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創新點子獎》別再忙著想創新策略了!亂世CEO必學新招:鼓勵員工吵架

2016-01-25  TCW

紅色供應鏈來襲,是台灣企業領導人眼前最迫切的問題。該如何因應?創新,多是標準答案。

但哈佛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希爾(Linda Hill)直言,領導人若還在苦思,如何領導創新,反而會扼殺契機。

她是最新出爐的「五十大思想家」(Thinkers 50)創新獎(Innovation Award)得主,花十年追蹤十六家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如Google、eBay、皮克斯後發現:創新秘訣,真的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她的發現,打臉不少管理者:「領導人想的不該是『我如何促成創新?』而是『我如何營造促成創新的環境?』」「過去,管理學教我們,領導人應該幫組織擘畫藍 圖,希爾卻告訴你,這對創新無濟於事。」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鄭至甫說。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郭瑞祥也認為,很多時候,領導者太迷戀自己過 去的成功方程武,「創新不是來自幾個天才的想法,而是來自一個組織中有系統的去讓創新這件事可以生根。」太平盛世時,CEO制定目標後,就讓員工跟著他的 腳步走。

Google的新服務,都是吵出來的!

亂世CEO卻該有新做法,外在環境動盪,領導人根本不可能從既有經驗裡找答案。然而,這通常違背人性。鄭至甫說,多數企業領導人,總習慣第一時間跳下去解決問題,「領導人好為人師、事必躬親,是組織創新的兩大忌諱。」希爾主張,領導人應學會:鼓勵衝突。

她以Google為例說明,有衝突,組織才會有持續創新的能量。

比爾.庫格倫(Bill Coughram)曾任Google工程部資深副總裁,他帶領一千人團隊,負責建置各種系統、設備。但當使用者越來越多,現有技術無法負擔,他必須想出新的解決方案。

二〇〇六年,他決定把工程團隊一分為二,兩組人分頭進行不同方案,刻意營造競爭意識,並在定期檢討會議中,讓兩組成員相互辯論,大家必須用數據證明,自己的方案對公司比較有利。

一旦決定採用其中一種方案,庫格倫給予數個月的試用期,嘗試過後,若發現該方案有問題,則回到原點,兩組成員重新提案,凝聚共識,進入下一次試用期……, 如此不斷反覆嘗試。兩年下來,他終於為Google打造出新系統,成功支援搜尋引擎、地圖、YouTube等服務。

但,即便鼓勵衝突,維繫向心力,才是領導人的最終目的。於是,系統完成後,庫格倫便邀請落選組的部分成員,一起參與新計畫,讓他們共同為組織效力。

鼓勵建設性衝突的論述,其實早已存在。如晶片巨擘英特爾就曾教員工透過衝突,刺激想法,為此還有一套教育訓練。

當創新時代來臨,能否集思廣益,已成企業的必要競爭力。

奇異老闆出席小例會,接受員工質疑要如何建立起一個能夠吵架,說真話的環境,而歪議員工擔心「被報復」?

奇異前執行長威爾許(Jack welch)為鼓勵員工說真話,做的第一件事是:讓員工發言。他親自參與中低階主管的例行會議,不斷問問題,「如果你明天被指派為執行長,你會怎麼做?」 「剛上任的前三十天,你想做什麼?」等,拋出不同想法,連小工程師都可以質疑他。

威爾許同步導入三百六十度考核機制,讓員工不會因績效都被老闆決定,而不敢發言。這個制度是由主管、同儕、下屬一起打分數,可減低特定人士的影響性。

的確,在以和為貴的東方社會,要有話直說,並不容易。

全球第二大防毒軟體公司趨勢科技執行長陳恰樺接受本刊專訪時也說:「在美國(企業),你只會看到,他們不斷指出別人錯誤。在亞洲(企業),不管台灣、日 本,你要擔心他不願意說。」趨勢從教員工主動「開口」做起。平時會議前,每個人都要發表兩分鐘意見。不過,要落實建設性衝突,做到完全對事不對人,她坦 承:「我們也還在學習中。」希爾也提醒領導人,在創新的路上,最根本的,還是建立組織共同的價值觀,清楚的告訴每個人,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努力。這樣衝突才 不至於淪為不可收拾。

「雖然,這對台灣企業來說真的很難,但如果我們不做,只會永遠陷入惡性循環,」鄭至甫說。

落榜好點子:逆向創新

商品開發,應從非洲、印度反攻歐美提出者:維傑.高文達拉簡(Vijay Govindarajan)過去幾十年,跨國企業習慣將先進國家的成功模式,稍微改造,便複製到開發中國家。

這個假設是,先進國家多有文化優勢,在先進國家行得通的商品,可能更容易被埋單。

出身於印度,高文達拉簡卻主張,應該從開發中國家的需求著手,和過去的理論完全顛倒。

其實,從中國市場開始的山寨手機風潮,到百事可樂花四年進軍印度市場,重新制定研發、生產、行銷策略,各大品牌正用接地氣的方式,定向全球,便可知其論述已經發酵。

打破僵局,我們總要學會和慣性對抗。 (文.康育萍)

撰文者 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32

貝萊德執行長致500大企業:別再狂發股利 搶先看!華爾街之王獨家投書精華

2016-02-29  TCW

投資未來才是王道!芬克呼籲企業拋開短期資本市場壓力,當台灣企業持有現金創近十年新高,這些錢怎麼用,攸關成敗。

「不要再追求EPS(每股稅後盈餘)」!

二○一六年才開春兩個月,全世界資本市場還在沉浸處於悲觀氣氛,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執行長芬克(Laurence Fink)卻獨家投書本刊,致企業的執行長們,要大家「不要再無限制的發放股利」、「不要再實施庫藏股」、「不要再追求EPS」。

芬克掌管的資產將近五兆美元 (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兆元),他的一通電話,可以直通華盛頓。從美國財政部、聯準會,到淡馬錫控股,再到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阿布達比投資局,全是他的客戶。

做為喊水能結凍的「華爾街之王」,芬克說:「總要有人敢站出來講出不同的聲音!」

警訊:不改變就淘汰企業平均壽命不到18年

他指出,標準普爾五百大企業平均壽命不到十八年,這代表公司若僅靠單一或少數產品業務,不根據生態系統的變化隨時做出調整,不斷再生,很快就會被淘汰。在芬克眼中,像網飛(Netflix)、亞馬遜、陶氏化學,就是能拋開短期資本市場壓力,發展長期策略的公司。

曾在華爾街創業成功,公司資金規模達兩百億美元,中華開發前副總裁胡一天分析,芬克的言論,代表當前具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越來越少。胡一天指出,當企業把現金都拿去發股利、買庫藏股,等於是在投資「過去」。

