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供應大增,對沖基金原油空單數量增長至四年新高。
CFTC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0日當周,基金經理所持WTI原油空單總量增長至2010年9月以來新高,凈多單三周來首次出現下降。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 稱,截至1月16日的一周里,美國原油供應增長1010萬桶至3.979億桶, 今年美國原油產量將創下1972年以來新高。沙特新國王Salman則表示,盡管油價自去年6月以來已經下跌超過58%,他將繼續貫徹老國王的產油政策。
專註於能源的對沖基金Again Capital的合夥人John Kilduff告訴彭博:
大家都急於看到油價見底,但基本面仍然不支持油價反彈。
CFTC本次報告期內,WTI油價上漲了50美分或1.1%至46.39美元。截至北京時間20:30,WTI和布倫特油價雙雙下跌超過1%: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沙特阿拉伯老國王阿蔔杜拉於周五淩晨去世,王儲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已經繼位。《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現任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將會繼續留任,直到當下的石油危機得到緩和。這是沙特新國王Salman繼續堅持已故國王阿蔔杜拉政策的重要信號。
目前,沙特原油產量950萬桶/天,超過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出口700萬桶/天,約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三,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大幅超預期,庫存量創1982年以來新高,汽油和精煉油庫存低於預期。數據公布後油價自低位反彈。
根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實時新聞:
美國1月24日當周EIA原油庫存+887.4萬桶,預期+385萬桶,前值+1007.1萬桶。
美國1月24日當周EIA汽油庫存-258.7萬桶,預期+50萬桶,前值+58.8萬桶。
美國1月24日當周EIA精煉油庫存-389.2萬桶,預期-150萬桶,前值-327.2萬桶。
美國1月24日當周EIA精煉廠設備利用率88.0%,前值85.5%。
截至1月24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較前周大增887.4萬桶,超過預期的385萬桶,但低於 1月17日當周庫存變化。汽油和精煉油庫存均少於預期。其中,汽油庫存較前周減少了258.7萬桶,精煉油庫存較前周減少了389.2萬桶。
近幾周,美國原油庫存持續增加,目前創下1982年以來新高。
周三公布的EIA原油庫存數據與周二API原油庫存數據趨勢大體相當。API數據顯示,美國1月24日當周API原油庫存增加1270萬桶,多於前周增量;汽油和精煉油庫存均減少。
EIA數據公布後,油價反彈,目前跌幅為1.8%。此前,美油一度下挫近3%,接近六年新低。
周二,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會見俄羅斯和挪威大使,共商“穩定”石油市場事宜。國際油價大漲,布油大漲2.99%,一度逼近50關口。不過分析師指出,考慮到其一貫的立場,沙特減產的可能性很小。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發改委周三發布文件要求煉油企業儲存更多的原油,有分析認為政府之所以這麽做,是不想錯失低油價的機會。
根據日前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加強原油加工企業商業原油庫存運行管理的指導意見》,發改委要求建立最低商業原油庫存制度,確保國內石油市場穩定供應。
具體而言,所有以原油為原料生產各類石油產品的原油加工企業,均應儲存不低於15天設計日均加工量的原油。國際原油價格超過130美元/桶時,可適當降低庫存量,但不得低於10天設計日均加工量。
“石油是重要戰略資源,其安全穩定供應對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具有重要意義。”發改委稱,“國家鼓勵企業提高商業原油庫存。”
文件還提到,“近些年,由於國內油田減產、原料調整等原因,部分企業開始使用進口原油,對原油穩定供應的要求越來越高,迫切需要提高儲存能力和庫存量,以確保生產運行平穩,保障國內市場供應。”
《華爾街日報》引述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專家林伯強表示,最新的規定是中國政府利用低油價實施改革的又一例證;當油價高位運行時,這些改革措施實施難度會加大。目前國際油價處於低位,意味著新增儲備要求對企業的財務影響要比高油價時期小一些。
他認為,政府不想錯過低油價的機會。政府可能是覺得在給企業幫忙,現在是儲備石油的好機會。
