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银行业“水漫金山”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22687.html

期,《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因工作需要多次赴香港的银行办事。记者意外发现,银行职员对于推销税贷项目热情十足,记者本人已经不止一次被问及,是否需要办理税务贷款。

几乎同一时期,香港各大媒体上也出现了不同金融机构的税贷广告,争先推出优惠的贷款利率吸引客户。

这种在内地居民看来完全陌生的信贷品种背后,是全球流动性的泛滥之下,香港银行业存款充足,急欲为资金寻找出路。

缴税也可贷款

香港银行职员们所介绍的税贷额度与利率报价十分诱人:只要提供工作证明与薪酬证明,便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额是个人月均收入的倍数,目前香港的 银行普遍提供月收入8至12倍的贷款额。虽然每家银行会设置一个上限(从100万至数百万港元不等),但通常贷款人更多地选择按月收入倍数申请贷款。

但事实上,银行职员在推销过程中,基本上只是咨询顾客想贷多少钱,没有人会告诉对方只能贷多少倍数。有的银行职员甚至根本不看顾客的月收入证明,便 “建议”他可以选择20万~30万港元的贷款额,而且表示,这个档次获得的利率优惠虽然不是最大,但每月还款额较低,也是目前香港纳税族最常用的贷款金 额。

更让人心动的是,这些贷款的实际利率普遍在3%以下,包括永亨、永隆以及中信银行等,实际年利率更可以低至1.5%左右。

记者惊讶地发现,这笔资金事实上根本不受限于交税用途。虽然名为税务贷款,贷款人可以拿来做任何事情,包括炒新股。

根据香港媒体的披露,一些与银行挂钩的财务公司,甚至打出了250倍月均收入的贷款额,远超过了去年80倍月收入的纪录。

渣打银行的一位税贷业务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银行资金充足,因此税贷业务开展得比较积极。他表示,近期信贷部门审批的手续也大大提速。“通常七个工作日之内就能得到批复结果。”他说。而一些与银行挂钩的财务公司则表示,可以在一天之内就得到答复。

据本报了解,各家银行不仅在贷款金额上大大放松,而且在贷款利率上也大幅度下降。星展银行推出的税贷实际年利率降至1.99%;中信银行国际则针对贷款额在50万港元以上、还款期为12个月的客户,推出了实际利率为1.52%的优惠税贷计划。

更绝的是花旗银行,已经推出了零成本的税贷——条件是借用的税贷需要达到一定规模,并且选用该行的账户作为工资户,并先付部分利息,花旗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数退还作为回赠。

变味的“税贷”

不少内地来的人对于香港银行职员所说的税务贷款感到不解。香港是全球税率最低的地方之一,更何况,香港的纳税标准较高,扣除项甚多,为什么还会有人需要借钱交税?

按照香港的税法,以一个普通白领月收入15000港元计算,一年约18万港元,其中约10万免税,剩余8万需交税。这部分应税额中,首4万按2%纳税,即800港元,接下来的4万按约7%纳税,实际需要交税约2800港元,这样算下来,共只要交3600港元。

但事实上,大多数月收入1.5万港元的香港白领其实是根本不需要纳税的。因为如果纳税人家中有小孩和老人,每个小孩还可以免掉5万港元,每个老人至少免掉3万港元。如果买了房子,那么月供的利息部分还是可以拿来抵扣应税款。

那么精明的香港人为何还想要借用税务贷款?原来各家银行并非根据每个申请人的实际纳税额来发放贷款,而是根据申请人的财务状况批核贷款金额,就普通的香港白领来说,这笔金额远比其应纳税额高得多。

申银万国(香港)公司的联席董事郑家华对本报表示,香港的确每年都会有人通过税贷计划向银行借钱。

“不少钱投入了股市,有一些人专门拿来打新股。”郑家华说,“但是我并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你申请了税务贷款后,实际上每个月都需要还款,这笔钱拿来投资,风险较大。”

接受本报询问的香港银行几乎均表示,要求借款者采用每月固定还款的方法归还税务贷款。

不过也不乏冒险者用这笔钱进军股市。有一名香港的中学教师向媒体披露,虽然他只要交税2万港元,却向银行贷了40万港元用于打新股,在今年的新股热潮之下,他出售新股的首日回报已经足够应付贷款的利息。

不过郑家华仍然认为,如果股票赚钱还好办,万一碰上市场波动,又面临税务贷款的还款压力,到时可能不得不“割肉退场”。

银行为钱多发愁

对于银行间今年上演的税贷争夺战,业界认为与今年以来全球资金向新兴市场转移有关。特别是进入11月以来,美国第二轮的量化宽松政策,更是令香港银行市场的流动性出现了泛滥的趋势。