企業經營本就在長短期之間,須取得最佳平衡。當台灣企業手上現金創近十年新高,卻未見在人才、技術、基礎設施上有新投資,芬克此時提出的論述,對台灣投資人與企業而言,確實值得警惕與思考。

這封信件長達八千多字,以下是濃縮摘要:

過去幾年,我在寫給美國大型企業執行長的信中提出呼籲,希望企業執行長能抗衡短視主義。這對貝萊德大部分為達成退休等長期目標而儲蓄的客戶,以及全球經濟來說,仍然無比重要。

〇九年以來,標準普爾五百大企業股利分配,占其獲利的比重已經達到新高,而在一五年第二季,庫藏股的實施在十二個月之內增加了二七%。我們當然支持將多餘的現金還給股東,但不應該以犧牲能創造長期價值的投資為代價。

經營:須有長期思維發展策略重於EPS預測

我們呼籲,每位執行長每年向股東提出,能創造長期價值的策略性架構。企業的年度致股東報告書,以及其他對股東的溝通太過著重於回顧過去,而在闡述經營團隊對未來願景的看法和計畫,卻做得不夠多。

我們也呼籲企業停止提供每股獲利預測。目前,市場過度執著於每季獲利的文化,這與我們所需要的長期思維完全背道而馳。

長期發展並不代表要犧牲掉財務透明,而是希望執行長在財務報告中,更注重交代策略性計書的進度,而不是在每股獲利數字上錙銖必較,或是想盡辦法回應分析師的預期。

一旦有了長期發展策略,企業的財務報告就可以成為建立長期行動的基石,而不是僅淪為助長短視主義的工具。

呼籲:短視主義要改仰賴稅制、融資機制配合

當然,要扭轉短視近利的文化,不能只靠執行長和董事會,還需要仰賴有遠見的決策者,在兩大領域上進行革新:

首先,以資本利得來說,一年並不符合長期持有的標準,我們需要一個鼓勵長期投資,亦即至少持有三年,並隨著持有期間每年遞減(在十年後可以降到零)的稅制。

第二,基礎建設不足,同樣也會威脅企業成長。在這個全球發展極度不平等的時候,基礎建設的投資及其帶來的創造就業等利益,是全球多數新興市場成長的關鍵。當政府支出緊縮時,企業與投資人應倡導發展民間融資機制,以填補龐大建設需求。企業領袖一直是經濟前景樂觀的源頭。當資本市場、政治環境和整個社會充斥著不安和不確定時,投資人格外需要有長期目標的遠見、以及為達成永續成長目標所需要的公共政策。這些挑戰的解決方案就在我們手中,希望與各執行長一起努力,共同找出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97

別再荒廢時間了!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0xh.html

    本人小文《不知朋友哪天能夢醒》(2015-11-01)講了朋友D做“雲在指尖”微商。可沒多久他就不做了,去搞其它類似的東西。近日,他突然連續發來信息,邀我加入“福源幣事業拓展群”。作為朋友,我總該回複一下吧,於是我說:“這是投機項目,難有好前景。”

    D回應說:“徐工呀!徐工!互聯網時代,紙幣退出歷史舞臺是早晚的事。丹麥已經不再使用紙幣了。”

    我說:“D總呀!D總!你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了。至於說‘丹麥已經不再使用紙幣了’,那與事實根本不符呀!

    “還有,福源幣還遠遠不及比特幣來得科學和嚴謹,就連比特幣都因投機性太強而很難做,更何況福源幣了。

    “再有,去紙幣化是央行的事情,一個搞福源幣的民營公司怎能去領導和完成這件大事?要是正如你所說的,在互聯網時代,這種虛擬貨幣大有前景,那為什麽不見互聯網大佬們涉足呢?比爾·蓋茨在做沒?馬克·紮克伯格在做沒?任正非在做沒?馬雲在做沒?馬化騰在做沒?

    “現再回過頭來看看,你‘雲在指尖’做得怎樣?你前不久還不是說它前途無量,很快將會超越阿里巴巴的嗎?並說自己用不了3年時間就可大獲成功,現在怎樣了呢?”

    D:“‘雲在指尖’不是因為不能做,而是我拉不下面子做。‘雲在指尖’一樣紅紅火火在做著。”

    我:“你說‘雲在指尖’怎麽怎麽紅紅火火,而其它的所謂的直/傳銷公司也都在說自己如何如何紅紅火火呢!”

   D: “你對福源幣不了解,做了就知道了。不知你是否加入了我的‘福源幣事業拓展群’沒有,我會把公司的每一個動作都發布到群里。”

    我:“我很了解這些東西!D總別再在這些個東西上荒廢時間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59

美網貸白皮書:別再做“美式”暴富夢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2328.html

近期,美國的全球P2P網貸平臺龍頭Lending Club曝出違規貸款銷售事件,導致CEO雷諾·拉普朗什(RenaudLaplanche)辭職、公司股價一日暴跌近35%。該公司展開內部調查後發現,平臺此前將高達2200萬美元的次優質貸款產品(near-prime loans)發放給了同一名平臺投資者。另有外媒報道稱,拉普朗什被指存在內部交易(self-dealing)的行為。

也就在此事曝光後的兩天,美國財政部於5月10日發布網貸白皮書,題為“網絡市場化信貸的機遇與挑戰”(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nline Marketplace Lending),其反映了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股東的意見,並對網貸行業提出了建議。此次發布的白皮書並沒有側重Lending Club這個單一事件,也並未讓人感到“重拳監管”的威懾意味,而更重在承認了網貸行業的益處與風險,強調了適用於成熟以及新進行業參與者的最佳實踐標準(best practices),並鼓勵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促進網貸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高信貸可獲得性。

其實,美國財政部並非“臨陣磨槍”。早在2015年7月,美國財政部發出公開請求,要求了解全國網絡借貸市場的基本信息(Request for Information,RFT),對全行業進行一次“摸底”。這是首次由聯邦級行政機構對網貸行業進行調研,此話題隨後引來了廣泛和多樣的反饋。

(圖說:當前美國網貸平臺的利率、期限、貸款規模、信用評分、平臺費等狀況。源自:白皮書)

白皮書建議網貸平臺加強風控

美國財政部通過RFI從網貸平臺的貸款人、消費者和小型企業倡導者、學者、投資者、金融機構處獲得了接近100個回複意見。評價主要包含以下幾個主題:

1、運用數據和建模技術來進行貸款承銷是一項創新也是風險:RFI評論人士認可使用信用數據來進行貸款承銷是網貸的核心元素,其創新之源部分意義上而言正是其介於在最高程度的許諾與風險之間。數據驅動的算法可能會促進信用評估、降低成本,但也存在出現諸如貸款違規的風險。即便如此,平臺可能沒有機會再去核實並矯正這些用於做出貸款承銷決策的數據。

