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本周市場回顧:央媽出手 天下我有 美日歐全部靠邊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66

b8ac6f4096fc0f122ae01c

本周可謂好戲連臺。從日本宣布延遲上調消費稅,到美聯儲會議紀要,再到周五的德拉吉購債論;雖然“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夠拼”了,但是偉光正的央媽一出手,全世界的眼光還得聚焦於我們大天朝啊。

市場走勢來看,全球股市在寬松的大基調下保持強勁勢頭,標普再創新高。外匯市場除了日元“一枝獨秀”保持下跌之外,其他貨幣相對處於震蕩之中。美元在最後一個交易日發力則確保了近期匯市主要趨勢的延續。

貴金屬市場上,黃金反彈相對穩健,不過中長期的負面情緒並未得到解除,白銀依舊處於“渾渾噩噩”狀態上下兩難。油價在沙特和俄羅斯聯手能源市場的消息下企穩反彈。

“中國大片”:港股通、融十條、債市延遲交易、註水、降息,一個都不能少

閃回:降息-SL0註水-交易延遲關閉-融十條-港股通

中國人民銀行本周五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並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並。

而就在周四,有消息稱中國銀行間市場前臺交易系統延時20分鐘,至16:50結束,因資金面緊張,在收盤前仍有一些機構仍未能補上資金缺口。而中國證券網隨後表示,交易系統實際上延遲了30分鐘,至17:00才結束交易。

1111

市場對此也是各種猜測,兩大論調一個是IPO引發資金緊張,另一方則認為本周另個火爆消息“融十條”所引起。外媒MNI則在周五中午透露為應對本周流動性緊張局面,中國央行向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和興業銀行,通過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提供500億人民幣以內的資金支持。

最後的結果是:央行周五在微博上表示,受多只新股IPO等因素影響,市場短期資金供求和貨幣市場利率有所波動。央行還提到,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需要時將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及時提供流動性支持。

鑒於央行在本周的出鏡率,因此融十條PMI港股通這些本應該十分重要的消息也只能退居幕後。有回顧需求的請猛戳相關鏈接。

美國:會議紀要乏善可陳,美國數據依然笑傲全球

本周三美聯儲公布的10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官員們認為需關註通脹預期下行問題,不過認為全球經濟放緩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有限。紀要顯示美聯儲未在10月聲明中提及市場劇動,因擔心傳達悲觀信號。

1415583442704

周內其他數據來看,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月持平,反映了能源成本的下降。不過,有跡象顯示潛在的通脹壓力開始增加。具體數據顯示,美國10月季調後CPI月率持平,預期為下降0.1%,前值為上升0.1%;10月未季調CPI年率上升1.7%,為連續第三個月處於該水平,預期為上升1.6%。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意外增至526萬戶,創2013年9月份以來新高,預期會降至515萬戶,10月份由517萬戶(2013年9月份以來最高)修正為518萬戶。

就業方面,美國勞工部11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11月15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至29.1萬人,這是勞動力市場改善的最新跡象。當前初請失業金人數已經連續第10周低於30萬,為2000年以來低於此關口最長的一段時間。

雖然美國11月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地下降至54.7,預期會上升至56.4,10月終值為55.9。但是這個表現在本周依然好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歐元區:PMI數據盡墨,德拉吉放大招被搶鏡

歐洲央行(ECB)行長德拉吉周五在在法蘭克福舉行的一個銀行業會議上發表了講話。他在講話中強烈暗示,如果通脹顯露出過於持久地維持在過低水平的跡象,歐洲央行就準備擴大資產購買措施的規模。

不過由於受到中國央行周五“活躍表現”的影響,德拉吉本應得到的風頭僅促使了歐元下跌。

201408074

稍早之前的歐元區PMI數據則一片黑

歐元區11月制造業PMI初值50.4,不及預期50.8和前值50.6。歐元區11月服務業PMI初值51.3,創下11個月新低,預期52.4,前值52.3。

德國11月PMI數據表明,德國私營部門產出增長進一步放緩。其中,德國11月制造業PMI初值50.0,降至兩個月低點,遜於預期51.5及前值51.4。

法國11月制造業PMI初值47.6,預期48.8,前值48.5。數據表明法國制造業已連續7個月萎縮(位於50枯榮線下方),11月制造業PMI創下三個月新低。

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信號是德國數據的持續走弱。2104年以來德國制造業PMI就一直保持下行態勢。雖然法國和歐元區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是作為歐洲經濟龍頭,德國的影響力顯然更為深遠——尤其在本次數據將將維持在50.0的情況下。

日本:三季度GDP引發安倍延遲上調消費稅,黑田東彥暗示“被坑”

日本市場的消息在本周初十分關鍵。日本內閣府周一(11月17日)公布數據顯示,日本第三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年化季率意外萎縮1.6%,此前一個季度(第二季度)曾創下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萎縮。

隨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月18日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於11月21日解散國會,同時將消費稅上調計劃推遲18個月至2017年4月,並承諾不會再度推遲上調消費稅。

D0053FFDBDCF8DD1A70E7C1703E04CBB

而日本央行11月19日以8-1表決結果通過維穩政策決定,承諾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速度擴大基礎貨幣,符合市場之前的預期。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行長黑田東彥淡化了對於安倍不滿的基調。他表示安倍應當在明年繼續執行增稅計劃來作為平衡預算步驟的必要行動。

英國:數據改善,通脹預期減弱

11月19日公布的英國央行11月5-6日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會議紀要顯示,本月有兩位貨幣政策委員再度投票贊成加息,投票贊成維持利率不變的七位委員看法存在“明顯分歧”。上周英國央行發布的最新經濟預測顯示,未來六個月英國通脹率可能降至1%以下。央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暗示,市場對央行不會很快加息的預期是正確的。卡尼警告,英國的貿易夥伴可能帶來“巨大的拉低通脹的壓力”。

u=2482637721,2185241137&fm=21&gp=0

不過英國10月通脹率從五年低點小幅回升,因燃料價格年率跌幅縮小,這使得英國央行沒有加息的壓力。英國國家統計局1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10月CPI年率上升1.3%,符合預期;核心CPI年率上升1.5%;CPI月率上升0.1%;核心CPI月率上升0.2%。

而英國國家統計局11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英國10月零售銷售再度加速上升,因商品價格出現2002年12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具體數據顯示,英國10月季調後零售銷售月率超預期上升0.8%,創今年4月以來最大升幅;季調後零售銷售年率超預期上升4.3%,為連續第19個月錄得增長。

政治面上,民粹主義政黨英國獨立黨贏得關鍵的第二個議會席位,提升了該黨在英國議會中的影響力。同時,在距離大選僅六個月之際,這無疑是給首相卡梅倫所在的保守黨的當頭一棒。上個月英國獨立黨贏得了第一個議會席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29

回顧11月展望12月 楓葉資料室

來源: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6278882

11月是一個變天月,滬港通終於在1117日啟動,港股生態隨之大變。最終,恒指11月以長腳十字星作結,顯示市場一如預期沒有確實方向;但可以肯定,恒指牛市運行格局未變,且更以12個月移動平均線(紅線,目前處於23263點)作支持,勢頭算是頗強。

我們的港股組合,在11月主力按兵不動,因為南下的新資金沒有如市場預期般出現,令港股進入調整浪,我們只能觀察市場在滬港通開通後的新秩序。相反,儘管北上資金同樣沒有預期般的多,卻啟動了A股股民的購買力,這讓我們的A股組合繼9月後再一次上攻。

回顧11月,恒指在1117日高見24313點後,一路下跌,低點出現在1120日的23253點;全月上下波幅1060點。恒指11月份跌11點或0.05%,國指 11月則升389點或約3.62%MUPI則於11月升約2.13%,反映資金開始選擇性流入國指。

