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事件引發交易系統化筆記 (1) - # 1177中國生物製藥 港股博弈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06/13/%E4%BA%8B%E4%BB%B6%E5%BC%95%E7%99%BC%E4%BA%A4%E6%98%93%E7%B3%BB%E7%B5%B1%E5%8C%96%E7%AD%86%E8%A8%98-1-%EF%BC%8D-1177%E4%B8%AD%E5%9C%8B%E7%94%9F%E7%89%A9%E8%A3%BD%E8%97%A5/

所謂事件引發交易,即是 trade on special events. 以往通常以單一事件或模式作出買賣,近來開始歸納一下交易背後系統,方便改進及環保再用。

 

==

事件:季度業績。現價 $2.102012 Q1,銷售 +59.6%,每股盈利 $0.0371 +54.6%,市盈率 14.2 倍,派息 $0.01 息率 1.9%…. 季度派息減少。

 

image

 

 

1. 季度業績前大市下跌中,股價急跌 7.6% (vs HSI -3.2%)

2. AO 高開但是仍然比預期低。

3. 看好行業今年發展,業績顯示產品進入盈利周期,將會比其他藥業股強勁。

4. 年頭比大市弱,可以追回升幅。

 

決定AO買入。

 

後記:當日以為AO買入了,原來沒有execute !令我以後致力改善注意力問題。

之後股價回吐提供建倉機會,股價昨日除淨後突破。

imag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03

事件引發交易系統化筆記 (4) - # 0956 新天綠色能源 clcheung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06/16/%E4%BA%8B%E4%BB%B6%E5%BC%95%E7%99%BC%E4%BA%A4%E6%98%93%E7%B3%BB%E7%B5%B1%E5%8C%96%E7%AD%86%E8%A8%98-4-%EF%BC%8D-0956-%E6%96%B0%E5%A4%A9%E7%B6%A0%E8%89%B2%E8%83%BD%E6%BA%90/

最近幾年,中國燃氣板塊確實為投資者賺了很多錢。而且這個板塊很抗跌。我最近研究了一家公司,現在我把初淺的認識提交給大家研究。我首先強調,這家公司的風險很大,就像其它每個上市公司一樣。

 

我關注這家公司的原因如下:新天綠色能源(956 HK)的業務具有較強的防禦性,利潤成長率在30%以上,今年的市盈率56倍,0.7倍的市淨率,5.5 %的股息率。它的股價比一年半前的IPO價格跌了一半。 …..

 

 

image

 

 

image

 

1. 報告在6/9發出,在網上見文是6/12

2. 板塊在去年10月後大幅落後恆指。

3. 在板塊中大幅落後(至昨日追回)。

4. 1.42-1.45 是阻力位。股價由頂位下跌了31%

5. 不是令我喜歡的行業。

 

附加資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yz4.html

 

張化橋是筆者喜歡的分析員。

市值20億,股價低殘,國企 4-5% 息,燃氣資產屬於高質,下行風險不高。

 

後記:股價跟個人喜好是沒有關係,昨日大爆升,可能跟張化橋,技術突破,IPO,等等消息有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4

事件引發交易系統化筆記 (5) - 崩盤面面觀 clcheung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06/17/%E4%BA%8B%E4%BB%B6%E5%BC%95%E7%99%BC%E4%BA%A4%E6%98%93%E7%B3%BB%E7%B5%B1%E5%8C%96%E7%AD%86%E8%A8%98-5-%EF%BC%8D-%E5%B4%A9%E7%9B%A4%E9%9D%A2%E9%9D%A2%E8%A7%80/

1. 事件:# 0589 大股東「漏報」多項關聯借款,主席陳漢傑辭任。復牌後大插4成。個人認為可以不看基本數據及質素,已經不可信。即日曾經下跌43%

 

image

 

單以技術分析,不是一個可靠的方法。回購尚算積極,以後可以作為支持理據,可以以 > $7.88買入,$9獲利。看來不易。

 

2. 事件:# 0330 管理層大逃亡。週三宣佈董事會主席辭職,而此前一天公司行政總裁突然辭任﹐差不多兩週前其財務總裁也已離職。也是可以不看基本數據及理由,看來不易。

 

image

 

3. 事件:# 1259 傳誇大市佔率,非執董楊鋒請辭。

 

疑幻疑真,大股東全部股票傳入CCASS,之前又偷偷減持4.x %,可信性不高,不過此股好炒,繼續反彈亦可。

 

 

image

 

 

4. 事件:# 2222 對賭玩大左?

 

3月開始領跌,至創始人兼CEO吳長江辭任消息後崩盤。難以估計創始人離職後對業務影響。

股價中間已經歷3次打擊,看來不易。

 

image

 

上市後股東以減持為主:

 

imag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6

「血拼」6·18——京東2012店慶日,引發「史上最大規模電商價格戰」

http://www.infzm.com/content/77328

京東每年一度的6·18店慶日,這一次成了眾多電商競爭對手的狂歡節。在京東上市前夕,這些競爭對手的舉動並非偶然。他們即便狙擊不成,也可獲得一次促銷良機。

在水分極大的電商價格戰中,如何殺敵一千而不自傷八百?有人用先提價的法子欺騙消費者,也有人努力尋找做大銷售額而不影響毛利率的新方法。

2012年6月18日一早,京東商城創始人兼CEO劉強東,跟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位於鳥巢和水立方附近的京東總部,召集負責營銷和市場的高級副總裁程峻怡等高管開會。

這一天是京東14歲的生日,每年生日,京東都要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店慶促銷活動。

早會上,對於京東店慶的銷售規模,劉強東顯得很忐忑。「劉總不確定店慶日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程峻怡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程此前在伊利、寶潔等公司擔 任過品牌和營銷負責人。劉強東的忐忑,多少來自競爭對手們在這一天的瘋狂攻擊——2012年京東店慶,電商們早已虎視眈眈要把這一天變成網購血拼日。

當晚八點多,國美旗下電商網站庫巴網副總裁彭亮仍坐在電腦面前,不停地在庫巴後台系統、京東商城、亞馬遜、蘇寧易購、百度新聞搜索和流量排名網站 Alexa等幾個網頁來回切換。「京東好奇怪啊,我們之前拿到過它這次價格戰的定價單,當時挺多狠價,怎麼今天的價格不太給力啊。」他邊看邊對南方週末記 者說。

當看到百度新聞裡大量關於京東「提價過店慶」等負面報導時,作為庫巴負責營銷和公關的副總裁,彭亮趕緊叫來自己的公關人員:「你馬上起草一個簡訊,把我們今天銷售暴增好幾倍的新聞趕緊發給媒體。」

