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金牌養雞運動員
1 :
GS(14)@2012-03-05 23:49:26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305/62105
倫敦奧運會在今年七月就要舉行了,金牌大國中國的運動健兒們正在熱火朝天備戰。
中國運動員除了天天艱苦訓練之外,還會做一件全世界運動員都不會做的事情,那就是養雞養豬。
兩年前,一個女子舉重選手在國際比賽中得了冠軍,但隨即被大會在尿液樣本中驗出了她服用禁藥,於是不但取消了她的冠軍資格,並罰她停賽。
女健將事後呼冤喊了兩年,結果真相就是因為她吃了含有瘦肉精的豬肉。
中國的食品安全,直接影響了運動員的「奪獎安全」,人心惶惶,為策安全,唯有自己養雞養豬,自力更生,自食其養,像當年共產黨在山溝裏墾荒種田那樣過日子。運動隊裏養雞養豬,運動員在訓練之餘,要自己去餵雞餵豬,這樣才可以食用放心。
這種事情,講給全世界運動員聽,大概都沒人相信。所以他們也不會知道,中國運動員的身體,就跟全中國人的身體一樣,是全世界最好的。
中國人的好身體,來自天天服毒鍛煉,人人都似歐陽鋒,日子有功,百毒不侵,個個都有一副鐵打的體魄,難怪可以拿那麼多金牌了。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女性做運動 引發性高潮
1 :
GS(14)@2012-03-21 23:14:4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175153
不用性交,都可以有性高潮( orgasms)!科學家發現,很多女性做運動(圖),不但可鍛練體魄保持身材,令腦袋分泌安多芬產生愉快感覺,而且能得到性興奮甚至性高潮。
運動能引發高潮,早於 1950年代有記載,直至最近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員才深入探討。研究員訪問了 370名 18至 63歲曾在運動時經歷性高潮的女性,發現當中有近半人更有過逾十次如此經驗,但她們運動時都沒有「性思潮」。
研究又發現,最常引發高潮的是鍛練腹肌的運動,如攀桿、攀繩,佔 51.4%,其次是舉重( 26.5%),之後是瑜伽( 20%)、踏單車( 15.8%)、跑步( 13.2%),遠足或步行也佔 9.6%。
研究沒探討運動性高潮現象有多常見,但研究員指,他們只花了五周已徵集了多達 370名有相關經驗的女性,反映情況普遍,而這些女性應明白自己是正常的。研究員又說:「這些數據揭示原來不一定要性交才有性高潮。」研究員期望未來探討運動引發性興奮和性高潮的背後機制。
這個話題研究,最後引發網民議論紛紛。有女網民留言:「我健身多年,也有做瑜伽和 pilates,但甚麼都沒發生。我有問題嗎?」
英國《每日郵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2 :
ksw(1423)@2012-03-22 00:21:51有女網民留言:「我健身多年,也有做瑜伽和 pilates,但甚麼都沒發生。我有問題嗎?」
哈哈!!!!
至命玄理:運動奇才
1 :
GS(14)@2012-04-02 22:45:27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402/74321
看着朋友的兒子又聰明又健康地成長,我也感到一種特別的期待感,皆因這位小男生的出生日子頗為特別:08年的8月8日,也即北京奧運開幕那天是也。
記得早在奧運會開幕前,已有不少記者朋友問我那天是否合適的好日子,答案是「當然」,因為以八字而論,那天剛好是「魁罡日」:「魁罡」乃是八字系統中的一種特殊命格,包括「庚辰」、「庚戌」、「壬辰」及「戊戌」四個出生日。這種命格帶「不成功,便成仁」的特質,皆因凡是「魁罡日」出生的人,性格均會較為剛烈,若命局中無敗格的特徵,其人將聰明絕頂,天生是要做大事的人,但若格局一旦不完美,性格難免剛愎自用,一生更會因此而不斷惹上麻煩。
在古代,「魁罡」乃是將軍的命格,但在現代相對和平的大環境,這類天性剛強的人則能於運動場上有傑出的發揮,單是我知道的,已有早前於NBA嶄露頭角的林書豪及曾經於高球界叱咤一時的老虎活士,兩人均是「庚戌日」出生的「魁罡格」運動員,若要考證的話,相信還有極多未被發掘的例子。
至於我這位朋友的小兒子將來又會否成為傑出的運動員呢?我當然會鼓勵朋友多於這方面提供培訓,不過由於其命格還包含「申子辰合水局」的特性,頭腦將比一般的「魁罡」者更聰明,所以極有可能是位文武全才呢!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楊天命
