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互聯網社群顛覆未來,全新的產業形態將出現?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6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9 15:15 編輯

互聯網社群顛覆未來,全新的產業形態將出現?
作者:希言


一、現象:互聯網社群的人本回歸

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的進階中,流量、中介與web開始失效,場景、APP、去中心化開始生成,更直接、更多元、更平等的連接產生,零邊際成本社會特征開始出現,社群商業開始影響和改變社會經濟形態,逐漸成為主體。

這里的社群指的是互聯網意義的社群,基於互聯網產生,與互聯網發展休戚相關。

傳統意義上的社群與地域相關,但互聯網的發展早已突破地域限制;互聯網意義的社群,具備克萊·舍基在《無組織的組織》中描述的特征:

•共同的目標,或者是綱領,人群通過綱領能實現有效聚集;

•高效率的協同工具(如微博、微信);

•一致行動。

可以看出,社群是對一個特定的人群而言,他們有共同目標、高效協同、一致行動,它的核心是“人”。互聯網使跨地域、共同興趣的人群發現與聚合成為可能。社群在互聯網上由來已久,比如豆瓣、QQ空間、微博等社交化平臺所孕育的興趣組聚合形態。

早期,受限於經濟、網絡、智能終端等各種限制,這些平臺都缺乏足夠的生態反饋補給機制,僅限於自娛自樂的興趣聚合,在商業變現上,規模遠遠不夠,而更多表現為較淺層面的營銷。比如:QQ時代,人們借助各種QQ群發布營銷廣告信息,拉動流量,實現商業目的(這個現象,也被延續到了初期的微信群);博客時代出現一批意見領袖,內容與流量成為焦點;微博時代,各種粉絲營銷、培訓、大V層出不窮,直到微信時代,這種現象還在延續(比如互聯網思維的各種培訓);這些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流量、營銷與廣告。

博客、微博、QQ群、微信群,只是一種溝通工具與媒介,更多是起到了營銷傳播的作用,並沒有深入影響到組織架構的變化、形成共同的目標、產生一致的行動。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社群。

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社群,在2014年開始出現,並作為一種新的商業形態越來越深入影響和改變社會經濟。

社群商業的本質是“人”,與傳統商業模式最大的區別是:真正擁有用戶。表現為變流量為場景,變信息為人本,變眼球經濟為價值創造,重塑組織、產品、用戶、生態鏈的一切關聯。

這就產生一種作用力,使得傳統簡單粗暴的廣告、營銷等泡沫逐漸消亡,真實性、價值性、人本開始回歸。

二、原因:連接變革與互聯網社群形成

社群基於互聯網生成。互聯網本質是連接,連接的多元、直接、平等,催生了社群商業出現的必然。

1、連接的多元化:場景即社群

PC互聯網單一的、大一統的web連接,開始被去中心化的、多場景的、多關系交織的多元連接替代,大眾逐漸消失,場景化的社群出現。

(1)從流量到場景

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進階中,大一統的Web形態開始分散,變成一個個場景下獨立垂直的APP;硬件也開始分散,變成一個個可穿戴設備(如手機開始分散為智能眼鏡、手表等,而2020年即將出現500億傳感器,將進一步分散連接),連接變得多元。

流量模式失效,場景模式生效,去中心化形成;用戶成為一個個確定的人,包括地理位置、時間、環境等要素。用戶的需求、喜好、消費習慣等,基於雲計算、大數據變得清楚明確。互聯網社群的出現有了實現基礎,基於共同目標(喜好、調性)的聚合變得更為可行。

(2)新的生態鏈形成

互聯網開始下沈,向實體產業滲透。重新定義人與一切的關系,包括企業與用戶、用戶與產品的關系等,連接變得多元。新的生態鏈開始形成,消費者參與創造,交易成為服務的起點。企業組織架構正變為基於互聯網的社群,以更新更多元的連接生存發展。

(3)用戶本能

連接的多元化,催生了場景的出現;越來越快的節奏與海量的信息,使得用戶只能對當下的、場景化的信息作出反饋,場景即社群。

2、連接的直接化:真實即社群

真實性是社群的靈魂,連接的直接化催化了真實性,社群的生成和維護更為可行。

一方面,中介消失,生產者可直接與用戶發生連接,更具真實性;當連接變得充裕,用戶也更追求真實性;另一方面,互聯網向線下滲透,尋求更大的價值空間,O2O興起,垂直服務成為可能。

任何企業、組織乃至個體能直接和用戶產生連接,真實性、價值性、人情味開始回歸;大眾商業開始解體為一個個小而美的圍繞特定需求、垂直服務的社群。

3、連接的平等性:價值即社群

連接的充裕與平等使個體崛起、圍繞個體的社群成為可能。

一方面,用戶處於產業鏈尾端被動接受的狀態被改變,進而參與到生產過程,地位更為平等;另一方面,微信等移動互聯網實時工具使協同變得更為容易,基於更平等更便利的連接,個體具備崛起的基礎,圍繞個體的社群開始生成。

以微信為例,“再小的個體,也具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催生了更多社群的產生,而更多社群也借助“公眾帳號+微信群”,更好的運營(如羅輯思維,形成了公眾帳號+近2000個微信群的新的社群生態)。

公眾帳號是社群內容創造與發布的源頭,而微信群則是社群組織的有效工具,兩者在社群運營上相互補充。而優酷、微商等平臺,幫助個體更好的發揮自身價值,而個體也能借助這些平臺,實現同類調性人群的聚合,形成一個個小而美的社群。

三、趨勢:互聯網社群顛覆未來

連接的多元、直接、平等催生了社群的場景、真實、價值性;前文的原因與特征分析,已經暗含趨勢,此節再稍作梳理。

未來3-5年,乃至未來10年,社群經濟會深入影響經濟社會生活。阿里、淘寶、京東、攜程類的大流量平臺成為絕唱,具有場景性、真實性、價值性的社群成為商業主體。

1、全新的產業形態出現

從大處講,社群商業向場景變革,流量被場景替代,京東攜程成為傳統流量模式的終極版——購物邏輯發生改變,用戶越來越願意為特定的場景解決方案買單,而不只是價格敏感的商場式購物。

比如,出行服務被更為垂直便利的“航班管家+商務租車”取代,而不是傳統的旅遊服務平臺;月餅、年貨可能不再用傳統電商,而是在特定的微商店鋪。因為他們滿足了消費者某種特定場景的需求(出行、過節等),更為便利、及時、充滿情感。

需求即產品、產品即場景、場景即社群。用戶生活中的某個環節某種生活方式某種特定需求,都可能造就一個特定場景,產生較強黏性。用戶需求的社群化使企業的研發模式、生產模式、營銷模式發生變革,企業組織、生態鏈、客戶關系等都將轉為社群化管理。

正如前文分析,社群商業將重新定義人與一切的關系,包括企業與用戶、用戶與產品的關系等,從而促使產品向人本和產業價值回歸,更多有趣的社群產業形態將出現。

未來3-5年,越來越多的行業,比如旅遊、教育等,將出現新的有趣的社群形態,催生更多的新的經濟模式、產業模式,生態內組織模式和組織關系的場景創新將帶來整個經濟體系的大變革。

2、小而美的個體社群生存

從小處講,社群商業向真實性、價值性回歸,小而美的個體社群成為常態。

(1)表現形態上,越來越多線下店鋪、專業匠人的社群生態形成。其特點是小團隊、專業垂直的領域、專業垂直的服務、穩定的用戶群。這包括餐飲類、書店、電影院;作家、攝影師、手工藝人等。

KK的1000個鐵桿粉絲理論在此生效。特別指出的是,互聯網對線下場景的發展不是取代,而是促成。

•一是促成體驗更好、更有品質場所形成;

•二是基於人性對存在感、真實性的需要,過多的線上交流,促使用戶向線下體驗回歸;

•三是移動互聯網工具,能為線下社群提供很好的發現聚合方式。

(2)運營方式上,線上線下的交流成為常態,更深入的情感溝通成為必需。

社群會因為需求、興趣、場景變得越來越垂直細分,信任成為關鍵,線上線下的交流互動、實時的反饋,將促進信任和真實性形成,也有利於社群進行價值篩選,沈澱真實用戶,成為維系社群生存的紐帶。

線上線下的交流互動包括運營類互動,如分享會、High聊會、戶外活動等;也包括技術類互動,如借助iBeacon等感知設備對人群的發現組織與聚合。擅長O2O運營的社群具備較強黏性,比如旅行、餐飲,這將催生更多的社群創新,顛覆傳統模式。

(3)價值創造上,原創和場景性對話將獲得越來越長久的生命力,抄襲和硬廣將逐漸消退。

用戶對信息產生疲憊,信息的場景性和價值性凸現。堅持內容UGC、PGC的社群,以及善於運用場景對話的社群,將獲得長久生命力;依靠抄襲、轉載、營銷類的社群,將隨著廣告價值的消退而將逐漸消亡。

選擇來自連接的平等性。以微信群為例,微信群具備快速創建、快速聚散、自由進出的特性,沒有群主概念、並隨著話題的時間性而浮現或沈沒;用戶更具選擇的自由性。基於此,有價值的微信群會產生越來越強強粘性,而廣告營銷類會隨著用戶的退出而逐漸消褪,盡管微信群目前仍然充斥著較多廣告營銷信息,但會逐漸向價值回歸。

這種連接的平等性,也同樣適用於公眾帳號,以及優酷等社群聚合平臺。社群商業是正在到來的變化,未來10年內,社群商業將重塑產業形態。



來源:虎嗅網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41

馬丁飛行噴射包IPO上市 顛覆運輸和數據空間產業 投資仔-主題先生

http://xueqiu.com/1274505257/36909132
全球第一家生產鋼鐵俠飛行裝備的公司明日澳交所主板上市




獲得全球最佳發明獎,專注生產製造人類第一款「鋼鐵俠」飛行裝備,光啟科學(股票代號:00439.HK)投資併購的馬丁飛行噴射包公司於北京時間2月24日早上8:00開始正式在澳交所主板掛牌交易,股票代碼:ASX MJP。同日,光啟科學董事局主席劉若鵬博士和行政總裁張洋洋博士被委任為馬丁公司董事。劉若鵬出席馬丁新股上市儀式,見證光啟科學進軍個人飛行設備領域、引領全球顛覆式空間技術發展的歷史性時刻。



