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家電業賓士,一款洗碗機 賠30年也不放棄

2011-4-25  TWM




是什麼樣公司賣出的一台洗衣機市 價可以高達新台幣十六萬元,是市面一般產品的十倍?連蘋果電腦的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都是它的愛用者;LVMH集團總裁阿諾(Bernard Arnault)甚至斥資三百萬元購入全套它的家電,來匹配自己的頂級遊艇。

答案是德國家電製造商美諾(Miele),也是德國人眼中「家電業的賓士」。只要聽到這牌子,德國人一定會告訴你:「他們的東西不會壞。」

一 早,《商業周刊》採訪團隊從柏林搭乘火車約三小時,來到德國西北部小鎮固特斯洛(Gütersloh),這裡是美諾的企業總 部。我們參觀洗衣機精密的製造過程:從滾筒到四邊連接的懸吊彈簧,全都是厚鋼製,連用盡全力想要稍微扳動都不可能。這裡的零件自製率高達七五%,每一個製 造細節,都有工人在旁邊做詳細的品管檢查,包括有工人手動用完好的白色絲襪,擦抹每個滾筒內部,測試是否會勾紗,因為他們相信手動的觸感非機器能取代。

單價高貴! 金融海嘯期間,營收反創新高

創立於一八九九年的美諾,幾乎不受金融海嘯的影響。在海嘯最嚴重的二○○八到二○○九會計年度,營收只比前一年微幅衰退○.三五%。到了二○○九到二○一○年會計年度,營收更逆勢成長,創下史上最高紀錄,達到二十八億三千萬歐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一百八十億元)。

如 此「高貴」的單價,竟然不受海嘯影響?關鍵是,他們不追求最大獲利,而是把堅持品質,永遠要做到最好放在第一位。美諾總裁藍赫.辛肯(Reinhard Zinkann)對我們強調,當公司一百多年前成立的時候,方圓六十公里內,有四十家公司在做一樣的產品。美諾要生存下去,靠的只有品質勝出。

「我們想要做品質、科技的領導者,得投資在完全新的科技上。我們會投資非常久,直到這個產品能打平、開始賺錢,」辛肯強調。

請注意,「非常久」,是德式效率很重要的關鍵字,他們認為:一開始就要做對,一做對就要做百年,因此,非常久,並不代表沒效率,而代表著,把源頭做對的長期思維,短期雖不見得獲利,但卻能長遠獲利。相反的,即便短期好,但若源頭沒做對,長期勢必不具優勢。

賺夠就好! 拒絕賣掉公司未來,堅持不上市

最重要的例子是美諾洗碗機的發展過程:一九二九年,美諾推出歐洲第一台洗碗機。當時一台洗碗機價格是一戶人家三年的收入,推出沒多久,就遇上美國經濟大蕭條,洗碗機的銷路很差,但是美諾仍堅持洗碗機的研發,並未停止。

戰後一九六○年,美諾再推出歐洲第一批電動洗碗機,銷路仍差,這款洗碗機總共只製造了不到一萬台(比較一九五六到一九六○年間,美諾平均每年銷售六十二萬五千台電動洗衣機),但美諾仍堅持把洗碗機視為有潛力的產品,繼續研發跟製造,直到一九六○年代中期才大賣。

之 所以賠錢都要做,是因為美諾有一種「賺夠就好」的思維。辛肯一開始接受採訪,就向我們強調了一個德文字, 「ertragsauskömmlich」,意思是「賺夠就好」,也就是說,他們追求的,不是賺最多的錢,而是做出最好的品 質。從這個想法出發,美諾堅持絕不上市,保持獨立。

「我為什麼要賣掉我的未來……,我得到了什麼?每季都得向股票市場回報,這完全會改變公司管理階層的想法和哲學。如果你的想法是關注在季,那麼每季你都得想出新的故事。我不會這麼做。因為我們的長處是思考長期方向,」辛肯強調。

美諾是由卡爾.美諾(Carl Miele)和藍赫.辛肯(現任總裁的曾祖父)創立,美諾家族持股五一%、辛肯家族持股四九%。即使經過了一百一十二年,這間公司仍由兩個家族第四代的兒子共同經營,兩人都擔任總裁職位。

家 族企業要富過四代何其困難,何況由兩個家族共治?為減少任何紛爭的可能,兩個家族展現的是德國式的效率:從合理設計的制度著手。舉例來說,董事會所有主要 決定,都要六○%到七○%股東同意。因兩個家族沒有任何一方可單獨取得這樣的數目,「這意味著,沒有一家能夠繞過另一個家庭。」

