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攜程宣布與去哪兒、旅遊百事通實現度假產品庫和系統的實時對接,打通產品與銷售體系,同時,通過攜程也可以預訂到其他幾家的產品。三方還將聯合為消費者提供行前、行中與行後的服務。
“CBQ組合”形成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近日,攜程與去哪兒、旅遊百事通度假團隊齊聚上海召開季度管理會,推進在產品、技術、銷售、營銷等各方面進行對接。系統對接的上線,也意味著攜程對去哪兒、旅遊百事通戰略投資之後,國內三大線上線下旅遊企業在度假領域開始全面整合。
目前,攜程已經與去哪兒度假系統實現對接,超過10萬條攜程自營和代理的自由行產品、5萬條跟團遊產品,通過客戶端和網站向去哪兒用戶銷售。
攜程、旅遊百事通雙方還在聯合打造“攜程旅行顧問”,將在12月初上線試運營。目標在於創造這樣一個新渠道:攜程開放共享平臺上的旅遊產品,有不同需求的遊客,能在“旅行顧問”的專業推薦下,做出更完善的出行計劃;“旅行顧問”付出自己專業服務的同時可以獲得平臺一定比例的獎勵。
攜程CEO孫潔表示,去哪兒的加入使得攜程在度假業務上“如虎添翼”,去哪兒在年輕族群中具有強大的影響力,相信兩個團隊強強聯手把度假的產品做到第一。
攜程近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旅遊度假業務營業收入為8.13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72%,同比增長37%。這一收入水平這也是攜程度假板塊合並以來的最高紀錄。
勁旅咨詢發布的《2015-2016年中國在線旅行社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度假市場,攜程旅遊以25.5%的份額位居第一,領先第二名10個百分點。
在線旅遊正回歸盈利
業界認為,三大企業有所互補,合作後會有力促進旅遊板塊的業績。攜程在度假市場占有較大份額,在產品、服務、技術等方面具有業內領先優勢,在一線城市具備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旅遊百事通是國內最大的旅遊組團機構和線下渠道運營商之一,在二三四線城市提供廣泛的線下銷售渠道;去哪兒有巨大的用戶和線上流量,在二三線市場和年輕休閑用戶中具有影響力。
值得註意的是,攜程也是唯一持續盈利的OTA(在線旅遊商)。2016年第三季度凈利潤5.81億元超華爾街預期。去哪兒也實現季度盈利。攜程旅遊管理層還表示,與“燒錢”模式不同,三方在度假領域的整合,希望“建設一個以效率和創新為核心的旅遊生態圈”。
業界指出,從攜程的“生態圈”可以看出,當前攜程和資本市場需要的是高效率、能盈利、會創新、有技術的公司。不少在線度假市場多家公司虧損持續增大,盈利能力不斷下降,營收增速大幅下降,說明燒錢高增長模式實際上已經破滅,行業已經面臨轉折點。
旅遊百事通TDS、攜程系統對接示意圖:
春運返鄉機票銷售正值高峰,春節的出境遊機票預訂也同樣火爆。攜程根據已有國際機票訂單的分析顯示,2017年春節,中國旅客將前往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平均出遊天數為9.2天,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杭州的市民最熱衷出境遊,東南亞是最熱門的旅行目的地,占比超過3成。
值得註意的是,明年春節出境遊機票並不貴,無論去歐美還是澳新,均價都在萬元以內。不過,業內專家建議有計劃出遊的旅客還是應盡早訂票,以免假日臨近,機票價格水漲船高。
目的地:超三成旅客去東南亞,兩成飛日韓
每年春節長假,都是國人出境旅行的大旺季。攜程旅行網根據截至12月10日的春節國際機票訂單數據分析,2017年春節長假期間,臺北、曼谷、東京、新加坡、香港、普吉島、首爾、大阪、札幌、悉尼是機票預訂量最多的十大城市。
按區域來看,東南亞依舊是最熱門的出境遊目的地,客量占比超過三成;日韓也熱度不減,占比達兩成。緊隨其後的區域分別是港澳臺、歐洲、北美和大洋洲。其中,北美和大洋洲由於對華簽證政策放寬,客量顯著增加,份額占比都已接近一成。另有部分旅客,選擇了南亞、西亞、南美、非洲等小眾目的地,將成為明年春節最惹人羨慕的“玩家”。
客源地:成都、杭州增長猛,客量直追北上廣
客源地方面,上海、北京、廣州繼續引領出境遊市場,成都、杭州、南京等二線城市異軍突起,春節期間的出境遊旅客量已超過返鄉客居多的深圳,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二線城市旅客,對於出境遊目的地的偏好各不相同。大體來說,杭州、南京旅客愛去港澳臺和大洋洲,成都旅客愛去歐美,青島與天津旅客偏愛日韓,昆明則是飛往南亞的主要客源地。
