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第九次牛市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6.html


互聯互通,南、北向額度使用量持續低迷,但A股重上二千五後,再見二千六,恒指二萬四千點亦成功收復,證明滬港通交投,跟市況沒有必然關係,因滬港通不滯而沽交易所,小心、小心!!

中國市場,有中國規則,那就是本地投資者話事作主,不由外來勢力幹預。

連續六星期,內地證券戶口戶破二十萬,成交放亮,用內地券商講法,正正是迎來中國股市建立以來第九次大牛市。

無人會有興趣理會來年增長目標、亦無人會關心人行貨幣政策取向,內地券商只知短期一件事,打新凍資期滯後,有再多過萬億資金釋放,附以兩融製造放大效應!!

中金已經放膽開盤,A股單日成交隨時一萬億,即是比現在翻多翻。話是話,有無香港大行夠膽估恒指成交可以去到二千億??

而今回合,無論中金、申銀萬國、國泰君安,估指數準確程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九,高盛、大摩估升一至兩成,算吧!!

中資當家全部認為,最少三成!!

國泰君安被認為是近日A股牛神,該行日前內地舉行投資講座,席上首席經濟師作出驚人建議:盡快買掉房子、盡快賣掉黃金、並盡快買入股票。

國泰君安提議,跟日前高盛預測,最少四千億潛在資金由樓轉股,正正不謀而合;因為有央改、因為有土改、國家有國產馬歇爾、因為有擴內需政策,高盛日前打造的四大賣點,已經道出,經濟放緩不屬考慮之列,只要打造A股夠亮麗,領導可以放心下調增長目標了!!

撇除自貿股、工業四點零概念、水利、一帶一路等等主題,近日盤子股,大盤股通通看漲,國壽、新華能夠升停,內地經紀認同,要多謝香港。

沒有滬港通,內地不會如此再以看重大盤股。

近日,更有趣現象是,本港上市A股ETF持續溢價收窄,甚至折讓,但美國買賣的一批A股ETF,無論交投及溢價均創出新高,同一產品,價格有異,有基金認為是價格錯配,亦有指是產品增發機制不同,但更實在是,既然外國中資ETF溢價太高,最自然會觸發一批資金,重投大中華,投入股市大媽的歡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87

央媽失效?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5.html


市場不再乖,不聽央媽話了!!

過往幾年,市場往往對人行稱許,大讚政策得宜,判斷力強。但中環賓卡直言,從近兩交易日情況,銀行不聽央媽言、市場亦不跟央媽指導,小川有如神壇打入凡間!!

一度被譽為近年中國最震憾一次減息,正當陶冬、陸挺、大摩個個讚好之際,高盛及法興心水最清,以減等於無減去形容。

結果,減息決定後,主要銀行選擇全線上調存款利率上浮,用盡一點二倍幅度,但貸款息率減,小貓三、四間。

中行一針見血,最直接,該行表明舊債因合約所限有息減,新債卻免問,不會獲降息。

說穿了,中央指導式貸款及臨危減息,風險盤算較敏銳的銀行,已經預示,新來者貸款質素只屬一般,犯不著要賣大飽!!

銀行毫無情願降貸款利率,中環賓卡指,理由有二;
首先,時間有待觀察、尤其年底頭寸調動有限。
二,亦最重要是,人行減息形同予以銀行選擇題,包括可揀A:冒風險,低息批出貸款、
B,高息爭取存款,作為長期資金。

今時今日環節,答案太容易選擇!!

銀行可減卻不減,並非完全超出預期,較大吃市場一驚是,因應基準利率下調,人行今日年內四度將十四日期正回購操作利率,下調至3.2%,一心一意希望進一步GUIDE
DOWN市場利率。

誰不知,央行夾低利息失敗,反過來被市場夾高利率!!