晚上九點多,庫巴的新聞稿還沒寫出來,京東宣傳自己這一天刷新銷售紀錄的新聞稿已經發到了記者們的郵箱裡。儘管新聞稿發佈的時候,京東當天的銷售數據還沒有出來,但網上已經有報導質疑京東是搞先提價後降價的虛假促銷,京東只得提前發佈新聞稿引導輿論。

2012年6月19日一早,京東再發新聞稿,公佈了店慶日的銷售額為單日成交10.16億元,創京東單日銷售最高紀錄。這個數字是京東2011年店 慶日銷售額的五倍多。幾乎在同時,記者們收到了庫巴6·18斬獲超過1.5億元的新聞通稿。除此之外,還有亞馬遜、蘇寧易購、天貓等電商平台的「報喜」數 據。但這些數據均為電商自行統計發佈,其中水分多少,外界不得而知。

眾多電商在京東店慶日發起集體攻擊,部分原因來自京東準備在2012年上市的傳聞,另一則消息顯示,投行給京東的估值僅為60億美元,遠低於劉強東 100億美元的預期。對其他電商來說,一旦京東上市融資成功,他們的競爭壓力會明顯加大。而對劉強東而言,6·18店慶日促銷活動的成敗,也直接關係到投 行對京東的進一步估值。

眾電商「借雞下蛋」

對這些電商來說,即使打不垮京東,也要利用這個「借雞下蛋」的好機會。借聲勢浩大的京東店慶日活動,打一場價格戰,吸引流量和用戶,沖一沖銷量,對他們十分重要。

2012年6月19日晚,劉強東和程峻怡再次坐到了一起開店慶活動總結會。「劉總很滿意,京東完成了預期的銷售目標。」程峻怡說。

按照京東部署的「三大戰役」,首先是6月初開門紅,然後是6月18日和19日兩天的巔峰時刻,即店慶日。之後還有「全網捕魚」促銷活動。另外,每個星期都有分品類的促銷主場。

程峻怡透露,京東選品的原則是80/20原則,選擇消費者最喜歡的20%-30%的商品,但這些商品佔了京東的80%銷量。

為了打價格戰,京東花費了不少錢,購買了新浪微博上幾十個著名認證用戶的微博頭像圖片,換成了京東店慶日的宣傳海報。

而從5月底開始,各大電商網站就紛紛針對京東店慶日活動,打起了公關戰和價格戰。庫巴喊出的口號是「狙擊6·18」,蘇寧易購18日也開展了「0元 購物」活動,亞馬遜喊出了「讓利過億元」的口號,噹噹網店慶月原本為12月,最後宣佈啟動「年中慶」打折促銷。這些口號的背後,伴隨著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 和廣告宣傳。庫巴網副總裁彭亮說,僅6月18日當天,庫巴就拿出了平時營銷費用的三倍用來做宣傳。

天貓電器城5月底宣佈,投入2億元補貼給平台商家「輸血」,支持商家在「史上最大規模的價格戰」中保持低價優勢。臨近6·18時,天貓拿出5000 萬元紅包,在京東店慶日前三天就開始派發給消費者,這些紅包只能在6月18日和19日兩天使用,後又將使用期延長至6月21日。

對這些電商來說,即使打不垮京東,也要利用這個「借雞下蛋」的好機會。借聲勢浩大的京東店慶日活動,打一場價格戰,吸引流量和用戶,沖一沖銷量,對 他們十分重要。「庫巴2012年的目標是要衝到100億元的銷售額。我們覺得今年不衝到100億元的公司,明年很可能被市場洗牌出局。」彭亮對南方週末記 者說。

在價格上最給力的競爭者是亞馬遜。比如,同樣一款戴爾台式機電腦,亞馬遜6月18日的售價是2999元,庫巴是3199元,而天貓的價格在 3199-3499之間,京東的售價是3299元,新蛋網的價格是3199元,蘇寧易購是3499元,國美網上商城是3249元。唯一的區別是,蘇寧易購 是更易於操作的windows 7操作系統,而新蛋和亞馬遜是科技門檻稍高的Linux系統。

南方週末記者隨機選擇了多個客單價相對較高的電腦產品,通過購物搜索比價網站一淘網和網易有道購物搜索,以及人工比價,均發現完全相同的產品,亞馬遜的價格普遍要比京東便宜200-300元。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張建富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亞馬遜這次為了跟京東等同行打價格戰,採取的策略是,「只要你敢降,我就敢跟」。他目前全面負責亞馬遜家用家電產品線。

京東真正具備競爭力的價格戰,主要是在日用百貨商品領域。比如,美的KYT30-10A小風扇,京東賣129元,蘇寧易購139元,天貓116-199元不等,亞馬遜也賣129元,庫巴賣189元。南方週末記者走訪線下一些超市發現,這款產品售價在199元。

價格戰黑幕

這次史上最強的電商價格戰,某種程度上是各打各的,每家電商拿出來促銷直降的商品,大都是特供商品。這些商品可能品牌一樣,但往往型號不一樣,消費者沒法進行比價。

在強勁的宣傳攻勢背後,電商們究竟是真降價還是玩促銷噱頭?

庫巴網CEO丁東華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電商行業的價格戰完全沒有章法,浮躁和浮誇現象比線下的價格戰還要嚴重。丁東華是國美線下系統出身,在線下打價格戰的時間很長。

「早晚消費者會知道這一點。」丁東華說。

在電商價格戰中,有的網站先把價格升上去,然後再以降價的名義促銷。還有的網站虛設市場價。比如市場價是600元,卻在網上標成1000元,然後以500元的價格出售,謊稱是五折促銷。這類商品主要是一些價格透明度不高的產品,集中在服裝,特別是非品牌服裝品類。

還有的低價背後是有價無貨。比如,價格設定很低,但是商品只備一兩件貨,只要一下單,就顯示缺貨。

一些商品,庫巴已經是出血大降價虧本銷售了,但在網上依然能找到一些對手開出了比自己更便宜的商品。這些商品往往比庫巴價便宜1元或者5元。但當你點擊進去之後,很可能發現沒有貨,或者斷碼。「他們要的就是點擊量。」彭亮說。

一位要求匿名的電商公司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所謂的億元讓利,其實是「半忽悠」。他透露,所謂的讓利,其實是對供應商的一種壓榨和剝削。

每逢電商打價格戰,很多供應商壓力都很大。他們擔心價格戰擾亂自己的價格體系,所以會對電商的銷售價格做一些管制。

 

比如,京東上一些參與促銷的商品,價格並沒有直接降低,而是採取贈送幾百元京東電子券的方式變相降價。同樣,亞馬遜的一些商品,也沒法參與價格戰,亞馬遜的規避辦法是,下訂單之後立減幾百元。

