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控電盈 殺傷力遠超老千股 周顯
1 :
GS(14)@2015-02-26 09:37:4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那天上網,看到有內地人列舉了「香港100大老千股」,覺得十分好笑。其實,照我的看法,老千股一點都不可怕,因為買老千股,好比女人到蘭桂坊去玩一夜情,都預會有蝕底架啦,只要在過程中尋到了開心和刺激,也就足夠了,如果好彩,對方還可能留低一萬幾千零用給自己,咁仲算係賺!
換言之,如果一個人在老蘭尋找真愛,希望找到老公,這應該是她愚蠢,並不是老蘭的錯,而一個男人在老蘭上說的花言巧語,當然也是決不可信,不過如果說得動聽,信大話,騙自己,又有何妨?
老蘭蒲友傷女 遠不及敦厚男
但是,如果有一個男人,敦厚老實,出來溝女,滿口誠懇,又結婚,又買樓,信誓旦旦,愛你一萬年,這種男人騙女人,殺傷力才大,女人相信了這種謊言,那就並非她蠢,而是那個男人太壞了。
這種敦厚男人、騙你一生的股票,好比這幾年的匯豐控股(0005),李澤楷入主後的電訊盈科(0008),才令股民傷盡了心,輸盡了銀紙。
所以我常常說,老千股不可怕,藍籌股才可怕,因為老千股不會身,正如老蘭識仔也不會付託終身。因此,當老千股發生了股災之後,很快可以復元,因為老千股的股民是有自癒能力的,輸完又來賭過。但是,一旦藍籌股炒爆了,發生股災,對於股市的傷痛也就慘重了,要一年兩年,甚至是很多年之後,市場也不會忘記其慘痛。
[周顯 投資二三事]
匯控首認考慮遷冊撤英
1 :
GS(14)@2015-04-21 12:39:0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21/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英國近年不斷加徵銀行稅,令匯控(0005)及渣打(2888)的負擔日重,因此兩大銀行把總部撤離英國的傳聞甚囂塵上。外電昨日再報道,匯控有可能遷冊回港,渣打則可能遷至新加坡。匯控主席范智廉則在香港的股東會上首度作回應,暗示有可能把總部搬離倫敦,但要待監管改革明確下來才會考慮。
上月英國再提高銀行稅三分之一,是2010年首次增稅以來第8次調高稅率,匯控去年單是銀行稅便支付了7.5億英鎊(約87億港元)。路透社昨日報道,由於稅務繁重,不少投資者要求匯控遷出英國以減低成本,由於投資者及賣方分析員都有相關要求,匯控高層早在數年前已開始討論此問題,如果落實,最有機會是重返香港。
最有機會重返香港
昨日匯控在股東會上,有小股東亦向管理層要求遷冊回港。范智廉表示,現時英國監管當局正在進行改革,另一方面英國國會在下月進行大選,未來監管制度仍然存在變數。他稱,待監管的最終架構及改革的框架明確下來,集團會考慮哪裏是總部的最佳地點。
除了遷冊問題,股東最關注的是管理層的去留。有小股東直言,匯控連年積弱,股價跑輸同業,近日又爆出瑞士私人銀行分部協助客戶逃稅的醜聞,但管理層仍然領取花紅,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理應引咎辭職。范智廉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自己於集團以及董事會已經工作20年,會繼續努力簡化集團架構及更妥善管理業務。
對於集團未來的目標,行政總裁歐智華重申,第一是保持業務增長及派息持續增長,第二要致力令內部監控系統更符合監管機構的要求。第三,過去5年集團一直在重組架構,未來亦會繼續簡化集團架構,肯定會進一步出售更多業務。
歐智華認持續增派息有壓力
歐智華又表示,英國銀行稅確實令持續增加派息的目標有壓力,把英國的商業銀行分隔出來,再在伯明翰設立「隔離業務」的總部,成本可能高達20億英鎊(約231億港元)。
但他稱,會致力達到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大於10%的目標,業務仍然有擴展的機會,例如亞洲地區對高息企業債的需求旺盛,內地零售銀行業務亦有增長空間。
明報記者 廖毅然
2 :
