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清華演講:別輕視自己 別迷信他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28/165411.shtml
王興清華演講:別輕視自己 別迷信他人
i黑馬
i黑馬訊 9月27日消息,美團點評CEO王興時隔20年再次走進母校清華大學,並在“對話王興:20年,從心出發”的主題活動現場,向清華學子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創業歷程。
作為1997年入學的七字班學長,王興給清華校友分享了三點建議:第一,別太不把自己當回事;第二,也別太把自己當回事;第三,也別太把別人當回事(但要把客戶當頭等事)。
王興在第一點建議中稱,清華學子別太不把自己當回事。“雖然在你們入學之前,一定是全國各地的佼佼者,但是進入清華後,會遭受一連串的打擊,四年下來,會讓你們覺得你只是一個非常普通而且面臨很多挑戰、挫折和困惑的學生,當你即將離開校園,你不知道迎接你的是不是更加挑戰的社會,更加難以接受的疑惑,所以我想提醒你們:別太不把自己當回事。”
在第二點建議中,王興講到,也別太把自己當回事。雖然你們在清華學了很多東西,但很不幸的是,你們走出校園後,會發現很多所學不能直接應用。所以,你畢業之後,不管加入什麽公司,如果你不是積極擁抱一切變化,而是以為我是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我是優秀畢業生,不願意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那麽很可能你會錯失很多很多的機會。
第三點建議就是也別太把別人當回事。王興提到,時代變化得如此之快,可能你周邊的很多建議不一定是對的,這是我們時代特有的問題,之前所有的事情不必太當回事。可能在發生之前,大家覺得不太可能的事情,之後卻認為是理所當然,這個可能性會發生在工作的方方面面。
別太把別人當回事,王興強調還有一個例外:“唯一需要當回事的事情,就是我們在美團點評長期做的事情,應該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涉及到任何崗位、層級,甚至“你可以打破規則,不必把原來的規則當回事,但只有一條,必須把客戶當回事,要為客戶創造價值,因為只有這才決定一家企業的成敗。”
為此,王興給出了具體的選擇企業的建議,當你們面臨選擇做什麽事情的時候,應該做什麽,我覺得肯定應該做你願意幹的事情,因為你們面前有如此多的機會,所以不要被眼前的一些誘惑所幹擾。“如果進企業我只有一點建議,清華大學的學生應該有誌氣,應該加入一個能做世界冠軍的企業,這個非常重要。”
過去數十年,中國能做到世界冠軍的企業非常少,但如今在互聯網科技行業,美團點評不但是中國最大的服務業互聯網平臺,而且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服務業互聯網平臺。“當然比賽剛剛開始,因為服務業、第三產業的比重越來越大,一個經濟體越發達,第三產業比重越大。”王興談道:“中國服務業的互聯網滲透率整體還非常低,雖然我們現在在前列,但是比賽剛剛開始,我們非常努力的工作,不光確保我們在國內領先,而且確保我們在世界領先,因為我們是要成為一個能做世界冠軍的企業。”
以下為王興演講全文:
大家好,今晚非常高興有機會回到校園,剛剛站在這個舞臺的時候,我覺得特別特別像以前舊的蒙民偉音樂廳里面的舞臺,也是一個小舞臺,我就想起十九年前我在藝術團舞蹈隊的時候上臺演出,剛才坐在下面的時候,我覺得的緊張跟19年前不太一樣。這個緊張是一種更彌漫的、更宏大的。因為我覺得20年過去了,你們依然如此的年輕,而我們已經花了20年的時間在清華讀書,在外面進行創業,所以我非常羨慕你們擁有的青春年華。
今天,我相信很多同學是面臨著即將畢業,或者可能是幾個月不到一年後,或者一年兩年後畢業,但是最終你們都要離開清華,離開校園,到社會上去。就像我們16年前做的那樣。所以我在想有什麽建議,我可以給到大家。雖然大家可以不太把建議當回事,因為建議基本上是基於過去有限經驗的總經,但是既然作為一個過來的學長,在外面摸爬滾打有過很多挫折,依然不斷嘗試的一個學長,當你們面臨畢業,面臨走出校園的時候,我想跟大家分享三點建議。
第一,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是,你們別太不把自己當回事。這一點我覺得對清華的同學是尤其尤其重要的,可能大家之前會面臨很多忐忑,但是別忘了,在你們入學之前,我相信在你們的小學中學,尤其是高中的時候你們一定是全國各地的佼佼者,是學霸,是各方面優秀的人。正因為你們是學霸,你們是如此的優秀,所以你們才有機會進到清華這個校園來,這個全國毫無疑問最好的大學,而且即將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那是因為你們過去的優秀。但是我相信你們絕大多數人跟我當年一樣,在進入清華之後遭受很多沖擊,或者是一連串的打擊,所以三年、四年甚至更多年下來,你們在一定程度上在清華受到的磨煉會在鍛煉你們的同時,也消磨了你們一些誌氣,會讓你們覺得你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而且在各方面面臨很多挑戰,很多挫折,面臨很多困惑的學生。當你即將離開校園的時候,你不知道當你走出校園的時候,迎接你的是不是更加挑戰的社會,是不是更加難以接受的一些疑惑。我相信有這個想法很正常。所以我想提醒你們:別太不把自己當回事。