回購利率市場相當波動,七日回購利率低開後,一度見近5.5厘,而人行下調的十四日回購利率,市場價原本三厘八左右,但尾市一度抽升至6.3%水平。

內地銀行界形容,人行未試過一個主動降息GUIDE DOWN有咁失敗,並形容情況並不尋常。

資金市場不尋常事情,今日其實太多,只不過股市升勢令市場註意力分散。

打從一開市,財政部在減息後拍賣三個月期存款,中標利率逼近四厘七,期時已有感大事不妙。

未幾,國開行亦拍賣四筆不同期限債券,除三年期之外,全部反應欠佳,中標利率高於預期,七及十年期利率更罕有出現倒掛!!

老實,市場完全唔知今日發生咩事,及背後原因。但有幾點歸咎,一,人行不承認寬鬆貨幣政策,在政策訊號上行為及立場不一致,市場不滿混亂、

二,當局對資金需求盤算不足,既有打新,亦有多批債券發行,股票亦暢旺,形成互相爭奪資金。

三,內地銀行原本不預期會減息,現在人行變相在總理指導下出手,既擔心背後有更多AGENDA,亦同時怕經濟及信貸風險來得比預期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88

落後形勢?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4.html


央媽一減息,中,港股市報升齊慶賀,絕對屬於預期之內。

但中環操盤手反過來認為,見升要沽,皆因打從零七、零八起幾次減息周期,股市短期只會有短暫催化。

周五傍晚減息後,包括瑞銀在內多間大行相信,息一減,滬港通額度消化程度會加快,市場情緒承托情況底下,北移額度有可能再爆、南向額度使用會稍增加,可惜,事實不然。

北向百三億額度,剩餘六十億,談不上熱烈,叫人失望是內地買港股的南向額度使用,再創滬港通推出以來最低,全日動同不足兩億,跟恒指四百多點升勢,絕不匹配。

交易所,監管當局口中說額度滯消不打緊,但連日主動解畫盡顯他們非常著緊。

小加網誌揣測各種原因,其中一項正正是五十萬合資格要求,他直言,門檻降低與否要監管者進一步考慮。

表面上李小加點出原因,實際上擺明將個波,踢去監管當局。內地券商老早認為,五十萬要求屬於趕客:
一,有五十萬老早從各種渠道炒港股、
二,五十萬等同分級標韱制,內地投資者會直覺認為,點解有人錢先可以買港股?有無搞錯!!!

有留意的話,南向每日額度比北向少,而南向兼有五十萬要求,據聞,不對等機制背後,策劃者不是內地當局,而是金管局及證監會。為咩?怕風險,要控制!!

換言之,李小加網誌一番分析,背後含意只有一個:This is not my fault。

無辦法,額度機制之下,使用量多少形同市況受歡迎程度,從另方面想,港股自滬港通推出後,「醜死鬼」指數創出新高!!!

滬港通啟動不能帶動股市,央媽發功卻能振奮市場。但調轉問,內地咩原因要減息?點解拖到現在才出手?

某程度上亦反映經濟來得比預期差,而早前大批所謂創新政策,全數失敗收場。人行強調基準利率有指標性,或多或少是推翻之前一直希望推出新市場指標利率的一番工作,政策重回舊路相當明顯。

咩叫Behind the Curve,政策失誤?眼前正正是一個好例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89

中性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1.html

周四,銀行同業市場兩度延長交易,當時市場已認為殊不尋常。

結果,因為資金緊張問題,今日情況更見嚴重,引述內地交易員形容為、情況更糟羔,市價加兩厘仍然未能拆入資金。

終於面對經濟下行風險愈來愈大, 過去兩年來一直抗拒直接減息, 人行終於面對現實。

傍晚公布, 星期六開始下調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 其中貸款利率減幅較大, 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

存款基準利率, 就劃一下調四分一厘, 一年期降至2.75厘。

減息後, 貸款利率是2010年底以來最低, 而一次過減0.4厘, 就是08年金融海嘯以來, 最大一次減幅。

雖然狠心減息,不過人行卻解釋,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今次減息是要發揮基準利率引導作用。

有趣的是、人行特別強調,減息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目前無需對經濟採強刺激措施,當局仍然維持中性操作。

如果減息都不算是寬鬆,真想問小川行長,怎樣才算寬鬆政策?

