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卡爾•伊坎:買別人不買的東西,在沒人買的時候買 金石

http://xueqiu.com/1175857472/28363830
我最喜歡的伊坎的名言是:「買別人不買的東西,在沒人買的時候買。」這篇文章中有許多真實的案例。77歲,200億美元身家,華爾街首富。

卡爾·伊坎(CarlIcahn)的辦公室看起來像一座非同尋常的博物館。在用木板裝飾的走廊裡,到處陳列著30年來美國金融史上最出名的一些敵意收購(hostiletakeover)、代理權之爭(proxy fight)以及董事會襲擊(boardassault)的戰利品。例如,環球航空公司(Trans WorldAirlines)的模型飛機——那起收購鞏固了他作為頂級交易者的名聲;還有ACF工業公司(ACFIndustries)生產的玩具火車,幾十年來該公司一直是他的取款機。有機玻璃製成的墓碑記載了他對20世紀眾多偉大企業的征服史,其中包括米高梅電影製片公司(Metro-Goldwyn-Mayer)、摩托羅拉(Motorola)、德士古石油公司(Texaco)和納貝斯克公司(Nabisco)等。

伊坎的這間充滿了懷舊氛圍的辦公室位於曼哈頓歷史悠久的通用汽車大廈(GMBuilding)頂樓,這裡正變得前所未有地引人注目,因為一些40多歲的億萬富豪正被他搞得怒火中燒,例如邁克爾·戴爾(MichaelDell)和比爾·阿克曼(BillAckman)。過去15個月裡,現年77歲的伊坎已經購入14家企業的股票,並繼續展開攻勢。人們認為他在這把年紀早該退隱江湖了,可這波襲擊使他成為商業界最具破壞力的人,美國每一件重要的企業界事件背後幾乎都有他的身影。

他時而發動全面收購,試圖將戴爾公司(Dell)從其創始人戴爾手中奪走;時而迫使從事深海鑽探的越洋公司(Transocean)派發可觀的股息。當網飛公司(Netflix)有好消息時,基金經理們對伊坎的及時投資大搖其頭。如果有人擋了他的路呢?對於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Energy)聲名狼藉的首席執行官奧布里·麥克倫登(AubreyMcClendon)的辭職,伊坎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他還在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的直播節目中與阿克曼當眾爭吵,這使得世界各地的交易大廳沸騰了。兩人還作為備受爭議的維生素生產商康寶萊公司(Herbalife)的多空雙方而發生爭鬥。
所有這一切,伊坎做得都很堅決果斷,而且輕鬆自如。從他的臉就可以看出來:如今他蓄著學者般的白鬚——這是最近到邁阿密短途旅遊的副產品。他的行動也證實了這一點:他賣掉了自己那艘54米長的遊艇,因為他覺得在船上耗費時間很無聊;投資者已經發現,對伊坎而言,幸福意味著積極地進行他的維權投資事業。
伊坎靠在椅背上,擺著手反問道:「除此之外我還能幹些什麼呢?去參加無聊的晚宴嗎?」再過幾天,他就要主動競購近期估值為250億美元的戴爾公司了,提供50億美元的股權承諾,這筆錢幾乎完全出自他自己的腰包。然而他看起來對此事滿不在乎,彷彿只不過在思考是否要幫好友開一家奶品皇后(DairyQueen)加盟店。他身穿一件藍色運動夾克,紐扣是金色的;平靜地用吸管喝著水晶杯裡的可樂。他說:「我們在競爭中處於有利位置,對於我們所做的事,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了。」
然而坦率地說,他所做的事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他先是利用垃圾債券等槓桿工具來襲擊企業,後來又搞明白如何通過對沖基金架構利用其他人的錢。然而現在他用的完全是自己的錢——根據《福布斯》雜誌的估算,他的資產淨值約為200億美元(這使他擊敗喬治•索羅斯[GeorgeSoros]成為華爾街首富)。他不再需要其他任何人的幫助或批准了。這讓他變得極端危險。
同為金融界億萬富豪的利昂·布萊克(LeonBlack)說:「他喜歡贏,喜歡錢——但錢只不過是顯示他發掘價值並贏得勝利的記分卡而已。」上世紀80年代布萊克在德崇證券(DrexelBurnham Lambert)當投資銀行家時曾為伊坎服務過,後來他與別人共創了私募股權巨頭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GlobalManagement)。他說:「伊坎既聰明又無情,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雖然他並不總是正確的,我永遠不會當他的對手。」
儘管伊坎的再度出山殺了華爾街一個措手不及,這實際上是他5年來精心策劃的結果。本世紀初的頭十年年裡,伊坎用創建對沖基金的流行做法賺了不少錢,那樣做他可以利用自己和投資者的錢進行投資。為了享受這個特權,投資者願意給他投資額的2.5%及利潤的25%。2007年時他管理的外部資本高達50億美元,這些資本來自於捐贈基金、養老基金甚至中東國家。他的基金一直順風順水,直到在經濟危機中價值縮水35%以上。突然間他和大多數基金經理一樣,不得不面對失望的投資者,任由資金緊張的合作夥伴贖回投資。
伊坎並未設法使自己管理的資產回覆元氣,而是讓自己徹底擺脫有限合夥人的束縛。2011年他返還了對沖基金裡剩餘的17.6億美元外部資本。他說:「我跟我的投資者們從來沒發生過問題。但當我想收購一家企業的全部股份時,最後發生了太多衝突。」他不想再當收取管理費的基金經理,而是作為獨狼重出江湖。他彈藥充足,不僅有許多個人投資賬戶,還有自己的伊坎企業公司(IcahnEnterprisesLP)旗下的基金——他擁有這家上市企業90%多的股份,該公司管理著240億美元資產,其中包括在汽車零部件製造商輝門公司(Federal-Mogul)等8家企業的多數股份。
過去4年裡,伊坎的投資基金跑贏了標普500指數,年均收益率超過25%,這項壯舉讓絕大多數對沖基金經理都難以望其項背。今年的開局也不錯——到3月13日為止他的投資基金上漲了12%。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伊坎聲稱過去幾年中自己的投資組合很大程度上是對沖的——他用標普500指數的大量空頭頭寸對沖持股。與此同時,伊坎企業公司的表現也優於同時期美國股市的表現。在市場觸底時伊坎的個人資產曾縮水至90億美元,不過他已經迅速將資產翻了一番。

如今,除了他自己以外,伊坎不用對任何人負責,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投資。他手頭的現金從未像現在這麼多,而美國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也是如此,這個巧合引發了伊坎最近的那種「狐狸進雞舍」的古怪行為。如今是他揮舞令人恐懼的維權投資之劍的大好時機——通過搶購上市企業的股票、佔據董事會席位以及要求派發現金股息等行動,讓企業雞犬不寧。

基思·梅斯特(KeithMeister)曾是伊坎的手下,如今他的對沖基金管理著20多億美元資產,他說:「伊坎有膽量做大事,敢下重注。坦率地說,他現在擁有的現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維權投資者已經成為個人崇拜的對象,在這一行沒有比伊坎更出色的了。」

伊坎表示自己尊重新一代的維權投資者,如梅斯特、丹尼爾·勒布(Daniel Loeb)和巴裡·羅森斯坦(BarryRosenstein)。(他說他們是「好小夥」)但他們管理的資金可以被投資人贖回,伊坎則不同,由於他在經濟危機後退回了外部資本,如今他可以用所謂的永久資本——自己完全控制的錢——進行代理權之爭和競購。由於永久資本規模龐大,他可以將目標瞄準那些以前被認為無法撼動的企業。伊坎揮舞著一把鋁尺,就像揮舞著騎兵軍刀一般,說道:「現在我們什麼資產也不用變賣,就可以開一張100億美元的支票。」彈藥充足的伊坎有能力襲擊那些市值高達500億美元、擁有充裕現金的企業。

這使得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製造商戴爾公司成了他的目標。今年2月,戴爾似乎找到了一個好辦法,可以重新控制當年自己在大學宿舍裡創建的這家公司。他和私募股權公司銀湖資本(SilverLake)合作,準備進行一樁價值244億美元的交易,以每股13.65美元的成本將戴爾公司私有化,這個價格相對於最近的交易價格有25%的溢價。
伊坎在報紙上讀到這個新聞後,迅速買入10億美元戴爾公司的股票,他明白,如果戴爾肯投這麼多錢,該公司目前的股價一定非常便宜。

3月初伊坎已經得出結論:戴爾的報價未能反映該公司斥資137億美元收購的基礎設施技術所帶來的15%內部回報率。因此他請求股東們迫使該公司放棄這筆交易,然後利用現金和發行新債派發每股9美元的股息。

到了3月中旬,伊坎思考更有力的策略,他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該公司的創始人已經設立了價格底線。3月底伊坎告知戴爾公司董事會特別委員會自己對獲得該公司的控制權感興趣。未來幾週內,他、戴爾和黑石集團(BlackstoneGroup)之間的競購戰將見分曉。鑑於伊坎所下的重注,即使輸了競購,也能獲利匪淺。
這是伊坎精通並熱愛的遊戲。自戴爾事件發生以來,《福布斯》雜誌採訪了伊坎十幾次。一開始,他對針對戴爾公司的計劃遮遮掩掩。進入本月後,他打開了話匣子:「邁克爾是自亂陣腳,他讓自己處於了不利的位置,有可能失去自己的公司。通常要奪走他的公司是很難的,畢竟他擁有15%的股份。」在伊坎正式發出收購要約前的日子裡,你可以感受到他昂揚的鬥志,他已經在為沒有戴爾的戴爾公司制定計劃了。

