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之國企改革 ---解讀上海國資20條
1.國資改革是政治正確且提供容錯機制。
20條中的第一條就開宗明義 國資改革是政治正確是三中精神。
中國證券市場從來都是政策市和資金市 其中政策導向是決定最用。
所以第一條非常重要 對證券市場是正面影響。
全世界的官僚體制都是以不做錯為座右銘的無論中外。哪怕老外都這樣 只要不錯就能保住官僚的位置。
這次20條中的最後一條 容錯機制在我看來是20條中最大的亮點。
因為這改變了整個官僚系統的價值取向。
把第一條和第二十條結合一起解讀就成為國資改革是政治正確 鼓勵去實施如果錯了既往不咎。
這是真實意義上的鼓勵。改變「不做錯」的價值取向。
這可以解釋為push 而非pull 。一個政策push的話是很容易成功的。
2.國企三分法
20條中的第九條創造性的指出
1.競爭類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兼顧社會效益,努力成
2.功能類企業,以完成戰略任務或政府重大專項任務為主要目標,兼顧經濟效益;
3.公共服務類企業,以確保城市正常運行和穩定,實現社會效益為主要目標,引入社會評價
這一分類中1.3是毫無爭議。2是比較上海特色,盡在不言中。
結闔第十二條
完善市管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薪酬體系,符合條件的競爭類企業實施股權、現金兩種類型的中長期激勵,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企業完成重大任務後,經考核配套實施專項獎勵
這個對1類企業是極大利好。等於是在國資改革同時配套股權激勵機制。這對證券市場利好無疑是雙重的。 存在資產注入配套 股權激勵協同實施的可能性。
換句話說 請告訴我上海58家國企中誰是1類
用@trustno1 的話說 這已經是攤開牌和你打鳥。
3.分紅可期
第八條中寫到」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比例,到2020年不低於百分之三十「
這點對於資本市場的意義在於,國企要分紅鳥,上交現金=國企分紅 畢竟同股同酬。這幾乎是必然的。
所以這次國資改革就是先國資股權所有制的改革 其次股權激勵 最後國企利潤分紅
這樣的三重利好我看牛市可期。
以上三點是我對20條的解讀。
其他部分其實還有一些小細節 包括董事長一肩挑,包括三個等同於(這和上市公司關係不大)等等
至於這次上海國資改革誰是第一炮誰是第一批 且聽下回分解。
| ||||||
台灣網路店家約有三萬家,光是打開雅虎(Yahoo)女裝首頁,商品數就有近八十萬件,在去年成為台灣營業額最大的網路女裝品牌(若以整體網拍服裝統計,僅次於Lativ)OB嚴選(公司名為橘熊科技),是怎麼脫穎而出的? 目前,OB嚴選也是中國淘寶網最大的台灣賣家,今年還要挑戰切入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 戰術1. 找出最犀利釘子 忘掉強調自己多強大的話術吧!第一永遠在換人,你要有一張獨一無二的名片,牢牢的釘在消費者心中。 犀利定位,就是OB嚴選能勝出的關鍵。問問身邊的女生,想到OB嚴選會想到什麼?十之有八九會說:褲子。OB嚴選每週推出一百四十到兩百款新款,一年少說也有約七千三百個新款,但當它二○一三年營收翻倍、達到二十億元,成為全台灣第一大網路女裝品牌時,它的三支電視廣告卻只說了一款產品——還是褲子。 橘熊科技營運長張祐誠坦言有些意外,原本廣告商都建議「女裝網站最大、最好、最多」之類的訴求,但他想,與其硬塞給消費者一個模糊的品牌概念,不如清楚的用單一品項讓自己「被消費者貼標籤」:想到OB嚴選、就想到褲子。 從一件窄身鉛筆褲出發,別的賣家提供大、中、小三種尺寸,再配上三個顏色,但OB嚴選卻有二十四色、七種尺碼,旁人看起來是同一款褲子,卻是多達一百六十八個SKU(最小存貨單位,類似貨號)。從生產下單一路到庫存管理,這種做法等於是增加公司的營運成本與風險。 不提其他的七千多個新款,單挑一件褲子出來說,並且成為褲子領域的第一,建立起其他人追不上的門檻。這樣的結果是,鉛筆褲的銷售量從前一年的六十萬件,暴增到二○一三年的兩百萬件,如果以平均售價三百元計算,等於是創造了六億元營業額,而同期間,褲子的營收貢獻度也從一八%一口氣跳升到三成,成為OB嚴選去年登上台灣網路女裝營收第一的最大功臣。 