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私募基金進入“大掃除”時間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852

(視覺中國/圖)

從2015年曝出的中金信安、中金賽富、中投金匯,再到2016年4月爆發的“中晉系”,這些打著私募基金的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機構,讓人們防不勝防,近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基金業協會”)密集出臺關於私募基金行業的規範動作,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之前來了一次大掃除。

2016年4月29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關於落實《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針對今年2月5日前已登記滿12個月且在2016年5月1日前既未補提法律意見書也未申請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約200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將於2016年5月1日予以註銷。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3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5901家,也就是說,每1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中就有1家被註銷了。投資者可以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中搜索、查詢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

同時,早在兩個月前,私募基金管理人就被要求必須獲得基金從業人員資格。

2016年4月23日,31.3萬名考生在全國48個城市進行了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2016年第一次全國統一考試,被業界調侃為“大佬雲集“。

經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此次考生總計參考率達74.44%,是歷次考試參與程度最高的一次;考試科目一《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範》總體通過率71.15%,而科目二《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總體通過率僅為28.95%。

想要在考試中渾水摸魚是不行的,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通報,此次考試過程中初步發現200余名考生存在違紀現象,經核實後將取消考試成績,並給予1-3年禁考處罰,同時違紀情形將計入個人誠信檔案並通報考生所在單位。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3月全國已備案私募基金27553只,認繳規模5.70萬億元,實繳規模4.61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44.65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39

中國私募基金進入“大掃除”時間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852

(視覺中國/圖)

從2015年曝出的中金信安、中金賽富、中投金匯,再到2016年4月爆發的“中晉系”,這些打著私募基金的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機構,讓人們防不勝防,近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基金業協會”)密集出臺關於私募基金行業的規範動作,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之前來了一次大掃除。

2016年4月29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關於落實《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針對今年2月5日前已登記滿12個月且在2016年5月1日前既未補提法律意見書也未申請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約200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將於2016年5月1日予以註銷。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3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5901家,也就是說,每1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中就有1家被註銷了。投資者可以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中搜索、查詢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

同時,早在兩個月前,私募基金管理人就被要求必須獲得基金從業人員資格。

2016年4月23日,31.3萬名考生在全國48個城市進行了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2016年第一次全國統一考試,被業界調侃為“大佬雲集“。

經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此次考生總計參考率達74.44%,是歷次考試參與程度最高的一次;考試科目一《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範》總體通過率71.15%,而科目二《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總體通過率僅為28.95%。

想要在考試中渾水摸魚是不行的,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通報,此次考試過程中初步發現200余名考生存在違紀現象,經核實後將取消考試成績,並給予1-3年禁考處罰,同時違紀情形將計入個人誠信檔案並通報考生所在單位。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3月全國已備案私募基金27553只,認繳規模5.70萬億元,實繳規模4.61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44.65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223

與統一分道揚鑣 今麥郎飲品“二婚”嫁私募欲資本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1101.html

從2006年到2016年,經過了十年,統一與今麥郎終於還是“分手”了。

統一企業中國(0220.HK)5月9日下午披露,將以12.91億元將今麥郎飲品47.83%股權轉讓給一家名為Consistent Returns Pte.Ltd的公司,這次出售後,統一將不再持有今麥郎飲品任何股權。從2012年起,統一便一直想從今麥郎飲品的投資中脫身,現在終成現實。

統一企業中國有關負責人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表示:“統一中投自2006年與今麥郎投資有限公司合資設立今麥郎飲品,以70%滲透廣大中國農村市場、30%攻占一線城市之經營策略,合資雙方各自投入優勢資源、緊密合作,並已基本完成階段性戰略目標。統一中控為實現投資利益、充實營運資金,決定出售其間接持有之今麥郎飲品全部股權”。

今麥郎飲品也在今日發出聲明解釋“分手”原因,“為迎接和諦造第二個十年的輝煌,公司需要謀求資本動力,進一步釋放品牌價值,迎接新一輪更大的發展機遇。在走向資本市場過程中,因與股東統一產生‘同業競爭’而受到制約,雙方經友好協商,統一正式退出”。

今麥郎與統一的聯姻開始於2006年,目前今麥郎飲品的主要產品包括了深層泉水、茶飲料、維生素飲料、果汁等。該公司的官方網站介紹,今麥郎飲品下設7個分公司14個子公司,建立了14個生產基地,共有國際先進生產線52余條,目前,產品打入全國28個省份,累積打造58萬家終端店。

