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位增發風險凸現 近百股價格現倒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213.html

高位增發風險凸現 近百股價格現倒掛

一財網 谷東 2015-07-02 23:26:00

增發價格水漲船高令風險隨之增加,而本輪出現股價跌破增發價的情況也基本發生在滬綜指4000點上方時實施或披露預案的增發。

7月2日,新宙邦(300037.SZ)再次以31元跌停價報收。這與其10個交易日前創造的55.30元歷史高價相比,已經跌去了近44%。而按照其6月25日剛剛完成的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的50.38元發行價格計算,也已經出現了逾38%的股價倒掛。

新宙邦是自去年7月1日以來進行增發的上市公司中,股價與增發價格倒掛幅度最大的一家,但卻不是唯一的一家。據WIND資訊的統計,這一年以來,包括已經完成增發以及剛披露增發預案的上市公司中,已有95家出現股價與增發價格或增發底價倒掛的情況。

沒辦法,既然市場跌成這樣,有些高價增發的股票必然也會出現倒掛現象,依靠增發獲利的同時也要冒風險。當然,如果市場轉好,股價還會漲回來,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師認為。

高位增發風險大

實際上,增發價格的水漲船高令風險隨之增加。本輪出現股價跌破增發價的情況也基本發生在滬綜指4000點上方時實施或披露預案的增發。

其中,據WIND資訊統計,自去年7月1日以來已經實施增發的上市公司中,只有三特索道(002159.SZ)、翠微股份(603123.SH)是在2014年的11月完成的,另有一只瀚藍環境(600323.SH)在今年2月份完成的定增,其余均是今年4月以來完成定增的。而瀚藍環境和三特索道股價相較增發價也僅有不足0.5%的下跌。

同樣,披露定增預案的65家股價倒掛的上市公司中,有61家是今年4月以來發布公告的。尤其6月份以來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在其公布增發預案後,股價便跌破增發價、甚至跌破預案價下限。

更有甚者,如桐昆股份(601233.SH)則是將原增發預案進行修訂後,上調增發底價約50%而出現了股價倒掛。

7月2日收盤,桐昆股份跌停於16.17元。而按照其此前的增發預案,增發底價為14.33元,並未出現跌破增發底價情況。但就在6月25日,桐昆股份將其增發價格確定為不低於21.27元,若按此計算,已出現近24%的倒掛幅度。

而就在桐昆股份提高增發底價時,多家券商仍一致看好,甚至給出“買入”評價。有券商研究員發布研報認為,募集總額不超過30 億元保持不變,大股東仍以現金方式認購3 億元,彰顯公司未來發展信心,此外攤薄比例降低,對EPS 和股價影響正面,也有利於保護原有投資者的利益。

但就在6月25日,桐昆股份以3.77%的下跌回應。截止7月2日收盤,桐昆股份股價已較本輪行情最高點27.68元下跌了逾四成。

浮虧何時消

正常來講,參與定增的投資者最終一般不會出現虧損,只是時間問題。一位在5年前參與某上市券商定向增發項目的投行人士曾在該上市券商跌破增發價後給出買入建議,隨後不久,股價的確重回增發價上方。

而本輪出現股價增發價倒掛的上市公司中,也出現了多家上市券商的身影,包括剛剛披露定增預案不久的國金證券(600109.SH)、申萬宏源(000166.SZ)、東興證券(601198.SH)、東吳證券(601555.SH)、以及獲得股東大會通過的長江證券(000783.SZ)等。這些券商股價與其增發底價相比,均出現了超過10%的折價,尤其國金證券,折價率已高達26.41%。

券商板塊是本輪深幅調整行情中比較抗跌的品種,且今年以來累積漲幅有限,若大盤企穩,會有一定的反彈空間。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增發價格就一定是安全的。尤其對於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講,以為通過低於增發價的價格來買入套利,也要承擔很大風險。對於一些增發價格較高的,短期內重回增發價上方會存在較大難度,上述分析師認為。

其實就如新宙邦,已經跌破了其兩個增發價。在跌破募集配套資金的定增價格後,繼續向下,至今還跌破了同期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所確定的增發價格36.28元。

