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盧志威: 順勢而行 直至趨勢反轉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641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5/11)

升勢凌厲,何去何從?究竟應該點做?不僅是近日最多被問的問題,就連不少行內人都感到困惑,由於看好、淡各佔一半,這一浪賺錢的人其實不算多,甚至過早做淡或沽出認購期權,都要輸錢。

大型趨勢市時,搏大市反轉,最容易輸大錢。尤其當操盤者不肯認錯,越輸越唔信,不斷在虧損下加注,隨時輸身家。最近一浪升市,其實有很多人未能趕上,尤其是QE2公布前,主流看法是對實體經濟刺激不大,認為股市已提前反映,應該要調整。

自己基本認同QE出到N次,對實體經濟無甚幫助,泡沫過後,會是慢長的痛苦期。但套用古人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男人與狗的理論,兩者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脫軌。股市自行運作,如果市場主旋律,是美元不斷沉淪,後果只得一個,就是資產泡沫狂潮,而在樓價已升穿08年高位甚多,股市又相對落後下,應是股市較為值搏。

既然買家看死美元,由於香港實行聯系匯率,以港幣計價的資產必然飆升,除非政府突然宣佈與美元脫勾,否則中勢應還是向上的機會較高。

對市場看法,其實可分短線、中線、長線,交叉操作,就算對幾年後的看法是極淡,都不用急於一時去行動。市場不理性的時間,可以長到你唔信,何必吃眼前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78

合资公司“被亏损”,百事中国顺势独资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2/0MMDAwMDIxNTY0Mw.html

进入中国市场30年后,接连发生的中方股东出售股权之事,使得百事中国与其中方合作伙伴们的嫌隙日渐明朗化。

1月10日,又一则关于百事可乐股权出售的消息传出。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一轻”)拟转让其拥有的北京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15%的股权,挂牌出售标价为7300万元。

各方人士认为,和以往一样,接盘的人可以肯定将会是百事中国。

两个月前,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深宝”)公告称,拟出让深圳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5%的股权。随即,百事中国以4800万元受让该股权。而早在2006年12月,深深宝也曾出售过深圳百事10%的股权,受让方也是百事中国。

在这几次股权出售中,抛出股权的中方股东都处于亏损状态。而业内消息透露,百事中国的灌装厂合资企业其实大部分都处于常年亏损状态。

百事中国官方网站资料显示,目前百事已在中国设立了22家罐装厂,其中大部分是合资性质。而在这些合资企业中,多家企业都与百事中国就浓缩液价格有过争执。

“中 方股东的亏损和浓缩液高价有很大关系。在百事中国的利润来源中,浓缩液占了主要地位,而中方股东的利润却只限于合资厂的分红,但浓缩液推高成本后,合资厂 几乎很难盈利。”1月11日,熟悉百事中国的知情人士说。他表示,合资的灌装厂大多亏损或许还不至于归类到“阴谋论”的地步,但是亏损导致中方股东相继退 出,百事中国必然是很乐意接盘,进而独资化的。

“有这么个说法:在全球市场上,可口可乐最令百事头疼;在中国市场上,中资伙伴最令百事头疼。”他称。

出售股权

在此次挂牌出售之前,北京一轻持有北京百事可乐50%的股权,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剩余股权。北京一轻表示,在出让15%股权之后,还将逐步彻底退出北京百事可乐。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百事可乐成立于1988年,注册资本1411.9449万美元。

根 据挂牌公告,意向受让方须自身直接从事碳酸饮料或非碳酸饮料生产经营,或由其100%直接控股的子公司直接从事碳酸饮料或非碳酸饮料生产经营。而且,意向 受让方应当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注册资本金不少于人民币3亿元或者等值外币,且2009年度的净资产不少于人民币5亿元或者等值外币。

如此标准,再加上百事中国的优先购买权,使得各方人士均认为百事中国会是必然的受让方,进而控股北京百事可乐。

这样的逻辑在百事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中亦可见一斑。

2010年5月,百事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英德飞抵上海的第一天,就对外宣布了一项新的在华投资计划:未来三年,百事将在中国市场追加投资25亿美元。这既超过了百事在华30年来的投资总和,也超过了可口可乐对中国市场未来三年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在这张崭新的扩张蓝图中,百事计划新建10到12家碳酸饮料、非碳酸饮料和休闲食品生产工厂,并在现有工厂中增加新生产线。

另外,之前有关百事可乐的股权出售情况,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推测。不过,目前,百事中国对于是否受让北京一轻这15%的股权尚未表态。

两个月前,百事中国的另一个中方合作伙伴,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出让深圳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5%的股权,转让价格不低于3380万元。随后,百事中国以4800万元接手。

这是百事中国第二次接手深深宝抛出的深圳百事股权。2006年12月,深深宝召开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转让深圳百事10%股权的议案。之后,这部分股权被百事中国吸纳。

亏损还是被亏损?

无论是现在的北京一轻,还是之前的深深宝,在百事中国的这两家中方合作伙伴身上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共同点:亏损。

2009年度,北京百事可乐营业利润-3785.17万元;2010年前10个月,其营业利润-7428.6万元。再看深圳百事可乐,2010年1月至8月期间,其亏损为2800余万元。

“合资的灌装厂没几个赚钱的,中方股东的盈利状况大多堪忧。”上述熟悉百事中国人士指出。他表示,百事中国的利润主要来自于提供给灌装厂的浓缩液,而中方股东的利润却主要依靠灌装厂的分红。浓缩液几经提价之后,灌装厂很难盈利。

重庆百事天府可乐人士透露,百事浓缩液现价每单位7000元左右,1个单位可以生产1800标箱,这样,1个单位浓缩液能够带来的销售收入约在4万元上下,平均算来,浓缩液成本占到灌装厂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灌装厂的利润率很低,也就在10%左右。”他说。

他介绍,在浓缩液上百事可以得到80%以上的利润,而高价的浓缩液对于灌装厂来说则是噩梦。之前的重庆天府可乐在与百事中国合作后,几年间从利税大户变成亏损大户就是一个例子。

对于浓缩液价格一事,百事中国的多家中资合作伙伴都曾表示过异议。之前,上海百事可乐前任总经理陈秋芳还曾提出过一份名为《关于加强外资企业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管理与监督的提案》,指百事中国利用定价转移,谋取单方面利益。

在合资灌装厂里,百事中国既是品牌拥有者,又是外方投资商,更是浓缩液供应商,即便不处于控股地位,也可以保障足够的话语权,这使得中方股东多有不满。而浓缩液的多次提价,更是令百事中国与其中方合作伙伴的矛盾日益激化。

“这些年下来,中方股东个个都有怨气,闹得最厉害的是2002年四川那一次。矛盾激化对双方都无益。后来,外商独资的政策放宽了,对于百事来说,独资和控股,明显是一条更好的出路,省却不少麻烦。”上述百事中国知情人说。

最近两年,随着百事在全球市场上对灌装厂独资路径的确定,其中国市场的独资化也随之加速。

除了近段时间对深圳百事可乐的股权受让,百事中国还已经收回了华闽集团持有的福州百事可乐64.1%的股权。在这之前,百事中国还全资收购了四川百事可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25

蹲好馬步、順勢而為、發掘強勢股 東山三年苦讀逾百遍 領略兵法要義

2011-7-4  TWM




 東山老師坦言,從前少年得志,以為股市只漲不跌,後來發現錯得離譜。

十幾年前,他開始看《孫子兵法》,發現股市勝利之道隱含其中。對他最深遠的,莫過「順勢而為」、抱緊大盤。

撰文‧歐陽善玲

「如果時光倒流二五○○年,我遇到孫子,會馬上給他磕頭,請他收我為徒。」史書作家東山,在股市打滾二十四年,接觸《孫子兵法》超過十三年;他鑽研老祖宗的戰略智慧,反覆研讀《孫子兵法》至少一百遍,讀了三年,才慢慢通透其中道理。

聊起這套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帶兵征戰絕學,東山眼神發光、心神領會地說,《孫子》啟發的是戰略觀念,他將人性摸透,專攻人性弱點。「人性是永遠不變的,不是貪生怕死,就是貪財好色;而股市,正由人所組成。」參透《孫子》的奧妙之處,在股市,也就不容易受傷。

找到「股市之道」

上 不去、下不來的盤就別玩打開《孫子》,開宗明義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東山依著句子解釋,「戰爭是國家重要大事, 關係到人命生死、國家存亡,一定要好好研究、考察。」轉換到股市操作,也是一樣。講到這裡,他拍了一下桌子說:「當初就是不懂『股市之道』,才會摔得這麼 慘。」東山回憶,一九八七年第一次踏入股市,當時上市公司只有三百多家,錢多籌碼少,不管好股、爛股,全都雞犬升天,讓他產生「股市只漲不跌」的錯覺。他 靠著本業出版社工作,累積到一筆令人稱羨的財富,拿著這筆錢,東山勇闖股市叢林,沒多久時間,就賺進千萬元資產。

