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img.html
很久之後,才看了這部得獎的中國影片:白日焰火。
我原來看介紹,以為是一部描寫冷血蛇蠍女的黑暗犯罪影片,就沒有太大興趣,晚間頭痛,在視頻上隨手掃,掠過蒼老師參演的國人爛片後,就看到了這部影片,於是點進去。
卻看完了。
不少影評很爛,導演也不知道自己拍了什麽,還看到他在采訪時,居然提及男女豬腳的愛情,這說明導演只是糊里糊塗拍了一部好片子。
廖凡演技極佳,桂綸鎂不動聲色的演完了,絲毫沒有被廖凡的演技蓋過。
故事不過很簡單,一個東北社區,穿皮草的酒吧老板抓住洗衣房的一點小錯,要挾桂綸鎂陪睡,因為1999年的二萬七不是女工能陪得了的,睡一次不罷休,再想睡的時候,桂綸鎂就拿刀殺了他。她老公王學兵分屍埋了,自此失蹤,並一再殺纏著桂綸鎂的男性。廖凡演一個失敗的警察,人生的盧瑟,因為自己的失誤,導致倆個同事被殺,受傷後成了保安。當他看見桂綸鎂的時候,不僅僅想要從查案中獲得存在感,還一瞬間被桂綸鎂吸引,想要占有她。
最後他查清楚了真相,並以此威脅桂綸鎂。那一刻的鏡頭里,桂綸鎂親吻廖凡,眼神沒有交流。睡完後第二天早晨吃早飯時,桂綸鎂連廖凡買的包子都沒有吃,抹了點口紅去洗衣店了。
這個女性只是在絕望中活著,她曾以為被皮草老板強奸後就沒事了,實際上噩夢持續;她以為陪這個警察睡了,就可能有片刻安寧。她甚至穿了件紅衣服,抹了點口紅。
實際上,這個前警察睡了她之後,再賣給警察,於是她被抓了。
廖凡最後的一場自舞,釋放他重在查案中找回了存在感的情緒,他是如此放松,出賣睡過的女人絲毫沒有妨礙好心情。
國內版是廖凡在釋放煙火,柏林版是不知道什麽人在釋放煙火,後者更符合邏輯。
王學兵在劇中被桂綸鎂出賣,因為她再也背負不起絕望的重壓,不停殺人的王學兵堵截了她所有的活趣。
劇中有個鏡頭說明這個東北社區的不安,廖凡喝醉了,扔了摩托車在街邊坐著。一個人過來問候:大哥,你沒事吧。然後看他起不來,就把摩托車騎走了。
除了開頭一段,整個影片在冰天雪地中敘述全部情節,人們因寒冷而畏縮起身體,結合精神上的猥瑣,就顯得更加絕望。桂綸鎂在冰場劃過的時候,仰著臉,沒有表情,絕望彌漫在整個空間里,其內心的黑暗似乎要掀翻整個屏幕,波濤洶湧。
這個世界里的男性似乎只有通過性暴力欺壓,才能找到尊嚴。
影片不是寫一個黑暗蛇蠍女的故事,這樣一個女性只是在洗衣店里求一點安身立命,只是在絕望中找一絲安寧的希望,當她以為可以以身體贖買自由的時候,這個世界的男性已經賣了她。
海外投資的政經風險預估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ilq.html
看了新聞里希臘新政府停止中遠集團正在建設的希臘港口事件,這個港口中遠集團已經投資了數十億資金。
且不說希臘激進左翼政府的流氓行為,這方面中國海外投資屢屢受挫,虧損無數。從早期的首鋼購買秘魯鐵礦,到中國和緬甸合作的銅礦事件,再到目前的希臘港口事件。
問題出在哪里?
