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0月1日起全國範圍推行“五證合一”改革

從工商總局網站獲悉,工商總局、發改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計局、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等五部門28日發布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確保從2016年10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推行“五證合一”改革。

各相關部門要按照《通知》要求,及時梳理本部門與“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相沖突的法律、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文件,對有沖突的,盡快在制度框架內依法推動、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確保改革在法治軌道內運行。各相關部門要在各自的領域認可、使用、推廣“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對已領取加載統一代碼營業執照的企業在辦理相關事務時,不再要求企業提供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登記證,對於企業持原有證、照辦理的備案、審批等,不要求企業因換領加載統一代碼營業執照而再行辦理變更手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以下是通知全文:

工商總局等五部門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加快推進“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統計局、法制辦: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國辦發〔2016〕53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加快推進“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確保“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如期實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全面推行“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是在全面實施企業“三證合一”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創業準入制度成本的重要舉措,對於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實行“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確保從2016年10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推行“五證合一”改革。

二、突出重點,統一模式

(一)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

在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統稱“企業”)“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的基礎上全面實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以下稱統一代碼)的營業執照,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不再另行發放。

(二)有序做好“五證合一”改革的過渡銜接工作。

“五證合一”實行的登記條件、登記程序、登記申請文書材料規範和營業執照樣式與“三證合一”改革相同。改革後,企業申請設立登記的、原執照有效期滿、申請變更登記或者申請換發營業執照的,由登記機關依法核發、換發加載統一代碼的營業執照。對營業執照的換發及統一代碼的賦碼方式、對企業原證照的收繳和管理方式繼續按照《工商總局等六部門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通知》(工商企註字〔2015〕121號)(以下簡稱121號文)的要求進行。對於已領取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的企業,不再收繳原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2018年1月1日前,原發證照繼續有效,過渡期結束後一律使用加載統一代碼的營業執照,未換發的證照不再有效。取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的定期驗證和換證制度,原有驗證和換證要求企業報送的事項經整合後納入企業年度報告內容,由企業自行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

(三)繼續升級完善信息共享交換平臺。

各地要依托已有設施資源,在“三證合一”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同)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政務信息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部門間的數據接口(以下統稱省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各級企業登記機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統計部門要梳理各自業務信息系統相關數據項,建立部門間數據項對應關系,根據本地區、本部門信息化建設實際,按照相關要求盡快改造升級各相關業務信息系統,以統一代碼為標識接入省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省內跨區域、跨部門的信息交換傳遞和數據共享機制,推動企業基本登記信息和相關信用信息共享和應用。建立省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常態化信息共享機制,將企業基本登記信息和相關信用信息推送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全國範圍內的信息共享。

目前尚不能實現登記信息實時傳遞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企業登記機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統計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協作,共同推進省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盡早實現登記信息實時傳遞。

(四)建立順暢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應用機制。

以省為單位,建立完善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的信息交換傳遞和數據共享機制。按照《通知》和工商企註字〔2015〕121號文要求,登記機關將企業設立、變更(備案)、註銷登記的相關信息實時傳輸至省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暫不具備聯網實時共享信息條件的,登記機關限時提供企業基本登記信息共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統計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將在用人單位為其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時和依法開展統計調查任務時收集到的企業相關基礎信息,依法共享到省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企業登記信息無法滿足社會保險和統計工作需要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統計部門在各自開展業務工作時補充采集。對於已申領或換發加載統一代碼營業執照的企業,企業登記機關將前述企業相關信息及時共享到省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每年度年報報送截止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相關年報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批量推送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統計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統計部門要依法合理、安全使用年報信息。地方企業登記機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統計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擴大共享範圍。

各級企業登記機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統計部門要及時接收、獲取,並做好數據的導入、整理和轉換工作,確保共享信息在各自部門業務系統的有效融合使用。要建立相互間數據共享對賬機制,加大對共享信息的核實力度,確保共享信息的準確率和完整率。

(五)進一步推進“一照一碼”營業執照的互通互認。

各相關部門要按照《通知》要求,及時梳理本部門與“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相沖突的法律、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文件,對有沖突的,盡快在制度框架內依法推動、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確保改革在法治軌道內運行。各相關部門要在各自的領域認可、使用、推廣“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對已領取加載統一代碼營業執照的企業在辦理相關事務時,不再要求企業提供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登記證,對於企業持原有證、照辦理的備案、審批等,不要求企業因換領加載統一代碼營業執照而再行辦理變更手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三、強化措施,確保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改革各項保障。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行“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倒排時間表,明確工作責任,逐項落實改革任務。積極推動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通知》要求強化統籌,協調解決改革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做好人、財、物、網絡、技術等的保障,統籌做好改革前後的各項過渡銜接工作。各相關部門要根據本通知提出的要求,制定督促檢查工作計劃,按照責任單位、時間節點和工作要求,做好跟蹤督查,加大問責和考核力度。工商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將組織不定期聯合檢查。

(二)加強業務協同,明細部門權責分工。“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涉及的職能部門較多,各部門間要建立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工商、發展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統計、法制等部門要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確保改革各個環節運行順暢。工商部門要加強窗口建設,做好證照換發工作,及時共享信息。發展改革部門要積極協調,推進省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完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統計部門要及時做好本部門業務系統的改造,確保改革後新舊業務管理的有序銜接。法制部門、有關部門要依據職責做好行政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文件的審查、修訂、完善工作。

(三)加強宣傳引導,推進改革成果應用。各相關部門要做好“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宣傳解讀工作,不斷提高信息公開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及時解答和回應社會關註的熱點、難點問題,引導企業和社會公眾充分知曉改革內容、準確把握改革政策、自覺應用改革成果,避免因改革實施過程中工作銜接不到位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各地區在改革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協調解決並報告國務院相關部門。

工商總局

發改委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統計局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2016年7月28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69

房屋稅合理化 關鍵在房地合一 陳沖投書掀論戰 學者:對財產稅誤會大

2016-08-01  TWM

前行政院長陳沖近日投書媒體,倡言「房屋稅不可增、只能廢」,使沉寂已久的房屋稅爭議再起漣漪。

陳沖指出,基於《憲法》第十五條「人民之財產權應予保障」,政府不該對人民持有的財產課稅。他比喻,政府不會對「持有存款」課稅,僅會對存款利息課徵所得稅;而因為「持有房屋」所衍生的房屋稅,意義就像是對「持有存款」課稅,因此違憲。

「這表示院長對財產稅有錯誤認知!」曾擔任中研院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召集人的中研院院士王平,嚴詞反駁。

王平強調,「財產稅與所得稅不同。例如房屋、汽車這類財產,雖然沒有產生收入,但都必須利用公共設施才能運作,而且公設越完善,財產的價值也會跟著提高。」也就是說,房地產增值的主因之一,是仰賴政府在當地的建設,因此「繳納財產稅理所當然。」