「剛開始,我也不相信只要 看著螢幕上跳來跳去的數字就能賺錢。那時候,走大多頭市場,給我錯誤觀念,後來把我害慘了。」東山語氣激昂地說,「這是我生平遭遇到最大的挫敗」;八個月 內,資產從六千萬元變成二十八萬元,每天晚上都在作惡夢。後來,讀了《孫子》才發現,股市不但冷酷無情,且殺人不見血,就與戰場一樣。如果不用頭腦,不先 把功夫練好就進場,最後就只有被痛宰的份。

在股市重重摔了一跤,東山發現,原來自己根本不懂「股市之道」,以為只要有錢就可以玩股票。他深有所感地表示,股市很玄妙,不停跳動的數字,看起來好像只有漲、跌或平盤,但裡面迷霧重重。為了將股市的節奏本質弄清楚,他開始到處拜師學藝,想掀開股市神祕面紗。

「股市有一種運動慣性,一是上升,一是下跌,還有橫著走;上不去、下不來的盤,我就不玩。」東山潛心學習,經年累月下來,他斬釘截鐵地說,「現在股市要痛宰我,是不可能的。」這份自信,來自他悟出一個真理,即操作股票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永遠緊抱大盤大腿」。

東 山說,台股從九三○九點一路下滑到三九五五點,我聽過身邊賠錢最多的人,金額高達三億元。為什麼會賠錢?道理很簡單,股市有多空,當市場走多的時候,代表 財神爺站在多方;而從九三○九點重挫到三九五五點,很明顯地,財神爺站在空方。這時手中握有大量股票,等於站在財神爺的對立面,試想,這樣會有好果子吃 嗎?

蹲好馬步練功夫

即使做好萬全準備 行情也不能被操控除了抓緊大多頭行情、順勢而為,東山自信能在股市屹立不敗的原因,就在他常以《孫子》期勉自己,進場前須修煉好自己的實力,不打沒把握的 仗。例如,「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白話是說,先消除自己的弱點,具備敵人無法打敗的條件;在準備充分、基礎完好下,等待敵 人發生錯誤,以創造致勝機會。

股市裡,他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解,「不該玩股票的時候就別玩,等到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出現,再進場。」另外,孫子 說:「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引申到股市,就是將大盤看作是強大對手,當兩軍對壘時,一般人是不可能力抗大盤的。東山巧妙比喻,「就算首富,擁有二千億 元資產,足以控制盤勢,但也只能當一天的王。就好比在森林裡,遇到獅子、老虎,手中沒有武器,那還不快逃?」東山強調,如果面對的是非常強大的敵人,硬幹 是匹夫之勇、笨蛋行為。不僅如此,只要大盤沒有大行情可圖,就算有波段獲利空間,東山也不為所動,保持空手。「要進入股市,先決條件是波動要大;像這兩個 月以來,指數上不去也下不來,要賺錢就很難。」像孫子說:「兵貴勝,不貴久。」對應到股市,講白了就是「賺錢才是唯一的王道」。東山直言,很多人有壞毛 病,手上沒股票會睡不著。「像現在的行情,沒有長線可言,我就退出不玩;就算能短線獲利,也不要做。因波動幅度不大,頂多能賺小錢,但這就像刀口舔血,雖 舔到了血,但有失去舌頭的危險。為了蠅頭小利而冒進,不如等機會來了,再進場就好。」至於什麼是好機會?東山借用《孫子》進一步說明。「百戰百勝,非善之 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打百仗勝百次,不是高明中的高明,能在不開戰情況下,使敵人降服,才是高明中的高明。運用在股市,即做短 線交易,成本高、利潤低,非明智之舉;真正的高手,會伺機而動,順著大多頭趨勢而為,輕鬆賺錢。

「做股票,不要做得那麼痛苦!比方說,大盤 雖然一天可漲百點,但若實際上漲停板家數不多,代表這個盤只是形式漂亮,但本質不好。」東山分析,漲停家數少,代表主力對前景感到不明朗。只要主力不介 入,就難有大行情,想要賺錢就不容易。像現在指數波動幅度小,要抓到高低點獲利,只有神仙才辦得到。

因此,要在股市作戰贏得勝利,就要靠「客觀環境」來打敗敵人。「所謂『勢』,就是大方向。當趨勢走多,操作股票自然輕鬆又愉快。」東山強調,操作個股時,一定要先看大盤怎麼走,沒有大盤走多的支持,個股基本面再好、技術面再棒,也絕對走不高、走不長。

實際操作順應節奏

股 市求勝關鍵 找出強勢股他說,知道勢怎麼走,操作就順利。而在選股上,最簡單好用的一招,就是「穿頭慣性法」。東山解釋,所謂穿頭,是指股價突破最近一波高點並站穩其 上。這是股價開始走多的初訊,但不代表股價將從此扶搖直上,因為有可能才剛穿頭,就立刻回頭。意思是,只突破了一天,就被打回來,形成假穿頭。反之,若股 價一旦穿了頭後,又繼續穿頭,形成所謂穿頭慣性時,就表示多頭行情來了。

「股價能穿頭,並形成穿頭慣性,最重要意義是,讓最近一波乃至上上 波被套牢的人解套。這表示,多頭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進股票,追價意願強,一旦多數投資人願意追價,行情自然易漲難跌。」東山說,一旦搞清楚了什麼是穿頭, 什麼是穿頭慣性後,實際上操作也要順應一定節奏,才不會亂了方寸。

他建議,「第一次穿頭時,先買進總資金的一成;不必買太多的原因,是防止 假突破而受重傷。第二次穿頭時,證明第一次的作法是對的;做對了、賺到了,才值得加碼。到第三次穿頭時,不但證明前二次的操作正確,更重要的是,穿頭慣性 形成,多頭行情宣告來臨,要怎麼加碼,該怎麼操作,就很簡單了。」另外,當台股處於箱形整理盤局,亦即當股價在一個極狹小的區間遊走,碰到這種技術線形, 只要大盤還在多頭行情中,一旦出現穿頭,尤其是漲停板式的穿頭,不必等到穿頭慣性,就要趕快進場。原因有二:一、大盤在多頭行情時,技術面好的個股,一旦 穿頭,就很容易形成慣性;二、平台整理的個股,整理期越長,爆發力越強,不及時進場,就越難買得到。透過東山的「穿頭慣性法」,操作強勢股,就能像「行於 無人之地」那樣輕鬆、自在。

「十幾年前,我開始念《孫子》,發現股市勝利之道,隱含其中。」東山說,從前少年得志,很年輕就賺到一筆可觀財 富,便以為股市只漲不跌,後來才發現錯得離譜。多年下來,仔細揣摩《孫子》箇中精髓,只有「五體投地」四個字,才能完全表達內心崇敬之意。而參透了《孫 子》偉大、奧妙所在,也讓東山看破一般股市迷思,並重新面對過去失敗經驗,反覆提醒自己,謹記老祖宗的智慧。

東山

出生:195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史書作家

經歷:出版業

著作:《股市戰略與絕學》、《你能懂的孫子兵法》等10多本書孫子曰:「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股市啟示:利用客觀環境來求勝。「勢」是大方向,當趨勢走多,操作股票自然得心應手。

實戰技法:如何判斷多頭行情?

1、大盤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均線呈現多頭排列。

2、指數突破最近一w波高點,並站穩其上,甚至形成「穿頭慣性」,就代表多頭行情來了。

孫子曰:「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股市啟示:不要與大盤趨勢對抗,「永遠緊抱大盤大腿」實戰技法:大盤反轉徵兆怎麼看?

當大盤愈走愈高,突然一天跌幅超過1.5%,包括開高走低的實體長黑,就要小心盤勢可能由拉回,變成回跌。

孫子曰:「善戰者,先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股市啟示:贏不了的盤,就不玩;只有在最佳狀態、有穩賺把握才進場。

實戰技法:如何尋找強勢股:穿頭慣性法1、個股股價第一次穿頭時,買進總資金的一成;第二次穿頭時,才加碼;第三次穿頭時,穿頭慣性形成,操作就很簡單。

2、操作個股時,要先看大盤走法,沒有大盤走多支持,個股技術面再強也走不高、走不長。

孫子曰:「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股市啟示:把股票脈動摸清楚、技術分析學好,就能不被盤勢牽著鼻子走。

實戰技法:如何從價量變化,掌握盤勢?