据本报了解,自今年初开始,银行业全方位开拓新的贷款业务,不少银行竞相推出了免佣金的证券交易业务,希望吸引散户开立证券账户,并利用银行的资金进行保证金交易打新股。

在与券商竞争的同时,银行也在同行之间竞争房地产贷款业务。香港一位房地产中介对本报表示,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均推出了H+(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的基础上加一个固定利率)的房贷业务,最令人惊讶的就是曾经一直采用保守房贷利率政策的汇丰银行也在今年推出了H+0.65%的低息按揭业务,在业界“搅 乱一江春水”。根据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采用银行同业拆息的贷款,一直占房贷业务的绝大多数比重。

“即使在特区政府接连多次实施房地产限制措施之后,银行间的贷款竞争仍然没有减弱,”上述地产中介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在11月中特区政府出台了 今年以来最为严厉的针对房地产的短炒的额外措施,但是银行并没有跟时,我们看到银行对房地产价格的估值仍然较高,而且批出的利率仍然保持历年来的低位水 平。”

而当下竞争正热的税贷可能正是在香港实施房地产调控之后,银行业不得不争取的另一块贷款肥肉。

来自渣打与东亚银行的税贷业务员甚至对本报表示,银行对于在香港居住的内地人士一样可以提供税贷,他们均表示,只要在香港有税单或是每月的出粮单(工资条),那么也可以批核这些贷款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上升,以及加息预期的趋强,从香港借入港元后,存入内地换成人民币定期存款,将会享受到利差与汇率升值的双重收益。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职员表示,实际上已经有客户这么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3

引用 檢舉 新書選讀(1)──3.1 香港樓市的周期(2010/12/16)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8034

買樓之所以要留意時機,因為樓市的周期性十分明顯,一如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咁你可能會問:是不是真的有辦法捉到高低點?不過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有察覺到樓市周期性的存在,好市時佢地會話薪金永遠追唔到樓價升幅,跌市時佢地會話樓 市一如無底洞,送首期比佢地都唔想供,話怕左變負資產。 

前面介紹過1965年至2009年的樓價,現在將佢劃成圖。由於早期數字很細,相對上金額波動較細,為反映相同的升跌幅度,下圖用了半對數表(semi-log graph),例如樓價由$100升到$1,000係十倍,由$1,000升到$10,000又係十倍,用相同的長度表示:


李四叔自傳附錄最早的數據是1965年,當年發生銀行擠提潮,連恆生銀行都被擠,因而引發樓價暴跌,到1967年內地文革波及香港,引發暴動,結束了這一回樓市周期。港島區樓價兩年由$51下跌到$41,大約兩成。

1969年遠東交易所成立,打破香港交易所的獨市,大量資金擁入股市,目前香港各主要地產發展商大都是這時上市,然後在1973年因假股票引發股票暴跌。港島區樓價在六年間由$41升到$220,大約上升五倍;然後用一年時間由$220跌到$176,大約下跌兩成。

樓市之後漸漸恢復,1976年結束文革,1978年中國開放改革,均令到樓市鼓舞起來,股市上出現爭相收購擁有土地公司的熱潮,資金流入樓市造成地產價格上升,卻在1982年出現香港前途問題引發樓價暴跌。港島區樓價七年間由$220升到$,1049,大約上升六倍;然後用三年時間由$1,049下跌到$698,跌幅達三成多。

隨著中英簽署協議,樓價由極低估值回升,雖然經過87股災、89六四事件、91波斯灣戰爭等,樓價均略為下降再創新高,直到97回歸後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再加上特區政府大量拋售土地及公營房屋,樓市暴跌,直到03年沙士後見底。港島區樓價在十三年內由$698升到$7,729,升幅達十一倍;然後用了六年時間由$7,729跌到$2,834,下跌六成多。

目前運行的樓市周期,由2003年開始,以2009年計,已運行了六年多,雖經08年金融海嘯的沖撃,仍能在2010年升破高位,向1997年的高點進發。暫時計算是用了七年由$2,834上升到2010年中的$8,078,上升接近三倍。

筆者總結到幾個共通點:

1.     上升的時間長,下跌的時間短:大部份的跌市,都係兩三年內搞掂,除左1997-2003果次,長達五年。不過之前個升浪係十三年,之後的升浪到今日為止已經行左七年。即係可以話,如果跌市係五年,見底之後五年之內其實都係安全期。