雖然億萬富豪伊坎看似無處不在,其實他很少離開通用汽車大廈的辦公室去談生意。他很少搭飛機去參加股東會議或去律師事務所。他人在曼哈頓就能讓企業發生巨變,堅稱自己不需要進行微觀管理。他說:「那就像看醫生做手術,然後告訴他做錯了。」他的點子——比如對戴爾公司的競購,往往來自於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觀察到的東西,如果他對某樣東西發生興趣,人們會主動來找他——要不他就打個電話。正如我們在電影《霹靂嬌娃》(Charlie'sAngels)中看到的,一名只在電話中發號施令的男子擁有巨大的能量。
甚至當他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比如和阿克曼的那次爭吵,他也是打電話過去。在他發言時,節目組配的頭像是他多年前的照片。《福布斯》雜誌這次的封面照片是6年來伊坎首次讓媒體拍照,公眾得以首次看到他蓄鬚後的新形象。
伊坎花了半世紀的時間,才讓鐘擺完全擺向自己所處的位置。在職業生涯的前半部分,他得四處奔波去拜見其他人。

伊坎是家中的獨子,父親是猶太教會堂的領誦人,母親是教師。在皇后區遠洛克威(Far Rockaway,Queens)的低檔地段長大的他努力奮鬥,從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畢業後去讀醫學院,不過中途輟學去參軍,退伍後到華爾街工作。上世紀60年代初,他叔叔幫他找了一份期權經紀人的工作。後來他開始進行風險套利和一些小規模收購。到了80年代,他抓住有利時機賺了很多錢,作為以垃圾債券為武器的敵意收購藝術家上了頭條新聞。

如今伊坎對「企業掠奪者」(raider)這個詞的本能反應幾乎讓人發笑。他已經充分吸收了「維權投資者」(activist)這個概念所展現的語義:以《悲慘世界》(LesMiserables)的方式,領導受虐的股東反對懶惰或臃腫的管理。今年3月,富有傳奇色彩的證券律師、毒丸防禦(poison pilldefense)策略的發明者、現年81歲的馬蒂·利普頓(MartyLipton)發表了一份針對伊坎之類的維權投資者的備忘錄,質疑說他們要為美國相當一部分的失業現象以及裹足不前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負責。他寫道:「維權主義者的對沖基金正在掠奪美國企業的方式,只能被視為一種勒索。」伊坎反駁道:「我尊重利普頓,但他的觀點大錯特錯。」

追根溯源,這位維權投資者當初也是一名企業掠奪者。伊坎對TWA具有開創性和破壞力的收購案,以及他在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Milken)舉行的年度企業掠奪者舞會上的突出地位,都無可辯駁地說明了這一點。
但是米爾肯和伊凡·博斯基(IvanBoesky)鋃鐺入獄,維克多·波斯納和索爾·斯坦伯格去世了,梅書拉姆·瑞克里斯(MeshulamRiklis)和塞繆爾·貝爾茲伯格(SamuelBelzberg)退隱江湖,伊坎卻能與時俱進,儘管歷屆政府和監管部門已經壓制了垃圾債券時代最成功的戰術「綠票訛詐」(greenmail,指買進某公司的大量股份,以兼併相威脅,迫使公司用高價購回其股份)。

如今伊坎將自己的商業哲學描述為加進了維權的格雷厄姆和多德(Graham &Dodd)投資理念,傾向於將自己與有史以來最出色的格雷厄姆和多德式投資者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相比較。自2000年以來,伊坎企業公司的總回報率為840%。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Hathaway)呢?250%。然而市場給予巴菲特的參與以溢價,而你可以以相對於淨資產值打折的價格購買伊坎企業公司的股票。儘管伊坎將自己與巴菲特相提並論,除了他們在大多數同齡人只能玩填字遊戲打發時間的年紀還擁有撼動世界的願望外,二人幾乎沒什麼共同點。巴菲特在市場的無效之處尋找優秀的企業,一旦買入後他預期的持有期是「永遠」。伊坎偶爾會持有股票,但時間跨度很不穩定。他敏銳的頭腦能發掘交易機會,同時渴求殺戮,這兩個特質決定了一個人究竟是企業掠奪者還是維權投資者。

比如說,甚至不用我們提醒伊坎就會主動談到阿克曼,他說:「阿克曼沒法在遠洛克威的街道上生存。有件事使他成為與我截然相反的人:要成為真正的贏家,你必須學會優雅地獲勝,而阿克曼永遠無法做到這一點。」

阿克曼犯下的「大罪」是一筆900萬美元的進賬,這位現年46歲的對沖基金經理經過長達7年的關於霍伍德房地產公司(HallwoodRealty)的訴訟戰後,從伊坎那裡贏得了這筆錢。伊坎說:「我是個大男孩;我一直與最優秀的對手為敵。有時他們贏了,我向他們表示祝賀,仍然當他們是朋友。但這傢伙四處招搖,讓記者寫文章講述自己如何擊敗伊坎,這種方式非常下作。」

因此今年伊坎花了很多時間以牙還牙。在CNBC節目中爭吵時,伊坎稱阿克曼是「校園裡的愛哭鬼」和「道貌岸然的」騙子,這只不過是在公開場合的抨擊。私下的爭鬥早在去年12月就開始了,當時阿克曼開始宣揚自己用10億美元做空康寶萊公司——並且拉低了這家維生素製造商的股價。

伊坎狼吞虎嚥地收購受打壓變得更便宜的股票,倉位達到6億美元之多。這推動了股價的上漲,給阿克曼施加了壓力。他還派代表進駐董事會。雖然伊坎說買這個股票是為了賺錢,但他承認對阿克曼的折磨使這筆交易變得更令人愉悅。(阿克曼拒絕就本文接受採訪。)伊坎說:「這次做空使他進退維谷——2,000萬股的做空所造成的損失可不容易彌補。」當你不用對其他人負責時,仇殺作為投資策略是無可厚非的。
聲勢浩大的戰鬥讓伊坎上了頭條新聞,但暗地裡他也許已經成為美國水力壓裂(hydraulicfracturing)革命的最大受益者,這種方法開啟了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
幾十年來,伊坎擁有龐大的油罐列車車隊,他聲稱,如果油罐車一字排開,你可以從曼哈頓走到俄亥俄州而不用觸地。

他還擁有2家軌道車生產商:ACF工業公司和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軌道車工業公司(American RailcarIndustries,ARII)。中西部地區水力壓裂法熱潮產出了海量石油,於是對這些車的需求以及租賃價格激增。由於石油生產商為了橫跨美國運輸燃料而哄搶油罐車,自去年3月以來ARII的股價上漲了75%。

多年來軌道車一直輸送現金流供伊坎使用。1984年他斥資4.69億美元收購了ACF工業公司,隨即拋售了3個部門獲利3.6億美元,解僱了該公司紐約總部180名員工中的大部分人(他說,無論自己還是聘請來的顧問都沒法搞明白這些人究竟在做些什麼)。後來他利用ACF工業公司的錢為很多收購計劃提供了資金,包括他出價42億美元收購菲利普斯石油公司(PhillipsPetroleum)的45%股份,當時他和布恩•皮肯斯(T.Boone Pickens)兵戎相見。

但他新得到的石油財富可以追溯到CVR能源公司(CVREnergy),這可能是伊坎做過的最佳交易。2012年1月他開始在這家煉油公司建倉,到了夏天他已經擁有82%的股份,並且更換了董事會。隨著越來越多的油流到該公司的煉油廠,股價翻了一番,伊坎已經賺了20億美元。勝利部分要歸功於運氣:在股價開始起飛時他沒能成功賣掉公司;但無疑部分要歸功於伊坎:他促使CVR能源公司的管理層讓某些煉油資產上市,成立一家業主有限責任合夥企業(masterlimited partnership),他準確地預測該公司對渴求收益的投資者將具有吸引力——自那時以來股價上漲了35%。

然後還有天然氣巨頭切薩皮克能源公司,這可能是水力壓裂法最明顯的受益者。在打造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的同時,麥克倫登暗地裡運營著一隻神秘的大宗商品對沖基金,利用他在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的油井持有的少量股權作為抵押獲得貸款,然後進行魯莽的企業投資,使企業負債纍纍。《福布斯》雜誌在封面上稱他為「美國最猖狂的億萬富豪」。然而似乎沒人能把麥克倫登從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寶座上趕走,直到伊坎的到來。

伊坎於2010年開始投資於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然後立即要求該公司出售資產以減少債務。麥克倫登依從了要求,出售了一些油田獲得約60億美元,這導致股價上漲。不過當伊坎盯著麥克倫登,要求在該公司董事會安插一個代表時,麥克倫登拒絕了。伊坎說:「我們對自己說,出售結束了,他再也不打算賣了。」所以伊坎就開始清空股票,他說:「我們賣掉了所有持有,獲利5億美元。」