Picture 

展望12月,黃國英指出:『內地忽然減息……,港股近期低位不外23,250點,減息之後當然有一排也不會跌穿,去到23,600應該已經有不俗支持。以上次2012年減息經驗,相信仍有後著,很大機會一減再減,所以消化獲利盤之後,市勢再上升的可能性較高,較長期的策略,反而是等低位買貨。

入市目標方面,不必多心,跟春江鴨指引,集中在中資保險股。減息對中國宏觀經濟敏感板塊最好,這些股票一向低殘,不過不對稱減息,內銀股威力有限,而內房股長期已轉弱勢,自己亦有戒心,倒不如博股債齊升,拉動保險公司投資回報,概念簡單,而且爆發力亦夠勁。

近期在港美兩個市場的玩法剛剛相反,香港是指數欠勁個股厲害,所以要揀個股博,美國反過來是指數輾轉向上,八成股票卻拾級而下,主力揀個股put,策略上和財經新聞上所感受到的明顯不同。……綜合而言,最近應戰,並非如表面般容易,美股走勢由少數股份撐起已經有一段長時間,遲遲未回,就惟有用上述方法戰戰兢兢地頂住先。』

Picture 

林少陽則認為:『……近期港股的表現,確實令港股投資者極之無癮。正如滬港通開通之前,市場人士的普遍預期一樣,滬港通開通初期,北上的資金很可能多過南下的。縱然如此,相信亦不是很多投資者能事先預計得到,南北水的移動方向,竟然是如此的強弱懸殊。

資金的自由流動,變相給予投資者更多的選擇,除非投資者有選擇困難癥,否則在一般情況下,多了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因此,我們不應計較港股在今次的機制之下所帶來的短期變化與得失,在新的制度之下謀求對策。

……121日跌市成交急升至1,051億元,即使扣除平保公布配股誘發的交易,成交仍然在極高的1,000億元上下水平。按過往經驗,通常至少已到跌市中段,個別情況甚至可能會一跌到底。由於目前指數仍然處於徘徊區之內,衍生工具炒家暫時未分勝負,今個12月或是頗大波幅的一個月,投資者最好預先綁好安全帶,同時帶備驚風散,以應付過山車般的市況。然而,正如日前讀者Alberto君所指,目前上落市的最佳應對策略,是逆勢而為,熊入牛出。幸運的話,今個月可能又到選擇性吸納的機會。』刊於122

在我們(本人)看來,恒指11月以十字星暗燭收於23987點。以牛市運行格局推測,12月似乎會繼續缺乏方向,以繼續消化9月大跌所形成的24500點高原壓力;估計12月高低點,低點好可能仍會以24個月移動平均線(黃線,目前處於22931點)作支持,而高點則可能是245xx點。基於12月的假期情緒和年結心態,相信今個月的月結水位應該距離24000點不遠,但我們建議大家,積極將心神放在2015年的選股準備上,因為明年肯定會較今年精彩!

相關舊文:回顧10月展望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906

【重磅】六個關鍵詞,帶你回顧2014年的在線旅遊行業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63

【重磅】六個關鍵詞,帶你回顧2014年的在線旅遊行業
作者:藍色曠野

2014年的在線旅遊行業發生了很多事,並購融資、跨界偷襲、合縱連橫,一個都不能少。一樣的價格戰,不一樣的格局觀;一樣的虧損,不一樣的戰略思維。整個行業過去一年來的風雲變化甚至超出了之前數年的總和,即便是圈內人也有點應接不暇,圈外人更是看得眼花繚亂。作為一名從業者,筆者嘗試用以下十個關鍵詞來梳理2014年的在線旅遊。

關鍵詞1:價格戰

最近幾年國內電商行業的價格戰就從未停歇過,一直“高燒不退”的在線旅遊行業也不例外。2014年,在線旅遊行業的價格戰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特點1:戰略目標優先於戰術目標,價格戰被提升到了戰略高度,短期的銷售業績提升則基本被忽略。“用利潤換市場”,這句話成為今年業界大佬們對價格戰的共識,就連業界唯一的“藍籌”攜程也公開表示要“脫光”謀市場。此外,階段性的價格戰也正在成為巨頭消滅潛在威脅的手段,而新興力量也慢慢開始將其作為吸引投資的策略,年初“雙程”的門票價格戰即為經典案例。

特點2:形式上表現出“捉對廝殺”,打擊目標明確,“戰爭”發起者都盡量避免樹敵過多。以往的價格戰整體上就是一場混戰,而今年的價格戰則相對“有序”,殺起來都是一對一對的,例如去哪兒VS攜程、途牛VS同程等等,參戰各方都盡量集中火力攻擊一個對手,避免全面開戰。

特點3:理性的成分增加,血腥程度下降。與前兩年相比,2014年在線旅遊價格戰雖然聲勢依然不小,但血腥程度有所下降(平均利潤率下滑是市場規律使然),原來的直接返現金紛紛改成了返現金券(或消費券),返現力度也不再是比拼焦點,大家比的是綜合的價格水平和資源優勢,有時候甚至僅僅是想在氣勢上蓋過對手。

總體來看,在線旅遊行業2014年的價格戰更有格局觀了,也更有看頭了。

關鍵詞2:並購&融資

這個行業年年都有並購,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的並購幾乎全都是經典,背後的操刀手頗具想象力,即便是“緋聞”也傳的特有創意。開年第一起並購就是攜程入股同程,“雙程”門票價格戰徹底偃旗息鼓,行業休閑旅遊市場格局一夜之間發生逆轉。時隔不到一個月,攜程趕在途牛上市前夜匆忙向其投資了1500萬美元,並於年底再追投了1500萬美元。另外,國際OTA巨頭Priceline在數月間分三次向攜程投資了10.16億美元,持有後者8.97%的股份,由此引發了業界有關攜程國際化的猜測。除了上述這些並購或投融資案例外,阿里入股石基信息、騰邦入股欣欣旅遊、眾信旅遊入股悠哉旅遊、京東入股途牛等也值得關註。

緋聞方面,攜程與藝龍、攜程與去哪兒、騰訊與攜程、阿里與攜程等等都是2014年業內比較熱門的投資並購“緋聞”主角,雖然最後都不了了之,但也從側面反映了行業格局變動的暗潮湧動。

總體來看,2014年在線旅遊行業發生了並購或融資事件使行業的集中度快速提升,“巨頭”以資本手段基本控制了業內的主流企業,留給後來者的機會只剩下一些存在於移動端的細分市場。2014年度國內在線旅遊行業主要非上市公司的融資情況匯總(可能不全)如下表:



關鍵詞3:平臺化

平臺化、開放平臺,這些詞往年也在說,但是雷聲大雨點小,主流OTA做平臺以前一直停留在大佬們的口頭上,到2014年卻落到了實處。2014年12月初,攜程的比價搜索平臺終於面世,平臺化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從而使其與去哪兒之間的對峙進一步升級,預計雙方將在2015年展開更加驚心動魄的爭鬥。面對攜程平臺化的動作,去哪兒的“OTA化”也是步步為營,臨近年尾更是推出了激進的酒店前臺“切客”之舉,通過物質手段刺激酒店將攜程等OTA的客人轉化為去哪兒的客人。去哪兒的舉動可以看作是其阻擊OTA平臺化的舉措,也可以看作是其加速“OTA化”的激進措施。正當去哪兒和攜程纏鬥之際,“去啊”殺了進來,一直在在線旅遊招兵買馬的阿里系終於開啟了整合進程。除了“去啊”,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也加入了這場平臺對決之中, 2015年的平臺競爭格局必將因此而變得更加複雜。

