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歷姆和約翰聶夫都採用低市盈率投資法獲得了超越市場的長期投資收益。我就和一般的投資者一樣,視此為通向成功的法則。一直以來,我都以為令他們通向成功大門的源自於採用了低市盈率的投資方法,但最近我有了新的感悟。
最近通過觀察一些其他博友們的操作,我發現絕大多數的博友們即使採用了低市盈率投資法,卻沒能夠獲得優於大市的投資表現。對於我進行了深思,慢慢明白低市盈率並不是重點。
一直以來我都不理解為什麼大師們都喜歡用往績市盈率而不是更有代表性的預測市盈率,想著想著明白了。低的往績市盈率只有在集體厭惡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更能夠代表逆向投資,而預測市盈率並不能夠。大師有沒有買入預測市盈率很高甚至預測盈利虧損的股票?我沒有查過,但直覺告訴我肯定有的,只是它們往績市盈率都很低。
但是這個還沒能解釋為什麼學習低市盈率投資法的博友們未能夠取得優於大市的投資表現。我想真正原因應該在於沒能真正做到逆人性,大家都只想買一些業績預計不會太爛的股票。早已經有了主觀判斷,顯然這不是真正的逆向,沒有帶來超額收益也就很合情理了。所謂的逆向投資,精華之處應該在於逆人性,而不是選擇性地,有集體共識下的逆向。
回頭看,這兩年漲幅比較好的逆向投資標的都是徹底地逆人性的。比如擔心火電廠永遠不會獲得比較好的盈利(包括我),擔心地產股破產倒閉……反而有集體共識的低市盈率的逆向表現相當一般。
開始理解為什麼逆向大師們都喜歡只對著報表、數字,也許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平常心,逆人性而為。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自己這兩年對股票研究多了,表現反而更差。我幾乎失去了對真正逆向的觸角,在不知不覺中尋求了所謂的集體共識。投資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是時候找回當年生意忙碌時對逆向判斷的觸角了。
剩下的樓盤地皮位置太爛了。如何快周轉?位置還是位置!
恆大地產上月銷售出乎市場預期錄得逾140億元(人民幣.下同),刷新單月銷售紀錄,是源自「薄利多銷」策略。主席許家印本週二罕有地來港與數家基金高層會面時透露,10月份開始在全國168個項目降價最多15%,以加快完成銷售目標;他又承認,三四線城市營運環境困難,未來將逐步加大二線城市的買地及銷售比重。
有與會者透露,許家印是次清楚地表明,財政狀況及銷售成績是首要改善重點,他又明白庫存水平續升,將對業績帶來負面影響,故9月開始已積極加快去庫存力度,上月在全國168個項目減價10%至15%不等,務求「要錢不要貨」,刺激合約銷售按月急升逾7成。
許家印指出,11月份起,集團已把均價輕微上調約3%,但相信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升幅已有限,預期11月份的合約銷售能維持在100億元水平。以此計算,恆大首11個月累計銷售將達820億元,完成全年800億元目標。
不過,銷售額再創新高的同時,10月份的均價卻僅每方米5590元,是接近三年以來的單月新低。有分析員估計,恆大今年全年銷售均價約5900元,相當於淨利潤率只有9%至10%。
暫停買地改善財務
由於調控政策冷卻三四線城市樓市成交,恆大自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期間五個月只錄得120億元的銷售額,集團不得不改變策略,轉戰二線城市,迄今二線城市銷售佔整體達50%;然而,二線城市土儲比例不大,故許家印表示,未來將積極補充土儲,如之前已在無錫、福州及寧波等地作收購。
有內房分析員指出,恆大於2011年期間急速擴張,且重量不重質,以低價買下多幅質量一般的地皮,是拖累今年銷售的關鍵。雖然近期已收購較優質地皮,惟有關土儲只有約1700萬方米,相對整體1.5億方米的比例非常有限。
為了確實改善財務狀況,恆大近期亦已暫停買地,同時表明不會發行高息債券,以免進一步拉高負債比率。
集團正考慮向高息債券持有人回購債券,並已經償還一筆海外信託貸款,務求年底前降低負債水平。截至6月底止,恆大的負債率躍升至96%。
儘管集團還未釐定2013年的銷售目標,但許家印預期,明年內地樓市將好過今年,集團已準備50個新項目於明年推出,令總可供銷售項目增至最多240個,較2012年增長逾30%。