2、提高獲得信貸的途徑。RFI獲得的問詢反饋也建議,網貸平臺的確可以讓一些原本無法從銀行等機構獲取資金的借款者獲得貸款。盡管多數消費貸款都是以債務整合為主要目的,即貸一筆款用於還清其他所有債務,但是小型企業貸款能夠使得企業獲得周轉資金、滿足擴張需要。

3、新型信用模型和運作尚未經過周期測試。該商業模式和承銷工具的發展是在一個低利率、失業率下行、整體信用條件強勁的背景下不斷發展的。然而,這一行業尚未走過一個完整的信用周期。近期,網貸平臺消費貸款的壞賬率以及拖欠率走高,這也預示著,一旦信用條件惡化,可能會增加風險

(圖說:白皮書指出,近期網貸平臺壞賬率以及拖欠率走高)

4、小型企業借款人可能需要加強保障措施。RFI評論人士聚焦了當前對於小型企業借款人在保護和監管兩者之間的不平均現象。所有RFI評論人士認為,應該強化對於小型企業借款人的保護措施。

5、加大透明度將會使得借款人和投資人受益。RFI獲得的反饋都強烈支持擴大網貸平臺對整體市場參與者的透明度,包括針對借款人的定價條件以及針對投資人的標準程序貸款數據。

6、網貸的二級市場尚未發展成熟。盡管放貸數量增長非款,但針對整體網絡市場化貸款人(即平臺投資者)的二級市場仍然有限。RFI評論人士都同意,一個證券化市場的活躍增長將需要更大的透明度以及有重複發行的能力。

7、監管明確性有利於市場。RFI評論人士也對政府所應該扮演的角色發表了廣泛看法。多數反饋意見提出,監管者應該對於行業參與者的角色和要求表現出更大的明確性。

為了促進該行業的健康發展、鼓勵通過網貸平臺擴大信貸準入,白皮書也對聯邦政府和私營部門參與者提出了以下建議:

1、支持加強對於小型企業借款人的保護和有效監督;2、確保良好的借款人體驗和後端操作;3、為借款人和投資者提供透明的市場化平臺;4、在確保安全和可負擔信貸的合作機制上擴大信貸準入;5、支持通過獲得政府所持數據來支持安全、可負擔的信貸擴張;6、支持通過創設常務工作組來促進與網貸相關的跨機構協調。

同時,白皮書更是強調,市場環境的變化也可能對改變其對於網貸行業的潛在影響,因此需要持續監測。這些變化也包括了信用評分機制變化、利率變化、潛在的流動性風險、網貸平臺不斷增加的房屋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放貸量、潛在的網絡安全威脅、反洗錢要求等。

美網貸迅速擴容 證券化深入

盡管網貸在整體美國信貸市場中占比較小,但之所以美國財政部去年便展開了對該行業的問詢,這與其近年來的極具擴容息息相關。此外,尚未經過完整周期變化考驗的網貸行業,其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

(圖說:網貸平臺放貸量擴容加速)

一般而言,可以將美國大部分的平臺按照其核心的貸款業務類型分成四類:個人消費信貸平臺、中小企業貸款平臺、學生貸款平臺和房地產貸款平臺。白皮書指出,市場分析表明,網貸平臺市場容量可達1萬億美元,到2020年貸款發放量預計將達900億美元(除去住房抵押貸款)。網貸平臺也開始提供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等,盡管比例仍然較小。

值得註意的是,機構投資者、風投、金融機構、對沖基金都開始對這一市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也直接促進了該市場的迅速發展。同時,交叉風險也引發監管方的關註。

白皮書提及,自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5年第四季度,風投投資的網貸平臺在美國一共通過36次募資,總計募集資金高達27億美元,這也直接推動了類似平臺上市,例如Lending Club和OnDeck在分別2014年通過IPO募資10億美元和2.3億美元。此外,機構投資者的介入也激發了一系列周邊服務企業,例如信息服務、風險分析、交易技術企業。

其實,在長期低利率、資產荒的大背景下,網貸平臺的貸款產品對於尋求配置多元化和高收益的投資者而言是一項富有吸引力的投資標的。不斷高漲的投資熱情也催生了另一項極富誘惑力又夾帶著風險的業務——資產證券化。

2013年12月23號,SoFi宣布完成其首次資產證券化,此次證券化資金達1.52億美元,被世界第四大信用評級公司DBRS評級為A,是P2P行業里首次公開、有信用評級的資產證券化。一般而言,獲得信用評級將為P2P項目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退休基金、保險公司、銀行等都可能成為潛在的投資者。據悉,此次評級可以說為P2P行業打開了全新領域,對於整個P2P行業來說這都是重要的里程碑。

(圖說:網貸平臺資產證券化流程圖)

Lending Club是美國幾家大型的網絡借貸平臺中,唯一沒有開展證券化業務的公司。但是,Lending Club平臺上的貸款已經被間接證券化——另一些金融公司,例如,對沖基金沈香資本早已通過類似證券化的方式轉售了Lending Club的貸款。

更有境外媒體消息稱,Lending Club正在籌劃著將它平臺上的無擔保無抵押貸款證券化,參與發行的投行包括高盛與美國傑富瑞集團。其中,高盛負責把 Lending Club的貸款打包,以較高的信用評分出售給穩健型投資者;傑富瑞集團則將會貸款出售給那些不那麽看重信用評級的客戶。

2013年到2015年第三季度,美國P2P信貸共經歷了26次資產證券化發行總額接近45億美元,迅猛之勢仍在持續。

美財政部鼓勵提高信貸可獲得性

盡管近期Lending Club的違規放貸事件在一定成都上打擊了市場信心,且網貸行業的快速擴容和資產證券化也引發了各界對於潛在風險的擔憂,但美國財政部對於網貸的態度絕非“一棍子打死”,而是鼓勵創新,並提高信貸可獲得性,以此促進諸如小微企業的發展。

除了小微企業外,RFI反饋也表示,網貸平臺能夠使得信用評分較低的個人借款者獲得貸款。例如,Upstart和Avant等個人信貸P2P平臺的新進入者回應稱,當前的平臺借款人並不符合優級標準,但是其信貸質量將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改善。這些平臺向借款人提供的利率不同,例如Avant的利率從9.95%到36%不等,以此滿足中低收入以及更為年輕的投資者的需求。隨著信用模型逐步成熟,次優級和次級貸款領域也有望進一步拓展。

同時,白皮書也指出,網貸平臺提供的學生貸款利率可能較之聯邦貸款更為優惠,這也主要有幾點原因:首先,聯邦學生貸款項目並不是基於借款人風險來確定利率的;第二,低利率環境使得網貸平臺貸款利率更低;此外,網貸平臺貸款不享受聯邦學生貸款的分期付款和貸款赦免條件。一般而言,通過網貸平臺貸款的借款人往往都具有優級或次優級FICO評分,同時也有工作、還款記錄,收入高於平均。