雖然家電廠商拒絕無序降價,但迫於業績壓力,他們的辦法是,拿出一些特供機型給電商公司去做促銷。

所以,這次史上最強的電商價格戰,某種程度上是各打各的,每家電商拿出來促銷直降的商品,大都是特供商品。這些商品可能品牌一樣,但往往型號不一樣,消費者沒法進行比價。

比如,京東這次有一款直降1400元後售價為6999元的海信空調,該空調除了京東,只有天貓和海信網上商城有賣。天貓平台售價8599元,海信網上商城賣7999元。

庫巴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庫巴真正降價幅度很大的一款商品奧克斯空調,2599元,但只有噹噹和國美網上商城有賣,價格比庫巴貴1400元。

京東的難題

現在京東虧錢不是規模小,是競爭過於激烈,即使京東的採購成本能下來,但同行一跟京東打價格戰,京東的盈利就消失。

早在2012年5月,京東負責公關業務的副總裁吳聲就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今後低價將不再是京東最核心的競爭力,京東只會在需要打價格戰的時候才出手回擊。

進入6月之後,京東對於價格戰有了新的提法。程峻怡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低價依然是京東的核心。只不過,京東堅持總體上的天天低價,而不是每件商品都保持最低價。事實證明,沒了低價,用戶對京東的品牌忠誠度並不可靠。

至此,京東不得不繼續回到價格戰的戰場上。對京東來說,這是一次尷尬的價格戰。價格戰固然能賺來銷售額,但也意味著將繼續拉低毛利率,盈虧平衡點更加遙遠。但不保持低價,京東將喪失消費者和市場份額。

因此,這次京東的價格戰的主角是參與此次「店慶月」的850家京東POP商城的商家。這次價格戰,讓利促銷多集中在服裝品類。對京東來說,服裝品類的毛利率比較高,降價促銷的空間大,同時由商家承擔促銷成本。

程峻怡透露,大概20%左右參與活動的商品是由POP商家提供。京東促銷的底線,則是可以虧一些,也可以零毛利,但不能虧太多。

彭亮對京東的價格戰策略進行了一番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京東3C家電的價格戰打得不夠狠,相反圖書和日百產品促銷力度很大。

訪問京東商城,不難發現,這次京東主要的降價促銷商品確實是大量集中在毛利率較高的日用百貨類商品。比如,這次京東價格戰中在首頁重要位置主推的瘋 狂搶購商品,是科沃斯在京東上開的店舖裡賣的一款吸塵器。這款吸塵器是2011年京東最佳銷售單品。平時售價1099元,最高一天能賣一千多台。而在6月 18日活動期間,降價到了899元,一天賣出了三千多台,京東庫存一度告急。

由此可以看出,京東希望在價格戰中,儘可能不犧牲毛利來獲取更多銷售額。

凱旋投資高級經理人姚亞平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京東一方面需要靠提升銷量提振估值;另外一方面,京東很清楚,自己不打價格戰,只能是被大家打死。

家紡網上商城優雅100創始人兼CEO陳騰華對南方週末記者分析,京東肯定是具備上市條件的,但劉強東覺得估值太低了。為此,劉強東需要證明自己公 司的價值。拉大銷售額,提高毛利率,是提升估值的最好辦法。陳騰華此前是噹噹網副總裁,目前優雅100也入駐了京東的POP商城。

在電商行業,京東被公認具有先發優勢。按照市場調研公司艾瑞的數據,2012年第一季度自營式B2C業務領域,京東以50%左右的市場份額牢牢把持 著市場老大的地位。另外,在3C和數碼領域,京東也具備了很強的供應鏈優勢。京東憑藉著龐大的用戶量,推新品類的成本也很低,這是很多電商羨慕的。

但京東面臨的難題是,它每進入一個新品類,都面臨這個品類背後線下巨頭公司的競爭,京東正變成一個新「全民公敵」。

陳騰華認為,京東的假設是規模做到很大,大了以後就能夠賺錢,但現在大家質疑的是京東大了以後未必能賺錢。現在京東虧錢不是規模小,是競爭過於激烈,即使京東的採購成本能下來,但同行一跟京東打價格戰,京東的盈利就消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9

創新還是等死?新版微信引發運營商內部激辯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09/230900.html

8月9日消息,在推出類短信和彩信業務後,馬化騰和他的騰訊終於動了電信運營商「最後一塊奶酪」。

7月19日,微信iOS推出了4.2版,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增加了視頻/語音通話功能。在微信2.0版本推出時,業界就曾以文字信息和語音短信對運營商傳統短信和彩信業務造成衝擊展開討論。一年之後的這次悄悄升級,卻令運營商內部陷入激烈爭論。

有運營商員工在試用當晚稱「脊背發涼」,甚至發出「三大運營商將徹底淪為管道」、以及「騰訊的野心就是成為第四大運營商」的哀嘆。另有運營商員工卻認為運營商管道化趨勢不可避免,但騰訊此次一腳踏入「灰色地帶」,是在監管部門的「槍口下跳舞」。

國際運營商對網絡電話態度不一

實際上,利用電信運營商基礎網絡實現語音通話並不是新的技術突破。不過微信之前只擁有語音短信功能,與電信運營商雙向、不間斷的語音通話還是所有區別,而4.2版增加的視頻/語音通話也使其具備了與Skype等類似的網絡電話(VoIP)服務功能。

目前,國內外監管部門和運營商對VoIP業務態度並不相同。如Skype曾在俄羅斯、中東、印度以及荷蘭等多個國家遭遇過「封殺」。

今年6月,瑞典電信運營商TeliaSonera也曾計劃對使用VoIP服務的用戶繳納額外6歐元的額外費用,其中包括Skype這類軟件服務。

不過,美國運營商大多對VoIP服務表示歡迎。美國AT&T公司首席執行官蘭德爾·斯蒂芬森(RandallStephenson)近日在 一個投資者會議上發言時指出:當前移動用戶減少無線語音服務的消費趨勢仍將繼續,並有望在短短幾年內出現智能手機用戶根本不會再使用語音通話服務的局面。 偶爾進行語音通話的用戶則可能會選擇VoIP網絡電話應用程序(如Skype等)。

而韓國運營商則對VoIP服務持限制態度。韓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SK電訊近日稱,移動VoIP的增長將「對移動運營商的語音收入產生直接的負面影 響,同時將迫使運營商們出現營收下降,或者停止對網絡維護與升級的投資。」韓國監管機構目前已經批准該國移動運營商們可對over-the- top(OTT)VoIP應用程序的使用進行額外有效收費,或對其進行完全限制。

