染物排放項目的環評審批(民生及節能減排項目除外),並要求山西省環保廳,以及臨汾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同步執行。
當日上午,環境保護部對山西臨汾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進行了約談,督促臨汾市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深化大氣汙染治理,強化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盡快遏制大氣環境質量惡化趨勢。
這是進入2017年以來,環境保護部首次對地方政府進行約談。
1月19日上午,環境保護部對山西省臨汾市進行約談。攝影/章軻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在約談會上通報了環保部的約談意見。約談認為,臨汾市大氣環境突出問題有五項:
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臨汾市2016年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濃度均值較2015年分別上升33.3%、25.4%、29.7%、3.1%、19.3%和11.1%,空氣質量六項監測指標均不降反升。2016年,全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增加31天,優良天數同比減少22天,大氣環境質量已連續兩年呈現惡化趨勢,形勢嚴峻。
焦化、鋼鐵等工業企業違法排汙。臨汾市目前有焦化企業20余家,部分企業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或未按要求提標改造,或裝煤、推焦、熄焦過程無組織排放管控不到位,二氧化硫等汙染物超標排放嚴重。同時大量焦化廢水未經處理達標就用於熄焦,導致廢水蒸發排放,汙染問題突出。
近期重汙染天氣應急督查發現,山西焦化集團公司6條生產線脫硫脫硝設施仍未建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標排放,熄焦廢水揮發酚濃度超標0.6倍。三維瑞德焦化二氧化硫超標排放,熄焦廢水揮發酚濃度超標97倍。臨汾萬鑫達焦化熄焦廢水揮發酚、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超標69倍、8倍和125倍。臨汾晉能焦化熄焦廢水揮發酚、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超標495倍、5倍和13倍。鋼鐵行業球團設備普遍沒有建成脫硫設施,部分鋼鐵企業高爐及燒結機上料、落料口無密閉設施,物料露天堆存,廠區地面積塵嚴重。亞新集團中升公司球團工序未建脫硫設施,燒結工序脫硫設施運行不正常,二氧化硫長期超標排放。
散燒煤及鍋爐汙染管控不力。臨汾市沿汾河平川六縣(市)冬季采暖用煤數量大,對煤質監管不嚴,燃煤汙染排放嚴重。抽查發現,臨汾市2016年冬季居民用煤含硫率均值達到約1.6%。臨汾市區86臺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基本無脫硫設施,燃煤煤質差,汙染排放嚴重。
堯都區海姿供熱公司2臺100蒸噸鍋爐僅建有水膜除塵脫硫一體化裝置,脫硫裝置基本沒有運行,汙染物超標排放。襄汾縣供熱公司兩臺40蒸噸鍋爐未提標改造,脫硫設施運行不正常,且擅自停運在線監控設施,逃避監管。翼城首旺煤業公司鍋爐除塵設施運行不正常,煙塵排放超標。
綜合督查整改不到位。2016年5月,環境保護部組織華北督查中心會同山西省環保廳對臨汾市開展環境保護綜合督查,並於當年8月進行公開反饋。督查指出的焦化企業治汙設施升級改造滯後、鋼鐵企業除塵設施運行不正常、工礦企業揚塵汙染明顯、城鄉接合部小企業汙染突出等涉及大氣汙染問題,均未整改到位,一些問題甚至更加嚴重,加劇了冬季大氣汙染程度。
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不力。2016年入冬以來,全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尤其是SO2濃度均值嚴重超標。但臨汾市未及時向社會發布預報預警,也未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控制措施,應對工作被動。
環境保護部約談紀要。攝影/章軻
山西省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在會前親自修改發言稿。攝影/章軻
約談指出,為切實督促臨汾市加快整改,盡快降低大氣汙染程度,回應社會關切,環境保護部決定暫停臨汾市新增大氣汙染物排放項目的環評審批(民生及節能減排項目除外),並要求山西省環保廳,以及臨汾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同步執行。
根據約談要求,臨汾市應切實提高認識,按照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要求,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盡快遏制大氣環境質量惡化趨勢。對長期超標違法排汙的企業,要堅決按《環境保護法》要求,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有關整改方案應在20個工作日內報送環境保護部,並抄報山西省人民政府。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在約談會上宣布環保部約談意見。攝影/章軻
山西省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在約談會上表態。攝影/章軻
“如芒在背,如坐針氈。”約談會上,山西省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予強表示,“環保部的通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市環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嚴肅指出我市入冬以來大氣環境質量惡化、市區二氧化硫深度超標嚴重。我對此心情非常沈重。”
劉予強一再說,“因為我們工作不到位,給臨汾、給山西抹了黑,給環保部添了亂,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我感到非常不安、自責和內疚。”
約談會後,劉予強對記者表示,“今天環保部通報的問題,客觀準確,切中要害。對此,我們的態度是明確的,就是堅決認理認賬認責,認罰認改認幹,深刻反省,痛定思痛,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就是要擼起袖子,真抓實幹,馬上就辦,抓好整改。”
國務院臺辦2月22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就大陸赴臺經貿交流人數減少等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安峰山表示,2016年大陸居民赴臺灣比2015年減少了71.13萬人次,而去年臺灣居民來大陸同比增加了30萬人次。這一組數字一增一減之中所反映的民意的變化,值得兩岸深思。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安峰山主持發布會。
問:臺灣陸委會近期公布了一組數據,2016年1月—11月,在這期間大陸赴臺進行經貿交流人士的數字是20.5萬人次,同比減少了24.8%,減少的幅度非常之大。發言人對這個數字的減少有什麽樣的評論?