從2014年6月下旬開始,國際油價不斷暴跌,尤其是自11月底OPEC決定不減產以來,油價跌勢幾乎勢不可擋,WTI和布油去年全年跌幅分別高達46%和48%。目前油價依然萎靡,昨天3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暴跌3.9%,收報44.45美元/桶。布油收跌2.28%,收報48.47美元/桶。
隨著油價的下跌,中國進口原油的數量不斷攀升。外界猜測,中國在加緊囤積原油。去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增加了9.5%, 12月的原油進口量首次突破每日700萬桶,單月達到3037萬噸,創下2005年有記錄以來新高。
關於中國的戰略原油儲備,除了存儲地點和存儲能力之外,其他數據外界知之甚少。最近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報告稱,2014年底中國已經形成4.48億桶儲備能力,其中國家戰略石油儲備能力達到1.41億桶,商業石油儲備能力為3.07億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漫畫不只有諷刺效果,也能一針見血地揭示問題。美國知名漫畫家Robert Ariail上周發表的一副作品就形象展示了一些分析人士對沙特原油戰略的看法:只要國際油價跌到一定水平,產油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就會被迫減產,甚至退出市場。少了美國頁巖油這個新興石油供應源的威脅,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油國會保住其主導全球石油市場的地位。
如上圖所示,以“US OIL PRODUCTION”標示的美國石油生產代表竭力彎著膝蓋,試圖通過石油與天然氣價格(OIL & GAS PRICE)這根橫欄。看著這一幕,有人問標示“SAUDIS”的沙特人:橫欄還會多低?
去年11月稍早,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公布的月報顯示,去年10月美國日均原油產量達到890萬桶,創1986年3月以來最高紀錄。當月月底舉行的OPEC會議出乎市場預料,決定不減產,保持現有產油目標。
華爾街見聞當時文章曾援引西方分析人士觀點稱,在那次OPEC會議上,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說服受油價下跌打擊的OPEC成員,讓他們相信,唯一能抵禦美國頁巖油增產的方式就是允許油價走低,以此促成OPEC會議做出不減產的決定。沙特這樣做是任油價停留低位,壓縮美國頁巖油企業的盈利,意圖借市場之手趕走生產成本較高的這類企業。
去年12月,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就用以下封面圖片展示了沙特為首的OPEC產油國與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對峙。
去年11月OPEC會後,沙特重申不會為穩定國際油價減產的立場,使油價在已較去年6月高位跌逾30%後繼續下挫,去年全年跌幅接近50%。今年1月初,國際油價一度跌破每桶45美元。
同在1月,美國傳出了石油生產商破產的消息。德克薩斯州一家私營石油公司WBH Energy申請破產保護,理由是貸款人拒絕提供更多資金。該司面臨1000-5000萬美元債務。華爾街見聞當時文章援引能源業分析師預測稱,美國能源公司違約潮可能到來,因為能源企業沒有對油價下行做足夠準備,太多公司資產負債表過於糟糕。
1月下旬,全球首屈一指的油田服務公司Baker Hughes公布,全美運轉的石油與天然氣鉆井平臺數量創近4年半新低。今年油價繼續擴大跌幅。美國國內石油生產受到更大沖擊,石油企業資金壓力更大,違約風險增加。
也是在1月下旬,美國最大企業重組咨詢公司Conway Mackenzie預計,因油價暴跌,鉆探和管理油田的美國企業將首批被擊垮,第二季度油服企業會被“摧毀”。該司人士稱,美國WTI原油價格在每桶65美元時要忙著重組,到每桶40美元,企業就得清算了。
不過,沙特最終的目標可能並不是美國石油企業。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一些西方分析人士的觀點,他們認為,沙特不減產可能不僅是希望排擠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主要目的可能是打擊沙特在中東的宿敵伊朗和並非沙特盟友的俄羅斯。
美國咨詢機構Gary Shilling & Co的總裁Gary Shilling就認為,沙特此舉不但是向OPEC以外的產油國發起了誰退縮誰就輸的膽小鬼遊戲,而且還利用油價暴跌的機會打擊以伊朗為首的“敵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漫畫不只有諷刺效果,也能一針見血地揭示問題。美國知名漫畫家Robert Ariail上周發表的一副作品就形象展示了一些分析人士對沙特原油戰略的看法:只要國際油價跌到一定水平,產油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就會被迫減產,甚至退出市場。少了美國頁巖油這個新興石油供應源的威脅,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油國會保住其主導全球石油市場的地位。
如上圖所示,以“US OIL PRODUCTION”標示的美國石油生產代表竭力彎著膝蓋,試圖通過石油與天然氣價格(OIL & GAS PRICE)這根橫欄。看著這一幕,有人問標示“SAUDIS”的沙特人:橫欄還會多低?