2.     上升的幅度大,下跌的幅度細:每一次樓市大升市,升幅都係以倍計,就以2003年至今的升浪,中原指數由最低31.77,升到而家接近90點,差唔多都有三倍。至於以前的大茶飯時代,五倍六倍十一倍都試過。跌幅呢?最甘果次建華八年,樓價下跌達六幾,即係跌剩一半都無,其餘多數都係兩三成。順帶一提,大升市中會有一d小調整,跌幅都係咁上下,例子有89六四事件、波斯灣戰爭、金融海嘯等,都係跌兩三成就收工。

3.     升 市在金融及信心危機下結束:每一次當行到玩串左個金融體系,再加上人們信心崩潰,升市就收工,例如銀行擠提、股市暴跌、香港前途問題、亞洲金融風暴之類。 即使金融海嘯咁大劑野,點解都殺唔死升市呢?筆者認為,當政府有辦法救得生經濟同金融體系,而人們信心未失時,基本因素尚好時,升市仍然行落去;如果基本 因素又唔掂,金融危機解決唔到,信心又唔掂,咁就會玩,科網潮時樓市都曾經升過兩成幾,由於後來證實科網熱潮係流野,政府又大把把咁掟地同掟居屋,咁個跌 市咪繼續囉!

4.     跌 市由極端事件結束:所謂「血濺街頭係入市時機」,聽落去真係好刻薄,命仔都保唔住,仲講乜野入市丫?每次樓市見底,都有震撼人心的事件發生,例如暴動、燈 火管制、移民潮、傳染絕症之類。當人們覺得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脅時,為求自保股票樓掟得就掟,個市就會見底。如果遇到呢類事件,機會就在眼前,不 過人類行為自然會令我地背道而馳,我地到時亦未必有實力入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8

宏霸(802)香港上市後的首次收購 有所不為軒

http://crocodilehk.blogspot.com/2009/07/802.html

湯才兄之前提到,有公司能夠個半月變十五億,其實只要高手出招,5日就足夠了。

宏霸(802)在今年4月8日,
宣佈於 二零零九年四月七日向投資控股公司Top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收購銷售股份,「該等股份佔A-1全部已發行股本之15%,總代價為135,000,000港元,將按以每股代價股份發行價9.00港元配 發及發行15,000,000股已繳足代價股份之方式予以支付。」

通告中有關A-1之財務資料提到,「由於A-1自其註冊成立日期二零零九年四月二日起尚未開展業務營運,故A-1並無營業額、稅前或稅後純利以及特別項目。」A-1由註冊成立,到宏霸收購15%股權,前後只有5日!

A-1之母公司Top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乃一家由CATV之股東全資擁有之投資控股公司,CATV全名是中廣亞廣播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簡稱為
中廣網,主要業務是網絡遊戲、無線業務、寬頻娛樂。A-1之成立旨在為CATV提供獨家資訊科技及業務流程外包以及顧問服務,成立之後A-1及CATV就簽訂了外包協議(outsourcing agreement),當中包括為CATV逾5,000萬用戶提供策略規劃、業務及技術改造、行政及管理服務。

A-1與宏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Virtual Storage簽署特許協議(Licensing Agreement),以於三年之合約期內購買WinLogon及VSW之使用權最少各21,000,000套。A-1繼而將向CATV之用戶轉售軟件使 用權,作為彼等會員服務升級及獎勵計劃之工具。不知道名字的獨立估值師評估這個特許協議之現值淨額約為900百萬港元

A-1向宏霸購入兩款軟件各21,000,000套,數量極多,雖然通告說是會員服務升級及獎勵計劃之工具,實際上卻非業務所需,而是作轉售之用。CATV將宏霸的面相識別軟件
放上網推售,售價¥299,宏霸也為此發出英文通告。點解A-1要一次過買入那麼多套軟件,它有把握將它售清?

收購的代價,除了參考「收購事項之原因」一節所載列之因素,另一個參考的資料是宏霸「委聘之獨立估值師就特許協議全部權益約900百萬港元(15% 即相等於135,000,000港元)之估值」。A-1向宏霸購買產品,獨立估值師說宏霸可從A-1身上賺取9億港元,結果A-1自己就這樣變了價值9 億,然後宏霸以9億的15%價錢,買入A-1的15%股權,這套定價邏輯太過高深難解,尤其是考慮到宏霸收購A-1的原因,是關乎線上遊戲之潛在發展空 間。