房地產增值 靠政府建設

此外,陳沖質疑房屋稅稅基「房屋現值」的計算中,包含「路段率」(房屋街路等級調整率),與同屬房地產持有稅之一的「地價稅」有重複課稅之虞;這部分,學界多予以認同,追根究柢,造成此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台灣房地產持有稅是「房地分離」,分別課徵房屋稅及地價稅。

二○一四年間,財政部曾研擬房地產稅制朝「房地合一」方向改革,但僅針對交易稅部分進行改革。時任財政部長的張盛和當時表示,由於《房屋稅條例》甫完成修法,已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的法定稅率,因此不宜再做調整。

如今看來,當時這種「不思考稅基合理化、僅先調高稅率」的錯亂作法,似乎也是導致陳沖認為「重複課稅」、「房屋稅率不夠謙卑」的原因。

那麼,房地產持有稅的稅基改採房地合一該怎麼做?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就技術面沒有問題;至於法規,「現在房屋稅由財政部負責,地價稅由內政部主管,兩者須進一步合作修法。」房地合一,再逐步導入實價課稅,才能讓房地產持有稅的稅基合理化;而也惟有在稅基合理後,才能進一步基於財政需求、分配正義、人民負擔、社會衝擊等面向,在稅率上進行更周延而精準的規畫。這樣的邏輯順序,或許才是此次房屋稅爭議中,政府應該看到的重點。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31

傳古永鏘卸任合一集團CEO,又一個創始人出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8/158635.shtml

傳古永鏘卸任合一集團CEO,又一個創始人出局?
i黑馬 i黑馬

傳古永鏘卸任合一集團CEO,又一個創始人出局?

外界認為,古永鏘已經失去了對合一集團的控制權。

i黑馬 9月8日消息,有報道稱古永鏘將卸任合一集團CEO一職,“再添一枚出局創始人”。但截至目前,官方並未證實此消息。

據媒體報道,古永鏘將卸任,整個集團處於管理層調整中,導致原定於9月13日召開的“阿里大文娛客廳戰略曁戰略新品發布會”改期至10日。對此,合一集團方面確認了發布會改期的事實,但並未透露更多細節。

而對於古永鏘卸任一事,官方也並未正面回應。

去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以超45億美元全面收購優酷土豆集團。今年4月,優酷土豆宣布與阿里巴巴完成合並交易,正式成為阿里巴巴旗下全資子公司,優酷土豆從納斯達克退市。

兩個月前,阿里集團CEO張勇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娛版塊”。該版塊囊括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古永鏘被任命為阿里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產業發展委員會主席,負責制定大文娛產業長期發展及投資布局戰略。而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全面負責阿里巴巴大文娛版塊的領導和管理工作。

正是這一調整讓外界認為,古永鏘已經失去了對合一集團的控制權。

9月10日,本周六的開放生態大會,合一集團所有高管均將出席,古永鏘也會亮相。是否卸任,或許當日便可揭曉。

合一集團 古永鏘 卸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150

蘋果取消公布iPhone 7首個周末銷量;馬雲成印尼國家電商顧問;傳古永鏘卸任合一集團CEO|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0910/158675.shtml

蘋果取消公布iPhone 7首個周末銷量;馬雲成印尼國家電商顧問;傳古永鏘卸任合一集團CEO|黑馬早報
朱丹 朱丹

蘋果取消公布iPhone 7首個周末銷量;馬雲成印尼國家電商顧問;傳古永鏘卸任合一集團CEO|黑馬早報

屢屢爆炸的三星Note 7已經被美國航空局列為危險品了……

1. 關於蘋果iPhone 7的兩則消息

iPhone 7預售開始,蘋果官網癱瘓

9 月 9 日下午3點,國行蘋果 iPhone 7 與 iPhone 7 Plus 正式開始預約。預售開始後,不少用戶反映預約時網絡擁堵非常嚴重,網頁打開緩慢。在下午時,蘋果官網上包括 Mac 、 iPhone 、 iPad 、 Apple Watch 、 TV 等在內的全系列產品都無法查看產品具體信息與購買。

@檸檬加鹽啦: 蘋果營銷手段,切勿盲目跟風

@-李嬛嬛-: 當初說好不買7

@好吃的我:哎呀媽呀,我腎呢,你看見我腎了麽?

蘋果不再提供iPhone 7首個周末銷量

9月9日,蘋果公司宣布,將打破以往的慣例,今年不再提供iPhone 7開售後首個周末的銷量了,理由是它更多地是iPhone供應量的體現,而不是市場需求的體現。本來,投資者還要根據首個周末的銷量來判斷iPhone的未來走勢。如今看來,他們的這一計劃要落空了,尤其是在人們對iPhone存有疑慮之際。

@傑著往下看: 哈哈今年新愛瘋銷量大減

@方槍槍tricky: iPhone有心虛的必要嗎?

2.徐玉玉等詐騙案告破,細節公布:嫌犯在高考系統中植入木馬

據公安部網站消息,近日,山東、廣東等地連續發生3起學生遭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導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殺。目前,3起案件全部告破,28名犯罪嫌疑人落網,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經查,犯罪嫌疑人杜某利用技術手段攻擊了“山東省2016高考網上報名信息系統”並在網站植入木馬病毒,獲取了網站後臺登錄權限,盜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內的大量考生報名信息。

@尋霧啓示: 程序員表示不信

@Vichede: 可以,沒有信息買賣的意思

@沈浮的心情: 木馬:這個鍋我不背

3. 馬雲接受印尼政府邀請 要做他們的電商顧問

據外媒報道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已經接受印度尼西亞政府的邀請,將擔任該國電商顧問。

上周,在杭州G20峰會期間,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及其代表團訪問了阿里巴巴總部,並會見了馬雲。會面期間,印度尼西亞通信與信息技術部部長提出讓馬雲擔任該國指導委員會的顧問。阿里巴巴集團證實,馬雲已接受印度尼西亞政府的邀請。

@SEXYKAMO: 只能說 好棋

@布衣HGL: 沒有什麽能阻止馬雲,太牛了!