去年11月稍早,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公布的月報顯示,去年10月美國日均原油產量達到890萬桶,創1986年3月以來最高紀錄。當月月底舉行的OPEC會議出乎市場預料,決定不減產,保持現有產油目標。
華爾街見聞當時文章曾援引西方分析人士觀點稱,在那次OPEC會議上,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說服受油價下跌打擊的OPEC成員,讓他們相信,唯一能抵禦美國頁巖油增產的方式就是允許油價走低,以此促成OPEC會議做出不減產的決定。沙特這樣做是任油價停留低位,壓縮美國頁巖油企業的盈利,意圖借市場之手趕走生產成本較高的這類企業。
去年12月,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就用以下封面圖片展示了沙特為首的OPEC產油國與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對峙。
去年11月OPEC會後,沙特重申不會為穩定國際油價減產的立場,使油價在已較去年6月高位跌逾30%後繼續下挫,去年全年跌幅接近50%。今年1月初,國際油價一度跌破每桶45美元。
同在1月,美國傳出了石油生產商破產的消息。德克薩斯州一家私營石油公司WBH Energy申請破產保護,理由是貸款人拒絕提供更多資金。該司面臨1000-5000萬美元債務。華爾街見聞當時文章援引能源業分析師預測稱,美國能源公司違約潮可能到來,因為能源企業沒有對油價下行做足夠準備,太多公司資產負債表過於糟糕。
1月下旬,全球首屈一指的油田服務公司Baker Hughes公布,全美運轉的石油與天然氣鉆井平臺數量創近4年半新低。今年油價繼續擴大跌幅。美國國內石油生產受到更大沖擊,石油企業資金壓力更大,違約風險增加。
也是在1月下旬,美國最大企業重組咨詢公司Conway Mackenzie預計,因油價暴跌,鉆探和管理油田的美國企業將首批被擊垮,第二季度油服企業會被“摧毀”。該司人士稱,美國WTI原油價格在每桶65美元時要忙著重組,到每桶40美元,企業就得清算了。
不過,沙特最終的目標可能並不是美國石油企業。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一些西方分析人士的觀點,他們認為,沙特不減產可能不僅是希望排擠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主要目的可能是打擊沙特在中東的宿敵伊朗和並非沙特盟友的俄羅斯。
美國咨詢機構Gary Shilling & Co的總裁Gary Shilling就認為,沙特此舉不但是向OPEC以外的產油國發起了誰退縮誰就輸的膽小鬼遊戲,而且還利用油價暴跌的機會打擊以伊朗為首的“敵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法國興業銀行石油研究部全球負責人Mike Wittner周一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2015年上半年原油市場將會非常疲軟,下半年將趨平衡。第一季度很難看到阻止油價進一步下跌的因素和上行推動力,二季度將會出現美國頁巖油增量放緩的初步跡象,為油價提供支撐。報告預測上半年WTI將在42至47美元/桶,下半年上升至56至60美元/桶。
