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對阿爺說不 Uncle Ray


2009-06-09  AppleDaily  
 
 

 

花 了一天時間讀完趙總書記的《改革歷程》,勾起不少八九十年代的政治事件,如果李鵬又出回憶錄回應趙總的comment,就更精采。目前中央政府對這本書 「冷對待」,與民間鬧哄哄成強烈對比。時代不同,聞說內地網民突破「金盾」,已有大量電子書版本可供下載。六四由腐敗、反官倒開始,趙紫陽就提出加強媒體 對政府的監督及司法獨立,防止貪污腐化,問題是歷史不止一次證明,媒體自由會帶來多黨政治,結束一黨專政,台灣就是一個好例子,當權者又怎會自動獻身,接 受監察?

貪官挾千億外逃

開放以後,貪污問題越演越烈。07年中國審計報告指出,政府部門挪用及管理不當的資金達460億元人 民幣。北京市檢察局08年披露,90年代中期以來,接近兩萬貪官把以千億元計人民幣,非法逃到國外,難怪在美加等地,很容易就碰到操一口流利京腔的同胞買 車買樓,一櫃鮑魚。當然少不了的還有上海首富周正毅、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及能在香港鈔票上簽名的劉金寶。最近國美(493)事件牽涉到公安部的鄭少東 及深圳市長許宗衡,諷刺的是,許市長曾在內地報章表示要做一個「清廉市長,不留敗筆,不留遺憾與罵名。」許市長已經是于幼軍後,第二名在深圳中招的高官。 六四維園15萬人的集會,是香港人對阿爺說不,香港要保持現在的自由與開放,不能退,否則只會墮落成為一個像深圳的城市,在華麗建築背後,失去靈魂,像曾 特首一樣,上帝會否給他多一點時間?Uncle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74

兩岸三地:對阿爺說不 Uncle Ray


2009-06-09  AppleDaily







 

花 了一天時間讀完趙總書記的《改革歷程》,勾起不少八九十年代的政治事件,如果李鵬又出回憶錄回應趙總的comment,就更精采。目前中央政府對這本書 「冷對待」,與民間鬧哄哄成強烈對比。時代不同,聞說內地網民突破「金盾」,已有大量電子書版本可供下載。六四由腐敗、反官倒開始,趙紫陽就提出加強媒體 對政府的監督及司法獨立,防止貪污腐化,問題是歷史不止一次證明,媒體自由會帶來多黨政治,結束一黨專政,台灣就是一個好例子,當權者又怎會自動獻身,接 受監察?

貪官挾千億外逃

開放以後,貪污問題越演越烈。07年中國審計報告指出,政府部門挪用及管理不當的資金達460億元人 民幣。北京市檢察局08年披露,90年代中期以來,接近兩萬貪官把以千億元計人民幣,非法逃到國外,難怪在美加等地,很容易就碰到操一口流利京腔的同胞買 車買樓,一櫃鮑魚。當然少不了的還有上海首富周正毅、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及能在香港鈔票上簽名的劉金寶。最近國美(493)事件牽涉到公安部的鄭少東 及深圳市長許宗衡,諷刺的是,許市長曾在內地報章表示要做一個「清廉市長,不留敗筆,不留遺憾與罵名。」許市長已經是于幼軍後,第二名在深圳中招的高官。 六四維園15萬人的集會,是香港人對阿爺說不,香港要保持現在的自由與開放,不能退,否則只會墮落成為一個像深圳的城市,在華麗建築背後,失去靈魂,像曾 特首一樣,上帝會否給他多一點時間?Uncle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75

有苦說不出的「假利潤」 若缺齋

http://dodderer.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當金價升穿1,300帝金後,法律界年輕才俊、當年在藍血大學溝死女的歐世圖兄曰早購入黃金的本老頭可是賺得如豬頭一樣,老頭苦笑曰所謂利潤大多是假的吧!

(插句題外話:他老兄可真是不大夠意思,香港單身女性已極嚴重不足,他老兄在藍血大學時還珠圍翠繞,可真是進一步破壞市場平衡...)

有關利潤是假的不是說老頭像某些財經演員、
山埃agent般向人推介連自己也不吃的,而是說金價“上升”所帶來的富貴本質根本虛幻!

     *          *          *          *

問題本質正是何以金價會不斷上升、或更精確說法是以帝金(或其他貨幣)結算的金價上升,只因黃金本是貨幣,唯一分別是黃金與白米、黃豆等都是實物,相對於帝金等印多少有多少的印刷貨幣不容易大量湧現(當然經濟、會計等教科書會說長期而言所有東東都是可變,但黃金相對而言短期不易改變)

當然可能是黃金本身價值上升,但近來升瘋了的結算價只怕是因為帝金歐羅英鎊等濫印而變值,印刷貨幣貶值下不止黃金等實物“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最有趣的是帝國明明自己刻意將貨幣貶值、還指著中國鼻子罵人家幹同樣的事、令自己所作所為後果大打折扣,真是
典型帝國人性格:無恥

回正題,簡單一句是所謂在金價上升中的獲利,如實物角度看也只是令自己原有身家不用隨港幣(與帝金掛鉤)不用貶值而已,根本沒什麼利潤可言,當然相對於持有存款已是好得多,所以自初出文曰買金時將一半閒置現金改成黃金後亦
陸續買入,現今的閒置資金中已有超過3/4以黃金形式持有;

     *          *          *          *

話說回來,聽不少經濟學界朋友曰張五常在行內的地位並沒有一般香港人所認知的高,本老頭笑曰他老兄地位如何我不知,但單是一點已令本老頭覺得比你們高明:最服他所說的是無論理論千變萬化,只要違背(1)需求定律或(2)自利假設,無論用字如何漂亮、
方程式如何複雜,那經濟分析便肯定是錯的;

的確往往簡能勝繁,所謂「預見」金價上升其實是需求定律的變化而已!


世事往往簡能勝繁,但往往故作高深才令人以為好像真有學問似的,經濟學家外最經典例子似乎是會計師,可惜這類看似最了不起的花架子往往輸得裙拉褲甩、信他們的更是所托非人居多(維基供求定律圖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38

敢向投資客說不的豪宅建商 寶輝建設 兄弟聯手坐穩台中豪宅一哥

2012-11-19  TWM
 
 

 

靠台北客支撐半邊天的台中房市,逾三成比率是投資客購買,只有豪宅建商寶輝建設是七期裡的異數,這家公司寧願房子賣久一點,也不願給短期炒作的買家機會,它的成功祕訣是什麼?

