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消息,日本財務省正考慮增加發行30年期和40年期的日本國債,計劃在明年4月開始的新財年增發金額2萬億日元(17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
該計劃旨在利用目前的超低利率,避免今後的政府債務越滾越大。
財務省還可能減少發行短期國債,比如2年期和5年期國債,並將減少本財年155.1萬億日元的債務發行規模。
財務省正考慮明年增加發行約1萬億日元的30年期國債和1萬億日元的40年期國債。
在明年3月結束的本財年內,財務省計劃出售1.6萬億日元的40年期國債和8萬億日元的30年期國債,兩個金額都創下歷史新高。
10月31日,30年期和40年期的日本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跌。當天,日本央行意外加大寬松。
PineBridge Investment的固定收益部門主管Tadashi Matsukawa向路透社表示,
財務省上月討論過增加30年期日本國債的發行量,不過,日本央行購買的國債數量超過了財務省的增發數量。國債增發在明年4月前不會開始,所以目前,之前出售了30年期日本國債的市場參與者正在買回國債。也就是所謂的“謠言時賣出,正式公布時買入”策略。
30年期日債收益率報1.425%,遠低於該國的通脹水平。日本9月核心CPI漲幅為3.0%,如果剔除上調消費稅的影響,通脹約為2.0%。
在財務省做出提高發行規模的打算之前,首相安倍晉三昨日宣布,將消費稅上調推遲18個月,以支撐經濟。
增發國債可能令人擔憂日本能否恢複公共財政健康。安倍晉三承諾將堅持在2020年實現預算平衡的目標(不包括債券相關收入和費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繼海通證券300億港元融資之後,中信證券也計劃增發H股融資約350億港元。
中信證券28日晚間公告稱,擬采取新股配售形式,增發不超過15億股(含15億股)H股,相當於不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13.62%及發行後總股本的11.98%,相當於不超過發行前H股總股本的127.30%及發行後H股總股本的56.01%。
發行價格擬不低於定價日前5個交易日本公司H股在香港聯交所收市價平均值的80%。發行對象擬不超過10名,為獨立於公司、並非公司的關連人士的合資格的機構、企業和自然人及其他投資者。發行價格擬不低於定價日前5個交易日公司H股在香港聯交所收市價平均值的80%。數據顯示,中信證券H股最近5個交易日股價均價為28.76港元。按此算,中信證券此次增發H股募得資金可能將超過350億港元。
此次H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為110.17億股,其中H股股數為11.78億股;H股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為不超過125.17億股,其中H股股數為不超過26.78億股,A股股數保持不變,仍為98.39億股。
此次H股發行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約70%用於公司資本中介業務的發展,包括但不限於融資融券、股權衍生品、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等業務;約20%用於本公司跨境業務發展及平臺建設;約10%用於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
中信證券表示,H股首次公開發行為公司的業務發展和轉型提供了重要支持。公司業務的持續轉型和戰略的實施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而合理、有效利用現有的資本市場平臺、通過新增發行H股募集資金是公司快速、有效實施業務戰略的重要和必要手段。
海通增發300億港元發力資本中介業務
就在一周前(12月21日),海通證券剛剛發布了H股增發公告,稱已在19日與承配人簽訂認購協議,認購共19.17億股新H股,認購價為每股新H股15.62港元。19.17億股的巨量,達到已發行H股總數的一倍有余,融資金額更是約達300億港元巨量。該認購價較H股股價有所折讓,較A股最新股價更是近“五五折”。其中約75%的資金將用於發展公司的融資融券等資本中介業務。
海通證券A股股價在公告發布後三個交易日下跌了10.7%,不過又於隨後兩個交易日反彈,全數回補跌幅。而港股股價在18.8港元~17.7港元間震蕩,公告後首日大幅低開約5%,最終收跌3.5%。
中信證券增發H股電話會議
中信證券12月28日晚就公司擬增發H股發布公告並召開電話會議,會議指出,今年隨著各資本消耗類業務的迅速開展,中信風控指標接近監管標準。短期融資債、公司債的發行規模都與公司資本有關,因此中信證券決定提升自身資本金。之所以選擇在H股市場進行股權融資,是公司考慮了合規性的結果(聯交所要求H股流通股占比10%,隨著H股占比逐年下降,融資偏重於在H股市場)。
2011年中信證券在香港發行H股之後,凈資本/凈資產接近70%,資本中介業務只有130億元;目前資本中介業務規模已達到1900億,業務收入在公司收入中占比32%。
中信目前融資融券業務僅700億規模,預計市場將來1.5億規模,按照中信證券8%市場份額計算公司僅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一項就將達到1200億元。因此,公司需要擴充資本進來滿足融資融券業務的增長。
在凈資產收益率(ROE)方面,中信證券2013年ROE約為6%,2014年將超過兩位數,H股增發將在短期內攤薄ROE到9%左右的水平,但ROE將會迅速上升。
中信證券測算,自身提高1倍杠桿,將提高1~1.5%的ROE。
會議上問答內容如下:
1、 目前中信證券的杠桿率有多少?