旅行時間:長假7天玩不夠,境外吃年夜飯成主流
春節長假雖有7天,但安排一次海外長線旅行,依然還是不夠用。攜程大數據統計了明年春節期間中國旅客的國際機票訂單後發現,國人春節出境遊平均時長為9.2天,也就是說,平均至少要拼2天年假。按目的地分類,國人春節花在東南亞的天數最少,平均為6.8天;用於大洋洲旅行的天數最長,平均為15.9天。
出行日期方面,除夕前兩天(1月25日、26日),將是國人春節出境遊的去程高峰,這意味著,大部分中國旅客都將在境外度過農歷新年。
機票價格比往年便宜:5000多元可飛歐洲
往年到了春節,國際機票價格都是水漲船高,五六千元飛泰國,1萬多元飛歐美的情況比比皆是。
明年春節,這種情況將會有所改善。根據攜程已有機票訂單分析,明年春節期間,出境遊機票價格雖然比淡季有所上漲,但相比往年春節來看並不貴,往返歐洲均價5606元,往返北京均價7188元;即使票價最貴的大洋洲,往返均價也沒有破萬,為9191元。
業內專家分析,這主要和航空公司運力增加有關。“最近幾年出境遊市場火爆,航空公司在各熱門航線上都加密了航班,或調用了寬體大飛機,旺季很少再會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另外,現在國人出境遊經驗豐富了,中轉航班已被越來越多旅客接受,相比直飛航班,中轉出行有時節省近一半費用。”
不過,業內專家也提醒,目前距離春節還有一個多月,國際機票仍處於銷售高峰期。建議有出行計劃的旅客,最好提早訂票。預計春節前一到兩周,國際機票價格將漲到峰值,屆時再訂票,不但價格很貴,部分起降時刻好的航班還可能會出現機位緊張,余票不足的情況。
2017年春節很早,1月27日便是除夕。官方給出的時間表顯示,2017年春運大潮將從1月13日正式拉開帷幕,直到2月21日結束。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進入12月,攜程集團機票平臺上春運期間機票的搜索量就直線上升,航班較少的航線,早在距春節50天多數航班就已恢複全價。
比如除夕前三天上海出發至哈爾濱、成都、重慶的機票銷售價格就直線上升。除夕前三天,前往哈爾濱的航線平均票價上漲65元,最低價格為1650元。去哪兒網的數據則顯示,上海前往昆明已有59個航班售罄,前往哈爾濱已有34個航班售罄,前往重慶已有30個航班售罄。
根據攜程以及去哪兒網預測,隨著春節的臨近,機票價格將持續攀升,熱門航線價格將升至全價甚至售罄。
平均離家1416公里 飛行時長3小時
北京-成都、深圳-重慶、上海-哈爾濱、北京-三亞、廣州-重慶、深圳-成都、成都-北京、重慶-廣州、北京-哈爾濱、上海-成都,這十條是往年最熱門的空中回家路,從目前的訂票情況來看,今年也不例外。
攜程集團統計了往年春運返鄉票量最高的50條航線,發現選擇求業、求學城市距離家鄉的平均飛行距離是1416.2公里。
對此,攜程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分析,這相當於從深圳到西安的里程。
其中最遠的一條是從北京至三亞,達到2710公里;最近是西雙版納至昆明,也要450公里。
歷年來這些通過攜程集團機票平臺訂票的旅客,大多選擇在早上7點-9點就坐上飛機,按照平均離家距離1416公里來計算,飛行時間近3個小時,中午前後到家。
十大最難買航線 最早提前43天購買
從2016年春運的大數據看,春運機票預訂高峰期出現在春節前20天左右,這一時間段的訂票量環比增長高達100%。
不過,攜程集團的機票專家對記者指出,由於2017年過年早,一些熱門難買的航線,購票期相比往年預計還要提前。同時,由於今年火車票提前30天才開售,如果火車票沒搶到,機票有可能也沒了,所以訂票高峰預計也會提早出現。
根據攜程集團的機票大數據統計,北京至佳木斯的航線,在眾多熱門航線中並不起眼,但訂票時間卻比其他航線早得多,堪稱最難買航線。
(攜程集團歷年春運購買機票積極性最高航線TOP10)
在攜程集團機票平臺預訂過年前三天回家的機票中,北京至佳木斯這條航線,旅客平均會提前36天。從深圳回海口更早,一般提前43天。
家鄉越北,越會提前購買回家的機票。對此,攜程集團機票專家對記者分析,並不是北方人性子更急,而是排名前十名的航線,以大機場往小機場飛為主,每天的航班數多在30班以內,是北京至廣州這種熱門商務航線航班數的三分之一。
而這些購票時間大幅提前的航線,早在距離2017年春節70余天時就已進入了搶票期。去哪兒網11月22日的數據就顯示,2017年1月24日北京至佳木斯直飛航班已無折扣價,僅有兩班中轉航班有充足余票;2017年1月24日深圳至海口航線已有5個航班經濟艙僅剩商務艙和頭等艙,多數票價為全價,僅有少量紅眼航班有9折左右的價格優惠。