這家中外合資的公司,曾經被媒體看作是攻占中國飲料行業的強強陣營,成立之初,今麥郎飲品曾經向媒體披露,希望2015年的營業收入目標約為人民幣100億元,並將其定義為今麥郎“十年計劃”的重要一步。但根據統一企業中國披露的信息,今麥郎飲品到2015年12月31日的經審核綜合資產總值及資產凈值分別為31.42億元及19.88億元,47.83%分別約占15.03億元和9.51億元。經過10年運營,今麥郎飲品2015年度除稅後純利為1.81億元,同比下跌11.6%,營業額25.82億元。

現在,統一企業中國的飲料業務營收已經超過100億元,規模遠遠大於今麥郎飲品,而且產品也與今麥郎飲品類似,兩者互補性越來越低或許是統一選擇分道揚鑣的另一深層原因,不過今麥郎飲品今日回顧與統一的合作表示滿意,“2006年,今麥郎與統一合資設立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合資雙方各自投入優勢資源、緊密合作,雙方均對合作滿意”。

因為其實早在2012年,統一企業中國就已經披露過,正與多名潛在買家進行磋商,建議出售公司兩家全資附屬公司所持今麥郎飲品合共47.83%權益。通過這次出售,統一預期將變現稅前賬面收益約2.66億元,並會將所得款項用作一般營運資金用途。

經過逾3年的尋找,統一企業中國終於找到了接盤者Consistent Returns Pte.Let。根據今麥郎飲品的披露,這家公司是“亞洲最大獨立私募基金”、“亞洲最佳私募”以及領先的食品飲料私募經驗的駿麒資本(Affinity Equity Partners, 簡稱“Affinity”)。駿麒資本是國際私募基金,Affinity目前旗下管理基金總額超過80億美元,已在10個國家累計完成交易總價值130億美元。Affinity長期專註於食品飲料行業,是亞洲地區最領先的食品飲料私募投資基金。

今麥郎飲品更在該聲明指出,“引進駿麒資本,標誌著公司向資本市場成功邁出第一步”。統一企業中國則表示,“相信駿麒資本於交易完成後可以為今麥郎飲品帶來全球資源及資本市場運作的經驗,協助今麥郎飲品邁向下一階段的戰略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94

個人投資新三板要小心了 監管呼籲分辨非法私募行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364.html

周四,全國股轉系統發布私募基金投資者問答,在歡迎私募基金投資新三板的同時,也呼籲個人投資者分辨非法私募募資行為,維護自身權益。這是自去年原始股炒作以來,股轉公司首次就場外的投資者保護進行發聲。

股轉公司在問答中表示,各類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的快速發展,對服務實體經濟和支持創新創業等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國股轉系統一直以來歡迎符合監管要求的私募基金和產品投資於新三板市場。

問答同時指出,在私募行業發展中,也存在公開或變相公開宣傳、突破合格投資者標準、甚至以私募為名進行非法集資、挪用客戶資金等違法違規問題,嚴重侵害了投資者合法權益,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問答舉例稱,四川某私募機構設立“對沖基金”向社會募集資金。雖然產品的確在證券公司進行托管,但該私募機構篡改了基金合同中的托管銀行賬戶,將580萬元客戶投資款劃走,挪用於民間借貸,違反了相關私募監管條例。

在新三板,尤其在掛牌前場外市場,私募基金向社會公眾兜售原始股權的案例屢屢被曝光。這些私募機構往往針對非合格投資者,許諾投資標的掛牌後有數倍的回報,即使未按時掛牌也有遠超銀行利率的固定回報。

北京一位PE人士告訴記者:“原始股投資到底靠不靠譜要看基金管理機構的專業能力,優質的企業和合格正規的機構不會擔心募資問題,只有實力不行的才可能走法律邊緣,向不合格投資者兜售原始股,本身就是違規行為,更不用說保證承諾的回報。”

另一位深圳PE人士表示,投資金額不足100萬元不能單獨作為基金的LP,只能和其他零散的投資額捆綁在一起由基金機構代持,不可能進入公司的股東名冊,也就不能自主處理股份,就算公司已經掛牌,也不能交易,或者只能賣給大股東,由公司定價和回購。

股轉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新三板市場是全新的市場,投資者不能用滬深交易所的眼光看待,需要下功夫重新學習交易、發行規則。市場按照買者自負原則,風險防範永遠是第一位。

新三板對個人投資者設置了500萬元金融資產的門檻,是投資者保護的主要手段。不過, 非合格個人投資者繞開規則借助私募基金進入新三板市場卻處在監管的模糊地帶,讓非法股權投資活動有了可乘之機。股轉公司在問答中呼籲投資者通過中國基金業協會官方網站查詢私募基金信息,盡可能減少信息的不對稱和投資中的盲目、沖動。