據新宙邦公告,其此次定向增發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購買王陳鋒、曹偉、朱吉洪、謝偉東、呂濤、張威共6 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海斯福的100%股權,確定發行價格為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 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90%,即最終為36.28元。而另一部分為募集配套資金,采取了競價申報方式。當時,有12家機構給出了最低40.60元,最高達52.71元的報價。最終,給出最高報價的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得絕大部分配售份額。

按照目前股價計算,財通基金持有的約337.44萬股新宙邦,已經出現逾6500萬元浮虧。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82

永誠保險試水新三板 掛牌後或將啟動增發計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5779.html

永誠保險試水新三板 掛牌後或將啟動增發計劃

一財網 楊倩雯 2015-08-05 23:34:00

這意味著,新三板上不久就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身影。而據一名永誠保險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在新三板申請掛牌自然是為了業務發展需要融資,因此掛牌之後將會啟動增發計劃。

新三板的出現,無疑讓無緣A股市場的一些中小保險機構尋求到了融資的新通道。近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上出現了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誠保險”)的掛牌申請資料。

這意味著,新三板上不久就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身影。而據一名永誠保險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在新三板申請掛牌自然是為了業務發展需要融資,因此掛牌之後將會啟動增發計劃。

永誠試水新三板

“公司業務需要發展,當然需要資金這個‘彈藥’。”談及為何要在新三板掛牌,上述高管表示。

資料顯示,永誠保險成立於2004年9月,設立時註冊資本為10億元。永誠保險此次新三板掛牌申請的公開轉讓說明書所載信息顯示,公司成立11年來,總共只進行過四次增資,目前註冊資本為21.78億元。

“與公司同期成立的保險公司通過陸續增資資本均已遠超公司。相對同業而言,公司的資本實力在行業處於劣勢。盡管公司報告期內償付能力狀況良好,但較小的資本規模影響了公司承保能力和承保利潤率等經營情況。”永誠保險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表示。

而從業務方向來看,永誠保險的發展戰略則是“以電力能源保險業務為基礎,積極開拓其他大型商業風險領域”。這樣的大型業務開拓更需要大量資本的支持。

永誠保險之所以以電力能源保險業務為基礎與其股東背景密切相關。資料顯示,其實際控制人為經營電力產業為主的國有大型企業華能集團。華能集團通過子公司華能資本和北方電力合計控制永誠保險27.91%的股份。第二大股東為境外法人楓信金融控股責任有限公司。除此之外,深圳能源集團、北方聯合電力、中國大唐集團等也能源電力企業均出現在永誠保險的股東之列。

盡管永誠保險的電力保險業務已躋身中國保險行業第一軍團的行列,但從公司整體業務規模而言,仍處於中遊水平。

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永誠保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5.89億元,在70家財產險公司中排名14,但市場份額還不到1%。

而在盈利方面,從公開轉讓說明書所載信息來看,其在2013年凈虧損2.1億元,但2014年及2015年第一季度由於投資表現上佳,分別實現0.41億元及1.3億元的凈利潤。

不大的規模以及未達到三年連續盈利讓主板和中小板目前無法對永誠保險打開大門,而與此同時,新三板相對於A股市場來說不僅門檻低,而且掛牌手續簡便、費用也較低。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的要求,股東人數超過二百人的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轉讓申請需經中國證監會核準,而股東人數未超過二百人的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向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申請掛牌。財務數據顯示,永誠保險目前僅有13名股東。“我們此次掛牌新三板不需要證監會審批。目前還差一些手續,不過整個申請程序應該很快就能完成。”上述高管表示。

“根據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的要求,公司股東大會已同意公司股票采取協議轉讓方式進行公開轉讓。”永誠保險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表示。不過,要為企業“輸血”,協議轉讓並非是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最終目的。

“一般上新三板掛牌的目的是再融資或轉板。所以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之後都會啟動定增。”平安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繳文超對本報表示。而上述高管也表示,在掛牌之後會視情況啟動增發計劃。

或湧現掛牌潮

如果永誠保險順利掛牌新三板,將會是新三板上第一家保險公司。而據繳文超表示,另一家保險公司長城人壽也已於日前遞交了新三板的掛牌申請。不過本報尚未得到長城人壽的官方確認。