觸發人行突然減息、是內地資金市場,連續第二日出現緊張。回購利率進一步攀升,7日一度升3厘幾,是8個月以來最大升幅,上到6厘半高位。

接近內地消息向拆局證實,興業銀行確實周四出現資金交收問題,問題源於並非內部資金緊,而是時間錯配。

首先人行隨即運用短期流動機制,興業榜上有名之餘,還有中行及國開行。

國開行作為政策性銀行竟然上榜,既摸不著頭腦之餘,反而造成今日資金市場更混亂。

一開市,無論回購利率及上海同業拆息,均些微上升,但之後,內地資金操盤手發現幾個不對勁地方:
一,原本SLO僅僅涉及五百億、
二,國開行有份,即大件事啦、
三,財政部宣佈拍賣財政存款,但金額亦得五百億,而同日,國有金融機構拍債,即時扯走部份資金。

結果,七日期回購利率由三、變四、再由四變五、變六,最高見過六厘半,較周四收市升超過三厘二、八個月來最大升幅。

十四日期回購利率,三點過後,仍然高企六厘樓上,一日升兩厘。而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更誇張,周四收一厘三九,今日下晝升至七厘七二。

每逄大時大日,陶爺陶冬總會即時簡評,按陶爺理解,臨年尾,兼下周打新,資金會持續緊,但預計不會重覆十八個月前情況,皆因銀行有經驗,流動性管理較成熟。

陶爺上述大路說法,當然對。銀行有經驗,知咩事,但無經驗的確不是銀行,而是央行及財金官員!!

打從國務院明示、暗示可彈性計算存貸比後,內地即時知道,同業間非金融業同業存貸,一定會納入一般存款計算,正路按內地分析計算,因為分母效應,有可能釋放多五萬多億潛在貸款供應。

明顯,當局只看正面作用一面,但忽略負面效應,可計納存款忽然增加,銀行其實先要繳納準備金,預計涉及近一萬八千億。

結果,變相令銀行鬆綁政策,反而導致要先搶高利息。

二零一一年,人行曾經將保證金存款,納入一般存款,期間曾經減過兩次準備金率作出配合。參考以往的話,內地市場的確賭、人行降存機會大增!!

但剛才提及財金政策錯誤,並非來自堅持不降準那麼簡單。首次,人行一直對市場利率回落,未必傳導致貸款利率市場束手無策、
二,人行對當前貸款息率高企,仍然斷證錯誤,過份相信是流動性短缺所致。

結果,不時定向變相QE,推低拆息,受惠是債券利率,企業發債大增,但因為內地債市規模所限,債券供應升,反而推高番拆息,惡性循環,政策最後得個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0

武林大會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0.html

淅江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成為暗串、駁火水化四淺之地。

談不上有創意、遠見提供,但勝在Sound bite夠多,亦夠響。

Sound bite王馬雲一句:「錢多是負擔」,令雷爺雷軍狂踩阿里巴巴近年業績爆額,僅僅是手機移動平臺下一條寄生蟲。

以後馬雲被矛頭直指,勢必被圍攻。誰不知,雷爺率先被劈成炮灰。

話說,雷爺不久之前許下宏願,要小米統治全球,五至十年當為全球第一。

結果,當日與會的蘋果高級副總裁斯維爾二話不說,簡單以「說易行難」四字回應。

而對於小米對蘋果潛在威脅,斯維爾更指不以為然。明顯,蘋果不將小米放在眼內,而活在及受惠蘋果創意下的雷軍,無癮之極,只能夠引用馬雲名言,夢想還是要有的!!