代價以發行宏霸股份支付,每股代價股份發行價9.00港元,較於最後交易日香港聯交所所報之收市價每股股份6.91港元溢價約 30.25%。雖然發行價高達9.00港元,但是賣家在4月28日以低於6元的價錢出售一批股份,在5月8日以6.xx再出售一批股份,之後股份比例低於 需要披露水平,不知道是否已經全數沽出套現。

交易的賣方Top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是由CATV之股東全資擁有,那麼CATV之股東又是誰呢?宏霸沒有加以解釋,有一則
舊聞提到,「1999年5月,廣電總局廣播影視信息網絡中心和上市公司北亞集團(600705)分別投資1200萬和1800萬元,成立了中廣亞廣播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廣亞交通信息廣播網絡有限公司。北亞集團獲得控股權,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平轉任董事,同時擔任中廣亞的董事長兼總裁,2003年1月29日,王平已經辭去北亞董事一職,專事中廣亞。」

北亞集團於1992年7月創立,是由哈爾濱鐵路局等12家企業發起,並於1996年5月16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代號為600705,07年因為連續三年出現虧損而被
暫停上市,現要進行破產重整。北亞集團前董事長劉貴亭去年被控四宗罪,「其中一筆是指,2002年2月,劉貴亭將公司3000萬元私自挪用給中廣亞交通信息廣播網絡有限公司使用。此筆資金截至2007年12月25日,在大股東哈爾濱鐵路局的支持和幫助下,經司法機關依法繳回900萬元,餘款已制定還款計劃。」劉貴亭最終被判無期徒刑。非常奇怪的是,我未能在北亞集團近年的年報中發現提及中廣亞,而更奇怪的是在1999年度報告摘要中提到,「本公司於1999年7月28日在北京註冊登記的中廣亞交通信息廣播網絡有限公司,由於該項目技術含量低、市場複雜、再加上產業政策等原因,該公司停止運營,故未納入本年度合併報表範圍。」

誰才是CATV的真正股東?宏霸又與誰人作交易?

鱷不群 said...

只要肯付錢,要請Big 4不難。

我剛發現,在06年的年報,主營地點是香港的數碼港;在07年的年報,主營地點是澳門;在08年的年報,「集團總部預期可於2009年第2季末遷至馬來西亞」,而04年才在馬來西亞開首間辦事處。

我這兩天一直想,Tan Ting Ting(陳婷婷)會不會是馬來西亞人,陳的廣東拼音是CHAN,普通話拼音是CHEN,Tan應該是福建拼音,在中港較少人用,反而新加坡、馬來西亞比較普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2

投资香港地產:地產新形勢(二) 阿牛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709

點解話個市瓜左呢?

好簡單,阿牛以乜身份講呢:炒家

咁如果在炒家立場已經冇得再炒,個市仲唔喺瓜左喺乜?

即喺好簡單啫,等如你去追女仔,人地女仔都同第二個男人結婚,咁除左喺『瓜晒』,仲可以喺乜呀?

       

當然,瓜晒唔喺真喺有人瓜左,亦唔喺個個冇晒幸福。你女友新婚燕爾,仲好開心,好甜蜜添;所謂瓜晒,喺純講我地自己,『我地冇晒運行』,『我地已經冇晒機會』,人地點,人地嘅事,唔關我地嘅事,因為我地已經一敗塗地。

如果你而家先恍然大悟:車,咁樓市唔喺瓜左,喺健康咁發展緊。

咁樣你同阿牛就有啲誤會,因為阿牛個Blog一向都喺講揾錢,講發達,樓喺用嚟炒,唔喺用嚟住嘅。呢度唔喺講安居樂業,唔喺『置安居』網站呀,大佬!

           

炒家點瓜法,基本上都唔駛阿牛解釋,因為政府將買賣成本加大咁多,基本上揾唔到食嘅喇。

樓市市場上一向都存在著幾類人,包括炒家,用家,大陸人,無謂人,等等等等。而家忽然間話短線炒家,全線絕跡,咁成個市場嘅生態環境,就完全變晒,個成交亦少左三份一。阿牛都相信,市場嘅大概三份一交易,喺炒家做嘅,而佢地喺最進取,亦喺在市場維持秩序的一群。

例如炒家經常有的行為,就喺買晒啲平貨;譬如說,$5200一呎的某屋邨的海景單位,全部吸納,又$4800一呎的山景亦全部見貨就買。咁樣叫做『一浸』。

所以當任何其他買家賣家在當時入市,都要迫著接受呢個『時價』,此之謂秩序也。亦因為有秩序,樓市先可以拾級而上。但喺如果冇晒炒家,換轉來說,就從來都冇用家咁樣買樓,用家一定喺揀啱自己的呎數,坐向,間隔等等,先決定買邊間;喺睇吓邊間鐘意,而唔喺單單睇價錢嘅。

