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商聯合會(ASSOCHAM)近日進行的調查顯示,2016年印度奢侈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83億美元,而走在時尚前沿、購買力較強的超級富裕職業女性正在成為印度奢侈品市場上的一支購買生力軍。
富裕職業女性成購買生力軍
根據印度工商聯合會剛剛完成的一項調查分析,印度走在時尚前沿又愛美的富裕職業女性成為印度奢侈品市場上的一支生力軍,這一人群在整體市場上占到了約15%的份額。
據該調查估算,躋身富裕行列的印度女性超過了1200位,凈資產合計約1000億美元,她們中的大多數來自艾哈邁達巴德、班加羅爾、欽奈、德里國家首都轄區、海德拉巴、齋普爾、加爾各答、孟買和普納。
ASSOCHAM還調查了約500位年薪在50~100萬盧比(約合5~10萬人民幣)的職業女性,了解她們今年8-9月的消費習慣。
約20%的受訪者表示,她們只買奢侈品,原因是其品控嚴格,且在線上線下都容易買到。她們中的很多人表示奢侈品擁有一流的品質,這是她們寧願買奢侈品的唯一原因。由於她們的收入足夠她們揮霍,價格不是一個問題。
其余80%的受訪女性中,大多數人表示每次購物都會至少買一件奢侈品,而她們列在願望清單上的奢侈品數量每天都在增長。這部分受訪者認為奢侈品定價虛高,而且奢侈品的質量與普通商品相比實際上沒有太大差別。
一位分析師指出:“越來越多的高薪年輕職業女性在全球時尚和美容趨勢方面的意識在提高,這推動了對高端奢侈品和配飾的需求,包括珠寶、手表、服飾、鞋類、化妝品等。”
ASSOCHAM秘書長拉瓦特(D S Rawat)也表示:“職業女性或生活中比較活躍的女性更喜歡消費,她們重視外貌,因此願意購買奢侈品。職業女性正開始成為決策者,家里的東西也大部分由她們購買,因此奢侈品牌開設專門面向女性的精品店並擴大產品範圍,與這些新生代的奢侈品消費者建立長期關系,實屬勢在必行。”他還補充說:“隨著女性品牌快速崛起,奢侈品行業正日益由女性主宰。”
珠寶、手表、服飾和配飾、個人護理用品及電子產品是上述女性奢侈品消費者購買最多的五大類產品。購買力上升加上越來越註重全球品牌,以及奢侈品銷售渠道從大都市向其它較小型城市滲透,這些因素都推動了印度奢侈品行業的發展。
2016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83億美元
拉瓦特表示,年輕女性日益增強的品牌意識,外加大城市以外地區購買力的上升將可能推動印度奢侈品市場今年增長約20%,至183億美元。
ASSOCHAM的調查顯示,目前該國奢侈品市場的規模為147億美元。五星級酒店、高檔餐廳、電子設備、奢侈個人護理產品以及珠寶行業在2015年取得不俗表現,未來三年預計將增長30~35%。在豪車(主要是SUV)等大件商品上的支出很可能會持續,預計未來三年將增長18~20%,主要受較小型城市消費的推動。
調查將奢侈品行業按產品類別進行了細分,例如服飾和配飾、筆、家裝、手表、葡萄酒和烈酒以及珠寶、水療等服務、禮賓服務、旅遊、高檔餐飲及酒店以及遊艇、藝術品和汽車等。
該調查強調,2020年前,印度二三線城市互聯網的高度普及以及可支配收入上升將使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交易達到約1000萬筆。因此,奢侈品消費將在多個方面出現增長。
2015年,在奢侈品牌上花費最多的城市是德里,其次是孟買、艾哈邁達巴德、普納和班加羅爾。
約55%的受訪者年齡在20-29歲,30-39歲的受訪者占26%,40-49歲的受訪者占16%,其余受訪者在50歲以上。
超過69%的受訪者表示寧願購買知名奢侈品牌,而65%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知名且流行的奢侈品牌支付高價。
上周五,私募資管新規三箭齊發。記者註意到,實際上早在2016年7月1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為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私募資管產品備案管理要求,根據《暫行規定》相關規定,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同意,2016年10月21日,基金業協會研究制定並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範第1~3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三份私募資管備案新規也是變著法子降杠桿。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邀請了旭誠資產陳贇、中興匯金王輝煌等私募人士對此進行解讀。
關於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範第1號——備案核查與自律管理的解讀
資管計劃需備案後才能開戶交易推薦時應說明業績比較對象
◎每經記者 楊建
NBD:資管計劃如何進行備案?不備案的話會有何影響?