中信證券目前杠桿約4倍,扣除客戶保證金的杠桿率只有3.3倍。
2、 市場融資融券規模不斷增長,中信證券如何看待該業務的風險屬性?
12月份以來,中信證券融資融券余額增長緩慢,因為公司資金面有限制。因此,公司需要增發H股以及後續債券融資來補充資本金。12月初以來,融資抵押比例提升到65~70%。公司風險管理部門認為目前風險正在從市場風險向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轉移,並采取相應對策。
3、 海通證券也在增發H股,都是基於明年融資融券規模將持續擴大的假設。一旦融資融券隨市場走低,募集資金將用於什麽業務?
中信證券並不緊盯股票市場,而是股權市場。如做市業務(固定收益、證券化、RAITS、一兩個季度之內可能推出的交易所期權、大宗商品、以及為客戶定制的大宗商品對沖風險產品)。資本中介業務除了融資融券還有股權質押業務(不只在二級市場)。
4、 中信證券提升杠桿率的限制是什麽?未來幾年預計杠桿率將達到什麽水平?
中信證券的杠桿率並不取決於監管指標,杠桿的限制取決於客戶,只有客戶對於業務的需求增長上去。未來3年,杠桿率可能上升到4-4.5倍。而且,監管部門也在擴充證券公司提高杠桿的產品和途徑,如證券公司轉債。
5、 發行價格區間並不像海通證券那麽明確、募集資金規模、發行對象是否已經確定?
發行價格區間更市場化,已有公司向中信證券表達了意向,會在股東大會之後發行對象確定後公告。
6、 融資型業務和做市型業務的用資比例大概是4: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央行拒絕了為希臘提高短期國債規模上限至250億歐元的提議。
根據歐央行的規定,此類國債的規模上限是150億歐元。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上周日在訪問巴黎期間,向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專員Pierre Moscovici和法國財長Michel Sapin尋求支持,希望提高短期國債規模上限。如果提議通過,希臘政府可以增加發行100億歐元的短期國債,為自己贏得三個月的過渡期。
《金融時報》援引兩位歐央行官員的表態稱,歐央行不會接受這個提議:
希臘試圖完全依賴歐央行來解決債務問題,但歐央行將采取強硬態度。
希臘與“三駕馬車”此前簽訂的債務援助協議將在本月底到期。盡管希臘政府聲稱,即使沒有外部資金,政府可以堅持到今年7月。屆時希臘政府需要償還一項高達35億歐元的債務。但歐央行擔心,如果這種局面僵持下去,會出現市場恐慌和擠兌風險。
歐盟委員會主席將在下周三歐盟峰會上與希臘領導人見面商討此事。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政府和英國政府也密切關註希臘問題的走向。英國財長George Osborne在周一會見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後表示,希臘對全球經濟是一個威脅。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對CNN的采訪中表達了對希臘問題的看法:
當你的成員國家的經濟狀況直線下滑時,你必須有一些刺激增長的策略,而不是簡單地向它的納稅人要更多錢。這樣只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每經記者 袁東 賈麗娟
喜歡足球的朋友,肯定還記得去年那張“最牛請假條”。國內一球迷以西甲新軍埃瓦爾俱樂部的股東身份向單位請假,去觀看埃瓦爾主場迎戰皇家馬德里的比賽。此舉動,讓不少球迷艷羨不已。
不過眾多足球俱樂部面臨巨額的赤字,也是司空見慣的事了。因為廣告收入、聯賽轉播權的分配、購買球員等因素,俱樂部必須絞盡腦汁想各種辦法去解決資金問題,以達到聯賽的要求及俱樂部的日常經營。而上市融資,或許是個不錯的想法。
