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離岸人民幣續挫 曾破6.87 多家大行下調目標價

1 : GS(14)@2016-11-16 05:19:17

【明報專訊】人民幣中間價再創8年新低,昨日午後美匯指數回落,在岸人民幣(CNY)總算守住6.86關口,惟離岸人民幣(CNH)跌破6.87,兌港幣見88算。翌日隔夜拆息由昨日早間29厘急速回落至4厘。多家銀行下調人民幣目標價,大和維持預測,料今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年底見7.5。

明報記者 顧冷冰

對人民幣最為看淡的大和,發表報告指特朗普當選總統,為市場增添不穩定因素,人民幣匯價未來受壓,人行不急於捍衛匯價,維持美元兌人民幣年底低見7.5的預測。繼高盛早前將今年人民幣目標價下調至7後,匯豐和澳新分別將年底前的目標價由6.8下調至6.9,以及由6.75下調至6.9(見表)。昨日人民幣開出中間價6.8495,為近8年新低,較上日跌204點子(1萬點子等於1元),連跌8日,累計已下跌1004點。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部研究主管林俊泓表示,中間價大幅下調是因應美元走強,不過,仍比一籃子貨幣定價模型高了大約100點,反映人行或已開始出手。

分析:人行或已出手干預

在岸人民幣昨早段跌穿6.86,低見6.8653,午後美元走弱,跌幅收窄,官方收市價報6.8530,較上一交易日跌121點,連續第4日下跌。截至昨晚8時,在岸價見6.8580,較前一日夜盤收市價6.8600回升20點子。年初至今在岸價跌5.5%,由10月1日加入SDR起計算已下跌2.7%。離岸人民幣截至昨晚8時報6.8687,較前一日收市價6.8556再跌131點,昨午間更跌破6.87,見6.8728,10月初至今累跌約2.8%。離岸拆息方面,具期貨性質的翌日隔夜拆息(Tomorrow Next,今日鎖定價格,翌日借後日還),昨早曾飈升至29厘,但其後迅速回落至4厘。隔夜拆息則由前一日的3.5厘回落至2.6厘,一周拆息也按日大幅回落,由6厘回至3.8厘。

納入SDR後在岸價累跌2.7%

林俊泓相信,官方昨日似乎曾出手干預。他表示,昨日仍有外資行沽空人民幣,但規模已經按日大減。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場相信美元再上升的潛力不大。至於離岸人民幣拆息回落的原因,林俊泓認為是央行並沒有如市場預期出手抽空流動性,所以市場迅速回復正常。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固定收益、貨幣及大宗商品部主管施俊斌稱,人民幣下跌時,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也被沽空,這是美金走強下的自然投資策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77&issue=201611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11

內地出口、工業回穩 中資舊經濟股看俏 大行睇好A股跑贏恒指

1 : GS(14)@2016-11-23 07:48:51

【本報訊】中資舊經濟股發力,H指跑贏恒指!H指昨升逾2%,創差不多半年來最大升幅,分析認為在內險股上升與其他中資舊經濟股復蘇下,上述情況料可持續,有券商更預料A股是明年中港股市中贏家。記者:余倩敏



大市連升三日,恒指昨反彈320點或1.4%,收報22678點,惟按百分比計,升幅仍失色於H指。H指昨收市升2.2%或206點,收報9651點,創接近半年來最大升幅,兼連續兩天顯著跑贏恒指。分析指同時包含本地股份及中資股的恒指,近日遭全數成份股屬中資股的H指搶鏡,反映中資股表現優於本地股份。

■港股連升三日,昨再漲逾三百點。 李潤芳攝


美大選後H指跑贏恒指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認為,H指跑贏恒指的情況有機會持續,因為內險股近期受到內地國債孳息上升支持,加上內銀股有追落後之勢,與此同時,恒指則受辣招後的本地地產股拖累,友邦(1299)亦無力支撐大市。她又預期深港通開通後,與本地股份比較,資金將較積極買入中資股。事實上,H指跑贏恒指已非最近兩天的事,倘由11月9日美國大選結果揭盅當日開始起計,截至昨日為止,恒指期內僅錄1.2%升幅,H指期內則升2.9%;即使由今年第四季起計,恒指表現同樣不及H指,前者期內累跌2.7%,後者則微升0.7%。中資股近期發力,亦與內地經濟好轉帶動舊經濟產業造好有關,大行指舊經濟產業復蘇的情況有望延續至明年。在內地經濟回穩、工業盈利反彈,以及中資科技股估值見頂風險增加下,瑞信認為舊經濟股明年表現可望跑贏新經濟股,上述因素連同美國明年或進一步加息,A股2017年應可跑贏港股。