       

當市場上冇左短炒炒家之後,個市場遲啲就會漸漸出現越嚟越多嘅『古怪盤』,就喺平又平過人,點睇都睇唔到佢有乜唔妥,但喺賣極都買唔出嘅樓盤。

好簡單,就喺用家睇極都唔啱嘅貨,agent亦揾唔到炒家接貨,因為根本冇炒家。賣樓,變成要講彩數,冇晒『商品』意味,變左有『藝術品』意味。

記得阿牛一九九幾年去倫敦第一次買樓,就見識過咁嘅情形。當時英國樓市在谷底,一個炒家都冇,阿牛亦除左香港樓市之外,乜都未見識過,根本唔知道一個『冇炒家』嘅市場會喺點嘅。

       

阿牛睇中一層在Kensington嘅apartment,隔條馬路就喺肯盛頓皇宮,即喺戴安娜皇妃屋企;而嗰間屋又四正,又夠大,但喺唔合理咁平;阿牛就懷疑agent整蠱,有景轟。於是盤問個agent,而個agent亦答得巧妙:

“Although it is near, but it is not part of the Palace, so it is reasonably priced, it has been on the market for a few months and the landlord had just further reduced. It happens all the time here in London.”

『物業雖然臨近,但始終不是皇宮的一部份,所以只賣平民價錢,而且已經放售了幾個月,乏人問津,所以業主剛又減了價。倫敦這裡經常如此的。』

結果阿牛買了它,後來不知幾肥仔。

但個agent句說話,阿牛就到今時今日先完全明晒。

去執呢啲平嘢,而個市場正逐漸走出谷底,就梗喺好喇。

但喺,如果個市場剛剛開始走入咁嘅谷底,咁就慘過去絕情谷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7

投資香港股市:又有消息股 384 中國燃氣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794

 

      

 

有隻股票叫做0384中國燃氣,佢地自從十二月十八日,就開始停牌。理由喺:『待發股價敏感消息』。但喺一路無消息發佈,直到今日,先至有消息:公司董事總經理及執行董事劉明輝和執行總裁黃勇在12月17日於深圳辦事處被自稱是中國深圳市公安局的人帶走。

很好,即喺公司高層惹官非;讓我地首先睇吓間公司。

公司總值:149億

業務:燃氣,和燃氣管道設施分銷

2010年高低點:$3.34/$5.03

PE:31.81

盈利:唔錯,而且升緊

派息:多少喇

公司損益表如下:

       

咁拉左邊個呢?

阿牛比較單純,睇公司董事局,唔多知道乜嘢職銜高,乜嘢職銜低,淨喺知道好似睇電影咁,邊個名行先,邊個就喺大明星。所以拉左嗰個劉明輝就喺『老三』,黃勇就連董事局都唔入,阿牛估佢就喺跟住劉明輝後面嗰個。

       

阿牛分析就咁樣:

⑴ 公司好大間,唔會冧得。

⑵ 公司正行正業,而且賺緊錢,冇欠債,財務健康嘅。

⑶ 拉嘅喺老三,正副主席都冇事。但喺必然涉及工作,否則公司早已經發通告話佢兩個涉及私人事件被捕。例如醉酒鬧事,公眾地方攪基之類……

⑷ 公司十幾日都仲扮懵,話唔知乜事,証明公司好清楚乜嘢事,而且唔支持被拉左嘅兩個高層。如果喺支持嘅,當事人已經揾左公司攞料,證明喺『一場誤會』,公司亦都保番佢兩個出嚟,有事慢慢講。天寒地凍,要兩個同事踎監,點忍心呀。

⑸ 如果冇估錯,公司有份篤佢兩個出嚟添。

⑹ 極有可能牽涉有紀律違規之類。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五月頭,忽然間話2688新奧燃氣嘅主席王玉鎖先生俾人拉左,股價急跌。後來澄清左,原來冇嘢;咁股價又反彈,由5月9日嘅$13.92,升上21日嘅$18.82,共35%

                    

                                    * * * * * * * * * * * * * * * * *

大家知阿牛想講乜嘢喇。

留意住先,如果有得玩,用亂炒基金買番多少。

亂炒基金往績如何?

時得時唔得!