上市為俱樂部融資“補血”
多少“大佬”進來足球圈,又灰溜溜的離開,印證了足球並不是一件那麽好做的生意。其中資金問題自然是首當其沖。
國外俱樂部的收入一般都來自:一個是比賽日收入,如門票、食品的銷售;一個是轉播權的收入,聯賽組織者均會按一定的比例將電視轉播的收入分配給聯賽中的俱樂部;還有就是其他商業收入,如球隊冠名權、球員肖像權、球衣銷售、商業比賽、企業贊助等。
不過,俱樂部像企業一樣單獨上市,也成為了足球俱樂部獲得資金的重要來源。而歐洲眾多知名足球俱樂部的股票也都掛牌上市,如英超的曼聯,意甲的尤文圖斯、羅馬及拉齊奧,德甲的多特蒙德。
值得註意的是,曼聯還先後在兩個交易所上市,先是在1991年於倫敦股票交易市場上市,然後又於2012年8月10日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紐交所”)上市。 在紐交所的上市為曼聯籌集了2.33億美元,不過籌集的資金更多是彌補曼聯老板格雷澤家族之前收購曼聯所欠下的債務。不過在曼聯於紐交所上市後的首個賽季,俱樂部仍然獲得了英超冠軍
對於足球俱樂部的上市,有專業人士指出,足球俱樂部上市不僅可以獲得融資,還可以規範足球俱樂部的運作,提升足球俱樂部及相關城市的知名度。
國內俱樂部市值“不容小覷”
長期處於低迷狀態的中國足球,在恒大俱樂部獲得亞冠冠軍,以及國家隊以小組賽全勝戰績進入2015年亞洲杯淘汰賽階段,只是惜敗於東道主澳大利亞之後,似乎又有了擡頭的趨勢。
著名足球解說員劉建宏也表示,現在的中超不是以前一年投資幾千萬就可以的了,而是隨便就是投入幾個億。中國足球似乎碰到好的發展機遇了。
中超的球隊與資本市場也是緊密相關的。雖然目前中國還沒有足球俱樂部單獨上市,不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有超過半數的中超球隊,都是上市公司或由公司控股股東投資的。
因為中超俱樂部沒有單獨上市,無法準確得到其市值。但是馬雲去年12億元投資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以下簡稱“廣州恒大”)50%股權,可以得到廣州恒大的市值為24億元。
有意思的是,今年1月21日,萬達集團出資4500萬歐元購入了西甲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以下簡稱“馬競”)20%股份,並進入俱樂部董事會。王健林表示:“還有可能投資其他國家的俱樂部。”根據收購價格的推算,馬競的市值為2.25億歐元(折合人民幣近16億元)。
從競技層面上,馬競肯定要高於廣州恒大,不過從市值上看,廣州恒大已經趕超。
增發買球星 漲跌看輸贏
如果廣州恒大單獨上市,是否會受到廣大球迷及股民的追捧?我們可以拿曼聯的股價作為參考,曼聯股價在美國上市首日開盤價為14.05美元,並於2014年7月達到了股價最高點19.97美元,截至2月27日,以16美元報收。
不過,若我們簡單套用一級市場的收購慣例為10倍PE計算,假設馬雲是按照10倍PE來入股的,恒大足球俱樂部在二級市場的估值恐達到50倍PE,其二級市場市值將高達120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根據A股善於炒作的風氣,如果俱樂部上市了,很有可能俱樂部重要比賽的輸贏將成為其股價的晴雨表。像恒大奪得亞冠,其二級市場的股價是不是連續漲停呢?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買足彩還不如買足球上市公司的股票呢。
另外一方面,為了充分發揮上市公司這個便利的融資平臺,會否出現上市俱樂部明年要大展宏圖,要購買頂級球星,如梅西、C羅時,就進行增發募資呢?將梅西買來踢球,順帶讓他在股東大會上發一下言,這樣何愁足球產業不能做大做強?