當然,美國財政部能夠有這種鼓勵平臺發展的“底氣”,主要緣於美國業已完善的監管體制以及征信制度。因此,美國的P2P網貸平臺至今未出現過類似中國平臺的“跑路事件”或是“資金池”現象。

一位海外網貸平臺資深研究人士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美國之所以沒有“跑路事件”,主要因為美國監管部門的行動快速且堅決。“比如2008年時,Lending Club因為沒有滿足合規要求,因此被勒令關門。關門半年後,根據美國證監會(SEC)的要求進行改造,借了銀行牌照,完善信息披露,並不是像中國P2P行業亂象出現一兩年後才陸續修正。”

此外,SEC對於事後的持續信息披露規定也十分嚴格,要求P2P網貸平臺對所發行的收益權憑證和對應的借款信息做全面的披露,並需要對信息變更進行動態披露。SEC還會對P2P網貸平臺的發行說明書及相關材料進行審核,以保障投資者能夠獲得決策的信息。

值得註意的是,在Lending Club、Prosper、Zopa等P2P平臺誕生之初,美國社會已擁有完善的征信機制和信用體系,投資者主要依據借款方的FICO信用評級分數對投資者進行信用評估,平臺對投資活動不進行擔保。

例如,Lending Club將貸款分為A~G七大類,其中A類等級最高、風險最小,G類等級最低、風險最大,A~G風險逐漸遞增,以此來決定每筆貸款的利率。貸款人需要最低信用評分達到660分,貸款申請才會被采納;若達到780分以上,貸款則能享受最為優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02

觀光龍頭看產業競爭力 晶華潘思亮:別再把高薪機會送給星、港

2016-05-30  TCW

五二○當天,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正在香港出差,對於新政府上路,他有何看法?本刊第一手專訪搶先曝光。

新政府上路,兩岸關係由熱轉冷,首當其衝的是觀光業,面臨中國彷彿「抽銀根」的凍結陸客動作。台灣觀光業龍頭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直言,希望政府把兩岸關係搞定,現在與未來,都沒有條件談發展,而是盡力把傷害極小化。

對於台灣服務業的競爭力,他呼籲新政府全面鬆綁國際化人才。而他對行政院長林全的擔心,更甚於蔡英文,因為林全是財稅派,擔心這派人「向來管太多,搞大政府。」以下是專訪摘要。

看兩岸關係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兩岸關係未來會變好或更壞?

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答(以下簡稱答):變好是不太可能啦!是要怎樣去做危機處理而已,這完全看政府功力和智慧,未來如何去彌補,把傷害極小化。

問:國台辦不滿蔡末提九二共識,揚言關閉兩岸溝通管道,這是你指的傷害?

答:這是預期中的,全世界沒有人預期我們的新總統會承認(九二共識),全世界也都預期中共會罵死我們,基本上,已經算是把傷害極小化了,接下來如何把傷害降低,實質讓大家都有台階下,這是智慧,這是她的工作。

問:五二〇當天,你有緊盯蔡英文就職演說嗎?

答:我在香港(出差),我只關心兩岸這一塊(談話),就是不要引起災難,不要「擦槍走火」,我就謝天謝地了。我覺得她已經盡全力了,我當天有鬆一口氣,不然我就不用回來了,因為在對岸那邊是很緊張的(哈哈大笑)。

問:大家都在談陸客減少,這對台灣觀光業未來有何衝擊,晶華有受到影響嗎?

答:陸客占我們比重目前低於一〇%,但也沒有減少,且我們向來談質不衝量。

比較依賴大陸團客的地方,如中南部的影響會非常非常大,首當其衝,這是很悲哀的,因為中南部相對經濟是弱勢的。

北部面臨的是,很多新飯店的投資決策,是建立於過去八年雙位數觀光客的成長,(這成長)突然間沒有了,這些新飯店還要蓋嗎?蓋出來就是呆帳,不蓋騎虎難下,現在是一個轉捩點,大家對未來要有心理準備。

問:你預測,台灣景氣未來會更好或更糟?

答:這是市場經濟,是全球景氣循環問題。大陸經濟減速,不是只有我們不好,韓國也不好,香港也很差,我們能好到哪裡?當景氣恢復好轉時,什麼都不做也會變好。

談人才策略

問:既然如此,政府幹嘛規畫經濟藍圖、產業政策?

答:政府該做的事情,就是把兩岸關係、基本的產業政策、人才政策等環境弄好,大家安居樂業,我們不需要你養。不要想著要幫大家賺錢這件事。你(政府)去做一些關鍵事情、做對事情,hire(雇用)對的人,跟企業經營一樣,人不對,拚命去做也沒有用;人對了,就是事半功倍。

問:你提到人才政策,這是新政府的當務之急嗎?我們採訪很多上市公司董畝尹長都提到這點。

答:我們問題跟日本一樣,就是排外,導致越來越本土,喪失國際競爭力。如果我只能有一個建議,就是全面鬆綁國際化人才。

台灣的人力政策必須提到新的高度討論,是總統要主導的人才策略,不是勞動部。

我舉我們行業的例子, (飯店)區域總部的工作是發號施令、行政、行銷工作,但國際品牌把它放在新加坡或是香港,這是較高薪工作,人才都是國際白領,稅率又低,它(香港)馬上三天就給你(設區域總部),而不是三個月。

但台灣對國際人才要求,要有結婚證書、大學文憑,還要去當地使館公證,(做法)比大陸還要落後,真是離譜。我們有很多很好的工作機會,但持續讓香港、新加坡人賺走,很多高薪機會是我們送給他們的,尤其服務業更是這樣。

台灣就是一個「小日本」,你現在看到日本的結果了,泡沫二十年,所以要改正啊!我花八〇%時間找人用人訓練人,不是在想什麼策略;人對了,策略就對了!

問:是指新總統不用做太多事?