瑞信:中央或加快谷基建

A股近期已悄悄發力,滬綜指在美國大選後累計升3.8%,升幅分別超越恒指2.7個百分點及H指0.9個百分點。展望明年,瑞信指內地正處於政治過渡期,中央會透過加快基建投資增速,以確保整體經濟增長達6.5%,另內地出口及工業投資增長回穩,亦對內地經濟有支持。雖然特朗普曾揚言對中國出口徵收45%關稅,惟真正實行起來,中美雙方均會受損,故瑞信認為美國不會全面對中國出口徵收高昂關稅,重稅只會針對部份中國出口的商品。瑞信對恒指及H指2017年底之最新目標價,分別是24500點及10500點,意味兩者分別較現水平有8%及9%上升空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3/198428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05

五大行擬設債轉股公司

1 : GS(14)@2016-11-24 07:32:42

【本報訊】內地新一輪債轉股啟動,繼農行(1288)公佈擬成立子公司處理債轉股後,有內媒指五大國有銀行均打算成為首批實施債轉股的機構,各行將會各自出資約1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大型內銀股昨日股價普偏造好。


各自出資100億

內地今年10月份公佈新一輪銀行債轉股方案細節,內地《財新網》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均願意成立債轉股子公司,而各行方案基本一致,均會出資約100億元人民幣,成立專門經營債轉股的投資子公司,按規定交叉實施債轉股。報道指,10月13日銀監會召集債轉股試點銀行開會,監管層態度「積極、審慎」,要求銀行「既要把事情做好,又要規範化運作」,以有效防範各類風險。一名大行人士解釋,銀行之所以成立子公司,便是為了「專事專辦」及隔離道德風險。事實上,農行本周一已率先公佈,擬在北京設立全資子公司農銀資產管理,註冊資本為100億元,專門負責經營和辦理與債轉股相關的債權收購、債權轉股權,持有、管理及處置轉股企業股權等。受消息帶動,農行昨日股價升0.94%,收報3.21元。其他大型內銀股亦普遍造好,建行(939)表現最強,升1.4%,收報5.7元。工行(1398)亦升0.87%,收報4.64元。國務院早於10月10日正式下發《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表明允許銀行申請設立符合規定的新機構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又鼓勵銀行向非本行投資子公司債轉股,不同銀行的投資子公司之間亦可交叉實施債轉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4/198439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767

大行料資金續南下

1 : GS(14)@2016-12-07 07:37:30

【本報訊】各大券商紛為深港通首日交投淡靜解畫。高盛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劉勁津指,人民幣貶值難免影響短期投資氣氛,而過去一年南下資金淨流入本港的趨勢,與人民幣兌美元滙價走勢基本一致,料人民幣維持弱勢,相信南下資金將陸續流入作分散投資。花旗香港區證券服務部主管陳金丹亦指,不少機構投資者亦傾向首日不落盤,而人民幣貶值,以及主要基金註冊地尚未批准長線基金參與深港通,亦難免令交投較淡靜。至於下一階段,她認為投資者對「債券通」比「ETF通」更有需求。相對李小加多次表示,即使內地其他城市繼續開放互聯互通不會影響香港地位,揚言滬港通、深港通20年後仍會存在。由多間國際券商及基金公司組成的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ASIFMA)唱反調。ASIFMA董事總經理Nicholas Ronalds指若內地全面開放資本賬,理論上不再需要有滬深港通,除非互聯互通依然低成本和有效率,則滬深港通可能繼續「獨特、古怪」地存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6/198563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447

曾淵滄:大行炒匯控 如莊家炒垃圾股

1 : GS(14)@2016-12-09 07:55:44

【明報專訊】匯控(0005)股價突然急升,功勞當然是大行,大行一路唱好一路掃貨,有膽量跟着掃貨的散戶很少,相反的,多數散戶會趁高價沽貨套現,沽貨之後又後悔的;但是,很可能在觀望多三天之後,跟着股價一升再升,又以更高價追入了。今日許多散戶手上的匯控,是70元、80元水平平買入的,至今仍在坐艇。

