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退市 時機未到 施慧雅
1 :
GS(14)@2013-06-08 15:37:3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昨天,筆者談到從前的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增加貨幣供應對經濟沒有根本性和實質性影響的觀點,並提到它忽略了一點,就是物價對貨幣供應增加的反應不是即時的。在一段時間內,經濟體制內某些位置會享有優勢的,而在現實世界中,這些優勢的重要性不宜低估。
另一方面,同樣重要的是,「預期」,「信心」等等因素,又或凱恩斯所說的「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會對經濟運作有實質影響的。更重要的是,這些因素有覑一定「自我實現」的特性,這亦是古典經濟學家未有考慮到的。總括而言,筆者認為凱恩斯提出的「金錢迷惑」概念仍未過時 ,美國資產市場和經濟在近月來出現初步好轉,表示覑印銀紙這一招有一定效用,而且是愈早實施,效果會愈佳。從某角度看,歐洲和日本政府目前所做的,是不甘後人的表現。
大方向向上 不必看太淡
重要的是,若以上的分析是可取的話,各國央行和政府策動的「金錢遊戲」 現在應仍只是初段,應還未有退市的條件 。不過,市場對這是存疑的,而市場上亦有不少人士,以推動市場的波動為生。另一方面,為了減低印銀紙帶來的後遺症,政府和央行們亦可能樂於配合,久不久就「嚇一嚇」市場,以防止太多投機資金湧往資產市場和不斷提高槓桿比率。
當然,以上只是筆者的猜測,對於這類事情,我們很難可以下定斷。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根據以上分析,市是大方向向上,但期間可以有大波動,市好時,不要得意忘形,但市差時,亦不宜看得太淡。
施慧雅
A股再被拒 締買貨時機
1 :
GS(14)@2015-06-11 11:37: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1/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A股雖然再次被拒納入MSCI指數,但分析表示,A股不入摩,反有助促進內地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有利兩地股市持續再上。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結合本港的「新SARS」恐慌,本港現時更出現買貨機遇。
黃國英:逆流買國泰
黃國英稱,A股不入摩對於市場反有幫助,「假設A股今日已經入摩,深港通開車,取消滬港通額度上限,甚至將投資標的擴大到中小板塊等等問題,都將會顯得並不急迫」。他重申,MSCI的拒絕,必然導致中國證監會加速推進A股市場的開放。他又表示,是次「新SARS」已遠不如上一輪SARS的恐慌度高,再加上A股不入摩的壞消息,締造入場買貨的機會,但要適可而止。他透露旗下基金昨日逆流買入國泰(0293)。
Fundsupermart.com(香港)投資組合經理沈家麟也表示,A股要納入MSCI已並非短期的事,加上A股已累積一定升幅,而於H股2015年的預測市盈率只為11.5倍,較A股存折讓下,將較看好H股前景。
內地私募基金大佬級人物深圳同威資產創始人李馳也表示,是否入摩對於A股影響短暫,且引述黑石指出,由於A股已經比港股貴近四成,「即使開放了,人家也一股不買」。
明報記者
南方東英:外資不理解A股 錯失時機
1 :
GS(14)@2015-06-12 15:41: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2/news/eb_ebb1.htm
【明報記者廖毅然芝加哥報道】MSCI未把A股納入旗下指數,但仍無阻A股牛市,上證綜指企穩5000點以上。雖然海外投資者普遍相信,A股估值已經過高,泡沫隨時爆破。然而內地基金界及投行界均認為,外資對A股的了解並不準確,在他們猶疑的時候,投資的機會轉瞬即逝。正在美國芝加哥進行訪問的南方東英總裁丁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MSCI加不加入A股,不是非常大的事情,中國的開放不是因為要進MSCI。「近幾年的改革都看得出,中國需要世界,但世界也需要中國」。
只是追落後 不是泡沫化