1、任何技術指標都由價、量而來。其中,「價」最重要,有「價」才有「量」。

2、看不懂、或技術線形不夠好,寧可不進場。

東山老師對未來台股的看法:「現在的行情,沒有長線可言,我就退出不玩;就算能短線獲利,也不要做。為了蠅頭小利而冒進,不如等機會來了再進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68

八月以來單月報酬率皆達二成以上 鐘振寧:緊隨盤勢變化 順勢多空操作

2011-12-12  TWM

縱橫證期權市場超過二十年的鐘振 寧,擅長用金融工具搭配多重時間架構觀念,來提高操作勝率,八月股災以來,單月報酬率皆達二成以上,其操作心法及建議值得學習。

撰 文‧葉揚甲

就在國際股市正為歐盟好不容易協調出來的希臘債務減記方案,而歡欣鼓舞的同時,一段來自英國廣播公司︵BBC︶對金融交易員的即 時採訪片段,卻真實地呈現出一位作手的成功心態,在於對外界情緒性的干擾「冷處理」。

當BBC主播詢問該如何讓市場重拾信心時,交易員的回 答著實令人驚愕。他說,「如何挽救經濟,或者要怎樣扭轉整個局勢,就我個人而言是無關緊要的,只要有賺錢的機會,我就會照做。當然,藉著股市崩跌賺錢,絕 非精英分子的獨享權利,任何人都可以,只需事先做好準備。」調整心態 不論漲跌都是機會這番話,對於想躋身為股海常勝軍的股民,是值得反思的當頭棒喝。曾為基金經理人的鐘振寧就認為,「要提升交易勝率,心態的調整將會是一道 不得不跨越的關卡,特別在今年動輒漲跌百點的行情中,只會買進、抱住︵buy & hold︶,絕不是成功投資者所該依循的唯一策略。」擁有證券及期貨分析師雙證照的鐘振寧,曾於二○○七年十一月至○八年一月期間擔任元大投信平衡型基金 經理人,在短短二個多月台股指數重挫逾二千點時,仍能將基金維持正報酬,並在同類型基金當中,績效居於首位。

一九九○年股市崩盤狂瀉萬點, 那年還在讀大學二年級的鐘振寧,就已取得美國期貨商品經紀人證照︵Series3︶,並時常透過越洋電話下單做商品期貨交易,而台灣期貨交易所則遲至九七 年設立,並在隔年才推出第一項產品台指期貨,顯見鐘振寧浸淫於期權市場的時間,遠長於台灣期貨發展歷史。

而鐘振寧與證券市場的淵源更早,在 他六歲時,就曾經跟隨在北市迪化街經營布莊店的姨丈,一同參觀過當時仍為手寫黑板時代的證交所。這些過往經驗,間接奠定鐘振寧日後橫跨股票、期貨及選擇權 三大市場的基礎。

鐘振寧今年離開法人圈後,開始當起專業投資人,令人備感驚奇的是,八、九月股災,台股崩跌累計超過一八○○點,最大跌幅逾 二成,但他的資金規模卻逆勢成長,八、九月的報酬率分別為二五%及二七.二%;而剛結束的十一月,台股下跌六八四點收長黑K棒,鐘振寧仍然有二二%的報酬 率。

擅長運用證期權混搭策略的鐘振寧表示,若要提高交易勝率,可嘗試採取多空平衡的操作模式。簡單地說,不論股市是漲是跌,在他眼中都是平 等的賺錢機會,交易過程中不須帶有任何情緒,就像BBC訪問的那位誠實交易員所說,就算歐元區崩解,也只是另一次的賺錢機會而已。唯一要考量的,僅在於進 場時機的拿捏。

看準時機 找趨勢發動前訊號進場時機是決定交易勝率的關鍵,鐘振寧建議,可先建立起多重時間架構︵multiple time frame︶的概念。所謂多重時間架構,就是納入短中長期技術指標作為進場的依據,當不同期間的指標同時翻多或翻空時稱之為「共振」,也就是一波趨勢發動 前的強烈訊號,此時若再搭配基本面來分析,其實就能拉高不少贏的機率。

若將月KD視為背景,周KD為個人操作週期,日KD則可當作買低賣高 的進場點︵看個人操作屬性,亦可再細分至小時、三十分鐘等以此類推︶,套用在綠能科技的話,在今年七月二十九日就是在長期背景走空時,短中期KD出現「共 振」,形成放空的好時機。

再加上基本面分析,太陽能今年產銷失衡導致產品價格暴跌,又遇上歐債風暴干擾,合理推論以政策補助為主要推動需求 的太陽能將持續低迷。在技術面及基本面呼應下,其實放空的風險不高,只是時機須要耐心等待,若要再鎖住風險,或可買進認購權證做避險。

頂尖 的交易者與一般股民最大的差別在於「忍耐」,另外就是千萬別預測行情。鐘振寧說,盤勢就像天氣,要精準預測半年、一年後天氣的實際狀態,可信度僅供參考, 畢竟,影響股市的因子隨時在變化,基本上未來會呈現混沌的走勢,太多的預測都可能是枉然。例如日本地震誰能預先得知?頂多做到「亦步亦趨」,隨大盤局勢變 化,做出立即性的部位調整,不管是順勢加碼,還是反向操作,只有在事實發生的當下才能夠做出適時適切的判斷。

因此,對於如何看明年,鐘振寧 不諱言道,「我能嗅出短線多空,就偷笑了。」以今年為例,預測行情真的是有些不切實際,「人為的醞釀倒還有跡可循,但天災是所有人都看不出來。」最後,鐘 振寧呼籲,想在股市中成為少數的贏家,建議別把「股價永遠只會漲」奉為圭臬,不然在金融工具日益繁雜且專業化的未來,只懂得作多,在追求絕對報酬的國際避 險基金眼裡,儼然就是毫無防備能力的肥羊。

鐘振寧

出生:1968年

現 職:專業資產管理者

經歷:元大、犇華投信基金經理人、奇狐軟體選擇權介面設計者

學歷:輔仁大學生科系

2011 年贏家3心法

1.拋開只作多的心態,能夠獲利最重要。

2.多了解股票以外的其他金融工具,增加賺錢機會和避險管道。

3. 別猜指數怎麼走,先問自己準備好了沒。

對2012年景氣看法

上半年歐元區經濟仍難穩定,預估盤勢持續走疲可能 性較高,待第二季時或許有反彈機會。須謹記藉由不斷更新資訊隨時修正多空部位,才能避免過於偏執釀成的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3

2012!順勢者生 八戒港股手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838ff0100xjlh.html

 

今天是2012年第一個港股交易日,A股還在休假之中,讓我盤中可以顧慮少了一份。一個可憐的A股市場,跌跌不休。慶幸的2011年,我只做港股;慶幸的 2011年,我判斷對了大盤會跌至16000點,而減少了投資風險;慶幸的2011年,有1026這樣的好股,讓我避過一劫;慶幸的2011年,我管理的 資產跑了大勢,對「風火輪」有所交待。

  

   2011年我用一個詞總結就是「有驚無險」。由於提前判斷恆指地位會跌至16000點附近,所以全年操作都偏向保守,把1026在高位沽售之 後一直保持高現金水平。港股的魅力在漲跌沒有限制,很多股票在2011年都跌剩30%,之前的一個個中國概念股爆破,是市場失去理性,還是資金出逃。為什 麼一夜之間,中國消費股的平均市盈率從25倍跌至了10倍邊沿還缺乏買主。這正是市場在2009年到2010年之間眾多股票出現報復性反彈後理性回歸。 2008年的金融風暴被譽為「百年一遇」,當實體經濟沒有明顯改變的情況下,各國只利用印鈔票等手段可以讓股票市場創新高?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一直我的 思路只把看作是2008年之後的延續行情,而非新的經濟大周期開始。

 

  我再狂言一次,今年恆指波幅將會在14000點至21000點之間。歐洲債務問題,將在2月至3月之間再次上演沽空的無形力量。 內地方面,值得關注的地方債問題及09年初四萬億基建貸款償還對經濟亦有一定振盪。港股的股票選擇,我還是堅持有關消費類別及國策相關的個股。在2011 年,我沒有分析一隻股票,那是因為對大盤的恐懼。如果今年市場再次出現像2011年10月恐慌性下跌而失真的情況,或許是很好的撈底機會。「順勢而為,現 金為王」,是我適時金句,不要暴漲去追票,控制投資比例。在弱勢中,不損失資金其實對一般散戶而言已經是慶幸,經濟有週期,股票應該也有漲跌週期。

 

  恆指目前PE跌至不足10倍,對有心人應該是很好的結網機會。很多股票跌至低PE,高股息水平,是否值得買入,就看個人觀點。目前階段也不適宜做交投量過 少的股票,包括低市值小票及千股,以免暴漲暴跌。一般現在基金會採取團抱戰術,經常出現藍籌股漲幅超過5%的情況。不要追求絕對收益,或者在2012年有 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後,分享自己跟蹤用於搶反彈的個股:環保類中國光大國際(0257);金融類重農行(3618)、招商銀行(3968);消費類的寶光(0084)、思 捷(0330)、博士蛙(1698);智能電網類博電力(01685);國企類中國建材(3323)、中石化(386)、江西銅業(03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7

蔣錫培:創業順勢而為方能成大事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anwu/225296.html

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蔣錫培認為,危機感是企業百年基因。越是沒有危機感的企業,其應變能力就越差,主動尋求變革的可能性更小。由此一來,其創新精神也越顯匱乏,最終很大可能會被吃掉或擠垮。在他看來,最大的危機是沒有了危機意識。

蔣錫培說,創業順勢而為方能成大事,即做到以下四點:一、能活下來的,不是抱著賺錢的目的,而是為客戶為社會創造價值;二、識時務者為俊傑,掌握趨勢就是掌握未來。要順應時勢,以變應變,超越自我,而一意孤行者,往往窮途末路。三、結合自身優勢,不盲從不跟風。四、反省、堅持、創新。

以下為蔣錫培的經典語錄部分整理:

1、陋習的摧毀力,我們不可小覷。小而言之,是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大而言之,則影響一國在它國心目中的形象。看見陋習而不知其為陋習,本身就是有陋 習的人。知道其為陋習卻不願或不敢去克服它,更是陋不可習!一人不知其為陋習,是其個人的悲哀。人人都知其為陋習,卻沒有人敢去革除它,是整個時代之恥 辱。

2、一個人的不幸,並不在於他一生下來可能就面對各種各樣的危機與挫折,比方說家庭的困境、外界環境的各種不如意等等;也不在於無論他如何拚命,終其一生都無法擁有像別人那樣的財富、榮譽。一個人的不幸,在於丟失了自己的靈魂、喪失了愛的能力。贊同嗎?