關鍵詞4:出境遊

相比傳統的酒、機票價格戰,今年在線旅遊行業圍繞出境遊市場的爭奪也非常值得關註。先是二季度攜程與百程的簽證大戰,後是歲末同程與途牛的公關戰、廣告戰,全部都與出境遊市場密切相關。攜程與百程的簽證價格戰本質上是在爭奪出境遊市場的“入口”,攜程試圖通過搶奪這一“入口”為其出境遊業務輸送流量。

要說熱鬧,還得說說年底爆發的同程與途牛出境大戰。這場爭奪起因於途牛在其合作夥伴年會上發出的一個針對同程的“封殺令”,後者迅速做出了全面反擊,甚至把廣告都打到了途牛總部及其分布在各地門店的門口,雙方的CEO還連續多次親自撰文在微信朋友圈展開了系列論戰,這應該算是在線旅遊行業整個2014年度圍繞出境遊市場爆發的最激烈的對抗。按照同程方面的說法,2015年將會在出境業務上全面超越途牛,而途牛也不甘示弱,雙方的“戰爭”還遠未結束。

習大大在今年的APEC峰會上特別提及了中國的出境遊市場,按他老人家的說法,三年後國內出境遊規模將達到5億人次。參加本屆峰會的美國、英國、墨西哥等國家紛紛推出了針對中國國民的簽證新政,其中美國將中國公民旅遊簽證的有效期從一年延長到了十年,這些出境遊政策利好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也難怪在線旅遊業界會死死盯著這一市場,大有寸土必爭、血流成河之勢。

關鍵詞5:虧損

隨著競爭的持續加劇和價格戰的白熱化,整個在線旅遊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在2014年度達到了歷史最低點,藝龍、去哪兒、途牛三家上市公司絲毫沒有止虧的跡象,就連長期以來的行業“藍籌”中堅攜程也發出了四季度預虧4至5億的信息。2014年前三個季度,去哪兒、藝龍、途牛三家上市公司的凈虧損總額達到了14.86億人民幣,其中去哪兒一家就虧了11.75億,占比79.08%,途牛則以2.17億的虧損總額緊隨其後。雖然有虧損且可能會繼續虧下去,但各家都不以為然,並一致認為當前的虧損是戰略性的虧損,也就是“以利潤換市場”。四季度預虧的攜程宣布拿出10億繼續打價格戰,做出了要“徹底脫光”的架勢,由此可見,在線旅遊明年的虧損將毫無疑問地再創新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將會是一場“消耗戰”。

關鍵詞6:移動互聯網

兩年前,移動互聯網的機遇和挑戰對於在線旅遊而言還僅僅停留在展望和猜想階段,而2014年則已成為一個事實。從梁建章為攜程制定了“拇指+水泥”戰略開始,業界大佬們每逢大會小會都把移動互聯網掛在了嘴邊,已經上市的,發個財報總是不忘附上最新的移動端訂單占比和下載量數據。去哪兒和攜程2014年的爭鬥焦點除了價格戰外,還有就是移動端了,雙方不惜投入巨資進行移動端的研發和推廣,二者的客戶端下載量排名在9月份發生了逆轉,攜程超越去哪兒成為行業第一,而同程則通過瘋狂的“1元門票”用幾個月的時間也殺入了前三名,三者的客戶端總下載量均在2億以上,將其他玩家遠遠地甩在了後面。有人說,在線旅遊移動端的爭奪已經結束,明年的兩極分化將進一步加劇,落後者將難有翻身機會。按照攜程、藝龍、去哪兒、同程等OTA官方公布的數字,目前酒店業務的移動端訂單占比平均在40%以上,機票業務移動端訂單占比平均在30%以上,景點門票訂單移動端占比平均在60%以上,出境遊等非標準化產品的移動端訂單占比略低。

除了移動客戶端外,BAT正在“大興土木”搭建的各種平臺也是人們分析在線旅遊無線化趨勢的一個關鍵。當前最大的移動端平臺微信在旅遊方面的動作是最引人關註的,在其不斷擴編的銀行卡商城中逐漸出現了機票、火車票,據說明年還會出現門票、周邊遊等旅遊產品。另外,在2014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重點推介了百度的移動端平臺“百度直達號”,在線旅遊業被其看作是“盤中菜”。而“百度直達號”之前,百度地圖移動端已經開始快速向酒店、餐飲等本地化休閑服務領域滲透。這些超級平臺是否會改變當前在線旅遊移動端的格局,從而改寫旅遊類APP的發展軌跡,現在還不得而知。

受移動互聯網快速滲透的影響,加上大量資本的進入,國內在線旅遊行業的格局正在快速調整,一年之間的變化甚至超出了過去數年的變化。PC互聯網時代,在線旅遊行業以標準化產品為突破口快速實現了對傳統旅遊企業的顛覆,這個過程用了十多年;移動互聯網時代,顛覆將會無處不在,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非傳統企業,只要落後了,就都有可能成為被顛覆的對象,而且這個時間最多可能只有兩到三年。
(天天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19

本周回顧:盧布雪崩跌跌跌! 美元美股漲漲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53

886469-janet-yellen-presidente-fed,w_640

過去一周金融市場風起雲湧,盧布、原油,美股、美元均上演了驚心動魄的好戲,而央行的一舉一動,仍是主宰市場漲跌的核心。

周一先有盧布雪崩,一天暴跌20%,周五又有油價上演絕地反彈,一天暴漲7%。而美元創八年半新高,美國股市回調後再度逼近歷史新高,美元資產又成市場最大贏家。

當然A股牛市行情仍在繼續,本周滬指突破3100點,再刷四年新高。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

盧布閃電崩盤 俄羅斯央行打響莫斯科保衛戰

周一,對盧布而言無疑又是一個黑色星期一。盧布一夜暴貶10%,美元兌盧布現貨盤中突破64。由於盧布貶值幅度過大俄央行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於莫斯科時間淩晨1點左右意外發布聲明,將關鍵利率從10.5%大幅上調到17%,上調幅度高達650個基點,這是1998年俄羅斯債務違約以來央行最大幅度的加息。

盡管俄央行瘋狂加息,盧布卻在小幅回暖之後再度暴跌,對美元匯率一度漲至80。加息政策不見效,俄羅斯財政部再次動用售匯大招,普京更是在記者招待會上力挺俄羅斯經濟,表示最多兩年即可恢複,盧布終於在周四開始止血企穩。

油價持續下滑直接導致了盧布崩盤。原油價格自今年6月的高點已經暴跌近50%,俄羅斯過半的財政收入依賴油氣出口。即使俄羅斯央行前後多次累計加息1150個基點,並拋售了800億美元進行幹預,盧布年內跌幅仍然超過50%。

事實上就在周五盧布反彈近6%的同時,油價也迎來了久違的大漲。美國原油暴漲7%,布倫特原油上漲5%。

美元美股又沖天 美聯儲FOMC決議振動市場

北京時間周四淩晨公布的FOMC決議又主宰了市場。美聯儲保留“相當長一段時期”表述的同時,稱需在貨幣政策開始正常化問題上保持“耐心”,並強調這一措辭與此前聲明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保持超低利率”的說法是一致的。

這一偏鴿派的表述,提振了歐美股市,之後美股三連漲。標普500指數三日漲幅創2011年來最大,抹去了12月以來的所有跌幅。

就在FOMC決議,新聞發布會之後。周五眾多美聯儲高官又密集講話。美聯儲柯薛拉柯塔、萊克、普羅索和威廉姆斯四位官員紛紛對美聯儲經濟和未來政策走向發表了看法。綜合他們的觀點,市場認為他們進一步強化了美聯儲明年加息的預期。

這些官員的言論支撐美元指數再度升破八年高位,美元歐元匯率創下近28周新高,觸及1.2221,美元對日元創一周最高至119.55.

