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煤價連漲14周,但與“蒜你狠”味道不同

去產能取得積極進展使煤炭價格一路猛漲,入夏後更是出現了高歌猛進的局面,楞是有點漲出了“蒜你狠”的味道。但與“蒜你狠”不同的是,我國煤炭產能嚴重過剩、供大於求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

9月28日最新公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英文縮寫:BSPI)報收於每噸561元,比前一報告期(9月14~20日)每噸上漲了7元,較年初的每噸371元上漲了190元,漲幅高達51.2%。截至28日,動力煤價格已連續14周上漲。

進入10月,全國多地迎來備冬儲煤時期,煤炭價格持續上行壓力較大。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已制定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的預案。市場供應緊張時,符合先進產能的煤炭企業、煤礦將承擔增量任務。

“政府層面有充分的調控手段和調控空間。”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有關負責人日前在回應煤炭去產能等熱點問題時表示。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煤炭價格增長過快對煤炭下遊企業,尤其是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影響巨大。如果煤炭產量松動,供應量大幅增加後,煤炭價格趨於平穩的可能性較大。

三級響應抑制煤價飆漲

有媒體28日報道稱,國家發改委正考慮允許優秀產能日均增加100萬噸煤炭產量,用於補充煤炭需求缺口及部分社會庫存。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9月8日已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的預案。煤炭行業內流傳的預案版本是,符合先進產能的十幾家煤炭企業、七十余個煤礦與煤炭行業協會簽訂協議,當市場供應緊張時,企業將承擔增量任務;市場供應寬松時,企業則承擔減量任務。

業內流傳的預案還披露了三級響應機制的具體措施:環渤海動力煤價格上漲到460元以上,連續兩周上漲,則啟動三級響應,日均增產20萬噸,響應範圍包括晉、陜、內蒙古,53座煤礦;動力煤價格上漲到每噸480元,則啟動二級響應,日均增產30萬噸,響應範圍包括晉、陜、內蒙古、魯、豫、皖、蘇,66個煤礦;價格上漲到每噸500元,則啟動一級響應,日均增產50萬噸,範圍是全國74個礦井。

響應的停止條件為價格下跌至每噸490元,連續兩周下跌,一級響應停止;價格下跌至每噸470元,二級響應停止;價格下跌至每噸460元,三級響應停止。

第一財經記者向某煤炭央企內部人士核實上述消息時,他表示,網上流傳的版本較統一,基本準確。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在23日的發文中表示,此前已啟動二級響應,日增加煤炭產量30萬噸左右;近日又啟動了一級響應,擬日增加產能規模50萬噸。有關部門已經研究了後續政策措施,下一步,視煤炭市場變化情況,如果情況仍在延續,將科學加大先進產能投放量,確保煤炭穩定供應。

值得關註的是,此次業內流傳的預案並未放開“276天”的要求。這與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9月23日發文稱的“先進產能可以在276至330工作日之間釋放,年終回到276個工作日”相吻合。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9月23日發文《理性看待當前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堅定不移推進化解過剩產能》。文章指出,對符合條件的先進產能,可以在276至330個工作日之間釋放。只要是先進產能提出申請,就抓緊進行驗收。屬於季節性供給變化還可以階段性地彈性生產,年終回到276個工作日。如果全年生產超過276個工作日的部分,可以通過資源產能指標出讓解決。堅持企業自願,既能夠實現量上的調控滿足供應,又保證減量化生產制度不動搖。

“276個工作日”的正式提出源於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人社部、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煤炭安監局等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和改善煤炭生產經營秩序的通知》,要求全國煤礦自2016年起全年作業時間不超過276個工作日。如果各地嚴格執行這一政策,全國煤炭減產今年一年就能夠完成超5億噸。

煤價仍將上揚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原煤產量環比7月增加800萬噸。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對此表示,國家發改委的調節政策是一方面,但應急響應機制剛剛開始執行,市場反應還需要一段時間;另一方面,煤炭價格回升之後,煤炭企業利潤有所增加,煤炭企業已經從年初時的虧損到扭虧為盈,這也一定程度上促進部分煤炭企業恢複投產或增產。