另一方面, 即使是兩個家族的任何成員想要進入公司,都要符合四項條件:大學主修商業或工程相關科系、畢業平均成績八十分以上、至少精通一種外語且曾有其他至少一家公 司任職經驗。即使符合條件,仍要經過兩家族所共同遴選的兩個獨立人力資源公司的嚴格審查通過,送董事會討論後,才可以進入公司從基層做起。

如此一來,美諾即使在兩個家族共治下,仍能保持公司的穩定。並且兩個家族長期以來,也都對「賺夠就好」有共識,從上一代總裁開始,即使公司是自家的,仍決定每年至少五○%的稅後淨利要回撥給公司、剩下的五○%才可以發放給股東,這個比率是遠低於台灣傳統產業的七七.六%。

「股東不會得到那麼多錢,這些都要重新投資到公司裡……,對長期經營且強大的家族企業來說……,其成長的速度不可能超過淨值成長的速度,」辛肯強調。

也因為「賺夠就好」的思維,美諾雖然有七千多位員工在固特斯洛這個小鎮,但上上下下仍流露著濃重的「家庭式」的感情。在美諾的內部通訊錄上,所有員工都可以找到辛肯和合夥人的手機以及家裡電話。任何同仁,隨時可以打給總裁溝通意見。

這家公司最主要的辦公室集中在一個長廊的兩側,兩邊全都是玻璃隔間,即使第四代總裁馬克.美諾(Markus Miele)的辦公室也不例外,一走進長廊,總裁在做什麼,看得一清二楚,「這是個玻璃盒子。每個人都知道你在幹嘛。」

因為從股東會到管理階層,都對公司「百年」經營有共識,不求賺多,美諾形成了這種透明、開放的家族企業經營風格,也打造了這個百年家族企業的穩定與向心力,也才能夠技術上不斷領先,賣出比競爭對手更高價的產品,還能被市場接受,成為真正的百年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71

未來一兩年也許是投資銀行的好時機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wil.html
  在我兩年前寫的文章中曾提到:「銀行是高度依賴宏觀經濟的行業,世界和中國經濟經歷金融危機後,經濟恢復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而且中國的經濟轉型更增加 了不確定性。銀行盈利現在處於歷史高位區域,前兩年天量貸款後未來新增貸款可能會呈現下降趨勢,而利率市場化、天量貸款帶來的潛在壞賬等因素也使銀行未來 重新進入盈利高峰期的時間被延長並撲溯迷離。估值修復能帶來一定的投資收益,但想獲得較高的長期回報率則需要行業重新達到景氣度高峰期,這一過程的時間極 不確定,三年、五年還是八年,沒有人會知道。」

    現在繼地方債問題漸漸浮現和部分房地產商出現倒閉後,利率市場化也進入啟動階段,另外世界和國內經濟的的下滑加速,銀行一直高歌猛進的業績增速顯現出拐點的苗頭,銀行一個個重大負面因素正在逐步兌現過程中。

    除非倒閉,否則無論什麼情況任何企業基本面最爛的時候,基本就是最好的投資時機。現階段的銀行無疑蘊含著一個較好的投資機會,但是按週期性行業的投資原則,最壞的情況尚未真正出現,銀行的估值是很低,但估值並非最好的投資時機選擇依據。

    如果壞賬的兌現,利率市場化使銀行競爭激化,經濟下滑等等負面因素逐一進入後期,從而使銀行業績發生較大幅度的下降,就是真正的好時機,也許就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出現。基本面惡化越快時機會越早出現。

抓住最重要的東西:

1、會不會倒閉。2、預期中最壞情況什麼時候大部分兌現。

其他細節基本可以忽略了。

 

補充一點:利率市場化,金融改革創新,金融脫媒,中國經濟轉型,未來銀行的產業環境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投資機會大部分主要來自於估值修復,不能再期望其如前十年那樣業績突飛猛進。當然遠期零售和其他業務範圍的拓展會成為銀行的另一增長動力。

 

梁軍儒201206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7

老董告白》當政府沒對策、對手都跑到中國找機會 蔡篤恭:如果我們不結盟,力成沒幾年也會消失!