微信遊走在國內監管「灰色地帶」

在國內,VoIP業務則一直遊走於灰色地帶。2005年為限制VoIP的發展,工信部(當時還是信息產業部)曾出台政策,明確限制國內民營資本進入網絡電話市場運營。此後,網絡電話被歸屬於基礎電信業務,只有電信運營商才有權發展。

不過,VoIP業務在國內一直在灰色地帶迅速發展。直到2009年已有3000萬用戶的UUCALL被監管部門強制停止服務,VoIP業務發展一時遭遇重創。

著名電信分析師付亮對此表示,VoIP業務在國內遭遇監管最嚴的是「電腦-電話」(PCtoPhone)服務,而騰訊QQ、MSN等在國內的「電腦 -電腦」(PCtoPC)語音/視頻服務是一直放開的,而微信目前出現的(PhonetoPhone)是隨著智能手機開始普及出現的新業務模式,目前尚未 有進行監管先例和放行條例,屬於監管的「真空地帶」。

中國移動稱近期不對其分析應對

目前,國內運營商官方對新版微信並沒有表現出明顯應對態度,相反在內部員工層面引發了激烈討論。

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對手機語音收入的依賴性最高。根據中國移動公佈的數據,其2011年移動用戶MOU(平均每戶每月通話分鐘數)達525分 鐘,同比略有下降;語音業務收入達3642億元,佔運營收入的比例為69%。中國聯通移動語音業務佔其移動服務收入的51.3%,佔運營總收入的比例約為 25.3%。而中國電信移動用戶MOU約為269.7分鐘,移動語音業務佔其移動服務收入的56.6%,佔運營總收入的比例約為15.8%。

原中國移動數據部總經理、現市場部總經理高唸書在與搜狐IT電話連線中透露,中國移動內部目前並沒有對新版微信對手機語音的衝擊進行數據分析,近期也沒有相關計劃。

中國移動內部人員對此表示,語音通話需要聚合群體效應,騰訊本身無法對通話質量進行優化和保障,短期如達到一定量級勢必會對運營商網絡造成巨大壓 力,而運營商對其進行限制也很容易。從長期來看,而中國移動在正在規模部署TD-LTE實驗網絡,未來2-3年內主管部門或將發佈4G牌照,因此並不需要 太多憂慮。

早在2010年,中國移動就曾以「移動QQ以極低代價吞噬移動GSM網絡流量」問題要求與騰訊重新談判合作方式與分成政策,當時有數據稱「僅廣東移動就有40%的數據流量來自移動QQ」,此消息曾造成騰訊股價一度下跌。

運營商員工內部激辯

知名博主、通信專家陳志剛對搜狐IT表示,微信加入語音通話功能在國內監管方面確實面臨一定政策風險,不過從運營商角度來看,目前來看所謂衝擊從心 理層面更大一些。目前使用微信的人都是智能手機用戶,這部分人幾乎都已選擇了運營商包月套餐,從實際使用情況上看對流量轉化為語音通話的需求不大。而視頻 通話更是一個噱頭,中國3G用戶早已超過一個億,可以看到3G視頻通話本身並不被中國用戶所歡迎,即使在3G牌照早發了10年的歐美國家也是如此。

中國聯通相關部門人員對搜狐IT表示,今年集團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展3G用戶與提高利潤率。新版微信無論是語音還是視頻通話功能都離不開運營商的基 礎網絡服務,這對中國聯通的3G網絡是一個優勢,也會對中國聯通發展3G智能手機用戶特別是校園用戶提供幫助,從短期來看應該不會對微信進行限制,對於中 國聯通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加強流量經營。

中國電信內部工作人員則表示,從長期來看,語音業務縮水、數據流量爆髮式增長已成為一個大趨勢,全球運營商管道化已很明顯。不過騰訊在一款應用內置 入網絡電話形式的服務確屬打「擦邊球」,這需要看監管部門的態度。中國電信需要做的就是保障流量增長需求同時,提升數據經營的利潤率。

創新還是箝制?

知名互聯網評論人洪波認為,對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迅速發展,騰訊、奇虎360、小米、盛大與淘寶等互聯網企業都在進行手機即時通信佈局,而語音已成為必須做的一個功能,是一個「標配」,對於騰訊來講監管並不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今年6月,工信部公佈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意味著多年以來封閉的電信行業終於開始逐步向民間資本打開了大門。對於運營商而言,期望監管政策阻撓移動互聯網企業對傳統語音市場的滲透已不現實。

在此之前,國內三大運營商也分別推出了與微信類似的業務,如中國移動的飛聊、中國聯通的沃友,以及中國電信的翼聊等應用,但目前無論從產品、運營, 還是用戶數量都與微信不是一個級別。從更廣的角度看,運營商為應對移動互聯網衝擊所建立起來的基地業務在經歷最初的「高歌猛進」後,目前多數面臨後繼乏 力、生態鏈建設與現行體制衝突等諸多問題。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運營商應該在企業體制、創新激勵、人員引入等方面進行更多反思。從國外發展來看,從kik、viber到tango等類VOIP 應用都已逐步普及,中國移動互聯網需要的不是監管箝制,而是需要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更好地進行業務合作,各自利用自身優勢加速國內產業鏈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85

虛假訴訟引發北京法院系統最大窩案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8-24/100428135_all.html

 沿京順路向北約半小時車程,即可抵達北京近郊順義區馬坡口路一個名叫「金寶花園」的別墅小區。這個看起來並不引人注目的房地產項目,不期然間引發北京市法院系統一起窩案。

  2011年底以來,有關這起窩案的消息一直在司法系統內部廣為流傳,但迄今,有關部門並未披露任何案件情況,也未見諸媒體報導。

  財新記者獲悉,在2008年到2010年兩年間,一家房地產公司通過虛假買賣合同從銀行貸款,然後再通過近百個虛假訴訟解除合同收回房產。其中,地產商、律師和法官互相勾結,利用合法外衣,規避法律規定,形成「各取所需」的利益鏈條。

  經過大半年的持續發酵之後,首批案件近日一審落槌。因犯受賄罪,順義區法院原副院長龔東昇獲刑3年,該院後沙峪法庭原庭長馬維增、知識產權庭原副庭長安金寶、牛欄山法庭原庭長孟成,分別被判處13年、10年6個月、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原豐台區法院院長夏儉軍(涉案情況發生於其任職朝陽區法院副院長期間)、地產商劉伯倫、姚文劍,以及律師田廣禮和王維等人亦涉案,目前尚未結案。知情人士稱,該案還可能牽涉到北京市法院系統更廣的範圍。

  這是北京市法院系統有史以來爆出的最大規模的腐敗窩案。

案發虛假訴訟

  2012年8月上旬,選擇了認罪服判、放棄上訴後,龔東昇等四人均開始了服刑生活。與此同時,順義區法院召開全院幹警警示教育大會,通報了涉案人員的處理情況。但「家醜不外揚」,該院並未對外公佈相關信息。