其實,透過褲子讓消費者記得,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再利用「滿一千元免運費」、「滿兩千元送贈品」等,吸引消費者購買每週推出的一百四十款新品。 OB嚴選一條褲子的單價只有三百元,但是透過這個「帶路貨」,其平均客單價就從二○一○年的九百餘元,在二○一三年拉升到一千二百元。 在行銷學上,可口可樂也是這種大量行銷術(Mass Marketing)的信仰者,把資源大量投注在單一產品上,雖然營運風險加高,但在消費者的心中卻是形象鮮明。 戰術2. 放大冷門感 熱門戰場市場大,但瓜分者也多。別怕東西太冷門,只要勇敢把「冷門感」放大,小眾族群自會聚集而來。 這不是OB嚴選第一次「壓單注」;二○○四年橘熊科技董事長王蘭芳創立這個網路品牌時,當時也只選擇特定族群——大尺碼。 王蘭芳體態略偏豐腴,因為在網路上買不到大尺碼的衣服後,激起她網路創業的決心。別人是XS號起跳,OB嚴選則是L號起跳,一路供應到2L、3L這些特殊尺寸。 這種明確的主訴求,開當時風氣之先,十年來形象鮮明,在網路上搜尋大尺碼女裝品牌,OB嚴選幾乎立刻出現在第一頁的第一個。 定位清楚,雖然是行銷學的基本概念,但確實跟多數人在創業時,希望市場定位涵蓋越多受眾越好的心態相悖,像OB嚴選主要競爭對手,就是主打十八歲到二十八歲的族群為主。但沒想到選擇小眾市場,因為競爭壓力較輕,且客戶忠誠度較高,使其成立以來,每年營收複合成長率不曾低於六成。 現在淘寶網銷售最火紅的女裝品牌叫作「裂帛」,賣場裡的商品全是濃濃的民族風;相反的,主訴求「快時尚」(fast fashion)、產品與競爭者重疊性高的賣家,卻因為分食者眾,營收規模反而比不上走利基市場的裂帛。 有意思的是,OB嚴選精準的性格,也延伸到其行銷廣告的投資邏輯上。 戰術3. 用Big Data淘金 做廣告不是依今年能賺多少來編預算,而是要看清楚每則廣告可以賺多少;不是每個月或每天Review,而是每小時。 OB嚴選開設官網後就自我要求,一張一千二百元的訂單裡,廣告投資要降低到兩百元以下,等於廣告營收比要達到一:六,把這個數字與同業的廣告營收比一:四相比,明顯高於業界水準。 別人是一天檢視一次廣告效益,但張祐誠卻要求一組三個人,一小時檢視一百個網路廣告(banner)。他要明確知道,每筆訂單從哪個網路廣告連結而來,哪個網站的效益最好等,掌握這些資訊後,才能調整廣告策略。別的廠商兩天調整一次在雅虎的廣告位置,OB嚴選卻曾經一天換過三次,換到連雅虎都受不了,最後規定他們一天只能換一次。 他們在雅虎、Google上布建了三萬多個關鍵字,利用海量資料(Big Data)管理系統,配合不同的廣告位置,確實計算獲得每一次點擊所必須花費的費用。 舉例來說,品牌廠下廣告時,一般喜歡搶占最前排、最上方的位置,但這裡的廣告費用也最高,獲得一次點擊的平均成本也較高;但經過OB嚴選的精確計算,卻發現在稍稍下方的位置,因為廣告費用較低,一次點擊的平均成本只有上方位置的七三%,也能帶來同樣的銷售額。找到最佳的投資報酬率,不用一味追求最貴、最顯眼的位置,就是這個策略希望獲得的成果。 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其他網路同業計算獲得一次點擊的成本時,都計算至整數位置,例如三元、五元,但OB嚴選卻要求要計算到小數點以下第二位,例如三.六五元。 以結果來說,OB嚴選去年在廣告上的花費,是營收的一二%,另一著名女裝網路品牌則是一五%至二五%之間。 精準的把所有資源投在最重要事情上,讓消費者能Tag(貼標籤定位)自己,聽起來跟傳統行銷邏輯無異,但小數點以下第二位數的計較,就是OB嚴選跟其他對手的差異化。唯有極端理性,才能在極度感性與衝動的購物戰場,全面勝出。 【延伸閱讀】「單品領導」奏效 在網路品牌的經營上,多數賣家即使貼標籤,也還是傾向一種範圍較廣的訴求,例如韓式、日式、歐美風等,像這個個案,清楚的把品牌與褲子做連結,的確是相當少見的操作手法。 另一個特殊之處在於,一般品牌會用低價來吸引消費者,稱之為「價格損失領導」,但案例卻是以褲子做為「單品領導」,這種方式造成差異化,引起話題與好奇心。 以案例來說,「只要你想要買褲子,就會想到我」,別的品牌是包山包海的家醫科,我則是褲子專科。