馬丁飛行噴射包實拍

馬丁飛行噴射包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進。最新版本的馬丁飛行噴射包載重量為120公斤,最大總重量為320公斤,由一台20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提供動力,實測可在海拔1500米高空以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前進,計算機模擬的時速則高達100公里,首批交付的產品飛行高度將被限定在海拔1000米,時速限定為74公里,可連續飛行30分鐘。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最接近的競爭產品只能連續飛行30秒,載重量只有幾公斤。馬丁飛行噴射包的技術是顛覆性的,有點類似於剛剛問世時的直升飛機,但令直升飛機等其他垂直起降的飛行器望塵莫及的是,小巧的馬丁飛行噴射包能在狹窄的空間內運作,例如在建築物之間穿行,或者緊貼建築物和樹木飛行。

馬丁飛行噴射包採用了與F1賽車相同類型的駕駛艙,可以在撞擊時保護飛行員的安全,還配備了彈射降落傘系統,從而躋身當今世界上最安全的超輕型飛行器之列。馬丁飛行噴射包的外框架由碳纖維構成,飛行員身體兩側有操縱桿。馬丁飛行噴射包沒有採用常見的螺旋槳或旋翼,而是由雙導管風扇提供升力,導管的進氣口寬,出氣口窄,引導空氣高速穿過葉片則被導管包住,比暴露在外的螺旋槳或旋翼更加安全。

馬丁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馬丁飛行噴射包已獲得新西蘭民用航空管理局的載人和無人飛行許可,而很多國家的航空規則與新西蘭相似,馬丁飛行噴射包將進行必要的改造,以符合美國的航空規則,開發這一巨大的潛在市場。用於進一步測試和展示的樣機目前正處於最後設計階段,性能將更加可靠。

馬丁飛行噴射包計劃從輕型直升機市場分一杯羹,其用途不僅包括監測、急救、安全等專業領域,還有休閒、旅遊、飛行訓練和個人出行等。馬丁飛行噴射包有載人和無人駕駛兩大類型,其中,載人的又分為專業版(First Responder Jetpack)和個人版(Personal Martin Jetpack)。專業版的目標客戶是快速反應部門,使救援人員能像鋼鐵俠一般,飛越障礙與險阻,從天而降。個人版則呼應了馬丁飛行噴射包的設計初衷——為個人休閒服務。無人版名為「天鉤」,可用於重型運輸、農業和航拍等。馬丁公司計劃在2016年交付首批專業版飛行噴射包給應急部門的客戶,單台售價可能超過20萬美元,無人版也計劃在2016年開售,個人版則計劃在2017年上市。目前,馬丁飛行噴射包已收到了來自全球眾多企業和政府機構的購買諮詢,預訂情況火爆,80%的買家來自美國。馬丁公司已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國防部和一些州政府簽約,向美國快速反應部門優先供應飛行噴射包,用於搜救、安全、警戒、救護和消防等。個人版已也在接受預訂,每位客戶需繳納至少5000美元的訂金,以確保產品發售後優先拿貨。除了銷售飛行噴射包之外,馬丁公司還計劃通過日常維護保養、技術支持、飛行員培訓、飛行表演、生產飛行模擬器、發展個人旅遊服務等方式獲取利潤。



視頻如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3NzUxMzQw.ht



空間產業包括:
飛行器:發射包,新興材料,防護系統等
空間信息數據:測繪,地理信息,商業開發等
空間地圖導航:衛星,導航等
空間燃料:充電樁,電池等
軍工:重要戰略延伸

帶來想像的A股標的組合:
核心標的:衛星、測繪、導航、高端飛行器
中海達,空間產業佈局最完善


重要標的:衛星、導航、燃料
歐比特,華力創通, 鋰電類標的


次核心組合:山寨及OEM或配套
緊密跟蹤

$歐比特(SZ300053)$ $華力創通(SZ300045)$ $中海達(SZ300177)$ $樂視網(SZ300104)$ $科大訊飛(SZ002230)$ $科力遠(SH600478)$
@GT周 @飯_______ @normanleee @西點老A @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89

【i代言】60後學霸屢敗屢戰:誓用智能炒菜機顛覆中餐美食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18/149368.html

黑馬說:他的人生走過了50多個年頭,有年少時的輕狂,有中年時的安逸,他得到過學霸的榮譽,也賣過兩個公司給阿里和搜狗。但再創業做智能炒菜機時,他卻說“我的人生才真正開始,my time is coming !”

是怎樣的新婚約定給了他創業靈感,是怎樣的旅行奇遇,讓他堅定創業,屢敗屢戰?本期《i代言》嘉賓張巖,為你講述:智能炒菜機,創業新契機。


新婚老婆的特殊約定

我不知道其它的朋友在結婚之前夫妻雙方都有什麽樣的約定,也許有人約定了每年要出國旅遊度假一次,也許有的人會約定過年要輪流到雙方的父母家過年,而在我結婚前我們夫妻二人卻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約定。

我愛人是廣東人,父親很會做飯,所以她在上大學之前在家從未做過飯。畢業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在家也從未下過廚房。在和我結婚之前,她特地和我做了一個約定,就是絕不能要求她進廚房。結婚這麽多年了,她確實也很少進廚房,偶爾心情好的時候想給我做一次飯,最後也變成以我為主。

我相信多數的職業女性都不願意下廚房,更不願意經常讓油煙熏著自己,尤其是90後的女孩子們。“把婦女從鍋臺前解放出來吧!”這是之前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哦!後面我想再加一句,應該把男人也從鍋臺前解放出來。哈哈!我做的智能炒菜機就能實現這兩個功能。

很多人都會問,你一個60後的老男人,怎麽就想起做炒菜機了?我說,做炒菜機的夢我都做了19年了。

全世界都愛吃中國菜

1996年,我代表外經貿旗下的中國技術進出口公司去意大利進行進口設備的檢驗,順便去了趟威尼斯。

威尼斯是個旅遊城市,全世界各國的人都有,白皮膚的,黃皮膚的,黑皮膚的都有。可是我發現有一樣是很一致的,就是人們手中拿的照相機和攝像機都是日本牌子的,什麽佳能,夏普,索尼,東芝,好不容易發現一個英文牌子,National,一查,原來是松下。

那會,我在想,中國有什麽東西是全世界都喜歡的呢?腦子里能想到的只有一個,中國菜

確實,和我們打交道的歐洲人很多會用筷子,有些人每周兩次帶著家人吃中餐館。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不會做中餐,我問他們,既然喜歡吃,為什麽不自己做呢,我的老外朋友就說了,中國菜譜讓人看不懂,什麽“鹽少許,油適量”無法理解,更掌握不了“八成油溫”這樣的火候。

當時我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如果有一臺機器,能自動地炒中國菜,讓全世界的人都能隨時享受到美味的中餐,那該多好啊!

做不出一臺炒菜機器人

做一臺自動炒菜機的念頭一旦產生,就長在我的心里了,趕都趕不走。後來,我去圖書館查資料,到處打聽,還真有人在做炒菜機。

1997年,我陪客戶在香格里拉酒店吃飯,無意中聽說他們的廚師做了一臺炒菜機,我跟著到後廚,看到了這樣一幕:一個鍋上面架了一個像手指一樣的攪拌器,代替人在那翻炒。廚師告訴我,他設計的炒菜機最大的問題是,攪拌器容易纏上菜葉,很難清洗。

還有更誇張的,1999年,清華大學自控系曾經搞過一個炒菜機項目,用了100多個傳感器,希望能夠檢測出菜料的信息,以決定如何烹飪。

其實我發現,無論是香格里拉大廚做的炒菜機,還是清華大學做的,都是模仿人的,人怎麽做,炒菜機就怎麽做。人用鏟子翻,炒菜機也用鏟子翻;人會掌握火候,炒菜機也要掌握火候;人會根據不同的菜品來烹飪,機器也要這麽做。他們都想著,讓炒菜機變成一個掌握廚藝,能像人一樣操作的機器人。這太難了!

我大學是學物理的,又管了6年的化肥廠項目,容易從工業的角度來分析:做飯的終極過程是什麽。

發現廚師就做兩件事:一是加熱,二是攪拌。加熱有兩個作用,一個是熟化,使得人體更容易吸收,一個是分解蛋白質。中餐之所以比西餐香,主要是因為中餐用油作為加熱介質,溫度高,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出芳香物質。攪拌有兩個作用,一個是使食物加熱均勻;一個是通過混合不同的食物原料使其發生化學反應,以產生芳香物質。

香格里拉大廚的嘗試告訴我,如果炒菜機要對菜品進行攪拌,一定不能用實物,容易被纏上。有一次,我看一本日本小說,說里面有一個人胸前被捅了一個洞死掉了,卻找不到兇器,最後才發現,原來他是被尖尖的冰傷到,冰後來融化掉,就找不到了。其實,化工領域里,能把原料混合均勻的辦法太多了。工業上有一個專業術語叫“轉鼓”,最常見的應用是爆米花機,還可以用高壓氣形成的氣鏟做攪拌。

另外,清華大學的嘗試告訴我,對炒菜的原料進行檢測是一條不歸路,而應該對原材料做精確的標準化。比如,炒一盤魚香肉絲,肉絲多少,青椒多少,放什麽配料等等。我們知道,飯店里都有專門配菜的師傅,他配菜的好壞其實很影響最後菜品的口感。炒菜前做好標準化的配菜,做出的菜肴就一定是質量穩定的。

經過詳細的規劃和設計,1999年我把炒菜機的設計圖畫了出來,並申請了國家專利。

屢敗屢戰

2001年,當時互聯網很火,風險投資這種新理念也進入中國。我也從國企離職,學習人家做互聯網的,把炒菜機項目寫了一個商業計劃書,按照我當時的計劃,炒菜機要做起來,需要200萬元左右的投資。我把計劃書跟朋友、同學聊了聊,希望能幸運地拿到天使投資,卻一個支持的人都沒有,我挺沒臉的,就想著自己賺點錢再做。

2001年底,我註冊了公司,做手機輸入法。本想做兩年掙些錢再回過頭去做炒菜機,哪知道一做就是八年。2010年,搜狗希望在手機上推廣搜狗輸入法,就用數千萬元把我的公司收購了。我有了實現夢想的基礎。

2010年,我在北京搞了一個4-5個人的小團隊研發炒菜機。2個機械,1個控制,1個產品,還有1個行政。在我的指導下,團隊成員用半年時間把工程圖畫出來了,然後整體委托給深圳的工廠加工,我每次去都不滿意,但也沒能找到更好的工廠,最後做出來的炒菜機根本轉不動。

2011年,我不得不忍痛把這個團隊遣散。我的第一次做炒菜機的嘗試失敗了。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雖然我還對炒菜機念念不外,但也很清楚,做成炒菜機的團隊和外部環節都不具備。我重新做起手機輸入法生意,不過市場轉向海外。

轉機發生在2013年。科技大的小師妹、科通芯城副總裁劉宏嬌找到我,希望我去參加一場名為“硬蛋”的智能硬件大賽。在那場大賽上,我發現,智能硬件的春天真的到了,只要創業者有想法,科通芯城就能整合供應鏈的所有資源來幫創業者把想法變成產品!