4.傳古永鏘將卸任合一集團CEO職務 合一阿里均未回應

昨日,優酷內部人士對新浪科技透露,古永鏘將卸任合一集團CEO。另據阿里內部人士稱,古永鏘將保留阿里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產業發展委員會主席一職,卸任後,古永鏘將進入一家阿里旗下基金,負責投資事務。合一集團與阿里巴巴官方均未對此回應。

@INHERCOMES: 阿里這艘船是越造越大了

@熬山小濤: 早晚的事

5.關於三星的兩則消息

接連爆炸!美國航空局將三星Note 7列為危險品

隨著關於Galaxy Note 7手機爆炸事故的報道越來越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發出聲明,強烈建議乘客不要攜帶Note 7乘坐飛機。除了不宜登機,乘客也被建議不要將這款手機托運。此前日本、美國相關部門、澳大利亞航空公司相繼禁止乘客在飛機上為Note 7充電。

@鹿鹿無為的窮苦人: 三星哭了,華為笑了……

@上網即修行: 首款危險品型號手機誕生

@道士出家: 這下三星面臨很多問題了

剝離非核心業務:三星將把打印機業務以18億美元賣給惠普

《首爾經濟日報》昨日援引三星高管的消息稱,三星電子正考慮將打印機業務以約1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惠普公司。這位三星高管稱,三星電子可能於下周宣布該決定。三星電子正在把公司重心轉向智能手機、電視等核心業務。

@CPG勞振宇: 三星打印機一般,但耗材真心好,顯影技術很贊

@作家聞彰: 惠普是打印機的祖宗,三星這叫碰瓷兒

@幸福蒼溪網: 我國至今沒有真正的自主品牌打印機複合機

6.特斯拉遭遇賣出評級,馬斯克融資將更難了

美國投行Cowen and Co.在周四致客戶的一份研報中,將特斯拉股票的初始評級定為“賣出”,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未來1年半面臨較大執行風險。報告指出,特斯拉汽車將在未來一年半時間里面臨“執行風險”,而該公司即將收購太陽城公司(SolarCity Corp.)的交易則將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分析師將特斯拉汽車的目標價設定為160美元,與其周四股價相比低了16%。

@夏生阿亮: 看好特斯拉

@小紫英: 泡沫終於破滅

7.Uber變卦了:已決定不退出澳門市場

打車應用Uber宣布,由於獲得了大量澳門民眾的支持,公司已決定取消之前的撤出澳門市場的計劃。Uber進入澳門市場還不到一年時間,但公司今年8月底宣布,由於其司機隊伍面臨總額高達125萬美元的罰款,因此計劃於全面退出澳門市場。

@博學篤行_張町町: 去過澳門很多次旅遊,覺得澳門需要uber

@那個背影好熟:你快回來!滴滴太貴,我快承受不來。。。

8.世界首臺乒乓球教練機器人誕生:可持續與人對打

歐姆龍宣布,該公司開發的乒乓球對打機器人“FORPHEUS”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首臺乒乓球教練機器人。通過設置在球臺上的傳感器,這臺機器人能以約80次每秒的速度測算出對手的位置、球的旋轉和速度,看準落點後將球打回。

@喺咪癡咗線: 好想看這個機器人跟我國選手打一場

@ZHang小灰: 馬龍:不是我說,我單手虐它

@拉瑪西亞的腔調: 國乒瞬間一個手腕變化就夠了

9.傳Snapchat獲摩根士丹利貸款 最終準備上市

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閱後即焚圖片分享網站Snapchat剛剛獲得了一筆由摩根士丹利牽頭的信貸額度。通過這筆信貸額度,Snapchat便可在不稀釋其現有股東所有權的情況下獲得發展資金。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最終計劃上市。

@我求時光慢點走: 這是發展壯大的節奏啊

10.全球最新獨角獸榜單出爐 中國公司33家上榜

近日,美國市場調研公司CB Insights發布了全球獨角獸榜單(估值10億美元以上),共有來自21個國家174家公司上榜,中國市場有33家公司入榜。其中,今年新增獨角獸27家,較上年同期減少了一半,資本寒冬的影響可見一斑。

在新增27家獨角獸中,共有7家中國企業,分別為 鏈家、獵聘、掌閱、小紅書、碳雲智能、優必選、魔方公寓,累計估值122億美元,其中鏈家估值62億美元,其余6家公司估值均為10億美元。

@不言浮生: 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

@竹子:寒冬里面不好過啊!

今日思想

人的成功就是可以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這種自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很多人為五鬥米折腰,為了生存不得不去上班,你年輕的時候,當你有機會做你自己想幹的事可能會承擔風險,可能要放棄很多東西,但是這是值得的。

——周鴻祎

黑馬早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68

明天起北京實行“五證合一”;騰訊發展重心由微信轉向AI;阿里要開始造衛星了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25/158925.shtml

明天起北京實行“五證合一”;騰訊發展重心由微信轉向AI;阿里要開始造衛星了 | 黑馬早報
孫雅麗 孫雅麗

明天起北京實行“五證合一”;騰訊發展重心由微信轉向AI;阿里要開始造衛星了 | 黑馬早報

三星這次又在飛機上爆炸了 不過是Note2

1、創業者利好:明天起北京將實行“五證合一” 不需再辦理社保登記

9月26日起,北京將全面實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改革範圍包括全市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含分支機構)。個體工商戶暫不納入此次改革範圍。個體工商戶轉變為企業組織形式的可享“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政策。明日起,新設立企業在工商登記機關辦理營業執照後,無需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天恩:效率快!不折騰了!

@曲終人散愛思考:剛清楚三證合一,又要換腦子了

@acid:私企很忙很累很痛苦的!

2、布局人工智能!騰訊發展重心不再是微信

在日前剛結束的騰訊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終於公布人工智能領域的新動向:從“超越競爭對手”的海量大數據中,建立AI以及VR全新戰略。騰訊副總裁正式宣布成立騰訊AI實驗室,進行AI基礎理論研究及工程實現。騰訊應用寶將推出基於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分發新模式,還將邀請開發者加入機器人開放平臺,推動人工智能在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為了新的戰略方向,騰訊內部架構發生了變化,新成立的VR事業群、地理位置分享事業群、以及“智能創新”事業群、基本指明了騰訊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艾條:一場AI的盛宴

@漆膜:什麽年輕玩什麽

@看見什麽吃什麽:想知道騰訊AI技術具體會用在哪?

3、全球首份自動駕駛政策出臺

9 月 20 日美國交通部正式頒布《自動駕駛汽車聯邦政策》(Federal Automated Vehicles Policy),規定新的自動駕駛汽車或技術都應滿足15個要點的安全評估才能上路。

這15個安全要點包括數據記錄和共享,隱私,車輛網絡安全,耐撞性能,消費者教育和培訓,碰撞後表現,聯邦、州以及地方法規,操作設計,物體和事件的探測及響應等。政策規定,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擁有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監管權,將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進行召回。

@席曉燕:改善自動駕駛公共安全的第一步

@竹林:應該明確指出這些車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什麽,進而改善交通狀況。

@夜雨未央:貌似沒有保障黑人的權益。

4、挑戰亞馬遜?蘋果智能家居設備項目或已進入樣機測試階段

9月24日消息,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開發一款基於Siri智能語音助手、類似於亞馬遜Echo的智能家居設備。該項目兩年多以前啟動,已經完成了實驗室研究和開發階段,目前正在進行樣機測試。和亞馬遜Echo類似的是,該設備主要用於聲控電子設備、門鎖、燈光、窗簾等。蘋果尚未最終敲定設備相關計劃,仍可能放棄該項目。

@好奇害死鳥:蘋果的Echo有啥過人之處?