在幾年以前,你們是最優秀的學生,在清華經過幾年的培養,當然也是經歷打擊之後,你們應該相信,雖然你們的自信經歷了打擊,但你們在經歷過這些之後,你們的抗擊打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更加增強,當你們走出校園的時候,你們會看到自己有很強很強的競爭力,這點我是非常有感觸的。
回想03年的時候,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當時也很疑惑,不知道自己能幹一些什麽事情。包括後來因為看到社交網絡的機會,非常沖動的回國創業,和王慧文他們一起創業的時候,其實我們真的什麽都不會,雖然我們是電子工程系畢業的,之前學過計算機編程,但是我們並沒有系統性的開發過網站,所以我們就現買書現學。所以04年我們創業的時候就是現學,之前什麽也不會,技術不會,管理更加不會,按照我一個長輩的說法,你們不但沒有管過人,還沒有被人管過,校園營銷也不會做,但是我們就一步步的摸爬滾打,有什麽不會我們就去學。包括2010年我們做美團之後,因為是一個O2O的事情,線上線下結合,不光是要編程序光是要做網站,而且要到線上跟全國各地眾多的商戶去談,這個事情我們也沒有做過。在那之前我做過最大的推廣是校園推廣,最早在清華,98年創業大賽的時候,滿學校貼海報,你們如果辦活動會知道滿校貼海報,這也是我們校園推廣的起點。後面到了05年、06年做校內網,我們在全國各地校園貼海報,這是當時最早的O2O,所以到10年我們向全國100個、200個城市擴張的時候,雖然我們之前不會,但我們就學。
我記得印象非常深刻,在10年、11年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們開會開得非常晚,大家討論了很多內容,最後需要整理一個會議紀要。我問助理你會用visio工具嗎,他說不會,但是我可以學。“不會,但是我可以學”,這句話有無窮的力量,可以把各種你沒有遇到的問題,不會解決的問題,通過學習來解決。我相信學習正是清華所有同學最大的優點。所以,不要太不把自己當回事。這是我第一個給大家的重要建議。
但第二個建議跟第一個建議貌似有點相反,就是也別太把自己當回事。雖然你們之前學的很好,在清華學了很多東西,但很不幸的是,你們走出校園之後,發現你們很多所學並不能直接應用。不管你是學什麽東西,學電子工程,學計算機,如果你學經管的,你更會發現,你走出校園,並不會因為讀了經管你就可以做管理,肯定不是這麽一回事。你會發現你很多具體的所學內容,要麽是已經過時,要麽是即將過時,或者有些課程因為設置不合理,根本跟現實是不結合的。所以雖然在座的各位是清華大學,是全國最頂尖的學校,是世界最一流的學校畢業的,但你依然也有很多不會的。但更糟糕的是,大家不要認為你在學校做得好,在外面做得不好,這是社會對你的不公平,無論你遇到什麽樣的遭遇,最糟糕的是抱怨環境。
我相信大家在學校就會發現,清華是一個很好的學校,但清華依然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大家把精力花在抱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而不去改進它,或者說暫時沒有改進就去忽略它,而把精力花在你能夠改進的地方的話,那麽你在清華的四年就可能沒有最好的利用。同樣的,你畢業之後,不管加入什麽公司,如果你不是很積極的擁抱一切變化,而是以為,我是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我是清華的學生,我是優秀畢業生,不願意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那麽很可能你會錯失很多很多的機會。最近幾年可能有改善,早幾年的話,其實對於清華的學生有很多批評,很典型的是華為這個非常令人尊敬的中國科技的全球領先企業,他們認為在清華招的學生雖然應該素質是好的,但是不太符合華為的吃苦耐勞的企業文化,所以最後實際在華為里面,清華的學生不見得能夠取得最大的成功。
所以不管你之前是什麽學校,當你畢業之後,當你走向社會,進入企業之後,你要忘掉之前的一切,過去所有的成績都跟將來沒有關系,企業不是為你的過去買單,因為顧客不會為你的過去買單,顧客最後只會為你提供什麽服務,你提供什麽產品,他們的產品,他們的性能,他們的體驗來買單,因為企業以客戶為中心,所以企業也關心這個事情,所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忘掉過去的一切,去擁抱新的東西,去學習新的東西,而且一切是以客戶為中心出發。所以這個可能是我們清華的學弟學妹們尤其要面對的事情,不光智商要高,情商也要高,情商高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能夠吃苦耐勞,能夠從底層做起,不然有可能像之前在華為的清華同學不見得能夠發揮的最好,在其他很多競爭很激烈的,需要以客戶為中心的,很需要長期艱苦奮鬥的地方,可能清華的學生也不見得能夠發揮的最好,那將會非常遺憾。所以這是我的第二點建議,也別把太把自己當回事。
