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5點19分,2016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交易額突破912億,破2015年全天交易額紀錄。而在此前,菜鳥物流訂單量、美日等海外地區訂單交易額均已突破紀錄。
早在今晨7點,2016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交易額已破571億元,超過2014年雙11全天成交總額,無線交易額占比84.47%。
截至8點,207個國家和地區的剁手黨加入2016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8點50分之前,2016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日本、美國、歐洲等地交易額已均超過2015年全天。
14點33分,菜鳥單日物流訂單量達到4.67億,創歷史新高。 按照目前的交易速度,業界預計今年雙11全天交易額破千億毫無懸念。
此前據中新社報道,今年“雙11”物流速度大大提升。零時剛過一個小時,菜鳥網絡已產生“雙11”物流訂單超1.7億單。11日零時13分19秒,廣東佛山蘆苞鎮的一位買家就收到剛購買的一臺榨汁機。這是今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配送第一單,由菜鳥網絡合作夥伴EMS物流送達。
此外,京東數據也顯示,截至11月11日12點,京東商城交易額同比增長78%。來自移動端(包括京東移動客戶端、京東微信購物和京東手機QQ購物等在內)的下單量增長迅速,下單量占比突破85%。
美元指數突破100關口,創下去年12月以來新高。
在岸人民幣跌逾300點,報6.8465元;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至6.8522元,創歷史新低,日內跌近300點。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未來人民幣貶值壓力可能會更大;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8左右,明年底為7.2左右。如果美元走弱,美國不對中國產品提高關稅,則明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強於預期;但如果美國對中國產品實行單邊關稅措施,美元顯著升值,則2017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可能超過7.2。
第一財經記者從武漢航運交易所獲悉,自2015年10月16日重組運營一年來,該所全面搭建貨運交易、船舶交易、航運人才服務、航運司法拍賣等8大平臺,開展信息服務、交易服務等12項特色業務,至2016年10月底交易額已達7.5億元,超過重組前三年交易量總和,初步形成了長江中遊船舶交易、貨運交易、船舶技術交易、航運人才服務等四大市場。
武漢新港近期發布的《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發展報告(2015)》指出,將在“十三五”期間建設武漢航運中心,到2030年,武漢將建成我國內河最大的國際化港口城市。而武漢新港管委會牽頭編制的《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核心區建設規劃及近期實施計劃》亦提出,將開展“四大提升”工程,後期共計建設項目157個,投資總額高達2702.8億元。
而當前,長江中遊航運市場仍處於要素散而亂的狀態。武漢航運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全市有22家單船航運公司,全市運力規模超過10萬載重噸的企業僅有3家。
武漢市貨運代理業協會會長李亢認為,過去貨運交易平臺各自單打獨鬥,很難走到一起形成合力,而政府引導設立航交所後有望抱團拉動武漢航運業的成長。
據悉,武漢航交所作為航運公共服務平臺、要素集聚平臺、政策制定平臺,將有力強化長江中遊航運核心功能區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形成資源高度集聚、服務功能齊全、市場環境優良的航運交易大市場,全面建成“四大市場、三大服務體系、一個中心”,即建立公平有序的貨運交易市場、船舶交易市場、船舶技術和船用產品市場和航運人才服務市場,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市場服務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建立起獨具特色的高端航運服務中心,力爭2017年交易額破15億元,五年內年交易額過100億元。
在11月17日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高世憲在演講中表示,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正在持續上升,包括原油和天然氣,只有煤炭的對外依存度略有下降。
就全球原油市場而言,國際能源署高級專家亞歷桑德羅·布拉西則在現場提出,在短期內,提高油價的關鍵動力仍然是主要產油國如何落實減產行動,但石油市場的震蕩還將長期持續。
中國能源依存度達16.3%