@不複雜見:趕上亞馬遜也不是沒有可能

5、市場開始質疑iPhone7銷售前景

德國調研公司GfK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iPhone7的銷售情況可能比去年更低,調研數據覆蓋了歐洲和亞洲,但並未包括美國。該消息刺激蘋果股價周五最多跌了2.7%,收盤跌1.67%至112.7美元。美國金融科技網站BI援引看過這份報告副本的人士稱,報告提到與去年同期的iPhone 6s相比,iPhone 7銷量同比下滑25%。

@數學弧度:已經超越不了喬布斯的蘋果4的經典了

@南方不休:關鍵是外形不變和攝像頭突出未解決,蘋果已不是原來的蘋果了

6、三星這次在飛機上爆炸了 不過是Note2

根據外媒報道,印度民航總局的一名官員描述稱,在從新加坡飛往印度南部城市金奈的印度航班上,一部三星Galaxy Note 2發生了電池自燃事件。而由於手機當時存放在托運行李架中,所以並沒有人員傷亡,只是行李箱冒出了煙和異味。

經此一事,印度民航總局發布“禁止在航班中使用、打開或充電三星Note系列電話”的通報,並且印度民航監管部門DGCA 也對此展開了正式調察。

@攝影師張威巍:三星發布了全新一代智能炸彈 Galaxy Boom 7

@零落:墻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

@遊戲人間:三星毀於電池

7、中國5G關鍵技術性能測試完成

日前,據經濟日報從工信部獲悉:剛剛結束的中國5G第一階段試驗確認,我國5G無線和網絡關鍵技術的主要性能測試已完成。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自今年1月份啟動,分為關鍵技術驗證、技術方案驗證和系統方案驗證三個階段。目前已充分驗證了上述關鍵技術在支持Gbps用戶體驗速率、毫秒級端到端時延、每平方公里百萬連接等多樣化5G場景需求的技術可行性。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5G將是全球統一標準。

@不會飛的Ace豬:快有什麽用,便宜才是關鍵

@IMagg1:西部地區4G甚至3G覆蓋確實不好,而且我覺得移動的4G東部城市覆蓋都一般,資費又貴。

8、阿里要冠名一顆衛星,名字也叫“聚劃算”

阿里旗下聚劃算日前宣布,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和中華航天博物館共同開啟“奇聚太空——聚劃算太空營銷計劃”,將火箭發射和互聯網營銷活動聯系起來,還計劃在 2017 年合作發射全球第一顆電子商務衛星——“聚劃算號”,主要用於電商消費數據分析,例如利用衛星功能拍照監測全球農業種植和收獲情況等。

@你說我啥:日後的功能看懂的請告訴我

@溫習了:巨會玩啊

@鞠天:航天市場能啟動起來嗎?

9、互聯網金融藍皮書發布:將逐步擺脫“野蠻生長”

近日,央行金融研究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部門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簡稱“藍皮書”)。藍皮書認為,隨著互聯網金融各項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和自律組織的建立,2016年互聯網金融將會更加規範,同時也指出,區塊鏈金融可能是未來共享金融的高級形式。

@言笑晏晏:很多問題追根溯源就在於:融資端信息不對稱

@如果的家:區塊鏈有望主導共享金融?

10、泄密視頻顯示,Snapchat正在打造新型智能眼鏡

,多年以來,Snapchat一直在秘密研發智能太陽鏡。不過,最新一段泄密視頻,首次披露了Snapchat新型智能眼鏡的真實面目。據稱,Snapchat的這款新智能太陽眼鏡名為“Spectacles”,初看上去,可能還在鏡框上配置了一個小型攝像頭——與BI最初發現Snapchat首席執行官埃文·斯皮格爾(Evan Spiegel)在一年前公開配戴的那款眼鏡原型非常相似。

@傾城:用眼鏡看東西時還能看交通嗎?

今日思想

在多數情況下,要想做出正確的決策,一群日理萬機的聰明人往往還比不上一個人。集體智慧顯然小於集體中每個個體的智慧之和。委員會的人越多,快速做出正確決策的概率就越小。請記住,大議不賴眾謀!對於創業者而言,你必須要享受創業路上的孤單,你必須要有將自己關在小屋子里獨自做重大且艱難決定的勇氣。

——姚亞平(沸點資本合作人)

五證合一 三星 蘋果 騰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88

“五證合一”明起全國實施 適用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

“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將從10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實施,以進一步壓減企業準入環節,提高審批效率,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

今年6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並確定從今年10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

工商總局企業註冊局局長周石平30日對記者表示,截至目前,浙江、湖南、河北等19個省區市已提前實施改革,改革進展順利,市場反映良好;另外12個省區市準備工作也已經全部就緒,將按時於10月1日開始實施改革。

按照李克強總理的指示,我國去年全面實施“三證合一”(營業執照、組織代碼證、稅務登記證)改革,針對百姓投資創業面臨的難點問題,減少百姓辦事環節,減少創辦企業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周石平介紹,實行“三證合一”後,企業登記時間從一個月縮短到幾天,投資辦企業的效率大幅度提升。“這兩年,我國營商便利程度在全球排名每年都提高6個位次,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工商總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三證合一”改革到今年上半年,商事制度改革與其他創業創新政策形成疊加效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突出。新設企業保持旺盛增長勢頭,今年上半年,全國平均每天新登記市場主體4萬戶,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4萬戶。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眾創空間、創客工場以及“互聯網+”等新經濟快速發展,為新常態下的結構轉換提供了新的動力。

從地方實踐來看,“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成效明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核發“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26.9萬張、長沙市已發放12.69萬張、陜西省已發放2.44萬張、福建省已發放9802張、內蒙古已發放1172張、甘肅省已發放3127張。

“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減少了重複行政行為,節約了行政成本。以深圳為例,深圳國稅部門受理窗口由200個減少到7個,受理人員由200人減少到27人;采用電子檔案每年節省紙張2800萬張,節省檔案庫房700平米。

以浙江省為例,實施“五證合一”登記改革以來,浙江省新設立企業26.9萬戶,同比增長12.3%,平均每個工作日新登記1067戶,並呈現逐月上升的趨勢,累計為企業減免原組織機構代碼證及其他辦證費用2420.7萬元(按新設企業每戶90元計),平均每家企業節省辦證時間約20個工作日。