長城人壽2014年年報顯示,其成立於2005年,2014年末註冊資本17.7億元,2013年及2014年分別實現0.39億元及0.32億元的凈利潤。今年上半年,其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4.8億元,在75家人身險公司中排名41,但其同期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26.17億元。

“未來會有更多保險公司掛牌三板。保險公司新三板掛牌有助於保險公司通過資本市場解決資本不足問題,從而為業務發展繼續資本。新三板掛牌也有助於保險公司規範運作,信息披露透明化。”繳文超表示。不過,他也表示,新三板目前相對A股最大的劣勢是流動性較差。

而在永誠保險申請掛牌的同時,保險中介機構已先一步登陸新三板。上海盛世大聯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已於去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半年時間內已進行兩次增發,募集近5000萬元。2015年3月,安徽中衡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新三板掛牌,在4月即發布定增方案,募集總金額不超過1億元。2015年5月,江蘇萬舜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也登陸新三板。6月30日,廣東盛世華誠保險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請材料也出現在新三板官網中。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53

82股破增發價 機構浮虧23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311.html

82股破增發價 機構浮虧230億

一財網 谷東 2015-09-09 22:35:00

今年以來通過現金認購方式完成定向增發的82家上市公司仍處於折價狀態,並且參與這些上市公司定增的以機構為主的投資者合計浮虧仍逾230億元

連續三個交易日累積20%的上漲,令金瑞科技(600390.SH)暫時脫離了定增破發的窘境。而相較定增價最高折價幅度已逾60%的富瑞特裝(300228.SZ),更是憑借近兩日連續漲停將折價幅度縮小至51.83%。

盡管截至9月9日收盤,今年以來通過現金認購方式完成定向增發的82家上市公司仍處於折價狀態,並且參與這些上市公司定增的以機構為主的投資者合計浮虧仍逾230億元,但隨著近期富瑞特裝等個股出現較大幅度反彈,定增投資者的賬面虧損開始逐漸減少。

金融板塊浮虧大

Wind資訊統計顯示,芭田股份(002170.SZ)最新收盤價仍較其定增發行價存在65.05%的折價,而萬順股份(300057.SZ)的折價幅度也超過富瑞特裝,達55.14%,盡管兩只個股在近三個交易日同樣也都有逾20%的上漲。而上述82只個股中,29只折價幅度仍在30%以上,其中10只超過40%。

按實際募資金額與最新折價幅度來計算,參與定增投資者合計約233.33億元的賬面虧損中,僅金融板塊4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浮虧金額就占了三分之一。

平安銀行(000001.SZ)是令參與定增投資者浮虧最多的一家。今年5月份,平安銀行完成了百億定增募資,當時定增價格為16.70元,而9月9日收盤價已跌至11.10元,折價33.53%。按此計算,參與平安銀行此次定增的投資者賬面浮虧已達33.53億元。除控股股東外,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此次買入定增股份最多的一家,目前其浮虧應接近5億元。

國金證券(600109.SH)也處於定增破發狀態,且折價幅度逾45%,因而參與其定增的投資者也合計出現20.16億元浮虧。另外再加上南京銀行(601009.SH)的19.57億元,並將安信證券借殼的國投安信(600061.SH)的11.62億元浮虧計算在內,就已達84.88億元。

實際上,金融板塊等之所以浮虧金額大,是因為其本身定增募資金額就非常大。而在股價彈性更好的中小創板塊中,也有些相對浮虧金額不容小覷。富瑞特裝就是一例。

富瑞特裝是出現定增破發的創業板個股中,定增投資者浮虧金額最大的一只。截至9月9日仍有4.14億元浮虧。而其實際募資金額即定增投資者認購金額合計僅為7.99億元。

另外在中小企業板個股中,處於停牌狀態的雛鷹農牧(002377.SZ)和林州重機(002535.SZ),仍令定增投資者有逾4億元浮虧;而漢鐘精機(002158.SZ)、海特高新(002023.SZ)也均還有逾3億元浮虧。

反彈能否持續?