鄧舜同時表示,從當前的政策來看,監管層的目的是抑制煤價過快上漲,保障煤炭市場供應,而非促進煤價下跌,“冬儲煤炭供應缺口還較大,機制啟動後可以有效填補一部分缺口。我們判斷第四季度煤炭價格還是會上揚,漲幅會比三季度稍微平穩。”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煤炭市場並沒有真正擴張,此前煤價過低使得三分之二煤炭企業虧損,煤炭行業整體上財務負擔重。最近的煤價屬於“懲罰性上漲”,不需過度恐慌。

不過,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姜克雋此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只有價格穩定才有利於經濟發展,“煤炭價格波動過大需要控制,目前煤炭企業也在為冬季供暖做準備。”

堅定不移去產能

“煤炭去產能、控產量不僅信心不容動搖,力度也不能減弱,否則煤炭價格有可能再度下滑,煤炭行業脫困發展將難以實現。”上述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有關負責人23日表示。

從大的供需關系看,我國煤炭產能嚴重過剩、供大於求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該人士表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能源消費強度將有所回落,特別是隨著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煤炭的市場需求很難有絕對增長的空間。

目前全國各類煤礦產能總規模全部形成有可能超出60億噸,扣除凈進口2億噸,國內煤炭的市場空間僅在34億~36億噸,“各地區、各部門要堅定不移去產能,不能因為價格波動就動搖去產能的決心。”上述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煤炭行業去產能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和主戰場,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特別是8月份以來進度明顯加快。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魯俊嶺9月8日介紹,截至8月底,今年煤炭去產能任務完成了60%,行業累計去產能1.5億噸。前8個月煤炭產量同比下降將近10%。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7月底時煤炭去產能僅完成了全年任務的38%,而8月退出的產能高達5500萬噸,接近前7個月的60%,任務完成率也飆升至了60%。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目前,有一種看法認為煤炭去產能過於依賴行政手段,市場作用發揮得不夠。從事實看,這種看法是不準確的,與實際不相符。煤炭去產能是在尊重市場的前提下,按照市場規律來推進實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85

金立回應資金鏈解決方案傳聞:正在洽談融資,但與海信無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1/1197971.html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趙橋

近日,關於手機廠商金立的資金鏈解決方案傳聞不斷,有媒體報道稱,最新的接盤方是海信。3月11日一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金立方面核實,對方稱,目前確實正在洽談融資,並且應該會有戰略資金進入,但都與海信無關。

去年12月,因拖欠供應商欠款,金立被曝出資金鏈問題,但金立一直沒透露存在多大的資金缺口。

此後不久,金立董事長劉立榮表示,會分三個步驟來解決資金鏈問題:“首先,引入合作夥伴,確保生產與銷售,市場在就有未來;第二,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資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資產償債,獲取債權人支持。”與此同時,金立也在尋找微眾銀行股權和金立大廈等資產的接手方。

3月10日下午,《財經》對金立的債務危機解決方案進行了更多的披露,其中包括:金立一些部門員工已收到內部架構調整的通知,公司近期將重組,而這源於金立拿到一筆融資,資金會投入到新公司的組建;重組新公司將會經歷數輪融資,此次獲得的第一輪融資很有可能超億級;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可能出局等等。

對此,金立相關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近期會開個會,然後對外界的傳言進行回應,公司今年應該還會有新手機發布。

而關於劉立榮出局的傳聞,上述內部人士稱,“這不好亂分析,因為劉立榮是金立的靈魂人物,融資這件事情都是他親自在談的,不可能出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77

瑞·達利歐的三本書:與金融投資無關,但與構建格柵思維有關 一只花蛤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x3jj.html

瑞·達利歐的三本書:與金融投資無關,但與構建格柵思維有關

2018-03-17  姚斌
個人微信公眾號:一只花蛤的價值投資

2018年3月13日  

瑞·達利歐在他的巨著《原則》中向讀者推薦了三本書。有意思的是,這三本書都與金融投資無關,但達利歐卻認為這三本都是每個人應該讀的書,其中也自然包括了金融投資者。這三本書分別是《歷史的教訓》、《基因之河》和《千面英雄》。《歷史的教訓》屬於史學,《基因之河》屬於生物進化論,而《千面英雄》則屬於神話學。