把智能炒菜機做成的機會真來了

2014年5月,我把第二家公司賣掉,在合肥——我的母校附近組建了新的團隊,全身心投入到炒菜機的研發中。我們重新做了設計,並重新尋找加工廠。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小師妹,科通芯城副總裁劉宏嬌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幫我們找了不少模具廠和機械加工廠。現在,我們的原型機已基本完成。我的多年夙願終於有機會完成了!It’s my time!

讓我好好暢想一下,我們做出來的炒菜機將會是這樣的:

1、方便:極度的方便!人需要做的只是把成盒的標準配菜放到機器上面,把空盤子放到機器下邊,然後按開始。菜做好後把菜拿出來,把空盒丟掉。我們下一代的產品是把冰箱、洗碗機與炒菜機合成一個設備,這樣就可以實現在回家的路上就可以下指令,一進家門就有可口的飯菜出來了。

2、美味:超級的美味!人類現在已經實際驗證了機器做出來的菜的味道優於傳統的高級廚師。其實從科學上很容易解釋這一點。

3、經濟:標準配菜的價格由於減少了中間環節和浪費,將會低於目前的實際消費價格。

4、安全:由於是由大型的配菜加工成生產的,在食品衛生和安全方面將會完全令人放心。

5、健康:由於是標準化的生產,食品的營養成分會是穩定而均衡的,這會有力地促進的身體健康,降低社會的醫療成本,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6、發展:我們的設備就是一個智能菜肴加工中心,像智能手機一樣,我們的菜品平臺將會是開放的,像AppStore,任何廚師和廚藝愛好者都可以自己去研發菜品,並提交到我們的平臺上,讓全世界的人品嘗和消費,並獲得他的回報。這樣,人間的美味將會越來越多。

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將來,每一個家庭都配備了這樣的炒菜機,每個家庭成員回家不用洗菜切菜等繁雜的準備工作,只要打開冰箱拿出配菜放到炒菜機上,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飯菜,把每天做飯所花的時間用在了學習,散步上,夫妻倆不會再因為做飯而鬧矛盾,中國人的廚房不會再有油煙了,而且孩子老人也都可以很輕松的做出可口的飯菜,這真的是生活上的一種顛覆,一個大的變革。。

農貿市場消失了,超市里也不會有太多的原生菜料,食物垃圾大幅度減少,社區垃圾站也消失了,我們的居住環境也變得更漂亮了。

定期進行營養體檢成為了時尚,因為有了健康的飲食,人們身體素質普遍增強,疾病減少。

即使到了國外,也能吃到和國內一樣的中餐美食,中餐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

這,就是我的夢想!

 

觀看高清視頻,點擊這里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434

周鴻祎:蘋果手表不算顛覆式創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1713.html

周鴻祎:蘋果手表不算顛覆式創新

一財網 劉佳 2015-03-29 10:32:00

如果要做顛覆式創新還是要回歸人性的問題,因為人的本性總是懶的。而這種創新是不能用市場份額來衡量的,這就像在智能手機火起來之前,誰都不知道智能手機會到今天的這個體量。

Apple Watch算不算顛覆式創新?

在2015博鰲亞洲論壇上,在一場關於顛覆式創新的跨界對話中,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認為蘋果手表不算顛覆式創新。而對於蘋果手表售價,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直言太貴,“我買不起”。

周鴻祎認為,顛覆式創新要麽是顛覆商業模式,要麽是用戶體驗的顛覆。“你會願意花1萬多元買一個每天都要充電的手表嗎?”,周鴻祎反問主持人。

在周鴻祎看來,顛覆式創新最重要的是把很麻煩的事情變得簡單,這未必是技術上的顛覆性進步,因為很多產品都算不上技術的進步。他舉了手機相機的例子,現在人們都願意用手機拍照不是因為它的拍照效果比數碼相機好,而是因為方便。

他認為,如果要做顛覆式創新還是要回歸人性的問題,因為人的本性總是懶的。而這種創新是不能用市場份額來衡量的,這就像在智能手機火起來之前,誰都不知道智能手機會到今天的這個體量。

他提到,當一種顛覆式創新出現的時候,其實開始會被很多人認為不完美或者懷疑,甚至顛覆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此外,日本郵政株式會社董事長西室泰三表示,Apple Watch是把之前的創新組合在一起的產品,不是革命性的創新。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表示,還是傳統的表更有價值。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表示,沒有額外的驚喜。

對於大公司而言,周鴻祎認為進行顛覆式創新非常難。“這已經不是沈南鵬所說的左右手互搏了,我覺得還要再誇張一點,是練葵花寶典。”,他提到,諾基亞在蘋果手機之前曾經研究過觸摸屏技術,但諾基亞覺得這個技術如果要實現,對當時的諾基亞產品線影響太大了。“怎麽把自己的包袱砍掉,這是大公司的最大問題。”周鴻祎說。

編輯:邊長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55

郭台銘、林百里、童子賢都想參一咖 三星、賓士、特斯拉……全部剉咧等 蘋果顛覆世界的 100兆計畫

2015-03-16  TWM
 
 

 

他不懂設計,沒有個人魅力,賈伯斯擅長的,他都不會。

上台的時候,員工看衰他,對手要打垮他,身邊的大將醞釀出走,甚至打算讓他背黑鍋。

三年半,他不但活了下來,還讓蘋果市值比賈伯斯時代高出一倍;對手三星被他打垮,內部山頭被他收伏,他一步步證明,自己才是蘋果唯一的王;去年更公開出櫃,大方做自己。

現在,他推出進攻百兆市場的創新藍圖,走出賈伯斯影子,他要全面入侵你的生活,讓蘋果每分每秒都與你在一起。

製作人‧林宏達 撰文‧林宏達、何佩珊研究員.張佳婷 攝影.吳東岳

「蘋果還能創新嗎?」

這個問題,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被問了三年半,三月九日,他終於出手,這一天,蘋果正式宣布,推出賈伯斯過世後,第一個全新的硬體產品:Apple Watch。

發表會前一天,美國舊金山市中心的芳草地會議中心,正面打上巨大的白色蘋果標誌,像一個裝著蘋果創新祕密的巨大包裝盒,從下午開始,美國CNN、CNBC等全國性頻道陸續進駐芳草地會議中心,即時報導蘋果的最新消息。而活動還沒正式開始,蘋果已經派出上百位保全與工作人員,嚴格把守會議中心,宛如大敵當前。

三月九日早上十點,數百位來自全球的媒體、貴賓,像Beats耳機創辦人艾歐文(Jimmy Iovine)、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走進會議中心,看看賈伯斯過世後,蘋果究竟能做出什麼樣的創新?

這些人都是受到庫克邀約,見證蘋果從賈伯斯時代,正式進入庫克時代。這一天開始,庫克準備三年半,比賈伯斯時代規模更大、更有野心的新計畫,將逐步推出。庫克要證明,沒有賈伯斯的蘋果,一樣有能力改變遊戲規則。

他,終結賈伯斯時代新產品不再以i命名 市值創下空前高峰專門報導科技新聞的CNET網路新聞在〈Tim Cook時代不再有i〉(There's no 'i' in Apple's Team Cook)一文中分析,從一九九八年以來,蘋果最重要的產品,都以i開頭命名,iPhone、iPad、iMac、iTunes都是如此;但從去年開始,蘋果產品不再出現i這個字母,新的支付系統叫Apple Pay、新的穿戴式裝置叫Apple Watch。因為i代表賈伯斯,Apple卻代表整個蘋果公司,蘋果手機拿掉了i,代表蘋果正式走出賈伯斯時代。

庫克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專訪時證實,「Apple Watch是賈伯斯逝世後才研發的。」他說,「賈伯斯從未看過這款產品,」他低調表示,「賈伯斯的品味、想法,還留在蘋果。」暗示未來的產品創新,不再是賈伯斯的遺產。

從獲利成績看,庫克早已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的王者,他的一個決定,就能改變全世界科技業的版圖;但是,他高度注重隱私,不像賈伯斯積極經營個人形象,就連科技業的高階主管,都直言不了解他;與賈伯斯的巨人形象相比,庫克更像是個模糊的影子。

但他的成績,令人難以忽視。他接手蘋果之後,蘋果每季獲利屢創新高,去年第四季,蘋果三個月內就賺進淨利一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六六一億元),營收和獲利都刷新庫克上任以來的紀錄。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蘋果市值達到六五二○億美元,不但能買下俄羅斯股市所有公司,多出來的錢還能給俄羅斯每個人買一台iPhone 6 Plus;今年二月十日,蘋果股價一二二.○二美元,市值更進一步突破七千億美元(約新台幣二十二兆元)。過去美國市值最高的龍頭公司──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市值只有三千五百多億美元,僅蘋果的一半。

庫克接掌蘋果之後不一樣了,如果你在庫克接任當天,投資蘋果股票,到現在股價已上漲超過一倍,這是賈伯斯時代未曾有過的高峰。根據Strategy Analytics調查,去年第四季,全球手機產業,每賺十元,就有八.八元進了蘋果口袋,剩下的一.二元,才輪到三星、小米等其他對手爭搶。

「蘋果很厲害,三星的市占率被小米嚴重侵蝕,蘋果卻幾乎未受影響。」Bloomberg彭博主持人在節目中評論。去年iPhone 6發表,在中國的銷售量大增七成,過去iPhone被視為高階手機,出貨量都遠少於平均單價較低的三星、小米,但去年第四季開始,按手機銷售數量計算,iPhone的市占率首次在中國、美國都站上第一。此時的蘋果,有如一頭雄獅,其他競爭者,只能從獅子吃剩的肉屑找利潤。