曾寶儀、蔡瀾、沈星等明星出現在攜程推出獨立餐飲品牌“攜程美食林”( Ctrip Gourmet List)發布會現場,此舉標誌著攜程進軍旅行餐飲信息服務行業,旨在將旅遊的“吃住行遊購娛”所有產業鏈打通。
攜程旅行網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攜程美食林”致力於為中國旅客推薦全球旅行目的地的特色餐飲,這個平臺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將幫助用戶更快、更好地決策。而蔡瀾、黃磊、林依輪、高曉松、沈星等都成為了“攜程美食林”理事會成員。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於攜程而言,進軍餐飲業務不僅僅是補全餐飲業務,更重要的是通過“吃”這個高頻率的必要消費行為,吸引更多遊客使用攜程軟件,增加客戶粘性,獲得大量客流。
消費升級 進軍餐飲業務
隨著國人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加速,攜程發現,在旅行中,人們對於交通、住宿、行程等常規性項目的消費需求已經降至整體消費需求的50%左右,而包括餐飲、購物、當地玩樂的消費需求則上漲了近20個百分點,其中,由以餐飲消費的需求增長最為顯著。
“我們做過調查,現在所有的遊客中超過90%的人認為餐飲是旅遊體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80%的人覺得決策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推出一種符合中國人口味的旅行的美食榜單,能夠把我們整個旅行的體驗以及餐飲做到提升整個旅行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用這樣的一種態度去把它做好。”梁建章表示。
和10年前人人吃團隊餐相比,自由行、定制遊的快速普及,讓旅客對於旅行餐飲方面有了更多的需求。近日,攜程美食林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有91%的受訪者認為享受美食是旅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希望能在時間有限的行程盡可能多地品嘗當地正宗的餐飲美食。
相對的,在調研過程中,有近8成的人認為,簡單、快捷地發現目的地的特色美食目前仍比較困難。一般而言,旅客獲取當地美食信息的途徑不外乎朋友推薦、查閱攻略和搜索當地生活類網站,但這三種模式都各有局限,很難滿足所有人對旅行美食的全部要求。
“攜程美食林”CEO李文表示,良好的用餐體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美食與美景、與當地人文、與歷史底蘊的相互交融,才是旅行美食應有的獨特體驗。”
“攜程美食林”圍繞15,000名美食獵人、500名專業評委、17位理事會成員、編輯團隊若幹,這4個層級所搭建起來的餐館評審及推薦機制。目前,“攜程美食林”榜單已經覆蓋全球34個熱門旅行目的地,超過1200家餐廳。
“攜程美食林”的榜單接受所有用戶的公開質詢,“一旦查實用戶反饋的問題屬實,上榜餐廳就會面臨降級甚至摘牌的風險。”李文指出。
美食背後的引流策略
李文透露,“攜程美食林”暫時並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希望提升服務。
“旅遊是由‘吃住行遊購娛’組成的,在住宿和旅行交通、購物等方面,攜程都做了布局,但一直缺乏餐飲板塊,此番其開設美食業務,也是補全旅遊出行的整體產業鏈。”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
而最為關鍵的是,攜程推出美食板塊,在業界看來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策略。
“旅遊分為行前、行中和行後,預定機票和酒店等屬於‘行前’,而反饋和攻略撰寫等屬於‘行後’,攜程開設美食業務後,可以在旅遊的‘行中’吸引客戶,因為餐飲的需求是旅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旦開設餐飲業務則可以極大地增加客戶粘性,相當於一個高頻率的流量入口,這對於攜程整體的業務和客戶聚集有很大意義。所以攜程並沒有給該板塊定盈利指標,其實美食板塊相當於一個客流入口,可以爭奪到客源並且提升客戶粘性、app打開率等,這些都非常有利於攜程發展,還可以收集更多旅遊大數據,挖掘更多商業價值。”趙煥焱分析。
附“攜程美食林”理事會成員:
您可以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瀏覽更多精彩!還可以在留言區和提問區和一財資深記者互動哦!