丁晨指出,外資與內地投資者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促使資金從南方A50(2822)大量流出。「海外投資者往往認為A股是沒原因地突然上升,覺得是泡沫化。」但她強調,外國市場較為成熟,投資者經濟較豐富,但他們對A股的了解並不一定對。她指出,前幾年美國、歐洲甚至日本的股票大幅上升,A股卻面對熊市,現在只是追落後,而且中國持續開放及金融制度市場化,都是A股上升的支持因素,並非外資所認為的沒原因上升。
今年以來,上證綜指累升58.33%,南方東英旗下的南方A50(02822)亦累升29.58%。丁晨透露,去年底南方東英資料顯示,不少買入A50 ETF的都是主權基金,有來自發達國家的,亦有來自中東或金磚四國的央行。她指出,今年以來A股漲幅大,部分外資可能先沽貨,不代表永遠不回來。「重點在於,他們都在關注這個市場。」
中金公司首席運營官楚鋼亦指出,海外投資者都拿現在的A股與幾年前的熊市比較,「這是沒有意思的,我覺得上證指數今年能到6000點。」
楚鋼指出,外資看A股都有「滯後性」,例如去年以來,他們一直覺得中國的債務問題嚴重,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長持續下跌沒有答案,但內地的投資者卻有不同看法,認為政府可以解決問題。而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央進行地方債置換,解決債務問題,又以減息及降準提振經濟,證明內地投資者看得較準確。
2 :
Louis(1212)@2015-06-12 18:45:39johnson1在2樓提及
托市就托市啦。
中央食地方債可解決問題?
Why not?
US printing cash.
China printing cash.
No difference!
立論:一個絕佳入市時機
1 :
GS(14)@2016-07-06 08:09:58作者外遊,本文寫於英國脫歐公投當日,市場一片兵荒馬亂之時。雖文章出街後,對於讀者判斷市況,或已失卻時效,但我堅信,假如能虛心向市場先生學習,總能從每次投資經歷中,獲得一些得益,無論這次經驗,是一日前發生,還是在十年前。今次英國公投結果出乎市場所料,事關在公投之前一個多星期,英國留歐派議員Jo Cox遇刺身亡,令市場傾向相信留歐派的同情票將增加,而今次脫歐公投只會在有驚無險下,遭到國民以近比數否決。然而,本欄繼續維持原判,傾向相信6月24日當日低位的英鎊滙率,很大機會就是今次調整的底部,即使在未來一兩個星期內,英鎊及環球股市繼續下滑,亦不會影響本欄原來的看法。猶記得14年前的9月11日,亦即筆者結婚周年紀念日(本港的晚飯時間),美國紐約的世貿中心雙子塔,遭恐怖份子挾持的兩架民航客機攔腰撞擊,並在全世界的電視直播下,在不消兩小時之內倒塌。當時才剛由Tony身上接手為華富財經研究部主管的我,於翌日環球股市急挫時,寫下了一段引發重大爭議的言論。當時我說,美國今次這場慘劇,當然是極端令人痛心,但是這次事件,對在遠東區的中國及香港社會來說,其影響實在遠不及1989年「六四」事件那麼深遠。然而,當年港股依然受到拖累而急挫,這將是另一次趁壞消息入市的大好機會。文章一出,我受到一位白人帶有恐嚇的電郵抨擊,認為我是一個眼光淺窄及自我中心的種族主義者。我的評論不單貶低了自己人格,而且我及當時跟隨我意見的讀者,將為我當時的錯誤判斷,付上沉重的財務代價。這次慘劇發生的時間太過巧合,對我的情緒困擾亦一直維持到現在。為紀念在「911」慘案中遇難的受害者,我及內子同意,此後不再在9月11日慶祝結婚周年紀念。然而,無論是多麼痛苦的經歷,我們做事,依然必須感情歸感情,理智還理智。任何成功的投資及生意,都必須將個人感情,暫時放在一旁。今次英國公投,對全世界的情緒打擊,以至對全世界經濟的打擊,當然不能與「六四」及「911」相提並論。我很肯定,14年後的今天,人們肯定仍然會記得「六四」及「911」兩場人為的慘劇,但相信未必有人會再care,2016年6月23日,英國人民選擇了自此與其他歐盟國家分道揚鑣。除非及後發生其他完全與今次事件無關的重大政治及經濟事故,否則的話,今次將不例外地,為投資者提供另一個絕佳的入市時機,尤其是在東半球,與歐盟關係不是那麼密切的香港及日本股市。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6/19682731
陳永傑:現在就是買樓好時機
1 :
GS(14)@2016-08-09 06:43:03【明報專訊】有許多朋友問:「什麼時候買樓最好?」筆者的答案非常簡單,就是現在,因為按揭息率大約2厘,此時不買,更待何時?難道想似90年代超過20厘才動手?