根據高世憲提供的數據,2000年以來,中國整體的能源對外依存度在持續上升,在2005年~2015年這10年間,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從6.0%上升到了16.3%,且自2012年起,就始終維持在15%以上的水平。
具體來說,原油的依存度最為嚴重,從2005年的39.5%上升到了2015年的60.69%,首次突破了60%的大關。在過去10年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增加最為明顯,2015年為31.89%,而10年前該數據僅為-6.4%。煤炭的依存度也從2005年的-1.9%上升到了4.9%,但和2013年7.5%的峰值相比,已經略有下降。
能源對外依存度是一個國家能源凈進口量占本國能源消費量的比例,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能源供應安全的重要指標。
中國原油進口量也在持續上升,2015年原油進口量達3.34億噸,同比2014年3.08億噸增長了8.4%,如果除去出口的0.29億噸原油,2015年的原油凈進口量為3.311億噸。
由於油價下跌,中國原油進口金額則在2015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2015年該金額達1345億美元,比2014年的2283億美元減少了41%。原油進口金額在進口貨物總額的占比也由此下降至8%,而在2014年,這一占比為11.7%。
作為世界上的第一大石油進口和消費國,我國的原油進口來源目前主要來自於中東地區(50.7%)、非洲(19.2%)、歐盟(14.9%)、美國(12.7%)、亞太地區(2.5%)。具體進口來源國為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安哥拉、伊朗、阿曼、委內瑞拉等。
就中國油氣消費經濟指標而言,2000年~2015年的GDP平均增速為7.9%,對應的石油消費平均增速為4.2%,天然氣消費平均增速為12.4%,石油消費彈性系數為0.54%,天然氣消費彈性系數為2.92%。
按照中國“十三五”能源發展政策,高世憲表示,中國計劃實現四大目標:在2020年實現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左右;2016年~2020年期間單位GDP能源消費量下降15%;2016年~2020年期間,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8%,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峰值;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在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達到15%和20%。
石油市場的震蕩還將長期持續
在當天的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國際能源署高級專家亞歷桑德羅·布拉西就全球原油市場新格局發表了演講。他提出,在短期內,石油供需平衡恢複的關鍵動力仍然是主要產油國如何落實減產行動。
但根據10日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報告,預計2017年非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的原油日產量將增加50萬桶,比上一次的預測增加11萬桶。與此同時,OPEC原油產量將創歷史新高,10月原油產量觸及3383萬桶/日的紀錄高點。如果OPEC不減產,2017年的油市有可能還會維持供應過剩局面,因全球產油商都在加速供應而需求增長下滑。
最近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署長西耶米斯基(Adam Sieminski)在上海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到明年中期,我們認為全球原油庫存會降低,這將對油價形成支撐,讓油價出現小幅上升,回到50美元/桶左右。長期來看,油價還會繼續上漲,但短期內不會回歸至2012年~2014年的價格水平。”
在需求方面,布拉西在上述會議上表示,經濟活動的增加推高了市場的石油需求,但汽車領域石油使用效率的提高則相對減緩了增長。而致密油投資周期的縮短則顯示,石油市場的震蕩還將長期持續。
根據EIA的《短期能源展望》報告,預計2016和2017年全球石油庫存規模預計平均將分別為80萬桶/天和50萬桶/天;與此同時,布倫特原油在2016年第四季度和2017年第一季度的價格將達到48美元/桶。而2016年及2017年布魯特原油的預計價格將分別為40美元/桶和51美元/桶。
操作精度0.8毫米,具備人類無法達到的高穩定性的“手”和高精準度的“眼”,這就是最新一代“天璣”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的“過人之處”。據新華社報道,目前該機器人已輔助實施2000多例手術,成功突破脊柱外科手術“禁區”,填補了上頸椎手術機器人的國際空白。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向記者介紹說,通過一系列核心技術群,“天璣”不僅可以幫助醫生完成手術路徑的規劃,更能精確引導內植物的植入,顯著減少了患者術中、術後並發癥的發生率,大幅減少術中放射線暴露。此外,“天璣”0.8毫米的操作精度,領先於全球同類產品1.5毫米至2毫米的精度。