12月29日消息,據中新網報道,攜程旅遊近日發布《2016年在線醫療旅遊報告》顯示,2016年通過攜程報名參加海外體檢等醫療旅遊人數是前一年的5倍。人均訂單費用超過5萬元。報告預計2016年出境醫療旅遊的中國遊客將超過50萬人次。
攜程醫療旅遊人數是去年5倍
攜程旅遊《2016年在線醫療旅遊報告》顯示,2016年海外醫療旅遊產品爆發增長,消費者通過APP和網站進行在線預訂成為趨勢。全年訂單量是前一年的5倍,均價超過5萬元/人,是我國出境旅遊人均費用的10倍左右。
報告顯示,健康醫療已經成為人氣最高的主題旅遊項目之一。從攜程2016年的在線瀏覽預訂看,我國遊客的Top10主題遊品類依次是:自然探索、越野自駕、滑雪、醫療體檢、旅遊婚禮、高爾夫、禪修養生、遊艇帆船、徒步、潛水。醫療體檢也以人均超過5萬元的價格,成為消費最高的出境旅遊主題之一,僅次於極地旅遊。
海外醫療旅遊熱門目的地:日韓居首
根據攜程網上預訂與瀏覽數據,報告發布了海外醫療旅遊最受歡迎的10大目的地國家和地區是:日本、韓國、美國、中國臺灣、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瑞士、泰國、印度。
距離最近的日本和韓國成為海外醫療旅遊的首選。在韓國醫療項目中,整形外科最受中國人青睞。日本的癌癥預防與早期發現體系全球領先,做一次體檢需要人民幣2到3萬元,但高價也沒有能阻擋中國人追求健康的決心。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開始進入國人的視野,印度被稱為“世界藥廠”,藥品物美價廉,加上醫療水平高,去印度看病成為了性價比極高的就醫途徑。
醫療旅遊線路中體檢最為熱門
從醫療項目看,去海外體檢最為熱門,占比50%以上。包括全身健康檢查、早期防癌檢查、心臟檢查、全基因檢測等。美容整形也非常受女性歡迎。此外還有胎盤抗衰老、活細胞抗衰老療養、丙肝醫療、理療養生等。東南亞國家的度假式醫療也有一定的粉絲。
報告從產品的瀏覽、預訂排名,發布了網上人氣最高的十大醫療旅遊線路,包括日本東京抗癌體檢、美國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全基因檢測自由行、韓國首爾綜合健康體檢之旅、瑞士抗衰老療養等。
1月4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摩拜單車近日完成了D輪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融資,估值或已經達到10億美金。此輪融資之後,摩拜將加速在國內和海外的拓展。
本輪融資由騰訊、華平投資領投,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攜程、華住、TPG(德太投資)等;紅杉、高瓴等現有投資機構均跟投本輪融資。華興資本為摩拜單車提供獨家財務顧問服務。
摩拜單車2015年底在上海開始試運營,當10月獲愉悅資本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2016年8月獲熊貓資本、愉悅資本、創新工場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2016年9月獲超過1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集團領投,多家機構跟投,包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等。緊接著又完成了近億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啟明創投、貝塔斯曼等多家機構,美團點評CEO王興也以個人名義參投。
共享單車服務成為去年最大的風口。在短短數月中,摩拜、ofo等幾家單車租賃公司吸金超過10億元。
互聯網巨頭騰訊在2016年10月投資摩拜之後,作為重要的戰略投資者增持並領投本輪,其擁有的龐大資源無疑為摩拜的發展帶來更多想象空間。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對摩拜單車的投資體現了騰訊對於共享經濟及智能城市的決心。