3、專才與通才之爭歷來已久,且毫無休止。我倒覺得,專有專用,通有通用,各司其職,各盡其力,方顯完美。專才成群、通才寥寥,或者專才稀缺、通才 滿街,或者專才不專、通才不通,其實都是一種病態。人有所異,因材施教為關鍵!我們常說的「煎餅人」,指一個人什麼都懂點,但沒一樣精通,你是這樣的人 嗎?

4、【危機感是企業百年基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越是沒有危機感的企業,其應變能力就越差,主動尋求變革的可能性更小。由此一來,其創新精神也越顯 匱乏,最終很大可能會被吃掉或擠垮。最大的危機是沒有了危機意識。危機意識是生存的根本。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尤其在春風得意時,企業如此,個人及國家亦 然。

5、【低頭是一種大智慧】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欲想出頭,先會低頭。低頭不是消極避世,更不是無條件的妥協。該低頭時敢低頭,我們的尊嚴不 會在低頭的一剎那悄然逝去,反而,可以贏得掌聲和尊敬,還可避免碰頭、摔跟頭。適時低頭,是一種大智慧。當然,低頭是需要勇氣的,而欠此勇氣者則常鑄大 錯。

6、【團隊精神是制勝之根本】1.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沒有強大的個人,只有強大的團隊。2.孤軍作戰必敗無疑;團隊合作,所向披靡。 3.團隊精神是企業度過危機的關鍵。4一個人沒有團隊精神,很難有所作為;一個企業沒有團隊精神,容易成一盤散沙;一個民族沒有團隊精神,難於立於世界民 族之林!

7、【創業: 順勢而為,方能成大事】網友問創業做什麼最賺錢。觀點:一,能活下來的,不是抱著賺錢的目的,而是為客戶為社會創造價值。二,識時務者為俊傑,掌握趨勢就 是掌握未來。要順應時勢,以變應變,超越自我。而一意孤行者,往往窮途末路。三,結合自身優勢,不盲從不跟風。四,反省、堅持、創新。

8、最珍貴的東西,往往都是免費的,比如空氣、陽光等等,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初生嬰兒,誰都可以得到,只要活著。最珍貴的東西,往往都與財富無關, 比如人的毅力、信念、信仰等等,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誰都可以擁有。最珍貴的東西,其實都在我們身邊,親情、友情、愛情等等,珍惜才能永恆!

9、【中國需要更多有信仰的企業家】心靈不種莊稼,它就長雜草。物慾橫流的世界,信仰荒蕪,帶來的必然是雜草叢生。淒涼一片,更是一種危險。我們的 經濟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信仰迷失所造成的。信仰,對於個人、企業和社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不要跑太快,以至靈魂跟不上腳 步!

10、【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下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全球激烈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企業。誰擁有掌握高新技術、先進知識 的人才,誰就擁有未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基業長青的長久之策,是一種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戰略投資,每個企業、國家都應將之視為至高無上的使 命!

11、【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量決定人生的高度。我發現,凡成大業者,心量都足夠大。心量大,痛苦被稀釋,障礙被突破,阻撓被粉碎。心量 小,則常常被煩惱所困擾,被慾望所羈絆,被狹隘所侵蝕。很多時候,我們的眼睛之所以會被各種雜念所矇蔽,是因為我們的心量沒有打開,太陽照不進來,心還沒 亮。

12、現代企業的興衰,不在於它是否是家族企業,而在於其價值觀和企業文化。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家族成員的智慧和能力,將會越來越顯得不足, 這必然要向社會引進職業經理人和管理制度,如果一個家族企業能容納外部的制度和人才,對它的靈魂進行改造,那麼這個企業就能時常保持一種創業的激情和活 力。

13、生活中,總是在抱怨或者詛咒命運和自己作對的人不罕見。但命運是個聾子,你的抱怨和詛咒它怎麼能夠聽見呢。命運是一種不可捉摸的東西,我們可 以相信命運的存在,但是千萬不要把它放在眼裡。你看得越重,幸運女神就越躲離你。尤為重要的是,決不能屈服於命運的安排。用我們的雙手去創造,做命運的強 者!

14、當我們沒有創新的靈感時,不妨多借鑑,從創造性模仿起步,結合自身和周圍環境的狀況,在已有的比較先進的事物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超越,也不失為創新的一條途徑。借助巨人的肩膀,能比巨人看得更遠,是借力,是智慧。

15、【「被利用」是一種幸福】網友問為什麼我總會有一種被利用的感覺。我們其實不用怕自己被利用,就怕自己沒用也沒有人願意用你。被利用被需要是 一個人自身價值的一種體現也是一種幸福。我們要努力提升「被利用」的價值,一個人一旦懂得,自己的存在對別人還有「被利用」的價值,其人生必定會更為精 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7

電動車賺錢了 氫氣車順勢黑翻紅

2013-11-04 TCW  
 

 

日前,豐田汽車董事長內山田武公開表示,研發氫氣車的承諾不變,眼前任務是讓氫氣車在十一月舉辦的東京汽車展登場亮相,遠一點的目標就是明年搶先推出二○一五年份新車款。

不只是豐田,通用汽車和本田也剛在七月宣布協同研發氫氣車;福特、日產及戴姆勒(Daimler)則是在年初就已經談妥策略聯盟,預計二○一七年量產。各家車廠一波波的動作昭示,沉寂多年的氫氣車研發正捲土重來,最主要的原因來自從年初紅到年尾的電動車效應。

自從今年第一季電動車新貴特斯拉(Tesla)創下十年來首次獲利紀錄,高價車也有高買氣的消費風激勵同業信心。豐田美國區部門副總裁哈斯達特(Chris Hostetter)就說,在找到降低研發成本的前提下,氫氣車零售價可望定在五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比具有同級續航力的特斯拉還便宜。

產業雜誌《科技評論》(Technology Review)指出,氫氣車曾是前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Bush)時代的優先發展項目,但燃料電池生產成本卻遠高於電動車使用的鋰電池,尤其關鍵觸媒白金價格飆漲,當時原型車至少要價一百萬美元。降低白金用量、減少電池組裝配瓶數等成為研發關鍵,豐田的低價之鑰應是開發平價陶瓷當觸媒,成本得以驟降。

充氣站數少,成拓展障礙

不過,儘管解決頭號難題,《科技評論》進一步提醒,充氣站數少得可憐,也是拓展市場的一大挑戰。

氫氣車不像電動車一樣,可以先在家裡充飽電才上路,因此,對充氣站的需求相對高出許多,但是目前全美國卻只有十座。對此,產業機構凱利藍皮書(Kelley Blue Book)分析師奈洛(Jack Nerad)的建議是,在現有加油站內增設充氣設備,不失為廣布充氣站的速成做法。

全球各國政府為了因應氣候變遷,管制碳排放標準日趨嚴格,對發展氫氣車的廠商而言,這一點亦是一大誘因,尤其是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不久前才公布最新分析結果,氫氣車生產過程中所製造的碳排放量,不僅整體而言比電動車少,更不到一般汽車的一半。

氫氣車的動力來自燃料電池:藉由白金引發氫氣釋放電子,將化學能轉為電能,推動氫氣車行進,過程與電動車一樣安靜無噪音,而且唯一的排放物是水。至於氫氣來源,目前仰賴天然氣裂解而成,未來若能改由風力或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接手分解程序,將更有益生態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79

【案例】王健林:順勢而為,萬達地產的成功源於四次關鍵轉型!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8/56951.html

兩次轉型造就商業地產之王

我簡單講一下萬達的四次轉型。

現在很多人問我,萬達為什麼發展那麼快,我們連續6年保持35%以上的環比遞增,去年經濟下滑這麼嚴重,我們依然是34.8%,今年應該也在35%左右。原來我擔心,過了一千億會不會速度下來,現在保持這個速度。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總是對國家大的趨勢節點把握這麼準,老是踩著這個點。這不是蒙的,這來自於企業對形勢的判斷和轉型的動力。

萬達發展到今天有4次轉型。第一次轉型,我們從一個區域公司,大連公司,變成一個全國性的公司,那是在1993年,我們88年成立以後,前幾年發展還是非常快的,我記得在92年的時候,我們收入就已經接近20億了,佔那個時候大連房地產市場份額四分之一左右,已經很大了。

為什麼我們那時候想要去跨區域發展?就是一個追求,想把企業規模做大。一個城市最多就幾十億的市場份額,再發展就是100億,200億,你佔一半企業也是很小的。出於這個追求,我們93年跨區域,成為中國第一家跨區域發展的行業企業,那時候沒有這個概念。

我到廣州去,說要做一個項目,跟人家談好了,我就去註冊公司,到工商局不給註冊,你是東北公司,怎麼可以到這裡註冊,不可以,必須企業註冊當地,跨區域沒有這個先例,還不能註冊。