周石平介紹,實施“五證合一”後,人力社保部門和統計部門通過信息共享實現全覆蓋,進一步抓實了數據源頭,為推進全民參保、提升統計精度、開展大數據監管與服務等工作夯實了基礎。

北京市將未按時足額繳費、成立30日內未參保企業信息納入信用公示範疇,進一步強化了信用約束的作用,對推進企業社保登記全覆蓋,對完善社保信息采集、維護勞工權益將發揮積極促進作用,對深入推廣北京市“互聯網+政務服務”,為企業後續辦理稅務申報、社保繳費、公積金交存等也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周石平同時表示,目前我國營商便利程度在全球排名仍處中遊,在189個經濟體排名中列第84位,從國際高標準來看,我國開辦企業時間仍有壓縮空間。

“通過推進‘五證合一’改革,進一步壓減準入環節,提高審批效率,壓縮開辦企業的時間,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周石平介紹,“五證合一”就是在“三證合一”基礎上,把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登記證也整合進來,實現“五證合一、一照一碼”。

周石平表示,“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是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舉措,是擴大“三證合一”改革效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重要舉措。

他說,“五證合一”改革在“三證合一”的基礎上將企業登記數據的共享範圍進一步擴大到社會保障和統計部門,通過明確信息共享項目,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共享,逐步建立起互信互助的工作機制。隨著“三證合一”、“五證合一”改革的實施和深入開展,政府部門間各自獨立的“信息孤島”將會逐步被“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新格局所取代。

“不再要求企業重複提交材料,從而推進政府部門公共服務的相互銜接,變‘群眾奔波’為‘信息跑腿’,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通過‘數據網上行’真正做到讓‘企業少跑路’,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周石平說。

30日上午,北京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北京市已於9月27日向8家企業發放了首批“五證合一”營業執照。“此次‘五證合一’改革,全市已經換發‘一照一碼’營業執照的近70萬戶市場主體,按照規定無需重新換發營業執照,視同‘五證合一’。”

這位負責人表示,依托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北京將持續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建立對失信市場主體的聯合懲戒機制,同時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加強對失信主體的社會懲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00

現場直擊 | 東方購物 三網合一直播如何實現全媒體融合?

坐落在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內的東方購物,是東方明珠新媒體旗下電子商務及視頻購物模塊。很早就引入了具有豐富電視購物經驗的韓國CJ集團入股,雙方合作規範電視購物的各個環節,並且在新媒體發展上也是一直不遺余力。

        2016年10月23日中午12點,在擁有270度全景LED屏的東方購物演播室中,東方購物首次運用三網融合的直播技術進行購物直播。

    走進位於國定路上的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就能看到東方購物所在的辦公位置了。記者站在了270度的全景LED屏幕前,主持人腳下是閃亮的舞臺。而記者的身後就是模擬的生活空間了。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本次東方購物的新品直播將要連續三周,多達9場,發布會中的許多商品都是2017年即將投入市場的全新產品,在尚未發售前,東方購物搶先披露產品的特色和賣點。

三網融合的概念早在1998年就被提出。所謂三網融合,是指廣播電視網、電信網與互聯網的融合,其中互聯網是核心。從實現方式上看,三網融合一種是指相同的服務和內容既可在廣電網又可在電信網上被提供;另一種是廣播電視網與電信網配合,從而實現業務融合,例如前者負責視頻廣播,後者承載互動功能。(廣播電視網、互聯網、電信網三網合一直播中)(電視主持人在進行直播的同時,手機直播的同事們也在電視直播外進行另一場直播)

東方購物副總裁李卉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本次運用在東方購物新品發布會上的三網融合直播模式,打破了傳統模式下各種傳播渠道間的壁壘,做到了第一時間、多平臺、全方位的節目呈現。無論觀眾是傳統的有線電視用戶,還是IPTV得電信用戶,又或者是喜歡觀看網絡直播的新興人類,都可以通過自己一貫喜愛的觀看方式,第一時間獲得第一手資訊。”

據了解,東方購物是依托了SMG、東方明珠新媒體全方位的渠道鋪設,通過廣播電視網、電信網(IPTV)、互聯網(網站、APP、OTT,其中APP渠道包括東方購物、看看新聞Knews及BesTV APP)等多渠道同步直播發布。這樣的全媒體渠道推廣,使得東方購物可以充分挖掘市場潛力,擴大受眾範圍,覆蓋全年齡段消費群體。

截至今年6月30日,東方購物註冊用戶數超過950萬,上半年新增36.6萬人,人均購買金額同比增長12%。移動視頻、海外購物等新興業務增長迅猛,移動APP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51.7%。而東方明珠旗下百視通IPTV用戶數2600萬戶,較2015年年底凈增350萬戶,增長近16%。IPTV全國平均月度付費用戶滲透率達15%,高於其他互聯網視頻企業平均4%的付費會員滲透率。OTT用戶達1598萬戶,較2015年的年底翻一番。2015年6月至今年6月底,百視通移動APP累計安裝量8000萬,日活躍用戶達312萬。

此外,上半年,東方明珠數字營銷與廣告業務收入18.2億元,同比增長49.27%;凈利潤6520萬元,同比增長50.8%。這得益於東方明珠龐大的受眾群——全媒體日均觀眾達4500萬人次,上海地區滲透率超90%。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未來,東方明珠新媒體將通過這種形式對其產業鏈中的各項業務進行融合推廣、整合營銷,以技術革新打通整個產業鏈。多網融合的技術也有望更多地運用於遊戲、賽事、版權運營(大IP)等各個領域,進一步實現東方明珠新媒體“娛樂+內容”的全媒體戰略布局,打造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的行業標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75

從線下到線上 ,海醫通欲借“醫保合一”讓海外就醫更容易|每日黑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9/160948.shtml

從線下到線上 ,海醫通欲借“醫保合一”讓海外就醫更容易|每日黑馬
王亞奇 王亞奇

從線下到線上 ,海醫通欲借“醫保合一”讓海外就醫更容易|每日黑馬

跨境醫療,在今天依然是個新鮮的詞匯。

跨境醫療,在今天依然是個新鮮的詞匯。但對於出國看病背後讓人談及色變的黑醫療中介和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海外就醫費用,多多少少被人們了解幾分。

此外,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接受海外醫療的患者數量已從2006年的2000萬人次增長至2012年的4000萬人次,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0%左右,2015年我國海外就醫人數達到了6912萬人次。

無疑,這是一個巨大的,尚未被互聯網充分啃食的市場。

“海外就醫是國內醫療資源的補充業態,但不可或缺,我們希望通過醫保合一,成為一個面向中產階級的,大眾可承擔的海外就醫平臺。”海醫通聯合創始人王超告訴i黑馬

在海外就醫中介的黑森林法則中,在春雨國際等海外就醫的互聯網先行者背後,海醫通是如何撬動這個市場的?又將如何砥礪前行?日前,我們見到了海醫通聯合創始人王超,和他聊及海外就醫市場,以及海醫通的創業故事。