答:如果總統花八〇%時間在找行政院長、各部會首長,那未來也要花八〇%在跟這些人training(訓練)、inspire(啟發)他們,而不是專注在細節,因為細節管越多,人就越笨。

過時的人才策略

提及台灣僵化的人才政策,曾讓潘思亮不僅流失畢業僑生’萇車連CEo都跑掉,講到氣憤處,他忍不住激動拍桌。

撰文者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70

迷思篇》東協十個國家有十種考驗 接地氣對策:別再想亞洲四小龍了

2016-06-20  TCW

二○○八年,二十五歲的高通(Qualcomm)工程師周靖棠眼中看到的印尼,還是一個用撥接上網的網路蠻荒地。兩年後他再次前往,驚訝的發現光纖速度超越台灣,中產階級快速崛起,白領菁英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

他評估,印尼人口數達二億五千萬,在全世界僅次於中、印、美。如此大的市場,進步這麼迅速,網路卻才剛起步,「做電商一定有機會!」二○一二年,他與太太決定,代理台灣母嬰用品大廠Mamaway的產品到印尼,從電商做起,短短四年,開出近十家門市,虛實整合,如今年營收近新台幣一億元。中國電商平台京東商城今年初打入印尼市場,母嬰類別第一個找他合作,直接買斷上架。

他的成功,是繳了大筆學費後,才有今日一席之地。不只他,《商業周刊》採訪十位熟悉東協的電商業者,發現若缺乏正確心態與充足準備,貿然前往恐怕不僅賺不到錢,還可能慘賠而歸。

迷思一:東南亞是落後地方?

錯!國際化更勝台灣,M-T是C咖第一個迷思,是台灣人自以為是的優越感,認為東南亞發展遠落後台灣。

自二〇一一年起幾乎年年帶台灣電商拓銷團前往東南亞,資策會資深規畫師郭雪芬表示,五年前大家一窩蜂往中國跑,不想去東南亞,「因為瞧不起。」但事實上,「東南亞的國際化程度超乎你想像,有錢人比我們還有錢!」郭雪芬說。各國大城如吉隆坡、雅加達等,早已是歐美日韓等國際品牌爭相進駐的一線戰場。打入亞洲十一個市場、星球爆米花執行長李佳祐認為,亞洲四小龍已經是過去式,東南亞正在快速崛起,不調整心態很快就會被超越。

在淘寶擁有超過十年化妝品電商資歷,兩年前跨入新加坡的台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TESA)秘書長陳宏欣觀察,東南亞市場最愛的是歐美品牌,其次則為日韓,「口灣只能排到第三線!」大

部分當地人連台灣在哪裡

都不知道。

反觀韓國品牌,近年來挾著韓劇的威力,大量做置入性行銷,「韓流」幾乎席捲了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主要市場。只要能讓金秀賢、全智賢等韓星代言,「業績馬上成長二〇%以上!」星球爆米花印尼代理商薇蒂娜塔(Rosalyn Widynanta)說。

對策:先攻對台灣好感度佳的區域該如何應對?可先找對台灣好感度較高的國家做為灘頭堡。

例如,郭雪芬認為,馬來西亞華人比率近三成,來台僑生多,對台灣品脾親近度高,台製綜藝節目如《女人我最大》、《食尚玩家》等,在當地頗受歡迎,可利用此文化優勢切入,在該國站穩腳步,再想辦法擴散到其他國家。

新加坡也有類似情形。陳宏欣指出,新加坡語言混雜潮州話及閩南語,民視的八點檔戲劇如《意難忘》、《娘家》等收視率高,若善用其劇情與演員做為行銷的梗,較能用最短的時間打開知名度。

或者,不要主打台灣品牌。像周靖棠在印尼操作Mamaway的哺乳衣,就是用白人面孔的模特兒,塑造出歐美品牌的質感,馬上一炮而紅,從第一個月起損益表上就呈現正數。

迷恩二:台灣貨全球通行?

錯!宗教、習俗差異大,當心踩雷第二個迷思,是以為台灣產品能適用世界各地。

郭雪芬指出,東南亞市場與台灣存在許多差異,十國各有歷史背景、種族多元,若未對當地宗教、文化、節慶、禮俗下功夫理解,產品迎合當地需求,根本不可能做成生意。

以食品來說,若要打入穆斯林比率高達六成以上的馬來西亞、印尼、汶萊等地,一定要取得「清真認證」(又名哈拉認證,Halal Certifcation)。

一般人只知道伊斯蘭教禁食豬肉,卻不知連牛羊雞鴨等肉品也必須要在符合清真認證的屠宰場中處理。其他如植物與微生物抽取物等,也有非常嚴格的規定。

要在東南亞賣吃的,不只口味要符合當地,要打到最大的伊斯蘭市場,從上游原料到下游供應鏈與加工廠,都要重新調整。

對策:親自前往當地,了解喜好即便抹在臉上的化妝品,也受清真認證的規範,不能含有酒精、血液、豬、兩棲動物如青蛙、蜥蜴等來源萃取物。曾有一位台商進口含有上述膠原蛋白成分的面膜到印尼,被抽查檢驗出,將近新台幣干萬元的貨被海關全部沒收。

就連衣服、配件等,都得考量到當地的時尚偏好,以及穆斯林女性不得裸露上臂、小腿等風俗。

氣候是另一個問題。東南亞氣溫高,產品配方與包裝若未跟著轉換,很容易壞掉或熱融掉。

以東京著衣為例,二〇一三年剛前往馬來西亞時,將台灣官網與當地最大本土電商平台尸Lelong對接,因在台灣名氣響,頗受當地華人喜愛,第一年營收達六千萬。

但因為沒有貼近市場,在產品選類上隨時做調整,隔年新鮮慼消退後,成長動能就不若先前強勁。

周靖棠認為,台灣產品在東南亞絕對有商機,但一定要親自前往,了解市場,「你都沒去過,沒有落地,怎麼知道當地人的

喜好?」

迷思三:東西放上網就能賣?

錯!各地「鄉民語言」差很大第三個迷思,以為把產品做好放在網路上就能賣,沒有用當地語言文化重新擬定行銷策略。

郭雪芬觀察,很多台灣業者為了省事,連最基本的網頁英文化都用免費翻譯軟體處理,這樣不可能打動消費者。

早在二〇一三年就打入菲律賓市場、台灣老牌美妝電商平台ShoPPing 99耐德科技總監彭思齊觀察,台灣人做生意普遍偏向製造業思維,會做「產品」但不會做「商品,產品做好只是第一步,後續的行銷、包裝都須用在地人的眼光找賣點。

對策:聘在地年輕人操作社群光是色彩的意義就各地不同。在香港、新加坡,黑色系是高雅、質感等象徵,在印尼卻會被聯想到死亡與喪禮。在台灣清明祭祖常用的菊花,到了菲律賓卻成為男女互訴情意的表徵。

以網路文案來說,台灣人習慣用華麗的文句包裝產品,但東南亞消費者普遍不耐煩讀長篇大論,一張精美圖片加上明星代言,更容易增加購買意願,所以照片社群平台IG(Instagram)比臉書更具影響力,「行銷效果高出八〇%!」薇蒂娜塔說。

最好的做法,是聘請當地年輕人操作社群,用當地鄉民語言與網友互動,才能打中消費者的心。

迷思四:物流、金流很便利?