大股回升機會大 垃圾股難翻身

去年,大時代之後,匯控股價一度在60元左右徘徊一段時間,之後才於今年年初急跌至50元以下,股息率高達9厘左右,英國脫歐公投後,匯控股價再度急升,回到60元右左,與去年一樣,又是在60元的水平徘徊了一段時間;之所會如此,原因就是因為有大量散戶於去以60元的價格買入匯控,見到匯控股價「回到家鄉」,自然很高興的沽售,不必「坐艇」了,大行就是在估計脫綁的散戶已經沽清了手上的匯控,於是就大聲唱好。

實際上,大行的手法與炒神仙股的莊家沒有多大的分別,分別只是大家炒作的對象不一樣,大行炒大股,神仙股莊家炒垃圾股,因此,大股與神仙股的股價一樣會波動,當然,神仙股股價的波動是大股的許多倍。此外,另一個更重要的經驗是,大股股價由高處往下跌,只是周期性的下跌,只要有耐性,繼續持有,股價回升的機會很大,垃圾股就不同了,股價往下跌之後,還會有不良大股東玩向下炒的遊戲,先合併股份再大比例供股,供死小股民為止,永不翻生。

近日數隻新股一上市就熱炒,開始的時候,散戶也不敢買,但是,看着股價一升再升,終於有散戶進場博一博運氣,也有散戶看到這類垃圾股炒完一輪,跌後又再回升炒第二輪,就追入了。

深港通部分港股飈 為保市值逾50億條件

上星期五,我提起要加入深港通成為中國大媽可以炒賣的港股,條件之一是成為恒生小型股指數的成分股,條件之二是市值必須達到50億元,50億元市值是以一年平均值計算,深港通開通日,有102隻港股符合這兩個條件,不過,實際上仍有些上榜的港股至今為止,市值仍未達到50億元,如果股價在未來一年不上升,明年深港通重新整理股份時必然會被淘汰出去,有理由相信,這些企業的管理屬會很努力地到股價能向上升,使到市值穩穩地保持在50億元之上。

中國機械工程(1829)就是一個好例子,目前的市值只有47億元,之所以入榜是因為過去股價高;不過,在深港通正式宣布中國機械工程進入深港通的港股名單後,股價就突飛猛進,直升而上,股價急升相信就是要保住市值不低於50億元的條件。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21&issue=20161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21

大行看淡歐元 兌美元料穿1算 英國經濟較強 鎊匯走勢勝歐元

1 : GS(14)@2016-12-29 08:11:07

【明報專訊】來年歐元區內多個選舉浪接浪,加上今年西方盛行的保護主義風氣未減,多間大行均預期來年歐元弱勢持續,其中花旗預計歐元兌美元在6至12個月內跌穿1算水平。另外,盛寶銀行外匯策略主管John J. Hardy認為,來年首季英國在歐盟的讓步下,將擱置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歐元兌英鎊將重回英國加入歐盟時0.73的關鍵水平。

聖誕假期剛過,外匯市場流動性仍然偏低,歐元及英鎊兌美元分別靠穩1.045及1.228左右水平。過去一年,外匯市場受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大選影響而大幅波動,歐元及英鎊在脫歐公投及意大利銀行危機陰霾籠罩下持續走弱。市場主流意見認為,面對來年歐洲多個國家大選,歐元將繼續貶值。

花旗﹕歐元難重返1.05水平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張敏華表示,市場明白特朗普的政策需於2018年才正式推行,但觀察歐元及英鎊兌美元的相對強弱指數(RSI)仍然偏軟,來年美元相對歐元及英鎊而言,預料持續強勢。她表示,早前歐元跌破1.05這個重要關口後,亦難以重返1.05水平,未來數月歐元應該會在1.00至1.05水平徘徊,長線仍然弱於美元,因此花旗歐元兌美元6至12個月目標價為0.98。

英經濟表現較歐正面

張敏華續稱,機構投資者會視乎息差,在美元、歐元及日圓之間調撥資金,「10年美債孳息率反映市場對美元未來走勢的展望,美匯會跟隨債息走勢。當美匯向上,歐元則會下跌,因為機構投資者傾向將資金在最流通的數個國際貨幣之間調配。」英鎊方面,她認為脫歐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反映,預計來年英鎊兌美元或進一步下跌至1.14的水平。

John J. Hardy則表示,來年歐洲右翼勢力抬頭的亂局,將使歐盟與英國談判出現變數。他預期歐盟讓步,提出的條件將較上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提出的更為吸引。在這個情况下,英鎊的走勢明顯較歐元理想,他認為歐元兌英鎊將跌至大約0.73水平。主流意見認為,英國將如期脫歐,但以基本面而言,英國的經濟表現較歐洲正面,作為一個國家,英國要實施財政政策時,亦較由十多個國家組成的歐元區容易,相比之下英鎊匯價將較歐元穩健。