無論騰訊馬化騰,百度李彥宏、新浪普國偉,一再強調創意是克服危機感最好方法。但明眼人知,小米沿用蘋果創意、馬雲由始至終是中國版亞馬遜、百度、騰訊、等等,通通是靠輸入外國對手模式,做第二次創作而已。

科技呢家野,可以好實用,亦可以非常哲學。觀乎國產科網公司始創人多番談話,他們的哲學模式,骨子裡是擴張式,進取型,舉例,雷軍假定手機會大曬,咩都靠手機、劉強東更認同,產品研發可以有條件跨過電貿中介平臺,直接跟客戶點對點。

惟現實是,內地老總撈過界心態,歐美早五至十年一早實驗過,結果暫時證明蘋果要賣其他產品,係唔掂。亞馬遜、谷歌調轉做自家產品,亦唔ok!

互聯網武林大會期間,有評論一針見血,認為內地科網龍頭,成功妨效外國公司強項,但過程中,根本未有了解他們抄襲對象失敗例子,更實在是,不明白,科網年代,賣點是生態系統,而系統內各持份者是互相互賴,繼而才垂直、橫向發展。

馬化騰透過Wechat,開始建立本身心態系統,但未能成功擸取收入及增值;馬雲阿里王國,生態系統一流,但產品太雞。

雷軍小米,再加雲,表面Perfect match,但其實無人知,小米雲有何強項。

無論移動、網上、雲、手機平臺、電貿,科技專家指,多年來發現,已屆創意上極限,下一步研究,是如何進一步Leverage 互聯網及移動平臺優勢及方便。

當矽谷有新發現,新結論,敢肯定,屆時武林大會與會的國產科網巨子,又會忙於第二次創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1

開臺經濟學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9.html


有牌遲遲未開臺,無牌卻率先開臺。

中環人形容,魔童王維基的確有料到,香港此時此刻情況,貫切其強調香港仔精神。

港視開臺,根本毋與要大鑼大鼓,大賣廣告。蘇局長兩部iPad、兩部iPhone,一臺智能電視全部有HKTV Apps已經為王維基送其大禮,當然背後意思更值得咀嚼。

免費牌,無! 中移動移動電視傳送,中途出事。港視暫時放棄具備傳送方式開臺,改為以OTT平臺傳送開臺,簡而言之,屬於APP入面一個內容供應商。

有本地券商粗略估計,港視以現行模式開臺,盈利潛力仍然有多達三億多。但有分析員擔心,想法太過浪漫,並且過份有不合理預期。

三億幾潛在盈利,其中一個核心假設為,港視劇集每廿鈔廣告收費會有二十至三十萬港元。

以港視十部劇集存貨計,每集三百二十鈔廣告時段,即每套劇、每一集有六千四百萬至一億六左右廣告收入,按現有存貨計,已經有十億潛在廣告營業額。

再假設每年可播十八部新劇,從而得出最樂觀有三億多盈利。

但業界認為,每廿鈔廣告收費有二十至三十萬,假設太大膽,出錯機會亦極大,事關呢個廣告收費假設,而建基於現行最大免費電視臺所收取價錢而定,但電視廣告收入,跟網絡介面不能相題並論,Youtube未必有可能收取同無線黃金時段同樣廣告費。

截至八月底中期業績,港視虧損一億多,而累計投資媒體業務用了大約三億多。

王維基急不及待開臺,分析員指,最重要因素是早前Youtube試播,HIT RATE極高,於是希望用HIT RATE轉化為收益,攻入年輕人市場空間,從而減少出血。

互聯網世界,網絡平臺普及,外國近年已經有一批傳統電視頻道,轉變經營模式,改為同一時間賣內容予網絡介面。

小米買完優酷土豆,再增持愛奇藝,證明內容供應者有價。

王維基可能走巖路,甚至最後發展根本毋須一張牌照,但香港不同其他市場,香港地域環境,而且太方便,鬼佬同時大搞網購營銷,分析員擔心,隨時得不償失,構成另一風險來源。

十幾年前,未有巴巴,香港亦有人嘗試大搞熱銷,結果蝕十多億收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2

開車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7.html

通車了,相比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擺烏龍,開市無耐以為中、港額度已爆,李小加早於星期六個人網誌,已盡量調控預期。

按阿總說法,車天天都開,安全至為重要,交易所工作最緊要令乘客安全,舒適。

滬港通啟動,標誌市場新一頁之餘,再度顯示期望預期要控制得好:
原預市況爆升,事實不然、
原料額度鈔爆,結果北向交易要三點五個小時交易時間才額爆、
港股通額度,到下晝已經變為近乎沿地踏步,八成有多未用。

用現時部度移動,北向額度介乎二十二至二十六個交日天,會全數用盡三千億,尷尬局面會否形成內地爆額,香港原封未動?