報告稱,2年期原油期貨價格不斷走低,已經接近多數美國頁巖油的盈虧平衡點。這將會很大程度上觸發全球供給“再平衡”。
2015年上半年的基本面很疲軟,這一因素也被市場已經考慮進去,導致即月(front-month)油價承受更大壓力,交易延期費(contango)也更加陡峭。
報告認為,不耐煩的市場可能會試圖進一步壓低油價,到可能迫使成本較高的加拿大和美國原油生產商停產。此外,沙特將繼續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油價會平衡供給,但不是沙特或OPEC,而是在整個供給面市場上建立新的平衡機制。
上圖顯示,多數美國頁巖油(與WTI原油同質)的盈虧平衡成本在三大關鍵地區(Bakken,Permian,Eagle Ford)是60-65美元/桶(資本支出+運營支出),其中運營支出為15-25美元/桶。
報告稱,供給再平衡機制並非停產,而是削減支出、采油和新的油井完工數。而新的油井將在3-6個月後開始大幅減少,12個月後,減少75%。
2年期WTI原油期貨最近的價格區間為60-65美元/桶。報告稱,為了讓供給再平衡,需要降低到60-65美元區間的並非即月合約(front-month)價格,而是更長期的2年期合約價格。
能源與石油公司通常都會在投資計劃和決策時考慮未來兩年的情況,尤其是當他們知道市場平衡機制已經改變的時候。
法興稱,行業報告顯示,美國能源與石油公司2015年的對沖比例約為60%,但2016年僅對沖了15%。這也讓2016年的油價成為制定投資計劃更重要的根據。
如果看一下2年期原油合約的價格,就可以解釋為何即月合約價格要比此前預期的低得多。
法興預測,非OPEC供給(包括OPEC天然氣液)增長 2.0 百萬桶/天 (2014), 1.0 百萬桶/天 (2015)
- 2015年美國每季度原油供給增長: 1.0 百萬桶/天, 0.8 百萬桶/天, 0.6 百萬桶/天, 0.4 百萬桶/天
全球需求增長:0.7 百萬桶/天 2014, 0.8 百萬桶/天 2015
- 全球需求在下半年總是強於上半年。
- 由於油價降低對生產國GDP直接負面影響,這些國家的需求也會降低。
- 消費國需求受到低油價的影響在短期內較小。需求總體疲軟。新興市場因補貼削減和稅收增加,市場終端用戶享受到的油價下降要小得多。貨幣貶值也讓用戶價格相對更貴。
預計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球存貨生產增速分別為1.55 百萬桶/天 and 1.75 百萬桶/天,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總體平衡,下半年將會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市場。
2008至2009年,全球石油庫存累積是2.1億桶(08年三季度至09年2季度的四個季度內)。2014年,全球石油庫存預計高達2.65億桶。
法興預測,2015年上半年原油庫存將增加3億桶。但報告提醒,不要被2009年至2015年表面上的相似性所欺騙。
2009年與2015年有何不同?