  財新記者獲悉,案發的導火索,源於一起當事人舉報。有人稱其身份信息被他人在訴訟中冒用,涉及一起解除購房合同的案件。2011年年中,北京檢 方調查發現,有十餘名人員涉嫌偽造當事人身份證虛假出庭,獲得順義區牛欄山法庭出具的裁判文書。當時,尚不確定這一虛假訴訟是源於故意還是法庭失職被騙。 而牛欄山法庭也對當事人舉報涉及的案件進行了再審。

  不過事情並未就此完結。檢方從代理該起案件的原、被告訴訟代理人入手調查發現,北京市嘉豐行物業公司客服部經理王明濤、北京順意安泰法律諮詢服務中心職員王靜、北京市青天律師事務所王維參與了虛假訴訟。

  而幕後主使者為金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金寶公司)副總經理姚文劍以及北京市青天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田廣禮。之後,檢方順藤摸瓜,發現法院系統相關人員的涉案情況。

「自己告自己」荒誕劇

  這起窩案的源頭為金寶公司。1993年8月,陝西周至人劉伯倫在京註冊成立金寶公司,此後陸續開發了金寶花園別墅、金寶花園酒店和金寶城商品房。隨著企業擴張,金寶花園酒店等多家公司等也成為金寶公司下屬。

  金寶公司在經營中曾面臨資金短缺的困擾。為此,他們借用公司員工或社會人員身份證件,與自己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並從北京市農村商業銀行麻坡支行、興業銀行上地支行、建設銀行順義支行等多家銀行騙取按揭貸款,供自己使用,貸款由自己償還。

  2008年,金寶公司還清貸款,計劃將虛假購房人名下的別墅和酒店式公寓的產權重新恢復到自己名下。為註銷合同、恢復房屋產權,在董事長劉伯倫同意後,姚文劍等人在順義區、朝陽區等地法院操作五批次近百餘件虛假訴訟。

  第一個被拉下馬的法官,是曾任順義區法院牛欄山法庭庭長的馬維增。「老資格、筆桿子」,在順義司法系統,提起馬維增,不少人如此評價。在順義區 法院設立的四個派出法庭中,馬維增曾擔任過李遂、楊鎮、牛欄山、後沙峪法庭副庭長、庭長,2011年3月被任命為順義區法院審委會委員,期間他曾多次在法 院系統的媒體上發表文章。

  不過現在來看,至少在後期的職務調整中,馬維增是被「帶病提拔」。

  2008年5月的一天,姚文劍找到馬維增,表示金寶公司用他人身份證簽訂房屋銷售合同辦理按揭貸款自用,因貸款已還清,希望通過起訴原購房人的方式解除合同,請馬維增給予幫助。

  事實上,金寶公司這批訴訟,並不存在真實的原被告雙方和合同糾紛,馬維增對此心知肚明,但他卻利用擔任庭長的便利,審批同意立案,並交給該庭法官羅某某辦理。

  在「招呼」好馬維增之後,按照姚文劍的指示,作為金寶公司的代理人,王明濤參加了訴訟,並安排金寶公司工作人員焦某某等五人持偽造的居民身份證,分別冒充王某某等被告應訴。

  該案經羅某某審理後,以調解方式解除了王某某等人與金寶公司簽訂的五套金寶花園別墅購房合同,金寶公司如願通過建委房產登記部門,變更了這些房屋的產權登記。

  此後,馬維增又幫助金寶公司完成兩批虛假訴訟,並兩次收受金寶公司賄賂50萬元。

虛假訴訟利益鏈

  在其中一批虛假訴訟中,時任北京青天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田廣禮,扮演了「掮客軍師」角色。

  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導演了一出「自己告自己」的荒誕劇,並把分管民事審判的時任順義區法院副院長龔東昇拉下了水。由此,房地產商、律師、法官組成的利益鏈條形成。

  和馬維增一樣,龔東昇也曾有過光輝的一面。1990年,他從西北政法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順義區法院下設的法庭任職;2000年通過競爭上崗任順 義區法院民庭庭長,後赴內蒙古掛職擔任呼和浩特中院院長助理,曾立二等功、三等功,獲「北京市勞動模範」「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順義區首屆十傑青年」等 稱號。

  依照田廣禮等人的設計,2009年底,姚文劍再次找馬維增幫忙進行虛假訴訟,共涉及30多人名下的50餘套酒店式公寓。北京青天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維與王明濤分別作為原、被告雙方代理人參加了該批虛假訴訟。

  當年12月中旬的一天,馬維增批准該批案件立案,並安排時任牛欄山法庭副庭長安金寶「抓緊辦理」。

  安金寶當時剛好看好了金寶公司開發的金寶城商品房一套,於是通過分管民事審判的時任順義區法院副院長龔東昇以及馬維增、田廣禮等人,向姚文劍 「打招呼」,希望「打個折」。此後,姚文劍同意安金寶在購房時的「優惠」要求。此後,這批「自己告自己」的荒誕劇得以按計劃進行;姚文劍在結案後把近30 萬元的白條通過王明濤給了金寶公司銷售部;安金寶通過其家屬僅付出了不到8萬元的首付款,便如願獲得了價值60多萬的金寶城商品房一套。

  2010年初,牛欄山法庭庭長職位調整:馬維增改任後沙峪法庭庭長,繼任者是楊鎮法庭庭長孟成。

  在赴任牛欄山法庭之前,孟成在北京市法院系統小有名氣,曾被評為「北京市十佳法官」「北京市人民滿意政法單位負責人」。未料,上任伊始的孟成便「前腐後繼」。

  這年2月,田廣禮與姚文劍再次如法炮製,經劉伯倫同意後,以原購房人名義起訴金寶公司,並安排順義一法律諮詢中心職員王靜和王明濤分別代理原、 被告人。在王靜等人申請立案時,孟成極為謹慎,遲遲未立案。受公司回籠資金的壓力,姚文劍再次出馬,通過龔東昇「協調」孟成「抓緊立案」;龔東昇答應後, 收到了姚文劍送上的3萬元。

  幾天後,龔東昇約孟成到金寶花園酒店與姚文劍「認識認識」,並一起吃飯。酒席間,姚文劍向孟成說明了案件真相,龔東昇要求孟成抓緊立案。

  不過,「認識」了姚文劍的孟成,並未迅速審批立案。直到當年4月,姚文劍再次將孟成約到金寶花園酒店,並送上30萬元之後,孟成才同意立案,並親自承辦。此後兩個月內,孟成先後分四批對該批案件調解結案,並安排安金寶執行。