隨著監管的加強,私募基金在新三板新增融資參與比例有所下滑,但仍然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據股轉公司統計,從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末,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機構持有新三板掛牌股票從600億元增加到1474億元,增幅146%,占全市場市值的比例從2.44%增加到5.1%,參與新三板市場的深度在不斷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23

廣東證監局組織私募自查 機構稱要“上報全部家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861.html

隨著各種風險事件的爆發,監管部門對私募基金的監管也日趨嚴格。

5月19日,第一財經記者獲得了廣東證監局向私募機構發布的《關於組織轄區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開展自查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要求,全面排查內部風險控制和合規管理漏洞,查找各項業務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及風險隱患。

業內人士表示,這次廣東證監局要求的自查非常嚴格,這個通知的要求對私募機構來說,幾乎等於就是要“上報全部家底”;並非所有廣東私募機構都收到上述通知,對於暫時沒有收到通知的,可能在稍後時間才開展自查工作;有業內稱,監管部門從去年開始強力整治,現在地方監管局發出通知,對相關機構有直接的約束,這次自查的重點,集中在“是否兼營P2P、眾籌等非私募基金業務”。

6月15日前提交自查報告

《通知》稱,自查重點包括:機構登記與產品備案信息是否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是否從事P2P、眾籌等與私募基金業務存在利益沖突的業務;機構內部風險控制和合規管理是否完善;資金募集、投資運作和信息披露等是否合法合規;信息更新及報送是否準確及時等。

關於具體要求,《通知》稱,“各有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應制定一名高級管理人員牽頭,成立自查工作組,專門負責落實自查工作;”“6月15日前,將自查工作報告、私募基金產品信息表、自查工作底稿電子版發送至我局聯系人電子郵箱。”

上述自查底稿當中,要求私募填寫每個自查要點的自查情況、發現問題、整改計劃;私募基金產品信息表當中,要求填寫規模、代銷機構、投資者情況、托管情況、分級情況等。

《通知》稱,“各有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應當高度重視,認真落實自查要求,我局將擇機對自查情況進行抽查。對於不認真開展自查、拒不自查、未能按期完成自查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以及發現自查中弄虛作假、故意隱瞞或掩蓋違法違規事實的,將依法予以嚴肅處理,按照規定采取相應監管措施;對於自查認真,主動發現問題並及時、全面糾正,或者被抽查且檢查未發現違法違規問題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我局將適當減少檢查頻次。”

“我們早上看了一下,基本相當於把家底都抖出來了。”廣州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不過,這次只是抽查,並非全部,對於沒有收到通知的私募,這次暫時不用提交自查資料,估計要等下一次。

上述《通知》稱,“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關於印發<私募投資基金現場檢查工作指引(試行)>》的有關要求”,組織轄區內有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開展自查工作;上述兩個文件都由證監會簽發。

重點整治“是否兼營P2P、眾籌”

針對廣東證監局上述文件,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楊兆全律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這是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加強監管的又一個新的舉措。私募基金以前存在的亂象,社會反響強烈,因此,監管部門從去年開始強力整治。整治最突出的措施,是強化基金業協會的職能,授權基金業協會作為半官方機構開展工作。今年年初開始采用的登記備案制,保障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披露的真實客觀,納入規範化管理。這次廣東證監局要求的自查,是直接從行政監管機構采取的具體檢查督促措施,雖然內容與基金業協會要求相類似。但是這是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措施,對相關機構有直接的約束。

玄甲金融投研總監衷亞成表示,廣東證監局此次自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排查轄內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風控制度、合規管理漏洞以及各項業務活動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本次自查的重點也即第一條就是,“是否兼營P2P、眾籌等非私募基金業務”,也就是說核查的主要目的是凈化私募機構的主營業務範圍,防止部分私募機構利用各種所謂創新模式來突破合格投資者的限制,更加防止一些國內P2P和眾籌等新興金融機構為了解決現有業務的困境,從而尋求在私募領域展開業務實現一些緩解。約束私募機構老實本分地做好本職業務。對於不合規的要迅速匯報問題,進行整改,對於問題比較嚴重的會加大針對這些機構的審查力度和頻率。

4月29日,證監會召開“五一“小長假前的最後一次例行發布會,這次發布會上,證監會私募部主任陳自強及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專門就私募基金監管政策及近期監管工作安排做出詳細說明。

首當其沖的一個問題是變相公開募集,突破合規投資者標準。譬如,有些私募機構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宣傳推介,在宣傳過程中誇大或虛假宣傳,違規保本保收益;也有機構利用資金認繳制或者通過收益權拆分銷售等變相降低投資者門檻,投資者超過法定人數限制等。

第二個問題是不少的私募機構管理失範,違規運作,內部管理和風控制度不健全,基金運作隨意性大。比如,部分私募機構將自有財產與基金財產混同,違反合同約定列支費用,甚至挪用或侵占基金財產,向公司自營盤或特定關系人進行利益輸送,還有部分私募基金從業人員存在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