哈、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74

投资香港地產:地產新形勢(三) 阿牛

http://yoma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92637

上日講到,秩序嘅重要性。

 

當一個市場冇左秩序之後,喺會好大鑊,因為冇左清晰座標,好難炒上。

舉一個例。如果無晒炒家,市場由用家主導,咁明明某屋邨呢個月嘅呎價喺升左,但喺忽然間走兩間古怪屋出嚟;譬如一間漏水落樓下,用家唔敢買,驚孭鑊。另外一間改過間隔,用家睇唔慣,唔識改,唔敢買。咁佢兩間賣極賣唔到,仲減到低過市價,依然困死唔賣得。呢個情形,就會拖住成個屋邨嘅呎價。

       

咁價錢升又唔升得,處於膠著狀態,十分混亂。如果閣下呢個時間要攞層樓去賣,agent一定叫你低開:阿牛生,17座有間中層B,同8座有間高層A都喺$4500,都未走到,成兩個幾月喇,我地建議你都喺開四千三、四穩陣。

佢地冇講大話,的確喺咁,當然佢地唔會話你聽好多正常貨$4800都喺咁走,佢地淨喺想你開平啲同俾佢做獨家。

市場一遍混亂。

換轉以前,呢兩間嘢,一日之間就俾炒家接左貨,隔個禮拜已經裝修緊。Agent亦可以斬釘截鐵講明俾買家聽,無晒平嘢,新價喺比上個月貴$200一呎,全部四千七,四千八;大家就等創$5000呎價。咁賣嗰個又開心,買家又有信心,個市先會平穩向上。

個市咁先有鑊氣㗎。

無左秩序,市場要升,就好似玩堆沙咁;花好多心機都堆唔起,啲沙一堆上頂,佢就順勢從側邊滑番落嚟,堆極唔高,用好多沙同時間都唔堆得高。

當 然,沙夠多,個山丘都一定會堆得高,但喺就事倍工半囉。要等佢堆高就等到發霉,兼堆出嚟個沙丘浮嘅,冇料到嘅。堆得好好地,如果忽然間有啲小調整,因為冇 炒家頂住個價,同埋殺清啲平貨,三幾個業主一驚,一低開,咁就成條邨風聲鶴淚,因為幾個低價盤鐵一般的事實擺在眼前,要揾人買左佢又一時間揾唔 到,agent就算話俾啲用家聽:呢個超筍,唔合理咁平;反而俾人窒:咁又冇人擒擒青買晒佢?令人為之語塞。

       

如果有秩序,就等如攞啲沙去打沙磚,打實之後一塊塊疊起,好快就疊到好高。而且有乜依郁,有業主想走貨,又有炒家頂住個市,接左啲平貨,連小小調整風浪都唔覺,個價好硬淨咁向上。

               

沒有炒家的市場,同沙漠差唔多,不宜久留;千祈唔好擔水去灌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2

投资香港地產:地產新形勢(四) 阿牛

http://yoma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92579

市場上最近有好多理論,阿牛都喺唔喺好信:

 

1) 住宅樓難炒,啲資金去晒炒舖,炒寫字樓,同埋工廈:

冇錯,舖喺好穩陣,阿牛都承認,但喺貨疏同難炒嗰吓死呢。樓上幾百單位,樓下得一個街舖,你話有幾黔貴呢,不過正因為咁,亦都貨疏到冇得炒,唔可能做到你又炒,我又炒。而且炒舖屬高專業投資,要嘅錢又多,因為價碼大,按揭成數又少。

商 廈同工廈,唔多得舖幾多,而且炒唔起尤自可,炒得起就分分鐘俾政府,『同炒同閹』,咁一齊攞去抽稅,就立即死亡。大家諗諗,寫字樓租金如果貴到外資要撤 離,咁就影響香港嘅商業地位;你做政府,你會點?抽稅嗰吓嘢就已經抽緊,好似煮餸隻油鍋就已經燒滾鑊油,順便放多兩件落去炸炸,你話有幾困難喇。

                       

                             * * * * * * * * * * * * * * * * * * *

2) 遲啲樓價更貴,因為賣家要加埋增加左嘅成本落樓價度:

即喺咁,你話要娶老婆,後生時唔娶,人到中年,娶個四十幾歲嘅老妻,成本仲重呀,因為你外父額外養多左個女二十年,多花嘅米飯錢,胭脂水粉,衣服鞋襪,住宿費,交通費,醫藥費,全部要計晒落啲禮金度。你娶嘅老婆越老,禮金就越貴,因為啲成本轉嫁晒到你身上。

無賴啲講句:我好驚呀!