撰文‧梁任瑋

實價登錄資訊揭露後,大台北房市觀望氣氛持續濃厚,反而確立了台中豪宅實際成交一坪五、六十萬元的行情,吸引不少台北客到台中看屋。儘管台中豪宅銷售率靠投資客撐盤是業界公開的祕密,然而,卻有一家建設公司敢自豪地說:「我是七期唯一敢拒絕投資客的建商。」它是寶輝建設,在被稱為豪宅一級戰區的台中七期重劃區裡,總是逆勢而為。當同業一窩蜂複製新古典、巴洛克建築,寶輝卻堅持設計現代化玻璃帷幕式的外觀;當同業為了快速回收資金,不惜擁抱投資客對外營造出豐沛買氣,寶輝反而用嚴苛的條件,把炒家拒之於千里之外。

寶輝拒絕投資客換得的代價,在夜晚的七期看得特別明顯。當夜幕低垂,就可發現寶輝的房子點燈率高達五、六成,遠高於七期其他大樓的三成。正因為投資客比率幾近於零,寶輝建設的建案幾乎不受奢侈稅影響,也不太有轉賣獲利的情況,相對房價也能維持在一定的水準。

挺過銷售時間拉長的考驗

「我們自備款高達五成,不接受施工期間換約,一般投資客聽到預售就要拿出五千萬元,就打退堂鼓了!」寶輝建設總經理蘇良智談起特殊的銷售模式說:「與其說我不歡迎投資客,不如說我更希望自住客來買寶輝的房子。」寶輝呵護、營造品牌形象的作法,是在銷售過程與客戶互動中一點一滴建立。他常在對談中說明寶輝如何維護頂級社區品質,藉此測試客戶能否接受寶輝社區管理費每坪一百六十元,比七期其他豪宅社區高出五成?如果客戶認為不需要太多的服務,他會直接建議客戶不要買,否則交屋後,會有很大的認知落差。

也正因為客戶都是認同寶輝才購買,即使要轉手,住戶都會想辦法維護大樓品質,自然就建立起高度凝聚力,經常尚未到仲介市場就已在住戶間流通成交。

拒絕投資客,相對就必須忍受銷售時間拉長的考驗,但﹁時間﹂這兩個字,似乎從未對寶輝造成壓力。寶輝近十年只推出四棟豪宅,可說是推案量最少的台中豪宅建商;但相反地,寶輝一推案絕對是當時台中最昂貴的建案,因寶輝產量稀有,目前台中賣出的破億豪宅數量,有高達八成都是寶輝的房子。

要讓有錢人買單,在於寶輝對品質的高度龜毛。一家廠商透露,寶輝可以每年花好幾百萬元在彰化田尾租地,請人照顧上百棵將來要種在七期建案門口的大型落雨松;為了卡位台中高鐵站內位置最好的廣告看板,寧願每個月付五、六十萬元租金包下半年,一張廣告都不上,直到國外設計師設計好文案才刊登。

然而,如今寶輝建設在豪宅圈樹立的口碑,背後其實是一段兄弟檔靠著堅持,花費二十年時間打下江山的故事。

寶輝建設由董事長蘇良元與總經理蘇良智兩人共同經營,他們是台灣營建業少數的兄弟檔,兄主內、弟對外,合作無間。

九二一後成功轉型進軍七期一九九九年之前,寶輝重心放在台中四期與五期,一如台中傳統建商,「每天想的只有如何在既有的成本,變化出產品的附加價值。」蘇良智回憶,當時五期最高房價一坪才十三萬至十五萬元,但光是營造費用就要六萬元,房價想多賣五千、一萬元極為困難。九二一大地震後,兩兄弟開始認真思考再這樣下去不行,「不是收起來就是轉型。」面對當時房地產景氣長達十年低迷,寶輝愈走愈辛苦,為突破困境,兩人決定進軍當時還是荒煙蔓草的七期,從零開始。

「在那段時間,我們學到一件事,因為台中毫無預售市場,只能在成屋顯現出價值,決勝點在於營造做工的精細度。」蘇良智說,我們是做最傳統的行業,如果沒有挑戰、創新工法,怎麼讓消費者買單?面對未知的市場,很多建商選擇直接模仿最安全,但他當時就堅持去找美國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外觀。

「請國際大師來規畫風險很高,除了設計費高出本地一倍,作品也很有可能不適合我們,更何況,市場也沒有叫我一定要這樣做,若沒有理想與熱情是做不下去的。」蘇良智娓娓道來寶輝一路走來的艱辛。

暌違四年,寶輝將在台中市政府所規畫的萬坪生態公園秋紅谷正對面,推出新的建案「寶輝秋紅谷」,這是今年台中最具代表性的建案之一。除了鄰近大都會歌劇院,在外觀設計也邀請美國洛杉磯的Johnson Fain建築師事務所的主持人Scott Johnson,打造現代化玻璃帷幕式外觀。

蘇良智說,過去台灣沒有條件去建國際型的豪宅,直到最近這十年間,台中可以吸引國際買家來台置產,而寶輝希望能當那個攀越巔峰的推手。

寶輝建設

成立時間:1982年

董事長:蘇良元

資本額:1.5億元

推案大事紀:2002年七期第一棟作品「敦峰」、2004年至2012年陸續在七期推出頂級豪宅「寶輝花園廣場 」、「寶輝世紀花園」、「寶輝一品花園」、「寶輝秋紅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70

被強行「綁約」 還遭批不夠力挺 服貿大贏家?金融業有苦說不出

2014-06-09  TWM
 
 

 

各界普遍認為金融業者是服貿過關的最直接受惠者,但實際的情況是,兩岸政府強行將金融三會決議,納入服貿之下;如今服貿卡關,不僅金融三會的成果窒礙難行,業者還要背負政府「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責難,心裡相當委屈。

撰文‧張舒婷

約莫兩個月前,國內一家金控公司的內部經營會議上,這位擁有大學教授身份的董事長,對著全場一級主管詢問:「外界都說金融業是(服貿的)最大受益者,請問誰能告訴我,我們到底可以做什麼?」語畢,在場主管噤若寒蟬,一片靜默。

《服貿協議》在台灣爭議不休,但在一陣陣喧騰的爭論聲中,僅有的共識似乎是:「金融業是服貿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真是這樣嗎?

太陽花學運期間,始終被貼上「服貿最大贏家」標籤的金融業者,不斷面臨政府官員和執政黨立委指責「挺得不夠力」。學運一結束,多位國民黨立委指出,「黨團積極讓服貿過關,銀行、保險、證券等公會卻彷彿觀眾在看戲。」讓金融業甜頭還沒嘗到,已惹來一身腥。

「金融三會」就已確定開放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更多次提醒金融業者:「不能當我們在爭取(服貿過關)時,你們默不作聲,過兩天又來申請設分行、子行。」字字句句,聽在金融業者耳中,百感交集,甚至有業者一頭霧水:「為何大家都把矛頭指向我們?」「金融業真的受惠最大嗎?」打開「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長達五十一頁的內容中,「台灣方面金融服務部門的開放承諾」僅佔了一頁,「大陸方面金融服務部門的開放承諾」也只有一頁半;再細看這兩頁半內容,其實和過去兩年兩岸「金融三會」(即台灣金管會與中國的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多次會議)的協議結論一模一樣。

原來,去年五月二十七日,兩岸「金融三會」後,陸委會和金管會共同決議,要把會議的成果「納入」服貿中執行。換句話說,有關於金融業的「利多」,其實只是把金融三會的成果,放在《服貿協議》下執行。

