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回顧馬雲屌絲歲月的慘狀:創業失敗4次,多次被拒失聲痛哭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8/145856.html

i黑馬註:阿里即將在明天上市,可能是美股最大上市案(業內人士分析阿里估值約1600億美元)。馬雲已經封神,但他曾也是一位苦逼的創業者,多次被人拒絕,創業四次失敗。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馬雲奮鬥歲月那些慘狀。


阿里巴巴集團即將創下全球融資紀錄,自己也成為全球最大的草根創業者平臺。不用說,無論哪個標準來看都是風頭無兩。不過俗話說的好,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阿里巴巴和馬雲本身也是草根創業的典型。從屌絲逆襲為“外星人”,當中的苦難有誰知?換句話說,要比富馬雲比你富,但要說比慘你也未必比的過。在這方面,這個世界是公平的。

一、至少有2次求職因為外貌被拒

幾乎所有人看到馬雲都會印象深刻,因為像外星人ET唄。現在任何人包括馬雲都可以以調侃他的外貌為樂。但回到20多年前,馬雲沒少為外貌發愁。且不說高考考了3次,第一次高考落榜之後,他的夢想是去酒店做服務員,也夢想做警察,統統因為外貌特征被拒絕,說白了就是:醜!

問題是,長成什麽樣,馬雲決定不了啊。世界就是這樣:至少他永遠失去了進入酒店行業這個夢想。

對了,他後來找到一份零工,去踩三輪車給人送雜誌去了。

二、翻譯社靠賣襪子來補貼

和朋友一起創辦的海博翻譯社是馬雲最初的創業。這家杭州第一家翻譯社一開始就面臨窘境。第一個月收入700元,而房租是2400元。怎麽辦?為了讓事業撐下去,馬雲只能把翻譯社的一半店面出租給別人。自己開啟第二兼職,背著麻袋去義烏批發鮮花、手電筒、內衣、襪子、工藝品來賣——這看起來還算是個老板。但後來他就不得不上門推銷商品,對象包括醫院、赤腳醫生。英語班的學生也幫他到百貨大樓門口發傳單、拉橫幅、做宣傳。受盡了路人白眼,完全沒有高大上的翻譯公司範兒。

往好了說,馬雲可能通過這個過程很早地了解了小商販和銷售的艱辛,對今後創辦電商平臺準備了經驗。

但客觀的說,創業的事情真不適合玻璃心的人來幹。

對了,馬雲當時還是杭州電子工學院全校課程最多的老師之一,上面說的都是他的業余工作。

三、怎麽證明別人都沒見過的互聯網——說說說做做做

“中國黃頁”的業務是把國內單位的資料放到互聯網上去,讓老外能找到他。但那時候國內還沒有互聯網,誰也看不到摸不著,屬於“信則有,不信則無”的範疇。創業團隊在收到客戶資料後翻譯成英文,然後快遞給美國合作方做成網頁——要為看不到的東西心甘情願付錢,換成哪個老板都不會信啊。因此,馬雲團隊不但要證明客戶資料已經上網,還首先得證明世界上有互聯網這種東西。

馬雲不懂技術,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說,他每天出門對人講互聯網的神奇,還在大排檔跟人神侃瞎吹。老板不相信,除了打印網頁之外,還請老板打免費越洋電話,問在美國的親戚朋友,讓美國人上網查證。1995年上海終於開通互聯網,“中國黃頁”團隊還提供額外服務——長途電話到上海再接入互聯網,花3個半小時才看互聯網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的馬雲欣喜若狂,委屈的淚水稀里嘩啦地掉了下來。

而在很多沒有互聯網的城市,馬雲則一律被稱為“騙子”。這也是“馬雲是騙子一說”最初的來源。

四、“這個事情你應該先約”

馬雲現在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局主席,但當年也不過是一個”推銷員“。央視紀錄片《書生馬雲》里,瘦小的馬雲梳著八分頭,背著一個黑色單肩包,敲門找人,逢人便講,“我是來推銷中國黃頁的。”一臉迷茫又不耐煩的人們將他“請”出門外。有個編導幹脆跟記者說,這人不像好人!

1996年,馬雲在北京到國家某委推銷,說“中國黃頁是給國家某委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做宣傳,把中國全部放到電腦里去,讓世界了解中國”,得到的答複很不耐煩:“這個事情你應該先約,你要是不約呢,我很難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馬雲的樣貌和大街上任何一個推銷員完全一樣,但吃的閉門羹和白眼不但沒有改變他對互聯網的相信,還成為阿里巴巴事業發展的精神動力,這可能是最大的差異。

即便後來創立阿里巴巴之後,員工去企業上門推銷業務,被狗追,被保安趕也都是家常便飯。

五、南歸前痛哭 連續4次創業失敗

阿里巴巴團隊曾在北京幹過一段政府項目,最後馬雲決定南下杭州再次創業。在北京的14個月,馬雲從沒帶團隊一起去遊玩,最後一天他們決定去長城。晚上,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飯店,天下著大雪,眾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一起抱頭痛哭,最後唱起了《真心英雄》,唱完《真心英雄》就唱老歌,一首接一首,這群走南闖北的漢子們都回避著“離別”這個對他們來說太過沈重的詞語。許多人都不記得那天晚上馬雲到底說了些什麽,也不知道第二天開始將要面對怎樣的生活,但是那個晚上,酒是熱的,心是熱的,歌是熱的。大家就記得唱了一個晚上的《真心英雄》。

這也意味著此時已經是馬雲30歲以來第4次連續創業失敗。

六、沒有人看好 最少時銀行里只有200元

在外界流傳的關於阿里巴巴接到投資的只字片語中,都瀟灑地提到6分鐘搞定孫正義的2000萬美元和雅虎後來的10億美元,實際上更多的苦痛不為人知。

沒有豪華的團隊配置,也沒有美國成功模式可參考,與北京、上海、也廣州等地的同行相比,阿里巴巴一度是互聯網行業的醜小鴨。互聯網素來以燒錢著稱,阿里巴巴創辦後也面臨資金壓力,最為窘迫的時候銀行里只有200元。有一次馬雲去見上海的投資商,對方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馬雲不滿意但不免猶豫,於是溜出去問管財務的同事,得到的消息是:賬上已經沒錢了。回去之後馬雲還是咬著牙放棄了這筆投資。

他不說,沒有人知道當時他的內心有多麽煎熬。

在時隔15年之後的紐約IPO路演會上,馬雲才以玩笑的形式一吐當年窘境:“15年前我為融資200萬美元,我來紐約,失敗而歸,15年來我就沒放棄,這次來紐約就是想多要點錢回去。”

七、公司差點因“非典”崩潰

盡管阿里巴巴經常說非典讓大家真正關註到不需要出門的電子商務。但非典幾乎讓阿里巴巴崩潰。

因員工去廣州參加廣交會染上非典,這讓整個杭州如臨大敵,實施了最大規模的隔離:超過500人被隔離,杭州市長前一天剛來視察過,結果市長及隨從人員也因此被隔離。同樓的其他公司員工紛紛帶著電話機、傳真機、電腦象逃難一樣跑,隔壁公司有人沖進阿里巴巴砸東西泄憤。那時的阿里巴巴在杭州一舉“成名”,但員工上街根本不敢說自己在阿里巴巴上班,就像見到了老虎一樣恐懼。一直到隔離結束以後走到街上,都會遭到不正常的待遇,人們還會指指點點。