GS(14)@2015-04-21 12:39: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21/news/eb_eba2.htm
股價跑輸 股東怨氣重
2015年4月21日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港股升勢冠絕全球主要市場,但作為恒指比重最大的成分股,匯控(0005)今年至今的股價卻累跌近5%,令昨日有數百人出席的股東會怨氣甚重。
有股東投訴,匯控作為母公司,股價卻跑輸子公司恒生銀行(0011),要求管理層解釋。行政總裁歐智華則表示,恒生有良好的管理團隊,與內地有很好的聯繫,但它只是一家本地銀行,不應拿它與匯控作比較。相反,匯控的股價相對渣打(2888)及花旗等國際銀行,都是跑贏的。
早前匯控爆出醜聞,瑞士的私人銀行分部被指協助客戶逃稅,主席范智廉昨日再度表示歉意,並承諾會努力重新建立良好的聲譽。有小股東則笑說,明白集團的苦,因為該業務違規時,集團還未將之收購,但小股東亦指出,集團在收購前應深入了解對方的業務,「正如娶老婆前,都要先知道對方是否處子之身。」如此比喻,讓一向嚴肅的范智廉和歐智華都忍俊不禁。
質疑買瑞士私銀「無驗處」
股東會進入尾聲,有小股東質問為何集團不向股東送贈紀念鈔,自己全家總動員出動,亦無功而還。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則表示,讓公眾認購是最公開的方法,結果是電腦抽籤的,絕對公平公正。
匯控遷冊回港 必成中國囊中物 周顯
1 :
GS(14)@2015-05-07 14:20:4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有關匯豐控股(0005)有意遷冊的新聞,很多人都從它的業績和未來股價眼去分析,至於我的高見則是﹕向來這種巨無霸公司決定遷冊與否,只會為了一個原因,就是政治原因,從來沒有例外。因此,我也有理由去相信,匯控這一次考慮遷冊,必然也是為了政治,而不會是為了業務或股價,那些從利益眼的分析員,恐怕都猜錯了。
英國註冊 成最後屏障
但匯控究竟是為了什麼政治原因,才作此決定呢?是中國因素、美國因素、英國政府因素,還是蘇格蘭因素,實在不好猜,我也不想去猜。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假如它真的遷冊回港,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這家國際巨無霸銀行,將會落到中國手上。
原因很簡單,今日的匯豐控股,並沒有單一大股東,但大部分的小股東都是香港人,而不是英國人。英國人、蘇格蘭人的管理階層之所以能夠繼續控有管理權,最大的保障,就是它在英國註冊,如果它真的遷冊香港,則連這一重最後的屏障也失去了,變成徹底裸露在中國的面前。
控制整個集團 只需2000億
對中國而言,根本不用太高的成本,以現時匯控1.4萬億市值,只要花2000多億元,便可以買到15%至20%,幾個大基金便可以做到,這對中國來說是輕而易舉之事,外間也根本看不到,不可能知道公司已遭買起了。
跟,中國政府再派幾個人進去董事局,根本不用涉及管理,已經可以控制整家公司,也不會影響到匯控本身的運作。
匯豐控股的管理層,不可能不知道這其中的原理,但究竟他們為何這樣考慮,會不會真的這樣做,則又是此文以外的話題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匯控見300元樓上? 周顯
1 :
GS(14)@2015-05-08 16:34: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如果匯豐控股(0005)真的遷冊了,它的股價將會如何走呢?很多人都會看好,但是這些看好的人,恐怕都沒有我看得那麼好,因為我是看300元以上的,不過這有一個前提,前提是……
就是中國政府收夠貨,買了十幾個巴仙的股票,成為了它的實質控股人,換句話說,變成了親生仔,那麼,它就有誘因去推動匯豐的業務,即是說,大開綠燈,讓匯豐好像工商銀行(1398)一般,在中國內地大展拳腳,如入無人之境。到了這個時候,匯豐別說是300元,更高也有可能,都是幾萬億市值!