從線下走到線上

海醫通2015年起步於香港。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經濟體,香港的醫療資源優勢不言而喻。

在香港,當地人群的平均壽命排名世界第一,男性的平均壽命在82歲左右,女性平均壽命在87歲左右,而在國內這一數字要減去10。在香港,當地新生兒的死亡率一直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且當地腫瘤患者五年以上存活率排名世界第三。

但成熟的另外一個潛臺詞,是創新性不強。

“香港本身的互聯網發展在早些年是比較國際化的,但現階段他們的互聯網化要比國內晚十年的時間,他們地域範圍小,發展物聯網的優勢要遠遠大於互聯網,所以香港人對於互聯網化對國內用戶帶來的沖擊是沒有感知的。”王超稱。

與這一狀況相對的,海醫通創立之初走的並非已經在內地火熱多時的互聯網路子。

據悉,海醫通共有四位創始人,創始人兼CEO羅子軒此前在一家跨國公司負責商業項目管理,因為工作的關系經常幫助內地的朋友到香港就醫。2015年初其認識了香港專科醫護基金召集人劉信通,兩人對於在醫療領域創業的想法一拍即合。隨後,海醫通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唐華加入,海醫通的創立正式開啟。

但彼時,海醫通還是一家香港的線下醫療公司。2016年初,王超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羅子軒,兩人第一次見面羅子軒聊起想把香港最新的藥品介紹給更多人。在互聯網行業深耕十多年的王超提出,何不用互聯網的方式去做,把這件事的影響力、傳播力擴大。

2016年5月開始,王超花了近2個月時間調研市場。過程中,他發現,除了近年來國內海外就醫人數呈飛躍式上漲。相對於美國、日本等,香港則是海外就醫的另一個隱性市場。

原因在於,一般國際上最新推出的藥品到中國的藥監要停八到十年用戶才能享受這批藥。比如前段時間火爆一時的國內首個預防宮頸癌的HPV2價疫苗上市。但據澎湃新聞之後的報道,HPV2價疫苗目前已從美國退市,HPV4價疫苗也已經在美國市場暫停銷售。“美國已經推出HPV9價疫苗,可以說我們其實在用十年前的藥品,這是很滯後的,但是香港是最早能拿到國際上比較先進藥品的亞洲地區,國際的一個藥物到內地要八到十年,但到香港只需幾個月的時間。”

此外,與美國、歐洲等相比,在香港進行海外就醫的費用要低得多。王超告訴i黑馬,他們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傳統醫療平均推送出一個用戶到海外就醫的起步金額大概在五萬美金左右(編者註:折合人民幣30多萬),但這五萬美金並不是治療費用,只是服務咨詢費用,比如病例的翻譯費,陪診費,行政費用。說白了,病人到美國去,先不說治了沒治,去了這五萬美金的基礎費用就已經產生了。但在香港這一中間費用幾近與零,“內地往返香港的費用大概七千塊錢左右,加上每天住宿的五六百塊錢,在香港治療期間的基本成本一兩萬就足夠了。”王超稱。

隨後,王超開始與團隊著手開發產品,2016年10月海醫通正式上線。

醫保合一

海醫通平臺業務主要分為兩塊:醫療服務和保險服務。

創業伊始,在醫療服務端海醫通只有專科醫生預約和抗癌藥物咨詢業務。用戶通過微信公眾號註冊後,將電子病歷上傳到海醫通後臺,由香港的醫生判定是否需要赴港接受治療,以及使用何種治療方式。但在實際運營中,王超發現,到香港治療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醫療決策,一個互聯網公司想要依靠簡單的線上溝通讓患者相信並最終付費,並不容易。

2016年11月,海醫通上線疫苗、體檢等輕醫療產品線。不可否認,由於決策成本低,輕醫療在吸引用戶方面的確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香港的確優勢明顯。比如,在疫苗方面,香港能使用最新的疫苗產品,在基因檢測等方面,同等醫療水平下,香港比日本等價格便宜30%-50%。

問題是,大多數人對這此並沒有明確的認知,如何撬動中產階級家庭認識到這一問題,並到香港進行體檢和註射疫苗?王超的答案是,把醫療和旅遊結合,與攜程等第三方旅行公司或平臺合作,幫助用戶制定旅遊行程,搭配推出一個體檢或疫苗模塊,比如在遊玩期間順便給孩子打一個肺炎疫苗,或者大人做一次體檢,費用不高,一家三口還可以體驗到香港一系列的吃喝玩樂。

而在與香港醫療資源的合作方面,海醫通也有自己的優勢。其聯合創始人之一劉信通本身是香港醫生,同時作為香港專科醫護基金的召集人,劉信通擁有大量的香港醫療資源。“在香港,醫生是一個很高尚的職業,一個互聯網企業想要撬動他們合作,單憑自己的力量是很難的,這是我們重要的壁壘之一。”據悉,上線4個月,海醫通已經合作了十多個醫療機構,但其真正具備的醫療資源多達一百多家。

此外,今年4月,海醫通還打算做另一件事,上線保險理賠服務。

王超告訴i黑馬,海外就醫的花銷通常超出很多普通家庭的承受範圍,而重大疾病並不在國內社會醫保的承保範圍內。盡管國內也可以購買全球聯保的醫療商業保險,但同樣的服務,香港的醫療保險同比國內保險要費用要低30%-40%,但承保的範圍更大,賠付的金額更高。

2017年底實現收支平衡

上線至今,海醫通已經服務了三十多個用戶,分別是來自輕醫療和重醫療用戶。

但這一數據顯然不能使王超滿意。王超介紹,起步之初海醫通只在C端獲客,但C端獲客成本高,用戶轉化卻很難實現,目前在C端之外,海醫通還與手握眾多醫療資源的醫療中介,以及傳統線下醫療機構合作,更直接的獲取精準用戶。

站在消費升級和互聯網醫療的風口上,醫療領域的創業比例正明顯增多,目前國內海外醫療領域也已經有了春雨國際等選手,王超對此並不擔心,他表示海醫通希望成為一個開放的平臺,比如春雨醫生針對的是高端人群,海醫通針對的是中產階級人群,雙方可以是合作關系而絕非競爭關系。

“現階段海醫通還處於高速發展期,預計2017年底基本可以實現收支平衡,今年我們的主要規劃是,加大渠道的開拓,持續優化叠代產品,提升品牌的市場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王超說。

海醫通 王超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81

克服管理“巴別塔”:讓戰略與執行“知行合一”的10個法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1/161572.shtml