造就A股兩年牛市的真正原因 增發取代IPO成為募資主渠道(破解牛市困惑) 作者王琦 一、牛市的困惑 持續兩年的A股牛市行情,讓很多人看不懂,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行情與宏觀經濟相背離,二是個股間結構分化巨大。 以滬深300指數為例,從2005年中開始,該指數與單季GDP同比基本同步,但自2014年中開始,二者出現明顯背離,背離的時間之久與幅度之大為近十年之最。 ![]() 同時,代表大盤藍籌的滬深300指數與代表小盤股的中證500和創業板指數,走勢節奏與上漲幅度都分化很大。 ![]() ![]() 二、破解牛市困惑的密鑰 對上述困惑的一般性解釋,主要集中在“改革”與“轉型”兩種力量:改革提升估值,轉型造就分化。這兩種解釋都有一定道理,但細究起來也有瑕疵。改革提升估值隱含的前提是:通過改革,讓經濟增長企穩,並且更具可持續性。但如前述,兩年來經濟不僅沒有企穩,反而節節下滑且有通縮隱憂,並且本輪牛市與經濟基本面的背離已達十年之最。轉型造就分化,不能說不正確,2013年初至今,申萬計算機和傳媒指數分別上漲349%和299%,確實遙遙領先其他行業指數,但同時也要看到,滬深300與中證500指數的分化更甚於對創業板指數,有人計算的A股等權指數亦早已創下歷史新高,說明個股普漲亦十分明顯。 在我看來,更有解釋能力的,是監管政策對於上市公司再融資(含並購重組)審批的放松,可以說,本輪牛市是“再融資監管市場化改革的紅利”,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這個高大上的評價,還需要一個不那麽光彩的前提:IPO受限。 首先來看一組對比數據: ![]() 2013年以來,增發的公司家數巨幅增長,2014年高達478家,超越了2010年IPO巔峰的347家。而對應在金額上,2014年增發募資6911億元,不僅是同年IPO募資額669億元的10倍強,更超過2010年IPO募資巔峰的4911億元逾40%。 接下來就是最精彩的魔術揭秘部分了,為什麽增發取代IPO成為股市募資主渠道是破解牛市困惑的密鑰呢? 其中的關鍵在於:當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便利,與IPO受限的背景相結合的時候,就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再融資成為一種極具價值的特權,並且可以相對極低的價格去“血拼”那些苦苦徘徊在IPO門外的優質活力資產,從而增強自身盈利能力,並降低估值,然後進入下一個模式再循環。 由於增發是市價打折定價,所以在這種模式下,上市公司的高估值,變成了一種優勢和必然,因為只有高估值,才會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時少攤薄原股東權益比例。反觀被並購資產,相對處於被動地位,公司控制人只能在IPO的漫漫等待和各種不確定性,與被並購的快速套現和快速融資中,做出選擇。略舉一例,我們在與一家制造業上市公司交流中了解到,該公司去年收購了一家凈利潤規模與其原制造主業相當的市政園林企業,園林公司老板本有IPO計劃但最終放棄了,因為IPO總過程至少4-5年,一旦披露材料幾乎必遭舉報,會導致幾年內開展業務都很困難,而通過被並購間接上市後,今年又在增發募資,園林業務獲得超常規發展。 毫無疑問,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一種主流,2013初至2015年一季末,已經有920家公司實施了增發,占2015年一季末2662家A股公司的35%。更令人吃驚的是,截止2015年一季度末,有1073家公司處於增發的不同進程中,如果假定這些公司中不重複的話(事實上當然不是),兩年多來,2662家A股公司中的69%,或者已經實施了增發,或者正在增發的流程當中,考慮部分公司實施了不止一次增發,大體也可以推算至少一半的公司已經或即將進行增發。A股公司,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增發狂潮當中。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會發現A股牛市中的一系列困惑都豁然開朗。 首先,並購重組取代經濟波動成為影響股價的主要驅動力。