前提﹕變阿爺親生仔
反過來說,如果中國政府買不齊、或未買齊股票,它雖然也會上升,但是升幅卻有限了。
所以,對於這隻股票,我的看法是﹕暫時不急買,因為它要想真的遷冊,恐怕還有很多政治難關要過,這並不容易。就算真的遷冊了,也只會爆升一段短時間,然後股價作出整固,在這段期間,中國政府才會慢慢入貨,在這個時間,大部分的股民反而以為好消息出盡,開始沽貨散水了,但是,這其實才是入貨的良機。
至於現在應該買什麼股票,應該採用什麼方法去投資,梗係亂買一通,見到十大升幅就追,日日炒股、日日收錢的那種啦!我前兩日,先至走藍鼎(0582)一轉,賺十幾皮,易過借火。因為,在這一個瘋狂的市,只有蒙眼睛,用完全不懂得股票的方法去亂買,才可以賺錢,反而是精明的股票投資者,隻隻股票去分析,則肯定不會進場,只可以眼白白的看別人贏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財經八一八: 匯控凍薪 恆生呼冤
1 :
GS(14)@2016-02-09 02:52:32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8%83-220000680.html
近幾期本刊社長吳老闆頻頻唱淡今年香港經濟,預言最早第三季就會陷入衰退,睇到老戴心都寒了一截。本來,老戴依然心存希望,事關早前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發表最新調查,預計本港今年平均加薪幅度為百分之三點八;跨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ECA International更預測,平均薪酬增長幅度達到百分之四點五。
可是,希望還希望,現實歸現實。外電報道,豐控股(00005)上週五發電郵通知員工,決定今年全球凍薪,去年說好了的人工加幅,已經不存在矣,就連人手都要凍結,以控制成本應對不穩定之宏觀經濟云云。消息其後得到控發言人的證實。
大笨象要瘦身,香港員工認真喊得一句句。皆因香港豐雖然以成本效益計,只得不足四成,屬集團最低者,但以盈利計,卻是全個集團最賺錢者,貢獻幾乎一半!除稅前半年賺六十幾億,按年增長三成七,相當標青!
不過,要數更無辜的,輪不到香港豐,而是生(00011)員工!事實上,生上半年盤數極之省鏡,就算不計賣掉興業銀行勁賺,純利都升超過一成,加上資產負債表又強勁,但都要一齊凍!難怪自稱為「生小薯」慨嘆:「阿媽賭錢賭輸,生就要幫手去節流去數」,十分不公道咁話。
匯控料成英脫歐最大輸家 專家﹕博留歐首選長和 1個月看96元
1 :
GS(14)@2016-06-20 05:24:21【明報專訊】本周四英國將舉行「脫歐」公投,為對冲風險,匯控(0005)、渣打(2888)及長和系股份近周被沽售。綜合分析員意見,英國一旦脫歐,英鎊或將貶值20%,當地失業率將急升,影響當地資產質素,相關股股價下行風險將難以估計。不過分析亦指出,若英國最終留在歐盟,早前被沽售的匯控,短期或可重返52元,長和(0001)更是博反彈的理想對象。
上周英鎊累挫0.71%,匯控及渣打連日遭沽售,在英國業務較多的長和、長建(1038)及電能(0006)同樣成為開刀對象,上述股份月初至上周五已累跌4%至9%(見表)。不過在過去周末,英國公投形勢大為扭轉,本地投資界人士相信現階段英國留歐形勢大好。
王弼﹕若留歐匯控可返52元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認為,原先脫歐派佔領道德高地,指摘留歐代表了既得利益者。不過「在得知刺殺案件的第一時間,我就感覺脫歐沒戲了,民調與我的想法一致。」他認為香港銀行業長期並不看好,但短線來看,脫歐不成,匯控可重返50或52元。長和系更是理想選擇,首選長和,「一個月內應可升到95元到96元」。
假如英國真的「難逃一脫」,對一眾相關股影響有多大?法巴香港金融研究部主管陳志銘表示,以匯控首季報告為例,英國業務的稅前盈利為15.87億美元,佔集團整體22.5%,若英鎊下跌20%,匯兌損失將等於集團首季整體稅前盈利的9.6%。歐資基金JK Capital Management分析員徐青雲卻認為,匯控等大型國際銀行都會用各種衍生工具去對冲匯兌風險。因此他認為,英鎊下跌對集團影響有限,反而是經濟可能轉差的潛在風險更大。
分析師﹕脫歐將令匯控再跌20%
另英國券商Sanford C.Bernstein分析師Chirantan Barua亦稱,一旦脫歐,英國失業率將上升1.5至2個百分點,屆時無論信用卡、私人貸款及按揭貸款的風險都會大升,影響銀行資產質素。匯控在英國的貸款佔集團整體35%,無可避免會有負面影響。而匯控近年倚重的「炒房」(即環球銀行與資本市場),也將受影響。因此他認為,一旦脫歐,匯控股價至明年底將累跌20%,反而渣打在英國的業務較少,則會成為投資者長倉的對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49&issue=20160620