瑞士央行負利率成”黑天鵝” 歐洲央行無限接近全面QE

如果說美聯儲FOMC決議尚在市場意料之中的話,那麽周四瑞士央行宣布負利率,絕對是市場“黑天鵝”

周四瑞士央行宣布將對在央行的活期存款賬戶實施負0.25%的利率,以便遏制避險買盤操作。最近數周,瑞郎兌歐元逐漸逼近1.20匯率上限,因受歐洲央行(ECB)明年初將出臺全面量化寬松(QE)的預期打壓,歐元走軟。

瑞士央行宣布實施負利率後,瑞郎全線暴跌,歐元兌瑞郎暴漲逾80點,升至兩10月中旬以來高位1.2091;美元兌瑞郎短線飆升逾70點。

周五爆出了另一條重磅新聞表明歐洲央行的全面QE已箭在弦上。路透援引歐洲央行匿名官員消息稱,歐洲央行正在考慮讓邊緣國家在QE中承擔更多成本和風險,以換取德國對歐版QE的支持。

歐洲央行可能會要求希臘、葡萄牙等國家預留額外的資金或設置專門條款,以彌補歐洲央行購買債券可能出現的損失。該舉措可能推動德國接受歐洲央行實施QE購買各國國債,而目前德國央行歐版QE最堅定的反對者。

中國央行定向放水 滬指再刷四年新高

在2萬億規模的打新潮,人民幣貶值資金外流壓力之下,周五滬指收盤上漲1.67%至3108.6點,突破3100大關,刷新逾4年新高,周漲幅達到5.8%。

本周百城房價數據顯示樓市回暖,而市場最關註的依然是央行年內是否還有一次降準。12月17日媒體透露的信息顯示,央行通過SLO向數家銀行提供短期資金,並對部分到期的MLF進行續作。

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認為,不想過快再次傳遞寬松信號,股市狂飆的逆向反饋,以及不想加劇人民幣匯率波動,已成為制約央行貨幣全面寬松步伐的主要因素。壓力之下,“順勢而為,部分須作(MLF),無縫銜接,短期平滑(SLO)”成為了央行目前的次優選擇。

本周更多資訊請點擊以下專題:

2014年最後一次FOMC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土豪”安邦是如何煉成的?

夢回1998:這次新興市場有什麽不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98

本周回顧:盧布雪崩跌跌跌! 美元美股漲漲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53

886469-janet-yellen-presidente-fed,w_640

過去一周金融市場風起雲湧,盧布、原油,美股、美元均上演了驚心動魄的好戲,而央行的一舉一動,仍是主宰市場漲跌的核心。

周一先有盧布雪崩,一天暴跌20%,周五又有油價上演絕地反彈,一天暴漲7%。而美元創八年半新高,美國股市回調後再度逼近歷史新高,美元資產又成市場最大贏家。

當然A股牛市行情仍在繼續,本周滬指突破3100點,再刷四年新高。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

盧布閃電崩盤 俄羅斯央行打響莫斯科保衛戰

周一,對盧布而言無疑又是一個黑色星期一。盧布一夜暴貶10%,美元兌盧布現貨盤中突破64。由於盧布貶值幅度過大俄央行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於莫斯科時間淩晨1點左右意外發布聲明,將關鍵利率從10.5%大幅上調到17%,上調幅度高達650個基點,這是1998年俄羅斯債務違約以來央行最大幅度的加息。

盡管俄央行瘋狂加息,盧布卻在小幅回暖之後再度暴跌,對美元匯率一度漲至80。加息政策不見效,俄羅斯財政部再次動用售匯大招,普京更是在記者招待會上力挺俄羅斯經濟,表示最多兩年即可恢複,盧布終於在周四開始止血企穩。

油價持續下滑直接導致了盧布崩盤。原油價格自今年6月的高點已經暴跌近50%,俄羅斯過半的財政收入依賴油氣出口。即使俄羅斯央行前後多次累計加息1150個基點,並拋售了800億美元進行幹預,盧布年內跌幅仍然超過50%。

事實上就在周五盧布反彈近6%的同時,油價也迎來了久違的大漲。美國原油暴漲7%,布倫特原油上漲5%。

美元美股又沖天 美聯儲FOMC決議振動市場

北京時間周四淩晨公布的FOMC決議又主宰了市場。美聯儲保留“相當長一段時期”表述的同時,稱需在貨幣政策開始正常化問題上保持“耐心”,並強調這一措辭與此前聲明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保持超低利率”的說法是一致的。

這一偏鴿派的表述,提振了歐美股市,之後美股三連漲。標普500指數三日漲幅創2011年來最大,抹去了12月以來的所有跌幅。

就在FOMC決議,新聞發布會之後。周五眾多美聯儲高官又密集講話。美聯儲柯薛拉柯塔、萊克、普羅索和威廉姆斯四位官員紛紛對美聯儲經濟和未來政策走向發表了看法。綜合他們的觀點,市場認為他們進一步強化了美聯儲明年加息的預期。

這些官員的言論支撐美元指數再度升破八年高位,美元歐元匯率創下近28周新高,觸及1.2221,美元對日元創一周最高至119.55.

瑞士央行負利率成”黑天鵝” 歐洲央行無限接近全面QE

如果說美聯儲FOMC決議尚在市場意料之中的話,那麽周四瑞士央行宣布負利率,絕對是市場“黑天鵝”。

周四瑞士央行宣布將對在央行的活期存款賬戶實施負0.25%的利率,以便遏制避險買盤操作。最近數周,瑞郎兌歐元逐漸逼近1.20匯率上限,因受歐洲央行(ECB)明年初將出臺全面量化寬松(QE)的預期打壓,歐元走軟。

瑞士央行宣布實施負利率後,瑞郎全線暴跌,歐元兌瑞郎暴漲逾80點,升至兩10月中旬以來高位1.2091;美元兌瑞郎短線飆升逾70點。

周五爆出了另一條重磅新聞表明歐洲央行的全面QE已箭在弦上。路透援引歐洲央行匿名官員消息稱,歐洲央行正在考慮讓邊緣國家在QE中承擔更多成本和風險,以換取德國對歐版QE的支持。

歐洲央行可能會要求希臘、葡萄牙等國家預留額外的資金或設置專門條款,以彌補歐洲央行購買債券可能出現的損失。該舉措可能推動德國接受歐洲央行實施QE購買各國國債,而目前德國是央行歐版QE最堅定的反對者。

中國央行定向放水 滬指再刷四年新高

在2萬億規模的打新潮,人民幣貶值資金外流壓力之下,周五滬指收盤上漲1.67%至3108.6點,突破3100大關,刷新逾4年新高,周漲幅達到5.8%。

本周百城房價數據顯示樓市回暖,而市場最關註的依然是央行年內是否還有一次降準。12月17日媒體透露的信息顯示,央行通過SLO向數家銀行提供短期資金,並對部分到期的MLF進行續作。

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認為,不想過快再次傳遞寬松信號,股市狂飆的逆向反饋,以及不想加劇人民幣匯率波動,已成為制約央行貨幣全面寬松步伐的主要因素。壓力之下,“順勢而為,部分須作(MLF),無縫銜接,短期平滑(SLO)”成為了央行目前的次優選擇。

本周更多資訊請點擊以下專題:

2014年最後一次FOMC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土豪”安邦是如何煉成的?