當時還有一段插曲,因為去年十月,《服貿協議》已經躺在立院中「卡關」許久,而金融三會中最後一個「金保會」(即金管會與中國保監會)才要登場,當時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眼見情況不對,曾提出建議:「金保會決議可以考慮變通,另闢蹊徑,跳過服貿,直接簽訂金融MOU(備忘錄),以MOU方式處理,以免和服貿『卡』在一起。」只不過,這樣的建議終究沒有被採納,因為雙方政府不同意。「金融MOU只是MOU,和協議有一大段距離,畢竟協議效力大於備忘錄,實質的法律位階和保障程度比較高,簽了MOU可以隨時say no(說不要),甚至不做也可以;但協議不行,如果(協議)不做了,大家就要重新坐下來再討論。」許舒博說。

但許舒博的建議證明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在法理上,金融三會的結論原本是有機會脫離服貿的;如果當時沒有把金融三會納入服貿底下執行,今天「金融業是服貿大贏家」的說法,恐怕就不成立了。

另一個弔詭之處則是,這個要把金融三會成果納入服貿的重要結論,《今週刊》找遍相關資料後卻發現,除了當天提供給媒體參考的新聞稿外,竟沒有官方正式文字。

許舒博也一針見血指出:「(金融三會)不但沒有形諸文字,而且也不需要在服貿架構之下,其實只要透過三個監理平台,分別去完成即可。」他舉例說,保險業者最引頸期盼的,降低登陸中國門檻「五三二條款」(資本額五十億美元以上、設立滿三十年、在中國設辦事處兩年以上),若真要解除,和服貿通過與否,並沒有直接關係,「因為(五三二條款)不是服貿綁住,是保監會綁住的,保監會直接解除限制就可以了,不需要透過服貿來談。」被綁入服貿 想脫鉤很困難也因為如此,在金融業者眼中,「金融業是服貿過關後最大受惠者」這種說法,不僅太過簡化,甚至倒果為因。金融三會結論被強行綁在服貿底下執行,已非所願,如今服貿闖關失利,還將他們扣上「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不力挺服貿等大帽子,不少業者心中也是滿腹委屈。

如今事情演變至今,為求解套,能否讓金融業與服貿脫鉤?談判《服貿協議》的代表之一、世新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薛琦回答得斬釘截鐵:「不可能。」無論當時的決議正確與否,但薛琦解釋,「金融三會」的結論已經納入服貿內容之中,「本來(服貿)是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可以更改的,更不可能把金融業獨立出來。」即使服貿的產業架構和文字內容,絲毫不能更動,又有業者提出另一質疑:為何「金融三會」的談判結果,非要與服貿綁在一起?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但說真的,我也不知道,無法回答。」薛琦的答案令人啞口無言。一個連服貿主談者都不知所以然的「綁約」,造成如今「金融業是服貿大贏家」的結論,不禁令人質疑,是否因為《服貿協議》本身對台灣產業的發展,其實並無太明顯的利多,政府才必須再三強調「服貿過關是『肥』到金融業」,並拉著金融業者來背書,讓服貿順利闖關,還是另有其他重要目的?

金融業西進 非百利無一害金融三會決議與服貿成為生命共同體,已成為難以扭轉的事實,但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即使服貿過關,對台資金融業來說,真的如此有利可圖?抑或是看得見卻賺不到的過路財?

「對金融業來說,簽服貿絕非百利無一害。」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表示,雖然兩岸文化、風俗相近,雙方要進入對方市場的障礙相對低;但政治、經濟制度的差異大,對國家的認同更是大相逕庭,「很多大餅看得到,但吃不到。」一來是因為,對台灣的業界來說,進軍中國市場的最大風險之一,就是當地資訊不公開透明,金融業也不例外。

另一點備受討論的是,「金融三會」中,中國丟出來的肉,真的是台資銀行最垂涎的嗎?

舉例來說,金銀會決議之一是,中國官方鼓勵台資金控,透過設立村鎮銀行的方式,加速在當地縣市拓點。

村鎮銀行主要設立於農村地區,為當地農民提供金融服務。金管會打的如意算盤是,中國在二○○七年才有首批村鎮銀行誕生,發展歷史不算長久,現階段台資銀行若盡快搶進,不至於有「輸在起跑點」的疑慮。

但林向愷質疑:「鼓勵台灣人去成立村鎮銀行,真的是利多?」一來是,按現行規定,村鎮銀行不得辦理異地貸款,故業務範圍仍相對侷限;二來中資銀行本身對於投入村鎮銀行的業務,意願就相當低落,村鎮銀行的客戶以農民為主,還款能力受到質疑,台資銀行搶進,面臨不良債權的風險恐高出許多。

儘管曾銘宗回應,已祭出更多控管措施,包括國銀對中國曝險不得超過其上年度淨值的一倍;國銀累積撥入中國地區分行的資金及當地投資總額,合計不得超過淨值一五%;還有國銀第三地區分支機構,以及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對中國授信總餘額,不得超過其資產淨額的三○%,但仍然無法完全消弭質疑的聲浪。

如今「金融三會」與《服貿協議》一樣,已提升至兩岸之間難解的政治議題層級,何時能解套,仍遙遙無期,考驗雙方主管機關的智慧。另一方面,即使服貿過關,台資銀行要西進,還有哪些挑戰等待克服,也值得深入思考。

非關服貿 金融業開放兩岸早有共識──「金融三會」主要開放項目金銀三會 金證一會 金保一會時間 2013年4月1日舉行第三次會議2013年1月 2013年10月協議內容 1.台資銀行可設立村鎮銀行,在福建省設立異地支行2.陸銀參股台資銀行上限可達20%1.中國給台灣1000億元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

機構投資者)額度

2. 台資金融機構可在上海、福建、深圳各設一家兩岸合資全牌照公司,台資持股比率最高可達51% 1. 修正有關陸資保險業在台設立代表處、參股的規定2. 支持台資保險業在中國經營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業務整體評估 設立村鎮銀行,不良債權的風險相對高 開放RQFII涉及人民幣回流和去化機制就雙方保險業務來說,並無具體進度

整理: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54

我們活在無法說不可能的年代


2014-09-29  TCW  
 

 

奇點大學創辦人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在《富足》(Abundance)一書中提到,每個創意背後的動機不外乎四種:好奇心、恐懼、貪婪和意義。

戴曼迪斯認為,好奇心是四種當中最弱的驅動力,因為好奇心不是容易被滿足,就是容易被打消;而容易被滿足的好奇心通常創意不足,容易被打消的好奇心,通常代表創意太天馬行空,難以執行。能夠以好奇心堅持把創意化成現實,沒有高人一等的瘋狂無法做到。

全球第一對用3D列印技術印出牛肉的加伯.佛格區(Gabor Forgacs)和安卓思.佛格區(Andras Forgacs)父子,驅動他們的力量便是好奇心。很難得兩代人都瘋狂追逐,這件人類史上沒有路徑可以依循的創舉;這對父子所創造的最大意義,是我們又多了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幫人類開了天眼。

七年前,加伯在實驗室裡,重複已百萬次以上的分離牛肉細胞,等了好幾天終於分裂出上億個細胞,然後注入生物印表機中,針頭緩慢的一層細胞、一層親水性凝膠(hydrogel)移動著,每天,擔心著細胞是否成功融合。三、四天後,終於出現手指大小、薄薄的、近乎透明的牛肉片,父子兩人在實驗室裡高興的擁抱。