據陳自強介紹,目前存在的一種問題是“明股實債”類產品兌付壓力大,“跑路”事件時有發生。這些基金在備案時填報為從事股權投資,但在負債端向投資者承諾高額固定收益。一旦項目端出現風險或資金周轉困難,即面臨兌付風險。表現為管理人在資金鏈斷裂後“跑路”,投資者損失無法挽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25

中國基金業協會:計劃培育百家大型私募基金的FOF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948.html

中國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賈紅波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量化投資策略逐漸的成熟。未來量化對沖投資,在我國空間巨大,會大有作為。

5月25日舉辦的量化對沖論壇上,賈紅波說,中國基金業協會最近在致力於推動中國的私募FOF的發展,“我們的想法在兩萬多家機構當中培育出一百家左右比較大型的私募基金的FOF。“

此舉的目的,是讓專業的投資機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聚焦在投資上,若幹個FOF機構為其尋找資金,然後利用FOF機構的專業判斷挑選私募基金管理人。

而在FOF的培育和推出中,賈紅波說,量化基金、對沖基金又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FOF的本質是平緩風險集合收益,量化和對沖有它的優勢。特別是當前的市場形勢下,量化對沖的優勢就更加的凸顯。

與全球發展水平相比,我國量化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賈紅波說,我國的量化對沖還需要一個穩健的發展。而且從國際的情況來看,行業集中度是非常高的,因此,賈紅波表示,鼓勵一些優秀的量化投資機構加大對行業的並購重組。

今年3月7日,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在上海自貿區的陸家嘴片區,註冊了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約合766萬美元)。

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過誌英表示,借助自由貿易試驗區優勢,陸家嘴區域內私募證券基金為代表的新興金融機構加速集聚,成為了國際知名的資產管理機構在華發展業務重要的集聚地。“我們也希望未來這些機構不僅在陸家嘴落戶,能有更多的跨境資產管理創新業務也在這里進行。”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陸家嘴區域內新興金融機構共有4000余家,其中私募證券基金563家,私募股權基金885家。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證券基金專委會15個成員中,約半數在陸家嘴區域運營,上海地區13家百億級私募基金公司中,有11家在陸家嘴區域運營。

僅從去年8月至今年3月,僅僅半年多的時間內,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歐洲最大的獨立資產管理公司安本和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等相繼在陸家嘴設立外商獨資投資管理類公司。

過誌英表示,陸家嘴還將通過資源整合,打造新金融服務鏈,為新興金融機構提供各類的綜合服務,努力營造國內最完善的新興金融的生態環境。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舉措,就是推進陸家嘴金融城的管理體制創新試點,引入“業界共治”的理念,讓金融機構共同參與陸家嘴金融城的建設。

比如,陸家嘴新興金融產業園,對於入駐企業的選擇,就是通過專家評審的方式,由來自金融機構、專業服務機構、行業組織等業界代表、專家學者對企業進行評估和考核。

過誌英表示,未來還將結合政府職能的轉變,將財政扶持的認定,商業模式評比、獎勵,產業標準制定,人才培訓培養等,逐步委托給第三方組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07

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收購意大利機器人企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3/156480.shtml

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收購意大利機器人企業
石慧 石慧

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收購意大利機器人企業

2015年,Gimatic約八成收益源於歐洲,亞洲同期收入占比不足一成。

i黑馬 6月13日消息,跨境私募基金漢德資本今日宣布將收購Gimatic Srl的大部分股權。Gimatic創始於1985年,是一家總部位於意大利的成長型自動化及機械人機械手臂末端抓手供應商。

漢德專註投資歐洲工業技術,涉及智能生產、高端裝備及零部件、先進材料、醫療器械、環境保護科技五個行業。2015年由前德意誌銀行高管蔡洪平成立,首期募資10億美元。i黑馬了解到,漢德的每筆投資規模通常在2500萬歐元至1億歐元之間。

此交易為漢德的首宗獨立投資。今年1月,漢德聯合中國化工集團及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9.25億歐元收購了Onex公司旗下的德國克勞斯瑪菲集團(Krauss Maffei)。

漢德稱,2015年,Gimatic約八成收益源於歐洲,特別是德國和意大利,亞洲同期收入占比不足一成,這顯示公司在亞洲市場有巨大潛力。漢德已為Gimatic物色與鎖定了與多個亞洲及中國的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公司的合作機會。

本次交易的總企業價值超過1億歐元,現有投資者Xenon Private Equity和Gimatic行政總裁及聯合創始人Giuseppe Bellandi,將會繼續投資少數股權。交易預計於2016年6月底前完成。