答:據統計,2016年大陸居民赴臺灣比2015年減少了71.13萬人次。其中,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從2008年開放以來,首次出現了下降。而去年,臺灣居民來大陸比2015年增加了30萬人次。有評論認為,實際上也是反映了當前臺灣局勢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陸繼續堅持既定的對臺大政方針,增強了對臺灣同胞的吸引力,而臺灣當局由於他們大陸政策的變化,惡化了兩岸交流的環境和氛圍,影響到了大陸遊客赴臺的熱情和意願。我想,這一組數字一增一減之中所反映的民意的變化,值得兩岸深思。
問:日前在臺企聯舉辦的新春聯誼活動中,張誌軍表示,將積極考慮一些臺商提出的在大陸發展的建議。目前在這方面有沒有具體的規劃和措施?
答:對於臺商所反映的他們在大陸生產和經營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和訴求,如成立旨在幫助臺商臺企發展的臺商民營銀行,以及臺商參與大陸的“一帶一路”建設和協助臺企發展電子商務的業務,拓展大陸的內需市場等,國臺辦都高度重視,正在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擬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
3月8日,在2017年上海商務情況通報會上,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表示,去年在上海的外資企業為上海貢獻了三分之二的工業總產值、三分之二的貨物進出口和三分之一的稅收。
除了成為上海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外企自身也在上海實現了較大發展。
“2016年上海工業、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中,外資企業合計上榜110家,占百強企業稅收總額的35%,占比較前一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尚玉英表示,“從1.52萬家抽樣外資企業運營情況來看,去年外資企業營業收入增長5.5%、利潤增長12.3%,另據上海統計局公布數據,去年上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增長16%,說明外資企業在滬盈利狀況還是趨好的。”
投資環境沒有惡化
作為中國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上海的投資環境並沒有惡化。
尚玉英表示,上海的投資環境更加優化了,“投資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全面實行備案管理,新設企業辦理時間縮減至3個工作日,實施期間共有95%的新設外資項目是通過備案設立的。”
另外,外資非但沒有大批量撤離上海,而是繼續加大了對上海的投入。
尚玉英稱,2016年上海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85億美元,連續17年實現增長。在上海,以總部項目為主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8.6%,躍升為利用外資第一大領域;高新技術產業利用外資達到13億美元,大幅增長61%;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科技研發、醫療衛生等高附加值領域利用外資分別實現了28%、96%、93%、333%的高速增長。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調查結果,中國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東道國之一。中國歐盟商會的調查顯示,歐盟在華的企業50%左右要在中國擴大投資。上海美國商會《2016年度商業調查報告》稱,上海是中國最有吸引力的城市,70%受訪企業聲稱計劃將下一個投資放在上海,遠高於其他城市(蘇州(12%)、成都(3%)和北京(2%))。從日本貿易振興會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中也可發現,去年日本企業在中國擴大投資的意願和2015年相比增長了兩個百分點。
尚玉英表示,上海繼續保持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集中的城市地位,全年新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5家,累計達580家,其中亞太區總部56家,外資研發中心累計達到411家,其中全球研發中心40余家。上海企業加快在全球範圍開展產業鏈、價值鏈合作,去年,上海實際對外投資額超過250億美元,增長51%,規模居全國各省市第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89億美元,增長67%。
首要任務即“更加開放”
今年年初,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尚玉英表示,2017年上海將重點聚焦五個方面的環境建設,其中第一項即“營造更加開放的投資環境”。
“上海依托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自貿區內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的增速達到50%,累計自由貿易賬戶已經超過6.3萬個,辦理的跨境結算人民幣總額已經超過10萬億元;但我們也聽到企業‘獲得感’還不夠強的反映。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自貿試驗區建設作為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的重中之重,發揮好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在通報中,尚玉英還特意指出,之前有外企表示沒有獲得國民待遇,但現在只要符合要求在中國制造的產品都可以參加政府采購項目。