他,不靠「老本」過活推出全新產品 打入電動車、物聯網、健康市場現在,庫克要證明自己的實力,最大的障礙,卻是他的前老闆賈伯斯。他接任以來,無論蘋果再怎麼賺錢,批評者總會說,庫克是靠著賈伯斯留下的「老本」才有今天,認為庫克既沒有賈伯斯的領導魅力,也沒有賈伯斯的設計天分,無法領導蘋果創新;庫克很會經營,卻不擅長創新,只能靠賈伯斯留下的iPhone、iPad賺錢。

有分析師認為,蘋果去年的財報顯示,蘋果七成營收來自iPhone,如果找不到新的成長動能,蘋果也可能像兩年前的三星,因為高階手機市占率下降,股價大跌。

面對外界批評,庫克準備了三年半,今年開始,庫克創造未來營收動能的創新藍圖,已經逐步浮現。去年九月,他接受美國知名節目主持人查理羅斯採訪時說,「我們現在很多研發中的產品,外界無人知道。」庫克十分得意,「連網路謠言都還沒有」,Apple Watch,就是出自其中的一個神祕實驗室。

庫克的野心,是要超越賈伯斯,透過服務,創造更大的影響力,他曾在接受CBS專訪時表示,蘋果正在研發iTV,「我看電視的時候,覺得自己用的是二、三十年前的科技。」他拿卡通《The Jetson》(傑森一家)的內容說,蘋果一旦發表新的電視平台,會讓你覺得像進入太空時代那樣令人驚豔。分析師休伯蒂(Katy Huberty)分析,一旦推出,電視將帶進八千億美元的產值;除此之外,電動車、物聯網、遠距健康服務,一個又一個的大計畫,正在蘋果內部祕密進行。

這次發表會,一開場,庫克展示許多賈伯斯也沒看過的蘋果產品,像可以幫助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手機服務、能協助醫療研究的iPhone App,還有庫克最在意的新服務,如Apple Pay,他高調地說,「Apple Pay將永遠改變我們付款的方式,」他宣布,目前Apple Pay已和二千五百家銀行合作,還有七十萬個銷售點、四萬台自動販賣機可使用Apple Pay,以及改變使用者控制電器方式的Homekit,在車上提供服務的CarPlay,都是賈伯斯過世後研發的新服務。

他,擺平內憂外患沒個人魅力卻搞定難搞團隊 把對手三星打趴在地庫克和賈伯斯很多地方完全相反,賈伯斯靠經營個人魅力,驅動團隊為他工作,讓粉絲為他瘋狂;庫克卻極為低調,連多年同事都不清楚他的生活。

工作上,賈伯斯是夢想家,能把別人認為瘋狂的點子,變成革命性的產品;庫克則是經營供應鏈管理出身,是事事看數字決策的實用主義者。連生活細節都看得出個性差別,賈伯斯以挑剔出名,他住在當地知名的歷史建築裡,為了裝修房子的細節,與加州政府打了好幾年的官司,開的是賓士雙座跑車;庫克則是住在離賈伯斯家不遠、一棟不起眼的房子裡,雖然早就是億萬富豪,他的第一輛跑車,還是一輛二手的保時捷Cayenne。

《Tim Cook》一書分析,庫克接班,困難重重,剛接任時,內部員工擔心,「蘋果內部,沒有幾個人怕庫克」。過去賈伯斯靠個人魅力領導蘋果,換了庫克上台,蘋果會不會從此分崩離析?

蘋果內部的高階主管,對庫克也持觀望態度,賈伯斯生前,經常讓高階主管捉對廝殺,設計主管伊夫(Jonathan Ive)和程式部門主管福斯托(Scott Forstall),誰也不服誰,覬覦對方的地盤,取代賈伯斯領導這群天才,難上加難。

蘋果還有外患,賈伯斯過世後,三星推出外形和功能極類似iPhone的Galaxy手機,逼蘋果和三星進行全球專利戰爭;iPhone 5推出時,蘋果經營一度陷入低潮,團隊失誤使蘋果地圖出現嚴重問題,以致庫克必須出面道歉,市占率下滑,三星卻快速成長。iPhone 6推出時,庫克以其人之道,反制三星,推出與三星一樣走大尺寸手機路線的iPhone 6,三星面對蘋果和低價手機夾擊,銷量大幅下滑。

他,收人心穩地位把鎂光燈讓給團隊 旗下天才甘心為他賣命站上執行長大位之後,庫克的個人風格開始變得更加明顯,他不再總是西裝筆挺,甚至會偶爾不修邊幅,露出在健身房鍛鍊的肌肉;去年,他更主動揭露自己的同志身分。他發出的一個個訊號顯示,庫克要開始走向台前,他不再安於當賈伯斯的影子。

這次發表會的結尾,庫克不像賈伯斯一樣,總是在發表會最後說:「One more thing……」(還有一件事),然後再端出讓粉絲瘋狂的產品,讓鏡頭聚焦在自己身上。庫克請台下所有蘋果團隊起立,鏡頭特寫台下的蘋果員工,庫克自己則轉身走向幕後;Apple Watch的介紹影片,旁白是設計總監伊夫的聲音,這一刻,庫克把鎂光燈讓給了伊夫。讓出舞台,正是他能收攏人心,坐穩大位的關鍵。有了天才團隊力挺,現在開始,庫克主導研發的產品會愈來愈多。

發表會後,庫克開心和粉絲合照,也對《今周刊》採訪團隊微笑揮手,神色相當輕鬆。

這次發表會,是蘋果進入庫克時代的重要轉折點,他同樣有改變一切的野心,無論他能否成功,他的想法,都將撼動全球高科技產業的走向。

庫克PROFILE

出生:1960年

現職:蘋果執行長

經歷:1982 進入IBM 個人電腦部門1994 任Intelligent Electronics電腦銷售營運長1997 任Compaq副總裁1998 任蘋果資深副總裁

2011 任蘋果執行長

學歷:杜克大學MBA、奧本大學工業工程學士身價:4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億元)婚姻狀態:2014年公布自己的同志身分地位排名:2014年《富比世》全球最有權力排行榜第25名庫克接手4年,蘋果市值翻1倍!

2008/04/11 蘋果市值1293億2009/01/14 庫克第二次代理執行長半年2011/01/17庫克第三次代理執行長2011/06/06 賈伯斯最後一次發表新產品2011/08/24 庫克接任執行長市值3487億2012/09/13發表iPhone 5 市值6549億2013/04/22 蘋果地圖出問題 市值掉至3742億2014/09/09 發表iPhone 6 & Apple Pay 2015年03/10 蘋果市值7373億資料來源:Strategy Analytics、蘋果財報、Y chart iPhone賺走手機市場9成獲利——2014年第四季手機系統獲利比重Android 11.3%

ISO 8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23

【i代言】揭露寵物狗交易黑幕,創業者要顛覆寵物狗交易模式?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7/149516.html

黑馬說:喜歡養狗的人數不斷增加,寵物狗的買賣交易市場繁榮,但交易詬病也層出不窮。中國目前有兩千億的寵物市場大盤子,僅活體狗的交易量就達到了900億人民幣,並且每年以57%的速度高速增長(至少6500只新生狗),而其中售出後的首發病率高達70%,即每年至少有三千萬條狗從售出之後活不過七天,這是一個痛心的數字和亟待解決的行業痛點。寵愛約定創始人薛誌欽,從自身愛狗和買狗的經歷發現行業內幕和商業機會果斷創業。 


 

文末掃描二維碼或添加微信公號【aidaiyan-founder1】4.11千種創新產品等你來搶!
你有貨, 貨夠硬, 勾搭i代言武師傅wushuai158(微信)


高顏值男與狗狗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寵愛約定的創始人兼CEO薛誌欽,當你想到狗,你會想到哪些形容詞來形容它們呢?呆萌、頑皮、淘氣、可愛、忠誠?對,它們就是這樣的一種生物,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嗎?買狗是你唯一能用花錢買到的愛,據科學不嚴謹的分析,往往顏值越高身材越好的男人,都會選擇養狗,你信嗎?反正我是信了。

這是我家的狗狗鬧提,一只兩歲純種大金毛,非常有靈性獨一無二,當我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它就是我想要的狗狗,它很安靜也內向,從不吠叫,以至於我家隔壁的鄰居估計從來都不知道我還養狗這件事,每當我要出門的時候他會立即判斷,我這是要去工作還是要去玩耍,如果是去工作,它會安靜的趴在沙發上靜靜的望著我離開,安靜的等待,直到我回家。
 

\每當我想起這些快樂的回憶,這是我一天當中最美好的時光,如果這世上所有的狗狗都像鬧提一樣健康有溫暖的家,有愛它的主人今天我也不會來到愛代言,坦白說我沒有想到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想要買到一只健康純種的狗是如此的困難,你知道嗎?當初我為了選到鬧提全上海近兩千多家寵物店我走了近三分之一,甚至那時候我還在工作期間,連續從上海飛到北京,就在我找狗的這半年時間里,居然讓我發現了中國寵物交易市場最難的混亂不堪的黑幕。

揭秘狗市黑幕:被坑是常事

最初我找鬧提的時候也和大家一樣都是先從網上開始了尋找,當我去搜索了那些買狗信息之後我發現,那些出來的結果那些犬社的網站和模板幾乎千篇一律沒有任何的不同。後來我又去了分類信息的網站和貼吧,好不容易從大海撈針里面挑出一條有用的信息,打電話過去一問,他就是不告訴我具體的地址,他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我帶到有狗的地方去,對於一個普通的想養狗的小白用戶來講,這些信息實在難以分辨,你去了這家寵物店,結果是不是會不一樣呢?其實更糟。
 

\2013年的夏天,我在上海的一家寵物店,那天一個小女孩,大學生模樣的,哭哭啼啼的抱了一只小狗進來,然後和老板嚷嚷著,這是她買的第二只狗也死了,聽他們吵完之後我大致知道,兩周前姑娘買了一只一千元的牧羊犬回家,當天在店里還是活蹦亂跳的,但是她回到家的第一天小狗就不吃不喝,第二天上吐下瀉癱軟無力,打電話告訴商家,商家說,在店里是好的,這是你自己的餵養不當,讓她斷食觀察,等到第三天的時候,小狗已經開始拉血,整個牙齦全白,沒有任何一絲血跡。

