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片《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喺奧斯卡頒獎禮有14個提名,電影喺美國亦頗受歡迎,當地傳媒大讚導演戴米恩查素(Damien Chazelle)拍出洛杉磯超靚嘅一面,佢哋取景嘅地方現已變成fans熱點。我哋精心安排咗「LA LA LAND自駕一日遊」行程,有晒時間表同詳細地址,等大家遊洛杉磯時可以去晒戲中最靚嘅場景。記者:黃芷蔚
地圖已經準備好畀大家
09:00洛杉磯市中心取車要體驗Mia(Emma Stone)同Sebastian(Ryan Gosling)洛杉磯追夢生活,一定要租埋佢地揸嘅車!Ryan嘅古董車型就型,但唔方便愛嚟自駕遊,反而Emma揸嘅日產車Toyota Prius實用得多,當地好多人都係揸呢個系列嘅車,上租車網一搵就搵到。09:30 開場歌舞公路地址:Interstate110, Los Angeles, CA90061男女主角相遇嘅地方,現實正如開場歌舞戲一樣,呢一帶嘅公路真係經常塞車,戲組租借咗兩條公路Freeway110同105兩日嚟拍攝。呢場戲用咗一鏡到底手法,拍攝時又正值炎熱夏天,成為最難拍嘅一場戲。聽住Another Day of Sun嚟塞車,心情應該會好啲啩?
雖然Angels Flight已經係2013年關閉,不過大家都可以喺個車站度影返張selfie。
11:00 Angels Flight(男女主角KISS位)地址:351 S Hill St, Los Angeles, CA90013佢哋拍拖時曾經喺火車上錫錫,嗰度就係曾經堪稱「世界上最短鐵路」嘅Angels Flight,鐵路只有99米長,建於1901年。點解話係曾經?因為由於安全理由,Angels Flight早於2013年關閉,劇組好辛苦先申請到重開拍攝,不過時至今日好多遊客仍然會去車站留影。
去餐廳SmokeHouse食飯前,記得訂位先!
12:00 The SmokeHouse(男主角彈琴餐廳)地址:4420 Lakeside Dr, Burbank, CA91505食lunch時間到!揸30分鐘車去到男主角兼職彈琴嘅餐廳(片中叫Lipton's),戲內佢因為彈自己鍾意嘅音樂,而被J.K. Simmons飾演嘅經理炒魷。餐廳SmokeHouse早於1946年開業,依家逢周末都有樂手駐場。由於同華納片場只係十分鐘路程,好多明星會過去食飯,最好上網book定位,據知嗰度嘅ribs係唔錯㗎!
14:00 華納兄弟片場(Mia返工咖啡店)地址:4000 Warner Blvd, Burbank, CA91522食完午飯就行去華納片場參加佢哋嘅Studio tour,過程約3小時,成人收費62美金(詳情可上佢哋網站)。Mia因為想做演員而喺片場coffee shop返工,間鋪頭係搭建嘅,不過Mia向Seb介紹對面係《北非諜影》(Casablanca)拍攝過嘅窗口,就係真嘅,導演都係因為呢個窗口先揀喺對面取景咋!另外你可以去埋男女主角行過嘅Stage6影棚,經典歌舞片《42nd Street》都係喺呢度拍攝。
食飽當然要去散散步!嚟到Cathy’s Corner,大家就可以慢步欣賞洛杉磯景色。
18:30 Cathy's Corner(踢躂舞山頭)地址:Mt Hollywood Dr, Los Angeles, CA90027睇過嘅朋友一定記得兩人鬥戲跳踢躂舞一幕,呢個角落位於格里菲斯公園(Griffith Park),片場過嚟約10分鐘車程,戲入面嘅櫈現實係冇嘅,但呢個位置可以睇晒洛杉磯景色,如果想睇日落嘅朋友事前要check定當日日落時間。
唔少電影都喺格里菲斯天文台取景。
19:00格里菲斯天文台(星空跳舞戲)地址:2800 E Observatory Ave, Los Angeles, CA90027
LA呢個天文台因為日頭夜晚都一樣咁靚,出晒名係情侶拍拖聖地。《阿飛正傳》、《未來戰士》、《變形金剛》都曾經係度取景。天文台免費入場,想好似主角咁睇埋天文劇場,每人7蚊美金。
Lighthouse係當地出名嘅爵士酒吧,齋係個門口都有排影啦!