機器人 收購 跨境私募基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31

阿里的金融帝國野心:傳螞蟻金服2.5億入股這家私募基金數據提供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2/156455.shtml

阿里的金融帝國野心:傳螞蟻金服2.5億入股這家私募基金數據提供商
劉雪兒 劉雪兒

阿里的金融帝國野心:傳螞蟻金服2.5億入股這家私募基金數據提供商

伴隨著私人財富管理的受捧,螞蟻金服作為馬雲“平臺+金融+數據”規劃中的核心一環,也想分一杯羹,期望挖掘中國快速發展的對沖基金行業的潛力。

i黑馬訊 612日消息 據外媒報道,消息人士透露,螞蟻金服近日收購了上海朝陽永續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20%股份,收購價格約2.5億元人民幣(約3800萬美元)。據透露,此輪收購後,螞蟻金服將成為繼朝陽永續董事長廖冰後的第二大股東。

上海朝陽永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廖冰在2003年創立,是一家集私募基金研究、評價評級、募集發行及投資咨詢的第三方投資顧問公司。目前它追蹤著中國對沖基金規模最大的數據庫之一,並為上市公司提供盈利剖析與財富管理服務。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31日,中國的私募股權基金達到18297只,同比增長超過140%。管理的資產總額接近翻番,達2.2萬億元人民幣。

據悉,隨著私人財富管理模式在中國的發展,螞蟻金服作為馬雲“平臺+金融+數據”架構和規劃中的核心一環,也想借此輪並購分一杯羹,期望挖掘中國快速發展的對沖基金行業的潛力。

螞蟻金服在今年4月底完成了45億美元的融資,估值據稱達到約600億美元。目前,螞蟻金服旗下經營著有4.5億用戶的支付寶,正在於國內大型國營機構開展合作,包括國內第二大銀行和中國主權財富基金等。

截止到發稿為止,螞蟻金服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螞蟻金服 並購 朝陽永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44

中美對話經濟清單:歡迎外資企業從事私募證券業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276.html

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昨日落幕,會後將陸續公布“兩軌”成果清單。目前雙方已經公布了“戰略軌道”成果清單,“經濟軌道”成果清單還有待公布,但根據中美官員表態,基本輪廓已經顯現。

在戰略對話方面成果清單,雙方共達成了120項成果;在經濟對話方面,雙方共達成60多項成果。

在經濟對話方面,6月8日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中方的吹風會上表示,此次對話經濟領域成果主要有以下內容:下周交換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負面清單;人民幣業務將在北美開展,中方將給美方25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RQFII);提振經濟,避免競爭性貶值;中方將減掉1.1億~1.5億噸鋼鐵產能,並承諾不新增產能。

戰略軌:最富有成效的一屆

國務委員楊潔篪在第八輪S&ED閉幕式上致辭表示,“在本輪戰略對話中,我和克里國務卿圍繞落實習近平主席與奧巴馬總統今年3月底華盛頓會晤精神,就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打造雙邊務實合作新亮點、妥善管控分歧與敏感問題、處理好中美在亞太的關系、加強雙方在重大國際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與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同天,在美方吹風會上,美國國務卿克里表示,此次是他參加過的歷屆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最富有成效的一屆”。

“這將為幾個月後舉行的二十國(G20)峰會以及中美領導人會晤打下堅實基礎。”克里表示。

根據外交部網站刊發的《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戰略對話具體成果清單》,可以看到在戰略軌道中,涉及到經濟方面內容的共識包括以下條目:

反腐敗和打擊跨國賄賂:重申通過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反腐敗工作組這一主渠道開展雙邊反腐敗合作,決定共同籌備好將於2016年秋季召開的工作組第11次會議。雙方決定深化在預防公共腐敗和打擊跨國賄賂、查找腐敗公款、拒絕成為犯罪分子及其資產的避風港、資產返還等領域的合作。

雙方重申公開各自關於打擊跨國賄賂的法規和起訴跨國賄賂案件的重要性。中方承諾考慮在不遠的將來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反賄賂工作組,並將與該工作組於2016年下半年聯合舉辦關於《反賄賂公約》和打擊跨國賄賂的圓桌會議,美方對此表示歡迎。

負責任的礦產供應鏈:認識到負責任的礦產供應鏈實踐對促進非洲大湖地區穩定和繁榮的作用,並歡迎彼此在這一領域所作的努力。雙方希望鼓勵兩國企業交流和分享最佳實踐。中國商務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與美國國務院等美國相關機構願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第1952號決議在履行盡職調查、相關標準和倡議方面開展合作。

