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滬港通一通,我們Poll一Poll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pollpoll.html


作為內地資本帳開效重大里程,滬港通的啟動,我們隆而重之。

現誠邀各位,因應滬港通一通,替我們Poll 一Poll,讓我們了解一下本港投資者對滬港通興趣多大。

多條問題之中,其中一條,不單本港散戶,就連國際投資者均關註是,滬港互聯互通後,本港證券市場會否變得更內地化?

的確,近年港股炒作模式,股份投資喜好,跟內地關連系數極高:
內地炒軍工,香港即時軍工業務欠奉股份,即時有郁動,內地一帶一路,香港亦將概念T+0輸入,總之,市場中人確實承認,港股風氣太大內地市況色彩。

但擔心之餘,我們同樣要問一個問題,內地搞滬港通,除引入資金,搞活市況之餘,是否還其更深遠目標?

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有一句講得頗直接,今次是首航,不是終點,而重要是滬港通機制形成期間,上交所與國際市場接軌當中暴露太多不足之處,未來要繼續改進修好內功。

國際接軌,修好內功,從正面角度想,滬港通的形成,是協助上交所提升市場質素,提升監管檔次,並提升機構投資者比重。

香港衍生工具活躍,因為滬港通,上交所放寬沽空、放寬孖展、因為香港搞即日鮮,上交所表明很快啟動T+0,因為香港奉行披露為本,內地當局加快推行註冊制。

白一點,以上政策原本會構成市場波動,有政治風險,家下咩都可以借滬港通過橋!!

出面開緊一個盤口,滬港通啟動日,即下周一,北向交易幾時爆額。最多人估計頭兩小時,但預期數分鐘內爆滿比重不斷增加。

由於內地T+1,首日買股沽不得,額度必爆無疑,相反北移港股額度,首日爆與不爆,仍然一半一半。唔爆,醜死鬼!!!

最後提提,投票結果於下周一、1117號開車大日子同大家分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7

「壹壹壹柒號」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0.html


經一事,長一智,特首以後講股市,誰敢忽視。

滬港通延遲不足一個月,由外界估計最快十二月,至延至出年首季,政府消息人士指,在行政長官梁振英,書面及當面向中央保證以香港力量解決佔領問題之後,中央準許滬港通開通。

到底中央向梁振英送禮,抑或梁振英向內地股市送禮?

從今日表面而言,A股肯的是大贏家!!

新浪一個網上調查,72.5%受訪者表明有意透過滬港通買港股,當中四成更稱,旗下組合內,會有四成來自港股。最有與趣港股板塊,按次序為博彩、科技及銀行。

調查可以呃你十年、八年。但如果翻查內地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即現行內地官方買港股機制,額度批出以來,有六成六原封不動。

而五大QDII持股量,分別為騰訊、建行、北控、中石化及友邦。

成功爭取開通,券商預期,對港股或僅限於旺市不旺價情況。原因之一,太多非官方渠道,早有大量內地投資者買港股。

而原因之二,是基於QFII額度乾塘,外資大戶或沽出目前透過QFII持股,改經滬港通入內地市,騰空額度投入內地其他高息回報產品。

正正因為滬港通觸發的組合調配,外資邊得閒理港股?

振英無疑令外界有成功遊說中央啟動滬港通之感,但中環人盛傳,最積極推動,其實是內地券商,事關QFII額度遲遲未有新批,外資流入中資股減慢,而券商早為互通準備就緒,無理由無飯開!!

目前,A股整體較H股有兩成溢價,但大市值股份卻有百分之八至十平均折讓,故此集中炒差價,幾乎是一毋須做功課操作。

再者,滬港一通,深港亦預料好快通!!

用市場盛傳三步曲,一切最理想的話,開啟後第一步曲為持續爆額、第二是增加額度、第三自動到深港齊通。

而單單下星期一,已幾乎屬於全球盛傳,用外資行Jefferies形容,滬港通等於二次大戰後,全球最大宗資本帳開放活動之一。香港有幸參與其中,好光榮呀!!!