按揭息率約2厘 料將持續
當然會有朋友追問,美國加息,豈不是要增加供樓負擔。如果美國加息,香港按息自然有機會跟隨上調,但美國經濟如此不濟,加得了嗎?不信!
四年多以前,筆者在自己的專欄已經堅決指出,美國加息障礙重重,不但會不停地押後,就算加得到亦加幅有限,美國這個息魔不會太惡,置業人士的按揭息口負擔不會太大。當年已經叫人放心投資買樓,解決自己的居住問題或作為投資。幾年來只得去年12月加息一次0.25厘,期間本港樓價上升不少,置業人士賺住賺租賺價賺息,獲利甚豐!
你有權說現在按息依然2厘,但難保他日美國息率上升,到時本按息水漲船高,再沒有超低息好日子。這種看法,幾年前已經如此,但息魔卻玩失蹤,難保未來一兩年情况都是如此。
美經濟遠遜預期難加息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美國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只輕微增長1.2%,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6%,簡直天差地遠,令人非常失望。首季增長為0.8%。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如此不振,超低息環境只會加時,有些人估計9月份的加息行動,應會自動消失。美國11月舉行總統選舉,聯邦儲備局的加息計劃應會全部按兵不動,無謂多做多錯。
美國經濟乏力,歐盟、日本及中國經濟亦差,又會拖低美國經濟增長。未來一兩年全球經濟不樂觀,美國欠缺經濟動力,加息可能再加時一兩年。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51&issue=20160808
湯文亮﹕樓市大造 買樓好時機?
1 :
GS(14)@2016-09-07 07:58:12【明報專訊】剛過去星期日雖然是立法會議員選舉,投票率相當不俗,我以為對準備開售新樓盤一定有影響。原來我又錯了,香港人已經將政治同投資分開,上午去投票,飲完茶就排隊買樓,我唔講大家都知道,星期六日,新樓銷售數字超過千一個單位,創3年半新高,昨晚我在晚飯時見到幾名年輕人,主動同我講他們非常開心,因為心儀的參選者可以晉身立法會,而他們又買到樓,可以說是雙喜臨門,我見他們咁開心,於是稍為潑冷水。
1月發表文章 怕年輕人錯失良機
我問他們上星期五中原指數是多少,他們答136,我在去年2月發表《細價樓爆煲論》指數是多少,他們竟然知道是136,我問既然他們知道,點解仲夠膽買樓?他們當中有人反問我,記唔記得寫過一篇文章《樓市大造,也是買樓的好時機》,老實說,我真的不記得,在這六七年,我發表超過5000篇文章,如果不是很特別,是不會記得的,不過,那一篇文章我有多少印象,大約在今年1月發表,我見新樓開始增加,但銷售情况並不理想,我恐怕年輕人錯失良機,於是發表了那篇文章,自此之後,我的文章亦開始提醒年輕人,如果啱價就可以買樓。
價錢不廉 揀樓須費神
正當我懷緬過去,那些年輕人同我講,現在樓市算不算大造?我話在各地產商力谷之下,是非常大造,他們齊聲答,既然如此,是不是買樓好時機,他們用我的理論來反駁我,還有什麼好說,不過,我見時近中秋,於是再潑他們冷水,我話樓市供應大造,並不是因為季節因素,而是需求,地產商見需求增加,所以供應亦增加,好似中秋月餅一樣,臨近中秋,需求增大,供應亦相對地增加,但價錢絕對不廉宜。不過,今次樓市大造,除了地產商因應需求而增加供應之外,他們亦要去貨,所以,現在的確是買新樓的好時機,但就要比較費心揀樓。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45&issue=20160907
【Apple新店】港第六舖22號進駐apm 又係拎Tee好時機