二十國集團:美方支持中方作為主席國於2016年主辦一屆成功的G20杭州峰會,期待同中方緊密合作,致力於實現世界經濟的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雙方支持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承諾同其他G20成員一道,(1)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合作;(2)使用所有政策工具,促進信心和增長,靈活使用財政政策推動增長,根據中央銀行授權,使用貨幣政策繼續支持經濟活動和保障價格穩定,使用結構性改革在中期提升增長潛力;(3)探索創新帶來的機遇;(4)完善全球經濟、金融和能源治理;(5)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發展清潔能源;(6)通過在國內及國際範圍內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及時落實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為包容和可持續全球發展作出貢獻。雙方承諾同其他G20成員一道,推進G20上述及其他議程繼續取得進展,推動杭州峰會在諸多領域取得積極成果:包括在一個確定時間取消低效化石燃料補貼;在氣候和能效領域繼續開展討論和合作,包括提高重型卡車排放效率和逐步削減甲烷排放;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外部評估工具基礎上開展傳染病防控、檢測和應對,以及應對抗生素耐藥性。雙方鼓勵所有G20成員全面落實歷次峰會承諾。

戰略石油儲備:在2014年簽署的《戰略石油儲備合作諒解備忘錄》框架下,舉行了多次雙邊會議、技術研討和實地考察。中國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能源部將繼續這方面的努力。為了加強在全球石油市場分析和相應的應急準備等戰略石油儲備政策方面的坦誠對話,中美兩國計劃派遣高級代表參加相關活動。中國致力於在雙邊論壇中更加頻繁地發布更完整、可靠和詳細的能源數據信息,包括戰略石油儲備信息。

核安全合作:中國國家核安全局與美國核管會繼續開展核安全合作,在AP1000核反應堆開發方面保持監管和技術交流。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和美國核管會的監督員在中國AP1000核電廠現場開展了監督交流,對美國AP1000供貨商進行了聯合監督,並完成了雙方之間的監督員交流。雙方將繼續共享關於AP1000建造和調試方面的技術經驗,並繼續開展人員交流。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和美國核管會將繼續拓展雙方之間的合作,在公眾溝通、應急準備和響應、放射性廢物安全及放射源安全等方面分享經驗。

經濟清單:成果和分歧共存

在S&ED閉幕式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指出,與預期一樣,雖然我們沒有也不會消除全部分歧,但達成了60多項經濟方面成果。

汪洋表示,經濟對話的成果為兩國克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促進了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為世界經濟複蘇註入了“正能量”。

可以看到美方公布的經濟軌道清單上,一共分為加強經濟政策合作、促進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培育金融市場穩定和改革以及加強全球合作和經濟治理四大項內容。

在加強經濟政策方面,雙方認識到結構性改革對保持兩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性,同時在匯率問題上達成進一步共識。

具體而言,中方將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美方將致力於提高儲蓄率,增加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提高勞動參與率和勞動生產率,實現中期財政可持續。美方承諾貨幣政策正常化過程中,充分考慮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註意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預期性。

中美共同重申了對2016年在上海和華盛頓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在克制競爭性貶值方面的承諾,其中就包括不進行競爭性貶值,以及不出於競爭目的調整匯率。中方並將持續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改革,允許匯率在雙向的靈活性。中方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6月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克里和財政部長雅各布·盧時重申,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中國無意打“貨幣戰”、“貿易戰”來刺激出口,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在促進開放的貿易和投資方面,中美雙方討論了產能過剩、BIT談判問題和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問題。

中美雙方認識到,鋼鐵和其他行業的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是世界經濟複蘇緩慢和需求低迷的結果,需要集體應對。化解產能過剩應通過法治手段、市場機制和恰當的政策措施加以解決。

具體而言,美方認識到中方將計劃削減1.1億~1.5億噸鋼鐵產能,並在未來5年中嚴格禁止粗鋼產能擴大。中美雙方並定於9月8日-9日參加2016年經合組織鋼鐵委員會會議,以應對全球性產能過剩問題。

中美雙方同意加快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將於6月中旬交換新的負面清單出價,力爭早日達成一個互利共贏的高水平協定。

雙方重申,繼續通過中美高技術與戰略貿易工作組詳細討論出口管制問題。

在培育金融市場穩定和改革方面,中美雙方在人民幣交易與清算合作以及金融交易平臺合作、金融監管機構合作方面達成共識。

在其中,雙方將加強在美人民幣交易與清算合作,中方同意給予美方25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並指定中美各一家符合條件的銀行作為人民幣清算行。

雙方歡迎金融交易平臺之間的持續合作,致力於加強兩國金融市場和產品的互聯互通。

在其中,中方歡迎合格的獨資外資企業以及合資企業申請註冊私募證券基金,以及從事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業務,在遵從國家有關規定的情況下,從事證券二級市場交易。中國是為參與此項業務的外國金融機構頒布法規和資質的一方。