東方匯理外匯及貴金屬諮詢部環球主管Davis Hall卻認為,參照過往30多年歐元兌美元的數據,歐元兌美元的合理價格大約為1.20,目前已處於超賣的狀態。

他根據圖表分析指,歐元兌美元16年的循環已於今年6月見低位,上升趨勢大約始於1.00至1.02,建議投資者可於2017年首季買入歐元。他又表示,特朗普即使推行增加基建開支等政策,最快亦要2018年才開始見效,而且特朗普對美國在貿易方面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尚未反映,目前市場對美元過分樂觀。

明報記者

[蘇樂恩 2017前瞻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57&issue=201612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406

美加息步伐 大行分歧

1 : GS(14)@2017-01-05 08:11:06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在過去兩年相繼加息,但投資界仍然對其加息步伐有很大分歧。新加坡銀行昨日預料,未來兩年美聯儲將加息7次,但匯豐則認為,市場對特朗普政策的反應可能過度,在眾多隱憂下,相信今明兩年美聯儲合共只能加息3次。

匯豐:美元走強 降加息誘因

匯豐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策略亞洲區主管范卓雲表示,環球經濟挑戰、歐洲及日本的量寬政策和全球債務飈升等因素,將限制聯儲局加息的幅度。「美元走強導致金融市場整體資金供應收緊,已減低美國聯邦儲備局快速加息的需要」。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增加,債息同時上揚將把償債成本推高至不可承受的水平,故相信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將在首季見頂,至今年底回落至1.35厘。

然而,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師Richard Herman認為,聯儲局加息步伐要視乎通脹走勢,若美國國內通脹加快,今年有可能加息超過3次,今明兩年合共可能達到7次。但他亦同意市場對特朗普可能造成的改變太過樂觀,故該行下調美股評級至中性。

新加坡銀行:倘通脹勁 今年或加多過3次

本港方面,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人民幣貶值預期未改變下,港股吸引力不大,但在低見22000點會獲支持,只是在升至24000點阻力較大。除非外圍出現重大事件,否則跌穿20000點機會不大。他認為,內地銀行處理好呆壞帳問題,加上息口回升,有望改善息差。同時科技、健康護理及基建股也值得注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48&issue=20170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410

大行業績佳 美股早段升

1 : GS(14)@2017-01-14 12:09:37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多間大行業績優於預期,經濟數據表現亦對辦,刺激華爾街三大指數向上。美銀去年第四季業績對辦,多賺43%至47億美元(約366億港元),每股盈利40美仙,優於預期的38美仙。美銀公佈今年首半年股份回購計劃加碼18億美元至43億美元。摩根大通去季多賺24%至67億美元,或每股盈利1.71美元,收入為243.3億美元,股本回報率升至11%。富國銀行去年第四季純利錄得53億美元,略差過前年同期的56億美元,每股盈利為96美仙,亦遜市場預期的1美元。此外,富國收入持平,去季錄得216億美元,淨息收入按年升7%至124億美元。


納指創盤中新高

美股周五早段向好,開市後約15分鐘(約本港時間晚上10時45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報19927點,升36點;標普500指數報2276點,升5點;納斯達克指數再創盤中新高,最高曾5579點,升31點。歐洲股市方面,英國富時指數連升兩周,曾創盤中新高至7329點,臨近尾市報7326點,升0.47%。法國CAC指數和德國DAX指數分別報4920點和11609點,升1.15%和升0.77%。美滙指數持續偏弱,昨日最低曾見101.08,跌0.27%。日圓滙價則報115.11,升0.34%;每百日圓兌港元報6.7364元,升0.34%。數據方面,12月美國零售銷售報捷,按月升0.6%,勝市場預期升0.7%,主因汽車需求增長帶動。扣除汽車等零售銷售按月升0.2%,略遜市場預期升0.5%。美國上月PPI指數則按年升1.6%,與市場預期相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4/198964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80

人行實施臨時操作料釋放7,000億五大行變相獲降準

1 : GS(14)@2017-01-22 02:14:25

【本報訊】為防息口過年前抽高,人行昨公佈向國有大行提供為期28天的短期放水安排——「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財資界指等同降低五大行臨時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料釋放近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記者:劉美儀



分析表示,新做法亦較28日逆回購或其他操作,成本更低又直接有效。人行本周已經在市場大舉放水,首四天連續透過逆回購操作,淨投放逾1萬億元資金,創史上最大單周淨投放記錄。