折價幅度最大的芭田股份在一個漲停板之後,9月9日最終收盤漲幅僅為4.91%,而隨著近日監管層再度連發利好護盤,富瑞特裝已連續兩個漲停。定增投資者僅有3000萬浮虧的芭田股份漲幅並不如富瑞特裝。

大額浮虧或更增加了股價反彈力度。而在參與富瑞特裝的投資者中,不僅包括了多家機構,認購金額最大的還有一位自然人股東毛文灝。

連續下跌後,市場已經出現短期企穩跡象,但在弱市中,大盤反彈高度會很有限,因此現在參與定增破發股反彈套利的風險仍存,一位私募基金負責人認為。

而另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師也認為,市場處於不同階段,定增板塊的走勢會有很大區別。對於定增破發個股,投資機會肯定會有,只不過更可能出現在接近股份解禁期的時候。尤其在弱市中,提前推升股價的意義不大。

對於頗受關註的券商板塊,已大幅折價的國金證券,在本周三個交易日內累積漲幅不足10%。

而同樣有著再融資需求的其他上市券商,有些更是早已開始下調其融資計劃。如東吳證券(601555.SH)在8月份就已將擬定增募資額由75億元下調至60億元,擬增發價格也由原來計劃的每股23.50元大幅下調至15.83元。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48

萬科管理層放大招反擊寶能系 高估值成增發攔路虎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19/971625.html

無論是對上市公司還是發行對象而言,增發方案將會面臨一大考驗,畢竟伴隨著寶能系不斷舉牌,萬科的股價已經並不算低。與之對應,增發方案確定的發行價格也不會低。

每經記者 左越

面對寶能系的來勢洶洶,萬科管理層終於在昨日(12月18日)祭出了大招——上市公司表示擬停牌籌劃股份發行事宜。

這一大招未來的殺傷力如何尚難下定論,不過,無論是對上市公司還是發行對象而言,增發方案將會面臨一大考驗,畢竟伴隨著寶能系不斷舉牌,萬科的股價已經並不算低。與之對應,增發方案確定的發行價格也不會低。甚至可以說,萬科股票目前的高估值狀態,將十分有可能成為未來股份發行路上的攔路虎。

高位停牌增發

在昨日的停牌公告中,萬科提到公司“正在籌劃股份發行,用於重大資產重組及收購資產”。消息一經披露,立刻引來大量圍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朋友圈被這一消息火速刷屏。更為誇張的是,“萬科爭奪戰”的話題還登上了微博熱搜,市場對萬科股權爭奪的“八卦”之心可見一斑。

通過“籌劃股份發行”來對抗寶能系的不斷增持,被市場普遍認為是萬科管理層在這場股權爭奪戰中亮出的一發大招。而對於A股上市公司來說,股份發行事宜一般有兩種方式: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或是直接向特定對象定向增發股份。而無論是哪種發行方式,都繞不開對發行價格的確定。

A股市場發行價格一般是以上市公司股票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90%來確定。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計算,增發價格大致在16.71元/股附近。顯而易見,這一價格與萬科停牌前的股價相比,下降幅度超過30%。

雖然增發價格僅相當於目前股價的七折水平,但這樣的增發價格對發行對象而言是筆劃算的買賣嗎?

答案或許是“NO”。

因為在寶能系大舉買入萬科股票的同時,萬科的股價也被一同推高。僅12月以來,萬科股價上漲幅度就已經超過60%。而在停牌前20個交易日中,萬科的股價則累計上漲近70%。

這就意味著,發行對象的認購成本將大幅上升。其將要認購的增發價格與一個月前的萬科股價相比,仍要高出兩成。

從橫向來對比,萬科此次的增發價格同樣並不“便宜”。就在本月9日,另一家房企綠地控股才披露其定增計劃,其中確定的發行低價為14.51元/股,與萬科停牌前20個交易日股價上漲近70%相比,綠地控股股價的上漲幅度為19.45%。

募資額恐近400億

萬科管理層如果想要通過此次股份發行來對抗、甚至壓制持股比例已經達到22.45%的寶能系,占據股權爭奪的主動權,那麽萬科此次發行的股份數量必將不在少數。而這對發行對象來說,需要認購的股份數量也將相應上升。