之後寵物店的商家介紹一家寵物醫院,姑娘抱著狗去了,整整吊了七天的點滴,小狗還是沒有被救回,老板義正言辭,處理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再出一點錢換一只,他又添了兩千塊錢。姑娘花了三千元買了兩只狗,花了一萬元去看病,結果一無所獲。

我們這里所說的病狗,就是我們通常圈內所說的星期狗,你抱回家一周之後,必死的狗它們通常患有烈性傳染病,狗溫熱,狗細小,這些病毒是致命的,那些小狗通常還在哺乳期的時候,那些狗販就強行將它們從媽媽的身邊帶走,拿到市場進行交易,你知道這個時候它們是最脆弱,最沒有抵抗力,最容易被傳染的,有些商家為了讓小狗看起來健康,還強行給他們註射了興奮劑,血清來維持它們的生命特征。

中國狗市售出的70%是“星期狗”

我不知道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國家每一個城市還有多少條狗和他們一樣同病相憐,中國目前有兩千億的寵物市場大盤子,僅活體狗的交易量就達到了九百億人民幣,2013年2月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的狗是1.2億條,並且每年以57%的速度高速增長,也就是說每年會新增至少6500萬條,中國目前的犬舍不到四萬家,他們的年產量不會超過一千萬條,也就是說那些非正規渠道寵物店花鳥市場所售出的狗占到了五千多萬條以上,但是你知道嗎?那些售出的售後的首發病率高達70%,也就是說每年中國至少有三千萬條狗從售出之後活不過七天,這是一個多麽可怕的數字,這對一種物種來說,在這個國家就是生靈塗炭式的毀滅打擊,那些狗市的高危病菌區,當我們去過之後,摸過有病的小狗我們再回到家,去摸那些健康的小康,又會把病同樣傳染給他們。

原本我以為買到病狗是小概率事件,沒想到它卻發生在我們整個每一個人身傷,全中國每年買狗的人里面有三分之二的人會遇到病狗,當我遇見鬧提的時候,我時常在想,我是幸運的嗎?當我看到那個姑娘的時候我又在想,如果不是因為她的經歷,可能今天買到病狗的就是我,養狗原本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不應該充滿那麽多痛苦的回憶,讓一個人滿心歡喜的接受小狗剛回家,但又過不了幾天他又要接受失去親人的這種疼痛,我們身邊的伴侶寵物每一天都在遭受著生靈塗炭式的毀滅打擊,於是乎我決定是時候該做些什麽,因此我依然的從廣告公司辭職,創辦了寵愛約定這個平臺,我的出發點和初衷非常的簡單,就是為了希望能讓一個普通的喜歡狗的人能買到一只健康純種的狗,我的目的就是這樣。

選擇創業:給狗狗一個愛的約定

我們又是如何做保障的呢?首先從犬員的挑選,我們只選擇家養和犬舍,你知道為了找到那些犬舍,那些靠譜的有正規資質的繁殖者,我們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的舍展,挨家挨戶明查暗訪的去找那些單一品種的繁殖者,什麽是單一品種,就是對某一個品種極度的熱愛才去繁育的人,有人會問,你們為什麽不去和那些狗廠合作,那里的品種更多,價格也更便宜,小狗才一千多元一條,甚至有的幾百塊錢,在這里我就來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我們來對比一下,犬舍和狗廠之間的差別,首先我們來講講配種這件事,通常犬舍會選擇那種比賽中的冠軍,或者有血統資質的狗來進行搭配,有了純正的狗爸爸狗媽媽,才會有純正的孩子,毫無疑問每一次搭配的費用是在四位數到五位數之間,而那些狗廠更多的只是附近鄰居家的狗拿過來,像大雜燴一般進行,你知道這會有什麽問題嗎?一些狗看起來生來是好的,但是它會有哪些隱性的遺產病,有些狗生出來就會是串串,就會不純,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它很難分辨小時候白色的薩摩耶和白色的其它狗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類型。

第二個我們來說說狗糧這件事,我們去超市里看到最常見的那種狗糧,就是你見到最多的那種夠糧,通常它的單價是在10到15元一斤,如果你的條件更好可以選擇20到30元一斤的那些進口糧,如果你家是一只大型犬每個月要消耗30斤左右,也就是500到1000元是每個月的開銷,這是普通大多數的犬舍都在那個範圍之內,而那些非正規渠道的狗廠,他們選擇的更多是低價糧,3元一斤,你知道那些狗糧的成分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還有礦物質,所以它里面會有很多你聽到過什麽肉類的,三文魚類的,肌肉類的那些糧,想想看3元一斤,你去你們家隔壁的菜場看看,3元能買到什麽樣的肉。

第三點我們來說說狗的生長環境,普通的犬舍每一年肯定比不上溝長它的繁育量,道理非常簡單,每一只種公,種母它需要足夠的空間,足夠的運動,需要面向陽光,有流通的空氣充足的水源,最好還有那種長長的跑道,能夠讓它們在里面盡情的運動,有良好的身體底子才能生出更好的小狗,難道不是嗎?

第四個我們來說說檢疫這件事情,通常一只小狗從出生到它可以被出售,這個時間我們需要六十到七十五天的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它需要註射三針的疫苗和兩次的蛆蟲,而大多數的小狗,在狗市場的小狗,他們在三十到四十天的時候就已經被出售,健康根本得不到保障,所以你在問我那些為什麽一到兩千塊的狗不純種不健康,道理非常簡單,沒有純正的種公,種母,就沒有純正的基因,沒有精心良好的優質教育,就不可能會有良好的身體健康,沒有健全的生長環境,就不可能有好的身體底子,這些成本不能被壓縮,你和狗販討價還價的每一分錢都是在壓榨幼犬的健康,當我們說完寵愛約定是如何選取狗源之後,我們再來談談我們的服務。

寵愛約定有專屬的寵物健康師,他們是對這個行業極度的熱愛,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經過我們的統一培訓之後,才能夠上崗面對客戶,每一窩小狗都是由他們精心的選出,挑出,從出生的登記到疫苗到蛆蟲,最後當他們認定這只狗足夠健康,客戶足夠好養之後,他們才會送到客戶的家里,並且當面和客戶進行授教,如果在任何的飼養過程當中,客戶有任何的問題,可以7乘24小時的咨詢那個專屬的健康師,正是因為有了上述這些,從狗的源頭直接到客戶家里的過程,再加上寵愛約定的監督和追溯,中間沒有任何的倒賣和流轉,我們才敢說寵愛約定售出的狗三十天之內發生任何烈性傳染病全賠付。

人有人生,狗有狗生,人生需要光明和希望,狗生也需要溫暖和關愛,讓更多的狗擁有象樣的狗生,這是我想要擁有的人生,對於喜歡狗狗的人來說,當命中註定的狗遇見了你,就像是一次美好的愛情,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正確的你,我們為這場愛情保駕護航,當家想養狗,買狗之時,不一定非要來寵愛約定,但同為愛狗之人,請你和我一起約定,它的一生愛來約定,我是薛誌欽,我為寵愛約定代言!

 

i代言致力於讓天下沒有被埋沒的好產品!
 
 
 
 
只要你有“貨”
 
馬上來約
 
武師傅wushuai158(微信)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686

【黑馬動態】微商給商業生態帶來的10個顛覆式變化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9/149541.html


 

黑馬說: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黑馬會會員周掌櫃,他在微商領域有較深的研究,發表過多篇文章,經常在黑馬會群里做分享。今天這篇文章是周掌櫃對微商一次系統的論述。想想微信群里賣面膜的要更加理直氣壯了,心頭就湧起一股蛋蛋的憂傷,不過周掌櫃說了,營銷重點從忽悠轉為經營人脈,也是,前兩天黑馬商圈里有朋友賣芒果,黑馬哥還專門買了兩箱,真不錯!如果微商從粗暴廣告升級到周到服務,還真是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小的變化呢!來看看周掌櫃的預測吧!

文 | 雲專櫃進口化妝品電商CEO 周掌櫃

 

一、序幕

 

萬萬沒想到,互聯網3巨頭BAT在微商領域布局了1500億進行血拼。這是去年打車軟件血拼之後又一次更加重量級的商業戰役,所有玩家都已經認可了微商對於傳統電商的顛覆作用,失去微商將失去最核心的盈利模式。

 

二、戰局

 

百度發起微商戰役。百度通過地圖和POS機提供超級O2O銷售服務,已經蠶食了60%的微商份額,成為微商的超級入口。(黑馬哥:百度……怎麽悄麽聲息地就幹了這麽驚天動地的一件大事兒呢?!)只要你在百度地圖上輸入想購買的產品,或語音指令,百度會匹配供需,直接發送給最近的微商,部分高級別微商還可以搶單。這個微商不僅擁有多種手機支付方式,還提供百度專門為微商定制的專業POS機。

 

阿里匆忙應對。自從百度宣布有1.5億人註冊成為百度地圖微商後,淘寶的店主被百度微商掏空了,天貓上的東西根本賣不出去(從阿里近期股價上看,似乎還沒有反映這一現象,黑馬哥表示有待考證)。最讓阿里郁悶的是招不到快遞員:快遞員自己都成高收入的百度微商代理了。最後集團決定投入重金武裝高德迎接百度的挑戰,這個戰略雖然很被動,但起碼會避免被拍死的命運。

 

騰訊進退兩難。馬化騰也把POS機的微商功能做到可穿戴手機上(可穿戴手機是什麽鬼?),給微商提供一站式方案,並強化了微信的掃碼功能,和街景功能動態匹配,只要有購物需求的人用手機掃碼框對準一個相對比較有代表性的街景,屏幕上自動識別出周圍的微商以及距離、產品等信息。這個決定起碼不會被媒體罵是在抄襲百度微商O2O。

 

三、暢想

 

微商的競爭已經超越了技術競爭,成為社群和社群領袖的競爭。以雲專櫃頂級微商陣營為核心的8000萬職業微商用戶,和以微店、微盟等為核心的幾個核心陣營,都開始了社群領袖的魅力攻勢。微商領袖既具備明星娛樂性,又具備商業的實用性。周掌櫃2015年倡導的頂級微商已經席卷了90%的超級奢侈品的代理,成為了豪車豪宅、遊艇、名包名表和頂級化妝品的主要銷售代理渠道。

 

微商競爭還演變成了全民微商競爭。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更喜歡張揚個性的表演,進而成為明星獲得信任,獲得了信任就獲得了新型微商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微商推動誠信文化席卷了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微商徹底顛覆了18世紀以來的商業秩序,微商技術革命帶來的全民商業革命將消滅“商業”。

 

經過周掌櫃長期的思考和探索,認為微商改變商業的趨勢將無法阻擋!