「生物製造最折磨的是,做對一件事情,結果未必會對,要同時做對很多事情才會有對的結果,」安卓思說,「每天都要面對很多莫名其妙的失敗,唯一能做的只有把失敗的經驗值極大化,從裡面學教訓。」

物理老爸變「生物列印之父」跨界學生物,四十歲還重新當學生

加伯雖然從小對生命科學感興趣,但是他在讀大學的時候選擇了理論物理,最後拿到理論物理的博士學位。完成學業後的加伯,並沒有一直待在匈牙利教書,他離開家鄉布達佩斯,先後到法國、美國的大學裡做學術研究。

有一回,一個研究生物細胞的朋友邀請他參觀實驗室,彼此都聽不懂對方的語言,他問自己:「難道這輩子只能講物理的語言,沒辦法跟生物學家溝通嗎?」一個小念頭,驅使他以四十歲高齡、頂著博士教授頭銜,重回學校念三年生物,從此轉入生物物理學領域;「真正吸引我的,是如何持續讓生物和物理產生對話,尋找交集,」加伯在接受奇點大學專訪時說。

要讓生物和物理產生對話,加伯的興趣集中在研究細胞形態如何轉變,越了解,越可能重新建立新的組織;二○○三年加伯在密蘇里大學的實驗室裡,發現利用親水性凝膠將細胞融合在一起的方法,也就是說,利用3D列印技術,在親水性凝膠的幫助下,可將不同細胞排列成特定形式,不同細胞互相接觸後再融合成組織。

生物學家的實驗室狂想,無非是從細胞出發,發展成組織,組織形成架構,最終可以複製出器官;加伯也不例外。當他發現自己的實驗室可以培養出細胞漿,他想:「能否用印表機印出生物結構呢?」

二○○八年,他的實驗團隊從雞分離並培養出心肌細胞,開始列印血管和心肺組織薄片,研究員焦慮的盯著印表機列印,只要有一個細胞稍稍偏離位置,馬上用牙籤撥回去。經過九十小時緊迫盯「胞」,心肌細胞成功的融入組織,開始和正常心臟組織一樣跳動著。看到組織跳動的那一刻,整個實驗室又哭又笑,陷入瘋狂。

這個結果發表在《組織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期刊上,出現了「器官列印」(organ printing)的新名詞,加伯因而被稱為「生物列印之父」。

原本只是實驗室的瘋狂點子,加伯並未想到生物列印的技術可以轉換到日常生活,但是,他的瘋狂兒子安卓思,想到了。

文科兒子當投資顧問負責創投,要讓瘋狂點子降落凡間

從小受父親影響,安卓思在到美國讀高中之前,已經待過匈牙利、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同時會說流利的英語、匈牙利語和法語;「跨國成長的經驗讓我學會用整合的角度看事情,容易理解不同角度、不同觀點,比較容易溝通,」安卓思說。

多元文化的延伸,安卓思對跨領域學科也充滿興趣。他在哈佛大學主修政治、經濟和哲學等人文領域,同時修醫科相關學分,原打算畢業後進入醫學研究所,最後卻到花旗銀行當投資銀行家;二○○五年轉入麥肯錫顧問公司,負責做新創公司的創投,專注在生物醫療領域。

長久以來,安卓思對父親在做的事情感興趣,當時剛好在麥肯錫負責「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Science),也就是把實驗室裡的科學,轉化成實際可用。兩相激盪之下,他發現父親在實驗室裡面做的事,適合轉化成解決病人的實際需求。

難道不覺得父親的研究是科幻情節嗎?

「絕對太瘋狂!」安卓思說,「想法太大而且風險高,但是背後的科學支持很充分,剩下的是要讓瘋狂點子降落凡間。」

安卓思找了父親和認識的專業夥伴,關在密蘇里的旅館裡討論兩天兩夜,決定公司的方向。一開始他們野心很大,想要列印肌肉、器官、組織、做器官移植,但難度太高,無法馬上實現,後來經過討論,把公司方向從器官移植,轉為創造生物組織,做藥物實驗。生物組織做為實驗的工具,可以規避藥物檢測的風險。二○○七年,他們成立全球第一家生物列印公司「新器官」(Organovo),是生物製造跨出實驗室的第一人。

「原本夢想是列印出人體所有的器官,進行器官移植,但現實會教你謙虛,公司要生存、薪水要發,所以從醫療轉換到藥物檢測。」加伯說,「假設你的肝有問題,要嘗試新藥物,我們便可從你的肝取出細胞做藥物測試。然後經過測試,找出最適合你的藥物和處方,這是我們將生物列印用在病人處方上的一例。」

公司成立不久,金融危機爆發,面對新領域的生物列印和3D列印,安卓思兩、三年內只募到一輪三百萬美元資金,被迫掛牌上市籌資,否則就要關門大吉。

「對新創公司最好的方式,是找好創投募資,而不是上市,否則你會無法專注於研究,所以這是失敗,」安卓思說,「真正重要的是看你回應失敗的方式。」

他們,不害怕瘋狂人造肉50人吃過,皮革找設計師合作

這對父子雖然充滿瘋狂,面對問題卻很務實。

二○一○年,他們列印出全球第一片牛肉和豬肉,加伯並在TED醫學論壇上當場烹調試吃,引起廣泛討論。一片讚嘆聲中他們發現,3D列印肉品速度過慢、無法量產,很快另闢皮革產品線,同時改用比3D列印更容易量產的生物製造法,製造食品和皮革;皮革樣本積極尋求紐約設計師合作,可以配合設計師,客製化各種厚薄、顏色、彈性、觸感和柔軟度的皮革。

牛肉真的能吃嗎?「他們(指試吃牛肉樣本的五十人)……都還活著,」安卓思開玩笑說,「而且比三年前我爸吃的那片白色的豬肉進步太多了。」

夢想、熱情和運氣,是加伯認為的成功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們已經活在一個不能說『不可能』的年代裡。你找到切入點,找到工具——至少具備使用工具的知識,你便可以成就生活裡的任何事,」他說,「這也是我對未來最感興奮之處。」

從瘋狂3D列印父子身上,我們學到,不要害怕瘋狂,但瘋狂不是空想,背後永遠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瘋狂才會成為驅策創新的動力,擴張未來種種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61

德拉吉:德國人啥都說不 沒法合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06

u=3457875102,1251202412&fm=23&gp=0

法國和意大利本周將繼續向德國施壓,要求通過政府支出振興停滯不前的歐元區經濟。然而,德國政府一系列的不作為表明,其承諾的刺激增長一攬子項目很可能要到12月才會準備就緒。

繼上周IMF秋季年會後,歐洲財長本周一、二將繼續在盧森堡展開博弈。截至目前,德國財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仍然拒絕為歐元區“簽發支票”。

華爾街見聞網站上周五介紹過,德拉吉在IMF年會上承諾,如有必要,歐洲央行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同時呼籲參加年會的歐洲政府官員放松財政政策以配合。然而,朔伊布勒不僅對美式量化寬松(QE)提出警告,還敦促各國繼續遵守財政紀律。

據福克斯雜誌報道,朔伊布勒的同僚——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與德拉吉的矛盾更是“幾乎不可調和”,有歐央行內部人士證實德拉吉將魏德曼形容為“對什麽都說不”。德拉吉幹脆放棄了贏得魏德曼的支持。