這期間員工全部回家,換一些公司可能就此解散。但工作並未停止,員工將工作電話轉移到家中,甚至家里的老人都養成習慣,拿起電話第一句話:“你好,阿里巴巴。”

受到影響的還有當時還處於保密期的淘寶網。5月10日,淘寶網成功上線,但因為非典隔離,場面極為寒酸,甚至淒涼——沒有鮮花,沒有大餐,沒有鎂光燈,沒有歡快的音樂,沒有湧動的人群。“在略顯沈寂的臥室里,躺在床上的馬雲面對著天花板,慢慢地舉起了酒杯,虔誠而默默地念叨著:保佑淘寶一路順風。不過,馬雲絕不是孤獨者,因為他知道,那一刻,同樣的儀式將在散落於杭州市的十余處居民住宅里同時進行。”

也因此,5月10日被阿里巴巴定為”阿里日“,回顧非典的磨難,感恩員工家屬一並參與。馬雲也總不忘在每年給員工的春節郵件中提醒大家,“大年三十晚上,八點老習慣,我們對空敬酒感恩,祝福。”

八、被大象全面封殺

在淘寶網創立之初,國內的c2c市場就已經有霸主eBay。2003年,eBay和易趣(合並為一家)的市場份額達到了90%以上。無論是技術、資金、人才、占有率還是品牌,eBay易趣是全面占優的。並放出豪言說:淘寶只能存活18個月!

淘寶網不僅僅全面落後,更慘的是被eBay全面封堵。eBay買下了搜索引擎中關於“淘寶”的關鍵詞廣告,搜索淘寶就出現“要淘寶,到易趣”的廣告,還在自己的主頁上打出了“淘寶貝,開店鋪,生活好享受”的宣傳語,這正是廣告封殺。接著,eBay易趣與各大主流網站簽署了一年的排他性廣告合同。合同註明,一旦發現這些網站與eBay易趣的競爭對手如淘寶網產生任何有關宣傳和推廣的合作,就要支付高額的罰款。甚至在淘寶的辦公室對面,豎起了ebay易趣的廣告牌。淘寶網只能投中小網站,更有意思的是,只要其在一家網站上投放廣告沒幾天,eBay易趣就會用兩三倍的價格獨家買斷該網站所有關於在線交易的廣告。

走“投”無路的淘寶網只好將廣告投放在公交車、電梯和地鐵列車上。

現在,淘寶網已經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電商網站。

九、汶川捐4744.7萬被汙只捐1元錢

時值2008年汶川大地震,眾多企業宣布為災區發起捐助。此時一篇《馬雲為汶川捐款1元 冷靜得讓人脊背發涼》的文章在天涯、網易論壇地處散播,並通過QQ群大量散發。文章說,“馬雲只捐了一元錢……一元錢也足夠表達態度……在逃避責任……置災區人命於絕境,與間接施暴何異?”

在舉國哀悼的時刻,被宣布“只捐1元錢,不捐有理”,很快引發了網友們的憤慨,論壇上充斥著“馬雲滾出”、“從此再不上淘寶”等字眼。

而這一切竟然是徹徹底底的謠言。彼時,馬雲正在國外,聽到消息就立刻捐出100萬,隨後整個公司、員工、用戶等一起行動,最終匯成4744.7萬元的善款。此時被汙“只捐1元錢”,顛倒黑白,讓有心的競爭對手大發“災難財”。

除了直接捐贈之外,阿里巴巴隨後還對口援建青川災區,利用電商平臺優勢為青川人民搭建平臺。並發起“阿里誌願者行動”,此後數年,都有員工利用各方面力量駐紮援建青川。做“授人以漁”的長期事業。

現在跟阿里集團密切相關的有2支公益基金,一是起始資金5000萬元的集團公益基金,每年按年收入的0.3%補充擴大,是國內互聯網企業首家環境保護基金。而馬雲和蔡崇信一起捐出自己的部分股票成立專項個人公益基金,該基金規模約為阿里巴巴集團市值的2%,估計在20億美元到40億美元之間,也是國內最大的個人公益基金。

十、“偷走支付寶”鬧劇

2011年關於馬雲偷走了支付寶的事件鬧得紛紛揚揚,雅虎對外披露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支付寶已經剝離出去,這一消息引發各界的關註。不少評論人士指責馬雲只顧私利強行轉讓支付寶給自己名下,著名的財經出版人則認為馬雲“偷天換日……沒有遵守契約……違法商業原則……錯在違背了支撐市場經濟的契約原則,其後果不可小視……可能直接影響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公司的信任,形成大範圍的“支付寶折扣”。”還有人忿忿不平於廣泛存在互聯網行業的VIE架構曝光於天下,甚至將因造假導致中概股暴跌也算在馬雲頭上。

隨著事件的逐步明朗,人們才發現,所謂的“偷”並不成立,管理層就轉讓一事已經多次在董事會內討論,各方均知情。其次轉讓的原因也出於符合央行的規定並可持續支撐淘寶等業務的發展的需求。而即便轉讓後股東方們就補償也一直展開透明協商。最終,雅虎、軟銀、阿里集團達成完整協議,雅虎和軟銀盛贊,“將會維護淘寶的價值,並讓各方分享支付寶的利潤,同時確保阿里巴巴集團能在支付寶上市時得到價值兌現”、“建立在阿里巴巴集團、軟銀及雅虎長期深厚的合作關系以及互相信任的基礎。”

馬雲在支付寶占的股份跟在阿里巴巴集團一樣,都是不到8%。粉碎了馬雲強取豪奪支付寶的傳聞。

————

“男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馬雲自己這麽說。在看到阿里巴巴和馬雲的成就時,不可不知成就也建立在苦難之上。

來源:創事記 作者:科技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79

官方結果出爐 蘇格蘭獨立失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05

蘇格蘭獨立宣告失敗,繼續維持與英國307年的“婚姻關系”。隨後,英國首相卡梅倫承諾給予蘇格蘭更多財政掌管權。

蘇格蘭獨立公投官方結果為:44.7%贊成獨立,55.3%反對。英鎊在公投結果出爐前飆升。這次獨立公投總計32個投票站,民眾投票熱情高漲,參與公投的合格選民比例達到創紀錄的逾90%。

蘇格蘭民族黨黨魁Salmond承認獨立失敗:“我接受蘇格蘭人民的決定。”他呼籲蘇格蘭接受這一結果,並期待倫敦很快履行下放更多權力的承諾。

公投結束後,Salmond與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談。卡梅倫表示,對蘇格蘭反對獨立的公投結果很滿意,並承諾在下屆議會上給予蘇格蘭更多權利,且將完全履行對蘇格蘭的承諾。

以下是更新消息,最新的結果在最上(均為北京時間):

15:16

蘇格蘭高地公投結果:78069票贊成獨立,87739票反對(47%贊成,53%反對);投票率87%。
蘇格蘭32個選區公投投票結果全部公布,55.3%反對獨立,44.7%贊成獨立。


13:16

目前公布結果的31個區(共32個區)合計:44.6%贊成獨立,55.4%反對。但蘇格蘭官方已宣布,公投結果為反對獨立。


13:11

蘇格蘭官方結果:反對獨立。45%贊成獨立,55%反對。
蘇格蘭Moray公投結果:27232票贊成獨立,36935票反對(42.5%贊成,57.5%反對)。
蘇格蘭Fife公投結果:贊成票114148,反對票139788。