第三點建議可能更加有爭議一點,也別太把別人當回事。因為這個時代是變化得如此之快,所以可能你周邊的很多建議,不管是過去的專家,還是你後來面臨的環境的同事、老同事,甚至是上級,他們的意見,他們的經驗不一定是對的,這個是我們時代特有的問題。早200年前,工業革命之前,可能人們生活是沒有什麽變化的,變化很慢。但是後面完全就是幾何的增長,尤其是最近幾年時間變化是如此之快,一方面是科技的變化,以摩爾定律為底層的持續五十幾年的變化,另一方面是跨國企業、整個全球化的進展,會使得不管在技術方面,在文化方面大家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去年特朗普能夠上臺大家很明白了,可能在發生之前,大家都覺得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之後卻認為這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這個事情會發生在工作的方方面面。
所以一個最極端的事情的講法是,學習分幾種,一種叫往前學,向長輩學習,一種是平行學,你要跟同輩人學習,但有可能我們即將進入一個社會,你要向下學,向跟年輕人的學習,因為你過去的很多經驗會迅速過期。所以這就是我一開始說,你們比我年輕十幾二十歲,你們前面有非常非常光明的未來,有很多東西我們跟你們一起學習,所以這是我的第三點,別太把別人當回事。
但是有一個例外,唯一需要當回事的事情,就是我們在美團點評長期做的事情,你應該以客戶為中心,你可以把其他所有的規則都不當一回事,但是只有一條你必須堅守,不管你幹什麽事情,在什麽層級的崗位,要以客戶為中心,最後只有客戶你不能不當回事,你要從各個角度,不管你做什麽崗位,不管在什麽層級,你應該所想的事情不管是遵守規則,還是突破規則都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這個不管是產品經理的崗位上,還是工程師的崗位上,還是客服經理的崗位上,還是區域拓展經理上了,你可以打破規則,不必太把原來的規則當回事,但只有一條,你必須把客戶當回事,因為只有這個是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成敗。而一個正確運營的企業會把以客戶為中心作為評定所有人的一個標準,所以你可以別太把別人當回事,但是必須必須把你的客戶當回事。
所以在說完了這三點之後,當你們面臨選擇做什麽事情的時候,應該做什麽,我覺得肯定應該做你願意幹的事情,因為你們面前有如此多的機會,所以不要被眼前的一些誘惑所幹擾。我這麽說是特別有所指的,因為我們之前內部討論,我們覺得說,跨國企業真的耽誤了中國二十年前非常優秀的一代年輕人。
在我們二十年同學前畢業的時候,他們選擇去跨國企業,IBM,微軟,思科,還有寶潔,當時是非常光鮮亮麗的企業,他們當時招了二十年前最優秀的一批畢業生。但二十年後我們發現其實能從中脫穎而出的真正最頂級的人才,是少之又少,因為在那些企業你並不會得到真正往上走機會,你可能得到初級的很好的鍛煉,但是因為你最後不會上到最高層級,包括現在微軟在中國的頭還是老外,所以你沒有機會看到企業全面運營的經驗,所以你也不可能鍛煉出全面運營的能力。所以二十年、十年前可能加入騰訊、加入華為、加入阿里巴巴的人,素質不見得比當年加入寶潔、微軟的人強,但是二十年後跑下來,發現真正大家達到的高度是不一樣的。
今年依然面臨這樣的問題,可能現在跨國企業相對不那麽熱了,但大家依然面對那麽多機會,國企,私營企業,跨國企業,或者公務員,大家應該如何選擇?我覺得除非你們有報效國家去做公務員,否則進企業的話我只有一點建議,清華大學的學生應該有誌氣,你們應該加入一個能做世界冠軍的企業,這個非常重要。如果純粹從商業上來講,不一定要做世界冠軍,可能有的地方做一個省冠軍,如果是個資源型的企業,它就非常非常掙錢,甚至可以成為全國500強,甚至有可能成為世界500強。有些事情你只要成為全國冠軍就夠了,你不要成為世界冠軍,你想壟斷中國這個市場,不管是靠技術手段還是其他方式,只要是成為中國的全國冠軍,就已經能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
但今天我們是在清華,是在全國最好的大學,而且是有誌於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所以我覺得清華的學弟學妹,清華的畢業生應該有更高的誌氣,要去加入一個能做世界冠軍的企業。這一點其實在中國過去相對少做到。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銀行,像工行可能是宇宙第一大行,但那個不是一個完全市場經濟的企業,可能不能完全拿來比。真正能夠開放的企業,比如華為,我是非常尊敬它的,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他們確實在那個領域從中國走出來,做到世界冠軍,而且是毋庸置疑的,不管他們做到這個中間有多麽辛苦,能夠從中國出來做到世界冠軍,我對他們非常尊敬。還有其他的很多企業,雖然有些領域做不到,但互聯網可能算是中國相對有競爭力的科技行業。