這一輪新加入的戰略投資者還包括全球最大在線旅遊平臺之一的攜程,和旗下管理多個連鎖酒店品牌的華住集團等。攜程董事會主席梁建章表示,“攜程關註摩拜已久,摩拜打造的智能共享單車不僅是城市短途出行工具,更為那些希望親近、探索城市各個角落的旅行者提供了最合適的工具。相信攜程和摩拜可以合力為城市旅行者打造無縫銜接的城市短途出行體驗。”
日前,攜程宣布收購了境外專車服務品牌“唐人接”,並謀劃共同打造境外專車平臺2.0版本。攜程副總裁,車船事業部CEO王玉琛表示,在收購“唐人接”後,攜程將以系統作為紐帶,與“唐人接”一起把供應商的服務標準做進一步落地,“唐人接”仍將作為獨立的品牌對外運營。
業界指出,這也是攜程布局出境遊市場的一步,目的在於完善出境遊地接供應鏈。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境外旅遊頻次的增長,境外專車市場發展迅猛,接送機、目的地用車的需求猛增,然而,這個市場在車導管理、定價規則、服務流程等方面依然有諸多痛點亟待解決,同時,OTA與供應商之間的溝通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麽順暢。
王玉琛認為:“在收購之後,‘唐人接’將扮演供應商和攜程之間的紐帶的角色。”
對於下一步的動作,王玉琛表示:“我們會和‘唐人接’一起接梳理用戶需求與供應商服務信息,打造一套針對境外專車供應商的品控標準,為後續的定價規則、車導管理等做好鋪墊。”
在王玉琛看來,攜程此前的境外專車平臺屬於1.0的版本,僅僅只是“簡單的產品展示和引流,缺乏對供應商的管理和優化”,而在收購“唐人接”之後,平臺的2.0版本會更註重對供應商的服務標準和評分標準體系的建立,篩選合適的供應商。
王玉琛同時透露,“唐人接”未來將作為獨立的品牌繼續運營。
據悉,“唐人接”的產品目前覆蓋了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法國、印尼、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荷蘭、匈牙利、希臘、捷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部分都是國內旅客常去的熱門目的地,有3000名專職司機提供用車服務。
而對於唐人接的未來服務方向,攜程也做了進一步的定位。
“從現在的市場來看,境外專車服務還處於標品打造的水平,遠沒有到延伸的階段,所以,‘唐人接’未來將專註於把專車標準做得更好,讓標準化服務更好地落地,然後才會去考慮衍伸和鏈接其他業務。”王玉琛表示。
業界指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平臺的升級也將促使供應商提升服務質量來吸引更多的攜程旅客,這一平臺可以優化攜程與供應商間的溝通、交流的環節,同時還有助於提升供應商的運營效率。
“當然,此舉也可以看出攜程在出境遊市場的進一步布局,以及對於地接資源的把控和供應鏈的完善。我們看到飛豬、途牛和同程旅遊等都在布局出境遊市場,比如飛豬建設海外基站、同程則與日本當地大型旅行社合資合作等,這些都表明,各大OTA都已經從簡單的低價爭奪客源演化到對於上下遊資源的爭奪,尤其是這幾年升溫明顯的出境遊市場,更是各大OTA重點關註的領域。預計在2017年,此類資本運作會更多。”勁旅咨詢首席分析師魏長仁認為。
在剛剛舉行的攜程2016公司年會上,攜程旅行網首席執行官(CEO)孫潔強調了攜程下一步的目標是要實現國際化。
“在全球範圍內,我們與真正全球化的公司還有相當差距,這是我們的必經之路,也正是我們的機會。創新和國際化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也是攜程戰略版圖方向所在!”孫潔表示。
在孫潔看來,“創新”要成為攜程人最重要的氣質之一。2017年,攜程將創新,投資技術,豐富產品,提升服務,夯實品牌。孫潔鼓勵員工不斷緊盯市場上一些新的領域,關註新的需求,新的玩法。
“旅遊是一項把身心、知行完美結合的生活方式,是實現區域經濟和文化交流最直接的途徑。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新的技術、新的科學層出不窮。所以,攜程人一定不能懈怠,要持續加速學習,不斷超前,這樣才能走得更遠。”孫潔指出,今天的商業社會中,殘酷的生存競爭與激烈的捕獵奔跑,仍在時刻上演,希望每一位攜程夥伴,能夠有強烈的進取意識,用持續的奔跑狀態,贏取勝利,也獲得自己人生中彌足珍貴的成長與成功!