一般人是不是就縮回去了?沒有。我們找當時的一個華僑房地產公司,談好,每年給你100幾十萬,給我註冊一個賬戶,叫第幾分公司,但是由我來管理,風險責任由我來承擔,就把這個事情做起來了。

因為那次轉型,儘管沒有取得很大的成績,賺錢不是太多,但是為什麼去廣東呢?那時候廣東是房地產的高地,而且全國的形勢,財富,都往廣東集中。這是我們第一次轉型,踏出這一步,但是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

緊接著我們開始逐漸逐漸,從97年開始大規模的跨區域發展,我們到今天接近100個,成為全國跨區域發展最多的一個企業,這就是我們第一次轉型。

這次轉型帶來的結果,就是從一個區域的品牌變成全國性的品牌,從幾十億的公司,變成百億級的公司,這就是我們第一次的轉型。而且這種連鎖經營,給企業文化帶來的變化,那是不可估量的。你一個公司怎麼管理,很容易,就幾十個人,一百多個人,變成幾十個城市的公司怎麼管理?那個時候不像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信息手段這麼發達,給我們管控提出了很大的難題。

但是就是這種要把企業規模做大這種決心,這次轉型獲得了基本成功。

我們第二次轉型,就是從住宅房地產裝向商業地產,這是始於2000年。這個轉型的動力來自於非常原始,非常單純的,就是我們在這之前我們有兩個員工得了重病,一個是肝病,一個是癌症,花了公司300多萬,一個100多萬,一個200萬,那個年代沒有保證的,民營企業沒有任何社會保障,有錢就報銷,沒錢就等死。90年代,私營企業不像現在,社會地位不像現在。

考慮到兩個都是我們的老員工,我們儘管財力不像現在這樣,有什麼藥就用什麼藥,延續了他們幾年的生命。我們公司員工也不多,幾千人而已,如果我們一旦發展幾萬人,一旦我們企業步入了中年,我們員工步入到老年,如果每個人都得這樣的病,每個人退休了以後工資怎麼發呢?上哪這麼穩定的現金流呢?覺得房地產不靠譜。所以我們自己反覆討論三天,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就是向不動產轉型,我們覺得不動產建完以後,它的資產是在不斷升值的,今年建完了值一個億,過了5年就值兩個億了。還有它有穩定現金流。分析來分析去,我們決定向商業地產轉型。

這次轉型過程是非常艱苦的。我們被當了222次被告,我們在瀋陽建了一個店,實在經營不下去,又拆了重建,付出代價9億多,10億左右。人不是神,都是在摸索當中前進的。但正因為這種執著,最初的這種堅定的信念的推動,我們現在商業地產可以說轉型成功了。什麼標誌呢?

第一,從規模上現在全球第二,到明年四季度,我們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不動產公司。按照現在的速度,不再增加,就是保持現在勻速,每年500萬平方米竣工這種規模的話,2020年我們可以大概達到55000萬平米以上,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第三,第四。不動產是很大的行業,它佔了全球資金總量大概10%以上,規模很大。這個行業裡做全球第一,應該說是轉型成功了,這是我們第二次轉型。

這次轉型成功帶來的變化,就是企業的文化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口號,我們企業文化,一直是兩句話,8個字。最早我提出來的口號,88年,89年初提出的口號:老實做人,精明做事,那個時候都是市場經濟騙子很多,也沒有什麼規矩,什麼都可以來,監管也少。當時我想我們企業起碼正規一點,給自己提口號,老老實實做人,我們90年代中期提的口號是「貢獻財富,貢獻社會」。2005年左右,我們有了一定的規模,模式也走出來了,我們提出國際萬達百年企業,就是有把企業做長久,做長壽企業的想法,這也帶來了我們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就是廣場,就是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使萬達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超速的發展。現在連續6年保持35%,這就是商業模式帶來的。這個模式至少10年,20年,還可以保持相當的核心競爭力。

居安思危進軍旅遊文化

第三次轉型,就是我們向文化旅遊轉型,我們始於2006年,當時企業決定進度,08年決定旅遊行業,做旅遊度假區。為什麼我們做得風聲水起,而且利潤很好,現金流好,我們要提出向文化旅遊轉型呢?這是源於在發展當中對這個行業做的系統分析。

我們看到一個什麼現象,你看我們分析了差不多10個國家的歷史,美國,英國,法國等等像這些發達國家,房地產產業成熟期基本上都是50年,就是大規模的發展,供不應求,供需兩旺逐漸走向萎縮,行業還有,但是規模下來了,工業人員下來了,基本上就是半個世紀,好一點5、60年,差一點40年,這是一個規矩。

中國真正的房地產市場就是20年,真正改革是1998年朱鎔基總理提出的改革,才有真正的市場。那時候有分配房,還有商品房,98年以後就沒有了,也就是15年,20年。

還能發展多少年呢?我自己判斷,高速成長的時期就是10年左右,可能還維持一個勻速的這麼一個平衡發展的階段,我估計從現在算起15到20年,這個市場就倒了。全國人75%變成市民,農民大概只有20%左右,這個時候城市化進程基本完成,我們中國的工業化也基本完成。這個時候房地產市場一定規模就下來,大幅度衰減,不會像現在幾千萬從業人員,不會的,可能全國幾百萬人,甚至再少點,100萬人可能就夠了。不像現在這麼多的房地產企業,幾百家就夠了。

因為這個行業不是一個萬歲行業,不動產也是一樣的,不動產雖然建完以後可以維持幾百年,建完以後可以重建,成本也很低,還可以接著搞,但是你的發展規模不像現在一年竣工500萬,明年可以竣工600萬,這個規模是找不到的。美國前5家的不動產公司每一年都在衰減,人口流動,180萬人變成170萬人,有的50萬變成20萬,往更舒適的地方去流動,很多購物公司就長期虧損,關掉,他們處於逐漸關店的過程中。

出於這種分析,要想企業追求更加長遠,當然每個企業追求是不一樣的,你賺幾個億瀟灑,就不是這種想法了。但是我們是想成為更長遠,更長壽的企業,我們想找一個更穩定的模式,我們覺得找來找去做文化和旅遊,其實文化旅遊是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做萬達文化旅遊城,就是文化旅遊做核心,也攙和著一些商業進去,比如我們開業的度假區都是這個模式,向文化旅遊在轉型。

文化旅遊就是長壽行業了,一個故宮600多年,一個長城千年以上。我開玩笑,文化和旅遊資源被佔領上,至少幾百年,開個玩笑現在故宮長城是哪個企業自己的,你還愁嗎?現在是國家重點景點,漲價要國家文物局,旅遊局兩個部門,40塊錢的門票十幾年不能調整,因為它具有社會公益的功能。如果是企業,現在早漲到400塊錢了,你這種資源獨有嘛。就像我們長白山佔了,以後再批這種大型的滑雪場很難。

還有我們逐漸在一些知名景點周邊,現在沒有這種模式出現,政府很歡迎,一些開發區,一些度假區做完了,他歡迎你去投資。一旦有了這種模式出來,第二家,第三家就不一定再有這個機會了。

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文化和旅遊口碑,品牌傳統力最強。最好的品牌營銷就是旅遊平台。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傳承幾百年,人們都要去,一個最好的品牌營銷就是旅遊景點。

所以我們第三次轉型,現在叫進行時,還沒完成。雖然有兩個產品已經開業,但是大家還沒有看到我們真正的文化產業的創新產品。什麼時候出現呢?明年四年度,我們萬達集我們智慧,集大成的產品,2014年四季度會在武漢推出來,一個是大型舞台劇,不是傳統那種靠人力,做人體極限,翻多少個跟頭,做多高難動作,不是,主要靠特種設備,靠電腦的變化產生的效果。

還有我們自己創新的一個產品,叫做電影娛樂科技效果,就是高科技的設備,就是電影3D技術的出現產生的這種產品,美國最早有這種模式。但是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完全創新了,給我們創造這幾個產品的設計者還是美國幾個大師,但是完全根據我們的創意來創作的。比如做了很好玩兒的東西,比如3D的影像設備,再加上過山車,你坐在車上一走,都是立體形象。我們做了一個活動叫西遊斗魔,它的兩側全部是立體的這種人物形象,軌道車走到哪一段,西遊記裡的魔鬼就出來,你拿著手上的武器,就可以射妖魔鬼怪。它也有能力反擊你,這個形象一出現以後,你兩秒鐘沒把他射掉,他的武器就出來了,車上4個人,誰射到你就完了,你的武器就射不出去了。如果你運氣不好,上來第二仗就被它滅掉,你這個錢就白花了,人家在山上打槍你打不著。這是完全創新的,花了5年多的時間,花了很大的代價,算上明年就6年了。這些東西的出現,我相信對中國的文化產業是革命性的東西。這個在進行時。

這個轉型給萬達帶來的,我覺得不僅是生意上的,現金流獲得好的收益,更主要是文化品牌的樹立。我們正在和國外兩個公司談,要把萬達文化旅遊城輸出,可能明年上半年就會有一個結果。