內地居民七成二投資是房產為主,只有百分之六是股市,中央要擴大市場深度,令企業更多元化集資,多項政策已成功令A股Too big to ignore。

再假設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入摩指,攤佔十個巴仙的話,最少二百一十億被動基金要買貨。

A股重要性不斷提高,但願我們不會淪為Small Potat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8

貨幣戰爭,Round2!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round2.html

笑騎騎、放毒蛇,奧仔及安倍、一個欣然退市、一個欣然加馬救市,結果區內為首新興市場,均苦不堪言。

日本忽然一招,惹來不斷批評,彭博大字標題指,日本央行公信力備受質疑。但無計,海嘯之後,全球貨幣政策均屬將自己快樂、建築於別人痛苦身上。

日本之短暫快樂,卻換來南韓震過貓王。

南韓圜近日兌日圓創下多年以來新高,兌美元就觸及十四個月低位。後者走勢,既可理解為走資,亦可作為市場預期央行加馬幹預投射。

相比去年日本放量印錢,南韓經濟基調現大為遜色,更甚是星級王牌三星,對南韓經濟貢獻兩成,產品滯銷。

如是者,競爭對手,尤其日本,必會乘人之危。

結果,南韓一不做二不休,財金官員一如既往表態關註匯價表現之餘,更首次提及,必定釘緊日圓。

擺明,你初一,我做十五,大家鬥貶。!!

美元升,區內有需要提供息誘,減少資金外流影響,但油價跌,通脹警戒等同於零,央行亦有理由及條件,貨幣大貶值。

提到貶,那會有一隻貨幣較俄羅斯盧布更貶得出神入化,三個月內盧布跌價一成九。!!金磚五國,誰可比併。

相比區內其他市場,普京受奧仔拖累程度最大,美國退市、同時唱淡全球經濟,拖低商品價格,作為主要石油出口國的俄羅斯,完全無力還擊。

單單十月份,俄羅斯央行動用超過三百億美元入市幹預,徙勞無功。市場揣測,由於央行改變部署,將每日幹預匯市金額設定為三億五千萬美元,市場相信,普京貨幣離自由浮動之路不遠矣,有口痕友更估計,盧布或隨時改與黃金掛勾咁話!!

普京老謀深算,但不在金融市場範圍,事關央行未決定改動幹預機制前,按規定,當局可於匯價每到達跌幅某水平後,就可以每次用三億五美元幹預,結果等同於一部必贏老虎機,聰明仔早就部署加碼沽空圖利。

記得七月時,多間俄羅斯企業,將公司現金改存港元,當時外界議論紛紛,陰謀論充斥,事後孔明才發現: 
They're smart! 

更機靈要數我國財金機構,堅持不貶、堅持緩步升值,看看,巴西、俄羅斯等新興貨幣一一倒下,人仔呈強,中國人仔國際化之路,又行近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299

一帶一路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5.html

內地媒體大字標題形容,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正火速前進。

簡單而言,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集政治外交、向外投資、區域經濟合作,及人民幣國際化於一身。而打從十月起,佈局相當明顯。

大半年前,習主席亞信峰會一段發言,正式意味,中國外交由韜光養晦,轉移至一定參與。

一定參與牽涉話語權,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搞區域經濟貿易區、一帶一路,配以內地自貿區幅射翻印,內外有利,對區內盟友而言,最少多幾條鐵路,提升基建,甚至向中國提供資源,對中國來說,正正是消耗過剩產能最佳方法。

幾年前,美國向全球輸出資金氾濫,現在中國接力向外輸出過剩產能,通脹及通縮壓力,正式打成平手。

但對中國來說,極其量仍在於,輸出人民幣工程,行入國際化之路。

誠然,如果我國牽頭區域經濟區成功,利之在內,不久將來,隨時涉及交收,貿易、結算等,隨時可以繞過美元,以人民幣為主。

今年來,內地跟其他央行就人民幣互換及其他擴大合作範圍上,快過射火箭。歐洲有兩清算行、亞洲加入南韓、中東有卡搭爾,據報加拿大及澳洲即將加入。

如是者,整個人民幣交易買賣,已成功打通各個時區。

阿爺四出開設離岸清算中心,跟本港、甚至人行最初盤算完全兩回事,最初構思根本所有離岸清算,全部經本港,依家大家明咩叫Plan B!!