大家知道在半導體,在核高基方面,中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追趕,但互聯網行業是相對好的。如果以市值判斷一個公司做的價值的話,那麽阿里、騰訊都進了世界的前十,還有其他很多的企業也是相當不錯。但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你就會看到,在中國騰訊和阿里都還沒有做到世界冠軍。騰訊做的非常好,微信無人不用,但是只是所有華人用而已,每個月的活躍用戶接近10億,這看起來是個很大的數字,但是很不幸的是facebook、whatsapp等加起來大概20億,他們不光能做中國人的生意,他們做全世界的生意,或者從市值上看騰訊依然小於facebook。阿里做的非常好,淘寶大家非常喜歡,但是你看市值的話,阿里還是略微低於美國同類電商企業亞馬遜,現在阿里在繼續往外走,但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主要還是做中國的生意。而亞馬遜雖然沒有瘋狂擴張,但卻把主要的電商市場站住了,包括雲計算也一樣,走在最前面。
同樣的例子,中國互聯網非常發達,但是騰訊的市值小於facebook的市值,阿里的市值小於亞馬遜的市值,我們看到滴滴非常火,但是它的市值也小於優步的市值,很多方面是直接學優步的做法。我們看到在旅遊方面也是,全球最大的旅遊企業Priceline一千億美元市值,中國的旅遊企業攜程是兩百億到三百億美元。那麽這是中國過去互聯網的發展,總體很好,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但是成為世界冠軍的很少,可能有些還在這個路上。在這個路上的還有另一個公司,就是我們的美團點評。
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在一個很重要的領域,因為中國有如此好的環境,我們在這個領域已經走到了在世界前列,美國沒有我們單一對標的企業,不像騰訊可以對標facebook,阿里可以對標亞馬遜,美國沒有哪一個現成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單一對標美團點評,因為我們是綜合的幫大家提供吃喝玩樂的互聯網服務企業,可能美國要對標我們的話需要結合好幾家企業,對標大眾點評的第三方評價平臺Yelp,加上OpenTable,一個餐廳的訂餐,加上GrubHub,餐飲的外賣,加上Fandango,賣電影票的,加上tripadvisor,旅遊的第三方評價,加上booking.com,酒店的評價,可能還要加上Craiglist非吃喝玩樂的長尾品類等,所以美國沒有單一企業在業務上或者規模上對標我們。僅以我們最大的單一業務外賣為例,我們每天到1500萬單,這幾乎比美國同類企業大10倍,這個當然不是因為我們英明神武,而是因為我們在中國這麽大的市場。
移動互聯網出來之後,整個互聯網越往後發展,越跟國情結合。如果你拿各國的前一萬個互聯網用戶相比,沒有多大的區別,最早都是科研機構,大學來用,但越往後的話,越往下滲透,跟國情結合越緊密,誕生的各個產業以及發展的節奏就跟國情相關。那麽我們很幸運的生活在中國,有世界上最大人口,不光最大人口,還有最大的城鎮人口的地方,人口密度非常高,還有其他很多的要素,造就我們能夠在這個領域,在服務的互聯網化方面走在全世界前列。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美團點評不但是中國最大的服務業互聯網平臺,而且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服務業互聯網平臺。
當然這個比賽剛剛開始,因為服務業,第三產業的比重是越來越大,任何一個經濟體越發達,第三產業比重越大,整個服務業的互聯網滲透率還非常低,雖然我們現在在前列,但是這個比賽剛剛開始,我們非常的努力工作,不光確保我們在國內是領先的,而且確保我們在世界上是領先的,因為我們是要成為一個能做世界冠軍的企業,將來我們不但把國內的事情做好,還要把國內的經驗能夠輸出到別的國家去。有可能是往歐美日韓這些GDP更高的國家輸出,也有可能往“一帶一路”GDP更低的國家輸出,但是在這些領域,我們的發展經驗可能比美國的發展經驗,離他們更近,更有借鑒意義。
所以美團點評是一個很有機會成為世界冠軍的企業,在我們所屬的領域里。所以我給自己的公司打了一堆廣告,但是我希望大家不管是否選擇加入我們,你們作為清華學生應該有足夠的誌氣,應該去加入一個能成為世界冠軍的企業,這樣你們才不會辜負你們幾十年的學習,辜負在清華這個最好的大學四年或者六年或者更長時間的教育,而且不辜負這個時代。
說到這里,我想起20年前,1997年8月29日還是30號,我們入學第一天的開學儀式上,清華的領導做開學演講,其中有一段我記得非常清楚,因為那個清華領導也是一個清華校友,他回想他們當年入學的時候,就像今天我回想我們20年前入學的時候,有這麽幾句話:眼前是一望無際的田野,背後是一排排的廠房,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永遠戰鬥著奔向前方。現在時代不一樣,我們眼前沒有田野,我們生活也不需要廠房,因為第三產業已經比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更加重要,但是我們生活依然要如此,要既往不戀,縱情向前。多謝。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美團點評
王興
演講
贊(...)