 

四、微商給商業生態帶來的10個顛覆式變化

 

1、推動商業主體從公司變為個人:克強總理推動了很多簡化註冊公司的手續,這個趨勢是不可阻擋的,那麽未來真正把這個門檻降低到接近零的就是微商。無數個個體將替代公司承擔更多的商業角色和社會角色。

 

2、消費者和經營者高度重疊:微商真正飛速發展起來之後,每個經營者首先都會選擇自己信任的產品,自己也成為了這個產品的忠實消費者。在微商時代,消費者和經營者可能80%都是重疊的,這樣對產品的推廣和運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3、下一代電商打破流量壟斷:中央流量電商因為媒體的中央壟斷被打破而註定走向消亡,人將成為流量的核心節點,匯集人的商業基礎設施可能成為下一代的大生意。

 

4、微商將會成為C2B的關鍵節點:C2B是指消費者給商業貢獻內容,就是消費者參與到產品生產里面。微商一定會成為C2B信息反饋的節點,甚至未來給工廠生產線發指令的就是微商。

 

5、營銷的重點從忽悠變為經營人脈:隨著微商的普及,經營人脈會成為一個人的核心資產,營銷的重點也會從宣傳產品到經營信任。現在很多行業分工已經非常細致,很多OEM和ODM工廠已經讓產品差別變的非常小,留給商家的重要工作就是經營人脈了。(這一點黑馬哥很贊同,其實傳統領域的超級銷售也都是依賴人脈經營的)

 

6、微商的範圍將擴大到所有品類:微商的適用範圍很廣,不僅是產品也包括服務。未來會從面膜、化妝品和保健品等產品推廣到汽車、房產、奢侈品遊艇、旅遊等。

 

7、微商收入將成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微商會滲透到各個領域,微商收入會成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北京高中小女孩兼職做掌櫃月收入5000元,不僅賣給同學,也通過父母賣給了孩子家長,還形成了一個討論化妝品的小社區。(這一點黑馬哥表示懷疑,主要收入應該還是正常上班領薪水吧?至少臣妾—呸呸黑馬哥做不到啊!)

 

8、微商將代替公司的銷售部門:當公司的管理層看到微商對個人的激勵作用之後,很多公司的業務單元績效考核已經很難和人頭的績效進行對比了,這就會推動管理層分拆銷售部門,成為以“微商”主體的業績單元,與公司進行平行結算。(企業組織變革,這個讓黑馬哥好興奮!)

 

9、微商培訓將取代職業教育培訓成為超級生意:微商的發展會讓微商培訓迅速火爆,教會每個人成為微商,將替代將會每個人學會“打工”成為一個超級生意。

 

10、微商生態一定會打敗阿里生態:之前的兩篇文章《周掌櫃:馬化騰如何醞釀摧毀馬雲雙11的力量》、《阿里,讓天下只有難做的生意》都深入地解釋了阿里是時代的產物。和阿里的成功一樣,微商也是一個貌似邊緣創新的時代創新。

 

結語:原來微商是這麽大的商業契機,各位創業者都應該認真學習下,擁抱變化,抓住機遇!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掌櫃,雲專櫃進口化妝品電商CEO、社群互聯網營銷實戰專家,(微信號:zhouyu765288);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026

【案例】請出價:顛覆淘寶的“C2B”試水者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9/149538.html

黑馬說:張帥,黑馬成長營十期學員,“請出價”創始人張帥也許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微信服務號所有人。
 
“請出價”號稱有史以來“身價最高”的微信服務號,估值達一億人民幣。它實際上是一種新形式的電商,由買家出價,平臺做訂單搜集,然後帶著訂單與賣家協商,從而在產品定價的層面上實現了“C2B”逆向定制。在這一交易過程中,產品、社群和交易通過互動與轉化,構成了一種新的電商形態。在新形態中,商家最有價值的資產不是商品,而是數據和客戶關系。

\文 | 黑馬學院案例中心 楊嬌
編輯 | 張九陸


黑馬營十期學員,“請出價”創始人張帥也許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微信服務號所有人。3月31日,京東股權眾籌上線當天,“請出價”為融資1000萬元出讓的10%股權,很快被認購一空,估值輕松突破一億人民幣。截止4月7日,在眾籌期還剩83天的情況下,其在京東股權眾籌平臺上面向公眾的600萬元融資份額,認購率已經達125%。而直到此時,“請出價”微信服務號剛剛上線數月,交易額雖然在飛速增長,但與淘寶上的頂級商家還有較大差距。

 

那麽,為什麽一個創立不久的微信服務號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認可?原因不在於其售賣的產品,而在於其商業模式,實際上“請出價”讓人們看到了一種新的電商形式——C2B 電商的雛形,而“C2B”則早已被眾多行業大佬和業內觀察家認為是未來有可能顛覆淘寶模式的產業發展方向之一。

 

C2B價格定制的實現
 

 


 

“未來的世界,我們將不再由石油驅動,而是由數據驅動;生意將是C2B而不是B2C,用戶改變企業,而不是企業向用戶出售。”這是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在德國CeBIT上,對未來做出的判斷。

 

眾所周知,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集團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在戰略上的遠見。而“請出價”創始人張帥恰恰出身於阿里巴巴,他碩士畢業後即進入了阿里知識產權團隊,這一團隊是阿里知識產權系統的核心搭建者,號稱是阿里巴巴的“神盾局”,後又轉到淘寶網運營二部,在電商運營領域有豐富經驗。“請出價”項目是張帥2012年8月從阿里出來後的個人第三次創業。第一次創業,他做的是個O2O的APP,把廠家的贈品放在門店讓APP里的會員去領取,堅持了大半年,發現這是逆勢而為,同類型的APP都很快掛了,於是裸退。第二次創業,張帥做的是天貓代運營,因為有之前的積累,發展非常順利,月銷售突破1000萬元,並在競標中擊敗馬雲入股的寶尊電商,以及軟銀入股的瑞金麟電商,獲得香港新世界百貨天貓旗艦店獨家運營權,目前仍在同時運營著多家天貓品牌旗艦店。

 

此前在淘寶內部,經常會組織各種各樣的討論組,其中一個話題就是“怎樣可以幹掉淘寶”。當時的結論是,用淘寶的方式無法幹掉淘寶,必須用“降維”攻擊才有可能。這種“降維”可以有多種形式,一種是美麗說、蘑菇街這樣的,用社交電商的去中心化去對抗天貓的中心化;另一種就是“請出價”這樣的C2B模式。

 

與傳統電商的B2C模式不同,C2B強調消費者對企業的主導權,真正的C2B應該先有消費者需求產生而後有企業生產。也就是說消費者提出需求後,生產企業按需求組織生產。通常消費者會根據自身需求定制產品和價格,或主動參與產品設計、生產和定價,由生產企業進行定制化生產。

 

當然到目前為止,在全世界,這種完全的“C2B”還多存在於理想當中,偶有應用,也是在奢侈品的高端定制等領域。

 

2013年,張帥參加了黑馬大賽,隨後又在2014年報名加入了黑馬學院,系統的學習和與資本的真正對接,促成了他現有“請出價”商業模式的完善。如今的“請出價”至少在部分環節上實現了規模化的C2B,它不是在產品本身上實現的,而是從價格方向打開了缺口。

 

“請出價”嘗試由“買家主導價格”。與現有商業模式中賣家主導定價權不同,“請出價”通過一個熱門產品的展示,做一個逆向C2B的訂單搜集,從而獲得客戶對該產品的價格所有的意向和心里價位,並收取1%的定金(交易沒有完成,定金退回給買家),拿到這個價格區間後,再去跟大品牌廠商談判獲取最低的價格。最後在上述出價區間中,選擇一個有利於多數客戶的價格,劃一條線,該價格之上全部按照客戶出的最低價格成交;該價格之下,也可以與客戶再次協商,甚至可以在略微賠錢的前提下,滿足部分客戶的出價。

 

請出價商業模式的亮點在於可以尋求一個更有利於買家的成交價格,這個價格往往是低於市場價格的。實際上有點像一種讓購買者感覺比一般消費者占了便宜,卻又給商家保留了部分利潤的逆向C2B團購。

 

“請出價”與國外參照系的比較
 

 

 

商業模式的設計中,一個重要環節是產品的選擇,在這方面,“請出價”的做法與國外的類似網站都不相同,更富有中國特色。

 

類似於“請出價”的C2B定價模式,在國外其實已有先例,比如Greentoe和Priceline。其中,Priceline的用戶出價模式主要用於服務業——用戶甚至可以出價100美元住上總統套房。由於酒店或航空公司總有閑置資源,越臨近登機或者入住,機票和酒店客房的實際價值就越小,而一旦飛機起飛或者客房空置超過夜里24點,其使用價值便會為0,所以借助用戶出價模式,提升入住率成了Priceline的重要手段,並得到了很好的證實。幾年時間Priceline先後收購了多家傳統訂票、租車網站,現在已經是歐美最大的旅遊網站之一,市值313億美金。

 

Greentoe則更接近於“請出價”的實物銷售模式。greentoe通過錄入在線零售商,並且公布網上售價的方式來讓消費者自主定價。greentoe認為零售商願意以更低價格來出售商品,比如清理庫存的時候。

 

在黑馬學院學習時,張帥也與同學和黑馬導師們仔細研討過各種商業模式的優劣,最終確定了目前的產品方向。相比之下,請出價比Greentoe更聚焦,選定類目少、款項少的特定產品,一般是在海外商業場所中出售的輕奢品和限量產品;比Priceline更加輕服務、偏重實物電商。最大的不同是當交易不成,1%的定金會退還給客戶,更加符合國情。

 

Costco的啟發
 

 

據了解,“請出價”設立目前的產品定位與低價定位,是得到Costco的啟發。Costco以6.5%的毛利率,經營30年屹立不倒,而且在2012年美國消費者滿意度指數對大型零售商的排名中名列第一。

 