香港在人民幣業務優勢係咪依然?

官方答案一定說Yes,但賓卡形容,香港由原本贏三條街,已變為只贏一個街口左右,暫時取勝是時區上,及交易時段,兼仍然有大量內地企業在港發行產品,香港某程度上有訊息平臺優勢。

但潛在交易量增長,資金池形成,已優勢不再!

市場僅限於關註滬港通進展,忽略了上月外管局,原來批出約百一億美元新RQFII額度,但不適用於本港。用意可在,背後訊息,難道又是技術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00

鹹魚翻生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4.html

內地存款流失,若繼續假設餘額寶等網上理財產品,吸走銀行存款,半年多之前,可能仲講得通。

餘額寶為首產品回報已全線跌穿四厘,相反銀行要保留存款,連匯豐早前亦提供一星期六厘以上息率作招徠,翻一翻數字不難發現,其實就連網上理財產品基金,近月亦出現走資。

肯定,內地股市當旺,部份錢是流入炒股。很多年前,有首歌詞有以下一句: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套用現今內地市況,實為相當貼切。

咩係鹹魚?鹹魚可以翻生,看看中交建、看看航運股,近月全線鹹魚翻生!!

內地股評報道覆蓋率,升至近年新高。

至於白菜股,亦即兩元人民幣以下股份,原本業績不振、行業不景,早一段時間賣點亦被發酵。

美國市場成功之處,要靠印錢創造新高。一山還有一山高,我國市場驚人之處,是創意概念,加以樂觀預期。

以剛舉行的總理經濟座談會為例,獲邀兩名經濟師,包括沈建光,均屬大淡友,結果內地市場加以想象:
嘩、總理搵大淡友傾經濟,莫非要醞釀刺激政策?都係一笑置之吧!!

獲總理邀請,即點石成金!! 中聯重科主事人,由於成為坐上客,股價可以急升超過一成!

就連日本瑞穗,股價亦升,何其巧合!?

鹹魚翻生、白菜變人參。領導人積極倡議絲路經濟帶,正如中環人所言,正正令一批早已淪為鹹魚、白菜的舊經濟股,變得Yummy!!!

無他,慣穿中、巴的陸上絲路帶好、打通東盟的海上絲路帶也好,涉觸面既廣,並且涉及被拉籠國家,經濟潛力大,但未發展、基建距離及格水平甚遠。

於是,市場預期絲路一通,東亞、及中亞市場對中國基建需求必定上升,而基於他們本國發展,亦有助消耗中國本身大量產能過剩問題,成為中國舊經濟企業的龐大需求動力。

絲路帶,配以金磚及亞洲基建投資銀行,前者是構想,後者是資金供應銀行,中國打本,給予中國企業新增長動力,有利自己、鄰國亦能受惠。

相比之下,美國印錢行為,自私得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01

大象肥佬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html


如果沒有期望,就代表沒有失望的話,象哥第三季業績,或者尚算是一個Non-Event!!

不要忘記,象哥長老歐智華目標,要令成本對收入比率維持五成左右水平,股本回報要有一成以上,結果前者升至62.5%,單單第三季更達71.2%。

歐智華亦明白,監管成本因素,只會愈來愈高,會繼續影響業績,以Q3成本對收入比率突破70%計、更距離55%目標愈來愈遠,言下之意是幾乎放棄!!

至於股本回報僅得9.5%。簡單講,Failed!!!