陳贇:首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要及時進行資產管理計劃備案,接受協會備案管理和風險監測,真實、準確、完整地報送備案材料,對其真實性、合規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其次,是對資產管理計劃的設立、變更、展期、終止等行為進行備案,按時提交備案材料;最後,定期報送資管計劃運行報告和風險監測報告,發生對資管計劃有重大影響事件的,還應及時向協會進行報告。最為重要的是,所有資管計劃均應在協會完成備案並取得備案證明後,方可申請為其開立證券市場交易賬戶。
NBD:基金業協會將通過何種流程對資管計劃進行審查?
陳贇:協會接受備案不等於為管理人背書,防止不法機構曲解、濫用備案證明,誘導投資者作出錯誤判斷。此外,基金業協會將通過書面審閱、問詢、約談等方式對備案材料進行審查,但基金業協會對資產管理計劃合規性存疑的,可以向中國證監會咨詢、報告,亦可以對資產管理人進行現場檢查。
深圳某中型私募:協會接受資產管理計劃備案並不能免除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按照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產品信息的法律責任。接受備案不代表協會對資產管理計劃的合規性、投資價值及投資風險做出保證和判斷。投資者應當自行識別產品投資風險並承擔投資行為可能出現的損失。
NBD:資管計劃推薦時應說明業績比較對象的條款是怎樣的?
陳贇: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可以通過業績比較基準形式向優先級投資者進行推介,但應同時說明業績比較對象、業績比較基準測算依據和測算過程等信息。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的業績比較對象應當與其投資標的、投資策略直接相關。
NBD:協會對私募資管計劃的審查及其紀律處分措施是怎樣的?
陳贇:基金業協會將加強對資產管理計劃的備案審查,對於違法違規及違反自律規則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基金業協會可以視情節輕重,采取談話提醒、書面警示、要求限期改正、加入黑名單、公開譴責、暫行備案等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移送中國證監會處理。
關於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範第2號——委托第三方機構提供投資建議服務的解讀
防止變相配資 禁止私募服務非標資產
◎每經記者 楊建
NBD: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是否可以委托其資產委托人提供投資建議或下達指令?
陳贇:新規明確了產品投資建議的有權發送人,僅由符合要求的第三方機構可為資產管理計劃提供投資建議服務。另外,明確禁止委托人直接或間接影響管理人的投資操作,防止產品被用於變相配資。在嚴控場外配資的背景下,部分兼營配資業務的管理人假借發行產品名義設立配資資金池,根據委托人指令進行操作,此業務模式在當前監管體系下將難以繼續。明確禁止投資者直接或間接影響管理人的投資操作,防止產品成為劣後級投資者的配資工具。
NBD:私募管理人不得為投資於非標資產的資管計劃提供投資建議服務?
陳贇:新規對投資顧問資格標準做出了細化,明確指出了第三方機構作為投資顧問需提供的資質證明文件。另外,新規規定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不得為主要投資於非標資產的資產管理計劃提供投資建議服務,對於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影響較小,主要是對非標資產通道業務有一定的限制。此外,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應當妥善保管第三方機構出具的投資建議及相關文件,不得隱匿、偽造、篡改或者違規銷毀。
關於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範第3號——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的解讀
細化結構化產品收益分配 優先級包賺時代結束了
◎每經記者 楊建
NBD:在結構化產品中,作為優先級是否需要承擔同樣的風險,能否通過結構化實現保本保收益?
陳贇:根據“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風險與收益相匹配”原則,所有投資者均應當共同享有收益、承擔虧損。新規明確規定原有劣後級投資者承擔全部虧損的設計退出歷史舞臺,但規定優先級投資者與劣後級投資者可以按比例進行收益與虧損分配。如優先級投資者承擔5%的收益或虧損,劣後級投資者承擔95%的收益或虧損,優先級仍然具有較強的“類固收”屬性。
某中型私募:核心是利潤分配,即優先級也需要按照合同約定的比例承擔損失,但優先級可以約定只承擔極小比例的損失。此外,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應當根據投資標的實際產生的收益進行計提或分配,出現虧損或未實際實現投資收益的,不得計提或分配收益,這很明顯是為防止優先級提前計提利息,也防止劣後級提前兌現虧損保障優先級。
NBD:業內流行具有“安全墊”風險緩沖產品是否意味著管理人“先行賠付”?