運動可使人更聰明
1 :
GS(14)@2012-05-01 00:30:01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89&art_id=16292845
我周圍一些朋友歲數都不小了,還參加渣打馬拉松跑全程。李純恩說運動會成癮。我年輕時籃球打得不錯,還一直打到將近 50歲。直到有一天,我上籃時摔倒,在外線跳投時老是碰外框,我知道不復當年勇也,應改做其他運動。先是跑步,後改為走路,現在走路也漸有癮了。
香港的父母重視子女的智能和藝能發展,花錢花時間讓孩子補習功課,學鋼琴、舞蹈,卻輕視體能發展。喜歡運動的孩子,父母會擔心他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甚而有家長認為,愛運動的孩子不會讀書。香港學校也輕視體育課,中小學大致是每週兩節各 40分鐘,合共約 80分鐘,不到西方國家體育課一半時間。實際上,運動不僅能強身而且會健腦。哈佛畢業的林書豪就是一個四肢發達而頭腦絕不簡單的例子。
運動除了強身,還可以提升孩子的許多個性特質,比如:團隊精神,合作,毅力,專注,耐心,對挫折的忍受力,容忍,甚至創新。運動可以培養人的 IQ(智商)、 EQ(情緒商數)和 AQ(逆境商數)。這三 Q,是人不可或缺的生存之道。
運動有一個用語,叫「體適能」,是指身體適應外界環境和日常活動的能力。運動可以促進體適能。美國心理學教授 Art Kramer最新研究顯示:體適能較好的孩子,他大腦中主管記憶、歸納的「海馬迴」結構,比體適能較差的孩子,要大 12%。證明運動可促進大腦功能。
香港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打球是浪費時間,但外國有一個實驗研究 500學童,發現每天上一小時體育課的孩子,讀書更有效果,考試成績也較好。
林書豪不是特例,台灣好些學生出名成績好的名校,也創造出不少運動傳奇。
(李怡)
2 :
亞力士(1473)@2012-05-01 02:48:42肉摶得唔得呢
3 :
GS(14)@2012-05-01 10:13:48假如你認為是運動就得
4 :
skfv(15984)@2012-05-01 15:57:47計落我都成個月無做運動了

5 :
GS(14)@2012-05-01 22:12:04I walked from MK to home today
6 :
wilyty(1376)@2012-05-02 08:35:24how far is that ? >5km ?
毅行出哲學:能者居之運動
1 :
GS(14)@2012-08-03 13:34:41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3/16572530
參加奧運是運動員的終極目標,運動員在全世界面前,跟最頂級運動員較量,同時為國家爭光。各國選拔參賽者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些運動由體育機構選出參賽者,有些運動的參賽資格由一場比賽決定,例如長跑,最先過終點便可代表國家出戰奧運。世界紀錄保持者因傷在奧運遴選賽成績欠佳,對不起,四年後見。
肯去跑已是勝利
有人會覺得這種遴選方法不公平,一些選手實力明顯高一籌,因為偶發事件,影響遴選賽成績,落選不合理。有些國家容許體育機構酌情處理,有些無情講,一場比賽決勝負,無得上訴。我喜歡鐵面無私一場定勝負的方法,可能因為我不信任黑箱作業「選出」參賽者的方法。所謂偶發事件,其實未必偶發,奧運比賽時或者也會出現,偶發是比賽一部份。大部份國家奧運長跑遴選,是一場定勝負,我認為合情合理,因為我認為跑步是一項能者居之的運動。
跑步不需名師指導,不需高科技器材,只要一對跑鞋(最近流行赤腳跑,鞋也不需要)。不管天氣多壞,最近工作多忙,跑步者需要一早起床,走出門口,跑。跑步成功與否,看自己。對於頂級運動員,第一個過終點便是冠軍;對於普羅跑步者,肯出去跑,跑到自己定下的目標,便是勝利。
可是,世上真的有意外發生,例如頂級運動員比賽前受傷,一場定勝負始終有點不對勁。近年香港跑步者流行參加海外馬拉松,增加參加比賽機會,我親身遇過或聽過不少關於跑步者比賽前患感冒或腳傷的例子,跑步者大呼不公平,辛辛苦苦操練,最後因為傷病而跑不出應跑到的成績。
