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思維不應太灰心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26.html
有位blog友在止凡blog留言(blog友沒有留名,鼓勵大家留言可以留個名字,方便交流),他問及有關財務自由的概念,看來這位blog友對投資及未來頗灰心,對能否財務自由抱有懷疑,同時又有其他blog友在留言版回應這位blog友的問題,我覺得這個討論非常值得發篇新文章再細心分析一下。



blog友的提問:

止凡兄,小弟追讀貴BLOG也有一段時間,有一個問題自己想了很久也想不通,就是投資(有法)所製出來的現金流能夠拋開自己月薪的現金流的限制嗎?

簡單來講,如果小弟(30歲,沒樓)月入大約$15000,但只能投入$5000作投資,年(複)息5%算下來,我要用12年零2個月,才做得到100萬(73萬本金+27萬利息)

想起來也灰心,我即42歲時才可能(真的做到每年5%複息)有100萬資產,沒有上車。對輸在起跑線上的人來講,真的有financial freedom嗎?



Hung Lam兄對提問的回應:

你如果是投資股票,好公司每年增加派息再加上股價升值等因素。但會否增加派息就需要定期檢閱你所投資公司的發展,而公司只要每年增長,股價總會上升的。

但偏偏這兩個因素就是不確定,所以無人敢講必升值。你所舉的例子好比債券,每年定期5%利息再加每年買入5%定期息一樣。



cleverpeople兄對提問的回應:

樓上的朋友無樓,月入1.5萬,就已經這樣灰心,確實要積極些。您要計算下自己的人工升,自己的股票升,股息升,等等的因素。

在之前看過報紙,30年前若只有1000元,買入當年的煤氣還是中電(我不太記得),一路持有至今,升增連股息共獲利19.8萬。

澳門十年前用20萬買入一間普通樓,現在已值380萬。

珠海及廣東,十年前用5萬買入一間普通樓,現在已值近100萬。

今時今日您必需要努力找出這個時勢的增值機會,然後拼盡去將自己的資產翻幾翻,若不然,您只會在這個社會慢慢地成為大眾的普通一群,無法踏上財務自由的道路。
互勉之。



後記:

非常高興有blog友在這裡把自己的疑問分享,因為這樣會令我感覺更實在,更能瞭解看文章的人是什麼想法,這絕對是好事來的。

看了這位blog友的問題,加上Hung Lam兄及cleverpeople兄的回應,感覺成了很大對比。從文字推演其思維就感覺Hung Lam兄及cleverpeople兄會有比較大的成功機會。原因是思維影響你的行為。很多事情,想得出不代表能做得到,但想不出就一定做不到,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由一個想法開始,連想都不敢想又怎可以成功呢?

所以要接受財務自由概念及方法之前,先要擺脫灰心的思維,解放消極的想法,要不然,人家對你說什麼都是徒然,因為灰心或失敗者永遠只會暗暗否定人家的方法,滿腦子都是一些消極說話:「你好命!在說風涼話嗎?」、「你成功了當然這樣說啦!」、「這方法你可以不代表我可以,大家背景都不一樣!」、「你總說自己如何成功,換轉你是我的處境,保證你不行!」等等,能擺脫這類思維,更積極面對挑戰,這已經是成功第一步。

其實這裡鮮有實在的方法可以教到大家,雖然有時也會分享一些財技及投資考慮,但我不建議blog友們跟著照做的,每個人對自己的投資理財應有個人的計劃。每個人的背景及性格都不同,就算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都難以分享計劃,可能大家對金錢的態度不同,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變數。

弄好了以上的概念之後,說回blog友的疑問,我發現這位blog友好像對財務自由這個概念有點錯誤認知,blog友的5%回報及$5000每月儲蓄皆是為了100萬的資產,然而達至100萬資產並不是財務自由的本身。

財務自由應該解讀為被動收入大於生活支出,被動收入指不用主動工作才能賺回來的收入,例如證券的股息及債息、物業的租金收入、生意紅利等,能達至這樣的狀態之後,你的生活再不需要靠你的工作收入才能維持,即你工作與否及如何享受人生全是你自由的選擇,不再受金錢財務所限制。

每個人對生活支出都有個不同的數字,這是其一。增加被動收入的能力亦每個人不同,這是其二。因此,每個人對財務自由的計劃理應不同,所以我對blog友的計劃決不能「指指點點」,不過儘可能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blog友所計算的是妨間不少嚷著「買不到樓」的新一代所計算的算式,我曾在回應時指這是一條「死數」。工作的薪金多少,支出多少,儲蓄多少,拿起計算機按兩按,計算出十二年後的結果,準確無誤。問題是,為何要被一條「死數」控制你的人生及生活呢?

人生及生活是一個個的計劃,當然不少人會毫無計劃而等待各種事情發生再算,然而這正是成功與失敗率的分別。十二年,你的能力真的沒有任何改變嗎?讀一個學位只需要三年,十二年可以計劃讀四個學位了,有能力者絕對可以成了律師、會計師甚至工程師。不做專業嗎?可以研究做生意,可以研究投資,資產買賣等。十二年就單單儲蓄100萬為了物業首期?這真的是一個好計劃?真的沒其他路可以想?沒更偉大的目標及計劃嗎?

我不知道blog友的水平,就算是做苦力,做個地盤工人,我亦聽過有前輩夜讀工業學院,慢慢做慢慢學習,今天自立門戶成了承辦商老闆,手持多個物業收租。如果一開始他也被一條「死數」所侷限,今天應該還是地盤工人一名,可能足夠養家吧,又或者終日賭波賭馬周身債。

衝出這條「死數」難不難?視乎大家的決心,只不過可以告訴大家,大部份人都不能做到。然而財務知識正正是衝破這條「死數」的有效工具,建議blog友先饑餓地吸取財務知識,大量看書、上網看財務知識相關的影片,得到理財正確概念,再發展某理財工具,可能只需一兩年時間,眼界會闊了非常多。

希望這樣的一篇文章真的能幫助這位blog友,這篇回應並沒有點對點的道明做法,因為blog友所需要的是概念,沒有概念,不可能紙上談兵地單靠一篇文章就能解決blog友的問題,所以只可以靠啟發。

富爸爸作者曾說教人家釣魚比送魚給人家更好,而我反而更進一步,不應捉著人家的手教人家怎樣釣魚,而是點出學習釣魚的重要性,指出學習釣魚的地方,讓人家積極自發地去尋找方法學習釣魚,感覺這更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948

中保監:保險公司做事不應太血腥

1 : GS(14)@2017-02-11 18:34:28

【本報訊】中保監副主席陳文輝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部份保險公司在股市中的非理性舉牌(即增持股票逾5%)造成不良影響,損害行業形象,稱「做事情不應該這麼血腥和欠思考」。《證券時報》引述陳文輝指出,保險股東通過關聯交易和一致行動人士,投資與保險無關的領域,偏離審慎穩健的投資理念。他強調,保險公司不是大股東的工具。他又指出,有的公司做境外投資,像闖進糖果店的小男孩,海外投資不能盲目投資,應該態度積極,行動謹慎。大面積的跨境、跨領域投資,其中的風險動輒幾百億元;內保外貸放大槓桿的情況突出,不符合當前去槓桿的政策方向。此外,有些公司負債成本過高,令資產部份須提高風險偏好,有保險公司發行架構重重的產品,惟最底層資產模糊,不符合中央去槓桿方向。陳文輝強調,保險行業應該向正確方向發展,審慎穩健運用保險資金,包括保險姓保、強化保險資產負債管理,及依法合規運作和守住風險底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0/199234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