這就意味著,在認購價格上升的前提下,發行對象所要耗費的成本將會進一步攀升。對於發行對象來說,其在此次認購股份過程中承擔的資金壓力不可忽視。

而以目前情況來看,萬科增發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向持股數僅次於寶能系的華潤定向增發股份。這樣一來,萬科此次增發的股份數至少要達到23.32億股,並由華潤認購其中23.32億股。按照此前計算的16.71元/股的增發價來看,發行規模最低也要達到389.65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參與增發的認購對象或許正是萬科管理層對抗寶能系的“同盟軍”,其資金彈藥的充沛與否直接關系到萬科管理層能否成功阻擊寶能系的最後戰果。近400億的募資規模,對於萬科的小夥伴們來說,資金壓力並不算小。而萬科此時的高股價、高估值,很有可能將成為股份增發過程中的攔路虎,為萬科管理層的這場爭奪戰增添不少“麻煩”。

經過這一輪猛漲,萬科的估值水平水漲船高,以往關於萬科股票低估值的認識不再準確。根據東方財富數據,萬科目前的總股本為111億元,總市值為2700億元,其中流通市值為2375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11月30日時,萬科的動態市盈率尚在18倍左右。而到停牌前,萬科動態市盈率已經上升到了29.54倍。這對於萬科而言,或許正意味著其再難稱得上“低估值”。

橫向來比較,“招保萬金”四大地產公司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35.32、10.37、29.54、53.49倍,上市不久的巨無霸房企綠地控股的動態PE則為32.85倍。而從市凈率來看,招保萬金以及綠地控股分別為3.17、1.85、3.03、1.91、4.18倍。(編輯 柴剛 審核 趙慶 終審 塗勁軍)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左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19

萬科管理層放大招反擊寶能系 高估值成增發攔路虎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19/971625.html

無論是對上市公司還是發行對象而言,增發方案將會面臨一大考驗,畢竟伴隨著寶能系不斷舉牌,萬科的股價已經並不算低。與之對應,增發方案確定的發行價格也不會低。

每經記者 左越

面對寶能系的來勢洶洶,萬科管理層終於在昨日(12月18日)祭出了大招——上市公司表示擬停牌籌劃股份發行事宜。

這一大招未來的殺傷力如何尚難下定論,不過,無論是對上市公司還是發行對象而言,增發方案將會面臨一大考驗,畢竟伴隨著寶能系不斷舉牌,萬科的股價已經並不算低。與之對應,增發方案確定的發行價格也不會低。甚至可以說,萬科股票目前的高估值狀態,將十分有可能成為未來股份發行路上的攔路虎。

高位停牌增發

在昨日的停牌公告中,萬科提到公司“正在籌劃股份發行,用於重大資產重組及收購資產”。消息一經披露,立刻引來大量圍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朋友圈被這一消息火速刷屏。更為誇張的是,“萬科爭奪戰”的話題還登上了微博熱搜,市場對萬科股權爭奪的“八卦”之心可見一斑。

通過“籌劃股份發行”來對抗寶能系的不斷增持,被市場普遍認為是萬科管理層在這場股權爭奪戰中亮出的一發大招。而對於A股上市公司來說,股份發行事宜一般有兩種方式: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或是直接向特定對象定向增發股份。而無論是哪種發行方式,都繞不開對發行價格的確定。

A股市場發行價格一般是以上市公司股票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90%來確定。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計算,增發價格大致在16.71元/股附近。顯而易見,這一價格與萬科停牌前的股價相比,下降幅度超過30%。

雖然增發價格僅相當於目前股價的七折水平,但這樣的增發價格對發行對象而言是筆劃算的買賣嗎?

答案或許是“NO”。

因為在寶能系大舉買入萬科股票的同時,萬科的股價也被一同推高。僅12月以來,萬科股價上漲幅度就已經超過60%。而在停牌前20個交易日中,萬科的股價則累計上漲近70%。

這就意味著,發行對象的認購成本將大幅上升。其將要認購的增發價格與一個月前的萬科股價相比,仍要高出兩成。

從橫向來對比,萬科此次的增發價格同樣並不“便宜”。就在本月9日,另一家房企綠地控股才披露其定增計劃,其中確定的發行低價為14.51元/股,與萬科停牌前20個交易日股價上漲近70%相比,綠地控股股價的上漲幅度為19.45%。