錯!刷卡不普及,貨到沒錢付很常見台灣電商環境成熟,各環節都有業者可以一條龍搞定,甚至開創二十四小時到貨的驚人服務。但東南亞的基礎設施較差,物流、金流都不發達,加上政府政策多變,索賄風氣盛,增加不少隱形成本。

周靖棠就曾有過一貨櫃產品毫無預警的被印尼海關扣住,對方開口就是要新台幣二十萬元。「你不付,就沒有貨賣,消費者就會質疑,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就毀了,」他只好付錢拿貨。

類似上述黑錢,以及政府變相索賄,三不五時制定法令,要求外來業者必須申請各武准證,都星高額的隱藏成本。

以物流來說,在台灣,一家宅急便業者可以統籌上萬張訂單,從出貨、收款到匯款可以一條龍包辦。但彭思齊說,在菲律賓,訂單必須分散給上百家不同的物流所。而且資訊系統不健全,物流業者的出貨與入帳往往對不起來,這代表業者必須一個個去確認每張訂單的細節,耗掉大量人力。

戶政系統與管理制度是另一個問題,一張訂單進來,消費者地址可能寫在某某大樹下,某某公園旁,連當地人都不見得知道確切位置。委託物流業者出貨,但司機可能嫌遠、不想送,或是送了卻沒把錢收回來。

金流同樣麻煩。東南亞信用卡普及率並不高,例如菲律賓僅六%,印尼甚至五%不到,大部分都以貨到付款等現金交易為主。但由於當地人消費習慣並不像台灣一樣會量人為出,常常貨送到家才說沒有錢付,只好算成退貨。

對策:隱形成本應反映在售價上述成本若未反映在終端售價上,就可能不賺反虧。

印尼台灣青商會會長劉仕豪說,台灣人做生意都想賺easy monwy(快錢),以為找代理商授權,這樣就能賺。事實上,人不來當地,最後不是東西賣不動,就是被代理商騙。

十個國家,十個市場,「在地化」這門功夫少不了。這準則,不只適用雲端上的電商,也適用所有想布局東南亞的企業。

撰文者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61

創業別再問對錯,也許你應該懂得“灰度原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815/158157.shtml

創業別再問對錯,也許你應該懂得“灰度原理”
陳菲菲 陳菲菲

創業別再問對錯,也許你應該懂得“灰度原理”

擺脫非對即錯的思維模式,或許會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文丨陳菲菲(90後獨立策劃人,《胸大吾腦》制片人&創始人)

我們總認為世間具有兩面性,在常規的思考方式下,非黑即白,錯與對,對立而又統一。這種思維模式也是我們的慣性思維,但有時候灰色卻巧妙而又隱忍地出現,常常化解一些無法用對立的視角去看待的問題。

任正非曾說過:灰色領導力,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脫穎而出,方向是隨著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變得不清晰,並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適當的灰度,是我們處理事物的關鍵性要素,並使其達到和諧狀態,這種和諧的過程也許是“妥協”,但妥協更代表著一種包容與格局,這種狀態就是灰度。

我自認為是一個不低頭、不服輸之人,處理事物時,更會愛憎分明,喜好也頗為直接明了。而”灰度原理“卻打開了我的另一個認知維度,也許兩點之間線段反而最長,從願景到產品的實現,不是直線型的,而是產品叠代與自我認知的升級。我們常常有偉大的願景,想成為可以創造、改變世界的公司。在從願景到產品實現這段過程中,殊不知是天堂到地獄的自我蹂躪,很多創始人出現的問題是邏輯自洽常常被起初的願景所蒙蔽,在做產品時不願自我突破,摒棄了應有的開放性,而喪失了發展空間。而灰度原理更像是混沌理論,“一切事物的原始狀態,都是一堆看似毫不關聯的碎片,但是這種混沌狀態結束後,這些無機的碎片會有機地匯集成一個整體。”

前段時間,我和投資人朋友小聚,他面帶憂愁地連聲嘆氣,嘴里一直念叨著“致命的小事”。他是一個極具智慧的投資人,有著自己的投資邏輯和獨立判斷能力,決策性很強,但是最近常常被“致命的小事”困擾。他所謂的“致命的小事”就像是“蝴蝶效應”——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瑣事都能讓事情的發展軌跡發生巨大變化,哪怕不是在大的層面的決策。也許誰都逃不過所謂的“宿命”,但是你或許可以掌控你想操作的事情,“費斯汀格法則”暗示了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俗套的例子,同樣是半杯水,悲觀的人面對水時會感嘆道:只剩下半杯水了;而樂觀的人則會說:幸好還有半杯水。同樣一個事物,每個人對待事物的處理方式以及態度的不同,結果也就大不一樣。其實”費斯汀格法則”與“灰度原理”在本質上有著很強的相關性,內核都是以思維方式去影響事物的發展路徑,而以一種“曖昧”的心態對待事物是個有趣的過程。

有時候,好的開始不一定預示著好的結果,而不好的開端也許是成功的一半。在商業的叢林里廝殺,除了些許銳氣,還得像《瘋狂動物城》里的閃電,雖然是只說話急死強迫癥的樹懶,但是片尾開跑車飛馳而過引人捧腹大笑,這背後是閃電在瘋狂動物城里自有的生存法則。在創業之路上,到達目的地有時候需要爬過山丘,渡過沼澤,而並非一蹴而就,在達到目的的同時,內心的積澱也會更為醇厚。

創業 創業者 思維模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56

別再談 1 億“小目標”了,電影衍生品百億市場,該如何突破?| 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31/158502.shtml

別再談 1 億“小目標”了,電影衍生品百億市場,該如何突破?| 黑馬薦文
華興資本 華興資本

別再談 1 億“小目標”了,電影衍生品百億市場,該如何突破?| 黑馬薦文

除了品牌企業資源,衍生品運營公司最好擁有自己的制造企業資源,能夠把握商品從設計、生產到交付的供應鏈全流程,確保產品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推薦星級:★★★

推薦時長:4分鐘

推薦理由:電影衍生品市場一直不太受資本關註。但是,當中國電影整個盤子起來的時候,衍生品盤子也必然會被撐大。誰會是第一個吃到“蜜汁與牛奶”的人?

本文作者王武強,華興資本逐鹿X 融資總監

轉眼間已經到了 2016 年 8 月末——雖然剛剛入秋,但我身邊很多電影行業的朋友們感到了一絲絲寒意。「 票房二季度負增長 」、「 2016 年 7 月較去年 7 月票房縮水 10 億 」、「 今年難破 600 億 」……種種關於中國電影市場增速放緩甚至出現拐點的言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各類媒體。可就在 2015 年年底,同樣的媒體還充斥著「 2016 年票房必破 600 億,三年內達到千億 」的樂觀預測。我們自然可以事後諸葛亮的將原因歸咎於票補縮水、優質內容缺失、觀影人群興趣變化等等原因,但我們是否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如果我們將電影市場的關註點集中於票房收入,甚至將電影市場規模等同於票房收入,這樣的市場結構是否健康?