2015-11-09  TWM

在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放話要台灣政府開放的敏感時刻,力成董事長蔡篤恭成為台灣半導體廠引資紫光 的第一人。他說,「如果這件事我們不做,力成沒幾年也會消失。」今天做這件事情可能會被罵得一塌糊塗。」十月三十日下午四點,在走進證交所記者室召開重大 訊息前,力成董事長蔡篤恭已做好可能遭受輿論攻擊的準備。但最終堅持走上這個舞台,或許是他沒有選擇中的選擇。

「力成原來對紅色供應鏈是不害怕的。」蔡篤恭說。身為全球最大記憶體封測廠,力成手握全球前幾大記憶體廠訂單,加上在先進製程的技術領先,都不是陸廠三、 兩天可追上的。然而,蔡篤恭自信的語氣中,卻參雜著無奈,因為快速崛起的紫光整合的不只有中國供應鏈,也積極參股海外公司, 進行策略聯盟。「這對我們就有很大的影響了。」畢竟,「台灣已經沒有記憶體產業。」他說。然而力成卻有高達九成營收來自記憶體封裝測試,除了主要客戶東芝 和美光分別在日本和美國;半導體產業龍頭英特爾則不只在中國大連設廠,也與紫光結盟。此外,紫光近期藉由投資硬碟大廠威騰,間接買下Flash記憶體大廠 新帝(SanDisk)。「我們客人在做結盟的動作,如果我們固守在那裡,最後也是被淘汰。」他很清楚,紫光將是影響客戶動向的關鍵變數。

把握機會,就怕DRAM歷史重演縱使這幾年蔡篤恭花費極大力氣與客戶們建立穩固關係,但終究形勢比人強,如今在記憶體產業裡,紫光既有野心,又有資金, 「如果我們不及早加入,我相信我們的競爭對手一定會想辦法切進去。」他直言,「在DRAM那時候,因為我們沒有很積極,政府最後也沒有下決心幫忙,所以 DRAM消失。如果這件事(指與紫光結盟)我們不做,我認為力成沒幾年也會消失掉。」在他看來,這是一旦錯過就再也無法回頭的關鍵時刻,而他最不希望看到 的,就是歷史重演。

反過來說,若能成功與紫光策略聯盟,不僅有利於鞏固客戶,力成也有機會在過去著墨較少的中國市場,取得較高的市占率。而紫光帶來的一九四億元資金,也將成為力成布局先進製程及擴大產能的強大動能。所以力成不但要做,還要比別人更早一步。

不是紫光過來,是我們去敲門當然,他完全理解外界對這項決策的擔憂,以及在情感面造成的衝擊。「對整個產業的經營者,心裡是非常矛盾的。」但他強調,自己 比誰都愛台灣,之所以做下這個決定,就是因為他相信,這才是對台灣最好的作法。「當你把錢拉到別的地方去,其實你是不能控制的,但別人的錢拿到台灣來,是 在我們控制底下。」他苦笑:「如果錢拿到別的地方你也怕,拿到你口袋你也怕,那就不知道要怎麼做了。」而蔡篤恭不認為紫光入股的意圖是為了竊取技術。實際 上,不同於輿論指向紫光兵臨城下,逼迫力成打開大門,這次主動去敲門的人,其實是力成。

就在數個月前,因為銳迪科的牽線,蔡篤恭主動提議要到北京與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會面。「我本來是想推我們大陸廠跟他們結盟,但大陸廠大家都是做不好才要跟人家結盟嘛,所以他就對這個沒什麼興趣。」然而這場會面,在趙偉國看到力成的財務報表後,起了化學變化。

蔡篤恭記得,趙偉國當下表示:「台灣的PE(本益比)只有十二到十三倍,但在大陸大概有五十、六十倍。」也就是說,若紫光能取得力成二五%的股份,就可以 將力成的獲利合併到紫光的財務報表,在中國股市的高PE帶動下,紫光股價可望走揚,對於資金的募集也就更容易。

「我講這個是沒人相信的,大家都把它放大成兩岸關係。」他急切又無奈地表示:「事實上發展是這樣起來的。」而且力成也不是過去以來,唯一一個去北京敲紫光 大門的人。「其實台灣所有競爭對手都去了。」蔡篤恭說,「這不是我想不想的問題,這是生存!」事實上,力成今年業績能夠頻創高峰,靠的就是二○○七年以 來,寧願犧牲利潤也要做的未來投資。

相同道理,如果用兩年後的眼光來看今天的決策,蔡篤恭有絕對自信:「你們一定會說,那個DK(蔡篤恭的英文名)眼光很好!」

撰文 / 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52

VR歷史上曾失敗過,在未來三五年也只會是個玩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4/161842.shtml