我們的想法,我們用知識產權,而且在世界上沒有出現的,像迪斯尼,就是做一個主題公園,各種各樣的過山車,我們現在有主題公園,有我們創新中國故事的電影樂園,還有萬達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玩兒的東西,我們叫萬達夢,裡面有水公園,兒童樂園,我們正在創作一個產品,叫室內的兒童樂園,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開業出來,大概會在青島,大概在16年會第一個開出來,全世界第一個室內兒童樂園,就是以兒童的職業體驗、互動為主題的一種遊樂,高科技的東西。比如一個消防車,這個消防車很慢的,是在軌道上跑的,小孩上去開消防車,然後就跑,旁邊火就起來了,水泡是固定的,小孩去滅火,很好玩兒的,還有很多這樣的兒童樂園的東西。

我們的決心目標很大,要把萬達文化旅遊城像迪斯尼一樣做成中國的品牌推向全世界,國人兩三年以後會很快認識,對世界來講可能需要時間,10年,20年,可能才能豎起起這個品牌。

新還要能產生效益才是好

第四個轉型,是我們向跨國企業轉型,從一個中國的大型企業向世界一流的大型企業轉型。兩年前併購美國的電影院線,併購英國的遊艇,在英國投資酒店,包括每年都有我們自己有計劃的併購。這種轉型,當然參照系不能都跟我們相比,可能沒到那個規模,不一定有這個追求,我們到了這個規模,也有26年的歷史,我們希望成為百年企業,我們希望為中國企業爭光,樹立國際性品牌,所以我們想成為一個跨國企業,而且是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按照我們現在每年環比35%,我們從2015年以後,我們假設速度降到15%,速度降低一半,每年保持15%,2020年大概資產可能會接近一萬億,收入至少會超過6000億。這時候這個企業僅僅是一個中國的本土企業,這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那時候希望給自己定的目標,至少20%的收入來自海外,實際上應該是30,按照國際跨國企業的定律是30%來自海外,才真正成為跨國企業,但是我們不敢提那麼高的目標,因為摸著石頭過河嘛,所以我們希望那個時候至少20%,以後逐漸逐漸成長起來,可能更高的比重來自海外。

現在企業文化已經有了一點變化,我們公司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外國人,特別我們的文化集團,特別我們的文化旅遊院,特別我們的投資部門,我們很多部門都是相當部分是老外,各種語言,各種地區的民族,這種交流,對文化是有啟迪作用的,第四次轉型萬達才剛剛開始,這四次轉型,前兩次已經成功,第三次正在進行當中,第四次轉型才剛剛開始。

正是由於我們這種不怕折騰,持續折騰這種勁頭,才使得這個企業保持一種持續的核心競爭力,萬達才有現在的速度和規模。我用萬達四次轉型的發展歷史告訴大家,你的企業真正想成為一個大型企業,或者成為一個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就不能滿足於現狀。第一要創新,敢於創新,持續不斷的創新。這四次轉型,就是四次大的創新,小的創新,技術層面的創新也是可以的。

我始終在講,商業模式的創新要源於它的作用和產生的效益,遠遠大於基礎層面,管理層面的創新,商業模式轉變了,產生的威力大得不得了。所以說就是要不斷的創新,同時在創新當中要提煉核心競爭力,不是新就是好,新還要適度,新還要能產生效益才是好的東西。

我就用簡短的時間,用萬達的發展歷程,來簡單解釋萬達為什麼發展得這麼快,也發展得比較好的原因,就是四次轉型的結果,和持續創新的結果。

提問:我是做零售連鎖的,零售行業進入三高一低的時代,這裡面核心的問題是高房租的持續上漲,您是做商業地產的,您認為這種高房租持續上升的趨勢,什麼時候能夠緩解?如果我們做零售的話,有什麼辦法能夠把不利的因素能夠化解?

王健林:高房租的趨勢解決不了,而且還是一個持續的趨勢。

提問:多長時間?

王健林:持續至少幾百年。為什麼呢?大家想一個道理,20年前的租金一個月給10塊錢,高房租,現在100塊錢租不到。但是你要到英國,你到法國,日本,香港去看看,香港前兩天剛剛有一個報告,20多平米一個小店,當然是個例,在銅鑼灣20多平米,年租金200多萬港幣,他能承受嗎?他居然就是賣一般的東西,飲品,他每天賣幾萬份,他能承受。

我們中國好的城市裡,商業步行街,一平米2000塊錢有得是。不動產價格在升格,投資人,過去一萬塊錢一平米,過了10年5萬塊錢一平米,他一定要有一個基本的回報率,比如5%才能承受,所以造成了資金不斷的上漲。你指望我要做零售,租金下來我才能成,這個企業一定要死掉。

我覺得零售要解決,就是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零售企業,所有的企業,都要電商化,互聯網化,要有電子商務的思維,線上線下結合,同時可能要從自己的行業,我不知道你做哪個零售企業,可能要創新,來提高核心競爭力。

比如同樣賣服裝,你是買了服裝再來賣,就不如自己創立一個品牌,提高附加值。零售企業肯定是非常困難的,在所有國家都是這樣的,越來越困難,可能完全的買賣的,比如說將來相當一部分要轉移到電商上去,比如服裝,電器,家具,真正在實物店的大量的是體驗性的,文化類的,娛樂類的可能還會生存得好一點。

提問:是不是未來馬云做的線上的業務,是為實體店打工?

王健林:包括雙十一你去看,實體店在線上成交比重也佔一半,甚至更多,排在前面幾十名都是實體公司,不是做淘寶店的那些人。你實體店要降低房租,可能有一些能夠時刻在網上買賣的東西,還是要去店舖化,但是能在店舖上的,更多的轉向那種沒有辦法電商的,沒有辦法網絡的這種行業,萬達現在自己的廣場,我們自己內部都從五年前,我們定的體驗業態佔50%,我們去年定的口號,2015年底之前,體驗業態佔60%。可能以後要進一步擠壓這種行業,更多增加體驗的吃喝玩樂。

提問:您還是堅信馬云這樣的會贏?

王健林:不是這樣,網絡真佔50%~70%,也是零售店當中佔了大部分,實體行業也沒死掉。這個49%就他輸了,51%就我贏了,不一定,我是說這個趨勢,所有的行業都要和現在的互聯網技術結合來思考,完全的按照傳統思維再做零售,我估計前途很困難。

提問:萬達經濟高速的增長,是做出來的,還是隨著中國大環境漲出來的?

王健林:兩方面,首先你是一個大平台,如果我的公司假如誕生在新加坡,或者是馬來西亞,不可能有這個業績。國家就那麼小,你增長幾十,50%,盤子也很小。中國過去連續20年環比遞增9.5,你如果和國家經濟保持同步擴張,就每年增長9.5%,這已經很高的速度了。我們在大趨勢發展的基礎上,我們有新的商業模式,再加上我們核心競爭力,比如企業管理水平再高一點,可能就保持30%幾的增長速度,所以這兩個原因都有。前提是中國經濟在大跨度的發展。

我經常跟公司講我們非常有幸,我們早上30年沒這個機會,晚生30年,也沒有這個機會。除非你想創造新的模式,來一個搜索,來一個Facebook,才真的有機會,其他的真的很難,這是基礎原因。

為什麼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差?主要還是內因,還是企業自身的原因,說穿了商業模式先定,執行能力再強,管理水平再高一點,就冒出來了。決定性一句話,企業的原因是最主要的。

提問:先念一個比較輕鬆的問題,我也是軍隊轉業來的幹部,轉業幹部創新如何突出自己的優勢。

王健林:我給你講一個例子,哈佛曾經做了一次統計,世界500強副總裁以上的人員,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總裁這個層面,副總裁,這個層面的,全世界大概不到6000人,這些人來自哪個學校最多?你們可能想不到,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生,在所有的比例當中,3倍於哈佛和其他的著名商學院。大家覺得很奇怪嗎?