確實成為未知之素。

股市難料,原以為內地投資者對大品牌,以及獨有港股會情有獨鐘,結果除騰訊之外,中芯、鳳凰衛視、人和均全數八班冷馬半日跑出。

滬港通全數人民幣收交,參考價由中銀及中行決定。今日中銀開出滬港通買賣價分別為0.7671及0.8145,被市場批評太闊,太令投'資者無肉食。

據銀行現鈔報價,每百港元可兌換78.5人民幣,但滬港通兌換價得76.7左右,某程度上,未買股票,每買一萬蚊股票先輸一百八十蚊左右。

加加埋埋,數字上匯水先蝕6%。

當局最初希望有多於一間報價行,及多於一個時段報價,結果未有發生。

賓卡話,反而令報價行承受風險加大,無辦法不提高差價。

內地首日成功爆額,但最間外資行及芬佬表明,是日訂單用滬港通買A股反應平平,甚至零發市。

有市場人士指,滬港通北向交易,首日極有可能是內地買內地,自己友買自己友。

出現有開原因可能基於兩點:
一,QFII同時獲稅務寬免三年,買生不如買熟,機會及性質均等下,倒不如繼續ETF。
其次是,多間大型外資基金,據聞要視乎機制初期運作,才會決定進場。

反而,一大批內地私募基金,對本港經滬港通買A股最大興趣,何解要越洋要自己野?

據講,內地認為本港息差,孖展成本較內地低最少三厘,如是者槓桿效用會較高。於是,上星期起,先後沽出內地熱炒股,在港買藍籌,目的正正為在港槓桿提供本金。

私募基金槓桿成本大降,不介意借港炒內地。反之,普通股民,一開波結果俾個匯價嚇死。

假設我內地人炒即日解港股,唱紙即蝕,兌換回人民幣再蝕多輪。咪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3

棋子?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4.html

隨著本交易日結束,本港及內地資本市場進入新一頁。

九三年,青啤上市揭開央企走出去道路,廿一年後今日,本港市場身負協助內地企業、協助內地資金,協助人民幣走出去,兼且同時協助境外資金去進內地。

最少,本港身兼四職。

同美資行傑富瑞說法,本港在全球二次大戰以來資本帳開放事件上,身負重任。誰說香港毫無功勞,價值減退?

近一星期,有關滬港通啟動有期,有關人民幣兌換上限放寬,聽最多為:
多謝中央支持,每每亦被解讀為國家再為香港送禮。

Well,放寬兌換上限事宜上,與事實不符,而滬港通一事上,亦似未有了解是次全球觸目資本市場盛事背景。

跟Cepa、自由行不盡不同。中環人透露,滬港通絕不是由中央構思,下達執行的由上而下政策。

滬港通其實屬於由下而上,兩地市場單位構思,再上達中央的藍本,呢方面外界可能所知甚少。

中環消息透露,話說二零一二年十月某日,內地某處地方,滬港兩財經單位主事人碰面,言笑晏晏,似有說不完的話。

二人決定再荼敘詳談,互惠互利,要進一步協助人民幣國際化及資本帳開放,亦可為本港資本市場帶來新機遇成為茶敘主題,並從而得出滬港通藍圖。

主事人會面後,滬港雙方火速商談細節,並獲中央首肯讚許。有參與討論中人透露,上海邦難傾,主題細節經常有變,有幾甚至要會到洗手間講數!!