陳贇:實際上此次新規最大的變化就是,結構化資管計劃中,資產管理人可以通過以自有資金認購的資產管理計劃份額先行承擔虧損的形式提供有限風險補償,但不得以獲取高於按份額比例計算的收益、提取業績報酬或浮動管理費等方式變相獲取超額收益。
實際上這種以自有資金認購的資管計劃份額先行承擔虧損的形式提供風險補償的產品在中小私募成立之初發行的產品中較為常見,主要是因為這些私募在成立之初,號召力不強,在前期發行產品較為困難,所以只有以自有資金進行“先行賠付”的方式來吸引客戶,而一些中大型私募則幾乎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NBD:當資管計劃出現虧損時,劣後級資金是否可以追加增強資金?
陳贇:本條對結構化產品設計提出新的要求,雖規定不得約定劣後級投資者本金先行承擔虧損,要求不得提供增強資金,但可以通過設計為劣後級投資者承擔絕大部分虧損的條款,提供絕大部分增強資金,最大限度上保護優先級投資者的本金安全。以往的結構化資管計劃一般由劣後級提供增強資金,在不改變杠桿率的前提下避免資管計劃發生止損平倉的情況。而這次協會並未禁止提供增強資金,因此優先級、劣後級應當共同提供增強資金,但是共同承擔的比例未明確規定。
王輝煌:結構化資管計劃合同中不得約定劣後級投資者本金先行承擔虧損、單方面提供增強資金等保障優先級投資者利益的內容,並應根據投資標的實際產生的收益進行計提或分配,出現虧損或未實際實現投資收益的,不得計提或分配收益。這些規定無疑對管理人變相設立不符合規定的結構化產品作出了明令禁止。
NBD:資管計劃是否可以通過嵌套結構化產品,突破杠桿的限制?
某中型私募投資總監:首先資產管理計劃應當明確投資杠桿率,即:總資產與凈資產之比,並且與資產托管人共同明確投資杠桿的監控機制、預警指標及其被動超標的處理方案;此外資產管理人不得通過結構化將資產管理計劃異化為“類借貸”產品,為劣後級委托人提供配資業務,由優先級委托人向劣後級委托人提供資金,劣後級保證優先級委托人本金及其固定收益。
其次新規明確要求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不得嵌套投資於其他金融產品的劣後級份額,其中資產管理合同應當明確其投資類別,而且還明確約定投資範圍、比例,杠桿倍數等內容,而且資管計劃在投資其他金融產品的時候,應當穿透審查被投資的金融產品是否存在結構化、是否投資於其他金融產品的劣後級份額。
“瘋狂的比特幣”又回來了。
周六(10月22日)晚間,近段時間來走勢相對平穩、單價在4000元/個左右徘徊的比特幣突然發力,一夜之間直接突破4500元大關,來到了近三月以來的最高點。
來自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的數據顯示,昨日比特幣開盤價為4288.31元,最低價4286.86元,最高價4555.00元,收盤價4496.68元,日振幅達6.3%,破三個月以來最高價格。今日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目前最高價達4575元。成交量也激增,由平時的1萬左右暴增至上午8時的超20萬,看來不少投資者趕在4500點以上勇敢地沖進了市場。
一位資深比特幣玩家告訴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昨晚他在4295元時掛單買入了一個單子,到4300多元時就賣掉了。“當時是擔心隨時跳水,結果就這麽漲到了將近4600元,少賺了200多個點,正躲著哭呢。”
縱觀比特幣今年以來的價格走勢,一天之內振幅在10%以內其實算不上多麽大的新聞。不過,自從今年8月3日最大的美元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inex發生近12萬枚幣被盜的事件以來,這種漲幅還是非常少見的。彼時Bitfinex的大規模盜幣事件引發了全球比特幣價格的大幅下跌,跌幅一度超過了25%。
火幣網COO朱嘉偉對理財不二牛指出,從技術角度來說,比特幣自Bitfinex事件後整體價格逐步企穩回升,9月4日後正式進入標準的上升通道。經過前期多日橫盤調整後,多軍蓄力爆發。本次上漲,幣價在強勢突破阻力位4400後,直沖4575逼近4600元大關,進入新一輪的調整和趨勢。
他進一步表示,匯率因素是長期且底層的影響因素,這一點引發了理財不二牛的關註和思考。
自10月1日央行宣布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之後,美元兌人民幣(在岸)匯率連續七日收陽,並於近日再度刷新近六年來的新高至6.7581。尚且不論加入SDR與人民幣貶值的直接關系有多大,至少後者對各個市場的累積效應已經開始展現了。朱嘉偉告訴理財不二牛,這個時候投資者可以考慮配置一些保值和避險資產,例如美元、黃金、比特幣等。
“對美國加息的強烈預期,推動了美元指數大幅走高,黃金價格下跌。因此在黃金配置的問題上,也給廣大投資者出了一些難題。比特幣市場在這一年表現優異,從年初2500元開始起飛,現處於4300元區間。並且自9月起,比特幣的避險功能又逐漸凸顯,價格穩中有升。”他總結道,這才是比特幣近來價格穩步回升、昨夜又出現暴漲的深層次原因。