夢回1998:這次新興市場有什麽不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37

【重磅】六個關鍵詞,帶你回顧2014年的在線旅遊行業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55&extra=

【重磅】六個關鍵詞,帶你回顧2014年的在線旅遊行業
作者:藍色曠野

2014年的在線旅遊行業發生了很多事,並購融資、跨界偷襲、合縱連橫,一個都不能少。一樣的價格戰,不一樣的格局觀;一樣的虧損,不一樣的戰略思維。整個行業過去一年來的風雲變化甚至超出了之前數年的總和,即便是圈內人也有點應接不暇,圈外人更是看得眼花繚亂。作為一名從業者,筆者嘗試用以下十個關鍵詞來梳理2014年的在線旅遊。

關鍵詞1:價格戰

最近幾年國內電商行業的價格戰就從未停歇過,一直“高燒不退”的在線旅遊行業也不例外。2014年,在線旅遊行業的價格戰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特點1:戰略目標優先於戰術目標,價格戰被提升到了戰略高度,短期的銷售業績提升則基本被忽略。“用利潤換市場”,這句話成為今年業界大佬們對價格戰的共識,就連業界唯一的“藍籌”攜程也公開表示要“脫光”謀市場。此外,階段性的價格戰也正在成為巨頭消滅潛在威脅的手段,而新興力量也慢慢開始將其作為吸引投資的策略,年初“雙程”的門票價格戰即為經典案例。

特點2:形式上表現出“捉對廝殺”,打擊目標明確,“戰爭”發起者都盡量避免樹敵過多。以往的價格戰整體上就是一場混戰,而今年的價格戰則相對“有序”,殺起來都是一對一對的,例如去哪兒VS攜程、途牛VS同程等等,參戰各方都盡量集中火力攻擊一個對手,避免全面開戰。

特點3:理性的成分增加,血腥程度下降。與前兩年相比,2014年在線旅遊價格戰雖然聲勢依然不小,但血腥程度有所下降(平均利潤率下滑是市場規律使然),原來的直接返現金紛紛改成了返現金券(或消費券),返現力度也不再是比拼焦點,大家比的是綜合的價格水平和資源優勢,有時候甚至僅僅是想在氣勢上蓋過對手。

總體來看,在線旅遊行業2014年的價格戰更有格局觀了,也更有看頭了。

關鍵詞2:並購&融資

這個行業年年都有並購,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的並購幾乎全都是經典,背後的操刀手頗具想象力,即便是“緋聞”也傳的特有創意。開年第一起並購就是攜程入股同程,“雙程”門票價格戰徹底偃旗息鼓,行業休閑旅遊市場格局一夜之間發生逆轉。時隔不到一個月,攜程趕在途牛上市前夜匆忙向其投資了1500萬美元,並於年底再追投了1500萬美元。另外,國際OTA巨頭Priceline在數月間分三次向攜程投資了10.16億美元,持有後者8.97%的股份,由此引發了業界有關攜程國際化的猜測。除了上述這些並購或投融資案例外,阿里入股石基信息、騰邦入股欣欣旅遊、眾信旅遊入股悠哉旅遊、京東入股途牛等也值得關註。

緋聞方面,攜程與藝龍、攜程與去哪兒、騰訊與攜程、阿里與攜程等等都是2014年業內比較熱門的投資並購“緋聞”主角,雖然最後都不了了之,但也從側面反映了行業格局變動的暗潮湧動。

總體來看,2014年在線旅遊行業發生了並購或融資事件使行業的集中度快速提升,“巨頭”以資本手段基本控制了業內的主流企業,留給後來者的機會只剩下一些存在於移動端的細分市場。2014年度國內在線旅遊行業主要非上市公司的融資情況匯總(可能不全)如下表:



關鍵詞3:平臺化

平臺化、開放平臺,這些詞往年也在說,但是雷聲大雨點小,主流OTA做平臺以前一直停留在大佬們的口頭上,到2014年卻落到了實處。2014年12月初,攜程的比價搜索平臺終於面世,平臺化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從而使其與去哪兒之間的對峙進一步升級,預計雙方將在2015年展開更加驚心動魄的爭鬥。面對攜程平臺化的動作,去哪兒的“OTA化”也是步步為營,臨近年尾更是推出了激進的酒店前臺“切客”之舉,通過物質手段刺激酒店將攜程等OTA的客人轉化為去哪兒的客人。去哪兒的舉動可以看作是其阻擊OTA平臺化的舉措,也可以看作是其加速“OTA化”的激進措施。正當去哪兒和攜程纏鬥之際,“去啊”殺了進來,一直在在線旅遊招兵買馬的阿里系終於開啟了整合進程。除了“去啊”,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也加入了這場平臺對決之中, 2015年的平臺競爭格局必將因此而變得更加複雜。

關鍵詞4:出境遊

相比傳統的酒、機票價格戰,今年在線旅遊行業圍繞出境遊市場的爭奪也非常值得關註。先是二季度攜程與百程的簽證大戰,後是歲末同程與途牛的公關戰、廣告戰,全部都與出境遊市場密切相關。攜程與百程的簽證價格戰本質上是在爭奪出境遊市場的“入口”,攜程試圖通過搶奪這一“入口”為其出境遊業務輸送流量。

要說熱鬧,還得說說年底爆發的同程與途牛出境大戰。這場爭奪起因於途牛在其合作夥伴年會上發出的一個針對同程的“封殺令”,後者迅速做出了全面反擊,甚至把廣告都打到了途牛總部及其分布在各地門店的門口,雙方的CEO還連續多次親自撰文在微信朋友圈展開了系列論戰,這應該算是在線旅遊行業整個2014年度圍繞出境遊市場爆發的最激烈的對抗。按照同程方面的說法,2015年將會在出境業務上全面超越途牛,而途牛也不甘示弱,雙方的“戰爭”還遠未結束。

習大大在今年的APEC峰會上特別提及了中國的出境遊市場,按他老人家的說法,三年後國內出境遊規模將達到5億人次。參加本屆峰會的美國、英國、墨西哥等國家紛紛推出了針對中國國民的簽證新政,其中美國將中國公民旅遊簽證的有效期從一年延長到了十年,這些出境遊政策利好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也難怪在線旅遊業界會死死盯著這一市場,大有寸土必爭、血流成河之勢。

關鍵詞5:虧損

隨著競爭的持續加劇和價格戰的白熱化,整個在線旅遊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在2014年度達到了歷史最低點,藝龍、去哪兒、途牛三家上市公司絲毫沒有止虧的跡象,就連長期以來的行業“藍籌”中堅攜程也發出了四季度預虧4至5億的信息。2014年前三個季度,去哪兒、藝龍、途牛三家上市公司的凈虧損總額達到了14.86億人民幣,其中去哪兒一家就虧了11.75億,占比79.08%,途牛則以2.17億的虧損總額緊隨其後。雖然有虧損且可能會繼續虧下去,但各家都不以為然,並一致認為當前的虧損是戰略性的虧損,也就是“以利潤換市場”。四季度預虧的攜程宣布拿出10億繼續打價格戰,做出了要“徹底脫光”的架勢,由此可見,在線旅遊明年的虧損將毫無疑問地再創新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將會是一場“消耗戰”。

關鍵詞6:移動互聯網

兩年前,移動互聯網的機遇和挑戰對於在線旅遊而言還僅僅停留在展望和猜想階段,而2014年則已成為一個事實。從梁建章為攜程制定了“拇指+水泥”戰略開始,業界大佬們每逢大會小會都把移動互聯網掛在了嘴邊,已經上市的,發個財報總是不忘附上最新的移動端訂單占比和下載量數據。去哪兒和攜程2014年的爭鬥焦點除了價格戰外,還有就是移動端了,雙方不惜投入巨資進行移動端的研發和推廣,二者的客戶端下載量排名在9月份發生了逆轉,攜程超越去哪兒成為行業第一,而同程則通過瘋狂的“1元門票”用幾個月的時間也殺入了前三名,三者的客戶端總下載量均在2億以上,將其他玩家遠遠地甩在了後面。有人說,在線旅遊移動端的爭奪已經結束,明年的兩極分化將進一步加劇,落後者將難有翻身機會。按照攜程、藝龍、去哪兒、同程等OTA官方公布的數字,目前酒店業務的移動端訂單占比平均在40%以上,機票業務移動端訂單占比平均在30%以上,景點門票訂單移動端占比平均在60%以上,出境遊等非標準化產品的移動端訂單占比略低。