1 :
GS(14)@2016-09-17 17:43:51其實觀塘apm開Apple新舖都早已經不是甚麼秘密,早在幾個月前已有傳聞,上星期apm亦已見到大大個蘋果標記,而Apple今日已在網站正式公佈新店將於9月22日早上11時正式開幕。數一數手指,apm新店已經是Apple在香港的第6間分店,密集程度應屬世界之冠。至於內部裝修,相信新店都會源用跟沙田店相同的新風格,設有大型落地玻璃大門,不過今次新店位於apm商場大堂層C19至C27號舖,不同沙田般位於商場最高層,完全不會帶給大家有關「玻璃屋」的幻想。雖然冇講明,不過每次開新店,Apple都會例牌地大派限量特別版t-shirt,亦不意外地會吸引大量果粉通宵排隊,相信今次亦不會例外。另外,其實亦有不少人早幾日在iReserve瘋狂訂iPhone7之時已發現可以選擇apm新店攞機,不知道選了apm取機的人,是否最早也要排到22號才有機到手呢?記者:韓繼聰
Apple今日正式公佈觀塘apm Apple Store將於9月22日早上11時正式開幕。
新店位於apm商場大堂層C19至C27號舖,不同沙田般位於商場最高層,完全不會帶給大家有關「玻璃屋」的幻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6/19772038
拆解外圍對港股匯樓影響 專家分析入市時機
1 :
GS(14)@2016-10-27 05:36:01【明報專訊】《明報》在本周一舉辦了一場「2016年秋季金股樓匯大作戰」投資講座,講者有金牌主持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陸振球、有「港版末日博士」之稱的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天王國際金融行政總裁盧楚仁及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市場現時關注美國大選及加息對港股會否有壓力?惟樓市近期再次升溫對很多未上車人士也心急應否要趕上車?美元強勢是否要沽外幣之好時機?以上問題嘉賓都有涉獵,希望在今年餘下兩個月可以把握出入市機會。
王弼:沽中港股買美股
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形容,中港樓市似超新星爆炸,中國M2增長與信貸在正常環境下,步伐發展應相若,但現時信貸快過M2增長有些不尋常,在2008年至2009年中國用信貸擴張作為另類量化寬鬆,圖表顯示當年超過30%增長,雖然之後有回落,但增長仍高。不過,由於信貸擴張會造成「鬼城」及產能過剩等問題,故信貸活動要慢下來。今年開始銀行信貸擴張又開始快過M2,王弼認為中國正面對走資,宜「只沽不買」。
中國人在國內消費謹慎,但會去日本爆買,不單是中國市民,甚至企業也在海外瘋狂收購,王弼認為是嚴重走資的徵兆。「超新星爆炸」是黑暗最光明時刻,關鍵是中國有多少彈藥。目前中國外匯儲備雖達3.2萬億美元,但在急速減少。
人幣續跌 投資美股助分散風險
另外,人民幣下跌至6.77元,再次刷新6年新低。除非中央干預,否則投資者會不斷測試人民幣低位。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是吸取外匯的方法,但近期中國郵儲銀行(1658)都是以中國企業作為基礎投資者,減少了吸收外匯機會。
因此,王弼認為人民幣有大跌風險,故投資應該分散風險,其中可以投資美股,很多美股都值得長線投資,例如PayPal、VISA及MASTERCARD,而時代華納、YUM、Altria及美贊臣都有收購概念。
明報記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54&issue=20161027