對新客戶來說,褲子則是「帶路商品」,進入它的網站後,就會為了搭配這件褲子,或是看到參考圖示上的其他商品如上衣、配件,而增加選購。 【延伸閱讀】冷門是個好戰場 數位世界本來就是鎖定小眾TA(目標客戶)業者可以發揮的戰場,因為網路上的口碑散播得很快,有需要的消費者自會聞風而來。 但也不是所有的冷門(利基)市場定位都一定奏效,前提是必須找到一個「空」的市場,例如本案例是因為創業主都買不到大尺寸,才決定創業,因此符合市場原本空缺的條件。 【延伸閱讀】「舊腦」行銷不可少 根據《說中大腦想聽的那句話,白紙也能大賣!改變購買決策的神經行銷術》,人類大腦區分為舊腦(掌管決策)、新腦(理性思考)、中腦(處理情緒)三部分,在購買行為時,雖然要處理情緒,但別忘了最基本的舊腦行銷。 以此案例來說,「褲子」、「大尺寸」的定位訴求非常清楚,很符合舊腦的語言特性:簡單、容易理解、具體並且固定不變,有利於達成銷售目的。 【延伸閱讀】讓數字大聲說話 網路的特性就是很多數據可以依循,讓公司做網路廣告,而且追蹤每個數字的意義。如網路廣告上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利用媒體曝光次數與有效點擊次數,所計算出來的點擊率(CTR),OB嚴選交叉比較了約一%的成交率之後,計算出每一次有效點擊必須花費的成本,讓廣告效益的掌握有嚴謹數據可以依循,而不再憑直覺行事。(本文解析為政治大學企研所教授洪順慶、輔仁大學廣告傳播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蕭富峰) | ||||||
今天最廣傳的新聞,相信是商業電台DJ李慧玲小姐,在前行政總裁陳志雲先生退任之後翌日被解約。
坊間已有很多不同的討論,筆者就從管理角度去看這件事。
商業電台(Commercial Radio)起創目的是為了推銷收音機,名副其實的商業電台,是一間做生意的電台。其後內容維繞時事及娛樂,於八九十年代是高峰期,例如《十八樓C座》、《軟硬癲台》等節目。政論節目曾經將881帶到頂峰,可是隨著大班毓民封咪而消失,廣告及收聽都大跌。
其後多次發生大裁員,說明了一個商業機構,當內容質素下跌,管治水平插水(轉了幾手CEO),再加上其他媒體如電視、網台的競爭,步入黃昏是可預計之中,本身孭重飛的節目主持人,難道可以獨善其身?
一般商業機構,裁員炒人會被理解為例行工事,只是很普通的辦公室政治,但香港人對於傳媒業有很多期望,人事變動可以隨時上綱上線到政治層面,可是查小欣小姐被辭退,為甚麼又不是這樣理解?維基百科顯示被商台辭退的員工成張list咁長,車載斗量。
再從個人層面講,李小姐與管理層有很多意見分歧,除了Whatsapp事件外,還有不出席公司春茗,以及高調將高層禮物隨意轉送他人。
估計今次事件的導火線,是有報章報導李小姐向外界揚言,陳先生「有破壞無建設」,並在FB白紙黑地質疑公司的安排:
通訊局對ceo開咪有冇意見?「主動」是語言偽術嗎?問下通訊局囉!
如果之後有問題,之前有冇問題?當日CEO開咪,正常嗎?CEO開咪,算正常調動?
真相愈『辨』愈明。
從管理層的角度,這是越過了底線,挑戰公司權威的做法,而且不是口講,而是發之為文,根本就是不容否認。機構出現這類員工,就只有這種處理方法,否則其他員工紛紛效尤,公司又怎樣運作?員工若然認為自己任職的機構不公不義,應該做的是立即辭職,劃清界線以明志,留在機構之內而又不認同公司的運作,就是首鼠兩端的投機行為。
要維護言論自由,有許多方法,李小姐可以加入數碼電台,什至自己搞,相信亦有有心人出錢出力支持,正如大班一樣。言論自由不會因一個節目主持人而消失,事實上現在香港的言論自由是前所未有地得到充分體現,否則也不會天天都有鋪天蓋地的,對政府的無情攻訐,包括政府電台電視台在內。
P.S. 九巴路訊通的前身,是商台節目在巴士播,大家又知不知?1999年商台就推銷過巴士電台,就係搭巴士聽收音機節目,賣廣告賺錢。商業機構是靠生意來運作,其他都只是副產品。
| ||||||