■《歷史的教訓》

《歷史的教訓》的作者是威爾·杜蘭特及其夫人艾麗爾·杜蘭特。這本書很薄,雖然不到10萬字,但博大精深,分析了幾千年來歷史所發現的反複出現的主題,充滿了真知灼見。

作者在書中勾勒出歷史與人類生活各方面的關系,詳細說明了地理條件、經濟狀況、種族優劣、人類本性、宗教活動、社會主義、政府、戰爭、道德、盛衰定律、生物進化等在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生物進化方面,作者得出了生物學的三個教訓:第一個教訓,生命即是競爭(生命的交易,和平或暴力)。戰爭則是國家的覓食方式,是競爭最終新手。第二個教訓,生命即是選擇。自然偏愛差異性,因為那是選擇和進化的基礎。渴求平等的是才能低下的人;渴望自由是才智高超的人。只有所有潛在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和發揮的組織,才能在競爭中獲得生存優勢。第三個教訓,生命必須繁衍。自然極喜數量,因為這是質變的先決條件,對於無遺傳能力的物質(組織)來說是無意義的。因此自然比起個體更喜歡群體,對文明和野蠻不加區分。個人和群體之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並未見善心得到優待,最終的考驗取決於生存能力。

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曾說過的,“那些不能銘記過去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而作者卻告訴我們,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忘記和重蹈覆轍的過程。歷史只是“一種尋求預見性觀點和啟蒙作用的哲學”而已。因此那種希望從歷史中得出某種對未來的結論的人,有可能會為此失望了。季羨林先生認為《歷史的教訓》是“一部揭示人類文明遺產的曠世巨著”。歷史的意義雖然無終極解,但卻不是我們輕視歷史的理由。

■《基因之河》

《基因之河》的作者是理查德·道金斯。道金斯是著名科普作家和生物學家。著有《自私的基因》和《盲眼鐘表匠》等系列進化論著。其中的《自私的基因》和《盲眼鐘表匠》為查理·芒格先生所推薦。《基因之河》也只有薄薄的120多頁,但在其中卻解釋了生命進化的整個進程。如果以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解釋投資中的一些問題,有許多問題將迎刃而解。

道金斯將生命的進化過程比作一條基因之河。所謂的基因之河,就是DNA之河,它流經了地質時代並出現分流,其陡峭的河岸控制了每個物種的遺傳遊戲。所有生物體的基因都是從它們祖先那里繼承的,而不是從列祖列宗那些失敗的同代人那里遺傳的。因此所有的生物都有一種傾向,那就是擁有成功的基因。它具備能夠使它們自己成為祖先的那些東西,即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所有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從延綿不絕的成功祖先們那里繼承了全部的基因。

道金斯指出,基因不會在使用過程中得到改善,除非出現非常少見的偶然錯誤,它們只是被按原樣傳下去。並非成功產生了好的基因,而是好的基因創造的成功。由此可見,“天賦”還是極其重要的。任何個體在他一生中所做到的一切,都不會對基因產生任何影響。那些生下來就具有好基因的個體,最有可能成長為成功的祖先,因此與不良基因相比,好的基因更有可能傳至後世。每一代就是一個過濾器、一個篩網:好的基因能夠穿過篩網到達下一世代,而不良基因則由於個體夭折或者沒有後代而終止。

正如自然偏愛和獎賞長得稍微高一點的樹木一樣,社會總是以某種方式偏愛和獎賞那些偶然巧妙突破法律,規則和道德規範的人,使得他們比遵守規則的人獲得額外的好處,從而從整體上瓦解人們最初的嘗試。這能解釋為什麽總有人突破規則或底線,理想很豐滿,可是現實很骨感。

■《千面英雄》

《千面英雄》的作者是約瑟夫·坎貝爾。這本論著自一九四九年發行至今已達百萬冊之多,是一本不折不扣的暢銷書,神話學的經典作品。這本論著追溯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神話系統中與英雄歷險相關的故事,並從中揭示出相同的英雄原型。內容涉及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文學、心理學、比較宗教學、藝術及流行文化等不同領域,由此構建起獨樹一幟的神話學體系。