法興認為,2009年,油價崩潰主要是由宏觀經濟和石油需求推動的,OPEC削減產量實現了再平衡。而2015年,油價崩潰主要是由供給面的結構性變化驅動的,OPEC並不會削減產量以實現再平衡。
報告指出,不耐煩的市場可能會試圖逼迫高成本的石油生產商更快停產,而非等待頁巖油生產商做出緩慢反應。
與美國頁巖油的市場動態完全不同,這主要是關於削減投資。如果油價跌到低於現金運營成本,最終油田/項目將被關閉。
法興認為,當WTI跌到30美元至40美元/桶的時候,昂貴的加拿大和美國(非頁巖)油田多數都比較危險。例如加拿大的一些油砂(oil sands)項目和美國的低產油井(stripper well)等。但總體來說,直接停產並不會向你想象的那麽快發生。
沙特將繼續強調,他們毫無意願減產,而且會依賴市場本身再平衡供給,即使這將花費數年時間。
沙特石油部長Ali Naimi最近還表示,沙特不會減產,哪怕油價跌到40美元還是20美元。他指出,作為成本最低的石油生產國,他們應該最後減產,而非第一個。沙特與其OPEC國家的海灣地區盟友,最近幾周都沒有發表新的言論,但卻更經常、更確信地闡述上述論點。
仍然有一些市場參與者相信,這只是短期供需問題。但他們也漸漸明白,決定原油市場運作的核心問題——供給平衡機制,已經徹底改變了。
一些市場參與者仍然在等待,寄希望於沙特改變決定。然而,沙特的堅持並非“任性”,而是深思熟慮的戰略決定。處理一個長期結構性問題,需要一個長期戰略。沙特的問題就是:美國頁巖油和其他不斷增加的非OPEC供應(油砂、深水離岸油井等)。
法興認為,沙特的一個五年期展望是,要求OPEC和沙特減產的呼聲將不斷減弱。沙特減產將給其他人帶來好處,卻給自己帶來傷害。
如果沙特在去年11月決定減產,世界會是什麽樣?法興認為,他們可能會把油價從80美元推升到90美元。但一系列減產會不得不接踵而至。最終,關鍵在於收入,而非價格。然而,遲早他們會發現,減產終究是徒勞。
2015年上半年的原油市場將非常疲軟,但下半年會恢複平衡。
第一季度很難看到阻止油價進一步下行或推升油價的因素。第二季度,美國頁巖油增速放緩的初步跡象將略為油價提供支撐。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油價將會有些上升。市場重新平衡,美國頁巖油增長持續放緩。
報告指出,風險包括原油生產商的生產成本面臨下行壓力,以及如果WTI油價全面進入30美元至40美元區間,將迫使北美油廠關閉。法興稱,並不相信WTI油價會跌破30美元/桶。
總體來說,如果原油價格維持在100美元/桶,那將導致供給過剩,需求相對太疲軟。然而,如果維持在50美元/桶,最終將導致供給過少,需求太強。因此,法興認為,油價可能在75美元/桶的水平上是供需平衡最可持續的。布倫特油價將走向75美元/桶的水平。
法興的原油供需與價格預測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法興原油報告深度解析:2015油價何去何從? 作者:嚴婷 法國興業銀行石油研究部全球負責人Mike Wittner周一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2015年上半年原油市場將會非常疲軟,下半年將趨平衡。第一季度很難看到阻止油價進一步下跌的因素和上行推動力,二季度將會出現美國頁巖油增量放緩的初步跡象,為油價提供支撐。報告預測上半年WTI將在42至47美元/桶,下半年上升至56至60美元/桶。 油價面臨多重因素導致的下行壓力 ![]() ![]() 報告稱,2年期原油期貨價格不斷走低,已經接近多數美國頁巖油的盈虧平衡點。這將會很大程度上觸發全球供給“再平衡”。 2015年上半年的基本面很疲軟,這一因素也被市場已經考慮進去,導致即月(front-month)油價承受更大壓力,交易延期費(contango)也更加陡峭。 報告認為,不耐煩的市場可能會試圖進一步壓低油價,到可能迫使成本較高的加拿大和美國原油生產商停產。此外,沙特將繼續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油價會平衡供給,但不是沙特或OPEC,而是在整個供給面市場上建立新的平衡機制。 聚焦美國頁巖油的盈虧平衡成本 ![]() 上圖顯示,多數美國頁巖油(與WTI原油同質)的盈虧平衡成本在三大關鍵地區(Bakken,Permian,Eagle Ford)是60-65美元/桶(資本支出+運營支出),其中運營支出為15-25美元/桶。 