分享到:
指誤殺與危駕致他人死亡 刑罰相同 原審錯 釀6死司機免加監
1 :
GS(14)@2011-01-13 23:01:13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d-923889?category=m
落馬洲6死車禍的肇事貨車司機承認6項誤殺罪,被判囚6年及吊銷牌照。上訴庭昨駁回律政司加刑申請,批評原審法官錯誤表示以本案案情,誤殺與危駕致他人死亡罪的刑罰一樣,令被告改變初衷認罪,只被判監6年,上訴庭認為罪成應判監9年,但因律政司無澄清錯誤,加刑申請屬原則犯錯,但頒令被告停牌8年;律政司回應已就事件發內部指引。
應囚9年 律政司無澄清
律政司發言人表示,將就事件採取積極措施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並已發內部指引提醒主控官作為秉行公義者,有責任確保法官在判刑時,知悉所有原則和情況。
律政司早前不滿6年的刑期不足以反映案件嚴重性,申請覆核刑期。上訴庭昨在判詞指,被告羅少權(41歲)面對6項誤殺罪及6項危險駕駛致他人死亡交替控罪,最初羅願意承認後者,但不被控方接納,堅持以誤殺罪起訴他。
原審法官開審當日於庭上表示,「無論承認前者或後者,判刑均一樣……兩罪的案情並無不同,如被告否認誤殺罪後,被裁定罪成,將失去刑期扣減」,案件押後40分鐘,被告承認6項誤殺罪。
上訴庭認為原審法官的說法出錯,雖然部分危駕致他人死亡案件的司機的行為罔顧人命,足以構成誤殺罪,但兩者罪責明顯不同,危駕致他人死亡與誤殺罪的最高刑罰分別是10年及終身監禁。
指屬酒徒 停牌延至8年
主控官當時默許原審法官說法,並無即時澄清錯誤感到遺憾,律政司卻申請加刑,上訴庭認為屬原則上錯誤,故拒絕其申請。
羅被判6年刑期,上訴庭認為過輕,以本案案情,被告明知需要駕駛,仍選擇不睡眠及通宵喝酒,甚至駕駛潛在危險較高的重型貨櫃車,案發後警方發現他說話含糊不清,駕駛行為顯然罔顧人命,難以明白他何以以為能避過誤殺罪成,即使承認誤殺罪,應判監9年。
原審法官錯誤認為被告重犯機會微,而僅吊銷其牌照,上訴庭反指被告是酒徒,有需要頒下較長的停牌令,故頒令停牌8年。
事發於08年農曆年廿八,被告酒醉下駕駛,最終打瞌睡失控,撞向載有5名紮鐵工人的的士,造成車上6人死亡。
上訴法庭副庭長:司徒敬、上訴庭法官:楊振權、袁家寧;案件編號:CAAR 9/09。
90後持他人身份證開戶口再呃人 中銀變詐騙案幫兇
1 :
GS(14)@2012-06-23 13:10:20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news/20120622/104612
【本報訊】一對年輕情侶涉嫌窺中中銀紀念鈔的炒風熱潮,巧設「局中局」騙案,先透過網上討論區訛稱有好工推介,收集求職者的身份證後,男被告持身份證到中銀開戶取得支票簿,然後向三名擁有紀念鈔者聲稱可高價收購,以空頭支票交收共騙去38張100元紀念鈔,涉款約16,300元。
涉案男女被告黃銚汶(22歲)及周固君(19歲),昨在觀塘裁判法院共被控6項以欺騙手段獲得財產罪。控罪指兩人本年3月在旺角家樂商場一間咖啡室,騙去4名求職者的身份證。
男被告另被控於3月6日及3月11日分別在黃大仙毓華街及觀塘輔仁街的中國銀行(香港),使用他人身份證騙得開支票戶口及取得支票簿。
懷孕女被告准保釋
另三項控罪則指男被告於3月6日在港鐵紅磡站,以1.36萬元支票向一名李姓事主收購4張面額100元的紀念鈔,騙去4張價值9,700元紀念鈔。以及同日在觀塘港鐵站,以9,500元支票收購一名蔡姓事主4張價值600元的面額100元紀念鈔。
男被告又於3月22日在銅鑼灣地鐵站向一名鄧姓事主,以12萬元支票高價收購一張30連張價值3,000元的紀念鈔。三宗交易被告都是使用空頭支票。
控方庭上指,懷疑兩名被告另涉5宗同類型案件。男被告不准保釋,還柙警方看管,本月25日再提訊,身懷六甲的女被告,預產期於下月7日,她准保釋候訊,期間不得離開香港。
聆聽市場非聆聽他人 黃國英
1 :
GS(14)@2013-03-12 23:29:17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5177
報章、雜誌的財經頭條,當其異常情緒化時,十居其九都會失誤。《商業周刊》於一九七九年,在美股現代最大牛市前夕,出版的一期封面「股票之死」,至今仍然被笑到面黃,常被引用作為相反理論的明證。本地薑當然也不能免俗,時有石破天驚的評論。最大問題,還是個多月內,隨時轉口風多次,照跟很容易被玩死。
意大利大選後,傳媒的報道普遍較為負面,但實際上歐美股市未有很大震盪。
報章頭條多情緒化
例如近日意大利選舉之後,金融市場的確曾大瀉一天,但卻全非報章形容般恐慌。自己也曾在報章寫道:「意大利選舉之後,德國DAX指數跌幅未夠3%、英國FTSE 100指數大概跌了2%,在一個超勁升勢之後,出現這樣的跌幅,就叫做墮入深淵?」若然盲目大舉造淡,當場已橫遭滅頂。絕無責怪之意,完全明白頭條編採,是以最能引起讀者情緒,感同身受為先。但要對實際操作有幫助,這樣是萬萬不可,惟有另闢蹊徑。
「聆聽市場的聲音,而非他人」(Listen to the market, not the people),向來是自己的操作格言之一。很多朋友會順理成章,歸納為「睇圖炒」,其實並不盡然。圖表固然是一項相對客觀的資訊源,而要判斷較長時期的市場去向,線索實際上亦垂手可得,不如想像中隱秘。
橡樹資本的馬克斯(Howard Marks),就曾寫過一份「窮人版的市場評估指南」,列出大家可以親自觀察,不必假手於人的蛛絲馬迹。下列多項,如果前者正確,取態宜審慎;後者正確,則反應嘗試進取:
(Ⅰ)市場認為經濟生氣勃勃?還是停滯不前?