餘波未息

  順義區法院上述四名法官被定罪,並非北京市法院系統此次腐敗窩案的終結。可以確定的是,豐台區法院原院長夏儉軍,亦因在任朝陽區法院副院長期間身陷金寶公司案被調查。

  2010年1月19日,由朝陽區法院副院長轉任豐台的夏儉軍當選豐台區法院院長。2012年2月10日,《北京日報》刊登當時的一批人事任免消息,其中就有夏儉軍去職豐台區法院院長。這也是夏儉軍的名字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財新記者輾轉瞭解到,2011年12月,夏儉軍被以北京市紀委的名義「雙規」。而夏儉軍案發,則源於在對金寶公司的調查中,北京市檢察院一年輕張姓檢察官獲得了夏儉軍涉嫌幫助金寶公司製造虛假訴訟、枉法裁判、受賄100餘萬元的證據材料。

  截至財新記者發稿時,夏儉軍在移送審查起訴後並未出現在首批判決的被告人名單中,目前對其如何處理有待北京官方正式公佈消息。

  隨著相關案件調查的深入,是否有更高級別官員被查,目前尚未可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769

樂視網今起停牌 引發市場三大猜測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9/2085509.html
9

月14日晚間,樂視網(300104)發佈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將自9月17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發佈相關公告後復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引發市場三大猜測

自樂視網發佈停牌公告後,市場輿論紛紛。據記者查詢可知,目前市場對此有三種猜想:一種說法是與收購有關,一種說法是樂視網要做電商,還有一種說法是樂視網將基於自己的內容優勢和平台技術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終端。

首先,有部分人認為,樂視網將有重大收購計劃,收購對象為搜狐視頻或PPS。暴風影音副總裁崔天龍在微博上稱,樂視網停牌了,週三開發布會,提前這 麼多天直接停牌說明肯定是併購級別的大事件,而如果是合併,最好的選擇毫無疑問是暴風或PPS,次優選擇是搜狐,我賭了PPS吧,如果真的出現,這家公司 必將成為中國網絡視頻行業的王者,拭目以待。但搜狐視頻戰略合作部高級總監於濤卻表示,所謂收購消息,可以當個笑話,樂看其表演如何繼續。並表示就報導中 提及的sohu.letv.com已侵犯了搜狐視頻的著作權,構成不正當競爭。

其次,則是有消息人士透露,樂視網將於發佈會當日宣佈進軍電商領域。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11年11月中旬,就曾有媒體報導稱,樂視網正暗中進軍線上酒類領域,其旗下酒類B2C網站網酒網欲在春節前正式上線。

最後,有猜測稱樂視網將基於自己的內容優勢和平台技術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終端。目前樂視網已經有自己的機頂盒業務,而新推出的終端產品很有可能是智 能電視。現在視頻網站擁有電視牌照的公司很少,而樂視網已經通過CNTV間接獲得了電視牌照,如果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結合本身的版權資源,完全可以打造 一個家庭影院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由於本身樂視網的機頂盒就是安卓系統,借助樂視網的智能電視完全可以觀看其他視頻網站的免費視頻,可以說一個電視屏幕 可以容納互聯網、高清電視等所有視頻內容。而這樣的終端也可以帶動樂視網自身機頂盒業務的增長。

行業併購大勢所趨

對於上述猜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顧問表示:「有土豆、優酷合併在前,樂視網合併PPS也不會讓人意外。畢竟視頻行業是個很燒錢的行業,集中度不高,市場格局較為分散。行業整合是大勢所趨。」

目前有消息稱,http://pps.letv.com這個以樂視網為域名後綴的網頁可以打開,而之前樂視網與其並未合作,或這是個兩家家網站已經 開始合作的信號。據悉,樂視網是目前唯一實現盈利的視頻公司,其半年報顯示,樂視網實現營業收入5.53億元,同比增長147.86%;淨利潤為 9067.63萬元,同比增長55.28%。另外,樂視網擁有4.3億現金,再加之二期債券2億,總共6億現金。從這點看,樂視網收購PPS「底氣十足」。

事實上,關於視頻行業間的收購傳聞不斷。今年3月12日,優酷、土豆宣佈以100%換股的方式合併,新公司命名為「優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這項交 易也成為視頻行業最大整合案例。4月份,則有消息稱,網絡電視PPS意欲出售,已經與搜狐、奇藝等多家視頻網站有接觸。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視頻產業的進一步成熟,產業門檻的提高,視頻網站之間的競爭已經開始向競爭合作並存的態勢發展,2012年視頻行業或將迎來更多併購與整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07

一碗涼皮引發的烏龍大案 ——麵粉巨頭誤陷漩渦,食品安全草木皆兵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425

南方週末記者追訪涉事各方,還原「硼砂門」真相

中國最大的麵粉生產企業突陷「硼砂門」,讓河北這個曾經被三聚氰胺陰影籠罩的省份震驚不已,從重拳查處,到低調處理,一起食品安全大事件,卻因為事實源頭認定的問題,而演變成了一樁烏龍大案。

第二個「三鹿」?

72歲的五得利集團創始人丹宏剛學會了一句網絡用語:「躺著中槍」,沒想到這就派上了用場。

就在一週前,2012年9月20日,有媒體曝出,五得利集團因涉嫌在麵粉中非法添加致癌物硼砂,被工商部門查封了問題產品,其位於河北衡水深州和保定雄縣的工廠也被勒令停工。

短短幾天,五得利集團,這家中國最大的麵粉生產企業迅速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來自五得利集團的信息顯示,該公司是全國麵粉行業唯一一家入選中國製造業500強榜單的企業,僅北京市場就佔有四成的份額,北大清華等大專院校乃至部委機關,大多食用該公司的產品。

正因如此,五得利涉嫌添加硼砂的消息一出,北京、武漢、西安、南昌、瀋陽等地紛紛查看自家「面袋子」。

產品下架還是小事,由於事發河北,4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陰影未消,加之五得利又是一家在全國市場佔有率接近10%的大企業,更有麵粉加工業內人士擔心五得利會成為「第二個三鹿」。

「五得利不是三鹿,不存在非法添加的問題。」五得利集團創始人丹宏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

為自證清白,9月23日,五得利甚至懸賞百萬徵集證據——凡是在供貨商、物流運輸、採購、生產、銷售等環節找到能證明五得利廠家添加硼砂證據的,五得利將給予100萬元的獎勵。

驚天非法添加大案還是一出烏龍事件?