大體來看,借助增發而完成的並購重組有兩類或者說是兩個階段,其一是初期部分充分意識到融資優勢且自身把並購重組作為公司增長模式的公司,典型代表是藍色光標,藍標於2010年2月首發,募資6.77億元,隨後公司先後於2012年6月和2013年9月兩次定增募資22.6億元,2014年發行可轉債募資7.5億元,利用這些資金,藍標上市後累計並購數十家海內外公司,收入與營業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70%。隨後,在再融資審批放松的背景下,藍標模式的成功迅速被複制,並且並購對象從縱向整合與橫向擴張,膨脹為跨行業並購甚至純粹的保殼或借殼。特別提醒的是,在這種模式下,已上市公司的價值得到巨大的重估,殼價值顯著擴張。 其次,市值取代估值成為股票定價的主要標準。仍以藍標為例,公司自上市以來,PE(TTM)估值幾乎沒有低於過30倍,高點時超過80倍,但並購對象的估值幾乎都在10.5倍以下。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算術題,上市公司凈利潤2億元,市盈率50倍,市值100億元,而被並購企業凈利潤同樣為2億元,估值10倍即20億元,則上市公司收購需要增發20%股份,並購完成後公司整體靜態市值120億元,凈利潤4億元,PE下降為30倍。別忘了,公司的成長性為100%,簡單外推的話,還可以給出更高估值,假如回到50倍,總市值就是200億元,這就是資本的小魔術。在實踐當中,無論上市公司原主業的利潤狀況如何,只要公司控制人和管理層展現出重組並購的意向,且有能力尋找到意願上市及被並購的資產(比如簽訂了市值管理合同),其股權價值就相當於附加了可以100%中簽的新股期權,股價都會大幅飆升。此種狀況下,流通股東“配合”控制人提升股價做大並購前的市值,是一種“理性”行為,而對其存量主業資產的價值分析,就顯得不那麽重要了,何況在宏觀經濟節節下滑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自身的經營也難有太多亮點,這就是高估值(市值)與差經濟共存的微觀基礎。 第三,大盤藍籌公司並購重組動力不強,股價表現相對落後。在火熱的並購浪潮中,大盤藍籌股無疑是相對寂寞的一個群體,一方面公司自身經營穩健主業突出,重組意願不強,另一方面,公司自身體量很大,也很難尋找到會對股價產生重大影響的標的。所以,在股價彈性上,大盤藍籌股比起那些重組消息此起彼伏、並購投向繽紛奪目的中小市值品種來,自然相對寂寞得多了。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多數大盤藍籌公司控制人是國資部門,對市值的追求力度也沒有中小市值民企那麽強烈,不過,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近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大盤藍籌股進行市值管理,通過整體上市、資產置換等方式,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優勢。 三、並購牛市的未來 並購牛市雖然是中國特定股票發行制度下略顯怪異的產物,但並不完全是壞事,從積極的方向來看,這也是資源有效配置的一種方式,在宏觀意義上可以說是各類有利潤和有活力資產“快速證券化”的過程,並且基本上是以市場化的原則完成的,是對IPO堰塞湖的另類導流,比如我們看到很多靜態盈利規模較小但增速極快的網絡遊戲、傳媒以及其他互聯網企業,借此機會迅速實現了證券化,從廣義上來講不僅扶持了這些新興產業,也是對創業和創新的極大鼓勵。從公司經營層面來看,並購讓那些具備前瞻眼光與整合能力的上市公司,獲得了“撬動地球的杠桿”,這本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應有之義,彰顯了監管市場化導向所可能迸發的積極影響。 但是這種模式的弊端也不容忽視,除了可能伴生的內幕信息與虛假披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眾多跨行業並購所可能帶來的整合不暢。問題可能出現在兩個層面,一是上市公司在跨行業並購時,往往缺乏對新產業、新企業價值深度辨識的能力,事實上,截至目前已經出現了多起並購標的盈利低於承諾值的事件,事後來看有些資產的問題在收購洽談期已有苗頭,如果不是公司虛假披露,那就是把控能力不足了,只是現問題資產相對占比還不算高,不足以影響整體投資者信心。第二是即便並購標的經營順利,但在收入與盈利增速很快占公司整體比例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多數卻沒有上市公司控制權,在戰略、融資等方面,與原控制人的矛盾,將會隨著時間推移不可避免的出現,這種矛盾從長期來看可能會是非常嚴重的。 