(Ⅱ)市場對後市展望:正面?負面?
是否倒轉了?為何看來一片好景,反而要小心?樣衰衰卻應進取?試想屢創新高的美股,自去年年中以來,甚麼財政懸崖、兩黨激鬥、政府侷減開支,日講夜講,三歲小兒也能琅琅上口,可是市場卻是罵不倒的,當地大市在憂慮中拾級而上。
一面倒看好要小心
(Ⅲ)投資者:樂觀自信、戰意濃?悲觀、受壓、無心戀戰?
(Ⅳ)持貨人取態:唔怕揸?急走?
(Ⅴ)賣方人數:寡?眾?
(Ⅵ)多數人近期績效:勁?差?
(Ⅶ)資產價格水平:高?低?
上列數點,多半是不證自明。例如早前文章中提到的隱世「孖展俠」,見報前後,果然被保守者「不幸言中」,個多月後港股便告見頂,輾轉回落千五點。當然不是保守者有何神奇預測力,只是一如上列,多數人摩拳擦掌,蜂擁買入,搶高價格,雖非即時反轉,但也會逐步接近,在所難免。
(Ⅷ)預期報酬率:低?高?
(Ⅸ)市場:人多勢眾?無人問津?
美國股、債,自去年起至今的相對表現,是上述兩點的一個好例子。投資者經過前年的波動,急於購買安全感,一鼓作氣湧入債市,長債息率(也就是其預期報酬率)跌至極低水平,甚至被股息率超越。結果美國長債由去年初,截至上月底,只有0.58%的總回報;同期的標普五百指數,總回報則有23.65%,相去極遠。
《X-Men》異能成真腦電波控制他人
1 :
GS(14)@2014-11-09 14:00:32
電影《變種特攻》(X-Men)中的X教授身懷異能,可利用腦電波控制其他人。不用羨慕了,因為在不久的將來,普通人也可擁有這種超能力。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員早前完成一項實驗,要求兩名參加者合力玩一款射擊遊戲。先是其中一名志願者看着電腦屏幕,負責發出發射指令;研究員記錄了他的腦部發出的細微電子訊息,在650毫秒之內利用電磁及互聯網,以頭顱磁刺激療法將訊息傳到置身800米外一幢大廈、蒙着眼的拍檔。
頭顱磁刺激療法產生電磁脈衝,刺激拍檔的腦神經元,指揮他的右手活動,按電腦鍵盤發射攻擊,命中率達83%。結果證明,普通人都可以用腦電波控制別人。研究主管拉奧認為,實驗開拓了大腦研究的新領域,有助研發幫助中風或腦損傷病人的新方法,又相信民眾將來可用腦電波來傳遞複雜的想法。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109/18928838
容留他人吸毒 網民質疑判得輕祖名判刑6個月 情人節放監
1 :
GS(14)@2015-01-11 21:04:13
【押上法庭】■房祖名在北京涉毒被拘留近5個月,昨日上庭接受宣判。北京東城法院微博圖片
【祖名毒禍之終有結果】【北京直擊】成龍的32歲兒子房祖名去年8月在北京涉毒被捕,案件昨日在北京東城區人民法院第二院審理,被拘留近5個月的祖名首度現身,被控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的他上庭認罪,並供出英皇女藝人洛詩吸毒。最終祖名被判有期徒刑6個月,及罰款2,000元人民幣。換言之祖名下月14日凌晨即可獲釋,趕及與家人過年及慶祝情人節,但不少網民卻質疑判刑太輕。
原名陳祖明的房祖名,去年與柯震東在北京涉毒被捕,祖名被控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名,案件昨在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審判,被拘留在東城看守所近5個月的祖名,昨日上午7時便乘囚車抵達法院,至上午9時30分案件開審,有內地電視台全程直播,但成龍和林鳳嬌均未有現身。
認罪:我知道錯了
法院對祖名一案採用適用簡易程式審理,開庭時祖名由兩名公安押上庭應訊,雙手毋須扣上手銬,見祖名雖然神情呆滯,但庭上表現輕鬆。法庭上,公訴人宣讀起訴書,指控房祖名於12年下半年某日、14年7月10日、8月13日、14日,在其居所內容留柯某(柯震東)、李某等人吸食毒品大麻,應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追究刑事責任。庭上播放祖名、柯震東等人在足浴店被拘的現場片段,影片顯示去年8月14日,北京市公安局禁毒總隊接獲舉報指,祖名助手孫某有吸毒之嫌。警方於當晚11時許,在一足療店內將孫某拘捕,並將其與同行的房祖名、柯震東、李某等人帶到派出所進行盤問。
【木無表情】■兩名公安左右夾着房祖名上庭,他木無表情。
【展示大麻】■公安在庭上向房祖名展示在他家搜到的逾100克大麻。