除了移動客戶端外,BAT正在“大興土木”搭建的各種平臺也是人們分析在線旅遊無線化趨勢的一個關鍵。當前最大的移動端平臺微信在旅遊方面的動作是最引人關註的,在其不斷擴編的銀行卡商城中逐漸出現了機票、火車票,據說明年還會出現門票、周邊遊等旅遊產品。另外,在2014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重點推介了百度的移動端平臺“百度直達號”,在線旅遊業被其看作是“盤中菜”。而“百度直達號”之前,百度地圖移動端已經開始快速向酒店、餐飲等本地化休閑服務領域滲透。這些超級平臺是否會改變當前在線旅遊移動端的格局,從而改寫旅遊類APP的發展軌跡,現在還不得而知。

受移動互聯網快速滲透的影響,加上大量資本的進入,國內在線旅遊行業的格局正在快速調整,一年之間的變化甚至超出了過去數年的變化。PC互聯網時代,在線旅遊行業以標準化產品為突破口快速實現了對傳統旅遊企業的顛覆,這個過程用了十多年;移動互聯網時代,顛覆將會無處不在,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非傳統企業,只要落後了,就都有可能成為被顛覆的對象,而且這個時間最多可能只有兩到三年。
(天天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654

本周回顧:令計劃落馬 美GDP增速以11年新高慶聖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11

本周,美股全線上漲,道指連漲七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與道指分別再創最高收盤紀錄,羅素2000指數創歷史新高。歐洲主要股指普遍上漲,後半周歐洲主要金融市場因聖誕節假期休市,下周一開始恢複交易。

中國股市表現搶眼。上證綜指本周大漲4.12%,盤中以3189.87點刷新四年新高記錄。周內交易期間,券商、銀行板塊多次領漲。你的股票如何了?

國際原油市場,中國以90美元的價格從俄羅斯進口了創紀錄數量的原油引發市場熱議。據海關總署數據,俄羅斯11月對華出售原油比去年同期增長65%,達到331萬噸,創歷史紀錄。而11月中國從沙特進口的原油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滑。進口量降至399萬噸,比前一年減少5.9%。

此外,OPEC仍減持不減產政策,並頻頻祭出口水戰策略。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重申不會減產,稱即便油價跌到20美元也不減產,且沙特的產油成本最多在每桶4-5美元。

美國經濟表現強勁。三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5.0%,高於經濟學家普遍預測的4.3%,為2003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強增長。

安倍晉三連任日本首相。日本政府也持續“放水”:將推出一攬子刺激經濟的措施,耗資合計290億美元。

俄羅斯方面,多個品牌宣布在俄產品提價或暫停銷售。俄經濟前景仍不樂觀。為穩定盧布匯率,俄政府要求五大國有企業出售外匯,每日拋售額或達10億美元。俄總理梅德韋傑夫25日提出,應進一步加強對國企外匯情況的控制,必要情況下應該讓政府官員重新進入各大國企的理事會。俄下議院通過法案,同意財政部以發行聯邦債的方式,向存款保險機構註入1萬億盧布資金,並允許其在銀行破產前購買銀行股份,以消除儲戶恐慌、維護金融穩定。俄政府也開始同評級機構就信用評級問題進行交涉,以期減小負面影響。

繼降息之後,中國央行本周試圖推出提振放款和投資流動性的舉措。匿名人士周五表示,中國央行正考慮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納入存貸比計算基礎。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曾提出要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

在全民關註的焦點事件中,中國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迅速占據了多家媒體頭版頭條。

中俄之間貨幣互換協議如何使用,中國是否存在匯率風險引發網民激烈爭論。最終,中國央行出面對此問題予以解釋。

此外,養老保險改革方案終結了養老金“雙軌制”也備受眾人矚目。不僅如此,該方案還提出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制度。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也於公布,將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穩步推進。農業部部長韓長賦23日表示,2015年,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將進一步擴大,再選擇8至10個省份開展整省試點,其他省份每個地市選擇1個縣開展整縣試點,覆蓋面積達到5億畝左右,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

本周傳出消息稱,新版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獲常務會議原則性通過,將擇機向社會發布。新方案將不會對電網企業進行橫向拆分,但明確了電網企業的公共服務屬性、改變了電網“吃差價”的盈利模式,最大的亮點在於網售分開,培育多種售電主體。

中國金融業黑馬+土豪安邦集團本周又成功吸引了眾人的眼球。聖誕夜,民生銀行公告稱,安邦系持有民生銀行普通股股票共計47.8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06%。23日,安邦副總裁姚大鋒成功入選民生董事會董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20

2014年交易回顧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asa.html

    我有些資金的習慣是從元旦開始入金,然後起做,三個月出金清算。一般來說,我會從5-8月離場,9月份再回來做。

     不過今年沒有這樣。所以我在一季度幾個賬戶盈利三成左右,二季度初出現大幅度回撤,二季度末接另一個賬戶操作,三個月大幅度盈利,也在三至四成。之後一個投資人急需用錢,清帳,另一個投資人賬戶繼續操作,但在試驗股指短線時遭遇大幅度回撤,這幾天還沒恢複元氣。

    今年也就這樣了,明天最後一天,因而對交易回顧一下。

    做到現在,我維持了知行合一的習慣,研究分析也就是我的交易過程。今年重點是調理自己的下註和持倉手法,並回歸到少數一兩個品種。

    調整成重倉的過程並不順利,因為我原本追求收益曲線平滑,調成重倉的過程中,即遭遇回撤的問題。集中到少數品種,則成為最大的錯誤之一。2012年,我曾經滾動追逐幾個品種,膠、螺紋、白糖、白銀、豆油,均有斬獲。後精力不夠,且資金量並不大,回到一個品種上做。這里帶來的問題是,在橡膠糾結的月份里,我被過分洗艙。而去年,我采取的措施是糾結時期離場,保住了一季度盈利超過7成的收益率。

    非常可惜的是,我今年在棉花、雞蛋、塑料、黃金、銅等品種都輕倉涉獵,並有斬獲,但拘泥於今年只做一個品種的心態,淺嘗即止,喪失大筆利潤。

    所以,綜合起來,15年仍舊要嘗試重倉,我已經能夠到4成的倉位而壓力不大,同時要尋求波段性操作,在主力品種糾結時,要麽離場,要麽滾動操作其他品種。

   另一方面,持倉是最好的方法,短線不值得做,要徹底放棄了,連遊戲都不需要了。

   另一方面,今年涉足了股票,在二季度開始買入持倉,半倉到11月初離場,收益並不高,15%左右,然後錯失後面的瘋牛。

    也並不是太可惜,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初步領悟了股市操作的邏輯框架。

    今年會接一點新的資金,仍舊布局橡膠為主線,結合貴金屬、化工品和農產品來做配置。

    另外比較好的方面是,橡谷官網馬上要上線,客觀上也為我的交易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對於交易者來說,最大的困難是研發成本過高,而人工智能能夠幫助我解決很多人力問題。

    在橡谷官網成熟後,我們也會對外發行產品,以橡谷資本來做陽光私募,展示我們數年來的努力和整個團隊的力量。橡谷團隊目前擁有一名經濟學碩士、兩名數據學博士、一名氣象學博士、一名高級程序員,這會給我們的宏觀和農產品研究交易帶來極大的支持。

     渡過了數年的閑散交易日子後,我們開始以團隊力量進入整個市場。

     前兩天看一個字母遊戲,第一眼看見的三個英文單詞,就代表15年的預期,我看到的是:

     love  success health

    意味著我的家庭、事業、健康都會很不錯。

    也祝大家幸運與富有,在新的一年里,共赴前程。

   