克服管理“巴別塔”:讓戰略與執行“知行合一”的10個法則
紅杉匯 紅杉匯

克服管理“巴別塔”:讓戰略與執行“知行合一”的10個法則

對成功的企業來說,這已成為基因。

本文由紅杉匯(微信ID: Sequoiacap)授權i黑馬發布。

品質量、創新水平、營收能力以及發展壯大,全都依靠戰略和執行的無縫銜接。如果它們相互排斥,或者不能連貫而有條理地組合在一起,那你就是在冒險——這個問題太常見了。在Strategy&最近的一份覆蓋700名公司高管的全球調研里,要求他們對本公司最高領導人的戰略制定能力和執行能力作出評級,只有8%的領導人能在兩項指標里都達到“非常有效率”的等級。

但為什麽像蘋果、亞馬遜、宜家、星巴克以及中國的海爾這些標誌性的大型企業,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競爭中勝出?秘訣就在於其在戰略和執行上是極其連貫一致的,在它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里,都可以看到對戰略和執行的混合體系的應用。

如何通過每天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實現戰略和執行的結合?以下10條是Strategy&提煉出的原則,對於那些成功企業來說,這些原則已是基因。

1. 誌存高遠

為戰略設定一個高遠的目標:不僅是要獲得豐厚收益,還要保證價值創造的可持續性,通過你的產品、服務以及品牌讓世界變得更好。同時,在執行端也要設立同等高遠的目標,即使在外人眼里,這種追求卓越的決心已近似走火入魔。

為執行這一原則,CEO必須走在最前面。堅持,拒絕降低標準,並且向公司其他人展示出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否則就沒有人會這樣做了。想要判斷自己當下是否誌存高遠,標準就是員工能否覺得公司正變成一個更好的、讓自己更想投入的理想工作之地

2. 發展你的競爭優勢

如果忙於追求突然出現的各種新機遇,卻沒有仔細思考自己是否擁有相應能力來抓住這些機會,你會逐漸看不清自己最有能力的領域在哪里,或者疑惑:為什麽用戶會對你自以為仍很擅長的領域提出質疑?

這時,你可以在清單上列舉出你最與眾不同的能力,看看在哪些方面,公司已奪得業界頭籌。清晰標出每一項能讓這些能力發揮作用的必要元素,並厘清:如果要繼續發展該項優勢,還需要準備什麽?如此,你將會沿著相同路徑一直收獲成功。

越清楚自己的能力,就越有機會去發展自己的優勢。時刻分析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是什麽,不斷搜集相關數據,並持續進行檢查和分析。每一件事情里都有值得學習的東西,你可以反觀自己在這個過程里的各種舉動、各項選擇以及所創造的價值。

3. 擁有“兩手俱利”的能力

“兩手俱利”的原本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靈巧、協調地使用他的左右手。而在商業世界中,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戰略規劃和其執行能力都同樣出色。

當然,我們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不是每個人都熟悉公司的戰略。員工不太需要花過多時間去討論理論上的戰略問題,但必須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麽。就像假冒砌磚匠總會覺得自己能修建大教堂一樣,團隊成員也必須意識到,他們要做的不只是滿足規格,更重要的是具有別具一格的“修建”能力,還知道需要做些什麽

同樣地,最高領導層雖然不能了解具體的執行細節和專業要求,但是,在做出正確決策前,卻必須註意操作上的細節問題。一個優秀CEO不會說這樣的話:“我自己不需要會用電腦,因為我的員工就是我的電腦。”如果領導者沒有“兩手俱利”的本事,那麽他們就很有可能被有該能力的人淘汰掉。

4. 明確每個人的戰略角色

在公司日常運作里,每個人——無論他們在哪兒、無論級別如何——常常都要代表公司去做出各種各樣的決定。每位雇員,只有在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公司的進步能帶動個人發展後,才能更加篤定和忠誠。

5. 使結構向戰略看齊

對組織結構進行設計,包括層級、決策權、激勵機制和指標,從而使它們能夠強化公司的價值主張和關鍵能力。如果組織結構不支持戰略,不妨考慮對它們進行移除或是批量更改。否則,就是障礙。

數據分析學正發展到可以幫助指標和機制煥發活力的地步。無論投入有多麽複雜,最終的激勵機制和指標都要做到足夠簡明,才能推動清晰一致的行為。在更普遍的意義上而言,組織中的每一個結構都應該能夠使你的能力更強,並且將重點放在戰略目標上。

6. 超越職能障礙

不妨想想星巴克對於如何創造正確氛圍的理解、海爾快速制造和滿足訂單的能力,以及亞馬遜利用新技術推出產品和服務的能力。跨職能部門的相互作用越強並且越能得到公司文化的支持,工作就越有成效

不幸的是,許多公司允許各職能部門獨立運行,無意中就削弱了它們的能力。一些部門管理者通常更容易專註於“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我們可以一起完成的事情”。當各自部門狹隘的優先事項發生沖突,則公司最終會陷入內部競爭的不良循環。公司規模越大,解決這些問題的難度就越大。

總會存在這樣的風險——這些跨職能部門的團隊會被視為“臭鼬工廠”般的存在,與其他部門產生割裂。為了防範這種風險,需要每個團隊成員與原來的職能部門之間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虛線匯報機制。遲早,這會成為一種習慣,影響人們看待自身角色的方式:不是作為自身專業素養的守門人,而是作為一名面向更大目標的貢獻者。

7. 成為全面數字化的企業

第七項原則應該會影響你所做出的每一項技術投資,還會阻止你做出一些過時的投資。接納數字技術的潛力以改造你的公司,從根本上創建全新的體驗與互動。

全面數字化必然會拓寬你的戰略選擇範圍,使你能夠去追求在以前不可行的產品、服務和革新。Under Armour的火速崛起就證明了這一點:最初只是一家經營技術輔助型運動服裝的公司,為了實現其作為創新者的價值主張,它現在已強勢擴張到健身追蹤器與智能服裝領域。

8. 有時候要保持簡單

執行本就是一件複雜的事。員工的能力、客戶的需求不盡相同,設計新產品、新流程的內部團隊也不相互溝通。即使你頻繁地在消除這些障礙,但複雜與不連貫、附加成本與繁文縟節還是會不斷滋生。

答案是,持之以恒地、有選擇性地尋求簡單。但不要大刀闊斧地削減產品種類或者精簡組織結構,要將戰略與能力相匹配,然後才能讓業務運營清晰化:哪些複雜業務是增值點(比如為最重要客戶量身定做的供應鏈)、哪些是絆腳石(比如過多供應商)。

“有時候要保持簡單”這一原則比乍看上去的要更為複雜。該原則結合了三個概念:

變得盡可能簡單;

在公司戰略引導下加入適當的複雜性;