13:08
隨著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果漸趨明朗,英鎊對美元回落至1.6463,較今日高點1.6523跌幅明顯。黃金近一個小時跌去8美元。

12:58
蘇格蘭ARGYLL & BUTE公投結果:26324票贊成獨立,37143票反對;投票率88.2%。
蘇格蘭Aberdeenshire公投結果:贊成71337,反對票108606。
蘇格蘭愛丁堡公投結果:贊成票123927,反對票194638。


12:44
英國FTSE 100期貨上漲1.2%;公投結果料顯示蘇格蘭將繼續留在英國。


12:20
目前公布結果的26個區(共32個區)合計:45.7%贊成獨立,54.3%反對。

BBC預測,蘇格蘭將留在英國。
蘇格蘭公投結果將是55%反對獨立,45%贊成。


12:16
蘇格蘭E.Ayrshire公投結果:39762票贊成獨立,44442票反對(47.2%贊成,52.8%反對);投票率84.5%。


12:08
蘇格蘭S.Ayrshire公投結果:34402票贊成獨立,47274票反對(42%贊成,58%反對);投票率86.1%。

蘇格蘭N. AYRSHIRE公投結果:47072票贊成獨立,49016票反對(49%贊成,51%反對);投票率84.4%。


11:56
蘇格蘭SCOTTISH BORDERS公投結果:27906票贊成獨立,55553票反對(33%贊成,67%反對);投票率87.4%。

蘇格蘭最大城市Glasgow公投結果:194779票贊成獨立,169347票反對(53.5%贊成,46.5%反對);投票率75%。

蘇格蘭W. LOTHIAN公投結果:53342票贊成獨立,65682票反對(44.8%贊成,55.2%反對);投票率87.4%。


11:49
蘇格蘭PERTH & KINROSS公投結果:41475票贊成獨立,62714票反對(40%贊成,60%反對);投票率86.9%。

蘇格蘭S. LANARKSHIRE公投結果:100990票贊成獨立,121800票反對(45%贊成,55%反對)。

蘇格蘭N. LANARKSHIRE公投結果: 115,783票贊成獨立,110,922票反對(51.1%贊成,48.9%反對)。


11:37

蘇格蘭E. DUNBARTONSHIRE公投結果:30624票贊成獨立,48300票反對(39%贊成,61%反對)。
目前公布結果的17個區合計:Yes 521,441 (43.8%),No 670,354 (56.2%)。


11:33
蘇格蘭E. RENFREWSHIRE公投結果:24,287票贊成獨立,41,690票反對(36.8%贊成,63.2%反對);投票率90.5%。

蘇格蘭Aberdeen City公投結果:Yes 59,390 (41.4%),No 84,094 (58.6%);投票率81.7%。

蘇格蘭Dumfries & Galloway公投結果:Yes 36,614 (34.3%),No 70,039 (65.7%);投票率87.5%。


11:29
蘇格蘭Angus公投結果:35044票贊成獨立,45192票反對(43.7%贊成,56.3%反對);投票率85.8%。

蘇格蘭Falkirk 公投結果:50489票贊成獨立,58030票反對(46.5%贊成,53.5%反對);投票率88.7%。


11:19

蘇格蘭Stirling公投結果:25010票贊成獨立,37153票反對(40.2%贊成,59.8%反對)。

蘇格蘭East Lothian公投結果:27467票贊成獨立 (38.3%),44283票反對獨立(61.7%);投票率87.6%。


11:10

蘇格蘭Midlothian公投結果:26370票贊成獨立,33972票反對(43.7%贊成,56.3%反對);投票率86.6%。


10:55

【Dundee支持獨立】蘇格蘭Dundee公投結果:53,620票贊成獨立,39,880票反對(57.3%贊成,42.7%反對);投票率78.8%。

【W. BARTONSHIRE支持獨立】蘇格蘭W. BARTONSHIRE公投結果:贊成獨立33,720 票(54.0%),反對獨立28,776票 (46.0%),贊成獨立票數更多。投票率87.9%。


10:54

蘇格蘭Renfrewshire公投結果:52.8%反對獨立,47.2%贊成。


10:35

蘇格蘭Inverclyde公投結果:27,329票反對獨立,27,243票支持(50.1%反對,49.9%支持);投票率87.4%。


10:30

Twitter消息稱,蘇格蘭Fife公投結果將為:55%反對獨立,45%支持。


10:08

蘇格蘭Western Isles公投結果:10544票反對獨立,9195票支持(53.4%反對,46.6%支持);投票率86.2%。


9:46

蘇格蘭設得蘭群島(Shetland)公投結果:9951票反對獨立,5669票支持,即63.7%反對獨立,36.3%支持。(BBC)


9:04

蘇格蘭Orkney公投結果:67.2%反對獨立,32.8%支持。

隨後,英鎊/美元持續走高,最高觸及1.6518。

HCI]AUMI4QI0RX`B(1WA}Q0


8:31

根據twitter消息,蘇格蘭克拉克曼南郡(Clackmannanshire)公投結果:19036名投票者反對獨立,16350支持,反對與支持比例為53.8%對46.2%。

克拉克曼南郡是首個公布官方結果的蘇格蘭行政區,占總票數的0.9%。瑞信此前認為,克拉克曼南郡是最傾向於贊同獨立的蘇格蘭行政區。

英鎊/美元走高:

`GYN[K0KVY@`7FYH`ZR$_UJ


8:18

根據twitter消息,格拉斯哥投票結果為,54%贊成獨立,46%反對。該城市官方結果將於當地時間5:00/北京時間12:00公布。


7:30

YouGov對其資料庫中的選民進行了問詢。該調查結果顯示,投反對票的人數占比較此前民調更高。

支持獨立的人占到46%,反對獨立的人占到54%。

該機構的高管稱,99%的可能是反對獨立的人最終勝出。值得註意的是,這項調查並不是完整的出口民調。

但該結果還是導致了英鎊的上漲,周五亞市早盤英鎊/歐元升至兩年高點,英鎊/美元升至兩周高點。

20140918_gbp1_0

據路透社報道,多項調查顯示,蘇格蘭人對於獨立還是續留英國的支持度幾乎不相上下。但是在投票前最後一刻,仍有多達60萬的蘇格蘭人未表達意向,成為左右投票結果的關鍵。

最終投票結果預計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公布。

插播一個CNN的直播畫面:

Scotland CNN_0

周四晚間CNN在報道蘇格蘭公投民意調查結果時犯了一個大錯誤。事實應該是:52%的選民反對獨立,48%支持,投票只能二選一。現在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CNN的數學可能不太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25

蘇格蘭獨立失敗:英鎊下跌,英股跳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40

蘇格蘭公投塵埃落定,獨立宣告失敗,繼續維持與英國307年的“婚姻關系”。蘇格蘭獨立公投官方結果為:44.7%贊成獨立,55.3%反對。

英鎊在公投結果出爐前飆升,英鎊/美元升至9月2日以來高點1.6523,似乎市場已經預料到了這個結果。但當官方投票結果真正公布的那一刻英鎊的價格反而出現了回落,本應預期會出現調整的美元卻走高,美元指數刷新日內高點至84.48。