                                                                        橡谷智庫,OVER THE T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655

回顧2014,致群友的信 混沌才

來源: http://xueqiu.com/1786499433/34735298

      “不繁不凡”建群已一年有余,如果巴菲特把價值投資群體稱作“格雷厄姆-多德部落”,那麽我覺得“不繁不凡”也可起一個另外的別名——“生意小鎮”。在這個小鎮里,大家的思想和行為處處體現了生意人的特點。大家購買股權並不是認為明天價格會上漲,而是因為其是以便宜價格收購了盈利很好的一門生意;大家融資借債也同樣不是因為賭短期價格漲跌,而是通過融資成本與企業盈利收益率配比後的理性決策;大家思考公司基本面不是以過去某段時間股價的漲跌亦或是某個惹人眼球的新聞來主觀判斷,而是通過數據、歷史、常識盡量客觀地分析行業與這門生意的利弊;面對很多人視為生命的每日漲跌價格表,“小鎮的居民”可以很淡然地理解為這只是隨機碰到了一些人對我們參股的生意的以這些人的認知而得出的隨機報價。正因為這些處處體現生意邏輯的思想,導致了也許在炒家看來並不聰明的決策,卻最大化地符合了生意的邏輯。面對剛剛過去的2014,我不必祝賀大家凈資產動輒100%-200%的收益,因為那只是短期市場先生的隨意報價,但卻要由衷恭喜小鎮居民們能在2014年找到並投資了一些年回報30%收益率的生意,由於有些居民還借用了負債,因此回報率將達到40%-50%(註:此處所說的收益率,並不是99%的投資者天天關註的浮動盈虧,而是公司盈利與自有資金出資的比率)。小鎮居民的家中開了個每年30%-50%的生意,這個生意長期看來足可以改變你和你家族!

       展望2015乃至更遠的將來,我希望和大家分享和溫故一些思想,以指導我們未來的投資之路。

一、  以盡量客觀、有確鑿數據或論據邏輯通達的思想去評估我們所要投資的生意。

        一年前,面對余額寶等理財產品的出現,不少報刊媒體和很多投資大家拋出了銀行毀滅論,其實不管美國paypal的歷史,還是現階段國內理財產品的本質,無非是一種協議存款,若能稍加分析且不隨波逐流,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看出,而一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很難在一些媒體上再次看到余額寶的身影。類似這樣的故事就像春夏秋冬一樣,不斷循環上演。當市場看好某個行業或某個公司時,一切客觀的、非客觀的看好理由都會標榜到這個行業或這家公司的身上;而當市場不看好時,一切客觀和非客觀的理由,也會一股腦潑向這個行業或這家公司。其結果無非是前者表現為股價的一路上漲並帶來相對更高的估值,而後者則是股價一路下跌並帶來令人咋舌的低估值。而市場的投資者面對這種現象也就會分為觀點分明的兩派,一派人隨著股價上漲而一路尋找看好的理由、隨著股價下跌而一路尋找看跌的理由;另一種人,遠離高估的行業或公司而買入被市場拋棄的行業或公司。而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路與投資決策,必然帶來了之後數年收益率的差別迥異。

       因此,分析一家公司,應盡量避免受到股價的影響,盡可能客觀地分析公司未來長期的盈利能力與盈利模式。在此拋磚引玉地舉兩個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例1:在銀行股價最低迷的時候,有一種觀點認為:隨著直接融資的發展,今後企業越來越不需要銀行的信貸,因為都可以通過股票(或債券)來進行資金的籌集。因此,銀行長期看,是一個沒落的甚至會消亡的行業。面對這樣的觀點,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客觀地分析其合理性。以中國建築為例,其ROE可以達到18%-19%的樣子,也就是投資者如果能夠以凈資產的價格買入這家公司,每年的回報率達到18%-19%,算是一個不錯的生意,那麽公司之所以能夠為投資者帶來19%的ROE,是因為其80%的資產負債率,如果這些負債都以股權形式來解決,那麽公司的ROE將下降到4%以下,其實這是最基礎的企業利用財務杠桿提高股權資本收益率的知識。正因為如此,企業通過這樣的杠桿原理來提高投資者回報,所以即使是直接融資最為發達的美國,除了極個別的行業或企業之外,都在大量使用著負債,而負債中信貸資金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他非信貸負債主要包括債券或商業信用等)。因此,通過這些有真實數據且符合常識的客觀分析,就可以輕而易舉推翻股權融資替代信貸融資的假設。

       例2:今年下半年,自貿區概念成為股市中很熱的名詞,有些投資者投資了自貿區概念的股票,例如港口的公司,這種消息炒作趁機買股的行為無可厚非,但是有些投資者非要將這些短期概念與基本面扯上關系,很多觀點讓我覺得嚴重違背客觀事實,例如,有的投資者認為,自貿區實施後,港口的盈利會爆發式增加,所以目前買入未來也會有很大的收益。很顯然,如果稍微客觀分析,港口行業利潤爆發式增長的觀點基本是很難站住腳的。例如,中國的貿易總額支不支持爆發式增長?港口的吞吐量支不支持爆發式增長?公司資產規模支不支持爆發式增長?夢想著自貿區帶來港口行業短期利潤爆發增長的假設若真能成真,恐怕等來的也先是公司的巨額再融資,因為需要修建和投入更多的固定資產以應付吞吐量的劇增……

二、莫以股價波動、浮動盈虧來評判和總結自己的投資

       最近幾天,不少投資者給我發來微信、短信和QQ,主要是總結2014年的投資,大致內容是說2014年由於投資了銀行或其他藍籌公司,且耐心持有沒有動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過去幾年,我也經常看到有很多投資者在自己的博客上總結自己一年的投資。對於這樣的總結,我個人還是持有保留意見的。

       給大家講個我真實看到的一份總結,大概是在2013年吧,好像是在淩通論壇,一個投資者的總結大概意思如下:

       “我認真學習了巴菲特的知識,所以我在2013年買入了低估藍籌且耐心持有,但這一年,我居然微虧,而小盤高pe股則漲勢如虹。所以我總結我的投資,應該更加註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考慮到中國的國情,所以我覺得,2014年我將把部分資金買入小盤高pe股,做出這樣的組合,進可攻退可守……”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個總結是什麽感受。另外,在今年下半年,小盤高pe股普遍表現不好,而低估藍籌普遍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這個投資者今年的總結又會是什麽呢?

       這哪里是什麽投資總結,完全是根據已經發生的價格波動而追隨市場罷了,放棄市場所放棄的,買入市場所關註的。這樣的行為長期下來,應該不會有太高的持續性收益率。否則,投資的真諦就不是“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了”。

       因此大家在做投資總結時,希望能夠盡量避免由於市場先生所帶來的浮動盈虧而形成的收益率總結,這樣的總結啟示意義不大,過度關註價格波動來帶的收益,更容易使投資者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就好比我問一個投資者,你花了10元錢買入了一個價值30元的生意,結果2年後,這個生意還是賣10元,你這筆投資到底是對了,還是錯了?你又將如何?如果以浮動盈虧來評判的人,會認為我投資錯了,需要改進我的投資體系,而以生意邏輯去思考的人,會認為不僅這筆投資對了,而且市場先生還在不斷垂青與我,我可以不斷分紅再買入這個生意,來提高我的持股數量。不同人不同角度罷了,孰是孰非,大家自己感受……