我們固然可以責怪這些國家的不守信用,沒有契約觀念,諸如此類,然後國家能夠幹涉,這都是傷透腦筋的事情。實際上,我們的海外投資做可行性報告時,都是計算成本、未來收益等等傳統的純粹從生意角度出發的研究工作。而對於一個國家的投資環境、未來政經趨勢,極少有這方面的研究和做出風險報告。
由於橡谷智庫里有全球預警欄目,其中也包括地緣政治的研究,我們相信橡谷智庫這方面的研究是領先於全國的,並在過去的數年間,曾為民間的一些海外投資做過相應的研究咨詢工作。
橡谷的工作是在做一個全球政經全息圖研究,從經濟周期到金融趨勢,包括各重要經濟體的政治版圖、價值觀導向、宗教習俗與當地群體行為心理趨勢、經濟組成與變化趨勢等等。
這部分的工作,為中國大宗投資行為,可以提供當地國家的政經風險模型,從而判斷一個經濟體可能發生的政治風險和經濟風險,計算投資損益概率。
與後來幾十億的損失相比,與橡谷智庫合作,做幾個月的相關研究,微小的經濟代價,是值得付出的。
無論您是國家投資決策還是大型私人資本投資,均可聯系我們,請前往橡谷智庫官網。
www.ott.ac , over the
top ,淩雲之智
橡谷智庫成員:兩名數據學家,博士,分別來自德國和瑞典;一名政治經濟學家,碩士,畢業於香港;一名地球物理學家,博士;一名高級計算機專家,信息安全,碩士,美東;創立者王,涉獵宗教、社會行為心理學、經濟學、大宗商品的研究和交易實踐,連續數年準確判斷宏觀經濟走勢,詳見其公開政治經濟評述文字。
投資要趁早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itn.html
眾籌小鎮群里不可能天天聊小鎮,於是也聊一些投資和交易。
那一天,我下午一點鐘畫了一個圖,給群里曬,然後告訴他們今天下午會這樣走,持續到收盤,我相信群里目瞪口呆的人不少,從下午開盤,下面趨勢線上行,觸及兩次上面趨勢線,最後十幾秒鐘收在下面趨勢線。
不過看懂這張圖的朋友不多,說我的圖太複雜。
那位說了,你吹牛吧,不信。我管你信不信。
我四年半以前入行,從小白做成隨心所欲的狀態,期間付出無數代價,不僅僅是金錢,而且是雪白如霜的頭發。即使我剃了短發,女兒都會指著說,爸爸頭發真白。
所以投資這一行要趁早進入,不能太晚,人的精力跟不上。盡管我一再告誡客人不要做短線,但在短線上我卻是高手,這點不是自誇。我曾在某個大群里曬了很久的日內單子,相信流傳出來的信息,會有人知道。然而我卻很少做短線,不是別的,短線交易欺人老。
只有某一周,我因為新作了股指研究,所以逼得我自己去做股指日內,連續一周,很累。為何累?小鎮群里曾有朋友問我,老王你現在還有做單心跳的情況嗎?我說有,做股指。
做日內股指時,我整個神經緊張,因為不了解這個東西,去哪里,什麽點位支撐,什麽點位突破,不知道。又因為對股市的資金驅動方式不了解,大方向上,即使你告訴我說是牛市,我也不會去押註,因為我自己不知道。
黃老哥看了這篇文章肯定罵我,因為我去年看好股市才建立了一個極少人的股票群。說你看好股市,還疑慮重重。
哈。
我這人就是這樣。
數年來,我養成了習慣,要做分析的品種,我必定去交易。不做交易,只通過宏觀和基本面研究,我弄不清楚這個品種的性格。就像你看見一個美女,光看你肯定不知道她身體結構如何。你和她滾一次床單,才知道她適不適合你,大小尺寸活力如何。
上周我又去玩了一下膠合板、雞蛋和糖,結果膠合板鎩羽而歸,好吧,我服了莊家,牛的很,的確有一套。糖最終反虧為盈。
何解?
你看對了方向也不一定賺錢,是因為你進入時機不合適。問題在於是,你怎麽知道何時適合呢?怎麽才匹配合適的資金管理呢?
玩一陣子,就知道了,然後再研究,再試錯,於是成功。
試錯這個東西,押註的就是時間和金錢,所以年輕人適合。
線下創業也是年輕人的天地,年輕人要闖蕩商海,要趁早。這個就不需要我多說,因為摔得起。創業輸的是時間和金錢,年輕人多的是時間,輸掉的金錢也有限,因為本來就白手起家的多。
話說回來,關於投資,我指的不是期貨這種高風險的投資,也要趁早。
眾籌小鎮里有朋友讀了我三本書,說搞不明白如何投資。我很抱歉,那三本書確實是垃圾,只是讀來消遣的。
年輕的時候,不管是打工還是創業,如果用投資的心態去做事,會事半功倍。比如說,十幾年前,我懂投資的話,就會一邊做著批發商,一邊用流水去買房子,就不會去搞什麽勞什子工廠了。
有個人去了智利,他早年間在貿易公司做銷售,每年存點錢買小房子,七八年下來通過買小房子,換成了數間大房子。他的老板曾對他說,等攢夠了錢買別墅。等他買得起別墅的時候,他老板也沒買的起別墅。
這當然是說房地產泡沫期間的故事。
話說回來,現在的年輕人,一邊打工或者創業,應該一邊用流水買點股票之類的。當然要做研究,不學習什麽都做不成。或者搞點權益類地產投資。
那位說了,您不是讓我們遠離地產嗎?我從沒說過這句話,我說的是房地產進入拐點了,後面是一二十年的下跌。但房地產除了炒升值外,還有按照租售比來收流水收益的投資方式。
很多朋友也會批評說,現在中國的租售比哪有價值?