張帥曾經與一群創始人和大企業高管一起,去過美國的Costco。他看到,朋友們在 Costco購物的狂熱,不亞於美女們去香港或歐洲掃街。原來,在Costco任何一個商品只有1%到14%的毛利率——超過了14%都需要CEO特別批準,所以它的綜合毛利率只有6.5%,這樣的價格對於中國富豪們來說也相當有吸引力。

 

這在當時看來非常難理解——即使今天也有點不可思議。在中國商人整天都在想怎麽不斷地提高毛利率的時候,它竟然拒絕暴利。極力推崇Costco模式的雷軍曾經反思,“我們是不是進入了一個怪圈,導致中國市場上買到的任何東西都越來越貴,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所以,雷軍做小米時,用壓縮營銷和渠道的費用做出來高性價比的產品。

 

“請出價”自己並沒有產品和生產線,只能在營銷渠道和產品定位上下功夫。在後臺,“請出價”做的最多就是通過對買家價格意願的收集,以確定更加有針對性的商品品類和價格,以此節省人工、庫房和管理成本。有O2O類目同行不斷惡性競爭的前車之鑒,請出價沒打算賠本賺吆喝,它嘗試在價格區間上做文章,嘗試由買家定價來實現反向操作。有研究表示,當價格由一條線變成一個區間的時候,轉化率可能上升1.5-3倍,而當價格由一條線變成一個區間時,無形中是擴大了它的受眾範圍。

 

另一方面,張帥看到,雖然Costco的商品琳瑯滿目,但每個東西卻只有兩三個品牌,只是非常精致。costco里面只有3500種商品,而且每種商品都是老板親自挑、自己用過的,他提了一個要求,讓顧客在costco看到十件商品的時候至少有一件是感到驚喜覺得驚訝。

 

所以請出價現在的主打產品就是輕奢品和限量產品,iphone系列是其中的代表——“請出價”上曾經上線的定制版iphone6,很短時間內就取得了數百萬的交易額。

 

用社群實現用戶獲取
 

 

產品定位和價格定制只是新形態電商商業模式的一部分,它還缺少一個關鍵環節——用戶的獲取。

 

當前業界已經基本形成共識,互聯網電商的演進將分為三個層次:最初是以產品為中心,其次是以平臺為中心,而將來很可能是以社區為中心。與傳統電商面向的許多客戶只是“小白用戶”不同,新電商必然將是一種基於社群的電商。以最低的成本構建用戶社群,也是“請出價”選擇微信服務號這一平臺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costco甚至在30年前就開始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營造社群:它只服務於精準的客戶群,就是美國中產階級。costco發放信用卡,通過信用卡賺錢的利潤占其總利潤的1/3,此外它還有接近70%的利潤來自於會員卡——會員每年要交60美金,但由於產品好,價格便宜,Costco的顧客忠誠度極高,每年90%的會員會續費。

 

移動互聯網時代,社群的建立有了更簡化的選擇,就是微信朋友圈。毋庸置疑,微信中的電商是基於移動社交而產生的一種人格背書經濟,這是一種信任經濟。而現在做的好的微信電商,無不都在建立商業化族群,建立口碑經濟,建立信任經濟。

 

在微信群的朋友圈里沈澱下來的商業化族群,對某一種產品有著一致的喜好,正是最好的深度聯接的用戶——小米的粉絲經濟就是最好的例證。

 

張帥認為,在微信環境下,商家可以通過商品的潛在購買者,將其劃分為該類產品的愛好者,從而提取出來,用微信群的方法將這些族群供養起來,使之發酵後變的更加精細,更加有粘度。

 

如張帥在黑馬營的一位學長僅僅是在朋友圈里轉發了其產品信息,就給張帥帶來了70單的蘋果,近45萬的生意。而請出價服務號只需做到5000個蘋果鐵粉,其中30%轉化率就可以有2000部手機、近1000萬的銷售額。

 

在移動互聯網電商體系中,產品是媒體屬性,流量的入口;社群是關系屬性,用來沈澱流量;商業是交易屬性,用來變現流量價值。而張帥試圖通過“請出價”,形成一個閉環:用戶因為好的產品 / 內容 / 工具而聚合,然後通過社群來沈澱,進而因參與式的互動,共同的價值觀和興趣形成社群而留存,最後有了深度聯結的用戶,用定制化 C2B,用交易來滿足需求,水到渠成。

 

數據改變電商版圖?
 

 

與眾多在微信朋友圈大賣面膜的所謂“微商”相比,“請出價”的不同點在於,找到了一種方式,讓客戶反饋的“大數據”能夠真正變成交易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充當“廣告牌”與“留言板”,甚至可以由“大數據”來決定產品的最終售出價格。

 

而這種商業模式的未來前景,很可能大到難以描述。

 

如馬雲說言,當鼠標和水泥結合時,“不僅僅是數字經濟,也是數據經濟,所有的東西都會被改變。”因為,基於這個數據基礎下的產品定位可以更準確精準。

 

之前,消費者社群更多是以會員的形式存在的——包括costco在內——那時沒有大數據的概念,對於多數商家而言,這個寶庫是沈睡的。正如《大數據分析:點“數”成金》一書曾指出,“你正坐在一座金礦之上,這些金子或被深埋於備份、存檔數據之中,或正藏在你眼前的數據集里,它們是提升公司效益、拓展新的商業關系、制訂更直觀決策的秘訣所在,足以使你的企業更上一層樓”。

 

對商家來說,買家定價模式形成了逆團購的交易方式,基於這樣的模式集結起來的人,形成了蓄水池,構成了對商家有價值的大數據。尤其值得註意的事,在“請出價”的拍賣競價的過程中,商家又可以得到消費者對於產品價格和價值最好的預估和判斷,形成了最真實的數據。

 

通過消費習慣和購買能力的分析,得到潛在客戶的數據分析,有針對性地提供產品或服務——C2B似乎是得到這種數據的最佳途徑和最理想的商業生產或消費模式。

 

對於買家來說,C2B將帶來消費的自主權,從而衍生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又是馬雲所說:“IT科技和數字科技,這不僅僅是不同的技術,而是人們思考方式的不同,人們對待這個世界方式的不同。”“一家互聯網公司要想活得長久,必須找到一個方式讓互聯網經濟和實體經濟相結合,這個方式就是數據。”

 

當數據本身在交易中發揮決定作用時,企業的規模、標準化和權力將不再是決定消費者走向的主要因素,人們將投放更多精力於具有靈活性、敏捷性、個性化和用戶友好的商家與產品。

 

誠然,“請出價”的未來並不會因為它代表著某種概念上的革新而變得一馬平川,由於各種原因而倒在創新路上的“先烈”們比比皆是,但它至少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更多的創業者去思考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從數據中揭示趨勢,並努力將之轉化為競爭策略及攫取價值的方法。

 

也許,這就是為什麽同樣在微信載體下做電商,有人用服務號賣一個億被認可,有人只能用傳銷的方法賣面膜,然後被親友拉黑。在真正實現C2B的明天,第一流的商家賺錢靠的可能不是商品,而是數據。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楊嬌,編輯張九陸;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028

黑馬案例 | 請出價:顛覆淘寶的“C2B”試水者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26/149713.html

黑馬說:“請出價”號稱有史以來“身價最高”的微信服務號,估值達一億人民幣。它實際上是一種新形式的電商,由買家出價,平臺做訂單搜集,然後帶著訂單與賣家協商,從而在產品定價的層面上實現了“C2B”逆向定制。在這一交易過程中,產品、社群和交易通過互動與轉化,構成了一種新的電商形態。在新形態中,商家最有價值的資產不是商品,而是數據和客戶關系。

 

 

文 | 黑馬學院案例中心 楊嬌
編輯 | 張九陸

 

— 黑馬名片 —

張帥

黑馬成長營十期學員

“請出價”創始人張帥也許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微信服務號所有人。


黑馬營十期學員,“請出價”創始人張帥也許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微信服務號所有人。3月31日,京東股權眾籌上線當天,“請出價”為融資1000萬元出讓的10%股權,很快被認購一空,估值輕松突破一億人民幣。截止4月7日,在眾籌期還剩83天的情況下,其在京東股權眾籌平臺上面向公眾的600萬元融資份額,認購率已經達125%。而直到此時,“請出價”微信服務號剛剛上線數月,交易額雖然在飛速增長,但與淘寶上的頂級商家還有較大差距。

 

那麽,為什麽一個創立不久的微信服務號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認可?原因不在於其售賣的產品,而在於其商業模式,實際上“請出價”讓人們看到了一種新的電商形式——C2B 電商的雛形,而“C2B”則早已被眾多行業大佬和業內觀察家認為是未來有可能顛覆淘寶模式的產業發展方向之一。

 

C2B價格定制的實現

 

“未來的世界,我們將不再由石油驅動,而是由數據驅動;生意將是C2B而不是B2C,用戶改變企業,而不是企業向用戶出售。”這是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在德國CeBIT上,對未來做出的判斷。

 

眾所周知,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集團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在戰略上的遠見。而“請出價”創始人張帥恰恰出身於阿里巴巴,他碩士畢業後即進入了阿里知識產權團隊,這一團隊是阿里知識產權系統的核心搭建者,號稱是阿里巴巴的“神盾局”,後又轉到淘寶網運營二部,在電商運營領域有豐富經驗。“請出價”項目是張帥2012年8月從阿里出來後的個人第三次創業。第一次創業,他做的是個O2O的APP,把廠家的贈品放在門店讓APP里的會員去領取,堅持了大半年,發現這是逆勢而為,同類型的APP都很快掛了,於是裸退。第二次創業,張帥做的是天貓代運營,因為有之前的積累,發展非常順利,月銷售突破1000萬元,並在競標中擊敗馬雲入股的寶尊電商,以及軟銀入股的瑞金麟電商,獲得香港新世界百貨天貓旗艦店獨家運營權,目前仍在同時運營著多家天貓品牌旗艦店。

 

此前在淘寶內部,經常會組織各種各樣的討論組,其中一個話題就是“怎樣可以幹掉淘寶”。當時的結論是,用淘寶的方式無法幹掉淘寶,必須用“降維”攻擊才有可能。這種“降維”可以有多種形式,一種是美麗說、蘑菇街這樣的,用社交電商的去中心化去對抗天貓的中心化;另一種就是“請出價”這樣的C2B模式。

 