9月26日,河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食安辦)給出了最終答案。2012年9月26日上午10時,河北省食安辦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 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省內外權威檢驗機構的檢測結果,經過分析研判,河北省有關監管部門一致認定,五得利集團深州、雄縣公司在麵粉生產過程中不存在非法添 加硼砂問題。這是目前唯一公開的官方結論。

案發滄州,送檢北京

這樁轟動全國的公案事發源頭在河北滄州。

南方週末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2012年8月28日,滄州市運河區公安分局接到運河區工商分局移交的線索:在轄區內個體商販夏某和李某銷售的涼皮內,分別檢測出國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添加劑硼砂。

硼砂是一種無色半透明晶體或白色結晶粉末,連續攝取會在體內蓄積,引起食慾減退、消化不良,成人服用1-3克劑量即會中毒。由於食品中加入硼砂具有 防腐、增加彈性和改善口感等作用,因此麵食、肉類中添加硼砂的行為屢禁不止。中國早在1979年就將硼酸和硼砂作為禁用的食品防腐劑。2008年衛生部將 其列入《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後,更被執法部門列為嚴打的對象。

然而,被刑事拘留的夏某和李某均稱加工涼皮過程中未添加硼砂等物質,可能是製作涼皮的麵粉存在問題。公安部門遂對兩人所用的麵粉抽樣送檢,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的檢測報告顯示檢出硼砂。

隨之,滄州市運河區民警對提供麵粉的五得利麵粉經銷商展開調查,對涉案麵粉進行封存並抽樣送檢,經檢驗,取樣的麵粉硼砂含量為4.33-4.66mg/kg之間。

9月13日,滄州市公安局將三份檢測報告和相關情況移交給滄州市工商局,並建議該局根據工商部門的職責,對該市流通環節和生產地的「五得利」麵粉,依法迅速採取相關措施,防止造成危害。

不過,這一執法取證過程,當事一方五得利公司似乎並不知情。五得利公司後來發給媒體的聲明中強調,該公司始終沒有接到任何部門發來的關於產品不合格的通知。

從「非法添加」到「涉嫌非法添加」

接報後的滄州市工商局不敢怠慢,9月14日,就將情況上報河北省工商局,在這份《關於對五得利麵粉進行清查的情況報告》中,滄州市工商局稱「以上三型號麵粉存在非法添加行為」。

這一定性的說法成為日後爭議的焦點。「如何認定非法添加,依據何在?」五得利公司一位高管至今不解。

同樣是9月14日當天,河北省工商局將情況上報河北省食安辦,而這次的報告謹慎地表述為,「涉嫌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

當天,一份《關於對五得利麵粉市場清查的緊急通知》開始在河北省工商系統內層層轉發。政府應對的高效率,也足見茲事體大。

「我當時就覺得有些蹊蹺。」河北雄縣一位從事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他發現在市局發來的文件中同時存在「非法添加」和「涉嫌非法添加」兩種表述。

按照五得利集團的說法,「9月14日這天全亂套了」。工商部門勒令涉及批次的麵粉禁止銷售、下架封存,質監部門會同公安部門突擊檢查了該集團衡水深州、保定雄縣兩家分廠,抽取麵粉17種、小麥23種,送檢測機構化驗。

雄縣質監局局長張為民證實,省、市兩級有關部門當天連夜派出負責人趕到五得利雄縣公司現場辦公,責令其停產並停止對外銷售。

此後幾天,包括監管部門和企業都在等待複檢結果,下架、停產也僅限於河北省內,但媒體很快將這一事件公之於眾。

9月20日中午,財新網刊登了《五得利麵粉涉嫌添加硼砂被查》的消息。報導的主要依據是,一天前邯鄲市政府網刊登的「武安市工商局迅速清查不合格麵粉問題」消息,文章直指當地清查「五得利」涉案麵粉。

「(媒體)報導發出不到一小時,我就看見了。」上述雄縣從事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士稱,自從五得利被查以來,他每天都在關注媒體的動向,該消息上網後不久,該縣輿情監控就監測到上千條關於此事的消息。

硼含量從何而來?

一般,檢測報告是工商質監執法的最有力依據,不過此次企業質疑的恰恰是僅以檢測報告作為執法依據。

此次涉及硼砂檢測改採用的都是國家標準《食品中的硼酸測定》(GB/T21918-2008),根據檢測方法不同,該標準中設定了不同的檢出值。

樣本值高於檢出值,能否說明非法添加了硼砂?北京市海淀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技術負責人曹紅予以否認,她是上述標準的主要起草者之一。

曹紅向南方週末記者指出,檢出值只是根據不同儀器和方法得出的「檢測數據值」,並不是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值。此外,此次麵粉檢測所用的方法是以硼元素作為檢測對象,檢測機構出具硼酸或硼砂的數值,都是用轉化係數計算所得,並不能直接證明其中含有硼砂。

2010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嚴衛星等人曾在全國12省市做過硼本底含量調查,結論顯示,硼在小麥等植物中天然存在。當時該調查結果 對小麥粉硼本底含量建議值為1.65mg/kg,該數據換算成硼砂,本底值為14.6mg/kg。五得利涉案麵粉在此本底值之內,屬於「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在後續的抽檢中,河北雄縣質監局在該縣五得利分廠的原糧中發現,18號原糧庫的小麥硼酸含量為2.6mg/kg,而檢出限為2.5mg/kg。

對此,科學松鼠會成員、食品工程學博士云無心指出,原料小麥硼含量較高,有可能導致麵粉也富集硼元素。為了確定是否人為添加,監管部門可以把該批小麥按照同樣工藝生產麵粉,再檢測麵粉中的含量是否與此前的檢測結果相近。

云無心同時強調,硼的安全攝入上限國際標準是每公斤體重0.16毫克,對於一個成年人,大致相當於每天10毫克。以硼砂計,大致是100毫克。五得利涉案麵粉中的硼砂含量在正常食物的硼含量本底含量範圍內,不至於對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如果某些元素食物中天然含有,就不能因為『檢出』而輕易下結論是人為添加,也不能認為對健康有害。」嚴衛星說。

進退失據

檢測機構出具檢測數據,監管部門迅捷處理,這本是政府應對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率的體現,但其間因為缺失了對檢出數據的科學分析和風險評估,最終卻使重拳遭遇了事實認定層面的「烏龍」。而媒體的意外曝光引發了公眾的強烈關注,讓涉事各方進退失據。

南方週末記者獲悉,9月21日下午4點,也即媒體公開報導的第二天,河北省質監局即召開食品安全視頻會議,會上傳達了多部門對五得利麵粉的檢測結果,基本認定五得利公司不存在非法添加行為。

當天晚上,河北省工商部門就用密電的形式下發了類似的文件。但是,這一切都在非公開的形式下傳達,未能及時回應公眾的疑慮。

南方週末記者曾多次追問事發地滄州市工商局負責人,但其堅稱:「一切事項向公安局求證。」該市公安局則多次以領導開會為由拒絕接受採訪。此外,河北衡水深州、保定雄縣等多地工商部門,均拒絕接受採訪。

