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近月末市場整體資金面趨緊、價格攀升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調整仍在繼續。周四滬深兩市股指再度雙雙走跌,全天未能翻紅,兩市成交也出現大幅萎縮。對此市場人士認為暫時仍處於合理調整的範圍,3100點整數位的支撐也較為明顯,不過要想繼續突破上行,成交量的有效放大仍是關鍵。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受到臨近月末資金面趨緊的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在低開之後繼續震蕩下行,成交量減少較為明顯。兩市股指全天未能翻紅,而這已是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出現了!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12.35點,下跌3.96點,跌幅0.13%,成交1822億元;深成指報收10788.97點,下跌28.54點,跌幅0.26%,成交271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82.48點,下跌2.01點,跌幅0.09%,成交73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53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量逾900億元。
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還是受到了月末資金面緊張的影響,不過上證指數盤中跌到3100點整數位後明顯受到了買盤的支撐,尾盤的小幅拉升更是體現了多方意欲維持整體漲勢的態度,不過股指要想反身向上還要成交量的配合!
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羅文波認為,本周煤炭、鋼鐵等直接受益供給側改革的行業表現活躍,另外銀行、券商等權重板塊亦有觸底走強跡象。目前來看,諸如人民幣匯率擾動和美國大選等外圍風險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或已被消化,市場仍處在做多窗口期。而隨著食品飲料、醫藥等板塊崛起,市場正在逐漸形成價格上行的預期,建議關註價格回升產業鏈中的機會。盡管壓制市場中期趨勢的因素未變,但未來2-3周將是短暫的風險空窗期,這也為漲價產業鏈提供了有利的炒作環境。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則表示,最近半年,不管是策略還是行業,開口必談“低估值,有業績”,市場選股風格變化明顯,但即使知道了這種風格,並轉變投資思路,機會依然很難把握,很多板塊的波段太短,這和2013-2014年的震蕩市並不一樣,彼時創業板結構性機會的可持續性是很強的。
而整體性機會的缺乏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增量資金,但結構性機會也難以把握,這只用增量資金缺乏還不足以解釋,還有來自基本面的原因:1)經濟自2011年下臺階後,GDP增速長期維持在窄幅震蕩,經濟由2000-2010年的增量經濟變為存量經濟。2)存量經濟存在結構性機會,而結構性機會的大小要看有沒有“領頭羊”。2013-2014年由於智能手機普及率達到臨界點,TMT板塊爆發,成為結構性板塊的領頭羊,目前雖然很多行業都出現了“結構性改善”,但並不是“結構性爆發”,存量經濟缺乏領頭羊。
展望後市,國金證券認為,如果想要打破現有的格局,出現板塊差異更大的行情,變化可能來自於:1)利率、匯率、股市政策等出現波動(往上和往下均可),給各個行業的估值重新洗牌,板塊的差異隨之出現。2)補庫存、企業利潤周期大幅變化、供給側改革推進速度變化等。3)更長遠來看,改革出現較大進展、全球經濟找到新引擎、VR/智能汽車/物聯網等領域達到量變的臨界點。而在出現這些變化之前,維持近期的策略觀點:“慢工出細活,市場風險偏好不具備趨勢性回升,亦不具備趨勢性下降,存量博弈”。行業配置方面傾向於市場風格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高估值板塊將繼續承壓,“高分紅高股息率”、類債券的板塊受到青睞。主題方面,建議依次關註“深港通、債轉股、國企改革、舉牌”四個方面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