與傳統電商的B2C模式不同,C2B強調消費者對企業的主導權,真正的C2B應該先有消費者需求產生而後有企業生產。也就是說消費者提出需求後,生產企業按需求組織生產。通常消費者會根據自身需求定制產品和價格,或主動參與產品設計、生產和定價,由生產企業進行定制化生產。

 

當然到目前為止,在全世界,這種完全的“C2B”還多存在於理想當中,偶有應用,也是在奢侈品的高端定制等領域。

 

2013年,張帥參加了黑馬大賽,隨後又在2014年報名加入了黑馬學院,系統的學習和與資本的真正對接,促成了他現有“請出價”商業模式的完善。如今的“請出價”至少在部分環節上實現了規模化的C2B,它不是在產品本身上實現的,而是從價格方向打開了缺口。

 

“請出價”嘗試由“買家主導價格”。與現有商業模式中賣家主導定價權不同,“請出價”通過一個熱門產品的展示,做一個逆向C2B的訂單搜集,從而獲得客戶對該產品的價格所有的意向和心里價位,並收取1%的定金(交易沒有完成,定金退回給買家),拿到這個價格區間後,再去跟大品牌廠商談判獲取最低的價格。最後在上述出價區間中,選擇一個有利於多數客戶的價格,劃一條線,該價格之上全部按照客戶出的最低價格成交;該價格之下,也可以與客戶再次協商,甚至可以在略微賠錢的前提下,滿足部分客戶的出價。

 

請出價商業模式的亮點在於可以尋求一個更有利於買家的成交價格,這個價格往往是低於市場價格的。實際上有點像一種讓購買者感覺比一般消費者占了便宜,卻又給商家保留了部分利潤的逆向C2B團購。

 

“請出價”與國外參照系的比較 

 

商業模式的設計中,一個重要環節是產品的選擇,在這方面,“請出價”的做法與國外的類似網站都不相同,更富有中國特色。

 

類似於“請出價”的C2B定價模式,在國外其實已有先例,比如Greentoe和Priceline。其中,Priceline的用戶出價模式主要用於服務業——用戶甚至可以出價100美元住上總統套房。由於酒店或航空公司總有閑置資源,越臨近登機或者入住,機票和酒店客房的實際價值就越小,而一旦飛機起飛或者客房空置超過夜里24點,其使用價值便會為0,所以借助用戶出價模式,提升入住率成了Priceline的重要手段,並得到了很好的證實。幾年時間Priceline先後收購了多家傳統訂票、租車網站,現在已經是歐美最大的旅遊網站之一,市值313億美金。

 

Greentoe則更接近於“請出價”的實物銷售模式。greentoe通過錄入在線零售商,並且公布網上售價的方式來讓消費者自主定價。greentoe認為零售商願意以更低價格來出售商品,比如清理庫存的時候。

 

在黑馬學院學習時,張帥也與同學和黑馬導師們仔細研討過各種商業模式的優劣,最終確定了目前的產品方向。相比之下,請出價比Greentoe更聚焦,選定類目少、款項少的特定產品,一般是在海外商業場所中出售的輕奢品和限量產品;比Priceline更加輕服務、偏重實物電商。最大的不同是當交易不成,1%的定金會退還給客戶,更加符合國情。

 

Costco的啟發

 

據了解,“請出價”設立目前的產品定位與低價定位,是得到Costco的啟發。Costco以6.5%的毛利率,經營30年屹立不倒,而且在2012年美國消費者滿意度指數對大型零售商的排名中名列第一。

 

張帥曾經與一群創始人和大企業高管一起,去過美國的Costco。他看到,朋友們在 Costco購物的狂熱,不亞於美女們去香港或歐洲掃街。原來,在Costco任何一個商品只有1%到14%的毛利率——超過了14%都需要CEO特別批準,所以它的綜合毛利率只有6.5%,這樣的價格對於中國富豪們來說也相當有吸引力。

 

這在當時看來非常難理解——即使今天也有點不可思議。在中國商人整天都在想怎麽不斷地提高毛利率的時候,它竟然拒絕暴利。極力推崇Costco模式的雷軍曾經反思,“我們是不是進入了一個怪圈,導致中國市場上買到的任何東西都越來越貴,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所以,雷軍做小米時,用壓縮營銷和渠道的費用做出來高性價比的產品。

 

“請出價”自己並沒有產品和生產線,只能在營銷渠道和產品定位上下功夫。在後臺,“請出價”做的最多就是通過對買家價格意願的收集,以確定更加有針對性的商品品類和價格,以此節省人工、庫房和管理成本。有O2O類目同行不斷惡性競爭的前車之鑒,請出價沒打算賠本賺吆喝,它嘗試在價格區間上做文章,嘗試由買家定價來實現反向操作。有研究表示,當價格由一條線變成一個區間的時候,轉化率可能上升1.5-3倍,而當價格由一條線變成一個區間時,無形中是擴大了它的受眾範圍。

 

另一方面,張帥看到,雖然Costco的商品琳瑯滿目,但每個東西卻只有兩三個品牌,只是非常精致。costco里面只有3500種商品,而且每種商品都是老板親自挑、自己用過的,他提了一個要求,讓顧客在costco看到十件商品的時候至少有一件是感到驚喜覺得驚訝。

 

所以請出價現在的主打產品就是輕奢品和限量產品,iphone系列是其中的代表——“請出價”上曾經上線的定制版iphone6,很短時間內就取得了數百萬的交易額。

 

用社群實現用戶獲取

 

產品定位和價格定制只是新形態電商商業模式的一部分,它還缺少一個關鍵環節——用戶的獲取。

 

當前業界已經基本形成共識,互聯網電商的演進將分為三個層次:最初是以產品為中心,其次是以平臺為中心,而將來很可能是以社區為中心。與傳統電商面向的許多客戶只是“小白用戶”不同,新電商必然將是一種基於社群的電商。以最低的成本構建用戶社群,也是“請出價”選擇微信服務號這一平臺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costco甚至在30年前就開始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營造社群:它只服務於精準的客戶群,就是美國中產階級。costco發放信用卡,通過信用卡賺錢的利潤占其總利潤的1/3,此外它還有接近70%的利潤來自於會員卡——會員每年要交60美金,但由於產品好,價格便宜,Costco的顧客忠誠度極高,每年90%的會員會續費。

 

移動互聯網時代,社群的建立有了更簡化的選擇,就是微信朋友圈。毋庸置疑,微信中的電商是基於移動社交而產生的一種人格背書經濟,這是一種信任經濟。而現在做的好的微信電商,無不都在建立商業化族群,建立口碑經濟,建立信任經濟。

 

在微信群的朋友圈里沈澱下來的商業化族群,對某一種產品有著一致的喜好,正是最好的深度聯接的用戶——小米的粉絲經濟就是最好的例證。

 

張帥認為,在微信環境下,商家可以通過商品的潛在購買者,將其劃分為該類產品的愛好者,從而提取出來,用微信群的方法將這些族群供養起來,使之發酵後變的更加精細,更加有粘度。

 

如張帥在黑馬營的一位學長僅僅是在朋友圈里轉發了其產品信息,就給張帥帶來了70單的蘋果,近45萬的生意。而請出價服務號只需做到5000個蘋果鐵粉,其中30%轉化率就可以有2000部手機、近1000萬的銷售額。

 

在移動互聯網電商體系中,產品是媒體屬性,流量的入口;社群是關系屬性,用來沈澱流量;商業是交易屬性,用來變現流量價值。而張帥試圖通過“請出價”,形成一個閉環:用戶因為好的產品 / 內容 / 工具而聚合,然後通過社群來沈澱,進而因參與式的互動,共同的價值觀和興趣形成社群而留存,最後有了深度聯結的用戶,用定制化 C2B,用交易來滿足需求,水到渠成。

 

數據改變電商版圖?

 

與眾多在微信朋友圈大賣面膜的所謂“微商”相比,“請出價”的不同點在於,找到了一種方式,讓客戶反饋的“大數據”能夠真正變成交易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充當“廣告牌”與“留言板”,甚至可以由“大數據”來決定產品的最終售出價格。

 

而這種商業模式的未來前景,很可能大到難以描述。

 

如馬雲說言,當鼠標和水泥結合時,“不僅僅是數字經濟,也是數據經濟,所有的東西都會被改變。”因為,基於這個數據基礎下的產品定位可以更準確精準。

 

之前,消費者社群更多是以會員的形式存在的——包括costco在內——那時沒有大數據的概念,對於多數商家而言,這個寶庫是沈睡的。正如《大數據分析:點“數”成金》一書曾指出,“你正坐在一座金礦之上,這些金子或被深埋於備份、存檔數據之中,或正藏在你眼前的數據集里,它們是提升公司效益、拓展新的商業關系、制訂更直觀決策的秘訣所在,足以使你的企業更上一層樓”。

 

對商家來說,買家定價模式形成了逆團購的交易方式,基於這樣的模式集結起來的人,形成了蓄水池,構成了對商家有價值的大數據。尤其值得註意的事,在“請出價”的拍賣競價的過程中,商家又可以得到消費者對於產品價格和價值最好的預估和判斷,形成了最真實的數據。

 

通過消費習慣和購買能力的分析,得到潛在客戶的數據分析,有針對性地提供產品或服務——C2B似乎是得到這種數據的最佳途徑和最理想的商業生產或消費模式。

 

對於買家來說,C2B將帶來消費的自主權,從而衍生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又是馬雲所說:“IT科技和數字科技,這不僅僅是不同的技術,而是人們思考方式的不同,人們對待這個世界方式的不同。”“一家互聯網公司要想活得長久,必須找到一個方式讓互聯網經濟和實體經濟相結合,這個方式就是數據。”

 

當數據本身在交易中發揮決定作用時,企業的規模、標準化和權力將不再是決定消費者走向的主要因素,人們將投放更多精力於具有靈活性、敏捷性、個性化和用戶友好的商家與產品。

 

誠然,“請出價”的未來並不會因為它代表著某種概念上的革新而變得一馬平川,由於各種原因而倒在創新路上的“先烈”們比比皆是,但它至少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更多的創業者去思考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從數據中揭示趨勢,並努力將之轉化為競爭策略及攫取價值的方法。

 

也許,這就是為什麽同樣在微信載體下做電商,有人用服務號賣一個億被認可,有人只能用傳銷的方法賣面膜,然後被親友拉黑。在真正實現C2B的明天,第一流的商家賺錢靠的可能不是商品,而是數據。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楊嬌,黑馬學院案例中心,編輯張九陸,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