中國活躍在一線上的企業家有王石、我,華為的等等等等,都是軍人出身,這說明什麼呢?一個過去那個年代不當兵,就上山下鄉,可能當兵是最好的選擇,精英更多進入了軍隊,隨著改革開放又進入到商業上來。再加上軍隊的執行力,組織能力,可能也是一個鍛鍊。

不是說大家覺得很奇怪,不是說讀的商學院,不是哪個學校就能成功,這個例子說明,為什麼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在500強高位的人最多,西點軍校選人很嚴格的,西點軍校選擇標準是非常高的,進去的都是優秀的苗子。這是一個現象。

軍隊怎麼能夠成功呢?最主要還是看自己,不在於來自於軍隊,來自於學校,來自於哪裡,關鍵是看自己。怎麼成功是大課題,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講成功的,成功的因素是很多很多的。聰明這是一個因素,你比別人聰明。

第二,你比別人勤奮。

再一個機遇,你就是運氣好,你就成功,別人運氣差就不成,這也是很重要的。這就是成功學上的三個要素。如果你三者具備其中一點,有可能成功,三點都具備,你肯定成功。

提問:我是來自新加坡的,從事環境水處理的專家。我注意到北京的霧霾特別嚴重,已經遍佈東部很多地方。中國飲用水的標準,2006年出了一個標準,要在2007年7月1號要執行新的水標準,但是推了5年仍然沒有執行,再推2015年。

我想問王總,萬達作為一個社會企業,在中國有這麼多的物業,但是實際上自來水是不安全的,從環保,飲水安全的方面有沒有思考?能不能讓萬達的物業實現飲用水的安全,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王健林:這個說實話,我們真是很難帶頭做到。比方說你要說飲用水,現在中國飲用水已經趨勢在改變,稍微富有一點家庭的人,現在已經開始飲用礦泉水了,確實很多人,飲用水最高的層次就是飲用飲礦泉水,再礦物質水,純淨水,完全飲用自來水沒有辦法。

國外都是自來水打開直接飲用,標準就是直接飲用,咱們國家能達到直接飲用的城市目前還沒有一個。這個是我們發展當中的一個階段,中國經濟現在雖然總量第二,人均還在百名以後,真的還是發展中國家,不要用過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萬達在環保只是努力帶頭,儘量做得更好。國家2009年推出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到現在我們一個公司拿到這個評價體系的認證佔全國一半份額以上。它分兩種,一個叫設計評價,一個叫運行評價,設計很容易拿到,但是運行一年以後再去申請,再看你的水電氣消耗指標,再來獲得一個運行認證,我們已經拿的是最多的,只能努力在這方面做帶頭吧,但是我們以一個企業之力,改變中國飲用水的品質,我覺得課題對我來講太沉重了,做不到。

提問:有一位來自硅谷的朋友,這個問題很大,請王總談一談創新領域對企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意義。關於萬達怎麼樣看移動互聯網對傳統產業衝擊的?

王健林: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衝擊這是趨勢,可能今後所有行業都要互聯網化,這是趨勢,我已經有一個認識,今後所有行業必須互聯網化。但是不以為著互聯網消滅所有行業,這是兩個概念。因為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特別是最近這些年,還有電子商務,電子商務也是互聯網的一個方面,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傳統的運營方式和經商模式,這是一個趨勢。

在這個衝擊之下,有些企業不能適應,就消滅了,就消亡了。比如說現在很多紙質媒體,很多書店,凡是能標準件生產的行業,家具、電器、標準服裝等等,鞋帽等等,標準件生產的,都受到了衝擊。

這可能就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但是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是一個轉化的過程,你這個行業產生幾年,過10幾、20年就成傳統行業了。怎麼應對這個衝擊呢?就是做互聯網化改造的過程當中適應它,運用它。

美國前10大電商公司,都是實體企業,那些公司更高的認識到它的作用,大的百貨店,大的電器店等等,美國前10大電商公司,都是互聯網企業,他的實體企業進行互聯網化改造,能夠在網上營銷搬到上面去,企業一樣活得很好。

再一個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傳統的進行升級,各個行業有不同的辦法。總而言之,做什麼行業,我認為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是必然要消亡的,關鍵看企業自身。再好的行業都有再大的企業,再爛的行業也有好的企業,就看你自己怎麼樣去運作,怎麼樣去轉變,這就是一個很空的話題,就看你自己怎麼把握了。

如果做銷售,都等著,你做百貨店,或者做電器店就這麼等著,等著別人衝擊,可能時間不長就垮掉了。如果你早一點和互聯網結合,改變模式,你可能活得很好。我覺得如何應對衝擊,不要看自己處在哪個行業,關鍵看自己怎麼樣的方式來應對這個衝擊。

提問:公司做大時如何分配股權?如何處理元老和職業經理人的關係?

王健林:公司做大以後,怎麼處理股權,這個沒有標準答案。我在多少年前演講就提出一個疑問,優秀企業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我從來就不相信企業經營一百招等等這些不好使。如果有標準答案,那就標準企業了,所有的優秀企業都是不同的答案,都是不同的打法。所以我經常講,成就優秀企業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在如何處理股權方面,也是有不同的做法的。萬達是我們自己的做法,很簡單,這個企業是我自己創立的,我是創業家,股權原來就是我自己百分之百,後來企業做得大了,我們想把它做上市,重新要進行股份化改造,大概是09、10年。我自己說了算,我就拿出了相當一部分股權,當時私募價格,那時候我們委託中經還有銀河兩家投行幫我們做的私募,引進了10家8家企業,同時我按照私募價格拿出相當於50億股權,無償給了我的核心高管。我是這麼做的。

但是他沒這個能力怎麼辦?所以這個模式是不一樣的,我是把自己股權拿出來分給大家,過去不是有一句名言,財善人聚,財盡人散。你留下來的股權雖然減少一點比例,可能實際價值會變得更大,我是這樣做的。

第二個關於處理元老,這也是不一樣的。萬達是在不斷發展當中,不斷不斷有新人才進來。元老可以保留,不一定擔任重要位置。我們現在萬達總裁、副總裁當中,有來自海外的,有從迪斯尼挖過來的副總裁,有其他的跨國企業招聘過來的,也有從超大型國有企業請過來的高管,什麼樣的人都有。

我是本著一個原則,誰對企業貢獻大,他帶領這個公司做得好就誰來幹,絕對不看他的資力或者是他的年齡。但是元老你可以在公司干,可以給你工資標準高一點,比如我們在分股權的時候,我們就有區別,十年以上的,不管什麼職務,都給他一點。再一個原來老的創業人,都享受副總裁的股權,但是權利不給他這麼大。

提問:我是來自貴州的地產商,今天很榮幸在這裡能見到我們地產界的神。我們一直是傳統型的住宅地產商,我們逐步往商業在過渡,在過渡的過程當中就覺得很困難。我們怎麼樣從傳統的住宅地產過渡到商業地產上?過渡的時候有什麼關鍵節點要注意?哪些細節是我們在處理當中更特別關注的?

王健林:住宅地產向商業地產轉型是比較困難的,現在全國轉型的比較多,成功的比較少。關鍵的點是很多,第一學習,不會做看別人。中國古人有一句名言,傻子過年看鄰居,你不會做,看鄰居怎麼做,就是學習,向優秀企業學習。有興趣可以來萬達學習。

第二點,前期的設計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設計得不好,一開始的毛病後期怎麼改都不好。設計是最關鍵的。

第三點商業資源,不是建起來就可以經營好,商業地產最大的風險就是建起來可能沒有人租。最大問題就是要有商業資源,這是一個累計的過程,主要是招商,招商不行就委託招商,現在國內有招商公司,專門從事招商的公司,提一點成。

提問:有一位大連的朋友問,養老地產有沒有前景?高爾夫地產有沒有前景?

王健林:其實這些包當中最有前途就是養老地產,我們也在琢磨,我們萬達做是喜歡研究透了,有把握了才開始走。養老地產一定是地產業今後突圍轉型的一個主要方向。中國老齡化而且越來越嚴重,老齡化以後,這種養老地產必然需求量非常大,要不然國家為什麼凡是養老地產可以協議出讓,這多麼大的突破,只要你做養老地產就可以協議出讓,不用招牌掛,而且還有稅收優惠。誰更早進入這個行業,將來機會更大。

現在覺得盈利不高,那是沒有找對模式,養老地產不是說蓋一個房子,把大家弄到這裡面來出租就行了,你要想老年人需要什麼,他的生活,他的娛樂,他的配套服務做全了,做圓了就會有人來了,實在不行還可以做銷售。所有地產當中最有前途的就是養老地產。

提問:現在大家商業地產非常熱,我們想做商業地產。我們做的話會遇到什麼問題?怎麼樣少走彎路?像你們注重公益的企業,能不能對我們邊疆企業進行一些幫助?

王健林:怎麼樣少走彎路,簡單說,我們把我們十幾年從事商業地產的經驗,我們內部的教材,我去年做了一個決定,把它整理加上案例,準備今年底或明年初出書,《商業地產投資建設,第二本叫《商業地產運營管理》完全是案例教學,怎麼做,而且是可以操作流程的。比如運營管理,怎麼樣招商,怎麼樣組織開店,怎麼組織管理,怎麼樣調整商家等等,我們把這兩本書,已經編輯出來了,明年過了春節以後社會上發行,可能1月份就準備發行。你看完這兩本書,認真讀完,肯定少走彎路。

第二個怎麼幫助你,就看具體情況了,我們新疆烏魯木齊已經有公司了,你找我們總經理吧,具體討論吧。

提問:這裡有一個問題,在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在房地產開發有沒有機會?

王健林:三四線城市的機會越來越小。中國調控除了北上廣深杭這幾個成為需要調控,其他成事不需要調控。真正做房地產都知道,三線城市,四線城市,賣房子已經很困難了,供大於求,政府就是土地財政,沒錢就賣地,超市場需求在供地。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的地是賣不出去的。可以肯定的說,系統性風險也許有產生的可能,所以我覺得要慎重,在三四線城市投資要慎重。

提問:關於人才和商業模式王總更看中哪一點?