QQ圖片20140919160425

黃金價格則再度下探1220美元/美元附近,在本周三自1235一線大幅下挫後,目前依然處在1215至1227區間內震蕩。

QQ圖片20140919161152

此外,受到英國維持統一狀態的刺激,英國富時100指數期貨跳漲1.2%接近14年來高點,英鎊/美元一周隱含波動率降至7.087%,周四收在11.8%。英鎊/美元一個月隱含波動率降至6.087%,早先報7.538%。

但大多數蘇格蘭選民拒絕獨立的公投結果使得英國債市下跌,收益率上漲0.39%。美國10年期國債價格也出現下跌,收益率上漲0.41%。不過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國債受到提振,收益率分別下跌3.59%和1.2%:

QQ圖片20140919160153

QQ圖片20140919160228

QQ圖片20140919160300

歐洲股市整體出現上揚,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期貨上漲0.8%,創2008年1月以來最高。美國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3%,MSCI亞太股市指數漲0.4%。

此外,蘇格蘭相關股票的股價也出現上揚,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股價上漲4%,勞埃德銀行(Lloyd)漲2.3%。此前兩家銀行表示如果蘇格蘭獨立將撤出蘇格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35

創業公司失敗的20大原因 沒市場需求排第一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27/146153.html

i黑馬:今日,美國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近期通過分析101科技創業公司的失敗案例,總結出了創業公司失敗的20大主要原因,包括融資燒完、競爭力不足、產品糟糕和商業模式不佳等。以下為大家分享導致創業失敗的20個原因:
 
\1、沒有分析需求就貿然開發產品
 
42%的失敗創業公司出現過這個問題。創始人執著於執行自己的創意,卻沒有弄清楚創意是否符合市場需求。Patient Communicator的創始人對CB Insights說:“我意識到實際上我們沒有客戶,因為沒有人對我們開發的產品感興趣。醫生需要更多的病人,而不是一個效率更高的辦公室。”
 
2、融資燒完,無法獲得新融資
 
29%的失敗創業公司遇到了這個問題。Flud的團隊對CB Insights稱,事實上Flud的失敗原因在於公司沒能籌集到新的資金。
 
3、團隊不行
 
23%的失敗創業公司缺少能夠指揮大局的人物。這個原因很有趣,多數風投表示,投資之前首先考慮的是團隊,其次才是創意。
 
4、競爭力不足
 
風險資本家、億萬富翁皮特-泰爾(Peter Thiel)建議創業公司一開始規避競爭,進入其他人沒有嘗試的領域。約19%的公司沒有這麽做。
 
5、定價/成本出現問題
 
對於創業公司而言,產品定價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應當找到最適合的定價。遺憾的是,18%的公司沒有找到正確的定價。
 
6、糟糕的產品
 
17%的創業公司開發的產品很糟糕。GameLayers的創始人回憶稱,我想公司本應該放下身段,開發出易於互動的產品。
 
7、缺乏商業模式
 
好的創意需要好的商業模式。這就需要找到將創意變現的途徑,缺乏商業模式導致17%的創業公司最終失敗。
 
8、糟糕的營銷
 
僅僅懂得怎樣寫代碼或開發好的產品是不夠的,還要利用有效的營銷對外銷售更多的產品。14%的創業公司沒有好的營銷團隊。
 
9、忽視客戶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指出,過於聽信客戶能夠導致大公司失敗。然而,14%的創業公司因忽視了客戶最終失敗。
 
10、產品推出時間點不對
 
時間點至關重要。13%的失敗創業公司的產品沒能在正確的時間推出。一位Calxeda的員工對CB Insights說,公司行動的速度快於客戶,產品卻不是客戶所需要的。
 
11、精力不集中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自始至終保持熱情和精力集中並不是容易的事。13%的創業公司因精力不集中而失敗。
 
12、創始人和投資者意見不合
 
很多大公司也曾經遭遇過類似的情況。13%的創業公司出現了這個問題。
 
13、發展方向偏離軌道
 
10%的創業公司出現了這個問題。
 
14、缺乏熱情
 
有想法是一回事,拿出熱情付諸實施又是另外一回事。9%的創業公司因缺乏熱情而失敗。
 
15、地理位置不佳
 
這包括公司在國家中的地理位置不好,以及員工之間工作起來距離較遠。9%的創業公司遇到了這個問題。
 
16、無融資和投資者支持
 
和資金燒完相比,8%的創業公司從一開始就沒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17、法律風險
 
8%的創業公司因進入法律風險較高的領域而失敗。Turntable.com的創始人稱:“我沒能吸取很多失敗音樂創業公司的教訓,從事這個行業實在太難了。”
 
18、未有效利用網絡和傾聽意見
 
僅僅擁有網絡是不夠的,還要知道怎麽利用網絡。Blurtt的創始人說:“讓投資者參與進來,你的投資者會幫助你。從一開始就讓投資者參與進來,不要害怕向他們尋求幫助。”
 
19、筋疲力盡
 
8%的創業公司因沒能平衡好工作生活之間的關系而失敗。Blurtt的創始人說:“我開始感到筋疲力盡。我是公司的領導者,但筋疲力盡令我感到無助,失去了創新能力。”
 
20、未能及時糾偏
 
7%的創業公司因執著於一個糟糕的創意而失敗。Imercive公司的人說:“中途我們在兩個戰略之間舉棋不定,明知其中一個戰略能夠取得成功,卻未能大膽執行。”(思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67

經濟學人揭秘谷歌獨特管理方式:向員工放權,重視想法、失敗和數據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29/146217.html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網絡版上周六撰文,對谷歌執行董事長兼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和前高管喬納森·羅森博格(Jonathan Rosenberg)合著的《谷歌怎麽工作》(How Google Works)一書進行了介紹,讓外界得以一窺谷歌的獨特管理方式。

以下為文章全文:

作為一項服務,谷歌已經成為人們在線互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這家公司在經歷了16年的發展後,已經擁有了4000億美元的市值,其成就可謂舉世矚目。但在管理層面,谷歌卻采用了與傳統企業截然不同的組織結構,只是很少有人關註過此事。

現在,谷歌的兩位高管對此展開了分析,並且給出了這些管理模式背後的設計邏輯。谷歌執行董事長兼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和前高管喬納森·羅森博格在新書中解碼了谷歌管理方式,以供其他企業學習取經。

谷歌最看重的是有野心的想法,在矽谷,這被稱作“登月”。谷歌領導者經常會努力糾正員工的方向,讓他們不再糾結於10%的提升,轉而把目光放到10倍的改善上去——這就需要他們采取全新的模式,而不只是對現有內容進行優化。多數“10倍”項目都會失敗,但這種概率完全可以接受。

谷歌遵循的第二種管理模式是“快速失敗”。這樣一來,人們就可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向前,甚至有可能借助一些挫折孕育新的成功。從這方面來看,“不斷學習”勝過“博學多才”,因為沒有人能夠預見未來。“叠代是整個戰略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們二人說。

第三則是在決策過程中重視數據,而非經驗、直覺和等級制度。其他書籍也曾探討過谷歌對數據的迷戀,從招聘決策到選擇工具欄的藍色陰影,但只是展開了膚淺的分析。可惜的是,《谷歌怎麽工作》同樣沒有深入闡述這個問題,只是簡單介紹了員工如何通過一套名為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意為“目標與關鍵結果”,借鑒自英特爾的方法衡量自己的成果。