江宗仁:倘特朗普當選 理想入市時機
1 :
GS(14)@2016-11-08 05:29:25【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升158點,收報22801點,成交金額604億元。美國總統選舉消息繼續左右環球金融市場走勢,聯邦調查局(FBI)突然向國會表示不會再調查電郵門案件,有利希拉里選情,受壓多時的股市立即強勁反彈,日股、台股及國指均升逾1%,德法股市更漲近2%。港股尾市升幅收窄,反映投資者仍不願持貨過夜,始終愈近選舉愈有可能出現重磅「黑材料」,投資者仍偏向審慎,惟設局是有利大市回升的。
FBI終止調查,正常來說是還希拉里一個清白,故市場反應亦非常正面,特別是過去兩周全球股市都顯著調整,反彈力度自然強勁。港股領軍的是騰訊(0700),急升2.1%,一眾重磅股以及中資股亦全面強勢,匯控(0005)、友邦(1299)及中移動(0941)分別升近3%、1.5%及1%,四大重磅股合共就貢獻了近166點,超過指數的升幅。若以股份計,全市上升比例約57%,並不算全面,但主要板塊多能向好,汽車、金融、資源、體育用品、濠賭、工業等皆表現不錯。
不合理受壓 騰訊可大彈兼創新高
股市近期全由選舉消息主導,令技術走勢轉差更是打擊信心,但卻跟基本因素關係不大。以騰訊為例,筆者亦曾指弱勢已成,200元未必能守,結果上星期輕易跌穿。但由差不多220元到跌穿200元,期間市場可是上調了騰訊的盈利預測;一旦總統選舉不明朗因素消除或最壞情况的機會下降,資金就會偷步買入,這也是昨日當大市回升,騰訊便搶先攀升的原因。退一步來看,就算是特朗普勝出,除了打擊市場氣氛、引發避險情緒外,又對騰訊有何實質影響? 根據彭博數字,騰訊2017年預測市盈率不足29倍,過去3年平均預測數字為35.5倍。若說市場認為騰訊增速將會放緩,估值中樞亦已下移,已具防守力,但假如估值下降純因市場避險,則騰訊絕對有力快速反彈兼創新高。
匯控季績勝預期 中線看65元
匯控季績勝預期,經調整後稅前盈利達55.9億美元,亮點主要有兩個,一是英國監管機構修改了集團所持的交行(3328)股權的資本處理方式,令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升至13.9%,只要匯控明年整體業務沒有崩潰式下跌,就幾可肯定能維持每股派息,對於「好息」的投資者來說非常吸引。另一個是扭轉了收入增幅遜於成本的趨勢,第三季經調整的收入增長高出支出增長5.6%,拉動首9個月亦高出1.5%,終於讓市場看到削減成本帶來的效益。
現時匯控股息率仍達6.7厘,較內銀股還要高,但市場預期2017及18年會降至6.1厘至6.2厘,實際情况勝於預期。一來資本水平足以支持明年維持派息,二來收入成本情况改善,今後發展亦可能較市場預期佳,筆者相信匯控可突破近期的上落區間,中線有力挑戰65元至70元水平,若以70元計算,股息率仍達5.7厘,依然吸引。但亦要留意,匯控第3季進一步減少了570億美元風險加權資產,當中400億美元來自出售巴西業務,已達削減風險加權資產目標的80%以上。削減成本的空間已相對有限,今次業績若引發一次性重估,往後便主要靠收入來推動股價,難度非常高,也不要期望匯控能持續上升。
若騰訊和匯控能回勇,友邦消化銀聯事件後重回高位,則恒指應有力重試高位。當然,還得先看看誰當總統,惟特朗普若爆冷引發如英國脫歐當日的跌市,則更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入市時機。
[江宗仁 還看今朝]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73&issue=2016110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