單單第三季,各項業績除私人銀行之外,全線按季下跌,四十多億美元一個遜預期的稅前盈利,細心發現,原來又再來一次炒房單天保至尊,觀乎七至九月,交易業務收益近廿三億美元,按季升一倍三,亦是頭九個月的四成一。

匯豐「賓卡」,炒盤一流!! 但數地區業務的話,第三季亦疲態盡露。五個主要地區之中,按季稅前盈利,只有拉丁美洲升四成二,北美受罰款及撥備影響下跌八成半,但叫人關註是,亞洲業務在撥備未有急升、亦未有監管罰款底下,盈利跌一成半,連核心經營溢利亦要倒退百分之七。

風水佬可以呃你十年八年,但匯豐證明,亞洲增長強勁之說,實屬慌話。

八十八樓陳總今日有句說話,十分正確。因為美國徹底退市、同一時間日本加碼印錢、歐洲隨時加入,全球三大央行政策絕不一致,以往未曾試過,故此用以往情況、走勢去判斷當前市況,出錯機會極大。

人人話,日本央行印錢,填補耶媽退市空虛,個市贏硬。但調轉問,既然日本央行擺明推低日圓,而日圓跌,亦擺明會有利日本,日本張賭檯必贏,點解仲要賭其他市場?

日圓跌,日本量寬,但同時間美元不斷升,令區內形勢更為複雜。即使假設日本製造大量資金,會惠及區內市場,但同時間強美元影響則抵消正面因素。

而複雜形勢是,觀乎日圓無秩序式大貶值,直接影響區內競爭對手,南韓貨幣再跌百分之一,為七個月低位、馬幣亦跌至八個月低位。

今次日本印錢跟去年初不同,期時區內經濟體動力仍在,惟目前疲弱盡露,東瀛印錢未必能夠補夠美元強所引發的資金外流壓力。

陳德霖強調,過去幾個月,在港資金流穩定,既無出,亦無入,但某程度上,答案是錯的。

的確,銀行體系結餘不變,代表資金穩定,但不是事實的全部。看看上周在港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數字,同樣反映資金流向的認可機構外幣資產變動,九月出現負數六百六十二億港元,為一月以來首次,換句說話,整體本港資金池而言,香港九月有錢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02

一籃子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31.html


十二年前,中銀發表報告,建議考慮脫勾,結果報告撰寫人被炒。

而三十一年前,自有聯匯一日起,發鈔銀行品評聯匯不足之處,屬極大避忌。

故此,王冬勝今日主動用三分鐘,拋出聯匯去留問題,正正標誌香港貨幣勢將踏入巨變年代。

勝哥提出五個方案,呼籲業界討論:
包括維持不變、自由浮動、人民幣取代港紙、港元改跟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掛勾。

五個方案,四個改動建議,中環人形容,王冬勝框架相當務實,替陳德霖預設並奠下討論範圍。

八三年,時夕政局動盪一年,跑出聯匯、今日勝哥三分鐘發言,五方案四建議框架,觀乎內外環境確跟當年有幾分相近。

純粹歷史重溫,七二年港元曾首次跟美元掛勾,曾時匯率介乎一美元兌五點六五港元左右。

到七四年改行自由浮動,七四至八三年間,港匯升過上4.965水平,亦曾低見9.6港元。

換句說話,用四十多年前案例,港元一旦自由浮動,波動性極大,但跟美元掛勾的話,現水平港紙,比麥理浩時代亦不如,遠遠被人為低估。

勝哥明言,沒有既定立場,但一切不變的話,縱使基本法列明2047要用港紙,但HK Dollar必然淪為小貨幣,有如澳門紙,勢被邊緣化。

有印象的話,任白頭兩年前三十多頁鴻文,亦提及港元維持現狀,或弊多於利。他列舉其中一個原因頗具說服力:一隻持績受美元左右,而又持續兌人民幣貶值的貨幣,很大程度上會大幅減少市場用港元作為集資的貨幣單位誘因,變相影響本港集資中心地位。

王冬勝框架底下,他既提及一承不變無好處、浮動變波動,改跟人民幣掛勾亦未熟時機。

反而主動提及港紙改行一籃子掛勾可行,實令中環人意外。

皆因,三十多年來,尤其李國寶亦多次建議改行籃子,每次均被金記及發鈔行,批評透明度不足。

現在勝哥反過來,指改用一籃子有利本港降低通脹,到底咩料??