一年後伊坎重新在該股票建倉。此時麥克倫登因內幕交易指控而成為千夫所指,正需要支持,於是他歡迎伊坎手下的得力幹將文森特·因特列裡(VincentIntrieri)進駐董事會。今年1月,麥克倫登宣佈退休,稱「董事會與我之間存在著理念分歧」。在那之後,股價上漲。麥克倫登拒絕對此發表評論,而伊坎只是說:「我尊重麥克倫登所做的事,但他不是那種喜歡削減成本的人。」《福布斯》雜誌估計,這次伊坎又在該公司賺到了2.5億美元。
很多年老的高管選擇退休,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而伊坎一家的做法卻恰恰相反。父親沒停止工作,孩子們在公司工作,花更多的時間和父親在一起。伊坎的兒子佈雷特現年33歲,已經和父親共事11年了,如今他作為薩爾貢投資組合(Sargonportfolio)的共同經理人為父親搜索交易機會(他和另一位為伊坎工作的新星大衛·謝克特[DavidSchechter]提議對網飛公司進行投資)。伊坎的女兒米歇爾(Michelle)現年30歲,目前是一名教師,很快將到公司工作。

他們加入的是一家沒有官僚作風的公司,那裡只有20名投資專業人士和律師——與管理的資金量相比,該公司的規模可以說非常小。那裡沒有沉悶的投資委員會會議。不過他們要熬夜和伊坎一起研究兩三個核心問題以增加投資的把握,此外還要打很多電話。伊坎一醒來就會打電話,往往會推遲到上午10點左右才去上班。

摩托羅拉解決方案(Motorola Solutions)的首席執行官格雷格·布朗(GregBrown)說:「你得對他開誠布公,而且要隨叫隨到,對伊坎來說這兩點非常重要。」當年伊坎投資於他的公司期間,有次他在中國時曾在睡夢中被伊坎的來電喚醒,這甚至打亂了他去參加自己的結婚紀念日的安排。他說:「還有業績:如果你沒有進展,你就有麻煩了。」
自去年秋天伊坎收購網飛公司10%的股份以來,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裡德·哈斯廷斯(ReedHastings)一直在學習接受伊坎。當時伊坎的收購促使該公司採取所謂的毒丸策略,以防止他購買更多的股份。哈斯廷斯說:「這就像國際象棋的開局。他走了棋子,我們就採取毒丸策略。這是司空見慣的反應。在我們不瞭解他的時候我很擔心他,但我現在得說,我喜歡他的加入。」伊坎回應道:「我們喜歡哈斯廷斯。我告訴他,當一個人為我賺了8億美元時,我不會揍他。」
然而,一批銀行家和律師——用伊坎的話說就是「高盛(GoldmanSachs)之類的僱傭兵」——已經湧現出來,保護首席執行官和企業董事會免受伊坎的侵襲。考慮到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他們有得忙了。伊坎說:「這些企業坐擁無數現金,我們是催化劑,促使他們用現金做些什麼。」
伊坎一定會記住誰幫他釋放了現金,而誰沒有。網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哈斯廷斯改善了公司業績,使股價上漲,從而延緩了伊坎的震怒。與此相反,當伊坎在2012年5月控制CVR能源公司後,他的團隊發現,高盛已收費1,850萬美元,試圖阻止他們的行動。伊坎的團隊指示該公司不付這筆錢。對於這位瘋到完全按自己的行事原則戰鬥——並且有足夠財力取勝的人,如果你成為他的敵人,下場可想而知。

伊坎如何診斷企業家?
現年33歲的佈雷特·伊坎在去年得到30億美元,為伊坎資本進行投資。但他在為父親工作的11年裡不得不證明自己。(伊坎的女兒米歇爾將於今年春天加入該公司)讓你的子女參與自己的生意的最佳方法是什麼?伊坎提供了幾個建議:

及早開始。多年來每週末佈雷特都會和我一起花很長時間散步。他非常敏感,總是充滿好奇心。他擁有良好的心態——潛移默化地進行學習。佈雷特看見我總在工作。我對商業界和華爾街有一些玩世不恭的看法——他繼承了這些觀點。他聆聽並學習別人的看法,他有這方面的天賦。他上過會計課程,理解資產負債表。辦公室裡的人也教了他很多東西。我們觀察不同的企業,然後進行鑽研。他學得非常好。他不是那種被寵壞的富家子弟。
將他們作為普通員工對待。不要任人唯親。你要說:「嘿,你在這裡工作得像其他人一樣:從基層開始,沒有任何特權,你必須明白這一點。」對待他們得比對其他任何人更嚴厲,不能讓別人認為你的子女享有特權。佈雷特對這方面特別敏感。有時候,我和公司的兩個高管開會時,我會說:「嘿,佈雷特,來這兒,你可能會學到些東西。」他說:「爸爸,除非你把和我一起工作的3個同事一起叫過來,否則我不去。」

考驗他們的勇氣。佈雷特和他的搭檔謝克特開始運營薩爾貢投資組合時,他們說:「給我們3億美元。」我說,可以,不過我有權否決他們所做的任何決定。他們放棄了工資,願意取利潤的一小部分作為提成。規定了一個最低可接受費率(hurdlerate)。這樣一來,基金就成了他們的孩子。交易時他們所作的選擇與我有些不同——更側重於成長股和高科技股——但他們幹得很出色,幾乎讓資金翻了一番。去年8月,他們新建了3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自那以來上漲了7.2億美元。
伊坎小傳
1936年
卡爾·塞利安·伊坎(Carl Celian Icahn)出生。
1957年
這個來自於皇后區遠洛克威的孩子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獲得哲學專業學士學位。
1961年
從紐約大學醫學院輟學以及在軍隊服役後,在華爾街的德雷福斯公司(Dreyfus & Co.)開始了職業生涯。
1968年
創建了主營套利和期權交易的證券公司伊坎公司(Icahn & Co.)。
1979年
作為收購藝術家在華爾街嶄露頭角,收購企業相當多的股份——有時取得控股地位。在購買加熱器製造商塔班公司(Tappan)的股份後,他迫使公司進行變賣。
1981年
投資銀行家布魯斯·沃瑟斯坦(BruceWasserstein)將企業為了從伊坎等不受歡迎的投資者手中收購回它的股票所付的錢稱為「贖金」(ransom)。這種行為還被嘲弄地稱為「綠票訛詐」而廣為人知。
1982年
伊坎向丹河(Dan River)等公司發起了收購戰,在馬歇爾領域公司(Marshall Fields)一役中大獲全勝。
1985年
伊坎先是收購了TWA的部分股份,成為該公司的董事長,最終使其私有化。但這家航空公司最終分崩離析,在90年代兩次宣告破產。
1987年
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的《華爾街:金錢永不眠》(Wall Street)上映。劇中戈登·蓋柯(GordonGekko)的一句台詞借用了伊坎的名言:「如果你需要朋友,找條狗吧。」
1989年
他出售了在德士古石油公司的全部股權,獲利20多億美元。當年在該公司破產期間伊坎開始購入股票。推動公司斥資30億美元解決法律責任。
1991年
在推動鋼鐵和能源企業美國鋼鐵聯合公司(USX)重組的長期戰鬥中獲勝,該公司為美國的鋼鐵部門單獨發行了一類股票。USX的2類股票均暴漲。
1997年
放棄了17個月來試圖拆分納貝斯克公司(RJR Nabisco)的努力,但仍然獲得不錯的利潤。
2002年
在高盛(Goldman Sachs)實習以及短暫地從事藝術電影導演生涯後,佈雷特加入了父親的公司。
2004年
作為百視達(Blockbuster)和好萊塢影視公司(HollywoodVideo)的最大股東,伊坎鼓勵兩家公司合併。然後他批評百視達的首席執行官及其優厚的薪酬。後來他稱百視達是「這輩子做過的最糟糕的投資」。
2005年
伊坎與3家對沖基金合作,迫使時代華納(TimeWarner)分拆有線電視部門,回購200億美元股票以提振股價。首席執行官迪克·帕森斯(DickParsons)只滿足了略超過一半的要求,回購了125億美元,伊坎稱之為「嬰兒學步」。帕森斯反駁道:「他的目標是讓股價上漲到目標價位後賣掉。」
2008年
微軟出價收購雅虎失敗後,伊坎購買了價值10億美元的雅虎股票,將持股比例提高到4.3%。他領導股東起義,試圖提名一批新董事,解僱楊致遠(JerryYang),重啟與微軟的談判。他失敗了。
2008年
伊坎的對沖基金受到金融危機的重創,價值縮水了35%。
2010年
伊坎向麥克倫登的切薩皮克能源公司投資了6億多美元。
2011年
在運營基金6年後,伊坎將外部資金返還給投資者。他在致投資者的信中寫道:「從許多方面來說,2008年我們基金的投資者所遭受的損失,比我自己的損失更讓我感到困擾。」
2011年
經過多年的戰鬥將摩托羅拉分成兩個實體,從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Mobility)出售給谷歌的125億美元的交易中獲利13.4億美元。
2012年
10月伊坎透露自己擁有網飛公司10%的股份;宣佈購買的當天,股價飆升14%。這是個巨大的勝利——自那以來股價已上漲了近200%。
2013年
伊坎在報紙上讀到戴爾要買斷戴爾公司的消息後購買了價值10億美元的股票。他先是推動該公司派發特別股息,然後競購試圖控制整個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111