人幣滙價應聲跌

昨午約2時半,路透社報道五大行日前獲准短暫下調存準率1個百分點至16厘,人幣應聲回落約100點子;傍晚6時在岸及離岸價,分別報每美元兌6.8804及6.8553人幣,每百港元兌88.37人幣。下午4時人行透過微博公佈,為保障春節前現金投放需求,促進銀行體系流動性及貨幣市場平穩,人行通過「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為現金投放中佔比高的幾家大型商銀提供臨時流動性支持,操作為期28天,資金成本與同期限的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大致相同。內地春節假由下周五(27日)至2月2日止,期間外滙及利率市場休息。有滙商指中資行昨在離岸市場拆入資金興趣頗大,或與內地資金偏緊,故在港拆錢回流舒緩母行頭寸有關。


擬放鬆跨境融資

對於央行新安排,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指,是因時制宜的一次性操作,相比採取逆回購,成果受制於國債市場供應,常設借貸便利(SLF)又屬恒常動作,惟國有大行佔存款市場最大分額,在交稅及提款等過節前繁忙期,直接向大行放水,形同降準讓其庫存央行的錢,快捷有效。外界對此詮釋為臨時降準,及釋放多達7,000億元資金推算,均為合理描述。上商經濟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亦指,新措施資金成本與公開市場操作相若。另外,有內媒報道,央行近日下發《關於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進一步放鬆跨境融資政策,要點包括在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下,將境內企業的跨境融資額度上限從一倍淨資產,擴大為兩倍淨資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1/199038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18

趁特朗普上台 金融股做好獲利 大行高層沽貨10年最多

1 : GS(14)@2017-01-25 07:31:50

【明報專訊】市場憧憬特朗普上台後,放寬銀行業的監管、降低稅率、推出刺激增長的措施,帶動金融類股急升。KBW銀行指數自11月8日美國大選以來上漲近20%,相當於道指升幅的2.5倍。據《華爾街日報》查閱的交易所文件顯示,部分華爾街大行高層乘機套現,在這段時間賣出價值近1億美元股票,超過2006年以來任何一年的同期水平。市場憂慮這是銀行業高層看淡後市迹象。

特朗普團隊繼續出口術唱淡美元,加上市場憂慮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令貿易保護主義升溫。資金避險,美匯指數昨兩度跌穿100關口,見7周低位。每美元兌日圓在113水平以下。 歐元兌美元曾升至1.0774,創7周高位。

大摩總裁6年來首賣股

美國大選後3天,摩根士丹利行政總裁James Gorman在6年以內首次賣出股票。文件顯示,Gorman當時行使了20萬股摩根士丹利股票的期權。他在11月較後時間又賣出10萬股,上周末再沽28.5萬股。剔除行使期權的成本,他套現至少840萬美元。摩根士丹利股價自大選以來上漲逾20%。在11月9日至11月30日間,監管文件顯示,該行需要對交易進行披露的高層已出售逾5000萬美元的股票,大多為多年前股價只相當於現時一半時授予高層的期權。

KBW銀行指數兩月漲近20%

文件顯示,自大選以來,需上報交易的摩通高層合計出售價值205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高盛高層則沽出近250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多家大行的高層還出售價值3.63億美元的其他公司股票,用於支付行使期權的成本和稅項。某些即將在到期時變得毫無價值的期權,在美國大選後股價急升而價值大增,促使銀行業高層套現。由於銀行僱員在財報前通常不能出售股份。

美候選財長憂美元過強礙經濟

近期「特朗普式通脹交易」回軟,美匯指數過3周累計跌3.5%。有別於美國長期支持美元強勢的傳統,美國特朗普政府擔心美元強勢影響經濟,一再出口術不想美元走強。彭博取得美國候選財長Steven Mnuchin上周在參院聽證會的書面答覆,內容指「美元過強」恐短期內對經濟有不利影響。Mnuchin表示,美元強勢長期有其必要,美元走強傳統上與美國經濟強勁有關,令投資者更有信心到美國營商,美元的購買力增加,其他貨幣計價的資產對美元來說就較為廉宜。不過他認為美元當前「非常、非常強勢」,可能短期內不利美國經濟。他打算重新評估中國是否操控貨幣,認為此問題「嚴重違反自由貿易原則,必須有效處理」。德銀表示,美元已進入G10前三大高收益貨幣之列,通常是貨幣進一步走強的預兆。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46&issue=2017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