募資額恐近400億

萬科管理層如果想要通過此次股份發行來對抗、甚至壓制持股比例已經達到22.45%的寶能系,占據股權爭奪的主動權,那麽萬科此次發行的股份數量必將不在少數。而這對發行對象來說,需要認購的股份數量也將相應上升。

這就意味著,在認購價格上升的前提下,發行對象所要耗費的成本將會進一步攀升。對於發行對象來說,其在此次認購股份過程中承擔的資金壓力不可忽視。

而以目前情況來看,萬科增發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向持股數僅次於寶能系的華潤定向增發股份。這樣一來,萬科此次增發的股份數至少要達到23.32億股,並由華潤認購其中23.32億股。按照此前計算的16.71元/股的增發價來看,發行規模最低也要達到389.65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參與增發的認購對象或許正是萬科管理層對抗寶能系的“同盟軍”,其資金彈藥的充沛與否直接關系到萬科管理層能否成功阻擊寶能系的最後戰果。近400億的募資規模,對於萬科的小夥伴們來說,資金壓力並不算小。而萬科此時的高股價、高估值,很有可能將成為股份增發過程中的攔路虎,為萬科管理層的這場爭奪戰增添不少“麻煩”。

經過這一輪猛漲,萬科的估值水平水漲船高,以往關於萬科股票低估值的認識不再準確。根據東方財富數據,萬科目前的總股本為111億元,總市值為2700億元,其中流通市值為2375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11月30日時,萬科的動態市盈率尚在18倍左右。而到停牌前,萬科動態市盈率已經上升到了29.54倍。這對於萬科而言,或許正意味著其再難稱得上“低估值”。

橫向來比較,“招保萬金”四大地產公司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35.32、10.37、29.54、53.49倍,上市不久的巨無霸房企綠地控股的動態PE則為32.85倍。而從市凈率來看,招保萬金以及綠地控股分別為3.17、1.85、3.03、1.91、4.18倍。(編輯 柴剛 審核 趙慶 終審 塗勁軍)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左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23

複星醫藥:獲證監會批複核準增發境外上市外資股

複星醫藥晚間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核準上海複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增發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複》(證監許可[2016]2680 號),核準本公司增發不超過80,656,800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全部為普通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574

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再出手 認購中國國航2.31億增發股

中國國航13日晚公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結果,發行對象中,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7.79元/股的價格認購2.31億股,限售期12個月。本次發行後,截至3月10日,國企結構調整基金成為中國國航第七大股東。

公司於2016年7月23日發布了《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實施201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後調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價格和發行數量的公告》,本次發行的發行價格在公司201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實施後調整為不低於7.79元/股,  本次發行的發行數量調整為不超過1,540,436,456股(含1,540,436,456股),中國航空集團公司認購本次發行股票的數量調整為不超過513,478,818股(含513,478,818股)。

根據公告,截至2017年3月2日止,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為11,218,099,969.99元,該款項由保薦機構扣除承銷保薦費後將剩余募集資金於2017年3月2日匯入公司指定的本次募集資金專戶內。本次發行累計發生承銷保薦費和其他發行費用共計人民幣17,681,498.93元,扣減相關增值稅進項稅額(暫估)人民幣955,607.91元後,本次發行費用凈額為人民幣16,725,891.02元。扣除上述發行費用凈額後,本次發行計入實收資本人民幣1,440,064,181.00元,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人民幣9,761,309,897.97元。

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去年9月26日在北京成立,這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基金,總規模達人民幣3500億元。此前,國企結構調整基金第一單落地中國中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42

中國人壽擬斥132億元參與廣發銀行增發股份

中國人壽晚間在聯交所發布公告稱,廣發銀行擬於近期增發股份,募集資金規模預計不超過人民幣300億元。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批準,為保持本公司對廣發銀行的持股比例,本公司擬以不超過每股人民幣7.01元的價格認購約1,869,586,305股廣發銀行擬增發股份,總對價約為人民幣132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後,本公司將持有廣發銀行經增資擴股後的43.686%股份,與本次交易之前本公司所持有的廣發銀行股份保持不變。