                                     

                              * * * * * * * * * * * * * * * * * * * *

3) 抽額外稅,屬暫時性質,見到成效就遲啲會撤消:

你唔駛幻想喇,冇可能撤消嘅。有兩個理由。第一,就喺我地政府決定政策喺超慢超保守,尤其喺已經實施緊嘅嘢,喺冇人會提出取消嘅。以前留落嘅嘢,好地地,有問題又冇人要負責,因為喺歷史遺留落嚟嘅問題;但邊個手痕攪佢,有乜依郁,就孭鑊孭到應,頭上嘅烏紗就喺咁先喇。

今次曾蔭權先生,手起刀落,夠膽推出呢條例,阿牛都超讚佢,有膽色,有承擔。推出之後,以後睇怕都冇人敢取消。

第二,就喺推出之後,業界都仲死頂,扮冇嘢,話個樓市仲頂得住。淨喺得阿牛一個斬釘截鐵,話今次死梗,其他人都一喺睇唔通,一喺扮冇嘢。咁即喺話俾政府聽呢招唔夠重喇,可以繼續,甚或乎再出多一兩招,打擊吓添都仲得。

所以話呢,中左拳就扒低,大大聲呻吟,扮死喇,仲扮冇事爬起身,咪棧俾人打多兩拳。

        

4) 個市仲升緊喎:

冇錯,仲有高價成交陸續做到,但喺你揸緊車,要煞車,都需要一段距離喇;何況樓市咁大個市場。1997年嗰次,咁大殺傷力,都冧市後平穩左幾個月先急跌喇,何況今次。

就算今次抽稅免強捱得住,息口遲早都要加,而加息喺今次樓市嘅終極死刑,呢個已經喺市場共識。所以到息開始加喇,你話個市點頂吖?

阿牛擔心今次個市嘅壞消息出得慢,出吓一個出吓一個,唔得乾手淨腳,反而個市跌得唔夠急;咁跟住個調整就可能會無比咁漫長,阻住阿牛嘅下一步入市行動。

       

假如邊個認為樓市仲有得玩,就等如阿牛前日講過,你個女朋友走去嫁左第二個男人;你仲喺度講:唔喺喎,佢對我仲有好感㗎,擺酒都有請埋我,又或者佢第二日離婚呢,又或者佢老公死左呢,我仲有機會㗎......

你話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3

投資香港地產:地產新形勢(五) 阿牛

http://yoma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92181

當樓市調整的時候,究竟要調整多少呢?

一般是30%至50%,視乎情況。所謂情況,就喺講緊當調整到30%時,重會唔會有不利因素,迫住個樓市跌多少少。

例如03年非典就喺一個好好嘅例子,當時就喺樓價由97年10月高位嘅cci 100點,跌到02年嘅40點左右,本來都已經到底,但喺就因為一個非典,迫住個市最後要跌到31點先到底。呢一次跌市亦因為人為嘅因素,跌左70%而唔喺30%至50%。

今次應該唔會囉;因為曾蔭權先生之後,應該輪到唐英年先生做特首,所以穩陣嘅。

                 

曾先生,阿牛昨日先讚緊佢,話佢有膽色,有料到。其實在推出買賣稅之前,都已經打左好多個靚波出嚟,由最早嘅一口氣推晒啲居屋賣,到先租後買,到拒絕復建居屋,招招都喺好招數;阿牛呢個小小Blog,天地初開,第四篇稿就已經讚緊佢喇。至於唐先生,阿牛淨喺記得佢取消左酒稅;而呢樣嘢,幾年間就已經幫助香港變成全世界最大嘅餐酒銷售城市,呢啲就叫做遠見。

       

調轉董建華嗰啲乜嘢中藥港,數碼港,得一個字,唔喺個『港』字,喺個『挑』字。結果起左個咁size嘅數碼港:

                       

同埋咁size嘅貝沙灣:

        

仲攪到而家政府做親啲乜嘢官民合營嘅project,就俾人指住個鼻話『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咁又唔怪得人喎,你睇完兩張相片,你信唔信冇利益輸送吖?