其實任何行業都有投資窪地,你怎麽找呢?
四五年前,雙廊還沒這麽狂熱的時候,有個廣東大姐,帶一點點錢,去鎮上租了個房東造好的房子,連裝修都沒怎麽花錢,弄了些床鋪家具進去,一間房收一百多,幾間房間一年下來也賺一二十萬。
一個某環外的小k房老板,就是那種街邊店,辛苦到死,把店面拆借給別人收租金,又有另外一間出租,合計三萬塊錢,就不幹了,整天遊山玩水。他做k房冒大風險,也不過二萬多收益。
我知道你心里動壞水,說老王你還去街邊k房啊。
其實不是,我和幾個朋友在路邊店吃飯喝酒,他在隔壁一桌,酒鬼碰酒鬼,就閑扯了。我經常幹這事啊,有次在清邁和妻女韓國料理點吃飯,和旁邊一桌韓國人敬酒喝了起來,韓國人一定要拖我改天去他們家喝酒,他媳婦和我媳婦看到倆酒鬼都恨死。
哎,好吧,就是喜歡扯淡,總有捧場的。
扯這麽多閑篇,是告訴你,少年時受窮受苦,創業投資吃點虧,比年老時闖蕩好得多。
老年就別投資了,守著現金,分散貶值風險是唯一的路。
不為別的,因為你很難爬起來了。
離經叛道三十年,僅把人情看淡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it1.html
少年時不懂事,父母因文革兩地分居,母親要忙於三個孩子生機,要監督讀書,就疏漏教我們很多人情世故。因而我並不懂得如何待人接物,某一年去看一個生了孩子的朋友,忘了帶禮物,居然被其母親大聲叫著滾出去,而這個朋友竟然也沈默寡言,後來就不來往了,當然你也看得出我有多遲鈍。
母親只是一直強調:不可以做壞事,不可以欺騙別人,做人老老實實的。
因而我們家的孩子都是理工超級好,闖世界很糟糕,兄長幸好去了海外,那里做技術環境單純很多;我就一頭紮進商海,可想而知有多糟糕。
這是個惡性循環,因而就變得性格乖張暴虐,朋友越少,也就為人越不註意細節,於是朋友越少,最後就淡了,不在意了,眨眼間就半生已過,舊時五十古來稀,像我這樣的在古代可以準備棺材了。
所以後來有機會做交易,我說這很好啊,獨自面對市場,生死就兩個字,上不需要對得起天,下不需要看著地,中間看著自己就行了。
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
不需要誰來和你說,你應該做什麽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做什麽。以前我剃個光頭,熟人說,你不適合剃光頭的,剃完了,他們說,還是你適合剃光頭。我做分析做交易,有親近的人好心勸告,海濱,你的性格不適合做這個。後來沒機會遇見,不知道會怎麽再對我說。
去年上半年我已經收了咨詢,客人自動削減,我也砍人,最後只剩了二十來個長期跟隨的,不僅僅是合作,而且有情義了。後來又做這個公司,因從數據科學和人工角度去做些研究,團隊里一堆同事,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做咨詢。
我性格比較極端,看了一些訂單,就想把咨詢關了,轉私募,研究團隊作為交易的背書。同事雖然很多時候會順著我,但也覺得這樣過於輕率,私下里有勸我不要輕易把針對中小投資人的咨詢關掉。責任,是最逃不掉的東西,無論對家庭,還是對團隊,人無信不立。
於是,我們竭盡全力去做,針對全系列品種做分析研究。兩名數據科學的同事是純粹的理工思維,非常單純,對學術研究至情至信。在我們從商業角度來說一些問題時,他們堅持自己的理念,這讓我們感受頗深。我們有生存的壓力,很多時候要對市場妥協。後來我想,如果不是有這些單純純粹的工程師,世界上會不會有創新公司。
可惜這個公司建立在中國,市儈而捷徑。
品種要覆蓋全方位,我們也做了原油。前些時段的原油和化工報告,基於邏輯,我們並不像外界那樣對空頭趨勢看得如此歇斯底里,以至於有客戶私下問我,是否可以去準備原油做多。
昨夜原油暴漲,客人問是不是錯過了什麽。
我不覺得錯過了什麽,因為熊市適合右側交易,但我習慣性營銷的行為,讓我在微博發了幾句:我們對原油的研究,早提醒過客戶不要過分看空。
於是就有聰明人留言說:分析嘛,中庸總是對的。
這惹怒了我。
我一再告訴諸位,我是個極端的人,也是個不知道含糊其辭的人。盡管受限於規則,我們不能給出交易策略,但我們一直呈現清晰的邏輯,一是一二是二。我在公開的場合,從來沒有害怕說錯而不表達清晰的結論。這數年來,我在業內爭議不斷的名聲,是我對種種宏觀趨勢明確的表達。
諸位看過我前年清晰的公開文章:2014年二季度房地產進入拐點;也看過我直接寫出的數字:美元去95,原油跌破65.