公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廣發銀行在中國境內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共設立了804家營業機構,主要分布於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等發達區域。廣發銀行的主要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零售金融業務、金融市場業務,以及大力發展中的網絡金融業務。截至2016年12月31日,廣發銀行經審計總資產約為人民幣20,475.92億元、經審計凈資產約為人民幣1,059.74億元。2016年度,廣發銀行經審計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553.18億元、經審計凈利潤約為人民幣95.04億元。

公司表示,通過參與廣發銀行本次增資,本公司將繼續保持對廣發銀行的現有持股比例以及在廣發銀行董事會和管理層的重大影響力。本次交易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本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拓寬業務發展空間;有利於提高本公司整體投資收益水平,緩解本公司資產配置壓力。

同日公告,中國人壽披露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收2717億元,同比增長23.5%%;實現凈利61.49億元,同比增長17.1%。一季度公司保費收入達2462.08億元,同比增長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58

東芝擬出售西屋電氣 增發54億美元新股還債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21/1163483.html

陷入危機的日本東芝公司近日決定增發新股募集資金用以清償債務,同時繼續推進出售西屋電氣業務和芯片業務的方式融資。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20日報道稱,日本東芝股價在20日上午一度下跌近5%,而19日東芝剛剛宣布將通過增發新股募集6000億日元(約合54億美元),並且希望從西屋電氣分離出部分資產,以避免東芝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若計劃成功,東芝有望在明年3月結束的財年內消除資產負債表中的7500億日元債務。

東芝表示,約有60家公司計劃參與此次增發。由於旗下西屋電氣此前出現數十億美元的虧損,導致東芝陷入了危機。目前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和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已經在競購西屋電氣和其他資產。東芝表示,出售西屋電氣資產將幫助東芝大幅減少負債,以便讓東芝有資金著手開始新的業務。

(來源:環球網 記者:李 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88

獨家|金磚新開發銀行年內增發人民幣債,尋求國際評級

拿著一紙委任狀和不多的預算,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下稱“新開發銀行”)行長卡馬特(KV Kamath)和四名副行長於2015年7月抵達上海,同年7月21日,新開發銀行正式開業,任務是從零開始建立一個新的多邊開發銀行,如今它將滿三周歲。

“在我們開張的第一天,我們沒有任何員工、技術或系統 。兩年來,金磚新開發銀行已經從初創穩步走向成熟。我們的團隊將從原本的5個光桿司令擴充至2017年底的150名專業人員。”原為高盛投行家的現新開發銀行副行長及首席財務官馬斯多普(Leslie Maasdorp)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

他強調,下一階段,也就是今年,除了繼續推進新項目(至今已落實10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獲得國際信用評級、加速吸引私營部門融資(如保險機構、養老基金等),同時計劃繼續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並且新開發銀行最快有望在2019年開始推進吸納新成員的事宜。

在此前短短的三年時間里,新開發銀行取得了中國境內AAA級的信用評級,並首次在中國債券市場上發行了規模為30億元的綠色債券。新開發銀行的核心目標是為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的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發展調動資源,目前推進的10個項目也都集中在這一領域。

鼓勵私營部門融資

新開發銀行在成立的第一年就推動了5個項目,目前已經落實了10個項目,馬斯多普也對記者透露,其實加上仍在策劃的,總計已經有16個項目,主要側重可再生能源和交通領域。

其實,新開發銀行的首批項目分別為巴西、中國、印度和南非的四個綠色可再生能源項目。項目主要包括:在巴西境內新增600MW可再生能源容量,發放3億美元等值人民幣援助貸款;在印度新增500MW可再生能源容量,發放2.5億美元等值人民幣援助貸款;在中國新增100MW分布式太陽能,發放8077萬美元等值人民幣援助貸款;在南非新增670MW發電傳輸生產線和500MW可再生能源發電轉換,發放1.8億美元等值人民幣援助貸款。可見,金磚新開發銀行秉承了“均分原則”。

然而,新開發銀行並非永遠不差錢。除了各國初始註入的資本金,新開發銀行的資金來源基本都是源於貸款以及發債,正是因為其良好的信用,以及融資成本較低,“但新開發銀行將在2018年吸引更多私營部門資金,實現私營部門更大程度的參與基礎設施項目,‘擠入’更多資金,從而避免對公共財政造成‘擠出效應’,這也可以加強可持續性。” 馬斯多普對記者透露。