說到電影自然免不了提起好萊塢。從很多媒體報道與行業報告中我們都知道,美國電影市場中,票房收入只占不到 30%,剩余部分由衍生品、版權收入等後電影市場收入組成。而我國電影市場結構恰恰相反,票房收入占到了 70%,衍生品收入占比少的可憐。

為此,今天我想談一下自己對中國影視衍生品市場的理解。

一、什麽制約了我國影視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我個人認為,過去制約我國影視衍生品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點:

1. 缺乏系列電影

 

從2015年國內電影票房排名 TOP 10中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意義上的系列電影只有《 畫皮 2 》(兩部西遊題材的電影並不是同一系列)。反觀好萊塢六大,迪斯尼旗下漫威工作室的《 美國隊長 》、《 複仇者聯盟 》等超級英雄電影、盧卡斯影業的《 星球大戰 》,派拉蒙的《 變形金剛 》、《 碟中諜 》,華納兄弟的《 哈利波特 》、環球的《 速度與激情 》等等系列電影均在衍生品市場大獲成功。現階段影視衍生品作為實體商品,潛在銷售周期很長,但由於其銷售熱度與影視作品的熱度往往呈強關聯,因此,影片下線基本標誌著衍生品銷售的拐點,嚴重縮窄了銷售周期。系列電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其既可以延長衍生品的銷售周期,同時優質的衍生品也有助於在空檔期維持系列電影 IP 熱度,二者相輔相成,共贏互利。

2. 產業鏈不夠完善

影視衍生品的全流程運營至少涉及三個主要參與者:IP 擁有者(影視公司)商品生產者(品牌企業)以及銷售渠道。傳統衍生品運營模式中,三方之間存在較大的信息不對稱:

IP 擁有者:一部影視作品的衍生品開發品類繁多,影視公司需要對接大量不同的品牌企業及代工廠,由於影視公司人力資源有限以及對供應鏈缺乏了解,帶來極高的溝通成本和時間成本;

商品生產者:普遍不了解影視行業的運作機制和影視內容的評判標準,大多被動的在影視作品開發完成後介入衍生品運營,生產周期短,導致商品與影視作品關聯度不高,商品質量難以控制,並帶來庫存風險。

銷售渠道:介入整個運營流程的時間較晚,缺乏全面的營銷規劃,不利於衍生品上線後的銷售。

綜上,衍生品運營參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造成了產品從創意到用戶之間的斷層,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3. 盜版猖獗

這一點無需多言,我國文化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圖書、音樂、電影、電視劇等均飽受其害。再加上我國傳統影視衍生品大多是毛絨玩具、手機殼、U 盤等普通消費品,盜版成本極低,直接影響了正版衍生品產品的銷售

4. 用戶付費意願不足

市場中缺乏足夠精致的衍生品產品。同時,衍生品創意較為生硬,缺乏與影視劇情或核心藝人的關聯,難以喚起用戶的消費欲望。

二、為什麽 2015 年起影視衍生品市場出現了轉折點?

令人欣喜的是,在 2015 年,我們看到了影視衍生品市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市場湧現了眾多成功案例。

衍生品市場的突然轉折,是由於上一章闡述的四點制約因素均不同程度上得到了緩解:

1. 系列電影數量增加

近兩年我們明顯感到各大電影公司開始重視電影作品的系列化運營,運營手段可分為兩類:

熱門 IP 改編:影視公司大力采購具備粉絲基礎的熱門文學 IP,並將 IP 轉化為系列影視作品。代表作《 鬼吹燈 》、《 盜墓筆記 》、《 爵跡 》、《 九州 》等;

原創電影的系列開發:影視公司打造爆款原創電影的續集,利用前作口碑推動後續作品的熱度。代表作《 囧 》系列、《 北京遇上西雅圖 》、《 合夥人 》系列等。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多數系列電影在獲得票房成功的同時,相關衍生品的銷售在模式或收入上同樣取得了突破。這樣的結果也驅動了影視公司加大系列電影開發的力度。

2. 第三方運營公司驅動產業鏈的完善

市場中湧現出數家專註於 IP 衍生品運營的第三方公司,其主要作用是消除產業鏈各環節中的信息不對稱。部分實力強大的第三方公司能夠對衍生品進行前置和同步開發,在影視作品劇本階段即介入衍生品方案的策劃,為 IP 擁有者量身定做適當的衍生品運營方案。同時,第三方公司擁有對接下遊品牌企業和銷售渠道的能力,在運營方案形成後能夠及時對接到生產企業,並把控商品的質量、數量和生產周期,最終將產品通過銷售渠道交付至消費者手中。

可以看到,一個優秀的第三方運營公司需要其團隊同時具備影視、廣告、營銷、制造等多行業的經驗和資源,準入壁壘較高。因此,行業龍頭企業在資本市場中具有極高價值。

3. 盜版成本的升高

一方面,政策對於文化產品的正版保護力度正在逐漸加大。另一方面,如今的影視衍生品已不再只是普通消費品,而是升級到諸如精美手辦、貴金屬產品,國際品牌聯名產品等高端商品,大幅提高了盜版制作的成本。

4. 用戶付費意願的提升

從需求端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及主流觀影人群消費習慣的變化提高了用戶為優質商品付費的能力和意願;從供給端看,衍生品運營機構除了通過設計高質量商品吸引用戶付費之外,還開發了基於明星粉絲經濟的實物或虛擬衍生品,間接擴大了付費用戶的基礎。

三、如何判斷影視衍生品相關公司的優劣?

在市場向好的大趨勢下,我想談談創業者應如何介入影視衍生品市場以及投資人如何判斷衍生品行業項目。IP 擁有者基本由影視公司組成,特別是大型影視公司的市場地位為行業建立了較高的準入壁壘;銷售渠道基本集中在阿里、京東等綜合性電商平臺,時光網等垂直電商以及影視公司自建渠道,新進入者難度較大,早期投資機會較少。而衍生品第三方運營市場尚處於一片藍海,市場中已逐漸浮現出具備成為行業龍頭潛質的公司,對於投資人來講值得關註。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衍生品運營公司應當具備如下特質:

1. 兼具影視及供應鏈經驗和資源的團隊

衍生品運營公司的團隊必須熟知影視運作機制、具備判斷影視內容的能力,並在行業內擁有豐富的資源,才可能實現衍生品在影視作品全流程的前置和同步開發。此外,團隊要對品牌企業和產品供應鏈有足夠的資源覆蓋和把控能力,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周期。

2. 擁有成功項目經驗:

在處於發展初期的市場中,擁有成功項目經驗的公司證明了其商業運營能力和資源,建立了與產業鏈上下遊的關系並初步打造了品牌,從而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3. 強大的 IP 獲取能力:

這一點十分容易理解,具備持續獲取頭部 IP 衍生品授權能力的公司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4. 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

除了品牌企業資源,衍生品運營公司最好擁有自己的制造企業資源,能夠把握商品從設計、生產到交付的供應鏈全流程,確保產品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在電影票房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我相信衍生品即將成為影視產業的下一個核心驅動力。希望廣大投資人能夠把握行業趨勢,在市場中找到自己心儀的投資標的!