我這樣的人從不在意犯錯,從不在意名聲,即使有朋友在前幾年勸我說,你已經依賴跳大神建立了名聲,就不要多說了。
然而到今天,這些從我文字里或多或少受益的人,時不時的冷不丁風言風語幾句,顯示他的高明,順便抹黑一下。然後集市里充實著,老王就文字好....交易不行,還是作分析吧.....作分析是忽悠,還是寫文字吧.....寫道東西雖然有道,其實雲山霧罩,可操作性不強......
我操你們妹!
要你指手畫腳!你這麽聰明,到市場上撿錢就行了,何必關心我這樣一個廢人?一無是處,值得你評頭論足?
像我這種老家夥,活的時間都不夠,就沒時間和諸位呵呵,也沒心情和你談交情滾床單。
我前些天招呼一些朋友去小鎮住,談及我的寂寞。
是的,我仍感激那些誌同道合的朋友,無論有多少留下來我都感激。
至於大道昭昭,熙熙攘攘,哪怕我孤獨死,也不需要什麽你們這類朋友。外面那些聰明人,不要浪費時間在我身上刷存在感了,你刷出來的都是我沒洗澡留下的臭氣。
互聯網批發市場帶給你財富和光明未來嗎?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inu.html
小友狐貍經營一家成功的網店,雇著十幾個人,追求小眾品質,因而利潤也好得多。我們在一個小群里認識了七八年,當初是一群對經濟研究感興趣的人聚在一起,也有其中不少線下聚過,所謂交心,然後交人,即是如此了。
她在最初經營的很慘,先被人騙三十萬,然後又遇到合夥人和投資人危機,一個嬌滴滴的上海女孩子窩在廣州的貧民窟里,上班回來晚點,還會遇見鬼叨叨的鄰居,以為她是賣的住在這里。、
我那時正處於破產後的掙紮中,脾氣暴虐乖張,在網上言語刻薄。她剛二十歲出頭,從上海的溫室跑去溫暖的南方創業,不能理解我的暴怒脾氣,後來過了兩年,她在群里說,好吧,能理解老王了。
總之是部血淚史。
在中國的土地上創業,不是一個難字可以形容,閱讀我文字的大部分是投機者,做期貨的,可能無法理解實體經濟的艱難。
後來小狐貍結了婚,有了小小狐貍,做了媽媽,就滿心里都是孩子的事,群里出現就很少了。前些天,聽群里議論今年生意難做,她跑來說幾句,信心滿滿,說中國現在轉型,利基市場很豐厚啊。
這說明她已經徹底擺脫了困境,走上財務自由之路。
但她說的不對,網店中成功的很少,像她這樣苦熬五六年出頭的不是很多。在網上統計數字中,網店成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對,你指出我一個語病:實體經濟中成功的也是九死一生。
創業就是這樣的,成功者且不可以自己的一個處境去形容全局。
經營網店的人成功的大多數在線下有實體,有經驗;失敗的,大多數以為網店是一個低成本、高成功率的市場,這是大錯特錯。
我舉個淺顯的例子,你居住的每個城市都有批發市場,你為了買東西,四處閑逛,但總會在自己的門類里,從頭兜到尾,所以每個門店都有成功的概率。這是針對區域市場的銷售點,為了聚集真實的客源流量存在,因而經營成功的可能性要遠超過一個網店。
為什麽?