我不認同這態度,因為我不認同這是「不公平」,因為管理身體是跑步的重要部份。比賽前受傷,代表跑步者操練過度劇烈,而操練過度劇烈的成因,很大可能是跑步者挑戰一個自己身體未能負荷的目標。比賽前感冒的原因,很可能也是操練過度劇烈,身體防禦系統失靈,這不是天意,也不是運滯,而是過度進取,是跑步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頂級運動員更加不值得同情,他們長時間劇烈操練,怎樣減少受傷可能性是操練的一部份。在高水平劇烈操練,運動員在受傷和康復之間不停游走,帶傷上陣司空見慣。我幾敢肯定,頂級運動員跟我們其中最大分別,是忍痛能力。
跑步真好,讓我們體驗能者居之精神的真諦。平日我們姓賴,有事發生一定不關自己事,錯在人家,多數是政府。跑步是一個付出和收穫成正比的交易,在其他跑步者面前姓賴,只會引來笑話。
在能者居之這座大山面前,避免失望的方法,是管理自己的期望。首先,不要為自己定下太進取目標,日操夜操,受傷是必然,忍痛能力較低的人一定要循序漸進,然後不停告訴自己,肯去跑已是勝利。
蔡東豪
$20睇金牌運動員表演
1 :
GS(14)@2012-08-14 13:23:0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4/16602056

中國代表隊在今屆奧運會取得38面金牌,位列獎牌榜次位,但特區政府昨天未能公佈訪港的金牌運動員名單,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委會副會長許晉奎解釋源於時間倉促,兼要因應運動員傷患情況而未有定案,但稱據過往經驗,即使不是全體,但至少也有九成或以上金牌運動員會親臨獻技和訪問。
民政局被指圖淡化反洗腦
消息指,中國飛魚孫揚和葉詩文、羽毛球的林丹和乒團都會應邀來港。
代表團將於下週五中午抵港,星期六是重頭戲,乒乓球、羽毛球運動員將於當日上午於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進行示範表演,並與本地精英好手進行友誼賽;跳水隊則會到九龍公園游泳池作示範表演,屆時或可一睹女子跳水金牌吳敏霞風采。代表團同日黃昏出席在大球場舉行的「奧運金牌精英大滙演」,運動員料上台獻唱。
三個表演項目均需購票入場,票價劃一20元正,不設劃位。運動項目的示範表演門票合共3,448張,明早10時起在港島、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的四個指定售票櫃位公開發售(見附表);大滙演門票共有26,500張,將於星期四在43個城市電腦售票處櫃位發售。當局正與電視台洽談轉播問題,並會透過社署派發500張示範表演及3,600張大滙演免費門票予弱勢社群。
康文署署長馮程淑儀提醒,示範項目每人限購兩張門票,可以是同場兩張,或是每場一張;大滙演則每人限購四張,如開賣首日尚餘門票,市民翌日可透過城市電腦售票網網頁或致電信用卡購票熱線購票。
我做爽報:做運動如做人 Alex
1 :
GS(14)@2013-01-05 13:29:21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news/20130102/165134
德國體操王子阮馬素風靡全世界,運動員的魅力確是非同凡響。我自己呢,最愛是足球。可能一般人會認為這運動比較普遍,但對於我來說,這運動在我生命中起着一個旗幟般的作用。
小學的我短跑常常包尾,體育堂分隊足球比賽更常被同學排擠。中學時雖然自己已多了踢球,常跟兩、三個朋友到球場練習,但一到「鬥波」,朋友們經常都有人爭着與他們一隊,我卻是一個無人要的「人球」,甚至經常被推到守門員的位置飽吃「波餅」。
在偶然的機會下,當時我的教會有一個青少年足球訓練計劃,我也毫不猶疑地參加。經過約半年,每逢星期六團契完畢後,我都會到操場去練習,當其他隊友進行分隊練習賽時,我會自行拿皮球單獨練習。體能方面,每周兩至三次到附近公園練習長跑一次,並做「掌上壓」和「引體上升」等健身類運動,以及100米短跑,加強自己的爆發力。
要成為一位足球員,真的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天分固然重要,但後天的培訓亦非常要緊,否則連既有的天份也會遭埋沒。在不停的練習下,我的技術越來越熟練,並在一個沙田區聯合教會的比賽中擔任正選,決賽與當時稱霸沙田區的大熱門踢成0-0,最後更在點球大戰勝出而奪冠而回。
今天我與朋友組成了一隊球隊,說明了世上無難事,若然大家對某種運動有興趣的話,請大家多加練習,並尋求方法去令自己不斷進步。這種精神不單在運動上,甚至連做人處世也應懷着這個心態呢!
讀者:Alex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