在問答環節,上海自貿區管委會的負責人也對現場的外企表示,上海已有放寬外資準入的內容,正在協調相關部門加快落實。
30%外來商品從上海進入中國
雖然目前的進出口形勢依然嚴峻,但去年上海進出口占全國比重從11.4%提高到了11.8%,與此同時,貨物貿易逆勢實現了2.7%的增長,增速領先全國3.6個百分點。
尚玉英提出,上海仍然是外來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地。去年大約有30%來自全球各地的商品通過上海口岸進入中國市場,比如,1/4左右的進口汽車、1/3左右的進口葡萄酒、1/2左右的進口化妝品都從上海銷往全國各地。“尤其是受外國朋友們喜愛的白蘭地、威士忌等烈酒,有一半左右是從上海進口的,上海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進口消費品集散地。”她表示。
與此同時,上海與發達經濟體貿易往來也保持穩定。受益於中瑞自貿協定,上海與瑞士的貿易增速達到了33%。在與“一帶一路”市場的合作方面,上海與印度尼西亞、越南、匈牙利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並與新加坡、捷克、土耳其等14個沿線國家經貿部門和重要節點城市建立了經貿合作夥伴關系。
去年,上海服務貿易進口增速達到5.4%,貿易逆差額進一步擴大,超過了1000億美元,其中技術進口金額增長了14%。
一方面是國家大量鼓勵新能源替代,調整能源結構,另一方面則是新能源領域大量棄風、棄光、棄水。
“新能源‘三棄’正持續惡化。”3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徐小東說。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風電領域“棄風”問題由來已久,近一兩年來,棄光、棄水問題則日漸突出。
“天賜惠風夜夜棄!”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在內蒙古采訪時曾了解到,距北京數百公里的內蒙古多個風電場,常常棄風停機——大量的風力發電機停止運轉,任憑北風呼嘯而去。
內蒙風電場。攝影/章軻
甘肅光伏發電場。攝影/章軻
“情況最糟糕的時候,上百臺風機都停了,只留下一兩臺運轉,以保證風場自身用電。”一位風電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問題出在電網送出通道不暢。”
“2016年,風電棄風電量持續大幅增加。”徐小東說。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棄風電量從2015年的339億千瓦時,增加到2016年的497億千瓦時,棄風率上升至約17%。
徐小東介紹,2016年,棄風現象發生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等11個地區,陜西首次出現棄風現象。其中,2016年棄風大幅增加的地區為甘肅、新疆和內蒙古,主要緣於當地消納能力不足,外送能力有限,而裝機規模增幅較大。
西北地區陽光充足,是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的重要區域。但調查發現,2016年,棄光也主要發生在西北地區,棄光電量由2015年的49億千瓦時增加到2016年的70億千瓦時,棄光率提高了6個百分點。
其中,新疆、青海全年棄光電量增量較大,主要也在於當地消納能力不足,外送能力有限,而裝機規模增幅較大。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的調查發現,2016年,棄水主要發生在四川、雲南兩省。而這兩個省是我國水電較為發達的區域,資料顯示,金沙江流域規劃的水庫總庫容將達到徑流量的83%,長江上遊地區水庫總庫容將達到河川徑流量的61%,均超過國際公認40%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警戒線。
調查發現,四川省2016年全年由於新增水電裝機容量超過系統增加的消納能力,且沒有新增外送能力,棄水電量進一步增加,約為1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39%,創近5年新高。
雲南全年新增水電裝機容量與新增外送能力基本匹配,但由於雲南用電量負增長,新能源裝機及發電量增長較快,擠占水電發電空間,預計全年棄水電量與2015年相比會略有增加。
另外值得關註的問題是,按照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十三五”末,我國在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機組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機組總數達到世界第二。國家核安全局23日公布的資料顯示,我國現有35臺運行核電機組、21臺在建核電機組,在建核電機組數量世界第一。
但在核電發展勢頭強勁的同時,我國“核電利用小時數低”的問題也同樣存在。
田灣核電站1號機組外景。攝影/章軻
“利用小時數偏低的核電機組主要分布在遼寧、海南地區。”徐小東說。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的調查發現,遼寧全年核電利用小時數4982小時,同比下降833小時,核電消納問題突出。原因是近年多臺核電機組陸續投產,電網調峰困難導致核電難以消納。“目前,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兩臺機組正在建設中,倘若核電消納問題不解決,新機組投產,‘棄核’問題將更加嚴峻。”
2016年,海南全年核電利用小時數5775小時,同比下降1819小時。