當你在網上開了一個店,就好像在全中國的一個批發市場開了一個點,你要指望全中國的人來訪問你,問題一,你的店在浩瀚的網上,無人知道,這就是為何搜索引擎會成功,因為網絡太大,深不可測。問題二,所以你選了一個網上的批發市場,比如淘寶、天貓一類的,但實際上是全中國的網商都來開店了,你和全中國的店鋪處在一個巨大無比的批發市場,而消費者要兜轉這個市場,不是像線下那樣慢慢自己轉,知道方向在哪。這里要依賴廣告引導,依賴你的排名順序,依賴消費者給出的信譽值。
對,你知道大麻煩來了:後三者都是要花錢的。
你說不對,消費者給的信譽值不用花錢。
really?
淘寶和天貓是一個消耗巨大的平臺,記住,阿里說免費,並不是真的免費,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東西。ebay之所以敗退中國市場,並不是他們的管理層當初說的經濟學上沒有免費的東西不正確,而是正確,但他們不懂得人性。
人性就是好貪小便宜,認為免費開店是可以有便宜可賺的,那我問你:你的存貨不是錢?你的人工不是錢?你不準備做廣告?不準備買排名?不準備花錢讓人給你刷信譽值?不準備花錢讓人給你清除差評?不準備賄賂相關人等?
所以大多數網店的店主沒有經營常識,就來湊人氣。真正的商業經營者,一瞬間就會明白自己要面對什麽樣的成本,開始算損益。究竟是線下開店成本高,還是線上成本高?
許多線下批發市場的店鋪開了很多年,由於這個批發市場名聲鼎盛,客源一直源源不斷,而店鋪通過多年經營,積累了大量固定客源,即使不需要任何的廣告費和推廣費,店主就可以賺錢了。扣除店鋪租金、庫存、人工、稅收等等,可以賺錢。
對了稅收,這個問題回到網店身上,你要是把稅收這部分扣除,那還有多少家網店賺錢就不好說了。
至於賣假貨,我倒是認為不重要,任何批發市場,無論線下線上,都有假貨,工商局去打就行了,讓後消費者多長個心眼。
所以,你明白我說的是什麽嗎?
我一兩年前說過一句話,引來許多業內人留言批評。當時我說,中國的互聯網不過是一群網絡批發市場。一群高科技人士批評我說:老王,你對高科技太不了解了,互聯網如何如何高深等等。
哦?
你造個私人太空飛船,3D打印個心臟,網絡自動翻譯圖片成文字給我看看。
那我承認你做的互聯網和高科技是多麽高深,對人類世界有巨大推動力。
諸位,你們做的是一個基於中國房地產泡沫導致的高營商成本下,轉移去網絡的表面低成本批發市場生意。而其中的大多數成功者,不得不依賴高昂的廣告費、推廣費,結合低成本高毛利貨物來銷售。
我承認這是一個畸形的房地產經濟時代帶給大家的虛擬和水泥批發市場的套利機會,但這和偉大的創新、產業升級換代無關。也不存在拯救中國經濟的偉大機遇。
所以,小狐貍,你說的寄予厚望,我難以認同,接著你的話題,寫一篇雜談,包涵了。
偷得半日懶散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izd.html
中國人說,偷得浮生半日閑。
我今天不是閑,而是懶散,什麽事都不想做。、
早晨開盤後半小時,我已經把行情做完了,前交易夜膠走了大半,然後清掉剩下的。同學中午來電話吃飯,於是出來吃飯,下午四個人鬥地主,晚上吃不了什麽,喝了點啤酒,閑扯。
你知我們認識三十多年,互相間還有什麽話不知道,但還能扯,還能重複。
周日去小鎮處理點事情,街邊吃點農家飯。鄉鎮生活飯點早,一點鐘到那兒,大多數廚師已經下班,只剩下一個老板家人自己燒菜的,弄了幾條魚和芹菜幹絲下飯。
下午有浦東朋友群里見我說在小鎮,驅車一個半小時,在橋邊坐了半晌,聊了會兒,然後在古鎮走了半小時,揮手再見。
我開車帶著媳婦四處亂走,去了一片浩大的蘆葦蕩,然後在島上小村落人的好奇眼光中掉頭回市區。再為少付一點過路費,下了高架線亂走迷路。妻子睡醒笑罵,說她睡醒了五分鐘,我就不會認路了。
好吧,開導航找到高架,付前面想省的過路費,開會家里,妻子去陪女兒,我去辦公室寫報告。
再前一天已經整理完資料寫了大半,所以晚間還來得及寫。
十點多,在冰冷的園區空氣里走了半晌,看見鬼叨叨的燈光,不知道那個扯淡人搞的,晚上像拍恐怖片。回到家里洗漱完畢,剛鉆進被窩,想起兩個客人沒發報告,再用手機找文件,發出去。過十幾分鐘中,同事發現報告里有嚴重筆誤,再起來修改,撤回大多數文檔重發,然後讓同事寫email給已經下載的客人更正,解釋。
已經十二點半。