會議前瞻

路透社援引為此次盧森堡會議準備的一份文件稱,財長們的一個折中方案是建立一支由公共和私人共同出資的基建投資基金。不過,至於會有哪些潛在的投資項目,哪怕是第一份草案也要等到12月份以後才會出臺。

消息人士還告訴路透社,歐盟官員正在尋求改變法國和意大利2015年財政預算的最後機會。這一跡象表明,歐元區內部要實現平衡之路仍然困難重重。

歐債危機才過去兩年,歐元區疲弱的經濟再次在世界各國決策者的腦海里敲響了警鐘。他們擔心歐元區會陷入2008年以來的第三次衰退,從而拖累世界經濟增長。部分領導人認為歐元區繼續執行嚴格的財政預算是不合時宜的。

然而,德國似乎並不這樣認為。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就歐洲央行貨幣政策上的分歧甚至比預期更嚴重,與朔伊布勒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福克斯雜誌報道,有歐央行內部人士證明德拉吉將魏德曼形容為“對什麽都說不”,雙方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德拉吉幹脆放棄贏得魏德曼的支持。

當然,也有跡象表明,德國數據不佳,德國總理默克爾反對公共開支的態度或會軟化。默克爾表示,德國政府正在探索鼓勵在德國進行更多投資的方法。數據顯示,二季度德國經濟下滑0.2%,2015年或繼續下滑。上述消息人士稱,德國政府下周將下調2014年和2015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期。

歐洲央行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歐盟二十八國投資總額下滑近20%。

《華爾街日報》近日援引歐盟委員會官員稱,歐盟正在探索一系列創新來刺激歐盟投資,包括在歐盟預算中分配更多資金用於擔保,以及增資歐洲投資銀行(pean Investment Bank),乃至動用歐洲援助基金。

唱反調

以下是金融博客zerohedge整理的那些年魏德曼唱過的反調:

魏德曼(2012):當歐洲央行買入主權國家債券時,這些債券就進入整個歐元系統的資產負債表了。最終,所有其他國家的納稅人都將為此負責。在民主國家,應當由國會而非央行來決定是否參與風險如此深遠的一體化行為。歐洲以民主原則而驕傲,以民主而自居。我們應該牢記這一點。

魏德曼(2012):央行的職責在於貨幣穩定性,而國家和歐盟的政客來決定貨幣聯盟的成員。央行不能決定允許哪個國家進入貨幣聯盟,這是政府的職責。

魏德曼(2012):我的政策線索並非來自德國政府的立場,這是體現(央行)獨立性的一部分。

魏德曼(2012):我希望致力於確保歐元保持像德國馬克一樣強勢。

魏德曼(2014年):貨幣政策存在風險,尤其是在歐元區,被政治挾持。

魏德曼(2014年):當歐洲央行購買那些風險最高的主權國家債券時,這些擔憂尤為敏銳...在政府和企業借貸成本已經超級低的情況下,這樣的政策效果會十分有限。將財政政策與歐洲央行購買債券捆綁在一起是十分危險的做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87

今日頭條張一鳴:1億美元之後,凡是來找的都說不需要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6/148588.html

2014年6月份,今日頭條裝機量已過2億,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融資1億美元之後,估值已經達到5億美元,下一輪融資後估值將超過10億美元。“今日頭條快速發展,寄托了更多人的希望,就要更以長期的計劃來安排事情,要更慎重。”張一鳴說:“1億美元之後,凡是來找的,我們都說不需要”。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毫不諱言他這一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功。“在這波移動互聯網公司之中,不論是用戶規模、用戶停留、產品的數據,還是團隊、營收增長,很少有能和我們相比的吧。”
 
目前今日頭條APP裝機量已過2億,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利潤快速增長,知情人士稱,今日頭條現月營收在3000萬元人民幣左右。綜合不同第三方機構的統計結果,今日頭條2014年一直處於新聞資訊類APP前三的位置(來自“速途研究院”、“易觀智庫”等機構的報告,主要依據為下載裝機量與日活躍用戶)。
 
今年6月初,今日頭條融資1億美元、估值5億美元。此前,張一鳴這個名字鮮為大眾所知,其本人也頗為低調,極少接受媒體采訪,專心做著“讓自己興奮的產品”(詳見《創業家》雜誌2014年6月刊封面文章《移動時代掠食者》),只是偶爾會在微信朋友圈發“我最想吃的食物,《七龍珠》里的仙豆,食後精力無窮且七天不用吃飯睡覺了”、“終於在十二點前回家了,今天要睡個好覺”之類的消息。
 
上述融資消息公布後,“今日頭條”和“張一鳴”瞬時成為諸多媒體平臺的熱詞,並引發了業內的激烈討論。張和他的產品受到不少人的質疑、攻擊:一些媒體以社論、發布會等形式聲討今日頭條,甚至起訴它。國家版權局也就此對今日頭條立案調查,但最終並沒有對這一產品造成實質影響:它不構成侵權。
 
不論從公司體量、產品影響力還是用戶規模、現金收入等方面來看,今日頭條較半年前估值5億美元時都有了很大增長。華興資本合夥人、董事總經理、TMT行業主管杜永波對《創業家》評價說,“如果當下它再做一輪融資的話,市場也許可以給它估到10億美金這個量級。”
 
“我希望應該是超過的”,張一鳴說,“多少估值我還真不知道,1億美元之後,凡是來找的,我們都說不需要(投資)。”
 
在張一鳴看來,估值過10億美元今天雖已不是一個公司的終極目標,“但也還是一條界線”。“今年過10億的也沒那麽多。確實整個標準提高了,說明市場空間變大了,大家對移動互聯網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對我自己而言,既然市場空間變大,面臨的機會和挑戰也更大。”
 
高額的公司估值,並沒給張一鳴的生活帶來什麽影響,“融資估值多少不會太改變什麽,我覺得還是產品、團隊比較重要。”張一鳴說,他的生活狀態沒有什麽變化,出門還是喜歡自己訂機票,迄今為止也就自己買過一次頭等艙機票。“我還有個擔心,如果生活狀態改變太大遠離普通人的話,你是不是產品體驗也就有改變了?”
 