標普降匯控評級展望至負面
1 :
GS(14)@2016-07-09 04:42:13【明報專訊】繼早前將英國評主權級降至「AA」,並將評級展望定為「負面」後,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昨再下調5家英國銀行的評級展望,以反映英國國內銀行業的風險上升。其中,匯控(0005)評級展望亦由穩定降至負面,但就確認為A評級。匯控昨早股價曾跌1.4%至46.35元,及後逐漸回升,收市報46.85元,跌0.32%。
反映行業風險 多家英銀行遭降評級展望
除匯控外,英國的萊斯銀行、巴克萊及HBOS的評級展望亦由穩定降至負面;當中萊斯銀行及HBOS確認BBB+評級,巴克萊則確認BBB評級。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評級展望,則由正面降至穩定,確認BBB-評級。標普表示,英國經濟進入正階段,隨着信貸增長放緩,以及當地實際房產價格萎縮,預期情况將持續惡化;該行相信,銀行貸款審核標準、低利率及低失業率,預料能減輕銀行業內的虧損情况。
匯控股價較脫歐前跌7%
事實上,自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普與惠譽均於日前調低英國信貸評級,當中標普連降兩級,將英國評級由「AAA」降至「AA」。當時標普稱,公投結果令英國情况較難預計及不穩定,政策效力亦會減弱,或使英國對外融資條件惡化。此外,匯控股價亦因應公投結果而應聲跌穿50元水平,至昨日收報46.85元,股價較脫歐前已跌逾7%。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82&issue=20160709
匯控啟回購 港股彈300點 大笨象單周升5.4% 創半年新高
1 :
GS(14)@2016-08-07 00:24:12【明報專訊】匯豐控股(0005)坐言起行,啟動200億回購計劃,周四透過高盛在英國買入199萬股匯控,股價四連升,本周累積升幅逾5%,創近半年新高。英國事隔7年首次減息兼加碼量寬,帶動港股高收22146點,按黃金分割比率,22183點將是港股這輪反彈的首個阻力位。
明報記者 顧冷冰
匯控於周三發表業績報告,提及計劃下半年斥25億美元(即約195億港元)進行回購,翌日已經啟動回購,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向高盛回購199.73萬股普通股,每股均價為5.1441英鎊,是次回購涉資達1027萬英鎊(約1.05億港元),該筆股份約佔整體股權約0.01%。匯控昨日收升0.9%,報53.5元,連升4日,股價創近半年新高,全周累升5.4%。恒指昨日高開128點,下午最多升361點,見22193點全日高,收報22146點,升313點或1.4%,全日成交額545.51億元,全周計也升254點。
英國減息 港地產股跑贏大市
英倫銀行宣布減息四分之一厘至0.25厘的歷史低位,更是2009年以來第一次減息,同時將買債計劃增加600億英鎊至4350億英鎊,連同日本早前推28萬億刺激計劃。市場憧憬資金氾濫下,本地地產股繼續跑贏大市,新地(0016)升3.1%,新世界發展(0017)升2%,九倉(0004)升2.6%。另外,領展(0823)股價升3.9%,成為昨日表現最佳藍籌。藍籌內銀也受追捧,建行(0939)升2.3%,工行(1398)和中行(3988)均升1.6%。
恒指夜期續向上
美國昨晚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變動25.5萬,遠超出預期的18萬,隨後美元指數拉升0.4點至96.02,黃金價格回落近20美元至1341.81每盎司美元。恒指夜期也繼續向上,收報22275點,即較日間期指再升逾152點。
黃國英:外圍若轉差 易回落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匯控的股東回報率(ROE)低,長期並不看好。短期內,可通過回購拉高股價,「但子彈只能維持一陣」。他並坦言,由於港股現時的升勢未見大成交配合,因而升跌都很容易。如果外圍數據轉差,港股很易掉頭回落。且若按黃金分割比率,22183點將是港股這輪反彈的阻力位。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則稱,匯控強勢,對港股有幫助。但他相信回購是個別事件,未能掀起回購潮。而對於港股總體樂觀,惟考慮到7月份升幅較大,8月升幅或會放緩。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626&issue=20160806