同時,兩國金融監管機構願意推進信息共享和跨境執法合作。雙方同意在反洗錢監督、反恐怖主義融資、反假幣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

美國證監會(SEC)和中國證監會(CSRC)已經設立定期溝通機制,促進跨境執法合作和其他信息共享安排。據其2015年S&ED達成的承諾,SEC同中國證監會之間已經建立了機制,當中國企業在美國在SEC註冊並上市後,SEC已經開始定期向中國證監會提供報告。

在加強全球合作和經濟治理方面,美國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的決定,雙方都支持IMF研究擴大使用SD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86

英國不混歐盟了,公募冷眼以對,私募火速抄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6-24/1016120.html

對英國脫歐事件,專業機構具體是怎麽看,如何應對的呢?火山財富(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記者就此迅速連線采訪了多位公私募人士,以供各位參考。

W020160623724222311090.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劉海軍

今日,下午一開盤在英國脫歐消息刺激下,市場急劇下挫,後又“V型”反轉,跌幅減小。收盤時,上證指數跌1.30%,創業板指數跌0.47% 。

“下午這種急跌下,是賺股票的好機會,我投了2000萬抄底。”一位牛散在微信群說道。

對英國脫歐事件,專業機構具體是怎麽看,如何應對的呢?火山財富(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記者就此迅速連線采訪了多位公私募人士,以供各位參考。

星石投資總裁楊玲:                                    

英國脫歐的結果落定,國內投資者最關心的莫過於對A股的影響。我們認為英國脫歐對於A股走勢影響甚微,不宜誇張。

英國退歐事件主要是從匯率和情緒面兩個方面來影響A股。從人民幣匯率來看:英國脫歐使得英鎊和歐元的匯率貶值,那麽美元將被動升值,進而人民幣兌美元出現貶值壓力,這是市場上普遍的擔憂,我們認為不排除人民幣幣值短期出現波動,但是再發生如1月份大幅波動的概率不大,隨著央行匯率制度改革的推進,央行完全有能力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英國脫歐對於美聯儲來說是外圍風險事件,為美聯儲再次加息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民幣貶值的短期壓力會有所緩解。所以英國脫歐對人民幣幣值走勢的影響未必是件壞事。

從情緒面來看:英國脫歐短期使得避險情緒升溫,但是這種影響基本上被市場充分反映和預期。從今天的盤面來看,雖然盤中A股市場受到了一定的擾動,但總體走勢較為穩定符合市場規律。A股並沒有完全向海外市場開放,相較於其他國家與外圍市場相關性較弱,受外圍事件影響有限。

前海旗隆基金董事長代雪峰:

英國脫歐對中國股市雖然也會有一定影響,但是不會太嚴重,畢竟A股現在也已經處在相對低點了,往下的空間很小。在公投之前,我們公司主要是以風控為先,半倉操作,等待石頭落地。而在正式確定脫歐之後,我們也還不忙加倉,先觀察國家的應對舉措,如果應對得當,我們再加倉。

英國脫歐後續可能存在一系列連鎖反應,我們還是堅守策略,深挖醫藥股,尋找有確定性增長的企業長期持有。英國脫歐意味著全球秩序的一次重整,而且余震未了,此後歐洲國家還會競相發行貨幣搞貶值,未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將大大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能實現確定性增長的行業不多,而醫藥是其中最可靠的選擇之一。此外,細分行業中的細分龍頭的投資機會,以及全球再次寬松貨幣下的流動性泛濫所帶來的資產重新定價的機會,也值得投資者關註。

資瑞興投資總經理汪忠遠:

下午我在外面,沒有抄底。我有很多做投資的朋友都在微信群中說去抄底, 抄那些新能源、半導體行業股票。

英國脫歐影響是很深遠的,以後法國、荷蘭等可能都有類似情況, 對全球影響非常大。 我覺得脫歐對A股的影響還是負面的,但之所以在指數上沒有特別明顯,可能是因為有國家隊的存在,熨平了指數的波動。現在的行情還是延續我之前的判斷,即大盤震蕩幅度小,但一些個股和板塊活躍非常高。因為有局部泡沫存在,我對市場整體的吃飯行情並不看好,但有些板塊的吃飯行情還是可期的。

玄武資本董事長韓超:

今天上午高開時我們就賣了,然後下午抄的底。有些股票下午跌了三四個點,已經很值得抄進去了。對於這種歷史性事件,一定是有恐慌盤要拋的,他們沒有自己的固定策略。

今年不要想著大漲,不確定的事件有很多,後市可能會震蕩。我覺得道理很簡單,只要是政治事件,首先要看的是黃金,市場上比較好的國企改革股也是可以關註的,還有投資者可以嘗試去英國買房等,做一些資產配置。   