房祖名昨於法庭上認罪,並承認四度容留他人吸毒,更供稱容留柯震東吸毒3次,還主動向警方交代,家中睡房保險箱藏有117.72克大麻。房祖名表示:「我犯了錯,我知道錯了,我應該遵守法律。」祖名於庭上表示,12年中旬、14年7月及8月13日三度容留柯震東在其北京Naga上院寓所吸毒,地點分別都在家裏房間和洗手間,他同時供稱還有一次是容留女星李曉楠(即英皇女星洛詩)吸毒,時間是14年8月14日,地點也是家裏的洗手間。據內地傳媒報道,祖名庭上態度很好,當審判員問他:「如果認罪你將承擔法律後果,你考慮清楚了麼?」祖名回答說:「是的,我考慮清楚了。」祖名庭上認罪,他面帶笑容說:「我犯了法,應該受到懲罰。回到社會後,我絕對不會再犯,因為我讓家裏和朋友又多了一次失望。但是,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未必就代表得到了寬恕和原諒。我希望在今後用我的行動來獲得諒解,傳遞正能量。」
【播搜證片】■庭上播放房祖名(右)去年8月被捕後,押返家中搜證片段。
【被捕當日】■法庭播出柯震東當日到足浴店的狀況。
至10時52分,審判員宣判祖名構成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成,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罰款二千元人民幣,換言之下月14日凌晨12時,祖名便可獲釋,趕及與家人過年及與情人過情人節。祖名退庭時神情輕鬆的向審判員、公訴人鞠躬致敬。祖名辯護律師對庭審結果表示滿意,但是否會上訴還要徵求房祖名的意見。他又稱,之前曾會見房祖名10次,每次房祖名都表示要重新做人。據悉判決後過了10天上訴期後,直系親屬可以申請探望,因此成龍和林鳳嬌最快可以在本月20日就申請探望祖名,但不知兩人會否前往探望。
自首爆料從輕發落
對於祖名獲輕判6個月,不少網民質疑判刑實在太輕,惟法庭認為房祖名的行為已構成容留他人吸毒罪,但他自動投案,在到案後能如實供述公安機關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實,屬於自首,因此從輕予以處罰。至於有人質疑為何公安沒有控告祖名藏毒罪,北京刑事律師劉曉原昨指出,根據司法解釋100多克的大麻數量不算多,所以也未達「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控訴標準。採訪、攝影:曾小嘉
■房祖名代表律師(左)和經理人昨早8時多到達法院。記者曾小嘉北京傳真
■警車把房祖名由看守所送到法院出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110/18997405
陝西務農宣傳相片被揭造假官媒盜用他人舊照為習近平造神
1 :
GS(14)@2017-03-24 17:07:44■官媒涉冒用陝北知青勞動照造假。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習核心」後,喉舌媒體紛紛為習「造神」。《人民日報》竟用他人的歷史照片,當成習近平當年在陝西插隊照片大加宣傳,近日被知情者踢爆,指該圖片已在15年前出版的一本延安知青回憶錄出現,相中人是一位叫龐沄的北京知青,不知何故變了習近平。知情者慨嘆:「人還沒死絕呢,公然造假。」事件引網民熱議。
【《人民日報》造假】■月初刊出的圖片說明稱,這是習近平在梁家河勞動照。
本月初全國兩會召開前的3月2日,《人民日報》隆重推出短片「人民代表習近平」,首次使用一張宣稱是習近平40多年前在陝西延安梁家河插隊時,在田頭赤膊操作抽水泵的黑白資料照片,並指出:「這是習近平在梁家河參加勞動的照片,他正在操作柴油機抽水。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由於該照片以前從未被公開,不少讀者頗覺新奇。而照片的鄉土和勞動氣息,亦增加人們對習近平的好印象。
【原相曝光】■於15年前官方出版社出的回憶錄,清楚寫着相中人叫龐沄。
勞動氣息增對習好感