坎貝爾從發現,盡管各民族神話中的英雄其面貌千差萬別、其冒險經歷各有不同,但英雄的冒險總是遵循一個共同的模式:“英雄從日常生活的世界出發,冒種種危險,進入一個超自然的神奇領域;在那神奇的領域中和各種難以置信的有威力的超自然體相遭遇,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於是英雄完成那神秘的冒險,帶著能夠為他的同類造福的力量歸來。”

這個模式不僅適用於神話,而且適用於幾乎任何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英雄”的歷程,一項偉大技術的發明,人類精神的偉大覺醒,那些給人類帶來精神進步的哲人們無不是經歷了漫長的從日常生活的隱退經歷,然後給人類的心靈帶來了曙光。仿佛不同的英雄故事——無論是遠古還是現代,無論是歷史還是想象,都是這個神話模式的子系統。“不管在何處,無論有關的範圍是什麽(無論是宗教的、政治的或個人的範圍),真正的創造性活動總是被表現為離開世界的死亡,和在英雄處於不存在狀況的期間所發生的事,然後那位讓人類眾口一聲地宣稱為變得偉大、具有創造力的英雄以重生者的姿態歸來。”

英雄可以作為戰士,可以作為情人,還可以作為皇帝和暴君,直至可以作為聖人。而作為聖人其實也有不同的層級。於是人類社會就以此為主題形成了一個個大小不一、深度不同、面貌各異的神話故事。英雄也是人,因此人人可以效仿,作為學習的楷模。但是從英雄自出生起就不平凡的跡象,英雄確實預先擁有超過於普通人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因果和輪回的法則可以解釋這樣的現象。那些能夠拯救世界的英雄和人一樣,經歷了無數世的漫長修煉,於是擁有了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在災難將襲擊人類社會的時候他們主動或者被動地(神的安排)承擔起了拯救世界的使命。

■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進化

為何要閱讀這三本書?“我認為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進化。”達利歐解釋說,“個體只是我們DNA進化的容器。”“世界在我眼中不僅僅是人類,而是一個更全面的生態環境。人類是世界上一百億生物中的一個,並沒有在地球上生存地太久。當我全面地理解世界的時候,我關註的是大自然的法則,人類只是其中的一環。這是我總體的視角。”“我認為進化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動力,也是唯一的永恒的。每一個人的職責都是通過為進化做一份貢獻而來的。”

對於《基因之河》,達利歐指出,這本書讓他“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而《千面英雄》則通過研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神話,發現了與人類精神產生共鳴的敘事結構。當達利歐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他說他把自己的生活對號入座,他認為這對其他人也是有用的。因此,他不情願地成為一個公眾人物,他想通過他的新書和即將出版的第二卷,給世界一個“臨別禮物”。達利歐推薦的這三本書,對他的影響巨大。或許他從里面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歷程,他明確的意識到,人生正在進入回饋的階段。這就促使他寫了《原則》這本書。

在投資領域,更需要自我進化。有人總是認為巴菲特的成功是一個奇跡。而實際上如果將巴菲特的成功當做演化事件進行考察,那麽這個漸進、累積、逐步的演變過程就開始了。巴菲特自己也多次講過,說他自己也是不斷“進化”而來的,確切的說是從猿人進化到現代人的。如果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思考,那麽巴菲特的成功就不是奇跡,而是累積進化選擇的結果。查理·芒格先生親眼目睹了巴菲特自我進化的整個過程,他是這麽說的,“沃倫很幸運,直到今天,即便是早已過了退休的年齡,他仍可以有效地學習,持續地改善其技巧。沃倫的投資技巧在65歲後更是百尺竿頭更上一層。作為一直從旁默默關註的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沃倫停留在其早期的認識水平上,這個紀錄也就不過如此了。”

瑞·達利歐先生的自我進化也一定與巴菲特相似,他也是在閱讀不計其數的書籍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其中就有這三本書的功勞。很顯然,達利歐先生的自我進化並不僅僅汲取來自金融投資類書籍的養分,更多的是來自類似這三本與金融投資無關書籍的養分,而這恰恰就是查理·芒格先生所說的“格柵思維”的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4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