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學習:投資樂購失敗 二元思考
來源: http://xueqiu.com/5395815496/31961159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10月2日晚間消息,巴菲特周四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他七年來對英國零售巨頭樂購(Tesco)的投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根據彭博社的數據,巴菲特是樂購的第四大股東,持有該公司4.1%的股份。他周四表示:“我在樂購身上犯了錯誤,那是我犯的一個巨大錯誤。”
樂購股價今年以來已下跌49%,至11年低位。該公司面臨折扣零售商Aldi和Lidl的激烈競爭,客流量正不斷下降。
巴菲特2007年收購了樂購股份,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208750, 2500.00, 1.21%)的年度致股東信,截至去年年底巴菲特持有3.01億股樂購股票,相當於3.7%的股份。這些股份是以16.99億美元的價格買入的,到去年年底價值16.66億美元,按目前股價計算價值8.805億美元,賬面損失達48%。
樂購是巴菲特的15只重倉股中去年唯一出現虧損的一只股票。該公司上周宣布其上半財年盈利預測被誇大了2.50億英鎊,要求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徹查賬目,並暫停了四名高級主管的職務。
今年較早時樂購在六周內連續兩次發布盈利預警,並更換了首席執行官。本周三,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宣布對樂購的會計問題展開全面調查,進一步加劇了該公司的危機。(羽箭)
參考資料:
國際市場拓展潰敗
Tesco在全球最大的兩個零售市場,美國和中國,均遭遇困境,不得不通過出售的方式撤出了這兩個市場。然而出售股份、撤離市場,也並不能真的改變整體頹勢,而是加劇了這種頹勢。
2013年9月,Tesco對一直虧損的美國子公司Fresh&Easy進行評估後,宣布將其在美國的150家虧損的Fresh & Easy商店,出售給美國億萬富翁Ron Burkle旗下的投資公司Yucaipa Companies,並關閉剩余的50家店面,從而退出美國市場。
這也是TESCO繼退出日本市場後,又一次在海外市場敗退。而美國市場曾經是TESCO非常重視發展的一方熱土。據悉,為了進入美國市場,TESCO為此聘請了AC尼爾森公司對美國市場研究了近3年,終於確定以“新鮮、便利”為主打概念,在傳統大型超市與食品連鎖店中開辟一個新市場。
自2007年在美國開業,TESCO已在美國投資了10億英鎊,而美國業務卻令TESCO損失了大約12億英鎊(約合18億美元)。
在中國市場,TESCO也選擇了與華潤開設合資公司並更名“華潤萬家”方式退出國內市場。Tesco只占20%的股份。“換句話說,TESCO在中國也是處於被動發展階段。”有業內人士表示,為了保證占總銷售額三分之二的英國本土市場,對於無法占據領先地位的市場,TESCO的策略就是選擇退出,所以才會出現全球業務萎縮的狀況。
電商策略失誤
Tesco通過投資和收購形式也在全球各地都發展了一些電商業務。例如收購東南亞電商企業Lazada,以及在中國上海內環地區試水電商,覆蓋品類包括蔬果生鮮、食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總計約上萬個。
在電商沖擊下,實體零售業者這幾年受到很大影響,加之租金上漲等,零售門店利潤越來越低,Tesco一方面在不斷關閉門店,一方面在加大線上網點的投入。但自建電商體系,對實體零售商來說有幾大困難,包括巨額投入資金、商品差異化問題、物流成本控制等。
而這也都並非Tesco的長處,綜合各方消息來看,Tesco在中國的電商嘗試幾乎如雞肋,毫無進展。沃爾瑪的選擇是入股中國本土電商1號店。
樂購的問題是行業業態變遷和公司策略失誤及粉飾的三重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