2015年,在“天璣”的輔助下,田偉團隊成功為1位患有嚴重寰樞椎先天畸形合並顱底凹陷的43歲男性患者施行手術,完成被喻為“生命中樞”的上頸椎畸形手術,挑戰了世界脊柱外科手術領域的“禁區”。這也是世界首例上頸椎(寰樞椎)機器人輔助手術。
過去,骨科手術長期存在人類“手”“眼”受限的瓶頸:一方面,因手術在骨骼內開展,人眼無法看到骨內,視覺上存在誤差,損傷風險很高,即便通過透視技術看到內部,但得到的是重疊影像,且輻射損傷大;另一方面,人手操作在動作控制力、穩定性和重複性方面均存在不足。
“天璣”由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醫工企”聯合研發,歷經10余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這是國際上唯一開展全脊柱階段、創傷骨科和四肢骨科手術的通用型骨科手術機器人,標誌著我國骨科手術開啟智能化、精準化、微創化時代。”田偉說。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3日在日內瓦發布報告稱,2015年中國專利申請量首次在單一年度內超過100萬件,推動全球專利申請量創下新高。
據新華社報道,當天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世界各地的創新者共提交了約290萬件專利申請,比2014年增長了7.8%,專利保護需求連續第六年保持增長。
2015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了110多萬件專利申請,申請量幾乎相當於全球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美國、日本、韓國專利主管機構受理的專利申請總量。其中,美國以約58.9萬件專利申請位居第二,日本和韓國分別以約31.8萬件和約21.3萬件申請分列第三、四位。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表示,2015年世界各地的決策者都尋求刺激經濟增長,促使知識產權申請取得良好進展。除了中國繼續推動全球專利申請增長,大多數國家對知識產權的利用也都在增加,表明知識產權在全球化知識經濟中越來越重要。
此外,2015年全世界共授權約124萬件專利,得益於中國專利授權量增加,較此前一年增長了5.2%。中國2015年專利授權量達到約35.9萬件,超過美國的約29.8萬件,成為授權量最多的國家。另外,在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方面,中國也位居世界第一。
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近日,華為中央研究院瓦特實驗室在第57屆日本電池大會上宣布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實現重大研究突破,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實驗結果顯示,以石墨烯為基礎的新型耐高溫技術可以將鋰離子電池上限使用溫度提高10℃,使用壽命是普通鋰離子電池的2倍。
華為瓦特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陽興指出,石墨烯基高溫鋰離子電池技術突破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在電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劑,除去痕量水,避免電解液的高溫分解;電池正極選用改性的大單晶三元材料,提高材料的熱穩定性;同時,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可實現鋰離子電池與環境間的高效散熱。
“高溫環境下的充放電測試表明,同等工作參數下,該石墨烯基高溫鋰離子電池的溫升比普通鋰離子電池降低5℃; 60°C高溫循環2000次,容量保持率仍超過70;60℃高溫存儲200天,容量損失小於13%”, 李陽興表示。
這一研究成果將給通信基站的儲能業務帶來革新。在炎熱地區使用該高溫鋰離子電池的外掛基站工作壽命可達4年以上。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也將助力電動車在高溫環境下持久續航,以及無人機高溫發熱下的安全飛行。
12月1日消息,近日,華為中央研究院瓦特實驗室在第57屆日本電池大會上宣布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實現重大研究突破,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實驗結果顯示,以石墨烯為基礎的新型耐高溫技術可以將鋰離子電池上限使用溫度提高10℃,使用壽命是普通鋰離子電池的2倍。