所以,預判並購牛市的未來,就必須出現足以動搖當前模式的力量,當這些條件實現,並購模式無法大規模繼續的時候,牛市的基礎就被動搖了。那麽,這些條件會是什麽呢? 答案有三個:註冊制真正推出、新三板極度繁榮、並購整合負面效應大面積顯現。前兩者是並購標的供給方面的制度性障礙,如果主板創業板IPO實施真正的註冊制,上市流程大幅縮短,那麽真正優質的企業一定會選擇獨立上市而非被並購,因為這樣才會獲得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其中還隱含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目前IPO發行中畸形的“限價發行”規定一並得到改變。同理,如果新三板繼續繁榮,融資功能進一步完善,也會讓現有上市公司在尋找並購標的方面更為困難,並購價格更高從而顯得不那麽“經濟合算”了。最後一點,就是並購整合負面影響的大面積顯現,這可能會表現為承諾業績的大面積低於預期,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負面效果頻繁出現時,就會動搖投資者對該模式的信心,嚴重時可能在部分個股身上出現業績與估值的戴維斯雙殺。這三把壓在並購牛市頭頂的利劍是相互獨立的充分條件,每一把利劍的威力充分顯現,都會切斷並購牛市的咽喉。在我們看來,對於分析師和投資人來講,糾結在估值和泡沫的絕對水平上是無意義的,而應當把註意力放在對著三把利劍進程的密切跟蹤上。 (來源:中信建投基金 ) |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492
作者:李音临
主讲人陈述:
大 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本次电话会议。昨晚美股开盘之前,500彩票网发布公告,其与紫光国际达成最终的股份认购协议。紫光国际将向500彩票网投资 1.24亿美元,并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针对这一事件,今天上午我们专门发布了《合规促发展,监管趋正面,标的选稀缺!》的点评报告。本次召开电话会议 的目的有二:一是跟大家解读报告和我们对行业的观点,二是解释我们为何对500彩票网这份公告如此看重。
首 先,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互联网彩票行业遭遇了一次很强的监管风暴,目前所有彩票网站都已暂停销售。但是,从暂停销售到现在,无论是在美国上市的行业龙头 500彩票网,还是其他的彩票概念股,市值都有了明显提升。我们认为,监管层的态度是决定资金是否流向行业最关键的逻辑。从公开信息我们可以获知中国彩票 行业的监管层,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部、工信部等部委对行业的态度。我们观察到,二月底到三月初,全行业刮起对暂停互联网售彩的讨论风 暴。四月初,八部委发布了比较正面的公告,对于互联网彩票行业提出“严厉打击任何不合规的互联网售彩”,但是在合规前提下,监管层会积极探索包括互联网彩 票在内的创新的销售模式,这是历史上监管层第一次要提出探索创新的销售模式。但是,在四月份八部委发布公告后的前几个星期,海内外彩票概念股板块没有明显 的资金流入,可见投资者更希望看到实际的行动出现。
四月底,监管层第一个实际行动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出现:财 政部允许江苏省手机即开型彩票游戏这个创新型的新彩种在江苏省内试点运行。从历史上看,互联网彩票行业在2012年被关停的10个月中,监管层没有批复过 任何一种新型彩种。而在今年从关停整顿到八部委发布公告,再到四月底批复江苏省手机游戏新彩种,我们可以看出监管层对互联网彩票的态度是相对正面的。
6月8号晚上,第二个实际行动出现:财 政部在官网上发布一篇题为《严格管理,有效监督,促使互联网彩票销售健康的发展》的文章。文章以一个调查研究员的身份,正面地告诉大家在合规合法的操作 下,互联网彩票能够有效地帮助彩民便捷购彩,能够打击地下非法私彩,帮助国家非税财政收入和彩票公益金的增长。作为彩票的最高监管层,财政部在官网发表对 互联网彩票行业的正面看法的文章,监管层的态度可见一斑。这篇文章也让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彩票业内人士感受到财政部对互联网彩票行业的正面态度。