       以上兩大思想,我覺得基本可以構成生意人投資思想的主幹,第一,能夠客觀分析自己能夠分析的公司、判斷其盈利能力與價值,不被市場某個階段的情緒所左右;第二,低估買入公司後,依然以生意持有人的思想來思考問題,標的物的收購價格或估值不斷下降,對想持續收購的投資者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遇到個極度樂觀的出資人願意花嚴重高估的價格來買你的企業,你是否教條地選擇“我的持有期限是永遠”?自己花10元收購了一個價值30元的企業,結果這幾天出門,沒碰到有人說你的公司值15,是不是自己就要痛苦難耐甚至總結自己投資體系有嚴重問題並且提出改變思想,今後要花30元收購價值10元的企業?這些開飯館的大媽都能想明白的問題,股市里很多高精尖的投資者卻在處處做著違背常識的事情……

       所以,綜上所述,很多在股市里想不明白的事情,也許以收購和經營一個生意的思想去問問自己,也就都不是什麽問題了……

       說了這麽多,最後還是預祝生意小鎮的居民們能夠每日健康快樂,家庭幸福……看著大家能夠以生意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且慢慢關閉了電腦屏幕,而拿起了《基礎會計》《財務管理》《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我為你們感到驕傲,而你們,也註定會成為你們家族的驕傲……

                                                                                            2015年1月1日晚
                                                                                                            混沌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55

本周市場回顧:美元新年開門紅 全球經濟前路依舊艱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94

本周作為一個承前啟後的時間節點,雖然有新年假期的休市,但是市場整體的主基調依然未變。美元新年開門紅刷新近9年新高,非美貨幣、原油和黃金繼續潰敗。全球PMI盡墨的情況則讓投資者對於經濟前景愈加悲觀。

中、美、歐、英PMI全線走低

新年伊始,中國的公布12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1,市場預期為50.0,前值為50.3。官方制造業PMI指數已連續6個月下滑,降至2013年6月來最低。12個分項指數中,同上月相比,除新出口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進口指數上升外,其余各分項指數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0.4,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48.7,環比下降3.5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1,環比回升0.7個百分點。

而歐元區1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下修為50.6,低於初值50.8,高於11月的17個月低點50.1。12月指數高於榮枯分界線50,但這個月幾無改善跡象,新訂單分項指數僅有50.2。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12月Markit/BME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1.2,與初值相同,高於11月終值49.5。不過11月指數為2013年中期以來最低,且低於榮枯分界線50。

而法國1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降至47.5,低於初值47.9和11月終值48.4。該指數在榮枯分界線50以下進一步下滑。

英國也未能獨善其身,12月Markit/CIPS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2.5,觸及三個月新低,預期為53.7,前值由53.5修正為53.3。

即便是2014年經濟最為強勁的美國,12月數據也令人失望。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ISM制造業PMI 55.5,大幅不及預期的57.5,創半年新低,前值為58.7。其中,新訂單指數創七個月新低,物價支付指數創一年半新低。美國12月芝加哥PMI 則為58.3,不及市場預期的60.0,創五個月新低,前值為60.8。

投資者對於2015年經濟前景十分悲觀,部分投資者和經濟學家則擔憂美國也會受到整體環境拖累而無法保持2014年逆勢複蘇的格局。

希臘局勢未見起色,歐版QE撲朔迷離

時隔兩年半之後,希臘再次成為歐元區的火藥桶。在本周結束的希臘第三輪總統選舉投票中,總理提名的候選人未能獲得180張足額票數,抵制財政緊縮的希臘左派很可能上臺,投資者擔心歐元區或再掀危機。

希臘總理薩馬拉斯支持的候選人Dimas僅獲得168張支持票,132張反對加棄權票。希臘國會必須在10天內解散,接下來30天舉行全國大選。反對黨Syriza領袖Alexis Tsipras在投票後向媒體表示,希臘人民決定結束緊縮政策,援助備忘錄很快將成為過去。

一旦激進的左派Syriza在大選中獲勝,其可能會要求希臘退出歐元區、放棄財政緊縮和改革、撕毀希臘與“三駕馬車”(IMF、歐盟委員會以及歐洲央行)之間諒解備忘錄。分析人士認為,希臘違約的可能性不斷攀升,現在違約概率高達66%。

而在這一背景下,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lga Bartsch懷疑希臘局勢變化可能會讓歐版QE無法推出。

歐元區出現主權債務違約以及歐洲央行QE可能遭致嚴重金融損失這兩點或導致管委會委員對QE計劃的分歧更大,本來歐央行內部對購買主權債務就充滿爭議。1月22日歐央行會議宣布購債細節甚至啟動QE的希望愈加渺茫,違約的幽靈不僅令QE更具不確定性,也給QE的實施帶來了更多的制約。

但是同樣是本周,德國商業日報Handelsblatt發表了對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的采訪稿。德拉吉表示,預計歐央行將低利率維持更長時間。2015年早期,歐央行在改變政策措施的力度、節奏、內容等方面作準備。歐元區面臨的物價穩定風險較六個月前有所上升。歐元區政府需要進行改革,經濟增長在不進行改革的情況下將繼續維持低迷。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Lee Hardman分析師Lee Hardman認為,德拉吉言論意味著,歐洲央行將很快采取購買主權債券的QE措施,可能最快在本月22日的下次會議上決定啟動。

上月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會議上,該央行管理委員會“全體一致”同意,如有必要,將為“化解低通脹持續太久的風險”而采取行動。歐洲央行決策委員、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此前表示,國際油價下跌使石油成本下降,會增加經濟刺激的動力,所以不能保證會增加寬松措施。但其他歐洲央行高官警告,油價下跌可能導致歐元區陷入全面通縮。

A股一路向北 新年首例違約卻不期而至

雖然A股市場在本周繼續保持強勁上揚勢頭,但是深圳房地產龍頭企業佳兆業集團卻在1月1日發布公告稱,未能償還4億港元匯豐提供的融資貸款。

這是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首例違約。2014年11月佳兆業上千套房源被深圳市政府有關部門鎖定,國內媒體稱郭英成辭任涉及深圳落馬政法委書記蔣尊玉案。

12月10日,佳兆業突然宣布郭英成辭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郭英成胞弟郭英智也辭去執行董事一職,大股東郭氏家族再無任何人出任執董。12月28日,佳兆業發布公告稱,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譚禮寧和首席財務官張鴻光均辭職。

佳兆業港股((01638.HK))自12月29日起停牌,昨日該司稱將繼續暫停交易,待進一步公告。12月一個月內,佳兆業股價暴跌約50%,單月跌幅創最高紀錄。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認為,董事會主席與副主席辭職後,佳兆業今後幾日可能面臨“更多挑戰”。另一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已將佳兆業的信用評級由B1降至B3。

A股市場2014年最後一周在券商和南北車的推動下再創新高。

12月30日,停牌兩月有余的中國南車發布公告,正式宣布與中國北車合並。技術上采取中國南車吸收合並中國北車的方式,合並後新公司將采用新的公司名稱,合並後新公司將采用新組織機構代碼、股票簡稱和代碼。

公告顯示,就合並後新公司的名稱,合並雙方初步擬定中文名稱: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國中車;英文名稱:CRRCCorporation Limited;英文簡稱:CRRC。

兩家公司複牌並開盤後兩公司A股股價齊齊漲停,中國北車H股開盤暴漲44%。中國南車H股強勁上揚33%。

券商股同樣在最後一交易日表現出彩。消息面上,據大智慧通訊社報道,券商版負面清單有望於明年推出,監管層一直在推進該事宜,此前已向業內征求過相關意見。

某大型上市券商經紀業務部負責人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監管層一直在推進券商版負面清單事宜,三五個月前還向券商征求過意見,其預測,券商版負面清單應該會在新《證券法》中有所體現,推出時間可能在新《證券法》之後。券商版負面清單推出對券商行業來說是大事件,需要經過反複研究,對券商來說是利好,投資領域有望進一步放寬。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8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