不過,作為避險資產而言,比特幣和黃金等相比又存在一個飽受詬病的短板,那就是其安全性問題。公開資料顯示,過去5年中比特幣相關創業項目的倒閉,95%都和比特幣被盜有關。2014年2月底,彼時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商的Mt.Gox申請破產,其聲稱的最直接導火索就是“黑客入侵導致丟失了至少85萬枚比特幣”。現在Bitfinex被盜幣的陰影尚未散去,比特幣就作為避險資產而被市場熱捧,但其根本的安全問題其實仍待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8日“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成立大會暨首屆開發者大會”在北京召開。該論壇不僅發布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還將開展標準化需求研究,加快制定比特幣核心技術--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團體標準,適時制定相關國家標準,引導和規範我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這無疑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後續是否會繼續高歌猛進?理財不二牛將持續關註。
美元指數突破99關口,創2月初以來新高。
歐元/美元跌至1.0854,為7個半月新低。
消息面上,美聯儲Williams表示,12月可能是加息的理想時機。
周一,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稱央行應在現在到2017年底之前加息三次,只要通脹預期和勞動力市場繼續改善。
在臨近月末市場整體資金面趨緊、價格攀升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調整仍在繼續。周四滬深兩市股指再度雙雙走跌,全天未能翻紅,兩市成交也出現大幅萎縮。對此市場人士認為暫時仍處於合理調整的範圍,3100點整數位的支撐也較為明顯,不過要想繼續突破上行,成交量的有效放大仍是關鍵。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受到臨近月末資金面趨緊的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在低開之後繼續震蕩下行,成交量減少較為明顯。兩市股指全天未能翻紅,而這已是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出現了!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12.35點,下跌3.96點,跌幅0.13%,成交1822億元;深成指報收10788.97點,下跌28.54點,跌幅0.26%,成交271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82.48點,下跌2.01點,跌幅0.09%,成交73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53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量逾900億元。
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還是受到了月末資金面緊張的影響,不過上證指數盤中跌到3100點整數位後明顯受到了買盤的支撐,尾盤的小幅拉升更是體現了多方意欲維持整體漲勢的態度,不過股指要想反身向上還要成交量的配合!
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羅文波認為,本周煤炭、鋼鐵等直接受益供給側改革的行業表現活躍,另外銀行、券商等權重板塊亦有觸底走強跡象。目前來看,諸如人民幣匯率擾動和美國大選等外圍風險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或已被消化,市場仍處在做多窗口期。而隨著食品飲料、醫藥等板塊崛起,市場正在逐漸形成價格上行的預期,建議關註價格回升產業鏈中的機會。盡管壓制市場中期趨勢的因素未變,但未來2-3周將是短暫的風險空窗期,這也為漲價產業鏈提供了有利的炒作環境。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則表示,最近半年,不管是策略還是行業,開口必談“低估值,有業績”,市場選股風格變化明顯,但即使知道了這種風格,並轉變投資思路,機會依然很難把握,很多板塊的波段太短,這和2013-2014年的震蕩市並不一樣,彼時創業板結構性機會的可持續性是很強的。
而整體性機會的缺乏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增量資金,但結構性機會也難以把握,這只用增量資金缺乏還不足以解釋,還有來自基本面的原因:1)經濟自2011年下臺階後,GDP增速長期維持在窄幅震蕩,經濟由2000-2010年的增量經濟變為存量經濟。2)存量經濟存在結構性機會,而結構性機會的大小要看有沒有“領頭羊”。2013-2014年由於智能手機普及率達到臨界點,TMT板塊爆發,成為結構性板塊的領頭羊,目前雖然很多行業都出現了“結構性改善”,但並不是“結構性爆發”,存量經濟缺乏領頭羊。
展望後市,國金證券認為,如果想要打破現有的格局,出現板塊差異更大的行情,變化可能來自於:1)利率、匯率、股市政策等出現波動(往上和往下均可),給各個行業的估值重新洗牌,板塊的差異隨之出現。2)補庫存、企業利潤周期大幅變化、供給側改革推進速度變化等。3)更長遠來看,改革出現較大進展、全球經濟找到新引擎、VR/智能汽車/物聯網等領域達到量變的臨界點。而在出現這些變化之前,維持近期的策略觀點:“慢工出細活,市場風險偏好不具備趨勢性回升,亦不具備趨勢性下降,存量博弈”。行業配置方面傾向於市場風格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高估值板塊將繼續承壓,“高分紅高股息率”、類債券的板塊受到青睞。主題方面,建議依次關註“深港通、債轉股、國企改革、舉牌”四個方面的投資機會。