21:00 The Lighthouse Cafe(男主角最愛Jazz Bar)地址:30 Pier Ave,Hermosa Beach, CA90254
Mia因為Sebastian而認識爵士樂,兩人成日去一間bar跳舞彈琴,呢度本身真係叫Lighthouse,位於赫莫薩海灘,事實上亦係當地出名嘅爵士酒吧,1949起就開始有表演,去朝聖加食晚飯就perfect!
最後一站就係Hermosa Beach Pier吹吹海風。
23:00 Hermosa Beach Pier(男主角獨唱City of Stars)地址:1 Pier Ave, Hermosa Beach食飽飯就散吓步啦!一行出去碼碩,就係Seb唱住主題曲行嘅海傍喇,聽住"City Of Stars",吹住海風,呢日行程就圓滿結束!
《星聲》有多處都向黑白歌舞片致敬,而當中的顏色運用已經買少見少。電影一開始就用了一鏡到尾(Long Take),二十多個演員續一出場,不過他們都不是主角。開初五分鐘的歌舞,演員的衣服出現七種顏色,各有深淺,預告了電影後段將會出現的顏色。出現彩虹顏色絕不稀奇,但電影中的顏色配搭絕對少有。離開第一個場景,回到女主角與朋友合租的屋內,除了不同顏色的家具之外,還要配搭上不同的紋理。要是這些場景出現在一般電影的話,這些心思或許會變俗氣,但在《星聲》出現卻變成了一大特點。電影之後出現紅搭黃、綠搭藍建築的場景過場,冷暖色分明,即使是一般的觀眾亦能夠察覺到,故的確令電影有所生色。場景顏色的運用以外,《星聲》亦有加入不少色溫轉換,配合不同情節。電影整體都使用了偏紅的色溫,畢竟樂陶陶、甜滋滋的情節佔多數,電影前段出現無數次男女主角遇見和分別的場面,當中兩情相遇的畫面用了偏紅的色溫,分別時的畫面色溫稍為轉換至偏藍,配合分別時的不捨之情。但《星聲》亦有記者認為不當的顏色運用,在電影最後一幕,男女主角深情對望,男主角的分鏡是正常色溫,但在女主角分鏡中,有一盞藍燈打向女主角,加上背景漆黑一片,以「青面鬼」形容實為不過。或許最後一幕在呼應某懷舊歌舞片,只是記者懵然不知。電影離不開愛情之外,亦離不開爵士樂(Jazz)。爵士樂主要源於早期的黑人音樂,除了當時的民俗音樂之外,藍調(Blues)可算是爵士樂的起源之一,故使用藍色配搭爵士實屬理所當然。電影中大多數的配樂雖談不上爵士,但也是有爵士風格的歌舞劇音樂,故畫面如果沒有藍色,亦會有藍色射燈,沒有藍色的射燈,亦會有偏藍的色溫。電影中段出現一首叫人無奈的歌──《Start a Fire》──顧名思義這首歌象徵男女主角點燃分手的導火線,男主角演奏序曲(intro)的時候,只有一盞藍色的射燈照亮,進入歌曲輕快部份的時候,所有的燈光都亮起,變成百老匯般的畫面,完全配合歌曲節奏。話雖如此,歌舞片需要聲畫配合實在是理所當然。《星聲》毫無疑問有過人之處,否則亦不會獲14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但劇情實在沒有太多的驚喜。講述夢想和愛情的電影多不勝數,《一切從音樂再開始》(Begin Again)講述追逐音樂夢想的失意,但最終透過音樂重拾愛情;《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九把刀自己的故事,雖然這些經歷成就了他的夢想,但卻跟他錯過了一段愛情;《風起了》(風立ちぬ)同樣講述愛情成就夢想,但往往在夢想實現之際,愛情敵不過青春、歲月、時間。電影主題離不開夢想和愛情在所難免,但由於《星聲》部份情節向懷舊電影致敬,加上新演員和不同的電影技巧,故沒有給予人一種老土的感覺。莫講話如記者的90後,80後都未必睇過《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年輕人又怎會知道《星聲》在向甚麼電影致敬,但《星聲》之所以沒有老土的感覺,亦全因《星聲》的寫實性。今時今日重遇前度在所難免,即使沒有面對面碰上,某日facebook上他一個新動態,亦能夠再牽動你的心弦。成長是人必須經歷的過程,現實每天都把夢想打碎,但只有重拾碎片中的可能性,方可成就夢想。《星聲》除了顏色運用之外,亦因為《星聲》打破了已往大家對歌舞片的刻板印象,歌舞片除了帶給人快樂,亦可以帶給人感慨。