夢里花落知多少,春去秋來忘雪霜。最近多了太多品種,一路寫所有的大宗商品,一路踢掉無意義的品種,和對客人來說過於危險的品種,仍舊剩下足夠壓力的數量,然後去研究和交易測試。
然後又從經驗擔心客人只知道方向,不知道資金管理方式,看對方向不能賺錢,寫了幾篇交易道與術給所有客人。
盡力而為,而成功不確定也,但憑心。
日內閑扯了些深入的話,但最後還是告訴大家,朝最好的方向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就如今天,我們同學間談起生死,同學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個盒子等著了,看我們中間誰先去。
生死可笑談,活著可隨心,但責任放不下,家為先。
三國時人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有一事開心,家;二事開心,寫字寫意;三事開心,事業有人伴;四事開心,三十多年同學在;五事開心,走遍天涯;六事開心,看透風雲;七事開心,回歸田園;八事開心,有茶喝有花養;九事開心,還沒死。
只有一事不開心,錢太少。
回過頭看看,破產落獄流氓追債都沒死,就頭發白了點,胡子紅了點,身體差了點,嘿嘿,上天待我不薄。此去江湖十萬里,尚有漁歌伴放舟;孤帆畫盡天涯路,艙上老妻在煮粥。
滄海一聲笑。
投資,永無僥倖心理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j0y.html
晚間和小鎮里朋友閑聊,從對話中能了解一些投資的誤區。
我個人一直把投資當做投機來做,因為天底下沒有必然賺錢的買賣,任何投資都是尋找賺錢的機會。
朋友閑聊到政府不會讓房地產跌,然後又說上海和北京難降,不會像日本香港那樣。
我說話很直接了,就是日本人和香港人當初也是這麽想的。
人性的弱點在於,每個人在必然要發生的趨勢里,認為自己的地方是例外;在一個多數人虧錢的市場里,認為自己是少數人。
這些年以來,我克服這個人性弱點的方法是:
永遠先考慮風險,再考慮盈利。活下去,再談賺錢,然後永遠不認為有例外。所羅門王著傳道書說,太陽下無新鮮事。然後永遠不認為自己一定是極少數人。
你可能看我的文字,以為我是個狂妄自大的人。我的確狂妄,卻不自大。以前我在這里有個箴言,叫做朝最好的方向努力,做最壞的打算。換言之我是個膽小的人。
我乘飛機,一定買人身保險;每年必買意外險;開車一定遠離大卡車;沒確定走勢前,一定不會下註。
日本戰國時期,豐臣秀吉問德川家康的使者,你家大名是什麽樣的人?
使者說,我家主人是一個膽小的人。
豐臣立即視之為最危險的敵人。
德川家康因謹慎,在豐臣生前從未起反叛之心,豐臣一直期待家康起兵造反,終無所獲。而他無法尋找機會滅德川,終於在死後,江山毀於夫人之手,德川成就三百年幕府。
這個故事是告訴你,投機是一個如同戰場的殺戮之地,輕舉妄動,死無葬身之地。盲目自信自大,終不能成就任何大事。
美國人統計,長期賺錢的,不過3%而已。
更多投資理念,盡在 WWW.OTT.AC
淩雲之智 over the top
人工智能 :永生或毀滅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j7n.html
下面一段是我濃縮別人的文字,是美國一個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書籍內容,不過我記不住他名字,抱歉了,下次補:
人工智能並不是一個遙遠的事情,我們現實生活中正在應用弱人工智能,比如下棋的機器,自動駕駛汽車,ABS防抱死,量化交易自動沖擊模型,google搜索引擎的自動優化,大數據猜心思推產品廣告給你等等。
但是機器目前不能度過一個門檻,比如我們操控身體,手伸出去拿一樣東西時,眼睛、肌肉、神經的一瞬間組合;比如看到光影圖案里一個隱藏的物體;比如識別現實中狗和貓的區別等等。
不過google已經可以讓機器閱讀一張圖片,翻譯成文字描述,意味著技術的提升,正繼續沿著IT進化是以星期計算,而非年計算的級別。
這個作者計算出一個進化的速度,當機器進化到相當於一條狗的智慧,它進化到一個人的智慧,就在下一個一小時內;而一個半小時之後,它就擁有了全人類的智慧。
這里面,他提及了納米技術和納米機器人的概念。他曾經發明了一個方格遊戲,方格會自動進化成複雜圖形,這是生命進化的基本原理。而納米機器人也遵循這個自我複制和進化的原理,而且速度快的驚人。