有意思的是,邯鄲政府門戶網也迅速刪除了此前發佈的《武安市工商局迅速清查不合格麵粉問題》一文。武安市工商局一位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稱:「不知道該通知是誰寫的,也沒接到什麼查處五得利的通知。只是『兩節』臨近,進行常規市場巡查,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而最初承擔檢測的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也婉拒了南方週末的採訪要求。

與政府「秘密傳達,低調應對」相對應的是,五得利集團在最初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刻意迴避事發源頭,只強調產品檢測報告合格,並堅稱未接到停產停止銷售的通知,其公佈信息頗多自相矛盾之處。

9月22日,五得利公司曾舉行了一個新聞發佈會,會上當著本地記者的面,該公司負責人用方言念了一遍稿子,並且拒絕了記者提問,一場公眾高度關注的發布會不到4分鐘就結束了。

「那場新聞發佈會是失敗的。」五得利一位高管坦言,但是他認為,作為民營企業,雖然受到了傷害,但又必須「顧全大局」。

「速報事實,慎報原因,再報跟進」,上海市一位多年從事食品安全工作的負責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幾條應當成為政府部門和企業處理公共事件的準則,以充分滿足公眾對食品安全事件的知情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75

「B轉H」引發的想像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1/2410706.html
擾市場多年的B股改革問題,正出現一些轉機。

去年8月,中集集團決定其B股以介紹方式轉H股上市,並且在12月H股上市之後,受到了熱捧,股價短期漲幅近50%,從而被稱為範例。

此方案簡單來講,即中集集團原來的存量B股股份轉板到香港主板掛牌,不發新股,之後B股註銷。對於不願意轉板的B股投資者,中集集團找了第三方機構(Broad Ride Limited, 是弘毅投資美元基金的子公司)接盤,B股投資者可以以停牌前溢價5%的價格賣給這家機構。

這種B股轉H股的方式,幾乎是一種多贏的結果。投資者獲得了套利收益,上市公司得以在H股掛牌(為提高知名度和以後的融資提供可能),證監會部分解決了被詬病的B股問題,港交所擴充了新的上市資源。

之後,包括萬科、麗珠集團、上柴股份等多家AB股公司開始停牌,稱在籌劃重大事項。市場對此期待甚高,一時間,B股公司都連連上漲。

中集集團解決B股問題的試驗之舉成功,著實值得欣慰。要知道,在最初的轉板方案中,中集集團列舉了10條風險,從股東會、監管層、交易所的審批,到選擇權執行的博弈,再到境內交易系統和港股的對接,許多環節都會導致方案失敗。在股票市場整體轉暖的「天時」之下,中集集團沖關成功。雖然「B轉H」方案的適用度有限,但其蘊含了多項創新,讓我對跨市場套利的未來產生了期待。

A股、B股、H股三個市場之中,許多上市公司是同質的,甚至是同一公司兩地掛牌,但卻因為市場割裂的關係,同股同權不同價。特別是一些優質B股,因為長期邊緣化而估值最低。

中集集團的成功,我覺得最根本因素就是其B股被嚴重低估。在去年11月底「B轉H」之前,其B股較A股有18%的折價,如今其H股較A股折價為4%。

有了中集集團的先例,低估的B股實現套利的途徑被打開。而隨著AH兩地掛牌公司的增加,跨境ETF產品的不斷推出,A、B、H三個市場互相套利的途徑也慢慢增加。

「B轉H」方案中,介紹方式上市也得到市場認可,是否未來低估的A股公司可以以介紹方式到港掛牌?通過試點,境內證券公司的交易系統與境外也實現了一定的對接。雖然最終持有中集H股的內地投資者在交易系統中只能賣出,不能買進,但這也為未來的全方面對接提供了嘗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74

卡特彼勒巨額減記引發四大審計質量遭質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762
卡特彼勒因其收購的四維電機發現財務欺詐而被迫減記5.8億美元。安永和德勤負責這起收購的盡職調查。普華和中瑞岳華分別是卡特和四維的審計師。中外大所合力仍未阻止財務欺詐的發生。

此前,卡特彼勒公司發現其全資子公司鄭州四維機電公司有會計欺詐問題,令卡特彼勒被迫巨額減記5.8億元。目前FT最新消息顯示,當初幫助卡特彼勒做這筆收購項目盡職調查的兩大會計師事務所是德勤和安永。

據FT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德勤和安永兩大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了去年卡特彼勒收購四維機電交易的盡職調查,其中德勤負責審計四維機電的運營資本,而安永負責整體的盡職調查工作。

此前事件回顧:

通過一項內部調查,卡特彼勒發現其於去年完成收購的全資子公司鄭州四維機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多年來存在蓄意的不當財會處理,導致卡特彼勒去年第四季度5.8億美元的巨額非現金商譽損失,約合每股0.87美元。而去年卡特彼勒花費7.34億美元(該數字與FT提供的8.86億美元有出入)收購四維機電,此次減記佔到四維機電總價值的79%。

卡特彼勒的調查發現四維機電的幾位高級經理在公司被卡特彼勒收購之前幾年就存在刻意的會計操作不當處理。目前解除了四維機電幾名存在蓄意財務不當操作經理的職務,四維機電的公司運營職能也被卡特彼勒的中國集團運營部門所取代。

卡特彼勒已經向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會告知了此事,亦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減記損失的文件。

更多詳情請參看 鄭州四維陷財務欺詐,卡特彼勒被迫巨額減記5.8億美元。

德勤和安永作為該筆交易的盡職調查負責方,也遭到了來自投資者和監管部門的指責,稱其沒有能夠審核出一系列海外上市公司的系統性詐騙端倪。

中歐國際商學院教授Oliver Meng Rui表示:

卡特彼勒對四維機電的指責,是對傳統的盡職調查過程的一個重大挑戰,一般來講,會計師只會審查目標公司的賬目,但通常不會審查其標的資產或商業模式。「有時候,會計師事務所也很難證實目標公司高管提供的數據的準確性,為了防止國際詐騙事件,這些有問題的跡象通常都被掩蓋了。」

過去兩年,多起中國公司財務欺詐問題被曝光,也有多家全球知名會計公司牽涉其中。去年12月,五個會計師事務所因為拒絕向美國SEC呈交中國9家公司欺詐調查的相關文件,而遭到SEC的處罰。

卡特彼勒公司的常規審計是由普華永道來負責的,而四維機電的常規審計是由中瑞岳華(RSM Nelson Wheeler)負責的。

德勤公司對此消息回應稱,「這與運營資本相關的盡職調查沒有任何關係。」並拒絕進一步評論。安永公司對此拒絕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