估值對公司的方向也沒有影響。“方向主要靠用戶需求,估值多少不改變用戶需求。資源更多了,不意味著目標更明確,你對事情的判斷主要基於自己的理解。創業千萬不要別人說好了,誰願意給我錢了,我就覺得好。我曾經見到有個創業者,投資人說你要做這個方向我就給你投錢,於是他就做那個方向了,這種特別不好。基於判斷做決定是ok的,為了拿到錢,就不好。”
 
變化來自另外的方面。“公共場合說話會更加註意,因為代表公司,因為更多人follow,要為公司負責。”
 
\他因此變得更為慎重。一年前,張一鳴不時會在微博上參與一些公共事件的討論,表達一些不滿:他會全程關註“方寒大戰”,直言支持韓寒反對方舟子;發一張暫住證的照片,並配上“又暫住了,第8年”這樣的評論;類似的還有“關閉評論?封口全民,傻x暴力”、“被禁言了,還好是被醫生(由於張前一天開會開太多導致嗓子啞了)”。
 
“我看不慣的現在就不會說了。”張一鳴對《創業家》說。“以前會說是不會影響到公司,大部分是朋友,小圈子,沒那麽多人關註我。我對社交網絡太了解了,控制不了的,最好就是不要說。”同時,已經成為知名互聯網公司CEO的張一鳴在盡量避免自己成為“大佬”。他不喜歡這種身份。
 
“我有時候會出席一些場合,可能是‘大佬’才去的,我希望並且實際是這麽做的:自己不往這上邊掛鉤,這會成為思維上、溝通上、社交上的負擔。我覺得‘端著’、‘裝’無形增加壓力,有的信息收不到了。有些會議沒被邀請也無所謂,不要覺得自己是‘大佬’。人的最大負擔來自於‘是否被重視’,
 
你做企業做起來的過程中也沒人重視你。”張一鳴不否認自己當然會有虛榮心,“雖然每個人的基礎面和天性不一樣,我還是會克制自己的虛榮心。”
 
更多地出席公共場合,表達能力變得更為重要。張一鳴也在有意鍛煉口才,“(參加會議)我說完到臺下了,我會更留心別人的發言,觀察他為什麽效果好。”公司快速成長,在管理上,張一鳴的做法也在慢慢改變。以前幾乎事必躬親,現在他開始更多地授權。“重要的是重要的崗位有合適的人,沒有的話我就不得不參與。現在我在更多的內部群內是潛水的,還有抽查。目前大概還有兩三個崗位沒招到合適的人。”
 
如何讓信息在公司內部流動得更順暢成為張在管理上“最主要的事情”。“已經過了產品驗證階段,現在更大的挑戰是拼長期競爭力。公司並發的事情更多了,比如以前不用考慮商業化,現在需要考慮商業化對用戶的影響。我更多的責任在於如何讓這些事情更有效地並發,把整體目標分解到各部門,保證公司內部信息能夠傳達給需要的人。”今日頭條目前應用了一套CRM系統,但還沒有讓張一鳴“特別滿意”。
 
今年7月,紅杉中國副總裁曹毅離開紅杉資本創立源碼資本,張一鳴、王興作為LP(有限合夥人)參與。張一鳴並沒有做投資的打算:“我跟曹毅是好朋友,他創業我會支持,如果不是他我不會參與的。我不做投資第一是時間精力不夠,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已經不容易了;第二是我覺得樂趣不一樣,投資失敗比例蠻高的,做很多事情運氣成分太大,而自己做的事情可控性很高,主要取決於自己的努力。我還是希望做可控性高的事情。”
 
改變最多的是周圍的人對張一鳴的看法。“我在你們采訪之前比較低調,很多同學、朋友其實不知道我幹了這麽件事,並且是超出他們預期的,那段時間他們紛紛微信短信來問。他們會相對把你當作名人、他們眼中的成功人士來看待。哈哈,也有借錢的,不是很多,請教的居多。”
 
不必事事沖在一線後,張一鳴開始註意個人健康。“現在不吃外賣了。很想糾正晚睡,但還沒糾正得了。愈發覺得做的事是持久戰,靠以前積累的精力體力都不足以支撐未來的發展,更註重生產力再造,學習、鍛煉。”
 
公司大了才會註意健康嗎?“不管公司體量大還是小我都不想那麽早死啊。但公司寄托了更多人的希望,就要更以長期的計劃來安排事情。要更慎重。”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62

七年級台灣小子 向馬雲一億元說不

2015-03-16  TCW
 
 

 

如果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捧著一億元上門要投資你一五%股權,你會接受,還是拒絕?

馬雲來台成立新台幣一百億元創業基金,在網路創業圈引爆話題。不過,有一位台灣年輕人,卻對馬雲的錢沒興趣,早在去年,就向送上門來的至少三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千萬元)說「No」。

去年年中,由馬雲領軍的一筆私募基金,積極在台灣找尋投資標的。其中,長年幫企業網站衝高搜尋曝光率的Awoo創辦人林思吾,就是他們的目標之一。

參與該基金操盤的一位中國科技界人士向《商業周刊》透露,阿里巴巴曾因沒搞懂Google遊戲規則,讓集團旗下的網站,遭到Google懲罰,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阿里巴巴重視網站行銷,林思吾正是在這個節骨眼,被馬雲看上。

他掌握衝高Google流量秘技名氣響亮,卻拒絕馬雲基金入股15%

為了促成這筆生意,這位馬雲私募基金負責代表,前後飛來台灣兩次,與林思吾長談。當時,他開出的條件是以新台幣九千萬元,來換取Awoo一五%的股權,若依此行情估算,林思吾這間年營收新台幣四千萬的公司,價值至少有六億元。

林思吾會被看上,因為他是兩岸三地,少數能夠破解Google搜尋引擎技術的人,因此他在中國手機軟體業者,美圖秀秀前副總裁倪英偉的牽線,數度擔任全球和中國搜尋引擎大會的台灣代表,名聲因此在兩岸三地傳開。

林思吾的公司,就像是一家幫企業打仗的網路傭兵,透過他的技術,可提升企業網頁在Google搜尋引擎上出現的排序,只要排的越前面,網站流量與受關注度就更高,類似Google關鍵字廣告的服務,但林思吾公司的價錢只有Google的四分之一。

就連中國搜尋龍頭百度,想要來台灣,都要靠他才能破解Google屏障。

時間拉回兩年前,當時百度欲將市場擴展到台灣,但面對Google和雅虎雙占市場,讓它不得不繞道而行。它的第一步,就是把中國版的雅虎奇摩知識家「百度知道」,先行引進台灣,讓使用者習慣在此問答,等到匯聚一定規模流量後,自然成為百度搜尋引擎在台灣的入口。

可是問題來了,雖然百度在中國獨大,但在台灣幾乎沒有流量。

向來低調的百度,需要的是一位熟悉Google搜尋排名遊戲規則的網站操盤手。林思吾,當時就是百度進入台灣的關鍵。

百度透過非官方管道,找上林思吾,「(當時)百度知識的幾個產品經理,就在我們辦公室……,」在Awoo擔任講師的ASAP閃電購物網行銷總監邱煜庭,當時人就在這場閉門會議上。他回想,百度網站內容豐富,當時只缺台灣當地流量,「只要做一些簡單的小調整,用一些其他方式導入當地流量,其實是很簡單。」

他不願搜尋內容由繁轉簡取財有道,拒絕與百度在台合作案

「不是說不能做。只是說(林思吾)不太願意做這種事情,」邱煜庭說。

不論從個人身價,或是公司前景來評估,這兩樁合作案,對林思吾來說,怎麼看都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去中國跟企業談生意,(你說)百度是我的客人,你這名號講出來,沒什麼好談,你就(直接)來吧!」林思吾清楚知道與百度合作背後的價值。

不過,他與百度談了之後,心中卻浮現另一個隱憂。「(這)會壓縮到台灣新創團隊的空間,」在他的想像裡,一旦讓「百度知道」進來台灣,最先受衝擊的就是「奇摩知識家」;接著,百度搜尋引擎再跟著進來……,這樁看似普通的合作案,可能讓台灣人在網路上看到的內容,將會「由繁轉簡」。