攜程曾經在2020年GMV(總商品價值量,一般指流水)達到萬億的目標,在孫潔看來,攜程在2018年就能提前完成。
“希望在2018年之後的三年里,力爭實現GMV 2萬億的目標。” 要做到這個“飛躍式”的目標,就要求每一位攜程人都要遵循這三個原則:客戶第一、合作夥伴第二、攜程第三。
作為國際化戰略的一步,攜程在1月9日宣布,與全球第二大主題娛樂公司默林娛樂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系統直連、創新營銷、產品多元化等方面進行合作。同時,攜程還成為默林娛樂集團海外首家戰略合作夥伴,國際化戰略進一步提速。
據悉,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包括默林娛樂集團旗下的北京、上海、武漢、重慶四大城市杜莎夫人蠟像館、海洋探索中心和樂高探索中心三大旅遊娛樂品牌。在2016年,攜程旅行網為默林娛樂集團輸送了數十萬的客流,成為其最大的在線售票合作夥伴之一。
攜程旅行網今日公布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財務業績。攜程本次業績遠超華爾街預期。財報顯示,若不計股權報酬費用,2016年第四季度的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營業利潤率為16%,超過華爾街此前8%-10%的預期。同時,2016年第四季度經稀釋每存托憑證盈利為0.17美元,是華爾街預期0.01美元的17倍。
財報顯示,攜程2016年第四季度凈收入為人民幣51億元,同比增長76%。增長主要來源於自2015年12月31日起合並去哪兒網的財務業績。與此同時,在機票、酒店、度假和商旅等業務全線“突進”之下,攜程2016年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攜程股東的凈利潤為21億元人民幣。
攜程CEO孫潔表示:“這一年,集團同時實現了收入的健康成長和利潤率的大幅提升。這些成績展示了集團各個業務強大的執行力。通過我們一站式旅行平臺,我們將不斷創新,全力以赴把更好的服務帶給全球更多的客人。”
業績超預期
財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歸屬於攜程股東的凈利潤為6億4500萬元人民幣(9300萬美元),相比2015年同期為7600萬元人民幣,相比上季度為2400萬元人民幣。若不計股權報酬費用,2016年第四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攜程股東的凈利潤為12億元人民幣(1億7800萬美元),相比2015年同期為2億7200萬元人民幣,相比上季度為5億 8100萬元人民幣。第四季度凈利潤主要受益於股權置換和投資權益的凈投資收益。
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全年攜程凈營業收入為192億元人民幣(28億美元),相比2015年增長76%。全年住宿預訂營業收入為73億元人民幣(11億美元),相比2015年增長58%。住宿預訂營業收入占2016年總營業收入的37%,占2015年總營業收入的40%。攜程2016年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攜程股東的凈利潤為21億元人民幣。
攜程方面表示,業績增長與大住宿業務在生態鏈的布局密不可分。同時,其大交通業務發展也較快。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全年交通票務營業收入為88億元人民幣,相比2015年增長98%。換算而言,交通票務營業收入占攜程2016年總營業收入的幾近一半。
在國際化背景下,攜程國際機票業務保持快速發展。近期,與大韓航空、漢莎航空等公司的合作。2016年全年,攜程旅遊度假營業收入為23億元人民幣,商旅管理全年營業收入為6.08億元,均實現增長。
加速布局國際化
去年11月,攜程以約14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歐洲知名旅遊搜索引擎天巡,攜程自2016年12月31日起合並天巡的財務業績。
“隨著中國快速增長的出境旅遊需求,攜程已經在不斷拓展在全球的布局,”攜程執行董事會主席梁建章透露,“天巡的加盟加強了我們的全球戰略定位。天巡和攜程將相互學習,深入合作,發掘提升兩個平臺的潛力。”
孫潔明確表示,攜程下一步的目標是要實現國際化,“在中國乃至亞洲,攜程已經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但在全球範圍內,我們與真正全球化的公司還有相當差距,這是我們的必經之路,也正是我們的機會。”