VR歷史上曾失敗過,在未來三五年也只會是個玩具
刺猬公社 刺猬公社

VR歷史上曾失敗過,在未來三五年也只會是個玩具

雖然有聲音說,VR企業不是死於VR泡沫,而是創業泡沫,但問題恐怕沒那麽簡單。

本文由刺猬公社(微信ID: ciweigongshe)授權i黑馬發布。

2016年10月,朋友送了個VR眼鏡,很簡單的那種,是個手機盒子。

在淘寶上搜索了下,賣88元,把手機放進去就可以播放。

朋友又介紹了好的內容源,Google旗下的Stories,App里有應用可下載,一共9個故事,應該算是手機VR最好的內容產品了。

前不久,奧斯卡金像獎頒獎,提及今年有一部VR短片獲得提名,叫Pearl,講述一對父女的溫情故事,我感覺好像看過,打開Stories,果然就是那部。

我當時就看過,但不太喜歡這部,我喜歡的小故事叫Buggy Night,情節非常簡單——五只夜間活動的昆蟲,躲在草叢間,你一看到它們,它們就驚慌失措地逃竄,然後總是逃到青蛙的邊上。青蛙伸出長舌,一一把它們收進肚子里。

女兒最喜歡的是聖誕老人躲保安那部,保安發現小區的房子里來了神秘的陌生人,一場追逐冒險就此開始。保安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尋找,聖誕老人總能搶先一步躲開保安的搜尋,並且留下禮物。

這個短片拍得妙趣橫生,而且畫面也很精美。女兒拿起盒子總喜歡先看這部片。

盒子剛送來的那一陣子,她覺得很新鮮,經常看,同學來玩,也必會拿給同學戴著看。但後來,她慢慢不玩了,我也不愛看了,直到扔在角落里落灰。

這挺像VR的成長軌跡的——2015年風華正茂,各種人和資本趨之若鶩;2016年逐漸消退,趨於平淡;2017年,甚至很多VR企業都走向了死亡。

(一)

雖然有聲音說,VR企業不是死於VR泡沫,而是創業泡沫,但問題恐怕沒那麽簡單。

2016年10月,《矽谷百年史》的作者皮埃羅·斯加魯菲在中國參加了一系列活動,在參加封面傳媒舉辦的一次活動中,他說,未來將會有10種趨勢,徹底改變媒體的形態。除了大數據、流媒體等,當然還有近兩年風靡一時的人工智能和VR。

但是,如果翻開《矽谷百年史》的第一章“矽谷概覽”,你會赫然發現這麽一句話:“關於矽谷的失敗的故事被談及得很少,實際上,很多產業在這里雖然有很強的基礎,包括當地大學里的大量研究項目,但都始終未能做大做強,如人工智能、激光、虛擬現實技術(VR)等。

所以,從矽谷的發展史看,VR並不是橫空出世的產物,而是一直在尋求突破的新技術。

凱文凱利在《必然》中花了一個章節來描述VR的發展之路。他說,早在1989年,就有朋友邀請他去加利福利亞的一個實驗室,見到了後面有虛擬現實之父之稱的計算機科學家傑倫·拉尼爾,在那里,傑倫·拉尼爾讓他第一次體驗到了虛擬現實的魅力。

這種新技術讓人特別著迷,當時也讓人非常看好。《必然》中寫道,1989年,威廉吉布森這位大有前途的科幻小說作家甚至通宵體驗了這種網絡空間,第二天早上,當被問到如何看待這些通往虛擬世界的新入口時,他第一次給出了如今廣為人知的那句評論: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尚未流行。

然而,KK寫道:令人驚訝的是,虛擬現實發展旅程極不平坦,它衰退了,人們期待的下一步發展從未發生。“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虛擬現實技術將在5年內無處不在,但是直到2015年,虛擬現實技術仍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當在虛擬現實情景中停留10分鐘以上時,畫面的粗糙和動作的卡頓會引發體驗人員的惡心不適,想要讓虛擬現實設備足夠強勁,流暢地運行,並且讓人感動舒適從而避免惡心感,需要投入數千萬美元的費用。”

KK寫到這個,讓我毫不意外。看到Pearl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消息後,我又找出在角落里蒙塵的手機盒子,重放了這部片。越看越暈,看完後,甚至有些惡心想吐。用手機播放,畫面還是太粗糙太讓人不適了——雖然我從不暈車。

(二)