這些思考,讓他拒絕這塊自動送上門的肥肉,乍看之下很傻,但看在同業和朋友眼裡,卻「一點都不意外!」

和林思吾認識超過六年的邱煜庭形容,「他不是不愛錢,」只是在他心中,有一把衡量取財之道的尺。甚至,他還曾經主動建議合作多年客戶解約。

曾是客戶的愛評網創辦人葉卉婷回想,在兩年前愛評網內容多到一定程度時,林思吾竟然告訴他們:「我們能(為你們)做的事情不太多。」一旦網站體質調好,便不再需要他,寧可失去客戶,也不願多拿人一毛錢。

「他是一個很非主流的年輕人,」倪英偉說。從拒絕百度、馬雲,到主動建議客戶解約,做為一個商人、創業家,林思吾每一步都走得易於常人。

南華大學哲學系畢業的他,出身不是名校,更不是理工科系背景,卻花了十三年的時間,以破解搜尋引擎遊戲規則為本業。Google對外只公布三十項規則,但他卻破解出另外一百七十項,堪稱兩岸三地最了解Google搜尋規則的第三方人士。

他開口拒絕,想了好幾晚深信「對的事情」,最終壓過想紅的欲望

在他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幅他與美國房產大亨唐納.川普(Donald John Trump)的合照。他看《賈伯斯傳》、也看《虎與狐: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只是在這麼多商業領袖中,最讓他深深感動的,竟然不是這些科技咖,而是與科技圈毫無關聯的川普。

「他(川普)把他自己認定對的事情,當成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林思吾說,川普是很典型的紐約人,「他夠兇狠、夠tough(嚴厲),我這個人滿柔軟的,他那是我做不到的地方。」

為此,兩年前,他還特地坐飛機到紐約,守在川普大樓兩天,就為了見川普一面。

林思吾雖然自認沒有川普的「狠」,但他創業一路走來,在朋友眼中就像「Wild Man(狂人)」。他和川普在個性上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對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深信不疑。他一個門外漢,卻在網路搜尋上專研十三年,過程中不斷有人勸他轉行,直到連百度和馬雲找上門,現在才證明他堅持的事,是有價值的。

「不管怎麼樣,他想見這個人,最後他真的見到了,很少人敢做這些,」身為好友的網路趨勢家黃紹麟觀察,他不只是一個想到就去執行的創業家,還是一個想要影響身邊朋友的布道家。

黃紹麟說,他常常在臉書(Facebook)發表個人言論,還會在上面標注(tag)網路圈人士或企業大老,要大家關注這些議題。因為哲學背景,也因為關心社會議題,讓林思吾決定在去年八月向馬雲的錢說不。

「我拒絕他們(阿里巴巴、百度)??,想了好幾個晚上,」林思吾坦承,其實自己對於錢和名氣,都有欲望。「馬雲是(我的)投資者,我會不會非常紅?」這樣的聲音,數次在他腦海裡回響。

但終究,林思吾要證明的是,台灣創業年輕人不是沒有個性,創業不只為了賺錢,有些理念、個人特質,是用錢也買不走的。

小米雷軍、馬雲陸續來台宣示投資台灣年輕創業家,中國創投圈人士倪英偉預告,「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當面對這些動輒上億的鈔票,林思吾的故事,可以成為台灣年輕人另一種思考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87

激辯電商稅:地方想征,中央說不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524

敏感的電商征稅話題再次被提到臺前。 (CFP/圖)

隨著電商對於就業的拉動,以及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逐年擴大,國家明確了要建立一套針對電商的財稅制度,但總的收稅原則將是緩征和少征。

爭議和討論了好多年的電商稅話題,終於有了一個官方權威說法。過去關於電商稅,更多是各個部委表態,但這一次發聲的是國務院。

2015年5月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該文件分為八條,被民間總結為支持電商發展的“國八條”。其中最核心的一條是,要給電商企業降稅減費。

僅僅過了一天,5月5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於堅持依法治稅更好服務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表示要積極探索支持電商發展的稅收政策措施,各級稅務部門今年內不得專門統一組織針對某一新興業態、新型商業模式的全面納稅評估和稅務檢查。

這相當於叫停了前不久一些地方對電商征稅的沖動。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2015年4月份,北京、廣西、江蘇、上海、山東、深圳等地的稅務部門,相繼約談轄區內的電商企業。廣西桂林市國稅局更是開全國之先河,在當地電商行業開展了一次稅收專項檢查。

而“積極探索支持電商發展的稅收政策措施”這句話,是政府最高決策機構對於電商稅的首次表態。即明確了要制定電商的財稅制度,但總體征稅原則是要有利於電商發展。

從國務院和相關部委公布的其他細則來看,大的電商征稅原則是“緩征”和“少征”。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評論,政府的這一舉動很聰明,對電商緩征稅,既符合國際當下通行準則,也讓電商成為拉動就業和國民增收的重要工具。

姜奇平說他給政府算過一筆賬,用征稅形成財政收入再去做投資和拉動就業,其投資就業比大概是100∶1左右,但如果少收點稅,特別是對平臺型電商少征、緩征的話,能拉動更多的就業。

“這筆賬政府心里算得很清楚,實際上國外也是一樣,對電商征稅積極的歐盟,沒有形成大的電商平臺,對電商征稅比較謹慎的美國,培養出了亞馬遜和eBay等電商巨頭。”姜奇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易觀國際電商分析師王小星則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政府在這個階段考慮對電商建立財稅體制的另外一個目的是,要監管這個行業,特別是要通過財稅工具來管控電商的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的現象。

是納稅大戶更是用工大戶

電商八條明確了電子商務對於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重要性,稱電商是經濟增長新動力,並且表示電商發展面臨很多掣肘,要解決電商身上的束縛。

按照電商“國八條”,政府要推進電子商務企業稅費合理化,減輕企業負擔。對於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相關優惠政策,小微企業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同時,要加快推進“營改增”(營業稅改增值稅),逐步將旅遊電子商務、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等相關行業納入“營改增”範圍。一旦納入營改增,電商企業的納稅成本將大大降低。

為了支持電商的發展,國務院還規定,法無禁止的市場主體即可為,法未授權的政府部門不能為,要求最大限度減少對電子商務市場的行政幹預。對於處在起步階段的新業態,比如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模式等,政府的態度是要嚴格落實好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等稅收扶持政策,堅決杜絕違規收稅現象。

上述規定簡單說就是,稅要收,但不會亂收,不會收重稅,而且會研究好了再收稅,不會突然征稅。就算征稅,小電商賣家也依然將會被免征。

“過去電商行業,政府看不上。現在我們既是納稅大戶,又是用工大戶。政府自然態度變了。”一位要求匿名的某垂直電商CEO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年很多電商自建快遞網絡的時候,政府都不給批牌照,現在政府巴不得他們做快遞,因為能解決很多就業問題。

可見,電商對政府來說,目前最重要的角色是扮演吸納就業的作用,而不是擴大財政收入的作用。

過去5年里,政府對電商出臺了一系列監管措施。包括網店實名制、允許從事網絡交易的自然人暫不辦理工商登記註冊、推動使用電子發票、對月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和營業稅,以及幾個月前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擬規定網上交易有納稅義務。