昨天晚上,第三个实际行动出现:500 彩票网公告与紫光国际就增发和出售新的普通股事宜达成最终的股份认购协议,紫光国际将向500彩票网投资1.24亿美元。从公开信息可以了解到,紫光国际 是紫光集团的境外投资平台,董事长赵伟国先生是中国IT信息行业的领军人物和专家之一。而紫光集团的控股方是清华控股,实际控制人是教育部。作为科技巨头 和实际控制人为教育部的企业,在海外投资并且涉及巨大投资额前,需要长时间的尽职调查,所以我们相信这样的投资是非常审慎的。而且,境外上市的500彩票 网是VIE结构,不同于A股上市的公司。目前,证监会监管条例对这种结构还是比较敏感的,很多中概股回归都需要拆掉VIE结构。因此,国有企业投资一个有 着VIE结构的企业,它投资的不是股权,而是协议管理权,所以在对外投资时应更加严谨。另外,紫光集团曾收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在 5月份旗下的紫光股份又收购了惠普旗下香港华三51%的股权,同时和英特尔合作开放集成电路板。可以看出,紫光集团的投资主要在硬件方面。而在互联网售彩 整顿前,500彩票网专注于互联网彩票产品的销售以及后续的维护、管理、服务等业务,是有财政部试点批文进行互联网彩票销售的。所以,即使目前互联网彩票 行业处于关停状态,但紫光国际依然做出这样的投资决策,除了因为500彩票网是合规的,同时也是看到行业的曙光,认为行业不可能被永久性地关停。
根 据我们列举的事件,包括八部委于四月初公开发文,财政部接受记者访谈时罕见地提出500彩票网等具有试点资格,到四月底财政部批复了江苏的手游彩,财政部 官网文章评价联网彩票行业,再到有教育部背景的科技巨头对500彩票网进行投资,可以看出监管层对互联网彩票行业的态度是趋于正面的。整个行业在公开公平 公允经营的前提下,能为国家贡献很大程度的非税财政收入,也为社会公益慈善贡献基础资金。那么投资者就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个行业存在许多优点,但从年初关 停到现在?我们在三月份曾发布深度报告《互联网彩票系列之四:三大维度剖析整顿成因,独家展望行业政策走向》,细致分析了行业整治的深层原因。其中很大一 部分原因是存在资金流向不明,出现消费者买到假彩票的情况。如果彩民没中奖,钱被不法网站收走;如果彩民中奖,非法网站很可能会携款潜逃。所以我们很理解 监管层对资金方面的监管。四月份我们也多次指出,八部委中的中国人民银行将作为新的监管层参与监管彩票行业,是因为央行是中国资金监管最专业的部门,能从 支付、托管、结算等各个方面全程监管。因此,未来看行业在恢复时能否取得合规合法性的背书,有没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是否愿意在资金方面跟监管部门通力合作 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要重申我们重点关注的标的(A股的鸿博股份、中体产业和综艺股份、美股的500彩票网)以及选择的原因:
(1) 鸿博股份。如果投资者认可互联网彩票行业,就会通过公开信息选择合法、合规、具有公益性的企业。中国的彩票不是博彩,而是有社会公益属性的。鸿博股份是第 一家公告具有地方体彩项目中标的上市公司,也是去年唯一公告过跟银联有全面合作的上市公司。我们反复强调,新的监管方央行对资金的监管将非常严格,能与银 联达成全面合作,鸿博股份未来在资金端的合规性是毋庸置疑的。另外,鸿博股份一直雇佣着上百位的伤残人士,社会公益性也显而易见。
(2) 中体产业。中体产业的实际控制人是体育总局。其实际控制人背景最强,业务中有彩票终端机和各种类型的体育业务。我们知道,大体育产业改革如火如荼,而相比 之下,互联网彩票是大体育产业链中有且仅有的有效变现渠道。因此,从中体产业的股东背景和公开信息获知的其涉及的业务可以看出,它是能够在行业恢复后直接 受益的标的。
(3)综艺股份。它是互联网彩票产业布局最全的企业,收购了彩票大赢家,业务涉及彩票用户流量获取、彩票产品提供以及用户服务等方面。
(4)500 彩票网。4月初,财政部公开点名称500彩票网是拥有试点性资质的合法企业。目前,它也获得中国重量级科技巨头的青睐。因此,从公开信息来看,它是目前最 合规最合法的互联网彩票企业。 目前资本市场上涉及互联网彩票概念的标的有很多,但我们只提及上述公司的原因在于,要从大概率的角度帮助投资者选取合规合法的股票。我们选取的标的都是从 公开信息获知目前具有公益性的、能够在未来获得合法背书的互联网彩票企业。下面进入投资者提问交流环节:
Q&A环节:
Q:您对江苏省试点“手游彩”有什么看法?您认为它对整个体彩行业有什么重大影响?