涉操縱澳洲利率 匯控等被控
1 :
GS(14)@2016-08-20 11:04:29【明報專訊】匯控、摩通、摩根士丹利和花旗在內的10多家銀行,遭美國的投資基金起訴,指涉嫌操縱澳洲的主要基準利率非法獲利。匯控發言人稱,對正進行的訴訟不予置評。
兩家美國投資基金和一位衍生品交易員提出集體訴訟,8月16日提交聯邦地區法院立案。根據路透取得的訴訟文件,內容指控多家銀行通過操縱銀行票據互換利率(BBSW),把基於BBSW的衍生品價格人為固定在有利於自己交易的水平,要求法院命令相關銀行交出非法所得。BBSW類似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用於浮息債券和銀團貸款的定價。澳洲最大的4家銀行,包括澳洲國民銀行(NAB)、澳洲聯邦銀行(CBA)、西太平洋銀行和澳新銀行否認指控,稱將提出抗辯。
澳四大銀行否認指控
澳洲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今年早前亦向澳洲國民銀行、西太平洋銀行和澳新銀行作民事訴訟,指其涉嫌在2010至12年間操縱BBSW。8月16日提交訴狀表示,ASIC的調查發現,被告之間通信顯示他們合謀操縱BBSW和基於BBSW的衍生品價格。彭博稱其他涉美國訴訟的銀行包括法巴、蘇格蘭皇家銀行、瑞銀、德銀、麥格理集團、加拿大皇家銀行、瑞信。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31&issue=20160820
陳德豪﹕低位入了匯控 可續持有收息
1 :
GS(14)@2016-08-31 08:08:29【明報專訊】期指昨日結算,恒生指數繼7月升過千點後,8月又再下一城,至昨日為止,指數再升1100多點。 回顧這兩個月的升市,主要的推動因素是國外的資金回流,不管你是否同意這種邏輯,市場認為美國加息的條件下降,可見未來兩年也不會加息,所以資金回流,尤其對息口敏感的股份如香港地產股,在這段時間也有強勁的表現。
美國加息預期下降 息口敏感股強勢
根據大摩的報告,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已經連續8個星期,累計流入量高達165億美元,這些是可以被統計的數字,當然還有統計不了的。幾星期前,筆者提過資金市是不可亂估的,舉個例子,在2014年時累計流入的資金有277億美元,流入時段長達14個星期。
上星期美國聯儲局又出口術,市場又開始擔心加息,筆者一直認為今年會加息一次,加幅0.25%厘,以現時的環球經濟狀况及汲取了2015年的教訓,美國應不會希望大幅度加息。就算加,很有機會也是一年一至兩次,不會是世界末日。
加息周期 需留意市場流動性
回顧2004至2007年的加息周期,股市也是在加息的情况下上升。最重要的是分析市場的流動性,如果加息使到各國央行的balance sheet下降,或導致如上年美元上升致油價暴跌,使到中東資金班師回朝,影響全球資產價格,有這些因素出現時才值得擔心。 以現時市場流動性十分充裕的情况下,小幅度加息並沒什麼可怕。
上星期花了大部分的篇幅談及日圓,估唔到受美國加息預期的影響,美元兌日圓轉眼就升到102,這個應該只是開端。我研究過好幾隻在美國上市的日本股票指數ETF,但表現也未如理想,因為日本股市上升,但匯率下跌,對海外投資者而言賺不了最大的升幅,所以我始終認為最直接的方法,是用孖展買入日經指數期貨,就大體上解決了日圓下跌的問題。
孖展買日經期貨 免受匯價影響
今年初,筆者開始在各媒體分享看好渣打(2888)的觀點,在5和6月開始看到匯控(0005)的股價跌得夠殘,而且市場滿是不看好的觀點,所在6月中寫了一篇有關匯控的文章,當時有很多朋友不同意我的觀點。回想起來,那時也有一點壓力。但不知不覺匯控的股價已上升到56元,加上最近的派息,等同升至已接近57元,從低位計起已反彈了近30%。有朋友在低位買了,問我是否應在60元賣出,我的建議是,如果買入的成本在50元左右,股息率高達7.8厘,十分吸引,大可不理股價上升下跌,持有股份收息。 我認為匯控股息率能在5厘以上,股價仍然吸引。
(筆者管理帳戶沒持有渣打和匯控財務權益)
太平基業 首席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81&issue=2016083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