華為瓦特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陽興博士指出,石墨烯基高溫鋰離子電池技術突破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在電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劑,除去痕量水,避免電解液的高溫分解;電池正極選用改性的大單晶三元材料,提高材料的熱穩定性;同時,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可實現鋰離子電池與環境間的高效散熱。
“高溫環境下的充放電測試表明,同等工作參數下,該石墨烯基高溫鋰離子電池的溫升比普通鋰離子電池降低5℃; 60°C高溫循環2000次,容量保持率仍超過70%;60℃高溫存儲200天,容量損失小於13%”, 李陽興博士表示。
這一研究成果將給通信基站的儲能業務帶來革新。在炎熱地區使用該高溫鋰離子電池的外掛基站工作壽命可達4年以上。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也將助力電動車在高溫環境下持久續航,以及無人機高溫發熱下的安全飛行。
去年,華為瓦特實驗室在第56屆日本電池大會(The 56th Battery Symposium in Japan)上發布了5分鐘即可充滿3000mAh電池48%電量的快充技術成果,引起業界廣泛關註。據李陽興博士透露,華為快充電池已經商用,並將於今年12月底正式對外發布超級快充手機。
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日前發表了來自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德敏教授以及張禮和院士課題組關於流感病毒疫苗的突破性研究進展。
研究人員以甲型流感病毒為模型,應用基因遺傳密碼子擴展技術成功制備了複制缺陷型疫苗病毒,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護效果等方面均要優於現行的流感疫苗。
這項研究的原理是通過調整活體病毒的遺傳密碼,以流感病毒為模型,發明了人工控制病毒複制,從而將病毒直接轉化為疫苗的技術,即在保留病毒完整結構和感染力的情況下,使病毒的自我複制機制失效,從而使宿主細胞生成免疫力。
此前,使用具有完全感染力的活病毒被視為一種禁忌,因為病毒會迅速傳播。獲準臨床使用的活病毒疫苗通常都經過結構上的處理,使病毒的毒性減弱,但這影響了疫苗的效力。因此目前廣泛銷售和使用的疫苗通常要麽含有死病毒,要麽含有毒性減弱的活病毒。此外,很多致命的病毒都沒有相應的疫苗。
周德敏說:“這不僅是一種疫苗,也是一種藥物。”這種疫苗使用的禽流感病毒與天然禽流感病毒有99%以上的相似度。他還表示,研究團隊僅僅調整了病毒DNA的三個堿基,而通常病毒有幾十萬個這種堿基。
經過周德敏團隊培育的遺傳改性的病毒只接受一種特定形式的氨基酸,周德敏的團隊在人造細胞系里制造這些病毒,細胞里充滿了非天然的氨基酸。病毒隨後將在這些人造細胞里大量自我複制,“把這些病毒註入宿主體內以後,因為缺少(適合的)氨基酸,它們就無法自我複制,最終會‘餓’死。”
這一發現顛覆了病毒疫苗研發的理念,成就了活病毒疫苗的重大突破,有望簡化疫苗的研發過程,幫助科學家在疫情暴發幾周內就得到有效的疫苗甚至療法,以對付禽流感、非典、埃博拉和艾滋病等各類病毒。
但是由於病毒結構的複雜性,這種僅調整病毒的三個堿基做遺傳基因修飾的方法可能並不適合用於所有的傳染性病毒疫苗,比如流感、艾滋病和丙肝。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金俠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技術。周德敏的團隊創造了一種新的減毒方法,把過去的經驗變成了一種能夠普遍應用的技術,在業界影響很大。這種技術為將來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嘗試。”
金俠稱,第一步是做病毒疫苗研究,第二步是研制疫苗。“實驗中使用禽流感病毒做研究雖然取得了成功,但是現實中的流感病毒是一種基因非常複雜的病毒,因此能不能研制出一種流感的廣譜性疫苗還有待觀察。此外針對結構複雜的艾滋病病毒是否有用,也是未知數。”
據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王建華博士介紹,艾滋病領域是最早引入複制缺陷型全基因組疫苗的,主要是作為治療型疫苗研發。不過到目前為止都還未取得突破。
盡管商界迫切等待這種流感直轉疫苗技術盡快商業化,但是目前針對這項技術的臨床試驗仍未展開,也無從得知何時能夠大規模使用。“重要的是研究方法和思路很值得借鑒,相信今後很多實驗室都會使用這種方法進行疫苗研制。”金俠對記者表示。
國際油價漲幅持續擴大,WTI原油漲逾1%,報52.2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漲幅一度擴大至1.4%,突破55美元關口,截至發稿,報55.07美元/桶,為2015年7月以來首次。
消息面上,上周三OPEC達成了8年來的首個減產協議,其中沙特承擔了較大部分的減產指標。此外,俄羅斯也表示願意配合減產,這是OPEC與俄羅斯在15年達成的首個合作共識,而另一個非OPEC產油國阿塞拜疆也表態願意進行減產會談。OPEC表示將減產約120萬桶/日,新的產量目標為3250萬桶/日,同時俄羅斯承諾減產30萬桶/日。
高盛表示,如果OPEC和俄羅斯完全履行減產承諾,油價有望上行突破每桶60美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