報告稱,供給再平衡機制並非停產,而是削減支出、采油和新的油井完工數。而新的油井將在3-6個月後開始大幅減少,12個月後,減少75%。 供給再平衡關鍵在於2年期合約價格 ![]() 2年期WTI原油期貨最近的價格區間為60-65美元/桶。報告稱,為了讓供給再平衡,需要降低到60-65美元區間的並非即月合約(front-month)價格,而是更長期的2年期合約價格。 能源與石油公司通常都會在投資計劃和決策時考慮未來兩年的情況,尤其是當他們知道市場平衡機制已經改變的時候。 法興稱,行業報告顯示,美國能源與石油公司2015年的對沖比例約為60%,但2016年僅對沖了15%。這也讓2016年的油價成為制定投資計劃更重要的根據。 如果看一下2年期原油合約的價格,就可以解釋為何即月合約價格要比此前預期的低得多。 市場繼續預期2015年上半年供給嚴重過剩 ![]() 法興預測,非OPEC供給(包括OPEC天然氣液)增長 2.0 百萬桶/天 (2014), 1.0 百萬桶/天 (2015) - 2015年美國每季度原油供給增長: 1.0 百萬桶/天, 0.8 百萬桶/天, 0.6 百萬桶/天, 0.4 百萬桶/天 全球需求增長:0.7 百萬桶/天 2014, 0.8 百萬桶/天 2015 - 全球需求在下半年總是強於上半年。 - 由於油價降低對生產國GDP直接負面影響,這些國家的需求也會降低。 - 消費國需求受到低油價的影響在短期內較小。需求總體疲軟。新興市場因補貼削減和稅收增加,市場終端用戶享受到的油價下降要小得多。貨幣貶值也讓用戶價格相對更貴。 預計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球存貨生產增速分別為1.55 百萬桶/天 and 1.75 百萬桶/天,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總體平衡,下半年將會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市場。 今年的全球石油庫存增量將遠遠大於2008-2009年 ![]() 2008至2009年,全球石油庫存累積是2.1億桶(08年三季度至09年2季度的四個季度內)。2014年,全球石油庫存預計高達2.65億桶。 法興預測,2015年上半年原油庫存將增加3億桶。但報告提醒,不要被2009年至2015年表面上的相似性所欺騙。 2009年與2015年有何不同? 法興認為,2009年,油價崩潰主要是由宏觀經濟和石油需求推動的,OPEC削減產量實現了再平衡。而2015年,油價崩潰主要是由供給面的結構性變化驅動的,OPEC並不會削減產量以實現再平衡。 ◦不耐煩的市場可能迫使油價下跌“逼宮”原油生產商停產 ![]() 報告指出,不耐煩的市場可能會試圖逼迫高成本的石油生產商更快停產,而非等待頁巖油生產商做出緩慢反應。 與美國頁巖油的市場動態完全不同,這主要是關於削減投資。如果油價跌到低於現金運營成本,最終油田/項目將被關閉。 法興認為,當WTI跌到30美元至40美元/桶的時候,昂貴的加拿大和美國(非頁巖)油田多數都比較危險。例如加拿大的一些油砂(oil sands)項目和美國的低產油井(stripper well)等。但總體來說,直接停產並不會向你想象的那麽快發生。 ![]() ![]() ◦沙特將繼續傳遞信息:平衡供給需要新機制 沙特將繼續強調,他們毫無意願減產,而且會依賴市場本身再平衡供給,即使這將花費數年時間。 沙特石油部長Ali Naimi最近還表示,沙特不會減產,哪怕油價跌到40美元還是20美元。他指出,作為成本最低的石油生產國,他們應該最後減產,而非第一個。沙特與其OPEC國家的海灣地區盟友,最近幾周都沒有發表新的言論,但卻更經常、更確信地闡述上述論點。 仍然有一些市場參與者相信,這只是短期供需問題。但他們也漸漸明白,決定原油市場運作的核心問題——供給平衡機制,已經徹底改變了。 一些市場參與者仍然在等待,寄希望於沙特改變決定。然而,沙特的堅持並非“任性”,而是深思熟慮的戰略決定。處理一個長期結構性問題,需要一個長期戰略。沙特的問題就是:美國頁巖油和其他不斷增加的非OPEC供應(油砂、深水離岸油井等)。 法興認為,沙特的一個五年期展望是,要求OPEC和沙特減產的呼聲將不斷減弱。沙特減產將給其他人帶來好處,卻給自己帶來傷害。 如果沙特在去年11月決定減產,世界會是什麽樣?法興認為,他們可能會把油價從80美元推升到90美元。