截至10月27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5121.4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9.06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4001.61億元,增加8.42億元,創1月26日以來新高;兩市合計9123.09億元,增加17.48億元。
土地“三權分置”的政策,從中央提出理論雛形,到日前公布意見予以確認,並將其提高到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這中間用了將近3年的時間。
不過,實踐創新往往先於理論創新。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人地分離的現實,促使基層進行土地流轉。在有些地方的實踐中突破了承包權的“穩定”,簽訂的契約甚至將承包權也流轉出去了。只有承包權長久不變落實以後,經營權才會長久不變。
他補充說,往往大戶跟農民簽訂這些契約的時候都會附加一個條款,即允許二輪土地承包期到期後,繼續將土地流轉給大戶。
城鎮化帶來了人地分離,擁有土地的人不再種地的現象普遍存在。這跟改革初衷是相違背的。
中央提出,農戶承包權要穩定,並嚴格保護農戶承包權。對承包權的退出要求“自願有償”,還提出不得違法調整農戶承包地,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黨國英解釋稱,這是針對之前基層實踐出現的問題,決策層提出的要求,文件的出臺,將會規範今後經營權的流轉行為。
自發的土地流轉,在實踐中並不陌生。只是當時官方尚未提出“三權分置”的理論,至於試點更是談不上。從之前對土地流轉比較謹慎,到提出“三權分置”,將其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這表明中央肯定了基層實踐,對其進行追認。目前,國內關於土地制度改革有兩個試點較為重要,一是全國人大授權的33個縣(市、區)試點“三塊地”的改革,截止時間為2018年前;二是農業部開展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在穩定擴大試點的基礎上,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這項工作。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桂華對本報提到,很多時候都是先通過村幹部做農民的思想工作,將土地集中流轉給經營大戶,然後雙方到所謂的產權交易平臺簽訂合同。所謂的產權交易市場不過是一定程度上的土地行政流轉(包括通過地方政府財政補貼形式的),事後被包裝成為市場行為而已。一旦出現問題,比如承包經營大戶跑路,將面臨無人願意承擔責任的困境。
還有,根據“三權分置”的制度設計,經營權流轉出來後,將面臨抵押擔保的現實難題。桂華稱,盡管各地有抵押擔保的先例,但基本上不是通過土地經營權抵押實現的,要麽是信用貸款,要麽是配合其它抵押物貸款。由於土地流轉沒有二級市場,銀行是不願意接受土地抵押的,因為出現問題,銀行將無法處置抵押物。而且農民與流轉主體發生糾紛的事件頻現,銀行更不會主動招惹這個麻煩。再者,土地經營權的資產價值很低,根本也無法抵押出多少資金。
據柔宇集團微信公眾號消息,柔宇科技有限公司(Royole Corporation)與WARMSUN Holding Group近日共同宣布,雙方正式簽署最新Pre-D輪投資協議,WARMSUN Holding Group對柔宇科技投資5億元人民幣,目前投資款已全部到賬。此次融資後,柔宇科技估值正式突破200億人民幣(30億美元)。
柔宇在成立後的四年內,先後發布了:可自由卷曲折疊的0.01毫米全球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屏;透明可隱形的新型柔性傳感器及其系列產品;以及基於新型顯示和傳感技術的智能終端產品,包括首創可折疊式3D弧形巨幕頭戴虛擬影院設備Royole X與Royole Moon。據了解,柔宇科技於2012年在中國深圳、美國矽谷及香港同步創立。
柔宇科技創始人兼CEO劉自鴻表示:“柔宇希望用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技術創新,為下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此次柔宇與WARMSUN Holding Group的攜手合作,將進一步幫助公司在研發、生產以及銷售等領域投入更多資源,加速公司的全面發展。”
據新華社報道,從湖北省科技廳獲悉,湖北省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元,成為繼食品、化工、汽車後,湖北省第四個過5000億元的產業。
據介紹,湖北電子信息產業已連續多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是湖北省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湖北光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尤為引人註目。全球約60%光纜產量來自於中國,而坐落在湖北武漢的長飛光纖已成長為全球第一大光纖和預制棒供應商、全球第二大光纜供應商。