 

所以曾先生今次上北京,中央125開會,佢就受到特別高規格款待,實至名歸,連帶我地香港人,包括阿牛都滔了一點點光。

                         * * * * * * * * * * * * * * * * *

今次樓市下跌,正常喺需要兩、三年時間,好大機會在跌到七七八八嘅時候,就撞正股市熊市,因為股市嚟緊2012,都應該進入牛三,而到左2013年尾,都應該爆煲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4

投資香港地產:地產新形勢(六) 阿牛

http://yoma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93233

上面幅圖就喺中原cci嘅1997年紀錄。當年由81點左右,起步爬升左20點上到100點,然后反覆在高位徘徊。

 

 

                 

下面嗰幅就喺舊年同今年的中原cci,由去年嘅57點升到今個月嘅85點。舊年升16點,今年升12點。

            

如果冇估錯,個市就應該在高位徘徊一段時間先會回落。但喺回落時可能都會好急,可能講緊一個月跌十點八點咁多。

呢個轉折點,會喺明年年初嘅頭幾個月出現。如果各位仲有一間屋在手,又真喺想賣,咁呢兩個月就喺最、最、最後機會喇,唔好話阿牛冇發最後通諜俾你。

到開始跌嗰個月,基本上喺冇乜感覺嘅,淨喺會覺得好似忽然間個市『平穩』左,報紙亦少左『怨氣』,好似啲寫稿嘅對個市況滿意左好多咁樣。個實際理由喺因為賣家開始冧價,反而令到agent易做成左生意,亦因為咁,成交未必會萎縮好多,反而多番少少成交都唔定。咁因為報紙啲稿喺agent俾嘅,agent怨 氣少左,啲稿嘅怨氣都少左,而且有啲好優質嘅靚貨,因為價錢都頂唔住,多少有得傾吓,最後都成交到;而又因為正正喺優質靚貨,所以個價錢仍然不俗嘅。報紙 就最鍾意攞呢啲成交出嚟賣,因為報紙地產版就一向都歌舞昇平,報喜不報憂;咁『唔識睇報紙』嘅人,仲以為市況真喺轉為平穩,之前嘅壞消息已經消化晒,甚至 開始多番高價成交。一切都在平靜中『好轉』緊。

其實就似個人臨死前,好似好精神咁,講完一大堆嘢之後,停左一停。大家以為佢稍稍休息,一陣再講過……

跟住個ccl出嚟喇,大家大吃一驚,原來跌左好多。

大家聽過乜嘢叫『迴光反照』,大約就喺咁喇。

原來停一停,人已經死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5

香港矛盾 左丁山


2010-12-29  AD




 

上個月,南韓人 為泡菜供應少,價格升而哄動,今個月,墨西哥人為粟米漲價而嘈吵,印度人為洋葱價格倍升而上街示威,泡菜、粟米、洋葱係韓墨印三國人民之最大、最實際嘅民 生問題,政府不能不理。然則,溫總理吩咐曾特首處理好香港民生問題,邊樣係呀,冇咁容易搵到喎,我地好少食泡菜、粟米、洋葱嘅啫,即使係米價上升,香港人 都唔會嘈到拆天。

食物係經濟學概念中所謂inferior good,其收入需求彈性細於一,即係話假如我地收入增加百分之一,對食物需求嘅增加會少於百分之一。最簡單嘅例子係香港人整體上幾十年來越來越有錢,以 前要買米缸,過年就在米缸貼上「常滿」揮春,但如今極少人在屋企有米缸,年青人更不知「常滿」為何物。與六十年代相比,香港人口多2倍以上,但每年食米進 口有冇比當年多咗2倍呢?梗係冇啦。

香港人有咗錢、多啲錢,唔會緊張食物價錢,緊張嘅,一定係樓價。樓價上升,年青人就驚買唔到樓,樓價 跌,幾十萬個家庭就驚住成為負資產,樓價升跌,牽動香港人心,溫總屢次要求曾特首解決香港民生矛盾,照左丁山睇,樓價就係最大民生矛盾,亦偏偏係香港最大 地主─特區政府未能解決得到嘅,曾特首任內只能設法㩒住樓價繼續飆上去,二○一二年嘅特首如要在二○一七年經過全民投票連任,就一定要搵一個長遠方法嚟解 決樓價不能急升,不能急跌呢個大矛盾。

下任特首是誰,尚未可知,有人話要一注獨贏買唐唐,當地產專家振英哥冇到,幾大膽噃。唐唐有冇辦法解 決樓價矛盾,目前唔敢講,如果佢飲紅酒之餘,諗到一招類似撤消葡萄酒稅咁精彩嘅方式來解決樓價與樓宇供應大難題,就抵佢做足十年特首。撤消葡萄酒稅雖然係 曾俊華做嘅,其實在唐唐做財政司司長之時,已有構思,只因佢係紅酒飲家,為免俾人講閒話,佢先至唔撤消酒稅,留番俾曾司長做啫。冇咗酒稅,香港好快成為世 界紅酒拍賣中心,創造五千個職位,成績真係唔錯o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