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克服管理“巴別塔”:讓戰略與執行“知行合一”的10個法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1/161572.shtml

克服管理“巴別塔”:讓戰略與執行“知行合一”的10個法則
紅杉匯 紅杉匯

克服管理“巴別塔”:讓戰略與執行“知行合一”的10個法則

對成功的企業來說,這已成為基因。

本文由紅杉匯(微信ID: Sequoiacap)授權i黑馬發布。

品質量、創新水平、營收能力以及發展壯大,全都依靠戰略和執行的無縫銜接。如果它們相互排斥,或者不能連貫而有條理地組合在一起,那你就是在冒險——這個問題太常見了。在Strategy&最近的一份覆蓋700名公司高管的全球調研里,要求他們對本公司最高領導人的戰略制定能力和執行能力作出評級,只有8%的領導人能在兩項指標里都達到“非常有效率”的等級。

但為什麽像蘋果、亞馬遜、宜家、星巴克以及中國的海爾這些標誌性的大型企業,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競爭中勝出?秘訣就在於其在戰略和執行上是極其連貫一致的,在它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里,都可以看到對戰略和執行的混合體系的應用。

如何通過每天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實現戰略和執行的結合?以下10條是Strategy&提煉出的原則,對於那些成功企業來說,這些原則已是基因。

1. 誌存高遠

為戰略設定一個高遠的目標:不僅是要獲得豐厚收益,還要保證價值創造的可持續性,通過你的產品、服務以及品牌讓世界變得更好。同時,在執行端也要設立同等高遠的目標,即使在外人眼里,這種追求卓越的決心已近似走火入魔。

為執行這一原則,CEO必須走在最前面。堅持,拒絕降低標準,並且向公司其他人展示出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否則就沒有人會這樣做了。想要判斷自己當下是否誌存高遠,標準就是員工能否覺得公司正變成一個更好的、讓自己更想投入的理想工作之地

2. 發展你的競爭優勢

如果忙於追求突然出現的各種新機遇,卻沒有仔細思考自己是否擁有相應能力來抓住這些機會,你會逐漸看不清自己最有能力的領域在哪里,或者疑惑:為什麽用戶會對你自以為仍很擅長的領域提出質疑?

這時,你可以在清單上列舉出你最與眾不同的能力,看看在哪些方面,公司已奪得業界頭籌。清晰標出每一項能讓這些能力發揮作用的必要元素,並厘清:如果要繼續發展該項優勢,還需要準備什麽?如此,你將會沿著相同路徑一直收獲成功。

越清楚自己的能力,就越有機會去發展自己的優勢。時刻分析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是什麽,不斷搜集相關數據,並持續進行檢查和分析。每一件事情里都有值得學習的東西,你可以反觀自己在這個過程里的各種舉動、各項選擇以及所創造的價值。

3. 擁有“兩手俱利”的能力

“兩手俱利”的原本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靈巧、協調地使用他的左右手。而在商業世界中,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戰略規劃和其執行能力都同樣出色。

當然,我們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不是每個人都熟悉公司的戰略。員工不太需要花過多時間去討論理論上的戰略問題,但必須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麽。就像假冒砌磚匠總會覺得自己能修建大教堂一樣,團隊成員也必須意識到,他們要做的不只是滿足規格,更重要的是具有別具一格的“修建”能力,還知道需要做些什麽

同樣地,最高領導層雖然不能了解具體的執行細節和專業要求,但是,在做出正確決策前,卻必須註意操作上的細節問題。一個優秀CEO不會說這樣的話:“我自己不需要會用電腦,因為我的員工就是我的電腦。”如果領導者沒有“兩手俱利”的本事,那麽他們就很有可能被有該能力的人淘汰掉。

4. 明確每個人的戰略角色

在公司日常運作里,每個人——無論他們在哪兒、無論級別如何——常常都要代表公司去做出各種各樣的決定。每位雇員,只有在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公司的進步能帶動個人發展後,才能更加篤定和忠誠。

5. 使結構向戰略看齊

對組織結構進行設計,包括層級、決策權、激勵機制和指標,從而使它們能夠強化公司的價值主張和關鍵能力。如果組織結構不支持戰略,不妨考慮對它們進行移除或是批量更改。否則,就是障礙。