上海及中證監明白,滬港通受益最大,例如入摩指、例如有新資金,例如提升機構戶結構,更重要為,任何敏感市場提升政策,包括T+0,註冊制,通通可以用滬港通為名,令整件事變得理直氣狀。

阿爺亦了解,零七年直通車行不通,人民幣開放,資金形成並要強化進出管道後,有需要在個人投資者層面開放,所以由始至終,爺爺絕對支持及配合,絕不構成有人成功爭取之說!!

了解滬港通背後的賓卡及市場人士一致認為,一二年由構思到落實,香港絕對可以企直做人,若由原本互惠互利,真正發揮香港優勢政策,變而成為工具棋子,屬於遺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4

新力軍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3.html

光棍節破健力士世界紀錄,馬雲向中國大媽致謝。

A股開戶人數持續上升,上交所主事人桂敏傑,可能要向八、九十後致謝。

衡量內地股市情緒好與壞,並非看資金流、指數表現、價格升跌。

最少兩大指標極具參考:
一,證券市場保證金。上星期保證金轉入再多近百七億人民幣,延續十月以來上升勢頭。
第二,當然是新增開戶人數,上周合共有二十三萬五千戶,創年內最高水平。

長江後浪推前浪,見證過六千點、過百倍市盈率的老股民,紛告退役,換來一批年青新一代表力股市戰鬧。

內地券商形容,他們身體健康、戰意高昂、知識較高,為內地股市新一輪世紀大牛市,埋下最大動力。

內地券商直言,十月以來,新開戶人數以八、九十後為主。報稱,大部份原本對股市冷漠,而積極態度率先帶動投入股票資金急升,券商提及,該批A股新力軍,平均轉入資金由數十萬、至一百萬不等。問你服未?

股市層面,四海之內皆機會,為在極短時間,製造最大回報,新一代製造的新動力,最先反映於融資融券,亦即孖展爆升現象。

新一代大部份獨生子女,上一代由捱窮到創造財富,新一代基於資金雄厚、甚至寂莫,轉化而成是消費力量及投資動力。

中國人口雖老化,但以富裕年青人計,仍然全球最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5

離岸事情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2.html


二萬蚊,二萬蚊,不再是上限。部份分析理解為,中央或人行送大禮,其實不然。

正因如此,中環人指,單單二萬兌換上限取消一事上,不屬於感謝中央範圍。

用八十八層高說法,由下星期一起,兌換不設上限,平盤於離岸市場進行,即二萬蚊上限的放鬆,乃由現時在岸CNY市場,過渡至離岸「CNH」市場。

最大橋妙在於,CNY市場平盤,乃根據人行清算協議規定,但CNH市場並不受此限制。

陳總裁一句「辦離岸事情離岸」,已經說明一切,換言之,八十八層高純粹越過清算協議,而取消上限。

賓卡認為,用CNH名議放寬上限,本應一早有條件做,何解拖到今日,八十八層高才有行動?晝公仔晝出腸,萬事只為滬港通?

市場中人懷疑,滬港通推行,屬於觸發點,但逼切性來自外部勢力。所謂外部勢力,在於人行幅射式不斷增加人民幣離岸清算行數目,當中歐洲月前落戶後,據聞人民幣流量增長急速,令到德霖亦急起來。

目前環球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逾二萬億,香港佔半。香港贏在產品、時間:叫做早幾年起步,但流量及深度,有可能輸。

產品及資金池,兩者處於互動,資金多,先推動產品,但產品之後再多,資金出路增加,又會調轉增加資金池數量。按此計算,香港已屆第二階段。

一個大膽假設,滬港通買A股增加人民幣出路,香港居民大舉增加人民幣,適逢銀行高息爭取人仔存款。息誘之下,港元存款增速,少則放慢,大則減少,即由港元存款轉移至內地。

下星期一起,人民幣變得在港合法投資貨幣獲得確認,金管局同時要打併對抗其他離岸對手,人仔忽然在港又再吃香。獅子錢莊勝哥早前提出港元言論,再三細味,不無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