SENSE隨筆140529卡爾波普的科學哲學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5/29/sense%E9%9A%A8%E7%AD%86140529%E5%8D%A1%E7%88%BE%E6%B3%A2%E6%99%AE%E7%9A%84%E7%A7%91%E5%AD%B8%E5%93%B2%E5%AD%B8/

SENSE隨筆140529
卡爾波普的科學哲學
執筆人:蟬

「知識論/認識論Epistemology」是哲學一大學門,當中最重要的課題是:知識如何形構和增長。 ***
梯級式的教育制度反映出知識的習得就好像建築一座大廈:先在一片空地上建好地基,再一磚一瓦逐層往上蓋。
將知識增長視為透過累積並建於基礎之上,既合直覺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也是對的。但將它作為知識增長的唯一形式則未必正確,尤其是體現在科學知識的增長上。

科學理論是真理嗎?〉
傳統知識論將科學方法視為由經驗為基礎,對實驗觀察結果進行歸納的方法。*** 培根Francis Bacon提出知識源自對世上事物的感覺,而這些感覺是可靠的,是為「經驗主義Empiricism」。**** 科學方法就是對感覺基料進行加工和分析,在重複的基料中找出一般概念和原則,此即 “歸納”的過程。***

「歸納法」的工作步驟包括 1) 觀察與實驗;2) 對觀察和實驗的結果作比較;3) 提出假說;4) 通過實驗對假說進行證實;5) 把證實了的假說表述為「理論」。

歸納法一直被視為實驗科學必須遵循的方法,但在哲學上卻備受挑戰。 休謨David Hume就曾挑戰歸納法對因果的解釋力,並將透過歸納法得出的知識分為 “必然真理”與 “偶然真理”(請看《SENSE隨筆140519因果淺談》),而科學真理只是偶然真理,雖然邏輯實證主義者稱科學是 “高概率的真理”

總之,人們就是不能擺脫科學理論是 “從重複出現的事實中歸納出來的” 這種想法。

波普的批判〉
卡爾波普Karl Popper
反對傳統對科學知識增長的理論。他分別從歸納法、實證主義和基礎論三方面去批判現有的學說。
邏輯實證主義者把科學說成高概率的真理,波普反駁這個說法。他認為科學理論是大膽的猜測而非平凡瑣屑的內容,而內容和概率是成反比的所以科學理論的真實概率很低。***

舉例:理論 (i) 地球是橢圓的;理論(ii)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橢圓的;理論(iii) 地球是橢圓的,並且按橢圓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 即 (i)及(ii)。
理論(iii)是真理的概率 必然比理論(i)或理論(ii)低,而它的內容則比兩者更為豐富。
波普說過:如果科學的目的是爭取高概率,那麼它就應該儘量少說話,並且只說同義反覆的話。J***

另一方面,波普認為 “觀察不能先於理論”,只有在出於某一目的和角度去觀察,人才能從不同的事物中找到相似之處。 簡而言之,觀察不可能發生在理論之前

舉例:觀察結果「這是紅的。」
這個被認為是最簡單的觀察的常用例子,當中包含了顏色的概念。而且對所謂紅色的上下限也受觀察的前提影響。 如果只需觀察紅色和黑色的話,則紅色可以涵蓋較闊的光譜;相反,如果被觀察的對象顏色介乎紅色、紫色和橙色之間的話,意義便極為不同。

對於基礎論,波普認為人追尋知識的原始目的是為了使生活獲得可靠的庇護,而只有確信的知識才是可靠的。*** 正是這種心理需要,令人把獲得知識的過程等同於證實。 波普指 確信”是一種獨裁主義,企圖一勞永逸地證實知識的真理性,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

證偽原則、試錯法和理性批判主義〉
為強化以上三方面的批判,波普提出了自己的學說。

1. 證偽原則
波普反對以「證實原則」去檢驗科學理論,提出「證偽原則」取而代之。

舉例:命題“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 即 “For all 天鵝x,x 是白色的。”
這是一個 “全稱判斷”,意指任意一隻天鵝都是白色的。
經驗的對象是個別的,無論個別的事例重複多少遍,也不足以證實一個全稱命題。 由於科學理論均為全稱命題,所以「證實原則」無法實證任何科學理論。*****
波普指出:經驗作為理論的試金石,價值在於其能證偽理論。**** 只要觀察到一隻黑天鵝,即可證偽這一判斷。
科學理論只是猜測和假說,它們最終都不會被證實;相反,只會隨時被否證,即被證偽。

2. 試錯法
在證偽原則中使用的方法為 「試錯法」。 試錯法的步驟是先大膽地提出猜測和假說,然後努力尋找與假說不相符的事例,再根據事例對假說進行修正,乃至完全否定它。
試錯法的目的不是為了最終找出一個不能被證偽的理論。**** 試錯法對理論的修改、完善或者否定是永無休止的。 所謂“最好的假說是終極真理的代名詞”,是與科學精神相違背的。

試錯法的另一特點,在於其本質上是演繹法。 方法論中把一般原則推導到具體事例的過程稱為演繹;由具體事例推導到一般原則的過程稱為歸納。*** 波普在此否認科學理論是歸納的過程,它其實是演繹性的
演繹法和理性主義相聯繫,波普理論故此亦被視為理性主義在科學中的傳承。 縱使如此,波普並未否認經驗主義,他指出經驗雖然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和不變基礎,但卻是檢驗知識的標準。***

3. 批判理性主義
波普為了區別他與傳統理性主義的差別,把自己的說法稱為「批判理性主義。其特點是對現存的假說、理論和知識進行理性的批判。 而所謂理性的批判,首先就是證偽、試錯,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更好的假說與猜測。
波普把傳統經驗主義的基礎理論比作“精神水桶說”:心靈就好像一個水桶,汲取知識的過程就像把經驗素材注入水桶之中,並在桶中累積和變化。

批判理性主義則是“探照燈說”:人的理性是一盞探照燈,它以假設嚮導觀察的類別、角度和方向,照亮未知的領域。 理性不是固定的原則和理論,而是深化認識、積累知識的工具。
參考:
《卡爾波普》(1991) 趙敦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08

高盛增持垃圾債 要與卡爾伊坎對著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14

201204181521191425201203150152_480_320

盡管對沖基金大佬卡爾·伊坎(Carl Icahn)警告稱“高收益債券市場已形成即將破滅的大泡沫”,然而自上周四聖路易斯鷹派聯儲主席布拉德稱應考慮推遲結束QE後,高盛還增持了美國垃圾債。近年來迅速擴張的安本資管(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 )也表示,做空歐元和做多美國企業債“就是現在朝著你撲面而來的交易模式“。

隨著近期垃圾債發行的增加,“放下債券質量,沖向垃圾債券”的模式又開始盛行起來。瑞穗證券(美國)債券市場執行董事Timothy Cox在電話中對彭博社如是說:

市場是很健忘的。頭一天市場還讓你覺得流動性即將枯竭,你什麽也拋不掉了。第二天早上醒來,你發現又能對不同的收益率進行定價了。市場真的很開放。

結合最近幾周市場出現的大幅波動,Cox的話並不難理解。美聯儲本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15日當周,美國債券市場創逾一年最大波動,華爾街的主要債券交易商削減了68%的高收益率債券凈多倉。

10月15日當周,包括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在內的22家一級債券交易商將高收益債券凈多倉由43億美元大幅削減至20億美元,創2013年4月以來的新低,而9月24日的持有量還在80億美元。當周高收益債券下跌1.5%,因市場擔心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損害美聯儲為刺激美國經濟增長所作出的努力。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在這樣的背景下,伊坎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擔心市場會出現重大事件,美聯儲清楚表態,他們不會很快加息,市場跟著美聯儲走。我很擔心會出事

他認為,如果沒有美聯儲的超級寬松,標普500指數的點位會比現在低。至於高收益債券市場,認為已經到了下跌的時候,高收益市場在泡沫里

然而,高盛資產管理公司的做法卻截然相反:

高盛資管亞太地區固定收益資產主管Philip Moffitt視近期垃圾債券大跌為一次良機,增持了美國垃圾債。

Moffitt在悉尼接受采訪時表示,高收益率債券比投資級債券更有吸引力。

做空歐元並做多美國企業債的安本資管也表示:

新發垃圾債數額龐大但是價格折讓也大:“10-15個基點的價格折讓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承銷行們既希望完成債券銷售工作,又希望它們可以(在二級市場上)很好地交易。”

"我們正在通過做空一些歐元來買美元證券,盡管量還不是很大,但這種交易模式現在正朝你撲面而來。”

垃圾債收益率達到6.5%,但違約仍將是十分良性的, 很難對這些BB或B評級的債券不感興趣。我仍然認為,高收益債券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並且現在比過去好多了。

我們在利用這個機會讓錢生錢,我們正在減少對貸款的風險曝露,以及買入高收益債券。

花旗銀行全球企業債策略部主管Matt King還發現,美國企業(非金融業)債券息差已不再隨企業杠桿變化而變化了:

20140314_king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47

麗思卡爾頓酒店等企業借營改增漲價遭罰1200萬

5月1日“營改增”實施後,12358價格監管平臺相關舉報激增。為堅決遏制部分經營者以“營改增”為借口哄擡價格的勢頭,確保重大改革決策順利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立即組織力量開展執法檢查,目前查實6家企業以“營改增”為借口,捏造漲價信息、哄擡價格、擾亂市場秩序,已於近日責成北京、上海、遼寧三地價格主管部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對6家企業各罰款200萬元,共計1200萬元。

這次查處的企業主要涉及房地產租賃和酒店行業,分別是:上海新世界淮海物業發展有限公司、沈陽恒隆地產有限公司、北京新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

一、上海新世界淮海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向143家承租人發出通知,以“營改增”為借口,捏造漲價信息,在原有租金及其他相關費用基礎上,直接向承租人加收與增值稅稅率11%相同幅度的費用。

二、沈陽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與承租人簽訂《補充協議》,以“營改增”為借口,把部分承租人的租金上調了11%。

三、北京新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聲稱因為國家實施“營改增”,在原定租金和管理費基礎上,直接向承租人加收與增值稅稅率5%、6%相同幅度的費用。

四、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向寫字樓和公寓樓119家承租人發出通知,以“營改增”為借口,在原租金基礎上直接將租金提高5%和物業管理費提高6%,而且對拒不繳納的承租人收取滯納金。

五、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貼出《關於營業稅變更為增值稅的通知》,以“營改增”為由,宣稱加收“增值稅”,菜品價格上漲6%。

六、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在明知“營改增”取消了營業稅並且可以獲取水、電、固定資產采購等進項作抵扣的情況下,執意以“營改增”為借口提高餐飲食品價格,引發消費者舉報。

上述6家企業以“營改增”為借口漲價,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向市場提供了錯誤信號,誤導部分消費者認為“營改增”就是“營加增”,是國家在營業稅基礎上加收增值稅,從而對“營改增”順利實施帶來負面影響。6家企業捏造漲價信息的行為,違反了《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依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一)項從重處罰,對6家企業各罰款200萬元。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涉案企業迅速整改,及時調整報價模式,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確保“營改增”順利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房地產租賃、物業服務、酒店客房和商品價格屬於市場調節,經營者依法享有自主定價權,但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應該嚴格遵守《價格法》等法律規章的規定,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哄擡價格、擾亂市場價格秩序。所有經營者要引以為戒,增強守法經營意識,自覺規範自身價格行為,完善相關制度和機制,從根本上避免類似問題再度發生。

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加強12358價格監管平臺值守,對群眾的價格投訴舉報要第一時間予以查辦,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價格秩序,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08

麗思卡爾頓等6企業借營改增漲價 共遭罰1200萬元

5月1日“營改增”實施後,12358價格監管平臺相關舉報激增。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查實6家企業以“營改增”為借口,捏造漲價信息、哄擡價格、擾亂市場秩序,已於近日責成北京、上海、遼寧三地價格主管部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對6家企業各罰款200萬元,共計1200萬元。

據了解,這次查處的企業主要涉及房地產租賃和酒店行業,分別是:上海新世界淮海物業發展有限公司、沈陽恒隆地產有限公司、北京新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

一、上海新世界淮海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向143家承租人發出通知,以“營改增”為借口,捏造漲價信息,在原有租金及其他相關費用基礎上,直接向承租人加收與增值稅稅率11%相同幅度的費用。

二、沈陽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與承租人簽訂《補充協議》,以“營改增”為借口,把部分承租人的租金上調了11%。

三、北京新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聲稱因為國家實施“營改增”,在原定租金和管理費基礎上,直接向承租人加收與增值稅稅率5%、6%相同幅度的費用。

四、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向寫字樓和公寓樓119家承租人發出通知,以“營改增”為借口,在原租金基礎上直接將租金提高5%和物業管理費提高6%,而且對拒不繳納的承租人收取滯納金。

五、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貼出《關於營業稅變更為增值稅的通知》,以“營改增”為由,宣稱加收“增值稅”,菜品價格上漲6%。

六、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在明知“營改增”取消了營業稅並且可以獲取水、電、固定資產采購等進項作抵扣的情況下,執意以“營改增”為借口提高餐飲食品價格,引發消費者舉報。

上述6家企業以“營改增”為借口漲價,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向市場提供了錯誤信號,誤導部分消費者認為“營改增”就是“營加增”,是國家在營業稅基礎上加收增值稅,從而對“營改增”順利實施帶來負面影響。6家企業捏造漲價信息的行為,違反了《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依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一)項從重處罰,對6家企業各罰款200萬元。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涉案企業迅速整改,及時調整報價模式,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確保“營改增”順利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房地產租賃、物業服務、酒店客房和商品價格屬於市場調節,經營者依法享有自主定價權,但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應該嚴格遵守《價格法》等法律規章的規定,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哄擡價格、擾亂市場價格秩序。所有經營者要引以為戒,增強守法經營意識,自覺規範自身價格行為,完善相關制度和機制,從根本上避免類似問題再度發生。

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加強12358價格監管平臺值守,對群眾的價格投訴舉報要第一時間予以查辦,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價格秩序,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綜合自人民網、國家發改委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62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與分裂合並 卡爾蔡司何以長青170年?

9月與10月之交的奧伯科亨(Oberkochen)空氣微冷。四面小山環繞,早晨能看到山間薄薄的霧氣。

170年歷史的卡爾蔡司集團總部就在這個人口8000左右的小鎮。以此為中樞,蔡司構築了全球化的科研、制造與銷售體系,在40多個國家擁有約30座工廠,銷售額超過40億歐元。

“蔡司公司的發展歷程與整個德國的發展歷程高度相似。”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的蔡司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ximilianFoerst評價說。在最初的100年發展中,蔡司隨經歷波折而能始終維持完整;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分治割裂了蔡司集團,柏林墻倒塌後才重新合二為一。這家公司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與數次全球經濟危機而屹立不倒,它是怎麽做到的?

蔡司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ximilian Foerst

“馭”光170年

科學家們此前堅信白細胞的死亡過程是無規則可循的。然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成果動搖了這一信念。

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LaTrobe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發現白細胞崩潰時會吐出某些分子,這相當於對免疫系統的其他部分發出警告信號,同時意味著其雕零是有規律和高度受控的。

這一突破性發現得益於卡爾蔡司CellObserverSD系統的轉盤延時顯微技術,該公司在這一領域已經深耕了長達170年。

1846年,當時的機械修理工卡爾·蔡司(CarlZeiss)在德國東部城市耶拿創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機械及光學儀器車間,該車間第二年即開始生產顯微鏡,至今仍是該公司最重要的產品之一。過去的兩個世紀里,顯微鏡在醫學和生物學發展過程中扮演難以忽視的作用。

卡爾·蔡司本人在設立公司之初未必有建立百年企業,甚至大型公司的念頭。但蔡司不缺乏對質量的重視,這為公司的基業長青奠定了基礎。最初,蔡司公司主要制作簡單精密型單鏡筒光學顯微鏡,隨後逐步開始生產諸如複合顯微鏡等更為複雜的產品。2015/2016財年上半年中,包括工業測量技術與顯微鏡業務的研究與質量技術部門實現7.19億歐元的營收。

長久地關註垂直細分領域是蔡司的鮮明特點。

蔡司選擇的是具有“小批量、高複雜度(low-volume,high-complexity)”的利基市場,蔡司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ximilianFoerst先生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小批量,就不容易引起潛在競爭對手的覬覦,高複雜度則意味著一旦成功則外界難以複制。

圍繞光學和光電子技術,蔡司公司目前市場集中於研究與質量技術、醫療技術、視力保健/消費光學、半導體生產技術等四大領域里。攝影攝像界知名的蔡司鏡頭即分屬於公司下屬的視力保健/消費光學部門。截至3月31日的2015/2016財年上半年中,蔡司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5%,達到23.22億歐元,而蔡司25000名員工近半位於本土之外,90%的收入發生在德國之外。

蔡司與耶拿大學的緊密聯系在早期塑造了公司推崇尖端技術的基因。卡爾·蔡司本人在企業初期即樂於向恩斯特·阿貝請教,後者當時是耶拿大學的物理學教授。阿貝的一項傑出的研究成果是指出了光學顯微鏡分辨率的極限,大約是可見光波長的一半,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阿貝極限”。

在蔡司公司設立20年後,阿貝正式加盟,並在此後為公司做出了舉足輕重的制度性創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蔡司公司研究與生產基地,采訪的數位公司管理層均對阿貝推崇有加。阿貝本人在光學領域的傑出貢獻更像是蔡司公司的精神指引,使得員工始終為生產高端的光學產品自豪。如果說卡爾·蔡司是公司的奠基者,阿貝則更像是這家百年企業的精神圖騰。

一“墻”之隔

“蔡司公司的發展歷程與整個德國的發展歷程高度相似。”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的Foerst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德國一分為二,也撕裂了蔡司。自企業創立的第一個百年里,耶拿一直是其總部所在地。今天的卡爾蔡司總部位於奧伯科亨小城,多少有些偶然性。戰爭之前,總部位於耶拿的蔡司已經有強大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蔡司位於耶拿的檔案館館長Dr.WolfgangWimmer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戰爭即將結束時,美國軍隊一路向東解放了耶拿。戰爭結束後,盟軍與蘇聯簽訂德國分治協議前,意識到耶拿可能會落入後者之手。因此,他們在撤離時帶走了蔡司的77位管理層與科學家,並用卡車將這些科學家運送到美國控制的地區,即今天的奧伯科亨小鎮。