數據顯示,武漢光谷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制基地,光纖光纜國內市場占有率66%,國際市場占有率25%,銷量世界第一;武漢也是我國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光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60%,國際市場占有率12%;武漢還是我國最大的激光產業基地,激光產業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11年超過50%。
湖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湖北將繼續強化產業創新鏈薄弱環節,加速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規模,面向2020年,圍繞新一代通信、超傳感材料、移動互聯智能設備、大數據等領域,布局一批持續支持的重大專項。
11月8日,盡管煤炭股受到期貨走勢的影響出現回落,但市場輪動格局下,上證指數上行的步伐並未停止,8日盤中再創2月以來的新高。不過前期熱門個股近來紛紛出現調整走勢,再結合成交量未能配合放大,使得股指在創出新高之後短期整固需求再度增強,而美國大選的結果也可能對股指短期走勢產生一定的影響。
11月8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早盤高開後一度有所回落,但市場人氣的回升以及日用化工、釀酒食品等板塊的上漲很快帶動股指回升並創出近期新高。而午後市場成交量未能配合放大使得股指繼續沖高動力不足,轉而返身回落,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47.89點,上漲14.56點,漲幅0.46%,成交2216億元;深成指報收10763.13點,上漲67.95點,漲幅0.64%,成交3044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50.30點,上漲20.00點,漲幅0.94%,成交767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26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由於股指盤中再創熔斷以來的新高,這使得市場人士對股指後續的整體走勢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但成交量的情況不理想則使得大家對後續高度又相對較為謹慎,股指整體可能還是“進二退一”的格局。
東興證券策略分析師鄭閔鋼等繼續對四季度市場持樂觀判斷。其認為,雖然A股市場整體震蕩格局難改,但經濟基本面及市場風險偏好均堅挺,從當前至12月上旬是較好的市場向上窗口期。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10月主要經濟數據依然景氣,對A股市場形成支撐。從11月已公布的數據看,10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1.2(9月50.4),官方服務業PMI為52.6(9月52.3),均超前值。經濟複蘇短期仍在持續。10月份房市遇冷對中、上遊的傳導大概率將出現在明年一、二季度。
同時市場情緒回暖。最近兩周上證綜指站穩3100點,並於11月4 日觸及3141這一近9個月以來市場新高,兩市成交量及融資余額緩步回升,每周新增投資者數量連續四周穩定在40萬人,均顯示出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市場最為關心的風險因素包括12月限售股解禁、美國大選及美聯儲加息,而上述事件均落地於12月中下旬,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反映在當前市場價格中。
東興證券此前對指數區間的判定一直維持在2900至3200點區間震蕩,結合上述分析,對滬指的震蕩區間預判調整為3000至3250點,適度樂觀,考慮到前述風險因素壓制,指數沖破3300 點較難。長期繼續看好“寬財政”受益領域,包括PPP及債轉股主題。四季度“供給側改革”進入年內收官階段,目前主要省區去產能任務完成率仍較低,繼續看好黑色金屬價格,首推煤炭。
信達證券策略分析師谷永濤則認為,從估值來看,當前藍籌股估值相對較低,處於歷史低位水平。小盤股絕對估值水平較高,同時對比歷史數據可知,其基本處於中位數水平附近。從國際估值對比來看,上證綜指估值處於低位區域,恒生國企和恒生指數估值處於底部。
從配置角度看市場,建議尋找價值基礎相對堅實的行業,例如家用電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等行業。此類行業具有盈利能力較強、估值相對合理的特點,部分企業擁有較高的股息率,具備較強的安全邊際。在行情確定性不高的市場環境中,是較為穩健的配置品種。
雖然階段性經濟數據回暖,但在經濟結構轉型之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然而短期內難以出現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由此信達證券認為政府通過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的意願較強,公用事業、環保等板塊或將受益於財政政策而有所表現。
而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帶來了上遊行業供給的收縮。從目前的市場數據看,煤炭開采行業的供給端收縮已經開始持續推動價格的上漲,煤炭行業的供給缺口依然存在,國內外煤炭品種的價差,有望推動煤炭價格繼續上行。從階段性配置看,煤炭開采行業適合作為近期配置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