但有內地知情者近日在微信踢爆,指《人民日報》公然造假,相中人並非習近平,而是另一位與習同期在延安插隊的北京青年龐沄。知情者同時貼出一組照片,是內地2002年出版、由龐沄參與編著的回憶錄《守望記憶/中國知青民間備忘文本》所刊,書中該照片旁邊白紙黑字印着「龐沄在用柴油機泵水澆地龐沄供圖」。照片中的龐沄,樣子頗似習近平當年,沒想到15年後,龐沄真的「被變成」習近平!這名知情者在微信稱:「人還沒死絕呢,公然造假。這個龐沄是我校(北京101中學)老初一的同學呀!」《蘋果》記者昨網上搜索這本書,發現是工人出版社2002年出版,當時習近平剛從福建調浙江任書記,知名度不高。本報搜索還得悉,該書著者王子冀、龐沄,都是當年在延安插隊的知青。龐沄1952年生於北京,清華附中初68屆畢業。1969年赴延安延川縣關莊公社插隊(習近平在延川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1978年考上北京科技大學。他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任副教授。除編寫科技著作,還曾主編《守望記憶》等書,也是20集電視連續劇《回首黃土地》的策劃及責任編輯。
網民嘆當事人不敢正名
資料顯示,《守望記憶》以圖文並茂形式,記錄90多名北京知青40多年前,在陝北高原貧窮、蒙昧、嚴酷的生態中勞動和生活歷史。龐沄「變成」習近平引起熱議,人們感慨官媒「無恥」,也慨嘆當事人不敢出來闢謠正名,「看來,被當成當今聖上,也是一大幸事啊」!微信/《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4/19968095
巨瘤吞噬半邊臉美男盼經歷啟發他人
1 :
GS(14)@2017-07-09 12:16:00美國密歇根州一名男子患上極罕見癌症,臉部被腫瘤「吞噬」,移除腫瘤後留下恐怖的傷口,用自身骨骼重建臉部又出現排斥,在他痛苦絕望之際,終於遇到一名醫生順利為他重建臉部,令他重拾希望。38歲的麥格拉思(Tim McGrath)最初感到下巴劇痛,求醫後在2014年2月確診患上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核磁共振顯示麥格拉思長了個雞蛋般大的腫瘤,他拒絕接受手術,用了18個月接受非手術性的替代治療方案。不幸地,包括化療在內的治療都對滑膜肉瘤無效,腫瘤繼續生長,麥格拉思的臉部被巨大的腫瘤拉扯至變形,黑壓壓的腫瘤甚至破口而出。麥格拉思憶述:「到2015年5月底腫瘤大了一倍,我要接受氣管切開術來保持呼吸,插上導管餵食,因為腫瘤已侵佔了我口內的空間了。」高劑量的放射治療終令腫瘤縮小,2015年10月醫生為麥格拉思移除餘下腫瘤及重建臉部,30小時的手術過去,麥格拉思大吃一驚。「手術前他們告知我最壞情況,我會失去左眼左耳,但我不相信這是必要的。當我醒來時我完全震驚,除了移除部份臉及骨骼結構,他們也移除了背部大部份肌肉、拿了條肋骨、部份肩胛骨及肩膀,用來重建我的骨骼結構及四周,但我身體出現排斥。」禍不單行,手術後麥格拉思出現多次感染。「實在有太多次我想放棄,我找不到力量堅持下去」。終於在2016年4月,麥格拉思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在朋友介紹下轉而向頂尖醫生Kongkrit Chaiyasate求醫,醫生利用他的左腿、左臂的皮膚和肌肉為他重建臉部。麥格拉思共做了20次手術,當中由Kongkrit Chaiyasate操刀的5次都沒出現過排斥。麥格拉思的手術仍完成,明年將會繼續進行。「我目前不能喝液體、用口進食或說某些字,但我生活質素大大改善。」麥格拉思說:「我經歷了可怕的事情,但如果我的經歷可啟發其他人懷著感恩而過活,這一切都值得了……如今我已找到信心去分享我的故事。若我的故事可令別人獲得快樂人生,那麼我就明白為何我被選中要走這條路。」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9/20083924
王衛:唔覺順豐快 只是他人慢
1 :
GS(14)@2017-11-19 12:56:10【明報專訊】連馬雲都唔怕得罪嘅順豐創辦人王衛(圖),不嬲都好低調,聽聞約佢做訪問仲難過登天。最近小琴留意到,王衛竟然少有地出現喺鏡頭前,佢近日接受內地央視節目《經濟半小時》專訪,不過最估唔到嘅係,佢一係唔接受訪問,一接受訪問就語出驚人。
指同行已經唔係快遞公司
喺節目入面,王衛竟然話,可能大家認為順豐快,只不過係因為其他人慢,而佢自己就唔覺得順豐快喎,你可以話佢囂張,不過小琴就覺得佢係有雄心先啱。佢仲話,佢會不斷追求更科學嘅方式嚟實現佢想像中嘅「快」,「由我認知嘅『快』,到追求嘅『快』,再到今日做到嘅『快』仲有差距」,佢仲提到,佢地嘅同行已經唔係快遞公司,相信大數據同AI會係佢嘅着眼點,傳奇老闆果然有佢獨特嘅一套。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95&issue=2017111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