在KK看來,智能手機拯救了VR。因為它的出現,降低了VR體驗的成本。“就尺寸大小和分辨率而言,一套虛擬現實眼罩的屏幕的要求基本上與一個智能手機屏幕相差無幾,所以現在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的制造技術基本出自便宜實惠的手機屏幕的制造技術。”

一度沈寂的VR爆發,跟智能手機的出現不無關系。

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虛擬現實技術公司Oculus VR。隨著Oculus Rift、HTC Vive、三星Gear VR、索尼PS VR的大力推向市場,VR開始迎來首輪爆發。

但事實證明,把手機裝入頭戴式顯示器中來體驗VR內容,很多人仍然會有眩暈感,有些還很嚴重。

“如果在VR場景的設計中存在哪怕是一絲絲的不和諧,這樣的‘異樣’也會破壞掉你最真實的存在感。”凱文·凱利在訪問Magic Leap後寫下這樣一段文字——問題在於,情況比這要嚴重得多。我身邊有朋友說,用盒子看VR,看完真的吐了。

手機並不能真正拯救VR。那高端產品的體驗會怎麽樣?

一次體驗中,戴上頭盔後,我突然發現自己站在一艘沈船上,前面一群五彩斑斕的熱帶魚從身邊遊了過去——跟在馬爾代夫潛水的體驗差不多。

回過頭,我嚇了一大跳,一頭巨大的藍鯨就從在身後遊過去,身形龐大,眼神深邃,動作舒緩,不愧是海洋里最引人註目的動物之一。

還在震撼之中,又遊過來一群黃色的水母,我拿著手柄去觸碰它們,它們會應激性地避開,就像是阿凡達里那些男主角手一碰就收縮的花。

“再往前走一點,走到懸崖邊。”朋友這麽提醒我,我信步往前走,走到船舷上,往下看,一陣心悸:原來這首船沈在了一道海溝邊,下面是見不著底的深淵,深淵里海水泛著幽暗的藍光。

“繼續往前走。”朋友說。我心驚膽戰地走著,走出了船舷,站在幽暗的深淵上,比站在萬丈懸崖上的玻璃棧道上還要緊張。

“在VR中,我們在一個旁邊是萬丈深淵的獨木橋上行走。盡管我和我的同學們都知道這只是一個虛擬的場景,我們還是感到了雙腿發軟,手心冒汗的恐懼感,一個女同學甚至在失足掉落的一瞬間,發出了震耳欲聾(真的是震耳欲聾)的尖叫。”一個在德國留學的學生在他體驗的VR課後這樣寫道。我的感受也差不多。

我戴的是HTC Vive(市場上最好的消費級頭盔之一) ,身處一個專門的VR體驗室里。體驗室是朋友開的,在VR最火的時候,他做了一個專門報道VR領域的垂直媒體,在中關村最核心的區域租了辦公室,並且設立了這個VR體驗室。

由於是專業頭盔,價格不菲,官網標價6888元。整個套餐下來,得8000多元。這個頭盔得用線連接著臺式電腦,臺式電腦的配置要求比打遊戲的電腦還高,價格一般得在1萬多元。

而要實現動作捕捉(也就是說,碰水母它要會躲),需要有數據采集和傳輸設備。所以,這個VR體驗室里豎著很多桿子,上面裝著傳感器,用於捕捉動作。這套設備更貴。

朋友說,一整套設備下來,得花上小20萬,還不算場地的費用。

戴著HTC Vive,我換了個遊戲,需要先被傳送通過一個隧道——隨著隧道的景深像坐高鐵一樣撲面而來,我又開始眩暈了,只好取下頭盔。

便宜的太爛,體驗不錯的太貴,還依然有眩暈感。這是VR行業當前面臨的一個最大困境。

(三)

送我手機盒子的人,知道我關註新聞,還讓我下載了一個App——NYT VR。

當時下的時候,是《紐約時報》跟IBM合作的項目,後來換成《紐約時報》跟其他公司合作。

里面有10多個《紐約時報》出品的視頻,我第一個選擇看的,是在伊拉克費盧傑發生的跟IS的戰爭。

雖然只是用手機裝盒子里看的,我不得不說,跟戴HTC Vive 一樣讓人震撼。電視的直播雖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但還是遠遠比不上360度無死角的VR拍攝。