這幾年,電商逐步發展出了B2B、C2C、B2C、O2O等不同業態和商業模式。

B2B是企業和企業通過網上交易,典型的是阿里巴巴B2B平臺。C2C是個人賣家在網上賣東西給個人。典型代表是淘寶集市和京東旗下的拍拍網。B2C是企業通過網上賣東西,分成平臺型和自營式兩種,其中天貓是平臺模式,京東是自營模式。O2O是線下企業把各種服務搬到互聯網上,讓人們在網上下單,線下消費。

京東一位要求匿名的內部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對於B2B和B2C模式里的賣家來說,無論是京東這樣的自營賣家還是第三方賣家,大都按照現行稅法申報納稅。比如京東自己賣出去的每件商品都會開具發票,第三方賣家在入駐京東的時候也會被要求提供稅務登記證明等材料。所以B2B和B2C已經被征稅。

像O2O這樣的新電商業態,大多是經過了工商註冊的公司實體在運作,也在照章納稅。

讓農民在網上開店賣農產品的農村電商趕街網市場部負責人白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農村電商是典型的新業態,政府目前的態度看起來是傾向於延緩甚至幹脆不收稅。

“這個行業才剛出苗,還遠不到收割的時候。一旦征稅,行業起不來。”白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最後剩下最可能被征稅的群體就是C2C里的賣家們。

2015年4月24日,“南京首屆校園互聯網、電商專場招聘會”在南京仙林大學城拉開帷幕,阿里巴巴、蘇寧雲商、360搜索、途牛網、鳳凰傳媒等600多家國內電商和互聯網企業進場招聘。 (CFP/圖)

摸不著的C2C模式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4年,B2C交易規模在整體網購市場比重達到45.8%。但按照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2013年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關於電商征稅的提案內容,中國電商年交易量的90%是以C2C的形式從事B2C的交易,大量的交易遊離於現有法律監管之外。

一位要求匿名的淘寶賣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認識很多淘寶集市上的賣家,這些賣家控制著很多店鋪,每個店鋪的銷量可能就不算特大,但加起來的規模很驚人,很多天貓上的大賣家都不如這些淘寶集市上的賣家規模大。

“相當於化整為零,把銷售額分散到很多小店鋪里,如果在天貓開個大店,稅肯定不能少交。”上述匿名的淘寶賣家說。

不過,另一個要求匿名的淘寶賣家說,淘寶不是免稅天堂,一般賣家做大了,都會主動或者被動交稅。一般來說,“成鉆了”的賣家都在交稅。

作為中國最大C2C平臺的淘寶網,當時對於張近東征電商稅建議的回應是“今天還不是時候”。淘寶給出的理由是,很多小賣家年銷售額十幾萬元,還不如農民工的收入。而且淘寶還把主張給電商征稅的行為上升到是對年輕人的就業、希望和未來征稅的高度。

就在張近東建議征電商稅之前一個月,馬雲公開表示,淘寶94%以上賣家不在征稅範圍內,這些人一年營業額在24萬元以下,是淘寶的主體市場。而其余的6%,很多人已在線下交稅了。

一個要求匿名的賣家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己的網店就她一個人打理,每個月的銷售額很少,多的時候五千元,少的時候五百元。

不過,月平均銷售額24萬元應該是2012年的數據,這兩年中國電商業發展迅猛。例如,2012年的雙十一狂歡節,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是191億元左右,2013年是350億元左右,2014年是571億元左右。

一位要求匿名的淘寶賣家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目前一個淘寶賣家如果要活得比較好,一個月至少要有6萬元的銷售額,不少賣家能有50%左右的毛利,一個月的毛利是3萬元左右。但要做到這個銷售額,一般得雇來一兩個人,成本得要一萬多,剩下的一萬出頭歸自己。如果還要征稅的話,他說自己的利潤就所剩無幾了,還不如把店關了去上班做個白領省心。

尤其是那些收入主要靠快遞費賺錢的賣家,他們的商品價格很低,但不包郵,通過賺取買家和快遞公司之間的差價來獲得利潤。一旦對這些賣家征稅,他們的利潤就沒了。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每個C2C模式下的賣家都表示,他們不願意被征稅,即便要征稅,他們希望能提高起征點。

緩征少征只是權宜之計

從國內外的情況來看,最想對電商征稅的往往是地方政府,以及線下零售巨頭。比如美國的沃爾瑪和百思買以及中國的蘇寧。

中國很多地方政府早就盯上了電商這塊稅收蛋糕。馬雲就曾說過,中國很多稅務機關,每天的工作就是盯著電商網站,看看哪個賣家的產品賣得好,然後去查一查這個賣家的稅務問題。

現在很多天貓的商戶都要向當地的國稅部門進行網店銷售額的申報,一旦你申報數額過低,稅務部門可能會約談你。

2011年6月,武漢市國稅局對一家名為“我的百分之一”淘寶網店開出全國首張個人網店稅單,征收其2010年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滯納金,共計430.79萬元。而且在武漢的淘寶皇冠級以上網店都納入到該市稅收征管範圍。

其實美國也是一樣。最早的時候是聯邦政府禁止對電商收稅,但隨著電商的做大,沖擊了當地的線下零售業,一些州政府開始主張對電商尤其是跨州電商征稅。

加州通過一番努力,終於使亞馬遜等電子零售商開始代征銷售稅,並通過一項要求征收網上銷售稅的法律。

當時C2C典型代表企業eBay堅決反對實施這個法律,eBay直接給自己數千萬的賣家發郵件,呼籲他們抵制對電商征稅的法律。

按照eBay的說法,年銷售額低於100萬美元的企業將大受影響。相比而言,目前中國對於C2C模式的征稅門檻還是很低。此前,中國政府出臺過規定,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3萬元以下,即年銷售額不超過36萬元的網店,免征增值稅和營業稅。

現在C2C模式下的很多賣家群體都在關註這個政策到期後是否還執行,如果不執行,對於C2C賣家的征稅起征點如何確定?這些問題目前沒有答案。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看來,目前政府對於電商緩征和少征稅,是在特殊國情下,為了拉動就業做出的權宜之計。對於電商的征稅是大勢所趨,以後線上線下的界限會很模糊,電商將成為中國經濟很常見的一種經濟業態和國家的重要稅源,征稅是必然的。

“只不過,現在電商能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個人建議要推廣到傳統行業。如果對於C2C征稅的起征點定得很高的話,也可以相應提高線下企業的納稅起征點,這樣才顯公平。”楊誌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對於C2C的具體征稅方式,楊誌勇建議,由於大量C2C的賣家都是業余時間賣東西,業務很不穩定,建議按照年銷售額而非月銷售額來定起征點,這樣能讓很多賣家免於課稅。很多賣家往往是某個旺季的月份銷量大,全年平均下來銷售很少。

由於大量C2C模式下的賣家,真實的銷售額情況是掌握在淘寶和拍拍網等平臺手上,所以目前也有人建議說,如果要對這群人收稅,可以采取由平臺公司代扣的辦法征稅。

但不管哪種方式征稅,無論起征點的高低,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多個賣家都表示,一旦征稅,最後埋單的肯定是消費者,他們將通過提價來對沖稅負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