新開發銀行的初始規模是1000億美元,首次出資為500億美元,每個成員國100億美元。考慮到銀行的財務可持續性,以及公共財政的有限性,新開發銀行下一階段的重點就是要鼓勵私營部門融資,馬斯多普表示,目標機構更可能是保險機構、養老基金等一些較長線的私營部門投資機構。

“我想強調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拉動各國經濟增速起到關鍵性作用,全球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缺口是巨大的,目前有眾多多邊開發銀行,包括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複興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美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集團等,但這些資金也不足以彌補。”他稱。

早在2017年9月的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卡馬特行長就表示最遲2018年年初新開發銀行將會把投資領域擴大到私營部門,最終非主權貸款在所有貸款中的比重最高可能達到30%。

年內尋求國際評級

就2018年而言,獲得國際主權評級也是新開發銀行的一個重點,此後才能發行美元計價債券。

此前,新開發銀行已經獲得了中國國內評級機構給出的3A評級,並順利地以3.07%的低利率發行了人民幣計價債券,這當時與國開債的收益率幾乎齊平,展示了市場對於機構的信任。

眼下,國際評級則可能更具挑戰性,畢竟NDB的部分其他成員國此前都不同程度的遇到過經濟下行、匯市動蕩的階段。“國際債券評級對一個多邊機構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銀行已經開始準備,繼續完善銀行的人員建設、加強機構的健康程度,我們也有信心能在2018年內拿到較高的投資級債券評級,當前獲得國際評級的時機也已經成熟。”馬斯多普告訴記者。

他也提及,在過去幾年,新開發銀行的貸款都是以美元計價,但這會逐步改變,“除了美元融資,未來我們也將多以本幣融資來減少貨幣錯配的風險,因為一國項目的回報是以該國的貨幣計價的。”

當然,由於金磚五國中大部分國家的貨幣波動較大,而新開發銀行本身的融資貨幣、報告貨幣、註冊資本金是以美元計價,考慮到匯率波動,此前的貸款多是由美元進行。“未來,我們的目標是要做美元和本地貨幣計價融資同步推進,哪一個方式更有效就利用哪一種進行。”他稱。

此外,新開發銀行也會在2018年繼續發行中期人民幣計價債券,“3A的評級讓我們在中國發債享有優勢,融資成本很低。隨著中國債市不斷對外資機構開放,且新開發銀行發行的債券質量高、流動性好,因此我們未來也很歡迎海外投資者通過債券通來持有我們發行的債券,實現投資者多元化。目前,中國債市仍然是以國內投資者參與為主。”

將陸續吸納新成員

未來,新開發銀行也不排除吸納新成員。

其實,早在2014年7月,金磚國家簽署的金磚銀行章程協議中就提及,新開發銀行的成員資格向聯合國成員開放。

“因此,吸納新成員並非一件新鮮事,而新成員加入新開發銀行需由銀行的最高權力機構即銀行的理事會批準。目前的問題在於這一進程有多快,我們希望2019年可以加速推進這一事宜。”馬斯多普對記者解釋道。

最終,新開發銀行55%的投票權或出資比例屬於當前的金磚五國,25%則是來自除五國之外的新興市場國家,20%可以來自發達國家。因此,80%仍會屬於發展中國家。

至於新開發銀行是否會和“一帶一路”有所互動或合作,馬斯多普提及,其實“一帶一路”的成員國眾多,與新開發銀行成員國的重合度不大,且各自的使命有所區分,但最終雙方的目標都是共通的,就是用基礎設施建設撬動全球經濟增長,同時深化區域性經濟融合,這都是兩者的共同點。

此外,盡管現在各界擔心國際貿易爭端和地緣政治風險,但對此,馬斯多普提及,新開發銀行聚焦的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發展,短期風險其實對新開發銀行的計劃並不影響。未來各國仍要回到WTO的大框架里,回歸談判桌,當前的貿易爭端可以通過對話來解決,對峙或者報複性關稅最終只能導致“雙輸”的零和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