中環人認為,改行籃子,應當不是王冬勝胡言亂語構想,反而是經深思熟慮。

賓卡提示,人人假設人民幣未自由兌換前,港元難跟人仔掛勾,想法粗疏,因為中間忽略現時人民幣亦跟一籃子貨幣掛勾。

如是者,只要港元可以跟足現時人行採納的貨幣籃子,並與其掛勾的話,港紙表面上改行一籃子掛勾制,實際上港紙在人仔未自由兌換前,已經間接與人民幣掛勾,甚至技術上做到一兌一。

據稱,上述討論已在銀行界醞釀多時,尤其方案對內地亦有好處,屆時港元即相等於人民幣在國際流通。

但肯定,基於人行人民幣籃子屬國家機密,港匯任何改動,內地必然有若幹參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03

錢去左邊?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30.html


Where's the Money?
錢去左邊?

中環人指,當今看內銀業績,資本比率已不再重點,不良貸款比率亦無謂糾纏。

打從二零一四年第三季起,內地銀行存款去向? 極度需要關註!!

以合共有七間內銀公佈業績,包括中、農、工、建、交、信及招行。截至九月底,上述多間銀行,僅得建行錄得按季正存款增長,有二百五十四億人民幣,其餘四間全部出現存款流失!

四間內銀第三季,按季存款流失原來合共迫;高達九千八百零二億元人民幣,當然,基於規模最大,工行流失額最多,三個月內存款外流3883億,以三個月有九十日計,即姜建清每日平均蒸發四十三億人民幣存款。

其餘存款金額流失最多銀行,按次序為交行、信行及招行。

到底內地銀行體系存款到了那兒?幹什麼,存款流失問題這樣顯著?

監管層面而言,內地多個部委九月十二日,頒佈新規,嚴限銀行出現季尾衝數情況,亦限制銀行為達存貸比,臨尾谷存款。

若有關解釋成立的話,亦意味不排除第三季外流的存款,原本其實不屬於存款!?

另一解釋是,存款之失,是股市之得,皆因打從第三季起,內地股市表現亮麗,試問大媽會將錢放於銀行收息,抑或炒股、買新股?

當然後者也。

同一時間,我國強調引入民資,參與新項目,或者國民為國家好,率先提取存款,提早響應!?

剛才兩個解釋,都屬於中性偏好現象,皆因內地儲蓄率冠絕全球,並不健康。但假如,存款減少,涉及少量、或大量存款流出境外,又如何??

對於有關疑問,目前無實際指標證實、或否定。但中環人提醒,以往內地股市大牛市,亦未曾出現今次存款大規模外流情況。

再者,經濟活動向下,本應是會導致存款上升,皆因資金欠缺出路。如果將人行持續淨投放、定向鬆寬,及存款減少合二為一作分析,或者解釋當局行徑背後思路。

簡單講,周小川直接將錢,轉移到銀行,填補其存款缺口,從而製造貸款供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04

回頭是岸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29.html


似乎佔領運動在中央部署中,又到了一個關鍵時刻,由中央發起的輿論表態戰,又到了一個新的臺階。

連一向在港人心中、有一定地位的前金管局前總裁任誌剛,亦開腔「要撤」。

之前已預測滬港通會延遲,任誌剛憂心,佔領運動持續,會令內地減少對香港政策傾斜。

任總形容香港的經濟繁榮、是建基於有效扮演內地與外地的中間人角色。

如果呢個中間人不合作、靠不住、「添煩添亂」,他相信內地好自然會減低依賴,甚至另起爐竈,作「兩手準備」,勢必減低在改革過程中對香港政策傾斜。

任誌剛相信、佔領運動再下去,香港恐怕會失去法治,民不聊生,經濟會內傷、因此呼籲同學要「回頭是岸」。

當然,過去十多年,由自由行開始,香港經濟已經愈來依賴內地。零售不用多說、遍地金鋪、藥房,非自由行小店都無乎無法在旺區生存。

金融又何嘗不是? 中資企業幾佔去逾半恒指市值,藍籌股過半是中資股,而過去半年,靠著滬港通一個慨念,令股市有支持、相關股分如388、券商股溢價股均炒得不亦樂乎。

香港產業結構,近年都是傾斜向金融,以股市市值25萬億計吧,是GDP的10多倍,如果失去中國企業集資功能,加上再被奪去人民幣離岸中心功能,當然勢必損害整個金融中心角色。