此後,這些管理者與科學家在西德重新設立同名的公司。蘇聯則主導了東德的蔡司公司、控制了當地的工廠。自此兩家蔡司公司被“柏林墻”分隔開來,獨立經營,直至1991年才得以合並。

Dr.WolfgangWimmer介紹說,在蘇聯、東歐以及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和地區,東德蔡司產品占據了主導地位,其顯微鏡產品主要供應了蘇聯市場;而在美國等重大市場,西德蔡司則處於領先地位。

兩者之間的對立持續了近50年時間,直至柏林墻的倒塌,東西蔡司的合並才提上日程。

“東西蔡司的合並過程就像一起大規模並購,因為東西蔡司所處的社會制度完全不同。但兩個蔡司的業務卻完全相同,都主要生產顯微鏡。這是合並的困難之處,給我們造成了很多困擾。”Foerst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合並前,西德蔡司是一家規模中等、技術領先的科技公司;而東德蔡司則規模更加龐大,機構也更臃腫。東西蔡司業務的高度重合,令合並後的公司,相同的崗位開始出現冗員,進一步需要裁撤員工。

痛苦的人員大調整主要來自於耶拿。一夕之間,大批東德蔡司員工失去了工作。東西德蔡司公司的合並,整合過程中的陣痛整整花了一代人的時間才慢慢平複。

控制權與穩定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和數次國家經濟困境的蔡司能屹立不倒,一個重要因素是其基金會制度。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數位蔡司高層都強調基金會在蔡司百年傳承中的作用。

創始人卡爾·蔡司去世之後,該公司的早期合夥人和繼任管理者阿貝決定設立蔡司基金會,並將整個公司的管理置於該基金會之下。

“設立基金會的初衷是避免外部股東對公司的影響、維持公司經營的獨立性”,蔡司董事會成員HermannGerlinger告訴記者。至今,基金會仍是蔡司公司百分之百股份的持有者。基金會的存在,保障了蔡司公司的穩定性,以及對研發進行持續的投入而不至於出現斷裂。

“新技術的開發和試驗都需要時間。一些技術開發項目在取得成功之前,可能有六七年甚至十年是難以產生直接利益回報的。對於很多沒有大型基金會支持的中型公司,很難接受或做到這一點。”Foerst先生說,“當很多公司都認為某項技術的開發投資期過長、風險過高,很難成功時,蔡司基金會的存在就為潛心鉆研技術,開發新產品提供了重要保證。”近年來蔡司公司大致將總營收10%的金額投資於新技術的研發。

持恒的發展理念、穩定的股權結構給這家百年公司帶來了難能可貴的穩定性。據介紹,德國蔡司員工的流動率僅4%,與之對比上海企業的平均員工流動率達17%左右,而蔡司中國員工的流動率在7%左右。Foerst本人已經在蔡司公司超過20年時間。

對於主攻高精尖技術的公司,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尤為重要。

“只有熟知相關業務和產品的員工才能開發出特定的應用。而要掌握這樣的前沿技術,一兩年的時間根本不夠,可能需要5年到10年的時間。”Foerst表示,如果涉足非常尖端的技術,員工需要在這個公司工作多年才能真正了解相關業務,並反過來為技術突破創造附加價值。

“穩定性對公司的發展非常重要,因為創新並非一蹴而就的。我認為這是蔡司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03

完美人物誌 | 華爾街“惡狼” 卡爾·伊坎

所謂狼性的四大特點,即“貪”“殘”“野”“暴”,而“狼暴精神”則講的是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中,對一切難關不仁慈、不手軟。華爾街從來都不缺狼性,馳騁華爾街的投資巨鱷卡爾·伊坎(CarlIcahn,下稱“伊坎”)更是狼性十足堪稱“狼王”,早年間談及此名便能使美國上市公司CEO膽戰心驚。

如果認真追溯伊坎的發家史,不可避免地會認為他做法激進,手段兇險,其最典型的手段之一是企業突襲(CorporateRaid),巨量購入看中的上市公司股份後坐穩戰略股東位置並迫使公司作出管理或策略的改革,使股價在短時期內快速上升。伊坎並不關心企業發展,只考慮如何從收購和出售股票中獲利,其因此也被稱為“企業掠奪者”和“企業狙擊手”。

伊坎曾經最信手拈來的惡意收購手段,換作今日或許並不能被監管機構或政府機構所容忍,其中不少嘗到甜頭的機構和投資人面臨刑事調查。值得註意的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伊坎並不是唯一一個通過非常規手段獲得財富的人,卻是為數不多被歷史記住的人之一。

花無百日紅,持續的盈利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而非站在逆風口。伊坎早在20年前便意識到世界正在發生改變,從而調整了自己的投資風格,使其至今仍活躍於華爾街的舞臺中心。上世紀90年代以來,伊坎已經從企業的旁觀者轉變為積極倡導股東權利的高端玩家,而其投資手段也從掠奪式的激進主義強硬模式轉變為輕柔模式,側重於通過溝通來獲得股東對其觀點的認可從而長久獲利,而非一味追求短期套利。

近期與比爾·阿克曼(BillAckman)關於康寶萊(Herbalife)的一戰,更是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伊坎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引人註目的一次公開對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伊坎資本(Icahncapital)持有美國國際集團(AIG)4.3%的股份,其他資產包括錢尼爾能源公司(CheniereEnergy)持股13.9%、貝寶(PayPal)持股2.8%、康寶萊(Herbalife)持股21.1%和銅金公司(FreeportMcMoRan)持股7.8%。

狼性十足

伊坎的故事要從紐約皇後區的郊區法洛克衛開始說起。1936年,伊坎出生於一個普通的猶太人家庭,高中畢業後申請到了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的獎學金主修心理學。1957年從普林斯頓畢業後,伊坎聽從母親的建議進入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醫學系繼續深造,由於不願意天天和屍體“過招”,兩年後他選擇退學參軍。

就旁人看來,伊坎對金融市場的敏銳認識在他早期的職業生涯中已經體現了出來,憑借入門級的股票經紀人的資本累積,七年後伊坎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創辦了自己的股票經紀行伊坎公司(Icahn&Co.),主要側重於風險套利和期權交易,並從此平步青雲,成為華爾街一代梟雄。

1978年,也就是在成立伊坎公司後的十年,第一次參與了一家族電氣公司TAPPAN的股權爭奪。在成為公司主要股東後,伊坎呼籲將業務出售給業內更具權威的公司。最終,公司由伊萊克斯接收,而伊坎賺了個盆滿缽滿。此後,嘗到甜頭的伊坎開始正式出擊,大舉購入多家上市公司股權。

在整個上世紀80年代,伊坎成為了一個全方位的企業掠奪者和收購藝術家。在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Milken)的垃圾債券熱潮推動下,伊坎得以以相當廉價的資金成本殺入市值大小不一的上市公司中,並從低吸高拋中獲得巨額利潤。其中,最具有爭議的一場對決發生在1985年,伊坎對菲利普斯石油公司(PhillipsPetroleumCompany)發動的“襲擊”。

伊坎出價81億美元,其中有一半是由米爾肯資助的。垃圾債券公司德崇(DrexelBurnhamLambert)發出聲明表示對出資“非常有信心”,並拍胸脯表示可以在與潛在投資者毫無對話的情況下提供40.5億美元的現金。值得註意的是,類似這般展現“高度自信”的聲明信,後來成為上世紀80年代的掠奪者們的標誌性行為。

1985年,伊坎通過惡意收購的方式強行收購了美國四大航空公司之一的環球航空公司(TWA),在購入超過20%股權並出任董事長之後,伊坎開始分拆TWA的資產。1988年,伊坎通過管理層收購TWA,個人獲利4.69億美元,卻給這家公司留下了5.4億美元的巨額債務。

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伊坎在華爾街嫻熟運用委托書之爭、進入董事會、杠桿收購、惡意收購、巧用媒體、煽動小股東等各種資本和非資本手段,購入了數十家上市公司的大量股份,通過威逼利誘董事會和管理層賺取了上百億美元的利潤。從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被伊坎“盯上”的企業眾多,其中包括很多世界500強企業,如菲利普斯石油、時代華納、摩托羅拉、雅虎、戴爾等,橫跨鋼鐵、航空、科技、金融、娛樂等多個行業。

菲利普斯石油戰

伊坎第一次股權爭鬥是在1978年,當時他正和一家俄亥俄州加熱器制造商塔班(Tappan)談判。援引《洛杉磯時報》1985年的報道:“伊坎購買了公司5%的股權,獲得董事會席位後便要求公司進行清算。隨後,將塔班公司賣給了瑞典的伊萊克斯(Electrolux),伊坎在這項交易中投入140萬美元,卻獲得了270萬美元的利潤。”此後,伊坎又主導了一系列低買高賣的股權收購,而真正為他一炮打響的是與菲利普斯石油之間的股權爭霸。