培養所需能力,以應對服務市場與客戶所必然帶來的複雜性。

9. 鍛造你的價值鏈

沒有哪家公司是孤島,每家公司都有賴於其它公司來構建一條價值鏈。在提高自己公司水平的過程中,你也會提高合作方的水平,如供應商、經銷商、零售商甚至是監管機構

它們也應當更積極地參與你公司的戰略制定。這意味要讓它們接受你的戰略,讓它們為全新層面的合作而興奮,並且以資金投入和卓越運營來支持對戰略的承諾。

10. 培養集體控制能力

許多大公司都有這樣的毛病:內部規章制度的制約阻力越大,決策流程越複雜,導致員工無法做出相應決策,因為他們不清楚戰略上的優先選擇是什麽,也不知道其他部門或層級的實際想法。

這就需要集體控制能力的培養。它並不是一種管理機制,而是一種公司文化。許多矽谷公司有這樣的特征:鼓勵冒險精神,允許員工在創新中犯錯;在為公司創造價值時,員工才依賴制度與流程;而在其他時候,則可以自主做出決策。

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快速的反應力以及果斷的行動力,從本質上說,是因為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定的判斷能力,知道什麽時候該去咨詢什麽樣的人物。只要建立了互信關系,一個人就可以代表團隊的所有人來及時做出決策。即使有時會產生分歧,最終也會殊途同歸。

集體控制能力能讓流程變得更簡潔,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高標準的流暢性以及靈活性正是最基本的路標和燈塔

基因 原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42

張茅:10月1日前完成“多證合一” 企業登記將全程電子化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定於3月10日(星期五)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張茅表示,所謂“多證合一”,就是要把一些不需要政府許可的證,在領取營業執照的時候,使申請人能夠一次領取到。目的是一次領取,減輕企業的負擔,讓企業最多跑一次。同時在“多證合一”的情況下,也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證。這個工作計劃在今年的10月1號之前完成。

監管方面,張茅表示,按照國務院市場監管的“十三五”規劃,一是依法依規監管,二是簡約監管,不是很複雜,實行“兩隨機、一公開”。三是審慎監管。四是綜合監管。五是智慧監管。六是協同監管。按照這些新的理念,全面實施“兩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中國經濟網記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16年,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得到了廣泛開展,新動能正在撐起發展的新天地。商事制度改革從開始推行到現在,大大激發起老百姓投資創業的熱情,也促進了新設企業的快速增長,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請問張局長,下一步,國家工商總局將會采取哪些重點措施,來繼續推行我們商事制度改革呢?謝謝。

張茅:

《政府工作報告》對2016年的商事制度改革進行了總結,對2017年提出了要求。根據《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我們要繼續深化改革。剛才,我講到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改革還需要繼續深化。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第一是繼續推進市場準入便利化,一個重要的工作是“多證合一”工作。所謂“多證合一”,就是要把一些不需要政府許可的證,在我們領取營業執照的時候,使申請人能夠一次領取到。

最近,我看到各地的工作、各地的情況不一樣,七證、八證,有的十一證、十五證,各地要求也不一樣。有一些涉及到外貿出口的企業,有一些是海關和出口需要的證。這些證,我們沒有統一講是多少證,因為各地的情況不一樣。目的是一次領取,減輕企業的負擔,讓企業最多跑一次。關鍵是加強政府各部門的協調,實際上是政府部門自我革命的一個深化,要建成一個信息共享的平臺。大家常說,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路。同時在“多證合一”的情況下,也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證。這個工作,我們計劃在今年的10月1號之前完成。大家看到,我們各地的辦事大廳開了很多窗口,這是為方便企業服務,將來隨著信息化和深入的改革,這些窗口因為電子化進程會越來越少了。

第二是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的使用。我們爭取在今年年底以前,使企業具備全程電子化申請登記和領取電子營業執照的條件。在一些發達國家,企業登記包括國內有一些地區,像北京海澱區都是電子申請,有一些是電子營業執照。當然,我們也尊重企業的選擇,如果企業需要一張紙質的營業執照掛在墻上也可以,中國人習慣掛一個營業執照,掛一些榮譽的證書,掛一些商標的,商標我們國內都發證,國際上很多商標是沒有紙質證,都是在網上。我們不強制企業,因為我們具備這個條件。現在已經有不少企業申請了電子營業執照,也有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這需要打破我們地區分隔,認可電子執照。

企業登記當中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企業名稱選擇。去年,開放了縣一級的名稱核準,今年,要開放國家、省市的名稱庫,就是企業自己選擇名稱,但是不能相同,不能違反一些規定,比如,一些帶有政治性色彩的。把主動權、自主權交給企業,提高了政府辦事的效率。

再就是簡易註銷。我們去年也是試點,全國有100多萬家企業退出,特別是對於沒有營業、沒有債權債務的企業實行簡易註銷,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讓企業的退出比較便利。

第三是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按照國務院市場監管的“十三五”規劃,一是依法依規監管,二是簡約監管,不是很複雜,實行“兩隨機、一公開”。三是審慎監管。四是綜合監管。五是智慧監管。六是協同監管。按照這些新的理念,全面實施“兩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什麽叫聯合檢查呢?就是解決今天你去檢查,明天他去檢查,企業應接不暇的問題。我們首先把工商管理部門市場監管的職責綜合起來,共有12大類,不能說今天管商標的就檢查商標,明天管廣告的就檢查廣告,首先把工商系統內部所有要到企業檢查的內容綜合起來,一次性的檢查。還有的地區和省市實行了把日常監管的部門都組織到一起,對企業進行一次性檢查。這樣一個是減輕企業負擔,不用天天應付檢查,再就是降低了政府監管的成本,我們不是坐一輛車天天巡查,每個企業都去看,我們是隨機的,檢查企業不低於3%。同時,也提高了對企業的威懾力,企業不知道明天是不是還來檢查我,因為是隨機的原則。也可能今天隨機完了,過三個月又到你頭上了。今年年底以前,把所有的工商市場監管內容都納入到“兩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當中,這是需要我們大力推動的。

大家看我在這兒說,好像比較簡單,實際上這改變了多年來工商系統巡查的觀念和方式。過去,我們就是到企業看一看,我也參加過企業的巡查,看看有沒有營業執照,商品有沒有過期,商標對不對,基層的工商所的同誌非常辛苦,但實際上檢查的不夠深入。現在,我們采取抽查的方式,向現代市場監管邁入重要的步伐。這三項措施除了“多證合一”安排在10月1日實施以外,其他的都安排了工作進度,比如說半年達到什麽程度,在年底以前全部完成。我們商事制度改革,是積小勝為大勝,每年確定一個目標,每年向前走一步,再反過頭來看幾年當中取得的成效。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