有錢沒錢,娶個老婆好過年。完成終身大事、沉浸於喜悅之餘,新婚的兩人世界,用錢更必須精打細算。 宏觀財務顧問總經理邱正弘指出:「新婚族面臨理財任務類型加倍,既要搞清楚兩個人該怎麼管帳、如何分攤家用,更要計畫好房貸頭期款該怎麼籌、孩子教育基金怎麼攢。」 邱正弘提醒,新婚族群的理財規畫中,有四大項目必須先定調。首先,要定出買房、買車、生育子女等目標的優先順序;接著,明定各項目所需資金的時間軸;第三,劃分出保命錢、投資錢、投機錢以及比例;最後,再依前三項來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 共同戶頭每月存款分拆成投資錢與保命錢,有攻有守 去年底新婚,才剛度完蜜月,現為部落格作家的富盛投顧產品暨研究部前主管林汎,特別花了半年時間與老婆擬定好下半生的理財規畫。 「我把這個共同理財的方式稱為『ETC'。」林汎說。所謂的E(Extra,額外)指的是個人私房錢,他與老婆取得共識,薪資扣除三分之一做為家用,再扣掉兩人每個月撥出的共同理財金,剩下的收入就供個人自由運用,或存在自己私房錢E戶頭。 共同理財金則分為用於積極型投資的T(Trend,趨勢)與保本的C(Core,核心)兩個戶頭。ETC三個帳戶,正好符合邱正弘口中所謂的投機錢、投資錢與保命錢三分類。 每個月,共同理財金直接匯入T戶頭,專門進行較積極的投資,等T戶頭內的標的績效達到停利標準時,連本帶利出場轉入C帳戶,改進行能保本的固定收益型保守投資。T戶頭則繼續以每月新增的理財金做積極型投資。 林汎解釋,當自己想在股市搶短線,投資高風險商品,或是需要資金與朋友共同創業的時候,他就會拿E戶頭的私房錢衝鋒陷陣,既不會動用到T帳戶與C帳戶,多賺的部分還可以犒賞自己,帶老婆出國旅遊。 三十五歲結婚的他,設定了必須在共同理財帳戶存下二千五百萬元退休金的目標。所以,他用最保守的年報酬率六.六六%估算,與太太兩人每個月共同提撥出五萬元存入共同戶頭,透過複利效果,二十年內就可達到目標。 標的,不求大起大落T買指數型基金,C買債券型基金 林汎的T帳戶所做的積極型投資,基本上以股票為主,但一般上班族較無餘裕盯盤,適合的懶人做法,就是定期定額投資指數股票型基金,手續費低,無須費心選股。C戶頭的需求是保本並有固定收益,可在T戶頭停利出場時,將整筆基金本利轉購入固定配息型債券型基金。 「這樣的理財方式,雖然不能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卻不會大起大落。」林汎分析,他用最保守的報酬數字估計,八到十年內就可以在C戶頭累計超過三百萬元資產,新婚族可用於買房頭期款或孩子教育基金,屆時T戶頭也將還有四、五百萬元可做積極型投資的本金。 根據本次《商業週刊》有錢人理財調查結果顯示,身價破億元的有錢人,今年最看好的前三大市場,分別是美、台、陸股,林汎的做法與有錢人相呼應,他認為台股具備新興市場中最能抵抗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衝擊,他並看好中國復甦題材,在T戶頭中,決定把七成資金用於購買台、陸股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並搭配一點點的拉丁美洲市場;另三成資金則用於投資歐、美、日成熟市場。 而在選擇C帳戶的固定配息債券型基金方面,林汎建議,應找成立五年以上,有長期成績可供檢視的基金,並要注意這檔基金是否能連續數年維持正報酬。由於債券基金通常不會有巨幅變動,買入後若連續兩年出現負報酬,就要趕快更換標的;此外,配息若無花費需求,最好是滾入再投資。 帳戶,保有一定外幣資產五成放在美元,二五%放在人民幣 若購買的是境外基金,儘量選擇原幣別或美元計價,讓家庭理財帳戶保有一定的外幣資產。 林汎規畫將共同理財帳戶的五○%外幣資產放在美元、二五%放在人民幣,剩下的停泊在高息外幣,與本刊此次有錢人理財調查中,高資產人士偏好人民幣與美元幣別的資產相同。 婚後家庭理財長達二、三十年,很難預期世界經濟會有什麼樣的滔天巨變,林汎設定自己,再懶也要記得每三年調整一次大方向,並以嚴格紀律執行停利。設定停利點時,若是投資成熟國家股市,可在報酬來到八%到一○%時停利出場;若是投資新興市場,停利點則可設為一二%到一五%左右。 他認為,全球股市這波多頭應可走到二○一六年,屆時就是要好好調整大方向的時候了。 【延伸閱讀】林汎給新婚夫妻2014賺錢作戰計畫 投資目標:賺買房頭期款、小孩教育金操作心法:依用途分為E、T、C三大帳戶,風險積極度E﹥T﹥C建議標的:1.新興市場指數型基金,大多投資台灣、中國,小部分佈局拉美市場2.歐、美、日成熟市場指數型基金與全球股票型基金 投資配置圖70%新興市場股票基金30%成熟市場股票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