電影衍生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90

拔萃佬勸田少別再一王兩后

2016-12-01

689使出兩招——統戰兼分化,拉攏自由黨主席張宇人入行會,為自由黨製造內部矛盾,激到田少扎扎跳;一班拔萃仔喺舊生會聚會時,內部討論張宇人和田北俊兩位知名校友,爆響口謂田少以往貴為自由黨大佬,都扶持過張宇人,位於銅鑼灣新地旗下的世貿中心會(World Trade Centre Club),五、六年前就係由田北俊穿針引線,推薦張宇人嘅公司擔任會所飲食顧問,收三球一年㗎,如果唔係張宇人又點喺立法會飲食界別出線呢?

對此田少的回應是:「你繼續去了解吓。」仲俾個伸脷嘅emoji做反應。但班拔萃佬又謂,既然田北俊已退任自由黨主席,咪俾機會「後生」上位,唔好學得以往田少做自由黨主席咁,一王兩后(註:劉健儀及周梁淑怡任副主席)頂住啲位,搞到啲細嘅冇上位機會,畢竟年屆六十七歲嘅張宇人入到行會,可能係佢政治生涯嘅高峰。

大火船釣泥鯭闖禍

新加坡九架裝甲車由台灣返國途中「滯留」香港,引發諸般猜測;包括阿爺唔妥李顯龍手指拗出唔拗入,喺南海糾紛企錯位,撐海牙法庭裁決,非要懲戒不可,由是吩咐特區海關做嘢。是耶?非耶?當事人唔出聲,外人無從得知。但中環資深觀察家睇過隻船嘅航程,發覺佢由高雄開出,先去廈門再嚟香港,路線奇怪。按理隻船載住啲敏感軍事物資,冇理由唔兼程趕返新加坡啫。兜兜轉轉,直情慌死冇人發覺咁嘅款,何也?無他,生意淡薄,為咗維皮,即使係APL嘅大火船亦要學的士釣泥鯭咁,逐處埋站接貨,以致闖禍。照計新加坡大把儲備,專船送啲裝甲車返歸都得啦,何苦坐泥鯭船呢?有啲錢係唔慳得o架,李生!

中環寸嘴一雞三味冇得輸

同我識咗廿幾年嘅滙豐退休banker由溫哥華返咗香港,大家都喺番邦同洋鬼子外匯traders周旋過,一於去家全七福聚一聚,憶起洋鬼子banker好×寸,有錢搬去都仲要受氣,講明we are flooded with money,好似呢排外匯上落咁大,喺銀行佬面前要有台型先得!嗱,我作為精明投資者,揸住本位係美元,去做carry trade,借錢去short Yen,再long高息貨幣,咁就一注本錢做三單生意,氣勢都拋死銀行佬,佢哋都係見生意開眼!好似一雞三味咁,第三味係有雞雜內臟嘅,咁就保證係新鮮雞,唔係好似依家乜乜中學雞、大學雞,又專業小雞!家全七福梗係要搵招呼開「大劉」嘅大家姐「阿文」嚟同我點菜,徇女士要求,叫招牌薑米蛋白炒飯,吖,食落都唔係我平時食開嘅style,唔夠薑喎!不過我心情好唔彈佢鐘,即刻問個「阿文」究竟,啊原來要好似Facebook Like咁,打單時打三粒星——「加薑粒」,仲要話明乾身,好,咁就來多一碟;「阿文」不愧服侍慣大劉,我輕輕噏吓:「吖,對面枱嗰碟馬仔好似幾靚喎?」佢即刻同我去廚房撲碟出嚟!

楊國佳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八十年代往北美洲開山劈石,做一帶一路先頭部隊,自比為星仔變星爺前冇人懂欣賞其無厘頭文化,廿年後終於領略當中奧妙,與粉絲分享在北美洲各路人士交手經歷,絕不老點。

大劉個朵先夠響

以往有賣車仔推銷手頭二手七人車時,透露上手是「大劉」的,立即就賣得出,可見大劉魅力猶在,「梁英偉」名字未必人人識,但講係「大劉」愛美高舊拍檔就令人另眼相看。上月中,梁英偉發展的旺角希爾頓花園酒店開幕,焦點去晒來剪綵的香香公主岑麗香身上,主人家梁英偉伉儷恍似靠邊站;但最近「大劉」當紅,梁英偉以「大劉舊拍檔」身份再曝光接受訪問,才達到宣傳其新酒店公關效果。其實梁英偉在愛美高與大劉共事時都有其「小鱷」本色,八五年二月,有班基金佬以高價接咗大劉手頭愛美高股份,大劉辭去主席一職,由梁英偉接任愛美高主席,靈魂人物一起身,愛美高股價三個月狂插五成,大劉趁機以低價買回愛美高股票,初嘗做金融大鱷滋味,七個月之後重新入主愛美高,梁英偉亦退出董事局,二人其後分道揚鑣,但三十年後,梁英偉仍脫不掉「大劉舊拍檔」呢個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49

別再折騰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hdo.html

    老同學朋友老Z是個樂觀而風趣的人。昨天,他打電話來,自嘲“關燈吃面”!
 
    老Z:我聽一位名家說,如果股市調整來了,抱著優質大藍籌股為好,因為它們質地優、估值低,又有國家隊護盤,跌幅必小。我想想很有道理,於是,上周五,我將一大把跌得慘不忍睹的小盤股集中換成兩只表現優異的大藍籌股。然而,萬沒想到,劉士余最新講話威力超過核爆炸,嚇住了險資!結果,剛換來的這兩只大爛臭今天雙雙跌停板,而換去的那些小盤股卻只只表現不俗!我下手的時機還真精準啊!媽的!“關燈吃面”!

    我:常在股市混,哪個不曾有過“關燈吃面”的經歷啊?是不是?

    老Z:現在你說叫我怎麽弄?

    我:我說啊,你就不妨“將錯就錯”,別再折騰去亂動了。因為優質大盤股即使沒有險資舉牌,也會有其它大資金來供奉的,所以,耐心等待,將功補過!

    老Z:好!我就躺倒裝死,隨便你股市怎麽鬧吧!哈哈!


別再折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