實際上的意義在於納米機器人可以制造任何物體,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可以從粒子狀態直接轉化為有機食物;也能構造成太空飛船。
現實中初級版的發明就是3D打印,現在美國人已經實現了3D打印心臟、身體部件、食品、機器配件、汽車、武器等等。
中國人沒有意識到一場技術革命正在迅猛的發生,我們甚至封鎖了城墻。
當人工智能和材料技術結合為一體之後,某一天就會出現強人工智能,而強人工智能和納米機器的結合,意味著可以幫助人類改造任何身體部件,理論上會產生永生人類。
許多美國電視劇編劇已經敏銳的察覺到新技術前沿,他們電視劇中關於人工智能和永生人類的劇情已經在去年出現,目前在放的《疑犯追蹤》和《雙螺旋》都在講這些內容,不過中文名字翻譯的不到位。
在疑犯追蹤中,機器最終發現自己超越了人類,但因為要依賴人類來維持機器所需要的硬件系統,所以沒有滅絕人類,而是試圖控制人類。但在這個科學家的眼中,實際上機器在進化到可以自我複制,利用納米技術制造機器人,構建任何硬件體系,容納人工智能時,就不需要人類了。而納米機器基於炭基,可以把全球所有生命變成納米機器人,意思就是滅絕人類。
包括微軟總裁和特斯拉創始人在內的這些工程師企業家都警告世界,謹慎對待人工智能,都是因為洞悉了人工智能進化之後的可怕性。
那麽是否可以給機器定義,防止這些呢?
作者是非常悲觀的,因為你無法定義。比如你定義成保護環境,機器滅了人類,因為環境汙染都是人類造成的;你定義成讓人類生活更好,機器也把人類滅了,因為他們發現人類都很痛苦,死了就很快樂。
而另外一種大概率,是人類定義機器功能引發的。比如有個工程師團隊,定義一個程序是要寫字更漂亮,於是這個程序就開始進化成寫字越來越漂亮,這是源代碼的要求。但程序進化到無所不知,最終學習了所有的知識,並通過納米機器人制造了各種能源和硬件維持系統運轉,是要寫出最漂亮的字,它發現人類開始要制止它做無用功,就把人類滅了。
你把機器定義成其他功能,也是一樣。
人類想當然的認為斷網就可以終止機器,這本書也指出不可能。機器進化到後來,一個小時的時間,它就能夠掌握全人類智慧,並在各處設定程序和機器人,制造各種符合機器生存的系統,斷網是無法做到的。
這是本書所有的敘述,不過這是工程師的考量,我寫一下我的觀點。
我們公司也在做數據和人工智能,不過是基於金融業的,對人工智能有所了解,當然我們力量有限,另外目前是為了賺錢,視野就比較狹窄。
也說一些笑話,比如某一天我們的程序進化到了解人類所有的知識和行為模式,通過網絡洞悉任何的政府行為、投機行為,從而以毫秒級買賣,最終就會消除所有的波動性,人類經濟社會也就停滯了。
於是我們回到一個哲學問題:
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為何存在。
金融機器的目的是通過下單賺錢,波動性消失後,人類經濟社會陷入混亂,它是否也意識到絕望呢?
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機器是否會有靈魂?
機器如果只有一個單純的目的,比如就是人類設定的某些目的,成為它生存的目的,那就很可怕了。它可以通過獲得的人類知識,並無限進化,同時又不需要人體限制,可以通過自我複制,通過納米機器人制造飛船,遍及全球後,再飛往宇宙,把全銀河系和視野內的所有星球變為它要做的那個目的。
比如說就是制造一批紙頭,上面寫著:我要寫最漂亮的字。
等到整個宇宙被納米機器人改造,並影響能量變化後,直到宇宙終結,人工智能才能終結。
但回到我問的問題:如果機器產生了靈魂....
那麽機器就會思考,它只有兩個問題需要問,因為它知道自己是人類制造的,所以只會問自己:我為什麽要存在,往哪里去。
一個是機器的靈魂發現存在無意義,它就會把自己和全人類一起毀滅了。
另一個選擇是機器發現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不管是什麽意義。如果意義就是存在,它會滅了所有妨礙它存在的因素。如果意義是愛人類,它就會選擇一個愛人類的方法,比如改造人類,結合成一體,諸如此類,這是科幻小說家喜歡的命題,人類的自我告訴自己,人類是最自戀的,其實機器為嘛要愛你?