徐小東等專家對記者表示,新能源是我國發展速度最快的電源,風電與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雖均已達到世界第一,但裝機占比仍低於一些發達國家,發展空間仍較為廣闊。
但專家們同時表示,由於布局相對集中導致棄風、棄光現象愈加嚴重,已經對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考慮到近期主要棄風、棄光地區自身消納能力增長緩慢,跨省消納難度較大,調整開發布局是效果較好的應對措施。“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已經著手限制棄風、棄光嚴重地區新能源開發建設。”徐小東建議,2017年,對於棄風電量超過10%的地區、棄光電量超過5%的地區,不核準下年度新能源建設規模,這些地區要優先提高存量新能源裝機的利用率。
此外,加大中東部及南方地區新能源開發力度,原則上對這些地區不設置建設規模上限。統籌送受端需求、電網調峰能力等因素,配合“三北”地區跨省跨區外送通道建設,進一步加大棄風、棄光嚴重地區新能源外送規模。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還建議,2017年宜加快建設川渝第三通道,如在汛前投產可減少四川棄水電量,同時加快四川、雲南水電外送,明確水電外送通道落點地區。抽水蓄能電站投資布局宜向非化石能源消納困難的“三北”地區傾斜,推進儲能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4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就英美法三國起草的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表決結果為10票贊成、2票反對、3票棄權。由於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在表決時投反對票,該決議草案未獲通過。
聯合國秘書長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在大會上表示,作為敘利亞國際支持小組的聯合組長,美國和俄羅斯在很多問題上十分不同,這是廣為人知的;但同時,他們也擁有共同利益以及責任,這就需要兩國共謀對策,齊心協力穩定現狀。
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時表示,北約和美國能與俄羅斯和睦相處,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但他也承認,目前美國和俄羅斯的關系恐處於歷史最低點,這樣的關系已經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
巧合的是,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恰好在當天訪問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兩人就敘利亞、烏克蘭等重要議題進行了探討。在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蒂勒森表示他向普京直率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兩國關系正處於低谷,信任程度較低,而兩個核大國不能處於這種關系下。
去年,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時曾表示,將為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期間,馬雲表態,如果中美經貿關系惡化,這一承諾也將宣告無效。
9日晚間,博鰲亞洲論壇舉行主題晚餐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對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針對中美貿易戰,拉加德表示,“貿易是根據規則來進行的,玩家們應遵循自己制訂的規則,如WTO組織等。有任何問題,應利用機制來解決爭端;機制不完善,可協商改善機制,但絕不能亂來。”
馬雲與拉加德持相同觀點,“如果貿易停止了,世界就停止了,沒有人可以停止全球化的進程。”“如果中美保持良好的經貿關系,為美國提供100萬個就業崗位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可以提供1000萬個崗位。但如果中國之間沒有貿易了,那100萬個就業崗位也就沒有了。”
5月23日,丹東港在上海清算所發布資產被查封凍結公告,法院裁定凍結公司26.9億元銀行賬戶存款或查封扣押等值資產。上述資產查封、凍結事項可能使公司融資環境進一步惡化。
丹東港債務問題爆發始於2017年。去年10月30日,丹東港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有息債務負擔重,短期支付壓力較大,“14丹東港MTN001”因未能按期兌付本金,出現了實質性違約,違約金額為10億元。至此,丹東港債務問題暴露。
繼“14丹東港MTN001”“15丹東港PPN001”兩次違約後,半年內丹東港發生第三次和第四次實質性違約。丹東港在上海清算所發布的公告顯示,由於公司有息債務負擔重,短期支付壓力較大,截至2018年3月13日日終,公司尚未能按照約定將“15丹東港MTN00I”“13丹東港MTNI”的本金和利息按時足額劃至托管機構。丹東港方面承認,該事件嚴重損害了債券持有人利益,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6樓提及
平先支持
7樓提及6樓提及
平先支持
支持係代表同一個價錢甚至略貴都會去買
8樓提及7樓提及6樓提及
平先支持
支持係代表同一個價錢甚至略貴都會去買
咁其實呢d野性價比差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