谷歌模式的核心是向員工放權。所有公司的老板都在討論這一問題,但這家搜索巨頭卻在真心落實這種模式。他們已經設計了一套系統,讓員工的優秀創意可以真正得到落實。谷歌的很多優秀的產品和功能(例如Gmail)都源於此。該公司還設計了一套政策,讓員工將20%的工作時間用於開發業余項目。

這種文化高度重視員工的水平。施密特和羅森博格建議企業效仿研究機構的做法,成立專門的招聘委員會來評估候選人,並決定是否發出錄取通知。這有助於降低一線經理的偏見,並鼓勵員工以團隊方式來思考問題。這樣一來,新招募的員工不僅會忠於自己的上司,還會忠於同事。與其他行業的多數公司不同,谷歌必須給予員工充分的自治權:如果員工感覺發展受阻,便有可能將創造力和野心用到其他地方。

盡管書中並未提及此事,但谷歌的管理理念無疑源自其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的職業生涯。他們二人都是年輕有為、目光遠大的技術天才,憑借谷歌獲得了巨額財富,促使該公司敢於承擔其他企業想都不敢想的風險。正因如此,谷歌才拍攝了大街小巷的街景照片,掃描了各種書籍的影印圖片,甚至設計了無人駕駛汽車和記錄眼前一切的谷歌眼鏡。

但有趣的在於,盡管經常自省,但谷歌仍然陷入了很多法律糾紛。還有不少人批評其違背了“不作惡”的信條。要理解這個問題,可以閱讀一下施密特2011年與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的對話。

在阿桑奇看來,谷歌代表了“技術帝國主義”,是一個“龐大的集權惡棍”,象征著“隱私的滅亡”。很多歐洲政府官員也都持有類似的觀點,並對谷歌展開了調查。施密特和羅森博格未能借助此次出書的機會充分闡述該公司在這方面所面臨的困境。

谷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拋棄了傳統MBA課程模式:它的成功已經有目共睹。然而,這也恰恰是《谷歌如何工作》的缺陷所在。谷歌的成就令施密特和羅森博格的建議備受矚目,但不容忽視的是,他們的很多經驗只有放在利潤豐厚、增長迅猛的市場中,才最為適用,很多利潤低下的行業無法借鑒——而多數管理者恰恰處於後一種環境。

另外,盡管他們的確給出了一些新穎創意,但偶爾還是會發表陳詞濫調的建議:減少會議、縮小團隊、不用唯唯諾諾之人。雖然他們並沒有公開炫耀,但洋洋得意之情卻溢於言表。事實上,倘若他們能夠透露一些谷歌從最大的失敗中吸取的教訓,或許可以更具教育意義。

谷歌的管理模式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融入各類企業。但多數企業的管理者之所以能夠獲得和保住自己的職位,都是通過穩妥地維護組織模式實現的,而不是頻繁改變。即使了解了本書中介紹的管理模式,也很少有公司願意主動改變。正因如此,我們更有理由為谷歌的獨特成就而贊嘆不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20

世紀動盪:美國的失敗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2ve.html

     我這里談論美國的失敗,和大家理解的美國的失敗,不是一回事。

     即使在冷戰時期,蘇東集團和盧布區控制了半個地球,歐美日還是取得了巨大成就。英國保住了日不落帝國的余輝,撒切爾夫人對英國國企和工會法案的改革,帶給英國經濟複蘇,倫敦穩住了金融中心的位置;西德和日本成為新興的貿易制造大國,馬克和日元成為國際貨幣;亞洲四小龍崛起;美國人的生活伴隨著嬰兒潮和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幣成為全球的典範。

     70年代,在美元脫離布林頓森林體系,影子銀行泛濫成災,迫使美聯儲在80年代加息到2成,進而在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拖垮前蘇聯之時,沒有人意識到:世界政治和經濟都被此改變了。

     美元脫離金本位是一件大事,黃金在十年間上漲二十倍,蘇東、中國經濟都因此而陷入崩潰。具體呈現的是阿富汗戰爭和中越戰爭,其實是經濟危機外嫁。

     美國差點因此垮掉。

     但是美國和七國會議成功的轉嫁危機給了西德、日本,只是西德人更聰明的適應了貨幣危機,迅速采取匯率和利率平衡的對策,不僅僅沒有興起地產泡沫,而且維持了貿易制造強國地位。日本政府和央行自作聰明的維持低息寬貨幣政策,導致87年到91年地產泡沫大脹,之後日本政府意識到危機不僅僅來自於貨幣,而且來自於中國改革的崛起威脅,自行貨幣緊縮後,日本經濟失去20年。

     於是美國成為單極世界的老大,並享受了中國經濟崛起帶來的廉價商品、低通脹、海外投資高回報收益率、低成本資金、高科技興起。

     這里面不得不提及,中國完全複制了日本的宿命,在2008年之後的5年里貨幣泛濫和低息制造了遠超過日本當時的地產泡沫。而在今天,中國又面臨同樣的危險:強勢美元回歸和東南亞人口紅利對中國低端制造業的威脅。

    許多人對東南亞的制造業威脅嗤之以鼻,認為基礎建設糟糕,電力缺乏,產業鏈供應布局不足。實際上,正如中國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處境,當時許多地方電力缺乏,基礎建設糟糕,產業鏈乏善可陳。十年後,所有一切都改變了。

     回到美國的話題。

     美國沒有利用中國崛起的時間來找到一條全球化之下對應的哲學和經濟學理論,他們以陳舊的地緣政治理論、對付蘇聯的方式應對中國和全球化;同時他們以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應對經濟周期。

     單級美元之下的世界給了美國人狂妄自大的資格,並在石油美元和人民幣-美元的循環中,滿足於鑄幣稅帶來的巨大收益,放棄了對世界的責任,進而轉變為利用固有的意識形態去擴張侵略其他文明,並依賴其他文明的混亂,來保證美國社會的繁榮和平。

     其陳舊的經濟學理論導致貨幣濫發,加大了貧富差距,壓榨全球中產階級,導致美歐中間層垮掉。而貧富差距的增加,不僅僅使得世界富豪手中的財富巨大增長,同時也加大了貧窮人群的基數和福利支出。

     美國70年代以來的工資平均水平下降了十幾個百分點。

     而70年代後,美元自從放棄金本位制度,就依賴美聯儲延長加深的經濟周期來洗劫其他經濟體,滿足國內日益增大的貧富差距和福利支出,債務成倍增長。

     這也導致美國這樣一個自組織系統,觸發其主流社會的各個部分,從國家機器到主流媒體,都以雙重標準對待發生在歐美和新型世界的同樣事件。比如車臣穆斯林對應俄羅斯、印度穆斯林對應莫迪政府、中國新疆恐怖分子對應中國政府,歐美社會都站在穆斯林這邊,甚至對現在的莫迪總理簽發過通緝令。與此同時,你會看到在美國制造恐怖事件的穆斯林極端分子,被美國人全球追殺。

     而美國人輸出意識形態和民主政體的擴張,不再是以理想主義的情懷拓展,變化成了以意識形態區分敵我的工具。各種顏色革命不再是為了幫助當地文明向開放自由社會發展,變成了禍害當地文明和民眾生活的過程。