伊坎與菲利普斯之間的暗鬥始於1984年12月,當時皮肯斯(T.BoonePickens)想收購菲利普斯,然而菲利普斯的高管並不想就此將公司賣出,更不想將公司賣給一個只盯住交易利潤的“企業掠奪者”。因此,菲利普斯擬定了一份新的資產重組計劃,同時表示未來幾年將致力於出售資產削減債務,增加股息,以及完成一項十億美元的股票回購。因為以上條件,菲利普斯在維權之爭中保住了公司,也因此支付皮肯斯約2500萬美元“維權費”。

值得註意的是,管理層與皮肯斯之間的協議並不被股東們推崇,很少有人能理解其中複雜的債權結構,華爾街當時估算,菲利普斯股價只值45美元,或至少比給皮肯斯的報價少個20%。當時菲利普斯的股價僅僅在40美元出頭,顯然以53美元一股收購對公司而言價格昂貴,而對皮肯斯而言利潤不菲。

1985年2月,伊坎嗅到了“金錢的味道”,摩拳擦掌加入這場盛宴。1985年2月4日晚,伊坎向投資菲利普斯的華爾街銀行家們寄出一個包裹,包裹中是他寫給菲利普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威廉(WilliamDouce)的一封信,以及垃圾債公司德崇的一封“高度自信的信”(highlyconfidentletter)。伊坎在信的開頭開門見山表示,他擁有菲利普斯公司750萬股股票,“因此我是公司最大的股東之一。”伊坎在信中恩威並施,告知菲利普斯公司若希望每股55美元都以現金交易,就當這項提議沒有發生過,並警告稱,如果拒絕他的邀約收購,他將抵制資本重組的順利進行,並著手於51%絕對控股的惡意收購。信中,他只給菲利普斯公司管理層幾天的時間考慮是否接受提議。

實際上,信中提出的“威脅式”收購方案並非伊坎震驚菲利普斯管理層和華爾街的核心,最難以置信的是,伊坎在威脅要接管公司的同時,手中實際上並沒有與之匹配的資金。而德崇所謂的“高度自信”實際上只是一個承諾,承諾能夠為伊坎的收購提供40億美元資金支持,並不具備法律約束。

最後期限當天,菲利普斯起訴伊坎違反股東表決權爭奪(proxysolicitation)和反操縱規則。隨著訴訟的進行,菲利普斯向現有股東們示好,發行優先股。為了一勞永逸地擺脫伊坎,公司引進股東權利計劃,而這恰恰成為了埋入地下的一顆“毒丸”。

菲利普斯將伊坎告上法庭的第二天就推出了這項股東權利計劃,伊坎得知此事後立刻寫信給董事會,而這封信也再次震驚眾人。伊坎在信中表示,為了激活股東權利,他將發起大約公司25%股權的要約收購。這意味著,加上伊坎手中持有的5%股權,已經構成30%股權的“毒丸”計劃觸發條件。

在隨後的幾天里,伊坎和菲利普斯開始了公開對決,而這正中伊坎下懷。正如伊坎預測,雙方的“互嗆”使股東權利計劃,也就是“毒丸”計劃曝光於公眾視野中。機構投資者紛紛表示股東權利計劃十分不合理,並迅速站邊伊坎。

伊坎抓住勢頭,於2月13日正式以60美元每股向菲利普斯發起要約收購,這也是歷史上最大的一起沒有實際資金承諾的要約收購。在2月22日股東大會投票表決,3月3日,菲利普斯的計劃損失了900萬支持票,這是有史以來大型公司第一次在股東投票中落敗。3月5日,菲利普斯發布一項新的股東計劃,而這個計劃也獲得了伊坎的支持。

新計劃中,菲利普斯提出一個一攬子交易計劃,以價值45億美元的債券交換50%流通股,並將發行3億美元優先股作為額外股息,這將增加每年每股3美元的股息。除此之外,公司額外支付伊坎2500萬美元費用,並同意以55美元每股的價格達成交易。這意味著伊坎在短短十周內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利潤,大獲全勝。

榨幹TWA

如果說伊坎與菲利普斯石油之戰一炮打響,使之華麗轉身成為社會焦點,那他與環球航空公司(TWA)之間的戰役則真正奠定了其職業生涯。據《紐約時報》消息,伊坎在獲得TWA絕對控股後穿著飛行員的制服在自己的辦公室高興地大喊數遍:“我們有了自己的航空公司!我們有了自己的航空公司!”

起初,伊坎和TWA之間呈現雙贏的態勢,在1987年到1988年間,諸多航空公司勢頭良好、盈利穩定。伊坎收購美國中西部航空公司歐紮克航空(Ozark),歐紮克滿足TWA乘客往返聖路易斯的航線的需求。1986年,因為恐怖主義彌漫,空中交通管制趨嚴、流量下降,伊坎又幫助TWA重新部署飛機飛往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等度假勝地渡過難關。

此後TWA以1.4億美元價格將網上訂票系統的50%股份賣給西北航空(NorthwestAirlines),強強聯手使TWA將業務拓展至全國範圍。繼1985年和1986年連續兩年分別虧損1.93億美元和1.06億美元後,TWA迎來春天,1987年盈利1.06億美元,1988年盈利3.09億美元。

1988年,伊坎通過管理層收購後擁有公司90%的股權,個人獲利4.69億美元,卻給這家公司留下了5.4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在全權掌控TWA後,伊坎著手剝離公司資產,並幾乎榨幹了公司。1990年TWA的債務危機爆發,長期債務高達27億美元,其中包括10億美元的飛機租賃,TWA的年資金成本高達3.92億美元。

接下來的一切伊坎做得輕車熟路,在德崇垃圾債部門的幫助下,伊坎輕松將TWA收入囊中。TWA即將離任的董事與伊坎簽署協議,稱如果TWA的業績沒有達到預期標準,伊坎有權出售TWA的任何資產。TWA不得不將原本100架新飛機的訂單縮減至只剩12架。德崇高息債期限將至,伊坎開始動用TWA的養老基金償債。為了填補債務,1991年伊坎又作價4.45億美元變賣了TWA最有價值的倫敦航線業務給美國航空(AmericanAirline)。

1992年,TWA申請破產,1993年因向債權人順利出售公司55%股權而暫時幸免於難。不出所料,伊坎便是公司的債權人之一。1995年底,即伊坎辭去TWA董事長一職的兩年後,TWA的高管們想出一個方案向伊坎償還1.9億美元的債務,並簽署“Karabu票務協議”(Karabuticketagreement)。

協議指出,在未來八年內伊坎有權利以55美分的價格購買任何往返於聖路易斯的機票,並允許轉售機票。協議中明確表示,伊坎不得通過旅行社轉售機票,然而並沒有寫不得通過互聯網出售。因此,伊坎發現漏洞後迅速註冊票務網站Lowestfare.com,繼續榨幹TWA。據TWA後來估計,Karabu協議為公司帶來的額外損失每年達1億美元。

除了伊坎誰也沒有成為贏家,成立於1925年的老牌航空公司TWA最終在2001年被美國航空收購,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而以上兩個公司掠奪案例,僅僅是伊坎成為當今金融世界領軍人物之一的掠奪戰中非常初級的戰役。由此可見,伊坎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毫不仁慈手軟,不放過分毫機會,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狼性”十足。援引伊坎早年說過的一句話:“我必須註重股東的利益,而我,就是第一大股東。”

伊坎與巴菲特

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巴菲特和他的投資實力,認為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而巴菲特得到的關註確實遠超卡爾伊坎。我們不妨粗略算一筆賬,伊坎的起始資金為十萬美元,1968年至2011年間伊坎旗下公司的年化投資回報率為31%,而同一時期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Hathaway)公司賬面增長年化率則是20%。雖然就財富增長規模而言巴菲特遠超伊坎,但從長達43年的回報率來看,伊坎並未輸過分毫。

作為華爾街最能賺錢的基金經理之一,伊坎的個人凈資產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短暫地下跌到了90億美元,隨後幾年強勢反彈,2009年~2013年期間,收益率達到了225.2%,並在2013年年底站上了福布斯富豪榜第10的寶座。

不得不說,和伊坎相比,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不僅成立時間更久,且巴菲特本人作為企業經營者的聲譽和口碑似乎也更佳。因此,巴菲特往往能用較好的價格購買到不錯的公司,且獲得公司團結管理層信任,與伯克希爾-哈撒韋齊頭並進。

而伊坎和被投公司之間的關系就不那麽溫和了,特別是在他使出“綠票訛詐”(greenmail)手段之後。所謂“綠票訛詐”其實就是變相的溢價回購,指的是單一或多位聯合投資者大量購買目標公司股票,主要目的是迫使目標公司出於防止被惡意收購的目的,以較高的溢價或贖金回購股票。

為了保護上市公司不落入伊坎的控制,大股東們往往願意向伊坎支付巨額的“贖金”,當他剛開始攻擊上市公司時,伊坎的對沖基金便借力打力,著手通過杠桿來展開攻勢,諸如此類的“綠票訛詐”令伊坎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不過,伊坎幾年前便不再玩“綠票訛詐”,近年來也一直試圖努力改善自己的商業形象。意想不到的是,由於伊坎的“從良”策略,旗下企業利潤加速上漲。