記者:盧逸文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HYPERLINK"http://fb.me/AS.AppleDaily"://HYPERLINK"http://fb.me/AS.AppleDaily"fbHYPERLINK"http://fb.me/AS.AppleDaily".HYPERLINK"http://fb.me/AS.AppleDaily"meHYPERLINK"http://fb.me/AS.AppleDaily"/HYPERLINK"http://fb.me/AS.AppleDaily"ASHYPERLINK"http://fb.me/AS.AppleDaily".HYPERLINK"http://fb.me/AS.AppleDaily"AppleDaily
【文化籽:周末藝遊】電影《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談夢想也談爵士樂,叫好叫座又獲獎無數,雖然當中談及爵士樂的情節卻未必和事實相符,但總會令你對Jazz有多一點了解,更能體會一班追夢者的可愛之處。這次我們走訪了多位爵士樂手和香港的Jazz live house,一邊談La La Land,一邊了解香港Jazz scene。原來想聽爵士樂唔使去外國,唔使去LA,留在香港一樣能找到一班Jazz夢裡人。
戲中多次提到「Jazz is dying」,對於爵士已死這個論調,兩位大師級爵士樂手都大力反對。包以正(Eugene)是本地最知名的爵士樂結他手,早在八十年代已獲美國華納(WEA)賞識簽約出碟;羅尚正(Ted)七十年代畢業於柏克萊音樂學院,屬首批到美國讀音樂的音樂人,九十年代回流後活躍於本地音樂界多年,合作歌手包括葉蒨文、林憶蓮、陳奕迅、側田等。傾談間,Eugene第一句已說:「一種藝術點會死呢?」
Jazz精神在於即興演奏
結他手Teriver認為在紐約當樂手競爭很大,在香港多機會教班賺錢,相比下已算不錯。
爵士琴手Rod於三年前開始當上全職樂手。
除了即興,隊友間的無言交流也是Jazz精神。
Jazz精神在於即興演奏
採訪當日兩位爵士大師正於中環蘭桂坊的Orange Peel演出,Jazz當然未死,不過Ted想指出的是不只未死,而且還在不斷發展,更有趣的是就連香港也多了人才。「現在比以前更好,多了年輕一代,我的學生也已會演出甚至當全職樂手,可能是多了internet、YouTube,多了人接觸。」回顧Jazz在香港的歷史,Eugene認為黃金年代是八十年代後期至千禧年初,當年蘭桂坊還有只做Jazz live的「真Jazz Bar」Jazz Club,有機會和很多外國知名樂手同台演出。「嗰時好正,不過即使當時都沒有太多本地新秀樂手,這幾年多了很多。」兩人認為Jazz界不斷有新技術,自己都還在學習當中,也樂於和後輩一起演出一起jam,只是Jazz造詣與個人歷練大有關連。「年輕時懂甚麼就會展示出來,但聽眾不懂樂理的話未必覺得好聽,現在會多點希望帶聽眾進入和了解Jazz的世界。」兩人相信假以時日香港會有更多國際級爵士大師。電影入面黑人樂手John Legend隊band又跳舞又玩iPad電子琴,故意做得很商業很不Jazz,那到底甚麼是Jazz?看過《La La Land》的Eugene也看過Damien Chazelle之前執導的《Whiplash》,他覺得導演對爵士樂有點誤解,「Jazz精神在於即興演奏,電子樂器或者玩acoustic都沒關係,不會規範於樂器上或甚麼類型的音樂,更重要是加上同其他樂手的化學作用。」Jazz會有獨奏solo,但他說《Whiplash》最後又長又激的drum solo並不Jazz:「爵士樂不是要突出自己,一個樂手在彈獨奏,其他人伴奏是盡量讓獨奏的人做到最好,例如我用結他彈奏,Ted在鋼琴的反應會啟發到我有其他想法,大家一邊演奏一邊發展下法。當然有夾過,但即興發生時有很多未知數,這是Jazz最有趣之處。」Ted也覺得Jazz最好玩的地方是自由,「同一首歌就算彈了幾千次,也未試過一樣。」Eugene和Ted不是說電影不好看,只是以樂手角度來看,並沒和Jazz有多大關係,觀眾看完也了解不到爵士樂自由與分享、個人與團隊並存的美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