數據分析學正發展到可以幫助指標和機制煥發活力的地步。無論投入有多麽複雜,最終的激勵機制和指標都要做到足夠簡明,才能推動清晰一致的行為。在更普遍的意義上而言,組織中的每一個結構都應該能夠使你的能力更強,並且將重點放在戰略目標上。

6. 超越職能障礙

不妨想想星巴克對於如何創造正確氛圍的理解、海爾快速制造和滿足訂單的能力,以及亞馬遜利用新技術推出產品和服務的能力。跨職能部門的相互作用越強並且越能得到公司文化的支持,工作就越有成效

不幸的是,許多公司允許各職能部門獨立運行,無意中就削弱了它們的能力。一些部門管理者通常更容易專註於“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我們可以一起完成的事情”。當各自部門狹隘的優先事項發生沖突,則公司最終會陷入內部競爭的不良循環。公司規模越大,解決這些問題的難度就越大。

總會存在這樣的風險——這些跨職能部門的團隊會被視為“臭鼬工廠”般的存在,與其他部門產生割裂。為了防範這種風險,需要每個團隊成員與原來的職能部門之間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虛線匯報機制。遲早,這會成為一種習慣,影響人們看待自身角色的方式:不是作為自身專業素養的守門人,而是作為一名面向更大目標的貢獻者。

7. 成為全面數字化的企業

第七項原則應該會影響你所做出的每一項技術投資,還會阻止你做出一些過時的投資。接納數字技術的潛力以改造你的公司,從根本上創建全新的體驗與互動。

全面數字化必然會拓寬你的戰略選擇範圍,使你能夠去追求在以前不可行的產品、服務和革新。Under Armour的火速崛起就證明了這一點:最初只是一家經營技術輔助型運動服裝的公司,為了實現其作為創新者的價值主張,它現在已強勢擴張到健身追蹤器與智能服裝領域。

8. 有時候要保持簡單

執行本就是一件複雜的事。員工的能力、客戶的需求不盡相同,設計新產品、新流程的內部團隊也不相互溝通。即使你頻繁地在消除這些障礙,但複雜與不連貫、附加成本與繁文縟節還是會不斷滋生。

答案是,持之以恒地、有選擇性地尋求簡單。但不要大刀闊斧地削減產品種類或者精簡組織結構,要將戰略與能力相匹配,然後才能讓業務運營清晰化:哪些複雜業務是增值點(比如為最重要客戶量身定做的供應鏈)、哪些是絆腳石(比如過多供應商)。

“有時候要保持簡單”這一原則比乍看上去的要更為複雜。該原則結合了三個概念:

變得盡可能簡單;

在公司戰略引導下加入適當的複雜性;

培養所需能力,以應對服務市場與客戶所必然帶來的複雜性。

9. 鍛造你的價值鏈

沒有哪家公司是孤島,每家公司都有賴於其它公司來構建一條價值鏈。在提高自己公司水平的過程中,你也會提高合作方的水平,如供應商、經銷商、零售商甚至是監管機構

它們也應當更積極地參與你公司的戰略制定。這意味要讓它們接受你的戰略,讓它們為全新層面的合作而興奮,並且以資金投入和卓越運營來支持對戰略的承諾。

10. 培養集體控制能力

許多大公司都有這樣的毛病:內部規章制度的制約阻力越大,決策流程越複雜,導致員工無法做出相應決策,因為他們不清楚戰略上的優先選擇是什麽,也不知道其他部門或層級的實際想法。

這就需要集體控制能力的培養。它並不是一種管理機制,而是一種公司文化。許多矽谷公司有這樣的特征:鼓勵冒險精神,允許員工在創新中犯錯;在為公司創造價值時,員工才依賴制度與流程;而在其他時候,則可以自主做出決策。

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快速的反應力以及果斷的行動力,從本質上說,是因為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定的判斷能力,知道什麽時候該去咨詢什麽樣的人物。只要建立了互信關系,一個人就可以代表團隊的所有人來及時做出決策。即使有時會產生分歧,最終也會殊途同歸。

集體控制能力能讓流程變得更簡潔,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高標準的流暢性以及靈活性正是最基本的路標和燈塔

基因 原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