A: 我们认为,新的彩票品种与以前的游戏彩票的不同点在于,之前的彩种缺乏主观能动性,侧重于数学概率。对于江苏“手游彩”,在游戏中用户能主观操作人物,同 时会概率性地出现障碍和阻拦。该类游戏彩票在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叠加了概率算法的约束,使得消费者既不会感到枯燥,也能在概率约束的框架下进行,是个里程 碑式的彩种。很多人会利用碎片化时间玩手游,但玩手游的过程中只有付出,无法获得回报。而对于手游彩,同样可以满足在碎片化时间内进行娱乐,同时还可能获 得回报。这也是财政部历史上第一次把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彩票游戏带到市场中来,尽管其在江苏省试点,但批文明确试点时间暂定两年,也就说存在缩短或延长 的可能,如果其运行得好、合规合法,那么全国其他地方就有可能得到推广。
Q:您刚才提到财政部对互联网彩票是持正面态度,我们知道,四月份包括财政部在内的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互联网售彩的公告,请问除财政部外的其他部委对互联网彩票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监管层的态度是我们研究框架的最大出发点,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部委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财政部、央行、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等。 对于财政部,它需要规范整个行业,同时增加非税财政收入,扩充财政税收的来源,将违法参与地下私彩、外围的资金引导入合法的彩票行业。从财政部前两天发布 的文章可以看出,财政部是希望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但是从过去的审计过程看,资金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需要央行、银监会在资金方面的监管方提供协助, 而央行、银监会的态度是希望看到资金流向合规合法。工信部则不希望有扰乱现有信息网络的状态出现,也对淘汰小、乱、差且不合规的网站抱有支持态度,并且网 站的成立需要在工信部进行备案,因此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援助。公安部主要是打击违法博彩。我们知道,有些地方参与地下赌博是比较盛行的,案例比比皆是。疏比 堵更重要,既然有那么多人参与到地下赌博中去,不如将其引导到合规合法的官方彩票中去。而互联网售彩作为一个有效渠道,被打压不仅会减少合法彩票行业的收 入,还会促使有竞彩心理的人铤而走险,参与到非法博彩中去。因此从八部委的行政职责来看,打击互联网彩票是无助于它们履行职责的。
Q:我们知道,涉及互联网彩票概念的股票在A股、港股、美股都非常的多,但您刚才只提到了个别标的,请问您筛选这些标的的逻辑是怎样的?
A:
我们的逻辑主要是合规性、合法性、稀缺性。有些人可能会从估值出发,不过现有的互联网彩票概念股估值都比较高。但是,如果从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未来背书的获
得角度来看,即使现在盈利能力不佳,市场的资金还是愿意参与的,因为合法性合规性的存在能够带来稀缺性。
从监管层的态度我们也获知具有下述资质的企业能够实现突围:1、从行业监管角度来看,企业不能在过去存在违法乱纪的情况,这是底线。2、企业的系统需要稳
定运行。之前巴西世界杯期间就出现过由于流量巨大,导致系统不稳定,出票不成功的状况,实际上伤害到了行业公信力。因此,监管部门要求系统越稳定越好。
3、强调社会公益性。中央每年从财政向社保基金拨付的资金有有大一部分是来自彩票公益金,而彩票公益金的主要用途是社会福利,包括民政部的慈善事业、体育
总局退役运动员的生活补助等,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所以要求企业要有社会公益心。怎么看待企业有社会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呢?首先,国企、央企是人民的,
所以获利最终也会用之于民。另外,与社保基金合作,能使社保基金得到扩充,也能看做是有社会公益心的。所以,像鸿博股份,它在公司内部长期雇佣伤残人士,
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向他们支付工资报酬,主动帮助政府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公益心显而易见。总而言之,我们筛选标的的逻辑有:1、合规,过去无违法
经历;2、系统稳定,过去无发现购彩不成功经历;3、企业与国资相关或表现出很强的社会公益心。(来源:广发轻工李音临)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转载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