新富資本投資總監廖雲龍:

英國脫歐對A股影響不是特別明顯,A股還是延續自己的風格,小票自己玩自己的,大票沒有機會。

下午大跌,我沒有去抄底,因為恐慌性拋盤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創業板也可能打到跌停板上去呢,日經指數今天就跌的很恐怖。主要是覺得沒必要去冒那個險吧,大不了少賺點。

前海開源基金執行投資總監謝屹: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避險繼續成為主題。脫歐從事件驅動的角度會短期放大避險的邏輯,但更重要的是他長期也將加劇經濟失速的風險,這會反過來繼續增加基本面的避險需求和其持續時間,因此短期和長期的邏輯完全一致。在各大類資產中,我們繼續看好日元,美債,以及最重要的黃金。

黃金的邏輯除了經濟本身的滯漲風險之外,現在很可能又多了一項,即來自信用貨幣體系風險加劇的支撐。因為各國央行應對脫歐的手段幾乎都是繼續加大已經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美聯儲今年加息我們預計至少推遲到12月,歐央行可能會加大負利率,日本央行可能被迫再次加大資產購買力度。我們通常認為貨幣政策只是中短期因素,但是若全球各國央行聯合起來,則貨幣效應將加劇,時間也會延長,信用貨幣的風險會上一個臺階,黃金價格也會上一個臺階。

類似的情景我們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看到過,黃金由於連續的貨幣超寬松,從900美元/盎司上升到了1800美元/盎司,背後的邏輯就是各國央行在擴張資產負債表的同時,整個信用體系的貨幣含金量急劇下降。以美國為例,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擴張了4倍,而黃金儲備基本不變,每一個美元含有的黃金下降了75%。面對這種情況,能夠使得貨幣保值的最佳方式就是持有黃金掛鉤的資產。

從具體的標的看,實物黃金,黃金ETF,黃金采掘類的股票以及金銀珠寶基金都將是不錯的選擇。雖然股市整體作為風險資產會隨著脫歐導致的避險情緒而下跌(比如脫歐當天恒指最高下挫-5%以上),但是由於黃金的上漲,黃金采掘類股票和基金可以很好的抵抗股市的下跌並提供絕對收益。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余軍:

對A股而言,英國脫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經濟、匯率與情緒方面。英國退歐將損害英國與歐盟的經濟增長,在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本已暗淡的條件下,將通過貿易驅動損害中國外需。貨幣方面,英國龐大的經常賬戶赤字使得它高度依賴資本流入,退歐意味著資本流入減少,英鎊將面臨貶值壓力,由此引發全球貨幣匯率體系的重估,人民幣也將受到貶值壓力。受海外市場情緒傳染,短期A股將跟隨境外市場下行。總結而言,英國脫歐對A股的短期影響有限,更多是情緒方面的傳染,如果政府做好幹預預案,那麽A股的跌幅將相對有限。對於投資者來說,A股短期調整將是調倉與進入良機,部分超跌的行業與個股將有表現機會。

南方基金基金經理盧玉珊:

對中國市場來說,英國退歐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更多的是全球風險偏好和預期博弈的影響。從貿易的角度來看,雖然英國也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但向英國的出口也僅占中國出口的不到3%,拖累相對有限;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與英國FDI的聯系相對較少,並不構成直接沖擊。這個事件對A股市場的博弈意義在於,情緒風險釋放後在未來一段時間會迎來相對溫和的宏觀環境,助推A股風險偏好回升。

招商基金投資部:

英國脫歐對A股基本面影響有限。英國脫歐公投塵埃落定,最終決定脫離歐盟,或將啟動歐盟脫離程序。由於市場前期留歐預期被顛覆,全球市場出現劇烈波動:英鎊一度暴跌11%,人民幣貶值,全球股票市場紛紛跳水,資金蜂擁湧入美國國債、黃金等避險資產。

此次脫歐結果利空各類風險資產,後續將大概率改變歐央行、美聯儲等全球貨幣政策的節奏。對於我國市場的影響主要來自全球風險偏好惡化,人民幣匯率承壓;另一方面,由於英國在我國貿易結構中比重相對較低,本次事件對基本面實質影響有限,如若後續全球貨幣政策友好度增強,則不完全構成利空。

火山財富紮根於全國最大原創投資理財資訊發源地——《每日經濟新聞》,由多位征戰股市一線的資深財經記者全心全力打造。

用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關註“火山財富”。

  • 每日經濟新聞
  • 吳永久
  • 每經記者 劉海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8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