    這一切,不由得讓人想起歐洲黑暗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騎士最終從理想主義的情懷,變成了嗜殺,侵略、掠奪異教徒地區。十字軍騎士軍團後來成為歐洲最富的資本之一。

    實際上,美國沒有意識到,這十年來,世界各地的民族意識開始自省。歐美精英社會的虛偽和雙重標準,引發了各國精英層的普遍質疑。雖然,深受歐美文明影響的自由知識分子仍舊崇拜和歸屬普世價值觀之下的憲政民主體系,但另一些精英知識分子--不是極左的那批--而是中間觀點的期待自己文明繁榮的派別,開始思考,並回到傳統文化去尋找答案。

      因為外來的文明精神呈現出不道德、虛偽和侵略性的那一面。

      同時,美國的哲學體系和經濟學體系落伍,不能解釋經濟周期性崩潰、貧富差距增大、中間層塌陷的社會現象,也導致歐美走向孤立主義,放棄對世界的責任。憤怒的情緒在全球蔓延,歐美的極右勢力都在擡頭。

     可以預料的數年里,歐美和新興世界仍將陷入一次巨大的,遠超過2008年的金融和經濟崩潰。彼時的歐美社會、穆斯林社會、新世界的底層會興起極其黑暗的情緒,極端的民粹主義會在全球各地泛濫。

     這是美國的失敗,也是全球化的失敗。

     題外話:

     而美國的機會,只有看共和黨重新上臺時是否能夠糾偏。

     對於未來的美國大選,我認為民主黨已經沒有機會,希拉里不可能成功,或許布什家族的新一代領袖能夠成功。

     我和美國朋友一年前有個五美元的賭局:希拉里勝出,我輸;希拉里失敗,我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09

巨人的學習:投資樂購失敗 二元思考

來源: http://xueqiu.com/5395815496/31961159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10月2日晚間消息,巴菲特周四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他七年來對英國零售巨頭樂購(Tesco)的投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根據彭博社的數據,巴菲特是樂購的第四大股東,持有該公司4.1%的股份。他周四表示:“我在樂購身上犯了錯誤,那是我犯的一個巨大錯誤。”

  樂購股價今年以來已下跌49%,至11年低位。該公司面臨折扣零售商Aldi和Lidl的激烈競爭,客流量正不斷下降。

  巴菲特2007年收購了樂購股份,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208750, 2500.00, 1.21%)的年度致股東信,截至去年年底巴菲特持有3.01億股樂購股票,相當於3.7%的股份。這些股份是以16.99億美元的價格買入的,到去年年底價值16.66億美元,按目前股價計算價值8.805億美元,賬面損失達48%。

  樂購是巴菲特的15只重倉股中去年唯一出現虧損的一只股票。該公司上周宣布其上半財年盈利預測被誇大了2.50億英鎊,要求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徹查賬目,並暫停了四名高級主管的職務。

  今年較早時樂購在六周內連續兩次發布盈利預警,並更換了首席執行官。本周三,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宣布對樂購的會計問題展開全面調查,進一步加劇了該公司的危機。(羽箭)

參考資料:

國際市場拓展潰敗

Tesco在全球最大的兩個零售市場,美國和中國,均遭遇困境,不得不通過出售的方式撤出了這兩個市場。然而出售股份、撤離市場,也並不能真的改變整體頹勢,而是加劇了這種頹勢。

2013年9月,Tesco對一直虧損的美國子公司Fresh&Easy進行評估後,宣布將其在美國的150家虧損的Fresh & Easy商店,出售給美國億萬富翁Ron Burkle旗下的投資公司Yucaipa Companies,並關閉剩余的50家店面,從而退出美國市場。

這也是TESCO繼退出日本市場後,又一次在海外市場敗退。而美國市場曾經是TESCO非常重視發展的一方熱土。據悉,為了進入美國市場,TESCO為此聘請了AC尼爾森公司對美國市場研究了近3年,終於確定以“新鮮、便利”為主打概念,在傳統大型超市與食品連鎖店中開辟一個新市場。

自2007年在美國開業,TESCO已在美國投資了10億英鎊,而美國業務卻令TESCO損失了大約12億英鎊(約合18億美元)。

在中國市場,TESCO也選擇了與華潤開設合資公司並更名“華潤萬家”方式退出國內市場。Tesco只占20%的股份。“換句話說,TESCO在中國也是處於被動發展階段。”有業內人士表示,為了保證占總銷售額三分之二的英國本土市場,對於無法占據領先地位的市場,TESCO的策略就是選擇退出,所以才會出現全球業務萎縮的狀況。

電商策略失誤

Tesco通過投資和收購形式也在全球各地都發展了一些電商業務。例如收購東南亞電商企業Lazada,以及在中國上海內環地區試水電商,覆蓋品類包括蔬果生鮮、食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總計約上萬個。

在電商沖擊下,實體零售業者這幾年受到很大影響,加之租金上漲等,零售門店利潤越來越低,Tesco一方面在不斷關閉門店,一方面在加大線上網點的投入。但自建電商體系,對實體零售商來說有幾大困難,包括巨額投入資金、商品差異化問題、物流成本控制等。

而這也都並非Tesco的長處,綜合各方消息來看,Tesco在中國的電商嘗試幾乎如雞肋,毫無進展。沃爾瑪的選擇是入股中國本土電商1號店。

樂購的問題是行業業態變遷和公司策略失誤及粉飾的三重疊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45

20個血淚教訓:你的創業公司為什麽失敗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2/146652.html

i黑馬導讀:CB Insights公司深入剖析了101篇由公司創始人撰寫的失敗剖析文章,探尋了他們心目中自己公司失敗的根本原因。

\當創業公司的創始人關掉公司時,他們往往會寫上一篇文章,對圈中人交代一下自己走過的彎路,這種文章就叫失敗剖析。

據估計,每10家創業公司中就有 9家會失敗,這也是為什麽失敗剖析文章層出不窮,成為矽谷的陳詞濫調。這類文章有些寫得坦誠、勇敢、發人深思,還有一些就只知道推卸責任,或是根本不認為自己有什麽應該檢討之處。當創業家發表失敗剖析時,他們往往最青睞由Twitter公司聯合創始人伊萬•威廉姆斯參與創辦的出版平臺Medium。
 
失敗剖析文章風行一時,催生出一種荒誕的失敗崇拜現象,這似乎是一種執迷不悟的舉動。慶祝失敗(“快速失敗”成了口頭禪)似乎可以讓那些因行為不當而失敗的人擺脫困境。

進一步深入審視會發現,這麽做似乎並不算過分。要開創一番高速成長的業務猶如坐上過山車。重壓之下,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必須時時擺出一副成功在握的樣子,哪怕在光鮮的表面背後,公司實際上早已千瘡百孔。

2013年4月,在Ecomom公司首席執行官喬迪•謝爾曼悲慘自殺後,科技界才開始承認它一貫推崇的“創業家就是英雄”觀點是有問題的。公開承認失敗並加以檢討需要很大勇氣。它還能將各種親身講述的經歷提煉為案例,供其他企業家學習。
 
CB Insights公司深入剖析了101篇由公司創始人撰寫的失敗剖析文章,探尋了他們心目中自己公司失敗的根本原因。對數據進行分析後,這家公司於周四指出,42%的受訪創業公司選擇的失敗首要原因,是產品缺乏市場需求。