孫潔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海外整個市場的成長率非常快。同時,出境遊的簽證慢慢在放寬。整個市場的體量增長很快。攜程做布局也是兩條腿走路,一是自身的實力,二是看市場有什麽好的機會。“我們也在全球做了很多的布局,包括在美國投資了好幾家地接社,為了服務好中國的客人,為他們提供最好的產品。在印度,我們也做了投資。印度的市場,未來也會成長得非常快。在英國,我們投資了Skyscanner,天巡。天巡現在是做比價平臺,希望我們攜程能為他們的客人也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我們會幾條腿一起走路,打開國際市場的局面。”
攜程預計2017年第一季度凈營業收入年增長率約為40%-45%。
去年4月,攜程帶著30億“嫁妝”入股東航,一年後,兩家公司通過商旅領域的深度合作,來匯報相處一年的進展。
3月7日,攜程商旅與東方航空簽署合作協議,稱將在客戶資源、產品資源、聯合市場推廣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為企業客戶提供更豐富的產品線及更優質的商務出行服務。
攜程商旅是中國境內規模最大的商務旅行服務管理公司,與東方航空的這次深度合作,自然也是集中在企業客戶領域。
而在一年前攜程與東航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兩家為未來描繪的合作前景還有更多。
開拓企業客戶
攜程商旅CEO方繼勤對記者介紹,此次攜程商旅與東方航空的合作,主要涉及客戶服務、產品以及市場等多個層面。
在客戶服務層面,東航將給予攜程商旅的客戶優先協議審核及運價發布等綠色服務通道。目前,攜程為6000多家大型企業和160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差旅服務,其中包括120余家世界五百強和100余家中國五百強企業。
在產品層面,攜程商旅將接入東航B2G二方協議直銷產品、SME中小企業客戶政策以及航線優惠的產品運價,豐富商旅產品,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同時,攜程商旅非機票的其他資源如租車、酒店、旅遊等產品也將打包提供給到東航進行包裝,投放到東航客戶群中。
在市場層面,雙方將通過線上聯合品牌推廣、線下活動推廣等多重方式共同開發客戶,品牌推廣,增強用戶粘性。
據記者了解,將東航B2G二方協議直銷產品接入攜程商旅差旅預訂系統,意味著東航的企業客戶可以在獲得東航大客戶協議票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到攜程提供的退改簽、酒店、租車、甚至墊資等服務,這一方面有利於增加東航企業客戶的粘性,另一方面出票依然通過東航,也有助於加大直銷占比的拓展。
不過,雙方的合作並不是排他性的。除了攜程,東航B2G二方協議直銷產品也接入了美亞等其他差旅管理公司,方繼勤也對記者透露,攜程商旅也在與國航洽談類似的合作。
30億投資之後
事實上在一年前攜程入股東航之時,其他航空公司關註和擔憂的重點就是:未來東航是否會優先成為攜程旅遊產品的供應商?東航的機票產品和旅行套餐是否會在攜程上被優先展示?攜程是否還能是中立的分銷渠道?
而從目前東航與攜程的具體合作來看,攜程也在各家航空公司之間謹慎的保持著平衡與中立。
根據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程同意以自有資金 30億人民幣認購東航股份本次正在籌劃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同時攜程有意願在本次非公發結束後的12個月內將持股比例提高到10%。
不過據記者了解,目前攜程在東航的持股占比3.2%左右,參與東航非公開發行後並沒有對東航進一步增持,也沒有因此獲得在東航的董事會席位。不過,攜程的這筆投資也並沒有吃虧,截至3月7日收盤,東航的股價為7.06元,高於攜程當時6.44元的入股價。
在業務合作層面,目前東航營銷委有專門與攜程對接合作的機構,雙方通過定期業務交流和旅客服務過程,解決攜程以及攜程會員的相關票務退改簽、服務保障、增值產品等方面的各種問題,同時攜程也與東航客服中心溝通與合作,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而此次與攜程商旅的合作,也是雙方加大產品合作方面的表現之一。記者從東航營銷委了解到,未來雙方希望通過東航提供的具有競爭優勢的機票產品,以及攜程提供的多元化增值服務,合作銷售“機+X”產品,同時在東航自由銷售渠道和攜程的銷售渠道同時上線銷售、打造若幹明星產品、拳頭產品,為雙方銷售渠道吸引流量和提高銷量。
畢竟對國有航空公司來說,“提直降代”才是最緊迫的任務,國資委提出的“雙五十”目標還在:到2017年,中國三大航空公司的直銷比例要提升至50%,同時代理費要在2014年的基礎上下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