如果說VR會顛覆哪個行業,我覺得新聞業一定是其中之一。因為,VR的新聞產品,讓受眾有了全能視角——記者不再隱身於攝像機或文字背後,而是成了新聞現場的一部分。受眾甚至能看到比記者在現場看到的更多的東西——畢竟,記者腦後沒長眼睛,但受眾可以看到記者的背後。記者本身的職業行為,也全部可以置於VR鏡頭之下被審視。

皮埃羅·斯加魯菲說看好VR顛覆新聞業,也是說到VR技術可以創造出“沈浸式體驗內容”,讓受眾更加接近甚至是“置身於”新聞現場,從而創造出獨特的體驗效果。他列舉了2014年的《Project Syria》新聞項目,說到VR技術讓受眾對敘利亞戰爭帶來的影響的真切感受。

所以,我相信,VR終將改變很多東西,只是它目前真的不算到了風口——還有太多技術難題需要解決,尤其是讓人舒適接受的現實感的問題,除非能做到像KK說的“再過10年,你體驗尖端水平的虛擬現實顯示器時,你的眼睛會被蒙蔽,以為自己正在通過一個真實的窗戶看世界。那個場景沒有閃光,沒有肉眼可見的像素點”,VR才會真正震撼這個世界。

所以,現在市場上那些在大肆宣揚的VR遊戲、VR教育、VR直播,我想說,還是算了吧,別跑太快,得讓靈魂跟上你——這里的靈魂,是指技術。

對於VR來說,未來雖然會流行,但它現在明顯尚未準備好

vr 人工智能 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464

天晉II期 浪澄灣揸三年也見紅SSD鬆綁貨爆蝕讓斬纜潮

1 : GS(14)@2016-03-09 16:23:58

■天晉II期SSD三年徵稅期屆滿後,隨即錄得蝕讓成交。 資料圖片



【本報訊】樓市前景未明,業主情願蝕錢都要趁早賣樓。當中入伙僅年半的將軍澳天晉II期,三房業主以800萬元售出單位,雖然賬面錄得微利,但扣除使費後蝕錢離場。其他同樣受到三年額外印花稅限制的新盤陸續鬆綁,預期蝕讓盤將陸續有來,而奧運站浪澄灣本月的二手個案中,亦有夠期鬆綁後明賺實蝕個案。記者:陳東陽


由新地(016)發展的將軍澳天晉II期,2013年開售,至2014年入伙,迄今約一年半,額外印花稅(SSD)三年徵稅期剛屆滿,陸續錄得二手成交。美聯謝建業表示,2B座高層C室三房戶,建築面積832方呎,實用面積649方呎,新近以800萬元易手,實用呎價12,326元,建築呎價9,615元。




一號.西九龍兩成交見血

據悉,原業主2013年3月以784.9萬元買入,料剛過SSD期,是次售出單位賬面雖然賺15.1萬元,惟期間涉及釐印費及佣金開支,扣除使費後,仍須損手約22萬元,明賺實蝕。屋苑本月至今錄2宗成交,上月則捧蛋未聞交易。利嘉閣劉浩勤表示,天晉II期目前二手放盤最平單位為1B座中層D室,實用550方呎,三房間隔,叫價750萬元,折合呎價約1.36萬元。至於其他新近SSD鬆綁屋苑,長實(1113)2013年推售的長沙灣一號.西九龍,鬆綁至今累錄2宗二手成交,業主同樣蝕讓收場。一號.西九龍目前二手放盤量約20個,區內代理指,「放緊盤嘅業主見到之前2宗成交都係蝕,所以大部份都冇預賣樓可以賺到錢,通常都希望平手離場。」同樣伙數較多又SSD期滿的馬鞍山迎海一期,日前亦已錄得業主蝕讓離場個案。利嘉閣楊震霆指,屋苑目前有約50個二手放盤,叫價最低單位2座低層A室,實用497方呎,以560萬元放售。



奧朗.御峯SSD屆滿

另外,大角嘴奧朗.御峯、九龍城The Avery及曉薈部份單位均同樣SSD期滿,惟暫時仍未錄得二手交投,代理指出,The Avery及曉薈放盤單位多連租約放售。市場消息指,奧運站浪澄灣本月暫錄2宗成交,全部為明賺實蝕個案。當中浪澄灣第3座中層D室,實用549方呎,兩房間隔,成交價700萬元,折合呎價約1.28萬元,原業主三年前以675萬元購入,扣除使費後,料實蝕約13萬元。屋苑另一宗明賺實蝕個案為第8座中高層D室,實用546方呎,成交價750萬元。原業主2012年以717萬元入市,連使費料蝕約8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9/195217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3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