\這其實是不言自明的。如果壓根就沒人想要你的產品,你的公司當然不會成功。但是很多創業企業卻恰恰制造了人們不想要的產品,同時又不切實際地希望能夠說服人們接受這些產品。
 
關於這個現象,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手機。在手機剛問世時,人們覺得它只是個新鮮小玩意兒,不怎麽當回事。當然,現在手機再也不算什麽新鮮玩意了。蘋果公司(Apple)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有句名言,“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直到你放在他們眼前時他們才會醒悟。

問題是很多創業者都太把這句話當真了。每出現一個類似打車軟件制造商Uber這樣市值達到190億美元的公司,或許便有無數沒有走出研發階段的膚淺產品。
 
當然失敗還和更實際的問題有關。受訪創始人們列舉的原因還有,缺乏足夠資金(29%),項目團隊的人員組成問題(23%)以及競爭激烈(19%)。
 
這些自我評估中,絕大多數都和業內專家所說的一致。比如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的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2007年就曾在文中表示,創業公司倒閉的原因通常是耗光了資金或是某位創始人離職。
 
斯蒂夫•霍根經營著一家名為Tech-Rx的公司,教創業公司如何扭轉不利局面。他表示,那些由一個人(也就是沒有合夥人)創立的公司是最容易失敗的。而產品需求,或者說缺乏產品需求,則排在第二位。他還表示,如果有聯合創始人,就能規避掉CB Insights圖表中一些靠後的問題,比如團隊不和諧,營銷不力,以及團隊人員不合適等。
 
他還說,資金用光並不會讓創業公司倒閉——那只是其他問題的癥狀而已。如果排除掉“胡亂花錢”或是創辦時就缺乏募資能力這些原因,創業公司之所以容易花光錢,主要是因為首席執行官忽視了所有其他失敗的苗頭。他說:“不幸的是,有時候缺錢卻是領導層所能看見的唯一‘癥狀’。
 
20個創業失敗原因:
 
1、沒有分析需求就貿然開發產品
 
42%的失敗創業公司出現過這個問題。創始人執著於執行自己的創意,卻沒有弄清楚創意是否符合市場需求。Patient Communicator的創始人對CB Insights說:“我意識到實際上我們沒有客戶,因為沒有人對我們開發的產品感興趣。醫生需要更多的病人,而不是一個效率更高的辦公室。”
 
2、融資燒完,無法獲得新融資
 
29%的失敗創業公司遇到了這個問題。Flud的團隊對CB Insights稱,事實上Flud的失敗原因在於公司沒能籌集到新的資金。
 
3、團隊不行
 
23%的失敗創業公司缺少能夠指揮大局的人物。這個原因很有趣,多數風投表示,投資之前首先考慮的是團隊,其次才是創意。
 
4、競爭力不足
 
風險資本家、億萬富翁皮特-泰爾(Peter Thiel)建議創業公司一開始規避競爭,進入其他人沒有嘗試的領域。約19%的公司沒有這麽做。
 
5、定價/成本出現問題
 
對於創業公司而言,產品定價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應當找到最適合的定價。遺憾的是,18%的公司沒有找到正確的定價。
 
6、糟糕的產品
 
17%的創業公司開發的產品很糟糕。GAmeLayers的創始人回憶稱,我想公司本應該放下身段,開發出易於互動的產品。
 
7、缺乏商業模式
 
好的創意需要好的商業模式。這就需要找到將創意變現的途徑,缺乏商業模式導致17%的創業公司最終失敗。
 
8、糟糕的營銷
 
僅僅懂得怎樣寫代碼或開發好的產品是不夠的,還要利用有效的營銷對外銷售更多的產品。14%的創業公司沒有好的營銷團隊。
 
9、忽視客戶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指出,過於聽信客戶能夠導致大公司失敗。然而,14%的創業公司因忽視了客戶最終失敗。
 
10、產品推出時間點不對
 
時間點至關重要。13%的失敗創業公司的產品沒能在正確的時間推出。一位Calxeda的員工對CB Insights說,公司行動的速度快於客戶,產品卻不是客戶所需要的。
 
11、精力不集中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自始至終保持熱情和精力集中並不是容易的事。13%的創業公司因精力不集中而失敗。
 
12、創始人和投資者意見不合
 
很多大公司也曾經遭遇過類似的情況。13%的創業公司出現了這個問題。
 
13、發展方向偏離軌道
 
10%的創業公司出現了這個問題。
 
14、缺乏熱情
 
有想法是一回事,拿出熱情付諸實施又是另外一回事。9%的創業公司因缺乏熱情而失敗。
 
15、地理位置不佳
 
這包括公司在國家中的地理位置不好,以及員工之間工作起來距離較遠。9%的創業公司遇到了這個問題。
 
16、無融資和投資者支持
 
和資金燒完相比,8%的創業公司從一開始就沒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17、法律風險
 
8%的創業公司因進入法律風險較高的領域而失敗。Turntable.com的創始人稱:“我沒能吸取很多失敗音樂創業公司的教訓,從事這個行業實在太難了。”
 
18、未有效利用網絡和傾聽意見
 
僅僅擁有網絡是不夠的,還要知道怎麽利用網絡。Blurtt的創始人說:“讓投資者參與進來,你的投資者會幫助你。從一開始就讓投資者參與進來,不要害怕向他們尋求幫助。”
 
19、筋疲力盡
 
8%的創業公司因沒能平衡好工作生活之間的關系而失敗。Blurtt的創始人說:“我開始感到筋疲力盡。我是公司的領導者,但筋疲力盡令我感到無助,失去了創新能力。”
 
20、未能及時糾偏
 
7%的創業公司因執著於一個糟糕的創意而失敗。Imercive公司的人說:“中途我們在兩個戰略之間舉棋不定,明知其中一個戰略能夠取得成功,卻未能大膽執行。


譯 清遠

油價大殺器 俄羅斯央行砸下60億美元保衛盧布失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76

普京,盧布,制裁,俄羅斯,美元

油價跌跌不休加劇俄羅斯盧布貶值。即使十天內投入60億美元救市,俄羅斯央行也未能止住盧布跌勢,盧布了創造一年多來最長連跌記錄。體現投資者大量押註俄央行加息的遠期利率創六年新高。

截至北京時間昨晚10點整,盧布兌美元和歐元一籃子貨幣跌至45.303,七天來跌幅達到2.3%,創去年8月1日以來連續下跌的最長記錄。同日,與天然氣一同為俄羅斯政府貢獻近半數收入的石油同樣下跌。倫敦市場期油跌2.2%,跌至每桶88.21美元,為2010年12月以來最低價。

同在昨日,俄羅斯央行行長Elvira Nabiullina承認,過去十天一直在幹預盧布匯率,為支持盧布拋售美元,並向國內議員表示,從明年起讓匯率自由浮動的道路並未改變。但即使如此,央行也會在金融穩定受威脅時幹預匯市。她說:

“此刻我們在支持盧布匯率,在利用儲備拋售美元,過去十天,我們拋售約60億美元。”“目前盧布並未自由浮動,但正在受到油價等市場力量的影響。”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ep)的首席俄羅斯經濟學家Dmitry Polevoy認為:

“眼下盧布的主要推手是油價。”原油價格下跌徹底掩蓋了俄羅斯宣布從烏克蘭邊境撤軍的好消息。

俄羅斯零售銀行Otkritie的外匯交易副主管Sergey Fishgoyt估計,昨日俄羅斯央行又投入了7億美元,希望上調盧布兌一籃子貨幣交易區間的上限。丹麥最大銀行丹斯克銀行的策略師Vladimir Miklashesky表示:

“我們發現,最近的環境讓俄羅斯央行面臨三重挑戰:通脹加快上升、盧布加速貶值、經濟增長疲弱。這可能導致俄羅斯央行本月底(10月31日)再加息100個基點。”

為提振本幣、遏制高企的通脹,今年2月以來,俄羅斯央行已將借款利率上調250個基點。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都預計,該央行近幾個月還會加息。截至昨日,盧布三個月遠期利率攀升32個基點,升至200個基點,為2008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顯示投資者六年來從未如此押註俄羅斯利率上漲。

此外,由於二季度歐美對俄采取迄今為止最嚴厲的經濟制裁,俄羅斯關鍵經濟領域的企業難以在國際市場融資,盧布還在承受國內企業和個人換匯帶來的壓力。俄羅斯央行估計,截至今年年末,國內有將近550億美元債券到期。

彭博統計發現,在上周末,盧布與美元的互換成本就已創新高,昨日三年期盧布與美元的互換利率一度降至-301個基點,表明交易者不惜以創紀錄的溢價將盧布換為美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盧布,制裁,俄羅斯,美元,通脹


[黑問二十六]創業者如何面對連續失敗的壓力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22/147043.html

i黑馬註:創業失敗了3次,卻依然有著一顆創業的心,你需要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家庭、父母、合夥人、團隊等,你覺得最大的壓力來自哪里?你又是否做好了承擔壓力的準備?
 
\問:黑馬用戶  tubie
創業失敗了3次,還要創業,這時候最大的壓力你覺得會來自哪里?


答1:【黑問導師】吳京川——黑馬會員,客戶通創始人

天助自助者

這個問題感覺不是創業者的問題,倒像是一個旁觀者的問題。創業者的壓力在哪里,只要你是創業者,都有親身體會,壓力來自各個方面,因人而異。對創業者來說,有壓力很自然,但真正痛苦的是你還得裝作很輕松,不能像打工的那樣抱怨訴苦,訴苦只能讓你更苦,你需要展現你好的一面,給團隊給周圍人信心,因為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就得擔當起來,不要指望別人理解你,人必先自助而後人助之。

答2:【黑問導師】楊子超——愛部落輕日記社區負責人

良好的心態

主要還是看自己,如果這三次失敗了,自己沒有了信心,或者說開始懷疑自己的方向感把控,或者能力不足,這是最可怕的壓力,因為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再次創業還可能遇到這樣的問題。


一個大哥,即一把手,創業只要一把手不倒,團隊還可以再建立,但是如果團隊一把手信心沒了,那團隊的信心就散了。當然一群兄弟跟你混,相信你,你沒有帶好大家是你的問題,團隊的壓力,家人的壓力,結婚,老婆孩子,老爸老媽都是壓力。當然大部分都是外部壓力,只要大家相信和理解你就好,最大的壓力一定是自己給的。
 
其實創業是自然溢出的行為,一定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更不要相信一直創業就能成功,但是很多創業者都是堅持下來的,都是在堅持之下,才完成了成長,因為大家真正的投入了進去,成為了這個領域的專家,成為了這個領域最有深度的公司,這才是創業成功的原因。

答3:【黑問導師】潘開拓——黑馬移動組,溫創小微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

學會反思與總結

創業壓力因人而異,我感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己,創業失敗3次還要創業說明你很執著,很渴望成功,那麽你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其他因素會被靠後。創業是一種夢想,一次追求,現實有很多因素影響(團隊、項目、資金、親友),不要急於求成,要複盤,要明白自己上面幾次輸在哪,做有準備的創業。你的項目應該圍繞一個行業來,這樣深耕積累會更深。


先反思,後總結,初構思,勤調研,篩強需、緩立項,尋精英,統思想,狠研發,強激勵,早出包,看數據,能止損,集資源,全發力,深運營,快叠代。

答4:【黑問導師】周寧——寧哲網絡創始人,區域互聯網顧問

失敗是成功之母

從你的經歷來看,你有一顆不安分的心,這是可貴的。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未必是壞事,反而是可貴的財富。但是我想提幾個建議:

1 從過去的失敗中你能總結出什麽?如果失敗不能讓自己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那麽失敗就浪費了。

2 創業無非是兩個關鍵選擇:什麽可為什麽不可為,堅持前者的原則。

3 創業需要創業者學會整合資源,不斷學習專業技能和管理,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與人格。

4 創業需要堅持,活下去最重要!活著才能考慮發展。既然放不下,就繼續折騰吧!

答5:【黑問導師】王青松——紮根網CEO

調整面對失敗的態度

我認為壓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你自己是如何看待之前的失敗以及即將又要創業的現在與未來,必須先自己搞清楚;
2、來自家庭的支持以及周邊朋友的證明,肯定有很多的得失,這方面的我認為會將是面對的最大壓力;
3、這次的成敗很關鍵,否則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
 
個人建議如下:
 
1、想清楚再做,要能夠承擔起失敗的後果;
2、創業是不歸路,不要給自己留後路否則你一定會選擇後路先行;
3、在0-1的創業過程中,看準了就算是輸了也不能搖擺最初創業的想法;
4、堅持最初的夢想,找好行業以及做好充分市場論證與差異化;
5、想好幫助別人解決了什麽問題,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6、忘掉失敗,多與人溝通請教,不要盲目決策;
7、少喝酒多喝茶,找好合作夥伴;
8、把壓力放在冰箱里,把壓力變成動力。

答6:【黑問用戶】Ereggs

樹立信心是關鍵

按壓力等級分:1、信心;2、金錢;3、精力;4、面子。


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對信心的壓力。有了前三次的失敗,信心會大打折扣,會對自己把握趨勢和團隊管理等能力產生巨大的懷疑,但是同時,你在團隊面前卻只能表現出絕對的信心,這才是最可怕的壓力。要緩解這不可避免的壓力,只能在再次創業前努力做到:

1、對過去的失敗的總結理解,找出每次的問題點,並努力解決。如果自己覺得沒有找到根本問題,建議將創意過程進行分享,讓大家一起來發掘問題的本質。解決不了,就不要再次創業。

2、對新項目的可靠性分析。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分析(包括市場需求、未來趨勢、前人經驗)。不能一個念頭閃過就覺得抓到了金元寶。因為同樣的想法,創業路上可能已經白骨累累。光有信念和想法是不夠的。

3、在創業開始之前,一定要梳理下已有的能力與項目需要的投入之間的差距。並及時找出哪些困難是立刻可以解決,哪些是過程中可以解決,哪些是目前還找不到解決方法的。對它們進行分類,找出其中影響最大的困難。

4、這其實是對第三點的補充。通過梳理,該學的學,該補充的補充,該完善的完善。如果這些都做到了,起碼對自己也有了信心。

至於其他三點壓力。如果你的新項目確實是契合市場需求,並且自己既有了應有的能力,也有了創業成功的強烈信念。它們應該都不再是困難。所謂壓力,無非來自困難。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上黑馬專欄和導師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