咪住,如果真相真是這樣,那過去三日,滬港通剎停,港股豈非應跌逾過千點? 但周一跌過百多點後,連續兩日已反彈600多點,甚至重回佔中開始前水平,那又如何解釋?

那些甚麼股市市值經濟損失論就忘記它吧,但有不少數據已證明,其實內地需要引入外資推動A股,甚於內地資金來港炒港股,何況MSCI已發出最後通碟,年底不開通,A股難以在明年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說真的、由任總口中說:「民不聊生」,是有點令人不太自在。希望任總一番言論,仍是出於真心關心香港金融、以及下一代前途。

但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不是浪得虛名,中資機構要集資、如阿里巴巴般名氣,當然可以越級挑戰太平洋彼岸,但海外投資者真正了解的中資機構,又有幾多間巴巴?

而且海外投資者信賴的、是我們的制度及法律,這亦正是內地為何要開通「滬港通」,務求將整個人民幣資金往來途徑,限制於結算銀行內,這是「滬新通」或「滬倫通」做不到的。

問題是、到底香港經濟要「回頭是岸」,是否要有如田少的膽色,可以置諸死地而後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05

零售「腰」股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28.html


百麗國際一升升一成,誰說零售股壽終正寢!!??

老實,百麗中期盈利升幅僅百分之七,收入增長僅僅一成一,談不上突出,極其量歸類為無預期咁衰。

但百麗股價表現在在反映幾點:
一,隻股本身神經、
二,管理層夠老實、
三,上市公司有問題,管理層要作出補償、
四,亦是最重要,體育、運動事業,是有真正經濟貢獻,而且如假包換。

百麗紅極一時期間,零售股王,鞋股之選,市盈率三十倍是合理,毛利兩成以上是應份,同店銷售增長閒閒地每股中雙位數。

當紅炸子雞,但花無百日紅,百麗核心鞋類產品連續三季同店銷售負增長,毛利跌至僅得兩成一。

幸好,百麗證明體育事業真會帶來經濟貢獻!! 公司代理或經銷大堆品牌,雖則毛利不足百分之八,但來自運動用品銷售收入及盈利,分別各有一成七,及兩成二升幅,尚且頂得著大數。

目前,運動用品佔百麗總營業額約四成四,比例再升,大數有機會再撐,毛利低以後再算。

無疑,百麗股價屬神經刀一族,但管理層既無胡言亂言,反而老實取勝。

捱盡超過十個季季,百麗今日正式宣佈,高增長不再,鞋類為首銷售仍有壓力,先是面對現實造法、繼而採取現實做法,乃用錢搞掂股東。

百麗中期連特息派兩毫半,用低增長盈利情況,實為諷刺。

但百麗分店既然毫無擴充空間,之前收購品牌,碰上一臉灰,管理層又坦白,承認唔知點搞網店,倒不如益自己又益股東。

以特息金額計,相當於涉及廿二億港元,相當於經營現金流六成六。

兩毫半子,買個開心,受惠當然首推大股東鄧耀榮家族,額外收多六億六,而盛百椒亦獲一億九。Happy!!

由三十多倍PE高增長股,變為十倍左右市盈率高「腰」股,百麗現市價股息回報六厘,相當於中行COCO Bond,比意大利主權債息、領匯或其他公用股息率仍要高。

但零售始終是零售,現金流不確定性大,今日六厘派息相當於四毫,一旦盈利再放緩,下次一毫子股息亦可能等於六厘。

所以說,數字以外,往往引起誤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