王健林:人才和模式,所有所有一切人才是最重要,我在公司裡經常講一句話,人就是錢,有人事業就可以出來,有人可以有一切。我們自己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我創業50萬塊錢,借50萬,每年25%的利息借5年還本,不也起來了。所以我特別重視人才,我在98年就開始全國招聘人才,以後學會公開招聘,很難招到特別優秀,特別優秀的人才都是在當地工程比較穩定的,也不願意參加公開招聘,獵頭,我們現在超過50個獵頭公司在合作,國際上還有5、60家獵頭公司,人才就是一切。

提問:我們是房地產代理行業,我們是來自安徽的企業,也是合肥萬達的分銷商之一。面對越來越激烈的房地產市場,傳統的房地產代理競爭越來越激烈,非常難做。在這樣一個市場環境裡,請您對我們房地產代理行業的轉型提一些建議。謝謝。

王健林:房地產代理行業,我個人認為轉型越早越好。從香港和新加坡、日本、韓國多次房地產波動來看,最早就是代理行業先倒掉,這個行業風險非常大。如果你從事代理行業我給你一個建議,還不如現在能找到好的轉型方式更早的轉型,隨著房地產市場三四線市場的飽和,房地產好日子就是10年,也許更短,到那個時候可能代理行業更難過了。因為代理行業沒有核心競爭力,你靠什麼?最好的辦法,選一個別的行業儘早轉型。真的,我是這麼想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84

順勢而行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imkf.html
iMoney原文,09-01-2014

趨勢等於資金流向
有投資經驗的人都同意,追蹤趨勢遠比逆水行舟賺錢來得容易和輕鬆。在牛市時,連張三李四都可以賺大錢,自封股神。但碰到上落市,很少人能賺錢,如遇到熊市,更加很難不虧蝕。其實追蹤趨勢就是追蹤資金流向。

環球基金定立投資組合時,最重要的決定是資金配置,首先是地區,然後是行業,最後才到選股。有很多學術硏究已經證明,資金配置是決定投資組合回報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沒有能力做到環球投資的小投資者,也應該學習怎樣配置自己組合內的資產類別。例如現金或債券相對股票的比例,股票則按行業分類等。

多人認同股價趨升
尋求投資主題,就是試圖預測資金未來將會流入的行業板塊,假若主題受追捧,便成為相關股份的摧化劑,投資時便可順勢而行。投資不能孤芳自賞,一定需要愈來愈多人認同,股票才會上升,而熱門的主題代表著市場認同。

某些價值投資者喜愛尋找所謂「雪茄屁股」股份,但如果只單看公司報表,很容易便墮進價值陷阱,因為這類公司,大部分不是有管治問題,就是管理層不思進取。價值投資法是肯定的,但一定要配合摧化劑(例如新政策,行業結構改變,收購合併等)或者該股份於未來產生基本面的改變(例如盈利大幅反彈或增加分紅),這樣價值才有機會體現。

世界盃料成催化劑
去年大行其道的濠賭及科網主題,相信今年上半年仍能持續。筆者今年比較看好的新主題是中國彩票股,這板塊同時揉合了博彩及互聯網兩個主題,加上國家體育總局,有機會頒發更多網上體育彩票牌照,而年中在巴西舉行的世界盃肯定會刺激投注額度,成為這板塊的催化劑。

內地彩票(福利及體育)投注額過去5年每年以25%速度增長,網上投注只佔2012年總投注額的5.6%。iResaerch估計,網上體育彩票在未來3年,將以41.1%的年率成長。現時只有在美國上市的500彩票網(500.com,WBAI)擁有網上體綵牌照(可投注如英超或美國NBA賽事),其他沒有牌照但設有網站投注的營運者,則從終端部分透過人手操作輸入投注中心系統,並非直接連網投注。500.com於去年11月定價13美元於紐約交易所上市,至今股價已經上升了168.2%,市值達11.5億美元,2013年預測市盈更達120倍。香港上市的同業則有以體彩為主的御泰中彩(00555),福彩為主的華彩控股(01371)及集合手機遊戲及手機彩票於一身的第一視頻(00082)。前兩者2013年預測市盈率分別為11.3倍及48.2倍。後者持有於2012年9月於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分拆上市的中國手游娛樂(CMGE)48.49%權益。CMGE本身的市值已達7.77億美元,相對於第一視頻的市值只有5.9億美元。

權益披露:筆者旗下基金持有御泰,華彩及第一視頻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275

【案例】YY與網龍如何玩轉教育:順勢而為,各個擊破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8/58034.html

歡聚時代(YY)與網龍同是遊戲背景出身的互聯網上市公司,但又有不同:YY語音憑借遊戲和娛樂場景迅速積累人氣,網龍旗下的91無線因被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而聲名大振;YY2012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而網龍2008年已從創業板登陸香港主板上市。i黑馬分享這篇文章,把這兩者放一起進行對比,探討這兩家怎麽切入教育以及如何做教育的。順勢而為的YY教育YY並不是一心籌劃涉足教育,而是順水推舟、“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YY語音真正的價值既不在於遊戲或娛樂,也不在於教育,YY要做號稱”富集通訊”的泛社區,憑的是李學淩在虛擬網絡世界中拼殺出的這片帶有完善”基礎設施”的寶貴”地產”;藍軌跡教育創始人胡鼎這麽比喻道。這塊地最初定位為”娛樂城”,主要是用來開遊戲廳,後有歌廳,當更多的人發現可以以極小的成本甚至免費地享受到這里的服務時,有一小部分人就在這里開班授課,邢帥就是嘗試者之一;YY起初並不在意,直到這類人群達到一定規模,才決定重新劃出一片”教育園區”,於是2011年YY教育就誕生了。從工具走向平臺之路YY教育有兩大鮮明的優勢:一是YY語音龐大的用戶基數(官方稱2億註冊用戶量);二是YY強大穩定的實時交互功能,能夠滿足在線教育直播課程的需求。據說2012年“YY教育培訓”立項後半年內,用戶月活躍量突破600萬,滬江、中公、華圖等著名入駐機構突破400家。YY語音是在挖掘用戶行為需求的基礎上發現這一商業價值,因此,還為聽課的用戶開發出視頻、白板、PPT、舉手等功能,還有正在準備的另兩個重要環節―――線上支付及學籍管理。負責人印亞蘭表示,在整個鏈條打通之後YY語音才稱得上是在線教育的平臺,那樣教育機構不僅可以通過YY語音做招生培訓,還能夠從這個平臺挖掘優秀的師資加盟;而抽成傭金的盈利模式自然水到渠成。但作為一個語音群聊工具,要以平臺的身份運作的話,內容的供給和運營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這個有點類似視頻網站。所以YY教育面臨的最大考驗將是內容,或者說是他們“招商”能力及質量如何。只可惜,很多線下教育機構入駐後發現並不適應YY社區的氛圍,紛紛撤出了,反而草根個體更容易接受;這一方面說明在2億用戶中其他的用戶需求並沒有被挖掘出來,娛樂仍占主導;一方面也是YY的策略不對。理由是YY教育傾向於將產品定位為B2C或B2B2C,而不是可以非標準化的C2C模式;並在成立之初就去拉攏有助打響平臺品牌的主流教育培訓機構,而沒有想通過打造真正的“草根名師”來聚集人氣,逐步做好教學公會。其後又引導公會進行公司化管理,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最主要的就是機構和講師之間的矛盾。總之,YY教育直接解決的是傳統機構線上招生的需求,再由線上機構滿足老師開課的需求,最後讓老師來滿足學生在線學習的需求。本質上還是工具+中介型,而不是平臺,因其沿用了線下機構、老師、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去改變教與學之間存的問題。網龍天漁教育 自身培養人才 力求各個擊破網龍CEO劉路遠說:“關註教育領域源於網龍本身發展中遇到的人才問題。”於是就在公司內部創辦了“網龍大學”,其後逐步與很多高校采用各種方式長期合作,包括建立合作實驗室、定向培養、課題研究以及提供實習基地。旗下又有專註教育服務的全資子公司天漁教育,以及91英語、91星火英語、91育兒、寶寶童話等一系列產品線。對於在線教育,網龍尤其關註K12教育和職業教育,以591UP 和91UP兩大在線品牌為代表;還曾在91應用平臺推育兒App,旗下公司NetDragon BVI不久前又與鴻海子公司Foxteq、PE嘉禦基金(Vision Knight Capital (China) Fund)共同註資3300萬美元成立合資公司,準備發力在線教育市場;其中,網龍持股49%。網龍雖低調,但做事不少;劉路遠認為:網龍的發展實踐證明創新不是一種靈感,而是一種可以通過方法訓練提高的能力。從產品層面上看,網龍試圖通過移動互聯網加數據分析技術來變革學習模式。譬如91UP快學堂,免費面向以過考為目標的職教人群,做題是其核心功能;它以海量的考題解構知識點,用算法智能取代人工記憶。對於題庫模式,品途網所知最早的在線題庫產品是2010年11月正式發布的丁博士雲題庫,91UP緊隨其後,2013年開始出現互聯網創業產品猿題庫、華圖教育的磚題庫,甚至還有年底尚德機構推出的蜥蜴題庫,主打真人語音解析,目前僅支持三種會計考試題庫。綜上所述:YY教育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後來卻不斷地高調宣揚,以致在YY赴美上市時都講出了一個關於教育的好故事,實則是從教育工具轉型在線平臺不成功的例子;而網龍則一直重視教育培訓,卻很低調不聲張,實則默默地做了很多動作,也力求創新。這兩個在線教育的遊戲玩家,你看懂了麽?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吳梅梅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