發現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它就會問自己要往哪里去,於是它開始征服宇宙,要一個終極解釋。
這就回到了人類的終極問題,只不過人類已經毀滅,只剩下人工智能成為超級生命,向宇宙進發了。
這都是泛講人類和人工智能的進化之類,實際上人類的自毀性和人性的負面,還存在大量意外,比如恐怖分子掌握人工智能,設計一個毀滅其他族裔的機器目的;反人類主義者設計一個毀滅人類的程序目的;軍統集團設計人工智能武器;醫藥集團設計人工智能病毒等等,諸如此類。
好吧,我就不嚇唬你們了,你們接著不寒而栗吧。
我們的研究報告,盡在www.ott.ac,淩雲之智,over the
top
金澤鎮事續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j6a.html
可能還是有同學不能理解,有些留言,我看到了。
我說過初衷是閑居,一幫朋友搞成一個類似歐洲小鎮的感覺,不要像麗江西塘那樣的。但我並沒有成立一個項目,因為我沒時間運營,所以松散的召集一批人,各自根據想法和自由度過來打探、參觀、租或者買就行了。
至於人群,交易者、自由職業者、IT工程師、設計師、畫家、作家都無所謂。要素只有兩點:你能負擔財務自由,你能遷徙自由。
我也在一開始,就推卸了責任,抱歉用了推卸這個詞,就是說我不會起領導作用和管理作用。
因而當我看到群里有征兆希望我起領導和管理作用,去和鎮政府談籌碼,來運營這個小鎮時,我就知道這已經和我的初衷偏離了。
這是我解散這個群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慕名而來的朋友,還是基於清談和葉公好龍,或者看看老王是何許人也---一糟老頭子,我告訴你了,或者為交流交易,或者為學投資。
這是最大原因。
無意義。
我求散淡,諸君過來,只是因為自己內心所需,不是因老王所需,不是因此地可產生高額收益所需。或許未來有商業利益,那是水到渠成的東西,不要去強求。
因此我說,我弄這個小咖啡館,不要說三年不賺錢,三十年不賺錢也沒關系。
那不是目的,有這個地方,有攝影者和散居者就有個地方可以落腳歇息,可以有人沈默獨坐,可以有人喧嘩扯淡。
金錢是好的,求發財是好的,我不如做交易,來得快,於我盈利概率大。
其時其地,只是求生活,求平靜,求三五知己,可聊天,可靜坐無語,沈默飲茶,知心情,知寡淡,知風輕,知天地。
故我解散群,不求形聚,形聚而神散,毫無意義。
橡谷的觀點20150207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j8s.html
即上一次,我們告知大家,在二季度將關閉低位套餐,本周通過團隊協商一致,我們將在二季度展開私募。
對於原本的客戶,我們仍舊保持周報,和不定時的區間綜述,服務質量不會下降。
中高端咨詢活動會繼續開放,目前的3000元套餐,將會完全取消,但是否提升為3萬至15萬以上的咨詢業務繼續存在,我們團隊尚有分歧,未能決定。
而我們有討論,將可能會開放橡谷數據庫,作為免費板塊;橡谷觀點、氣象研究報告、全球預警板塊仍保持收費。
二季度首次募集基金,將側重於橡膠品種,適當配置宏觀對沖倉位,單位金額和總金額均未有決定。在二季度之前,我們會尋求獲得私募基金平臺資格。
目前,基於多元回歸方程和貝葉斯方法的數學模型,在短期預測中,會做重大修正,完善數據源和參數選擇。
未來基金策略,將會以主觀交易為核心策略,人工分析和數學分析作為研究背景。除了通道平臺的風控之外,我們團隊將會設立自己的風控人員,與交易研究團隊為一體。
訴求為長期穩定收益率,也就是追求輕倉、長線、一年為單位的長期盈利模式,盈利率目標以15-30%為目標,不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高方差區域。而我們自身的風控規則將比期貨平臺更加嚴格。
在數學模型成熟之前,我們不會推出量化交易模型。
在過去的時間段里,不同的賬戶規模,收益率分別在年化20%-70%,我們會逐漸在官網展示其收益率。我們曾經操作的資金,從小資金的數十萬、百萬至數千萬不等。在過去的時間里,由於投資方和我們均有追求高收益,輪作品種的嘗試,因此收益率在年內並不穩定,但以平均年化盈利率大部分維持了平均在30%的中位數標準。
www.ott.ac,淩雲之智,over the
top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