值得註意的是,伊坎旗下投資公司IEP每年支付給投資者大量現金回報,在過去的15年間累計年均回報率高達15.9%。而在同一時期,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化利率為8.5%。從本質上來說,IEP和伯克希爾-哈撒韋存在諸多不同。業務組合方面,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子公司更註重於保險產業的投資,而IEP則更關註工業和制造業領域,偏好現金流較大、前期資本回報率較低的企業,這也使得IEP的利潤增長在早年受到一定制約,但伊坎的投資回報率依舊超過巴菲特。

2015年不斷走低的國際石油價格讓IEP公司重倉持有的能源和大宗商品類股票價格大幅下挫,投資組合價值快速縮水導致公司經營業績慘淡,全年股價累計下跌超46%。2016年初,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表聲明,將IEP加入負面觀察名單。

然而,在伊坎的投資組合中,IEP只是其26家公司中的一家,因此IEP股價下跌46%並未給伊坎帶來太多煩惱。最新的福布斯富豪榜排名顯示,伊坎凈資產為183億美元,排名全球第40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67

“局外人”卡爾森提名確認,出任美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當地時間2日,特朗普提名的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本·卡爾森獲得確認。

卡爾森今年66歲,是一名退休的神經科醫生,曾在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行醫30多年,並在去年以候選人身份參加了共和黨總統提名的角逐。他是特朗普重要的非裔支持者之一,此前曾一度表示不願進入政府就職。

和總統一樣,卡爾森此前也毫無從政經驗,因而他出任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引發了一定爭議。

2017年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年度預算為490億美元,將用於各種政府支持項目,包括租賃支持、減少流浪漢、抗擊貧困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932

特朗普顧問卡爾·伊坎麻煩不斷 重倉股巨虧又涉“內幕交易”

被稱為“華爾街之狼”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顧問卡爾·伊坎(Carl Icahn)這兩天麻煩不斷。他先是因提議改變美國生物燃料項目以減少政府對於煉油企業的監管——其中包括他持有重倉股的CVR Energ Inc(CVR能源公司),而被8名民主黨參議員要求調查其是否在美國生物燃料信用市場進行內幕交易;他的另一只重倉股Hertz Global Holdings Inc.(赫茲全球控股公司)又持續下跌,致使遭受數億美元的巨大損失。

重倉股赫茲跌跌不休

截至5月9日收盤,美國億萬富翁卡爾·伊坎為最大股東的赫茲全球控股公司股票報12.80美元,是2009年3月以來最低點,伊坎因此巨虧。伊坎表示,2014年他在入股的時候認為其股價被低估,而截至今日,股價已下跌近90%。

據彭博社數據顯示,伊坎目前是這家汽車租賃公司最大股東,持有該公司35%的股份(2930萬股),如今價值約3.75億美元。

2016年11月7日,赫茲公司在第三季度出現大幅虧損,並降低其2017年的預期。但伊坎並未及時止損,反而在第二天繼續買入股票,在幾天內以均價每股23.78美元的價格買入約1600萬股。此後,他辭去了公司前CEO約翰·塔格的職務,並聘用凱瑟琳·馬里內洛(Kathryn Marinello)試圖拯救公司。凱瑟琳表示她正在努力,第一季度赫茲公司發起了重型旗艦車隊,但這也很難量化赫茲公司在沒有任何盈利的情況下還能堅持多久。這讓伊坎陷入了艱難的選擇,一方面他可以賣出部分股票止損,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凱瑟琳能夠拯救這家掙紮中的公司。

彭博智能分析師喬爾•萊維頓(Joel Levingto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伊坎可以買更多的股票,但在某種程度上必須有穩定的跡象和明確的轉機路線。”

重倉CVR Energ Inc陷入內幕交易

伊坎的麻煩還出現在他另一只重倉股CVR Energ Inc上。昨日(5月9日),8名民主黨參議員要求美國監管機構對億萬富翁卡爾·伊坎立案調查,稱其可能在美國生物燃料信用市場上違反內幕交易法。

參議員在給美國證監會、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以及國家環境保護局的信中稱:“我們要求貴機構調查卡爾·伊坎在可再生燃料信用市場上的行為進行調查,以決定他是否違反了內幕交易法、反市場操縱法或其他相關法律。”

(圖為參議員給美國證監會、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以及國家環境保護局的信原文)

伊坎在去年大選後被提名為幫助聯邦監管改革的特別顧問。今年2月份,伊坎提議改變美國生物燃料項目,這樣可以減少政府對於煉油企業的監管,包括他持有重倉股的CVR Energ Inc。伊坎的提議一出,立刻激起了商業煉油企業股價的上升和工業板塊股票的下跌,伊坎譴責生物燃料的監管規則損害了商業煉油企業的利益。

CVR(Renewable Identification Numbers)是指很多煉油廠都被要求購買可再生識別編碼。根據監管文件,在生物燃料信用市場持有很大的空倉,如果RIN價格下跌,該公司將大賺一筆。參議員指出,在伊坎提議改變生物燃料後,RIN價格大跌。

根據可再生燃料標準,美國政府為提高生物燃料利用量,要求美國汽柴油煉制、混配與進口等責任上完成可再生燃料配比責任量,責任商需要在年末提交足夠多的RINs以示完成任務,獨立RINs可自由交易並形成獨立市場,責任商可通過購買RINS完成年度RVO。

大商業煉油企業必須承擔使用可再生燃料累積的信用額度(Credits)價格上漲的成本,煉油企業因此譴責國會,表示在他們無法完成汽油中乙醇添加配額比例時就不得不花錢在市場上購買可再生識別編碼來換取信用額度。

 “我們無法知道,當時伊坎是否就材料、非公共信息或操縱市場而進行了可再生燃料信用市場的交易……我們要求各位檢查機構對此調查伊坎是否在你們的司法範疇里有違法行為。

參與此次上書的人包括馬薩諸塞州議員Elizabeth Warren, 羅德島州議員Sheldon Whitehouse, 俄亥俄州議員Sherrod Brown等,但這封信只是一份請願書,有關機構並不一定要遵從這些要求。

(圖為8名參議員簽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21

卡爾文森號下周前往亞太區域 中美航母料南海首碰頭

1 : GS(14)@2017-01-05 08:00:53

兩雄碰面,山雨欲來。中國遼寧號航母元旦在南海演習,昨日有消息指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戰鬥群下周將出發往亞太區域,軍事專家分析中美航母很可能首度碰頭。特朗普上台後中美關係緊張,南海軍事角力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引人關注。消息指美國第三艦隊宣佈卡爾文森航母戰鬥群大隊,將於1月5日或6日從美西聖地亞哥港出發,前往亞太部署,內媒解讀為「緊急部署遼寧艦周邊,往南海搗亂」,昨在國內互聯網上引起一陣譁然。卡爾文森航母隸屬美國海軍第二艦載機聯隊,母港為聖地亞哥,編隊轄驅逐艦DDG108,112,巡洋艦CG57,官兵7,500人;此次估計會在農曆新年後抵達亞太。



蔡英文同期美過境

中央電視台元旦播出遼寧號進行艦載機起飛和降落訓練,首度披露編隊轉往南海演習。遼寧號副艦長于璨維表示今年目標是令航母編隊全面形成,將會持續訓練,據報還會有島礁海陸空三軍合練。這就意味着卡爾文森和遼寧號有可能會在南海相遇。澳門軍軍事專家黃東接受本報採訪時說:「遼寧號未有咁快走,卡爾文森開入南海就會兩雄相遇,我覺得機會都係相當大。到時美方挑釁,中方又乘機炒作民族民粹主義。」卡爾文森此行恰逢台灣總統蔡英文月中過境美國之時,黃東稱認為勢成一文一武兩個火頭:「卡爾文森,同埋之前美軍B52轟炸機喺南海飛過,睇得出好有計劃同部署一波連一波嘅行動,奧巴馬最後十幾日唔使再畀面你,可以去到盡。相信今年唔會靜,比去年更激,不可預測嘅嘢亦更多。」去年美軍航母「斯坦尼斯號」戰鬥群首次遠赴亞太部署先例,在亞太巡航7個月,其中南海巡航60天,與隸屬美海軍第七艦隊、以日本橫須賀基地為母港的列根號形成雙頭。


美驅逐艦南海巡航

卡爾文森此行被解讀為是「常態化」的象徵,儘管其此行理由是填補列根號航母戰鬥群維護保養訓練的真空(列根號據報要到今年5月後才具備作戰能力),估計主要目的巡航南海,因西亞中東地區會有別的美軍航母編隊填空。去年中國遼寧號還未準備好,今年就正巧在南海演練。辭舊迎新,中美關係箭拔駑張在軍事方面感受明顯。美國第七艦對聖誕新年也不休息,30號放出15中隊的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DDG56)在南海巡航,還將南海巡航照片上傳facebook,直到元旦日才抵菲律賓休整。中方也不斷報道中國航空母艦及戰艦情況,包括昨天又公佈24、25批護航編隊元旦在亞丁灣驅逐海盜的「戰績」,報道稱中方透過警告射擊等方式驅逐兩批共四艘的疑似海盜小艇,安全護送巴拿馬籍商船航行。新浪軍事/《蘋果》記者


■美軍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聖誕至元旦期間在南海巡航。

■麥凱恩號的美軍透過望遠鏡監察海面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3/198850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2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