但一系列減產會不得不接踵而至。最終,關鍵在於收入,而非價格。然而,遲早他們會發現,減產終究是徒勞。 法興原油價格展望 2015年上半年的原油市場將非常疲軟,但下半年會恢複平衡。 第一季度很難看到阻止油價進一步下行或推升油價的因素。第二季度,美國頁巖油增速放緩的初步跡象將略為油價提供支撐。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油價將會有些上升。市場重新平衡,美國頁巖油增長持續放緩。 報告指出,風險包括原油生產商的生產成本面臨下行壓力,以及如果WTI油價全面進入30美元至40美元區間,將迫使北美油廠關閉。法興稱,並不相信WTI油價會跌破30美元/桶。 總體來說,如果原油價格維持在100美元/桶,那將導致供給過剩,需求相對太疲軟。然而,如果維持在50美元/桶,最終將導致供給過少,需求太強。因此,法興認為,油價可能在75美元/桶的水平上是供需平衡最可持續的。布倫特油價將走向75美元/桶的水平。 法興的原油供需與價格預測 ![]() 來源:華爾街見聞 |
美東時間周二盤中美國WTI油價漲幅近9%,破54美元,布倫特原油漲逾7%。
美國NYMEX 3月原油期貨價格收漲3.48美元,漲幅7.02%,報53.05美元。布倫特原油價格收漲3.16美元,漲幅5.77%,報57.91美元/桶。
不過這一漲勢似乎只是曇花一現,此後原油價格回撤,WTI原油價格跌破52美元,布倫特原油價格跌破57美元。
上周五和本周一,油價都出現上漲。上周五,布倫特原油上漲了8%,創下自2009年來的最大單日漲幅。2月初的油價漲勢部分彌補了1月的跌幅,上個月布倫特原油曾一度跌至六年新低。
周二,英國石油(BP)宣布將會削減2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投資到新勘探項目的資金),這意味著這家英國石油巨頭也遭受到了低油價的創傷。該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利潤為22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5億美元,但比去年第三季度的28億美元低了不少。
然而,油價已經見底了嗎?對此市場仍然持謹慎態度。不少分析師預測,今年上半年油價恐怕仍然會非常疲軟。
英國石油公司CEO Bob Dudley表示,油價可能維持在50美元/桶水平“一段時間”。全球正在處在低油價時期。很長時間內,油價都將無法回到100美元/桶的時代。他表示市場需要適應油價低於60美元/桶的日子,油價可能在這一區間停留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華爾街見聞此前分析認為,低油價可能會對未來供給造成影響,導致不少北美石油生產商減產,下半年油價可能會趨於平衡。
法國興業銀行石油研究部全球負責人Mike Wittner周一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2015年上半年原油市場將會非常疲軟,下半年將趨平衡。第一季度很難看到阻止油價進一步下跌的因素和上行推動力,二季度將會出現美國頁巖油增量放緩的初步跡象,為油價提供支撐。報告預測上半年WTI將在42至47美元/桶,下半年上升至56至60美元/桶。
美國投資公司Stifel周二對客戶稱,該公司相信油價會在2016年反彈至65美元/桶,而以下十只股票將從中受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最近伴隨原油價格反彈,美國原油市場出現了奇怪的現象。在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交易的WTI原油期貨價格到了當地時間(美國東部時間)下午兩點半,即公開喊價結束前常常會拉升一波或者出現波動性加劇的情況:
還記得見聞曾報道過的外匯市場神秘的“四點異動”嗎?當時有報道稱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一些交易商通過私下勾結分享市場信息,利用客戶的訂單來推動匯價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移動從而獲取超額利潤。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